尿沉渣化验结果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严重吗

您现在的位置:
>&G试验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检测
                  
G试验和革兰阴性菌脂多糖检测
所属类别: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门诊导诊:9;576617
门诊部:576607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
邮 编:150001
页面版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尿路感染的治疗、症状和预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二十章&&感染性肾脏病变
尿路感染&&
断:具有尿频、尿急、尿痛,亦有少数病人无临床症状而仅靠实验室检查而确诊。
鉴别诊断:全身性疾病、急腹症、肾结核、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
中医治疗:清热利湿通淋;滋阴清热、利湿通淋;健脾益气、佐以清热利湿;利气疏导。
西医治疗:抗菌消炎、对症治疗。
&&&&&&&&&&&&&&&&&&&&&&&&&&&&&&&&&&&&&&&&&&&&&&&&&&&&&&&&&&&&&&&&&&&&&&&&&&&&&&&&&&&&&&&&&&&&
&&&&&&&&&&&&&
一、&&&&&&&&
概述:下尿路感染(非特异性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女性感染率为2.05%。泌尿系感染后,有的患者无症状,但有真性细菌尿(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成为无症状性菌尿。无症状性菌尿发生率在中小学女生中为1.2%。妊娠早期孕妇为6~7%。60岁以上老年人则高达10~12%。泌尿系感染又分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临床有时很难截然分开,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和尿道炎,其中以膀胱炎为多。中医将期归属于“淋证”的范畴。
二、&&&&&&&&
诊断依据及诊断要点
(一)& 膀胱炎
症状:有典型的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出现血尿。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少数病员可有腰痛、低热(一般不超过38.5℃)。
2. 体征:膀胱区有轻度不适(压痛)。
实验室检查:有全身感染症状时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尿,红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查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10
000/ml,同时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10/HP,既可确诊。尿无白细胞,而两次细菌培养均相同且菌落数均≥10
000/ml者,也可确诊。尿路感染诊断困难者,可用清洁中段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到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路感染的症状,也可确诊。
(二)& 急性肾盂肾炎
1.&&&&&&&&
症状:全身表现寒战、高热、乏力、食欲减退,有时恶心、呕吐。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常伴有腰痛。
2.&&&&&&&&
体征: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肋脊部有压痛。而腹部压痛不明显。
3.&&&&&&&&&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蛋白尿及少量的红细胞,尿沉渣分析,可见白细胞增多,有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学检查阳性,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菌球计数1000~10
000/ml,有诊断意义。肾脏B超检查可提示膀胱炎和肾盂肾炎。严重者可出现肾盂积水。
(三)& 尿路感染的鉴别
1. 临床鉴别
①&&&&&&&
病人全身感染症状比较明显。发热&38℃;有明显的肋脊角疼痛和压痛、叩击痛;试用3天疗法尿菌转阴后,如随诊过程中复发者,常为肾盂肾炎。
②&&&&&&&
在病史上,如治愈后4周内,尿路感染在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③&&&&&&&
致病菌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少见致病菌,或复杂性尿路感染者;多为肾盂肾炎。
④&&&&&&&
经治疗后,仍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四)& 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①&&&&&&&
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发作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②&&&&&&&
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小血管功能(尿浓缩功能)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为慢性肾盂肾炎。
③&&&&&&&
X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④&&&&&&&
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应具备下列3条:
A:女性患者有明显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血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B: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小于105 /ml。
C:尿中白、红细胞数增加不明显(少于10个/HP)
(五)& 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具备了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① 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②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为膀胱炎。
③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以上)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④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⑤经过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表现者为肾盂肾炎。
(六)& 复杂尿路感染的诊断
① 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上异常的尿感,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
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
③肾内有梗阻,如在慢性肾脏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尿路感染。
(七)& 尿路感染复发与重新发生的尿路感染
①&&&&&&&
尿路感染复发应具备以下2条
A: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性后在9周内症状再出现。
B:尿细菌数≥105 /ml,且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而且为同一血清型,或药敏谱相同)者。
②&&&&&&&
再感染应具备以下2条
A: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转阴后又出现症状(多在停药后6周)
B:尿菌落数≥105 /ml,但菌种(株)与上次不同者。
(八)& 尿路感染的诊断要点
1.& 全身表现:高热、寒战、乏力、食欲不佳,有时恶心、呕吐。
2.& 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肋脊角有压痛。
常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 /ml。
4.& 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超过10/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
具备3、4可确诊。如无4则应再做尿细菌计数复查,如仍≥105
/ml,且两次的细菌数相同者,可以确诊。
5.& 或作膀胱穿刺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到细菌,如细菌超过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路感染症状,亦可确诊。
7.& 细菌菌落数在104-5
/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
/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临床医嘱及其注解&&&&&&&&&&&&&&&&&&&&&&&&&&&&&&&
临床医嘱注解
肾内科护理常规
苦参10克&&&
车前子30克& 扁蓄30克&&
瞿麦30克& 栀子12克&
生甘草6克&& 枳实12克&
竹叶6克&& 灯芯草2克&
大黄6克& 双花30克
滑石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1日1剂分2次口服。
沉香12克&& 橘皮12克&
当归12克 白芍24克&
栀子9克&&&
车前子30克& 川楝子12克&&
王不留行20克& 滑石30克&&
冬葵子12克&& 香附12克&
水煎服 , 1日1剂,分2次口服。
脾肾两虚 湿热内蕴& 山药18克
肉苁蓉12克生地黄20克& 山萸肉12克 菟丝子15克 黄精15克 茯苓24克 薏苡仁15克
淮山药20克怀牛膝15克 石苇10克 吐丝子30克&
鸡内金12克& 水煎服, 1日1剂,分2次口服。
阴虚湿热&& 知母12克
黄柏12克生地20克&
山药12克&& 山芋12克
茯苓30克& 泽泻24克& 牡丹皮12克
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
牛膝12克&& 车前子30克&
栀子12克&& 竹叶6克 公英20克
石苇30克& 水煎服 , 1日1剂,分2次口服。
复方新诺明片&&&&&
碳酸氢钠片&&&&&
3/日&&&&&&&&
或氟哌酸&&&&&&&
3/日&&&&&&&
或环丙沙星&&&&&
3/日&&&&&&&
阿米沙星&&&&&&&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或奈特米星&&&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或环丙沙星&&&&&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或氧氟沙星&&&&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氨基卞青霉素& 2.0~3.0
5%葡萄糖&&&&&&
12小时/次&& 静点
阿洛西林&&&&&&
5%葡萄糖&&&&&&
12小时/次&& 静点
或头孢曲松钠&&&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头孢哌酮&&&&&&&&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血培养(必要时)
清洁中段尿常规
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菌落计数
青霉素皮试
餐后血糖(必要时)
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男性)
静脉肾盂造影(必要时)
逆行尿路造影(必要时)
尿渗透压、酚红排泄试验
尿路感染可由单一细菌引起,也可合并多种细菌感染所致。根据感染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膀胱炎在短期可以治愈,复杂性尿路感染病情迁延不愈。
中医药对控制尿路感染,特别是复杂性尿路感染,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急性膀胱炎中西药治疗见效快,且不宜复发,对复杂性尿路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本病中医辨证可见膀胱湿热、阴虚湿热、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等证型。根据“实则清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可分别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滋阴清热利湿通淋、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利气疏导等治疗方法。
急性膀胱炎& 采用单剂量抗菌疗法,氟哌酸0.6g顿服或复方新诺明6片顿服。
轻型急性肾盂肾炎经单剂量或3天疗法失败的尿路感染,或有轻度发热及(肋脊角叩击痛的肾盂肾炎。口服有效抗菌素两周为一疗程,一般用药72小时即显效,如72小时仍未显效,应按药敏结果更改抗菌素。
较严重的肾盂肾炎&
体温超过38.6℃,肋脊角痛,血白细胞升高,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明显的病人多是患了复杂性肾盂肾炎,致病菌一般是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宜采用肌注或静脉给药的抗菌素治疗,未有药敏结果之前,若肾功能正常可用阿米卡星、奈特米星或氨苄青霉素&
2.0克,灭菌生理盐水200毫升,每6小时1次,静脉点滴;或用或头孢哌酮
2.0克,灭菌生理盐水200毫升,每8小时1次,静脉点滴。治疗72小时未见好转,应更换其他抗菌素,在获得药敏报告后,可酌情改用肾毒性小而价格不太昂贵的抗菌素,经治疗病人72小时退热后,完成2周疗程。
常用如下抗菌素:
①&&&&&
青霉素类(2、3代半合成或复方制剂)。
②&&&&&
头孢类(2、3代半合成或复方制剂)。
③&&&&&
氨基甙类。
④&&&
喹喏酮类。
尿路感染的中医辨证施治表&&&&&&&&&
&&&&&&&&&&&&&&&表:103
小便频数不爽,尿道灼热刺痛,小便浑浊而黄,少腹拘急,腰痛,恶寒发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大便秘结重用大黄,并加用枳实厚朴以通腑泻热;往来寒热,口苦呕恶者加小柴胡汤;湿热伤阴加生地、知母;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
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满痛,头痛面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沉弦。
沉香散加减
胸胁胀满者加青皮、乌药,小茴香;日久气滞血淤者加红花、赤芍、牛膝。
脾肾两虚湿热内蕴
尿频,余沥不净,少腹坠胀,迂劳则发,腰酸神疲乏力,面足轻度浮肿,面色苍白,舌质谈,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
健脾益气,湿热内蕴
无比山药丸加减
脾虚下陷,肛门下坠,少气懒言加党参、黄芪、白术、升麻;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加肉桂,夹淤加丹参、赤芍、蒲黄;湿热明显加龙胆草、白花蛇舌草。
尿频不畅,解时刺痛,腰酸乏力,午后低热,手足烦热,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细数。
滋阴清热,利湿通淋
知柏地黄汤加减
骨蒸潮热加青蒿、鳖甲;目花干涩加枸杞子、菊花;小便不利加车前草、刘寄奴;有结石者加金钱草、内金。
五、& 补充临床医嘱
重证肾盂肾炎均有寒战、高热、血白细胞显著升高、核左移等严重的全身感染症状,甚至出现低血压、呼吸性碱中毒,疑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属于复杂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多为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治疗上以静脉联合用药为宜,如第3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等,半合成广谱青霉素中的羧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硫米唑青霉素等。若肾功能正常者加用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另外根据情况可加用喹喏酮类抗菌素如:环丙沙星等。
对绿脓杆菌的严重感染,可依次选用①氧哌嗪青霉素等广谱青霉素;②丁胺卡那等氨基甙类(肾功能不佳或老年人慎用)③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及噻肟单酰胺菌素(君克单)。
对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可依次选用①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唑肟,羟羧氧酰胺霉素中的任何一种;丁氨卡那等氨基甙类;②氧哌嗪青霉素等酰脲类青霉素及(或君克单)。③加入氟喹喏酮类;
④丁氨卡那等氨基甙类;⑤如未能排除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感染,可加用头孢拉定、氨基卞青霉素等药物静点。
抑菌疗法选用有效的抗菌药,每晚睡前排空膀胱后服半个剂量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2片或呋喃坦啶0.1g或强力霉素0.1g,增效磺胺(TMP)0.1g等,连续3~6个月,必要时可服用1年,以抑制细菌大量繁殖,控制尿路感染发作。据报道经3~6个月,有60%的尿菌可转阴。
3.& L-型细菌尿路感染的治疗
&所谓L-型尿路感染是因细菌变异而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的细菌,又称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多与一些反复发作,特别是抗生素治疗后的感染性疾病有关。在治疗上,由于L-型细菌缺少细胞壁,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常与细菌不同,一般对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头孢类药物即可影响细胞壁的合成,又对细胞膜有一定的作用,故对L-型细菌有效。对于纯L-型或L-型伴一般细菌型,应联合选用作用于细胞壁及细胞浆或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以达到控制疾病的作用。另外注意饮水,以降低髓质区渗透压,使L-型细菌不易生存。
尿路感染的治疗
治疗与一般尿路感染相同,但宜选用毒性较小的抗菌素,如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头孢菌素Ⅵ(0.5g,每日4次),禁用四环素、氯霉素、慎用氨基糖甙类、妊娠禁用喹喏酮类、磺胺类抗生素;妊娠中尿路感染治愈后不易复发,应复查尿细菌定量培养,如有复发应给予恰当的抗菌素治疗6周以上。
6. 无明显发热、腰痛等表现尚未定位的尿路感染
①&&&&&&&
单剂量大剂量疗法,如膀胱炎则大部分可治愈。
②&&&&&&&&&
如单剂量治疗不能控制,则多数为肾盂肾炎,可选择恰当的药物,给予2周的治疗。
7.&&&&&&&&&&&
预后与转归
①&&&&&&&
非复杂性急性尿路感染于抗菌治疗后,90%可治愈(即菌尿转阴、症状消失,并于停药后4~7天和1个月各复查1次,无菌尿出现或虽有菌尿,但仅为重新感染者,则认为原来的尿路感染已治愈),约10%可转为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极少数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可发展为中末期萎缩肾。
②&&&&&&&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低,也容易复发,除非纠正了尿路解剖或功能的异常,否则及难治愈,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复发者超过半数,且容易发展至慢性肾盂肾炎和肾功能衰竭。
③&&&&&&&
严重急性肾盂肾炎,可并发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并发症。
六、&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标准】
1.& 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尿细菌培养3次阴性,为治愈。
2.& 临床症状好转,但尿检阴性,尿细菌培养3次均为阴性,6周后复查仍为阴性。
&【好转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查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尿细菌培养1次阴性。
2.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查白细胞5个以下/高倍视野,但尿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4/ml。
七、& 尿路感染的护理
1.一般护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减轻后方可起床活动。肾盂肾炎一般休息7-10日,膀胱炎休息3-5日,症状完全消失后可恢复工作。
嘱病人多饮水,每日入量大于2500ml,多排尿每日尿量应保持在1500ml以上,以便冲洗尿路,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排出。
对高热、头痛及腰痛者给予解热镇痛剂,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予以阿托品、654-2或普鲁本辛等抗胆碱能药物对症治疗。
正确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留取清洁中段尿培养时应注意先用肥皂水冲洗外阴后,嘱其排尿,前一段尿弃之,然后用无菌培养瓶接取中段尿一部分送检。
选择抗菌药物的原则为:抗菌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在肾组织、尿液及血液中有较高的浓度及副作用小,对肾损害小或无损害的药物。当只有尿路刺激症状,而无全身症状时可选用口服药复方新喏明2片,每日2次),以及氟哌酸0.2g,每日3次,氟嗪酸0.2g每日3次等。如果为肾盂肾炎或有发热及全身症状者多主张静脉给药,可选氨基苄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抗菌素。重症时两种药物可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若治疗有效,症状和菌尿应在24-72小时内消失。使用庆大霉素及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时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应使患者有充足的尿量;用药时间不能超过1周。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按急性肾盂肾炎处理,反复发作时,应积极寻找诱因,并加以治疗,予小剂量抗菌药物,参照药物敏感试验、联合、间歇交替使用,每疗程两周,总疗程2-4个月,可减少复发;对合并血压升高者应予以降压药。
适当调整尿液的酸碱度,尿液的酸碱度与细菌的生长及抗菌药物的疗效有关。如酸性尿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绿脓杆菌的生长繁殖。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在碱性尿中作用增强、呋喃坦丁、多粘菌素在酸性尿中作用增强。因此根据细菌种类、抗生素不同,随时调整尿液的PH值。碱化尿液可口服碳酸氢钠1g,每日三次,酸化尿液可用维生素C1g,每日三次。
预防: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尤其是妇女应注意经期、孕期、婚后卫生,婴儿期要注意尿布及会阴部卫生,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或泌尿系器械检查。女性患者禁止盆浴,以免发生逆行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治愈后一年内应严格避孕;同时应增加营养,多饮水,勤排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护理
(1)&&&&&
饮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发热、全身症状明显者,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无明显全身症状者用普食。高热消化道症状明显时可静脉补液。
(2)&&&&&
食易于消化和吞咽,为半流体状,如粥、挂面、面片、蒸蛋糕、菜泥、肉末、果酱、豆制品等。忌用烙饼和油炸、油煎、油脂类及大量肉类等食物。
(3)&&&&&
营养按身体需要,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比例应适当。
(4)含粗纤维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应禁用。每日总热量6.3-8.4KJ()每日五餐。
3.心理护理
(1)&&&&&
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病因、感染途径,诱发因素,及保健知识。
(2)&&&&&&&&&&&
做到心情愉快,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加抗病能力。
(3)&&&&&&&&&&
禁止应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中西药物。告诉患者不要随意服用偏方、秘方,服用中药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治疗,因近几年发现有很多中成药和中草药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防止损害肾功能。
第二节& 性病性尿路感染
断: 是由于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种淋菌性尿路感染疾病,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淋病性尿道炎、非淋病性尿道炎
中医治疗:清热利湿通淋;利气疏导;补中益气;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滋阴补肾,清热止血;清热利湿,分清秘浊;补肾固涩;健脾益肾;
西医治疗:禁止性生活,抗菌素的合理使用,尿道洗涤。
一、&&&&&&&
性病尿路感染是指由于各种感染性微生物,通常由性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淋球菌性尿路感染为经典性病之一。发病率高,女性患者多为无症状的带菌者,加之对多重抗生素产生抗药菌株出现,增加了防治困难。
非淋菌性尿路感染指由淋球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疾病。并引起男性前列腺炎、附睾炎;女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本病在欧美国家以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病的首位,我国目前也日益增多,成为常见的传播疾病。本病中医学以其临床表现: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称为淋证。有热淋、气淋、血淋、劳淋之分。
二、&&&&&&&&
断依据及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有不洁的性交史:其配偶或性伙伴有淋病史。
尿道口红肿、痛痒,流出稀薄黄白色粘液分泌物。以后逐渐出现粘稠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排尿时尿道口刺激疼痛或烧灼痛,排尿后减轻,排尿次数增多,尿液混浊,严重者有尿痛剧烈而不敢排尿,最后导致尿潴溜。
炎症可从前尿道扩展到后尿道,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夜间尿液增多,有时出现中末性血尿。男性可引起尿道球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精囊腺炎等;女性则常并发前庭大腺炎、外阴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盆腔炎等。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表现出尿道口红肿刺痛,较淋病轻,常有浆液或浆液脓性分泌物,较淋病稀薄而量少,或仅在晨起时发现尿道口有痂膜形成。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或无任何症状。Reiter综合征多见男性,包括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主要为非淋球菌尿道炎(NGU)、多发性关节炎、结膜炎表现,与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衣原体感染可激发具有这种遗传易感素质者发生此综合征。女性患者主要感染部位为子宫颈,以粘液脓性宫颈炎为明显,也常伴有前庭大腺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甚至盆腔炎。并可导致不育症和宫外孕。尿道炎症状轻微。
(二)实验室检查
淋球菌检查
显微镜检查:取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发现多数分形核白细胞,白细胞内有大量革兰氏染色阴性肾形双球菌。并有少数细胞外双球菌。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查:取病人分泌物立即行免疫荧光染色,寻找淋球菌抗原。
淋球菌培养:阳性率高,并可在培养基中生长24~28小时的淋球菌菌落上滴加氧化酶试剂,淋球菌落可变成红色或黑色。
免疫学试验:血清淋球菌菌毛抗体测定有较高的敏感性,测定分泌物中淋球菌抗原有较高的特异性。
沙眼衣原体检验
1.直接涂片检测衣原体包涵体。
2.免疫荧光染色法(IF):是比较敏感的方法。
3.病原分离。
4.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衣原体DNA。
5.&&&&&&&&&&&&
尿素分解尿支原体检验。
(三)性病性尿路感染的诊断要点
1.&&&&&&&&&&
有性接触感染病史,潜伏期3~5日。
2.&&&&&&&&&&
尿道痛疼,尿道口红肿发痒,开始有稀薄分泌物,逐渐出现脓性分泌物。
3.&&&&&&&&&&
尿频、尿急、尿痛。病情严重者可由畏寒、低热。
4.&&&&&&&&&&
尿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淋病双球菌,有时可在白细胞中见到淋病双球菌。
三、临床医嘱及注解&&&&&&&&&&&&&&&&&&&&&&&&&&&&&&&&&&&&&&&&&&&&&&&
临床医嘱注解
内科护理常规
或一级护理
低盐普通饮食
1. 热淋&&
扁蓄20克& 瞿麦20克 车前子30克&
滑石20克& 大黄9克&
山栀子12克& 甘草梢1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2. 气淋实证& 沉香9克&
陈皮12克& 当归24克&
白芍12克& 石苇12克 滑石20克&
冬葵子20克& 王不留行1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3. 气淋虚证&
西洋参10克白术12克& 茯苓30克&
当归24克& 陈皮12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甘草1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4.血淋实证& 小蓟30克&
生地20克& 蒲黄10克&
藕节30克& 竹叶10克&&
栀子12克& 滑石30克&
当归24克&& 甘草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5. 血淋虚证& 知母2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15克&
牡丹皮20克& 泽泻20克&
山茱萸10克& 茯苓2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6.膏淋实证& 萆薢10克&
石菖蒲20克&& 黄柏12克&
车前子30克& 白术20克&
茯苓24克& 莲子12克&
芡实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7. 膏淋虚证&&
党参30克& 山药20克&
生地24克& 芡实20克&&
龙骨30克& 牡蛎30克&
白芍24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8. 劳淋& 山药24克&
肉苁蓉30克 熟地24克& 山茱萸10克&
茯苓24克& 菟丝子24克&
五味子10克& 赤石脂30克&&
巴戟天10克& 泽泻24克&
牛膝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淋必治(壮观霉素)4.0克
1/日&&& 肌肉注射
0.25~0.5克
或头孢噻嗪&&&&
1/日&&& 口服
或强力霉素&&&&
2/日&&& 口服
或红霉素&&&&&
1/日&&& 口服
或强力霉素&&&&&
2/日&&&&&
或二甲胺基四环素& 1.0克
2/日&&&&&&
头孢氨噻肟钠&&&&&
1/日&&&&&&&
氟嗪酸(春力必妥)400毫克
1/日&&&&&&&
尿沉渣分析
尿艾迪氏计数
淋球菌检查
沙眼衣原体检查
或细菌培养
心电图(必要时)
眼底检查(必要时)
青霉素皮试
早期诊断,明确性病尿路感染病因,应用有针对性有效药物,所以治疗并不难,关键是诊断要明确,并要细心检查有无合并感染和感染的范围、病损程度,还要查清病原特性是否为耐药株。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地治疗方案。
彻底清除病原,不留并发症&&&&
性病尿路感染,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病原隐藏在尿道壁或前列腺内,在抵抗力降低时发病,遇耐药性病源而酿成其他部位感染甚至形成败血症。所以治疗正确,药效才确切,才能取得防止疾病的扩展,以防止严重的并发症。
清除病原主要是以西药为主,选择对病原体敏感性高的药物;中药在祛湿热病因的同时重在审查症候的虚实、脏腑机能的衰盛,辨明虚实夹杂,以清热利湿,分清泄浊,培补脾肾,标本兼治为治疗法则。中西医治疗可显著的提高疗效。
由于产生青霉素淋菌菌株(PPNG)的出现和流行,东南亚和非洲等地高达65%以上。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温州、深圳、南宁等地也已分离出耐青霉素菌株。当耐药菌株分离超过5%时应不再使用青霉素。目前我国治疗性病性尿路感染的首选药物是:方案1:淋必治(壮观霉素)4.0克,肌肉注射,同时给与四环素0.25~0.5克,每6小时1次,供用4周。方案2:头孢噻嗪250毫克,每日1次;配合强力霉素100毫克,每日2次,共用7天。
5.& 其他药物:红霉素2.5
克,一次口服;强力霉素0.1克,每日2次,口服,共用7天;二甲胺基四环素(每美满霉素)1.0克,每日两次,共用10天。
头孢氨噻肟钠1克,1日1次,肌注(单剂量治愈率95%以上,与壮观霉素相似。或新代喹酮类,氟嗪酸(春力必妥)男性400毫克,女性600毫克,一次口服单剂量疗效很高。孕妇忌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三、&&&&&&
性病性尿路感染辨证施治表&&&&&&&&&&&&&&&&&&&&&&&&&&&&&&&&
小便短数,灼热痛疼,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舌苔黄泥,脉濡数。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腹胀便秘加大黄、枳实;寒热并重加小柴胡汤;湿热伤阴加生地、知母、白茅根,去大黄。
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满痛,舌苔薄白,脉沉弦。
沉香散加味
胸闷胁胀加青皮、乌药、小茴香;日久气滞血瘀加大黄、赤芍、川牛膝。
少腹坠胀,尿有余沥,面色晄白,舌质淡,脉虚细无利。
补中益气汤加减
血虚肾亏可用八珍汤加杜仲、枸杞子、怀牛膝;腹胀加青皮、乌药;食少便溏加山药、薏米仁。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苔黄,脉滑数。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合导赤散
血多痛甚加三七、琥珀粉;便秘加大黄;尿道剧痛加海金沙、黄芩。
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显,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红,脉细数。
滋补肾阴清热止血
知柏地黄丸加味
虚火上扰,心烦不眠加枣仁、莲子芯;血尿明显可用阿胶。
小便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清热除湿分清泌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
小便黄加赤龙胆草、木通、栀子;腹胀尿涩不畅加乌药、青皮;尿血加小蓟、藕节、白茅根。
久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反见减轻,但型体日渐消瘦。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
膏淋汤或金锁固金丸
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合七味都气丸;阳虚加巴戟天、炮附子,肉桂、熟地、山药。
小便涩短,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虚弱。
无比山药丸加减
阴虚火旺加黄柏、知母;阳虚加附子、肉桂;脾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四、&&&&&&&
补充临床医嘱注解
明确诊断,病因治疗,应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并不难,关键是诊断要明确,并且要细心检查有无合并感染和感染范围,病损的程度,要查清病原性的特征是否有耐药性,这样才能设计出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西合用,标本兼治,清除病原应用敏感较强的药物;中药在去除湿热病因的同时着重审查症候的虚实、脏腑功能的亏损,辨明虚实夹杂,以清热利湿,分清泻浊,培补脾肾,标本兼治,中西合用是显著的提高疗效。
常规治疗:①暂禁止性生活,不食刺激的食物,多饮水;&#00高锰酸钾溶液洗涤阴部,每日1~2次;③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④青霉素80万~160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连续应用1周。或用氨苄青霉素1.0克,肌注,每日2次,连续应用1周;或用羟氨苄青霉素3克,口服,每日2次,以上药物任选1种,同时顿服丙磺舒1克。⑤氟哌酸800毫克,口服,日1次。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⑥对青霉素、头孢菌素、丙磺舒过敏者可用四环素0.5克,日4次,连服1周,孕妇及儿童禁用。⑧对抗青霉素酶的淋球菌感染可参照临床医嘱治疗方案。
对于起病急症状比较严重的淋球菌尿道炎,可用头孢三嗪1.0克,加灭菌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点滴,或淋必治2克,肌注,日1次;以上2种药物需配合应用四环素0.25~0.5克,每6小时口服1次。共用3周。
对耐菌株所致的宜采用联合治疗方案:①PPNG感染:淋必治2.0克,或头孢噻嗪250~500毫克,每日肌注1次,共用10天。②环丙氟哌酸0.5克,日1次,口服,或头孢噻嗪1.0克,然后均用强力霉素0.1克,每日2次,共用7天。播散性淋病宜用头孢三嗪,静脉注射。③β内酰酶抑制剂,棒酸(克拉维酸)、能抑制内酰胺酶的生成,为控制耐药菌株感染的新途径。
对于亚急性期后,可实施尿道洗涤法:0.25%~1%硝酸银或1%~2%的蛋白银溶液,每次注入5毫升,滞留2~3分钟放出,并在20~30分钟内不排尿。
非淋菌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应首先选用四环素0.5克,每6小时口服1次,共用7天;然后0.25克,每日4次,共用2周。强力霉素0.1克,每日2次,共用14天。二甲胺基四环素0.1克,每日2次,共用14天。红霉素的剂量与疗程基本和四环素相同,尤其是孕妇。氟哌酸200毫克,每日2次,供服10~14天。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修订的性病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推荐治疗尿道衣原体感染的首选方案为单剂量阿奇霉素(Azithromycin)1克,同时服用强力霉素0.1克,每日2次,连服1周。
六、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标准】
1.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2.尿液常规检查阴性;
在治疗结束后4天及第8天,男性患者由前列腺按摩取材;女性患者从子宫颈和尿道取材作片培养,两次均为阴性。
七、性病性尿路感染的护理
&& 1.一般护理
患病期应卧床休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减轻后方可起床活动。膀胱炎休息3-5日,症状完全消失后可恢复工作。
嘱病人多饮水,每日入量大于2500ml,多排尿每日尿量应保持在1500ml以上,以便冲洗尿路,促进细菌及炎性分泌物排出。
对高热、头痛及腰痛者给予解热镇痛剂,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予以阿托品、654-2或普鲁本辛等抗胆碱能药物对症治疗。
正确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留取清洁中段尿培养时应注意先用肥皂水冲洗外阴后,嘱其排尿,前一段尿弃之,然后用无菌培养瓶接取中段尿一部分送检。
性病尿路感染病因明确,用有针对性有效药物,细心检查有无合并感染和感染的范围、病损程度,还要查清病原特性是否为耐药株,制定出合理有效地治疗方案。
性病尿路感染,治疗要彻底,病原隐藏在尿道壁或前列腺内,在抵抗力降低时发病,遇耐药性病原而酿成其他部位感染甚至形成败血症。
暂禁止性生活;禁供用浴盆、浴巾;忌酒、忌浓茶及咖啡;忌用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内衣、床单、被单消毒。
清除病原主要是以西药为主,选择对病原体敏感性高的药物;中药在祛湿热病因的同时重在审查症候的虚实、脏腑机能的衰盛,辨明虚实夹杂,以清热利湿,分清泄浊,培补脾肾,标本兼治为治疗法则。中西医治疗可显著的提高疗效。
预防: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尤其是妇女应注意经期、孕期、婚后卫生,婴儿期要注意尿布及会阴部卫生,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导尿或泌尿系器械检查。女性患者禁止盆浴,以免发生逆行感染。同时应增加营养,多饮水,勤排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护理
(1)&&&&&
饮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发热、全身症状明显者,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无明显全身症状者用普食。高热消化道症状明显时可静脉补液。
(2)&&&&&
食物易于消化和吞咽,为半流体状,如粥、挂面、面片、蒸蛋糕、菜泥、肉末、果酱、豆制品等。忌用烙饼和油炸、油煎、油脂类及大量肉类等食物。
(3)&&&&&
营养按身体需要,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比例应适当。
(4)&&&&&
含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应禁用。
3.心理护理
(1)&&&&&&&
护士应该相应的向病人讲述疾病知识,组织病友交流养病体会,对顾虑较大的病&&
人,多安慰鼓励,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对不太重视疾病的病人,应该耐心说明本病的危害,使之主动配合治疗疾病,作好自我护理,必要时请单位同事和家属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3)&&&&&&&&&&&&&
做到心情愉快,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加抗病能力。
(4)&&&&&&&&&&&&
禁止应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中西药物。告诉患者不要随意服用偏方、秘方,服用中药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治疗,因近几年发现有很多中成药和中草药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防止损害肾功能。
第三节 慢性肾盂肾炎
断: 慢性肾盂肾炎是由于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肾盏、肾盂及间质性炎症。
鉴别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
中医治疗: 清热利湿通淋;疏肝解郁,利湿通淋;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滋阴益肾,清热利湿。
西医治疗: 抗感染、利尿。
&&&&&&&&&&&&&&&&&&&&&&&&&&&&&&&&&&&&&&&&&&&&&&&&&&&&&&&&&&&&&&&&&&&&&&&&&&&&&&&&&&&&&&&&&&&&&&&&&&&&&&&&&&&&&&&&&&&&&&&&&&&&&&&&&&&&&&&&&&&&&&&&&&&&&&&&&&&&&&&&&&&&&&&&&&&&&&&&
一、概述 &&
慢性肾盂肾炎是由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肾盏、肾盂及间质性炎症,多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多数慢性肾盂肾炎无急性病史。典型患者发作时,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轻度发热,腹痛,肾区叩击痛等。少数人可无尿路刺激症状,而表现长期低热,高血压、间断性血尿,贫血、水肿等,晚期仅有20%左右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其中非复杂性肾盂肾炎很少会引起进行性肾损害。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为“淋证”、“腰痛”、“虚劳”范畴。
二、诊断依据及诊断要点
(一)&&&&&&
有长期反复尿路感染病史,经常反复发作;对无典型临床表现者应根据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经常出现泌尿系刺激症状,尿沉渣出现多少不等的白细胞、脓细胞、白细胞管型半年以上。长期低热、疲乏无力、腰酸痛,肋腰点及输尿管上段有压痛,反复尿沉渣分析以白细胞为主,尿细菌培养菌落≤105m。腰痛、夜间尿多、尿比重低、尿渗透压偏低、尿化验反复以白细胞为主,尿细菌培养阳性,有时阴性也可考虑慢性肾盂肾炎。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划分以下几个类型。
反复急性发作型: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以后反复发作,这是典型的慢性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可伴有低热或中等热度及腰部酸痛。部分患者有轻度的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
血尿型:少数患者发作时有轻度膀胱刺激症状,之外,反复发作血尿,大多数为镜下血尿,尿色暗红而混浊,镜下血尿为均一红细胞,异形红细胞不超过30%,常伴有腰酸或腰痛。
4. 长期低热型:无膀胱刺激症状,仅有低热、头昏、疲乏、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面色萎黄等。
高血压型:患者以头痛、头昏及疲乏无力为主要表现,无膀胱刺激症状,检查时发现有高血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约15%~20%并发高血压,个别病人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无症状菌尿型:患者既无全身症状,也无膀胱刺激症状,但尿中含有大量细菌,放射学检查可有慢性肾盂肾炎的表现,病变隐匿,缓慢发展。
7. 慢性肾衰型:
一开始就为慢性肾衰表现,如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并可有高血压和无症状性菌尿,在出现肾衰前有夜尿增多的表现。
(二)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尿液分析:尿检可未见异常,有时可见少量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蛋白定性多在+~++以下,尿蛋白定量一般少于2.5g/24h。但在并发恶性高血压、肾小球病变和疾病晚期尿蛋白可达3g/24h以上。
尿培养:可阴性也可阳性。
肾功能:肾小管功能异常出现较早,后期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肌酐、尿素氮持续升高。
肾脏影像学检查:肾脏放射学检查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意义较大。静脉肾盂造影片上最常见的表现是肾实质局灶性收缩,肾盏呈棰状扩张。其它表现有肾脏轮廓不规则,双侧肾脏大小不等,双侧肾脏缩小,与身高不成比例。肾动脉造影证实患侧肾动脉直径明显下降,肾脏影片上有局灶性透明区域,与瘢痕区相应。
放射性肾图检查:分泌段斜率降低,峰顶变钝增宽而后移,排泄段起始时间延迟,15min不能降至正常,多呈抛物线型曲线。
肾脏超声检查:可明确肾脏的形态大小。有无结石及肾盂积水。
肾活检:一般不作为诊断的目的,慢性肾盂肾炎肾活检物细菌培养基本为阴性,属于“无菌性肾盂肾炎”。
(三) 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要点
1.反复尿路刺激症状及尿沉渣持续多少不等的白细胞、脓细胞及白细胞管型半年以上。
长期低热、疲乏、腰酸痛,肋腰点及输尿管上段压痛阳性,反复尿化验以白细胞为主,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ml。
肾静脉造影显示肾盂肾盏瘢痕狭窄、变形。
腰酸痛、夜尿增多、尿比重低,渗透压降低,尿化验反复以白细胞为主,尿细菌培养阴性时也可考虑肾盂肾炎。
三、临床医嘱及注解&&&&&&&&&&&&&&&&&&&&&&&&&&&&&&&&&&&&&&&&&&&&&
&&&&表:106
临床医嘱注解
内科护理常规
或一级护理
低盐普通饮食
1. 膀胱湿热 车前子30克&&
瞿麦15克 扁蓄15克&
滑石30克&& 栀子12克&
大黄6克& 甘草6克&
双花30克& 土茯苓30克&
水煎服,1日1剂,分两次口服。
2. 肝胆郁热&&
柴胡12克& 黄芩12克&
滑石30克& 枳实10克&&
党参12克& 猪苓30克&
茯苓15克&& 泽泻24克&
龙胆草30克& 栀子9克&
大枣7枚&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口服。
3. 气阴两虚,湿热稽流&&
熟地24克& 山萸肉9克&
山药20克& 茯苓20克&&
泽泻24克& 牡丹皮10克&
党参30克黄芪30克& 麦冬30克&
五味子10克车前子15克& 白毛根30克&
水煎服,1日1剂,分两次口服。
4. 肾阴亏虚,湿热留恋&&
熟地24克& 山药12克 山萸肉12克&
牡丹皮10克& 泽泻24克&
茯苓24克& 知母12克&
黄柏12克& 猪苓30克&
滑石30克& 阿胶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5.&&&&&&&&&&&&
脾肾阳虚,湿热留恋&&
山药25克& 山萸肉12克&
熟地24克茯苓24克& 泽泻24克&
吐丝子12克&& 巴戟天12克&
杜仲12克& 怀牛膝12克&
车前子9克& 滑石30克&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口服。
复方新诺明片&&&&&
日&&&&&&&&
碳酸氢钠片&&&&&
3/日&&&&&&&&
或氟哌酸&&&&&&&
3/日&&&&&&&
或环丙沙星&&&&&
3/日&&&&&&&
阿米沙星&&&&&&&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或奈特米星&&& 0.2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或环丙沙星&&&&&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或氧氟沙星&&&&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氨基卞青霉素& 2.0~3.0
5%葡萄糖&&&&&&
12小时/次&& 静点
阿洛西林&&&&&&
5%葡萄糖&&&&&&
12小时/次&& 静点
或头孢曲松钠&&&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头孢哌酮&&&&&&&&
生理盐水&&&&&
12小时/次&&& 静点
尿细菌培养
尿沉渣分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艾迪氏计数
尿蛋白盘状电泳
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菌落计数
清洁中段尿高渗培养(必要时)
尿中找抗体包囊细菌
尿免疫、尿渗透压
二氧化碳结合力
B超查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男性)
静脉肾盂造影
逆行尿路造影(必要时)
眼底检查(必要时)
青霉素皮试
饮食慢性肾盂炎肾炎患者尽可能适当低盐、低脂肪饮食,避免辛辣肥甘之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各种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清淡食品,禁烟酒。
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阶段,宜先清热利湿,尔后标本同治,扶正祛邪。急性发作阶段,以培补脏器阴阳气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化瘀通淋。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治法见长期医嘱。
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应用碱性药物治疗,以求改变尿液的酸碱度,可减轻膀胱刺激症状。常用碳酸氢钠片口服。
根据慢性肾盂肾炎发病原因不同,合理使用抗菌素,解除病因及对症处理。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数种抗菌药,分为2~3组轮流使用,每组药物用1个疗程,停药5~7日,然后开始用下一组药物治疗,直至尿常规正常、尿细菌阴性为止。频繁发作者用长程抑菌疗法,即每晚睡前排尿后,口服呋喃坦啶或复方新诺明,坚持用药1年,最好是两药交替使用。
较严重的肾盂肾炎&
体温超过38.6℃,肋脊角痛,血白细胞升高,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明显的病人多是患了复杂性肾盂肾炎,致病菌一般是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宜采用肌注或静脉给药的抗菌素治疗,未有药敏结果之前,治疗72小时未见好转,应更换其他抗菌素,在获得药敏报告后,可酌情改用肾毒性小而价格不太昂贵的抗菌素,经治疗病人72小时退热后,改用有效口服抗菌素,完成2周疗程。
四、慢性肾盂肾炎辨证施治表&&&&&&&&&&&&&&&&&&&&&&&&&&&&&&&
小便频数黄涩,尿道灼热刺痛,或血尿,小腹胀痛,腰部胀痛,发热口渴或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加减
热重加公英;湿重加霍香、白蔻仁;心烦加灯芯草、竹叶;血尿加生地榆、牡丹皮;伤阴加含碱草、牛膝、桑寄生。
尿频,尿急,小便林沥不畅,小腹胀痛,腰部胀痛,或血尿,伴有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心烦喜呕,纳差腕闷,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腰肋不适。
疏郁清热利湿通淋
小柴胡汤合猪苓汤加减
小腹胀痛加川楝子、沉香、王不留行;尿后多沥者重用黄芪、白术。
气阴两虚,湿热稽流
小便涩滞量少,余沥不尽,小腹坠胀,腰膝酸软,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耳鸣眩晕,舌红少苔脉细弱无力。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
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
湿重加滑石、鱼醒草;阴虚重用生地、麦冬、五味子;腹胀浮肿加苍术、白术;腰痛加川断、狗脊、巴戟天。
肾阴亏虚,湿热留恋
小便频数短涩,尿意不尽,或尿色淡红,手足心热,腰膝痠软,头痛耳鸣,口燥咽干,或低热不解,舌微红,苔薄腻,脉细数。
滋阴益肾清热利湿
栀柏地黄汤合猪苓汤加减
肾阴虚加旱莲草、牛膝、女贞子;湿热偏盛加车前子、鱼腥草、白茅根;少量蛋白加生龙骨、生牡蛎。
脾肾阳虚,湿热留恋
久淋不已,时发时止,稍劳即发,或尿色混浊,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差便溏,面足浮肿,舌淡苔白腻或微黄,脉沉弱。
温肾健脾以利湿邪
无比山药丸加减
脾阳虚加党参、黄芪、干姜;肾阳虚加菟丝子、巴戟天;下肢浮肿加葫芦巴、苍术、牛膝;少量蛋白加蚕蛹、金樱子、芡实。
五、补充临床医嘱注解
注意个人卫生:本病大多数为女性患者,必须做好家庭中的妇幼卫生,特别做好月经期、妊娠期及女婴尿布的卫生。尿道口及其周围一般是有细菌的,但不会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如尿液过度浓缩(饮水少)、月经期中、性生活后等,细菌可侵入并沿尿道上行,感染膀胱和肾脏。由于女性尿道较短且宽,更易感染,女婴易被粪便污染尿道,必须注意:①经常用温开水清洗女婴的外阴及肛门。②月经期禁房事,保持外阴清洁,必要时以1:5000pp(高锰酸钾)水坐浴。③性生活后排空膀胱,作外阴清洗。④睡前排空膀胱,养成不憋尿的习惯,有尿意时即排尿。⑤养成饮水习惯,保持尿液不被浓缩。
保持尿路通畅:及时排除尿路流通不畅的因素,如为结石,应及时排石或碎石;如为肿瘤应及时手术治疗;如为前列腺肥大应及时用射频、药物或手术治疗;如为尿道狭窄应及时扩张;如为包茎应及时作包皮环切术。
3. 提高人体抵抗力: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积极治疗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肿瘤等。
积极寻找不利因素,特别是尿路流通不畅,下泌尿道炎症,女性的膀胱颈梗阻,盆腔和阴道感染灶等,应设法加以矫正。
疗效判定标准
【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尿细菌培养阴性,6个月无复发者。
【基本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并发症消失,尿常规有白细胞5~10个/高倍视野,尿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4/ml。
【治愈标准】& 符合出院标准。
七、&&&&&&&&&&&
慢性肾盂肾炎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
提供舒适环境,给予舒适的体位,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
(2)&&&&&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ml左右,养成多饮水,多排尿的习惯。
(3)&&&&&
协助病人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以上。
(4)&&&&&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以保持口腔清洁,选用适当的漱口液,避免细菌感染。
(5)&&&&&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对妇女及女孩应注意会阴部卫生教育,妇女在妊娠、&
分娩、经前、经期和经后期,更应重视防止感染。为了防止复发,凡已患过本病的患者应多排尿,排尿时使膀胱彻底排空。
(6)&&&&&
积极治疗体内感染病灶,发现泌尿系结石、肿瘤及前列腺肥大时,应及早治疗,以解除尿路梗塞因素。
(7)&&&&&
尽量避免导尿,必须导尿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应给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
(8)&&&&&
病情观察,当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和下腹部剧烈抽痛时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积极治疗,还可给局部热敷并让患者每日三次用热水冲洗外阴,以减轻疼痛。
(9)&&&&&
排尿困难及尿痛时可按医嘱给颠茄酊及阿托品,可缓解尿道痉挛。慢性炎症时,长期治疗,观察药物反应及尿检查的改变、同时观察白计细胞计数和肾功能。
急性期尿检查发现有异常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护士协助。症状缓解及检查小便正常后开始下地活动。
在治疗上要明确诊断,先做药敏实验,在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素,切忌乱用药物。
(12)& 按医嘱治疗2~3个疗程,每个疗程10~14d,联合用药,切忌不规则用药。
每个疗程完毕应停药做细菌培养,如果全疗程完毕尿细菌均为阳性,即执行低剂量的抑菌疗法,时间半年到一年半,方法是每晚睡前排尿后用药一次。与性生活有关者应于性生活后排尿服药1次。
(14)&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收集尿标本时应注意除急症外以留取晨尿为宜,并立即送检。留取中段尿作细菌培养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饮食护理
饮食以软食为主,无刺激,避免粘膜损伤而引起疼痛。
多饮水,可起到清洁口腔通利大便的作用。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3000ml左右,急性期应大量饮水使尿量增加,以冲洗尿路,排除细菌炎性产物。晚期有水肿及高血压时应限制饮水量,每日不超过1000毫升,饮食方面在急性期应按医嘱给低盐、低蛋白或无盐饮食。禁烟、酒、茶、咖啡等刺激食物,每日尿量在500毫升以下者,需限制禁食钾盐及高热量饮食。好转后可增加蛋白质及食盐量。
3.心理护理
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病因、感染途径,诱发因素,及保健知识。
做到心情愉快,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加抗病能力。
禁止应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中西药物。告诉患者不要随意服用偏方、秘方,服用中药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治疗,因近几年发现有很多中成药和中草药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防治损害肾功能。
第四节& 肾结核
断:肾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自肺部等器官结核病灶传播至肾脏而引起的继发感染。导致肾脏一系列症状、体征和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肾及膀胱肿瘤、IgA肾病。
中医治疗: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滋肾润肺;益气养阴;益气健脾,补肾养血;补肾温阳,活血化淤。
西医治疗:加强营养,抗结核治疗,手术治疗。
&&&&&&&&&&&&&&&&&&&&&&&&&&&&&&&&&&&&&&&&&&&&&&&&&&&&&&&&&&&&&&&&&&&&&&&&&&&&&&&&&&&&&&&&&&&&&&&&&&&&&&&&&&&&&&&&&&&&&&&&&&&&&&&&&
&&&&&&&&&&&&&&&&&&&&&&&&&&&&&&&&&&&&&&&&&&&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从肺部传播至肾脏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感染性疾病。据有关资料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结核患者约1000万人以上,其中肾结核占发病率的8%~20%。其中包括血源感染、上行感染、淋巴管散播和直接蔓延;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肾结核早期并不一定出现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尿频、血尿、脓尿。当引起膀胱结核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刺激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镜检可见血尿、脓尿,继之可出现腰酸、腰痛、低热、盗汗、纳差、疲乏、消瘦等结核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如果伴有肺结核、肠结核或骨结核,则全身状况较差。
50年代以前,一但发现肾结核,则及立即行患肾切除术。随着抗痨药物的出现,不断合成新的抗结核药物,在肾结核治疗中有了很大的突破,近代的化学药物的治疗,实际上可以代替手术治疗。但对晚期肾结核仍必须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本病的误诊率甚高,很多病人在就诊前被误诊为尿路感染,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临床上必须注意。本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而获得痊愈。但必须指出,化学药品容易产生毒副作用,有的患者因并发纤维化,或出现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原因而不能坚持治疗。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减少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二、&&&&&&&&
断依据及诊断要点
(一)&& 临床表现
膀胱刺激症状: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肾脏病变的范围及输尿管、膀胱继发结核的严重程度。早期结核病变局限在肾皮质上,并不会引起症状,多数可自行愈合,但是这时尿检可发现结核杆菌。临床早期仅有尿液改变,尿有微量蛋白尿和少许蛋白尿,尿沉渣抗酸染色可查出结核杆菌。早期的症状是尿频、膀胱发生结核时症状加重,并出现尿痛、尿急。晚期由于膀胱挛缩,尿频持续加重,排尿次数增多,有时可达数十次,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
血尿:血尿是肾结核的主要症状,多在排尿未尽时出现,有时表现为全程血尿,在终末时血尿颜色加重。肾结核导致的病变出血时引起全程血尿,出血严重时可有血块排出,如果血块堵塞在输尿管可引起绞痛,血尿多数是在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后出现,但是也有血尿为初发症状,有个别病例来诊时以镜下血尿为主,经过进一步检查,是由于肾结核所致。
脓尿:呈米汤样混浊,可混有血丝或呈脓血尿。
(二) 体征
&一般患者无明显体征,当肾脏病变较严重时,可有叩击痛等。
(三)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尿一般呈酸性,(如果放置过久则往往由于尿素分解而呈碱性)。尿沉渣检查,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以均一红细胞为主,偶见异型红细胞。晨尿沉淀涂片抗酸染色在50%~75%可查出结核杆菌。尿液结核杆菌培养和豚鼠接种试验阳性,阳性率可达90%,因结核杆菌的排出是间断、少量的,所以必须检查3次以上。
腹平片:对钙化型肾结核有临床意义,对肾结核的诊断无意义。
肾盂肾炎顺行造影:肾盏可见有虫蛀样改变、肾盏颈部狭窄,肾实质有破坏灶,或一侧肾阴影增大或不显影,输尿管亦可狭窄或扩张,必要时行逆行造影。
膀胱镜检查:早期可有粘膜充血水肿,浅黄色粟粒性结核结节,以三角区及两侧输尿管口为显著,膀胱镜检查充水时易出血,溃疡处肉芽组织可被误诊为肿瘤,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便确诊。膀胱容量过小(小于100ml)或有严重膀胱刺激症状者,应避免膀胱镜检查。
B超检查:病侧肾轮廓增大,形态不规整,脓肿形成可见液性暗区,钙化时可有强光点。
电子计算机X线体扫描(CT):与肿瘤难以鉴别时可应用CT检查。
(四) 肾结核的诊断要点
1.多发生于20~40岁,进行性尿频、尿急和尿痛,脓尿或血尿,严重者可以尿失禁。
2.尿常规检查为酸性尿,有少量蛋白尿,有红白细胞和脓细胞。普通及菌培养阴性。
3.24小时尿中可查到结核杆菌。尿液PCR检查结核杆菌DNA阳性。
膀胱镜检查可在一侧输尿管仅见有粘膜广泛充血,结构不清。膀胱容量过小时忌做此项检查。
肾盂造影可见肾盏边缘如虫蛀状或有空洞形成。晚期患肾不显影,对侧肾和输尿管可有积水现象。
核素肾图检查判定双侧肾功能损害程度。
B超、CT扫描有助于诊断。
可伴发其他系统结核,或并存有其他器官结核。
三、临床医嘱及注解&&&&&&&&&&&&&&&&&&&&&&&&&&&&&&&&&&&&&&&&&&&&&&&&&&
&&&表:110
临床医嘱注解
内科护理常规
或一级护理
低盐普通饮食
湿热下注 大蓟30克 小蓟30克 白茅根30克 生蒲黄12克 生地楡12克 车前草30克 鱼腥草30克
蒲公英30克栀子10克 藕节20克 生甘草12克 灯芯草1克 白头翁3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肺肾阴虚 &天冬12克 麦冬12克 生地黄24克 熟地黄24克 山药20克
百合20克浙贝母12克 百部12克 沙参12克 旱莲草12克 山芋肉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气阴两虚 生黄芪30克 党参30克 生地黄24克 牡丹皮12克 山药20克 山茱萸12克 泽泻24克 小蓟30克甘草6克
旱莲草15克 仙鹤草20克 红芡草12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脾肾气虚& 黄芪30克 党参 30克 熟地黄24克 山茱萸12克 鳖甲20克 炙甘草10克黄精12克
百部12克 鹿角胶12克 茯苓24克 山药12克 木香6克 香附12克 枣仁2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阴虚血瘀& 附子12克 肉桂3克 熟地24克 山药20克
山芋肉12克泽泻24克牡丹皮12克 丹参30克 桃仁12克 三七6克
水蛭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异烟肼&&&&&&
1/日&&&&&
利福平&&&&&&&
晨起空腹顿服
吡嗪酰胺&&&&&
&或链霉素&&&&&&
1/日&& 肌肉注射
益肝灵&&&&&&&
肝太乐&&&&&&
&3/日&&&&&
维生素B6&&&&&&&
&& 3/日 必要时加服口服
尿沉渣分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艾迪氏计数
尿蛋白盘状电泳
晨尿涂片抗酸染色
尿结核杆菌培养
二氧化碳结合力
胸正、侧位片
膀胱镜检查
双肾CT扫描
肾活检(必要时)
肾结核是进行性结核病变,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的不同,所以患者临床表现也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大多数表现为肾阴亏耗、阴虚火旺和气不摄血,当累极膀胱时,可见膀胱湿热证,本病总的来说本质多是正虚邪实。在辩证中必须根据其病情以及病称的的不同阶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早期活动阶段,治法应应祛邪扶正;如果病情迁延日久,正虚邪伏精气亏损,则治宜扶正为主,以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目的。
异烟肼是目前有效地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口服迅速为肠道所吸收,能很快弥散到全身组织和液体内,本品70%从肾脏排泄。每次300毫克,分1次顿服达到有效治疗作用,本品毒性小可以长时间服用。其副作用是精神兴奋、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炎、血清转氨酶升高,但不会造成严重肝脏损害,停药后可恢复。可配合维生素B650毫克~100毫克,可有效防治周围神经炎。
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肌肉注射很快的弥散到大部分组织内,达到有效浓度,链霉素在pH值7.8时疗效最好,pH值低于6.0时疗效明显减低,因此常同碳酸氢钠联合用药,目前常规应用链霉素0.75克,1日1次,肌肉注射,连续应用60天~90天后停药,改为其他抗痨药。
利福平对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其作用和异烟肼相似,但与其他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口服吸收好,血中可维持高浓度,在肾组织及尿内也可达到高浓度与异烟肼、乙胺丁醇有协同作用,每日450毫克,分1次空腹口服。本品副作用可引发肝炎性黄疸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应定期复查肝功和学常规。
吡嗪酰胺对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与异烟肼、利福平、联合应用是最有效的方案,本品可造成肝脏损害,一般无严重毒副反应。所以每2周检查1次肝功,每日量在1.5克以内,
乙胺丁醇可有效地治疗耐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结核杆菌感染。与吡嗪酰胺合用效果更好。毒副作用主要是对视神经损害,表现视力模糊,辨别颜色能力减退,尤其是绿色,治疗中应该定期做眼科检查。多发生在治疗后2个月,停药以后可恢复,一般治疗量为每日600~1200毫克,分3次或1次口服,
目前多采用6~8个月的短程治疗方案。前2~3个月进行强化治疗。&
四、肾结核辨证施治表&&&&&&&&&&&&&&&&&&&&&&&&&&&&&&&&&&&&&&&&&&&&&&
小便频数,灼热,小便涩痛,或小便色红,或夹有血块,面色红赤,或有口疮,夜寐不安,腰痛不能转侧,或痛引少腹。或尿如米泔水,或脓尿,舌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加减
尿道涩痛加蒲黄、琥珀;血尿加侧柏叶、阿胶。
多见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进一步发展为肾结核,临床常见干咳,痰中带血,口干舌燥,午后手足心热,盗汗,腰痛,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月华丸和二至丸加减
咯血加白芨粉、藕节、盗汗加煅牡蛎、龙骨、五味子。
尿频、尿急、尿痛,或见鲜血,夹有血块,伴有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夜寐盗汗,午后潮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参芪地黄汤加减
低热不退加柴胡、青蒿、地骨皮;热甚加黄柏、知母;盗汗加浮小麦、牡蛎;肾盂积水加蒲黄、石苇、桃仁。干咳加麦冬、百部、浙贝母。
尿频,小便失禁,血尿不止,劳则继发,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腰膝痠软,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益气健脾补肾阳血
龟鹿二仙丹和归脾汤加减
神疲乏力加生晒参;面色无华加紫河车;腰痛加元胡、断续。
多见于疾病晚期,病情迁延不愈,面青肢冷,腰膝痠软,疲乏无力,舌暗少苔,脉迟细涩。
温补肾阳活血化淤
桂复八味丸加减
畏寒加淫阳霍、巴戟天;血瘀药痛加断续。元胡。
五、补充临床医嘱注解
肾结核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肾结核如果尿中有结核杆菌而肾盂肾盏尚无明显的的形态改变时,药物治疗可治愈。如果1~2个肾盏粘膜水肿、糜烂、溃疡引起肾盏杯形阴影模糊、不规则或虫蛀样改变,只要无肾盏颈梗阻时,药物常能治愈。肾结核病变损害2个肾盏以上、并有孔洞型破坏、肾盏颈阻塞的结核性脓肿,单纯治疗比较困难,不仅疗程要长,且常需要配合手术治疗,但在同时存在肺、骨关节、腹膜结核活动性病变时,以及双肾结核病变严重时,全身衰弱患者,仅能用药物治疗。
肾结核联合用药的原则&
发现肾结核,首先考虑是否是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如果是药物治疗的适应症,选用敏感性药物,应尽量选用最低的杀菌药物浓度可抑制菌群中绝大部分,但残留下极少数的耐药菌可以继续增长繁殖成为优势的耐药菌。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彻底消灭耐药菌,使他们不至于发展为优势的耐药菌。彻底治疗时要求药量充分,疗程要够长。实践证明,药物治疗最常见的失败的原因是治疗不充分,以往认为肾结核药物治疗应不少于2年,随着各种有效药物的问世,目前认为药物治疗可以少于1年,早期病例用药6~9个月即可治愈。在治疗中应该每月检查尿结核杆菌。随着抗结核杆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结核杆菌有增长的趋势,因此凡药物疗效不好,应该进行结核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肾结核患肾经过药物治疗不能改善,并有广泛组织破坏或肾功能已经完全丧失,而对侧肾正常的病人应行肾切除术;肾结核的闭合性脓腔或结核瘤,亦可在X光荧光屏观察或B超指导下进行排脓,适用于肾病灶清除术;输尿管狭窄造成尿路梗阻者,应实行肾盂、输尿管狭窄整形术;当血管受到腐蚀,导致严重的尿路出血,应做相应的手术止血。
笔者应用虫草河车丸治疗肾结核初期,效果满意。白芨120克紫河车2具 百布30克 阿胶30克冬虫夏草30克
三七粉30克仙鹤草30克荷叶30克 竹叶12克莲房炭30克克&
以上药物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 一日三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六、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标准】
1.尿量基本正常,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
2.切口愈合,膀胱容积基本正常。
3.非手术治疗者病灶愈合,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
【好转标准】
1.尿次仍多,但无尿痛或血尿,尿常规检查不正常,尿中仍可找到结核杆菌;PCR结核杆菌DNA阳性。
2.切口有窦道形成。
3.肾盂造影检查病灶有改善。
七、肾结核的护理
1.一般护理
提供舒适环境,给予舒适的体位,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
保证空气流通,置单间。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以防感染。
科学地安排治疗、抽血及护理时间,避免干扰病人休息。
嘱病人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能量消耗。
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每4h测定体温、脉搏、呼吸1次,并随时记录,观察热型,协助诊断。
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并注意保暖。
对高热病人选择适当的降温疗法,如药物降温、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敷等。
降温0.5h测定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对发热病人嘱卧床休息,多次饮水,必要时给予降温和解热镇痛药物,并按高热护理处理。
&对盗汗病人注意室内通风,棉被不要太厚,并及时用温毛巾帮助擦干身体和更换汗湿衣服、被单。
(11) 指导病人及病人护理者正确留取尿的标本。
(12) 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结核药物,并观察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定时测定肝功及肾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医生。
(13)& 注意观察患者尿液变化,尤其是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14)& 对尿血的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心理护理和心理安慰
2.饮食护理
(16)向患者讲述摄取足够营养对机体基本需要,保持和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7)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丰富果胶成分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安全。
(18)鼓励病人多喝水或选择喜欢的饮料,饮食易消化的饮食。
3.心理护理
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不适程度及耐受程度。
向病人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法、药物的用法和副作用,使之对治疗充满信心,减轻不适,以及焦虑的担心。
(3)& 经常和病人交往,关心和安慰病人,帮助其适应环境。
(4)&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指导病人使用放松疗法,如听轻音乐、看书、读报,减轻不适。
向病人和家属宣传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和方法,严禁随地吐痰和吸烟,共同餐桌使用公筷,以预防感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