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维生素D能改善乳腺癌患者肺部小结节的生活质量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维生素D代谢与乳腺癌预防.pdf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维生素D代谢与乳腺癌预防.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2 2 :5O~53 CulinaryScience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 维生素 D代谢与乳腺癌预防 鲍刘莉 ,李哲光 ,彭 景 1.扬州大学 旅游烹饪学院,江苏 扬州 .张哲九平壤商业大学,朝鲜 平壤 摘 要:流行病学研 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日常饮食 中维生素 D的摄入量及血 清中维生素D水平均与乳腺癌呈负相关。活性维生素D可调节多种正常或肿瘤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这 种作用是受其胞 内受体一维生素D受体介导的,故维生素 D受体的多态性可能改变维生素D的正常作用路 径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合理的膳食供给及正确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关键词 :维生素D;乳腺癌;平衡膳食;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Ts2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50—04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尽管乳腺癌的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流行病
学和大量试验研究已经表明,充足的维生素D可以降低机体患乳腺癌的风险,血液中维生素 D的含量
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性。活性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 VitaminDreceptor,VDR 结
合才能发挥其活性作用 。故当VDR基因碱基点发生突变,将会导致VDR蛋白质表达水平、功能及细胞
外被修饰因素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肿瘤产生的易感性。所以,合理的膳食供给及正确的生活
方式能有效地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
1 维生素 D代谢 维生素D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由食物摄人和皮肤合成。它不仅能调节体内的
钙磷代谢,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此外还能调节体内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内的维生素D
只有转化为 1,25一 OH D 形式才能发挥其生理活性作用。通过饮食摄入的维生素 D和由皮肤合成
维生素 D,,均进入血液循环。血液中的维生素D先经肝羟化合成体 内主要的储存形式 25一 OH D ,
再通过肾脏的1a一羟化酶的作用,合成其主要的活性形式 1,25一 OH D。。
2 维生素D与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前为止,乳腺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乳腺癌发生的潜在原因尚不清楚,许多危险因素难
以避免,如年纪增大,有家族史等,但大部分患者都是散发性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 明,饮食摄入的
维生素D的含量以及接受 日光照射的程度与乳腺癌患病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FI常饮食中摄入较
多的维生素D以及增加总维生素D的吸收,都能明显降低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另外,每天适
当的日照时间能减少乳腺癌的患病率。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多种人工合成的维生素 D类似物,同样
也被证实在乳腺癌的化学致癌模型中能延长肿瘤的潜伏期,并减少肿瘤的发病率。_2 维生素D能够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_4J,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作用。维生素D还能通过
提高乳腺癌对阿霉素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来增强化疗的效果。维生素 D可以尝试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因为其细胞毒作用弱于阿霉素等化疗药物,但是过量的维生素 D能引起高钙血症等副作用,这又限制
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所以目前研究者对维生素D类似物进行研究,试图找到既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收稿 日期: 作者简介:鲍刘莉 1988一 ,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应用营养学研究; 李哲光 1969一 ,男,朝鲜平壤人 ,张哲九平壤商业大学副教授,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 一
50 ~ 2012No.2 CulinaryScience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 Vo1.29Sum No.106
又不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的维生素 D类似物,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
3 血液 中维生素D与乳腺癌的关系 人体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两方面,即.夕卜源性维生素 D 摄人及 内源性维生素 D,合成。
维生素D 和维生素D 经过肝脏转化成 25一 OH D 。25一 OH D 是维生素D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
形式,并在血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血浆中25一 OH D的浓度是 1,25一 OH :D 的1000倍,浓度
随食物的摄人和 日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25 OH D 和 1,25一 OH D3都能被 24a一羟化酶羟
化分解排出体外,其代谢产物不与VDR结合,1a一羟化酶和24a一羟化酶的相对活性决定了25 OH D,
和 1,25一 OH :D,的最终代谢情况 。当组织 中 1a一羟化酶相对活性较高时,25 OH D,转化成
1,25一 OH :D,,并能与VDR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补充维生素D 竟能预防乳腺癌
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乳腺癌患者高达96.1%,女性可适量多吃一些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蛋黄及鲑鱼、金枪鱼等海鱼。
&  参与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血浆中&人25羟基D&(25-OH-D)的水平可以很好地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状态。今年新发表的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科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联合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女性的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能够预。  研究者通过对上海地区593例患者和580例健康女性进行血浆中维生素D水平监测,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仅有4.8%的健康女性和0.7%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是充足的。处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高达96.1%,维生素D缺乏与我国癌的发生显著相关。  在该研究人群中,25-OH-D的血浆水平每增加1纳克/毫升,乳腺癌的风险就降低16%。因此,给正常体重的绝经前女性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为此,我们认为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状态,维持适宜的维生素D水平,有助预防乳腺癌。  我国成年人维生素D的建议每日摄取量为5微克,以不超过20微克为限。一般认为125微克即可引起中毒。对于确需服用维生素D类制剂的女性来说,应该严格遵照医嘱进行,以防过量中毒。  维生素D在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蛋黄及鲑鱼、金枪鱼等海鱼中含量丰富,可适量多吃一些。另外,如果能坚持晒太阳,可满足身体所需维生素D的绝大部分。只要将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即可。女性在、哺乳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又会明显增加,因此更应注意多晒太阳,如尽量在阳台上做家务,在晴天多出去走走。40岁以上、腿抽筋、常熬夜、妊娠及哺乳期的女性更应当多晒太阳。& (图片来源:CFP)
关键词:&&&&&&&&&&&&维生素D可改善结直肠癌生存?_直肠癌怎么治疗_直肠癌治疗医院_直肠癌治疗多少钱_直肠癌治疗费用_直肠癌治疗价格_直肠癌能治好吗_直肠癌治疗方法 - 肿瘤之家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维生素D可改善结直肠癌生存?
来源:互联网&&时间:
摘要:摘要: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最高患者的总生存显著优于维生素D水平最低的患者(32.6个月vs.24.5个月,HR=0.67,趋势P一项入组1000余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高水平维生素D改善晚期结直肠
摘要: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最高患者的总生存显著优于维生素D水平最低的患者(32.6个月vs.24.5个月,HR=0.67,趋势P<0.002),在校正KRAS突变状态和各预后因素后依然如此。
  一项入组1000余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高水平维生素D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ASCOGI摘要号507)
  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最高患者的总生存显著优于维生素D水平最低的患者(32.6个月vs.24.5个月,HR=0.67,趋势P&0.002),在校正KRAS突变状态和各预后因素后依然如此。
  该研究分析了入组CALGB80405研究的1043例未接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浆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患者总生存的关系,CALGB80405研究为探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或西妥昔单抗的Ⅲ期临床研究。
  患者的中位血浆25(OH)D水平为17.2ng/mL(2.2~72.7ng/mL),推荐范围为20~30ng/mL。校正年龄、性别、人种、ECOG评分、化疗方案、RAS突变状态、体质指数、体力活动、采血季节、地域等因素后进行了多变量分析,分析显示,维生素D水平最高五分位患者较最低者生存平均长33%。
  一项正在进行中的Ⅱ期临床研究计划入组120例患者,给予标准化疗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同时,随机分组分别给予400IU的维生素D(不会显著升高血维生素D水平的剂量)或8000IU/d2w(负荷剂量)继以4000IU/d(维持剂量)维生素D治疗,目前已入组80例患者,研究者预计较高剂量维生素D治疗组会有无进展生存的改善。
  评论和研究者说
  研究者指出,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不是随机临床研究,不过研究结果依然提示,维持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有益。不过推荐维生素D用于治疗用途还为时尚早,维持维生素D水平还有其他好处,如改善骨健康,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肿瘤患者进行补充提高可能会是有益处的。目前的内分泌协会指南将低于20ng/mL定为维生素D缺乏,肿瘤科很少对患者维生素D水平进行检测。
  会上,有评论者指出,还是需要随机临床研究来验证维生素D是否真有抗肿瘤效应,在那之前,肿瘤患者可以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如果偏低的话,可以酌情进行补充。这对结直肠癌患者尤有一定好处,因为通常结直肠癌患者都会关心除了化疗,他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来改善转归。该研究增加了支持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有保护效应的研究证据。
  还是有很多研究探讨了癌症风险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有些研究证据显示,高水平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一项去年公布的研究显示,较高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较好相关,另一项研究显示,高维生素D与淋巴瘤和乳腺癌患者生存较好相关。
>>&如果您有更多问题,
与 手术治疗胰腺癌效果怎么样 相关的文章推荐
>> 癌症病例
>> 热点文章
>> 最新文章医学会议频道
聚焦转化医学和多学科融合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
作者:佚名&&&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前言近30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的普及,乳腺癌的生存率迅速提高,乳腺癌现患数量明显增多。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估计为73.0%(71.2%~74.9%)[1],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可达80%[2]。乳腺癌的总体生存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使得癌症生存者中乳腺癌患者比例较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占全球乳腺癌患者的11.1%,占中国女性癌症患者的27.4%[3]。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会影响预后[4]。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膳食营养状况、体重变化、体力活动状况及吸烟饮酒等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无病生存率和病死率相关[5]。乳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后,不仅需要长期医疗和康复服务,而且需要接受日常生活指导,以形成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指导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角色非常关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和指导将会对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症状和提高总体健康状况起到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能够使乳腺癌患者建立并维持健康的膳食结构和习惯[6,7]。随着医疗模式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家庭"模式转变,无论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其他社会服务人员及乳腺癌患者的家属都需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乳腺癌患者的照护任务,乳腺癌患者本身的自我管理和照护也非常重要。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组织专家对全球相关领域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制定了本指南,就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和疾病稳定期的长期生存问题,提出针对其日常生活的建议和推荐,为医务人员、卫生服务人员、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指导。本指南所指的生活方式,主要包含健康膳食、维持体重、体力活动及保健品选择等。本指南的推荐,除非指明仅限于乳腺癌患者,其他癌症患者也一并适用。方法学通过查阅文献、收集与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相关的系统文献回顾报告,以及乳腺癌乃至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南,筛选出与乳腺癌预后相关、证据级别达到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标准(2009年3月版)2级及以上[8]的生活方式条目,经专家组讨论确定纳入本指南推荐范围。本文所列举的证据,除非特殊注明,均来源于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颁布的《癌症生存者营养与体力活动指南》[9]、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布的《膳食、营养、运动与乳腺癌生存(2014版)》[5]和《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10]。经专家组讨论确定,就每项纳入的条目提出针对患者的具体的教育、咨询和干预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遵循简单易行、定量化、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和(或)干预步骤。推荐意见中涉及的标准,以我国权威专业协会推荐的相关指南为主,本文涉及的此类指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1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12]。推荐意见一、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一)推荐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尽量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即体重指数为18.5~23.9 kg/m2),或者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达到正常体重标准。对于已经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推荐降低膳食能量摄入,并接受个体化的运动减重指导。对于积极的抗癌治疗后处于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状态的患者,进一步降低体重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治疗实施、减缓康复或增加并发症风险,必须由专科医师和营养师进行评估,制订和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推荐此类患者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帮助改善身体机能和增加体重,但应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二)证据体重增加现象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13],60%以上的患者诊断1年半后的体重高于诊断前[14]。以往较多患者确诊时已为疾病晚期,主要问题是体重过轻;而目前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处于疾病早期,有的患者体重已经达到超重或肥胖;一些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也出现体重上升的现象,治疗结束后进入恢复期时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超重和肥胖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2项Meta分析、4项前瞻性研究[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Life After Cancer Epidemiology(LACE)研究、Women′s Healthy Eating and Living(WHEL)研究和Nurses′ Health Study(NHS)研究]的结果均证实,诊断后超重和肥胖者总体死亡和乳腺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31~1.33。超重和肥胖也与发生对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并发症相关。NHS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体重不变者相比,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如果体重指数增加0.5~2.0 kg/m2,复发风险增高40%;增加2.0 kg/m2以上,复发风险增加53%。中国乳腺癌患者诊断后1年半如果体重增加5 kg,死亡风险增加65%[15]。体重增加不仅与乳腺癌预后有关,也增加罹患和死于其他疾病的风险,带来整体健康损害。
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持健康体重,对于乳腺癌患者是有益的。无论乳腺癌患者确诊时体重如何,在治疗及康复期间达到或维持正常体重均会使其获益。Women′s Intervention Nutrition Study(WINS)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低脂饮食平均降低体重0.45 kg(原文为6磅),可以明显降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这一效益在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中更加显着。Exercise and Nutrition to Enhance Recovery and Good Health for You(ENERGY)研究的结果也证实,在超重和肥胖的癌症患者中采用运动和低热量饮食的管理措施,可以显着降低体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身体功能和激素水平。对于一般超重和肥胖者,降低5%~10%的体重就能获得健康收益,这样的结论应也适用于乳腺癌患者。二、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一)推荐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应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18~64岁的成年乳腺癌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 min的中等强度运动(大致为每周5次,每次30 min)或75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大肌群抗阻运动)每周至少2次。锻炼时以10 min为一组,最好保证每天都进行锻炼。年龄&65周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应尽量按照以上推荐进行锻炼,如果合并使行动受限的慢性疾病,则根据医师指导适当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但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运动状态。(二)证据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体力活动与降低乳腺癌复发率、乳腺癌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相关,也与改善患者体质、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减少淋巴水肿和并发症有关。8项前瞻性研究评估了乳腺癌患者体力活动与总体病死率的关系,其中4项评估了其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坚持体力活动可以降低34%的乳腺癌死亡风险和41%的乳腺癌复发风险。After Cancer Pooling Project(ACPP)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每周的体力活动达到10代谢当量?h,可以将总体病死率降低27%,乳腺癌病死率降低25%。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身体素质。乳腺癌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和耐力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增加瘦体重。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紧张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认知。乳腺癌相关病情及治疗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减弱患者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避免运动相关伤害,乳腺癌患者如存在贫血、免疫功能损害、疲劳、置管和未控制的并发症等,必须在选择和进行运动时寻求专业指导。三、合理营养和膳食(一)推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合理安排饮食。(二)证据有相当多的研究关注了乳腺癌患者膳食营养与肿瘤相关生存的关系。结果表明,膳食结构和食物选择确实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复发风险、总体生存率有关。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禽肉和鱼的膳食结构与富含精制谷物、红肉和加工肉、甜点、高脂奶类制品和油炸薯类的膳食结构相比,可以使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病死率降低43%。食物摄入与生活方式有协同作用,每天摄入5份蔬菜水果(每份相当于150 g)、每周6 d坚持步行30 min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最高,而其中单独一项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生存率的作用。1.脂肪:研究结果显示,脂肪摄入与乳腺癌生存有关,但各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研究结果显示,脂肪摄入与乳腺癌复发和生存呈负相关,调整能量摄入后以上相关性消失。有研究结果显示,脂肪摄入与乳腺癌诊断后病死率呈"U型"相关,并且提示脂肪摄入过多与不良预后有关。WINS研究结果显示,低脂饮食(脂肪占总热量的15%以下)与乳腺癌的无复发生存有关。每降低20%的膳食能量,就能降低24%的乳腺癌复发风险。2.蛋白质:在癌症患者治疗、康复和长期生存的过程中,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十分重要。鱼、瘦肉、去皮的禽肉、蛋类、低脂和无脂的奶制品、坚果和豆类等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同时可提供不饱和脂肪酸。以蔬菜水果为主的膳食结构应补充足够的鱼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3.碳水化合物:在健康的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应来源于富含基本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全谷物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可以降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精制谷物中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含量远低于全谷物。糖和含糖饮料(软饮料和果汁饮料)会增加膳食中能量的摄入,使体重增加,应限制摄入。4.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生物活性植物素及膳食纤维,且是低能量密度食物,可以帮助保持健康的体重。水果(非果汁)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减少食物的能量摄入。如患者不能摄入新鲜水果,则建议选择纯果汁。5.豆类制品:豆类制品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以降低人体血液雌激素水平,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以上海市5 00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的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大豆蛋白质最高摄入组乳腺癌死亡风险降低29%,复发风险降低32%[16]。中美联合研究的结果显示,大豆摄入能降低25%的乳腺癌复发风险,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保护作用更明显[17]。基于以上研究证据,推荐将大豆制品作为健康膳食的组成部分,适量摄入是安全的。但由于缺乏证据,不推荐乳腺癌患者服用含有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品以降低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结构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同时也要认识到,患者诊断前多年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会抵消诊断后短时间的膳食结构改变带来的益处。除了蔬菜水果以外,健康的膳食结构还应包含丰富的鱼类、禽类而非红肉、加工肉类,低脂奶类而非全脂奶类,全谷物而非精制谷物,植物油而非其他油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完全适用于乳腺癌患者。四、谨慎使用保健品(一)推荐乳腺癌患者应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在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当患者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2/3时,可以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此类诊断应由营养师进行。(二)证据保健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18],欧美国家一般称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草药、氨基酸等。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的资料显示,97.2%的患者服用过膳食补充剂或中草药[19]。迄今,无论是观察性研究还是临床试验都未能证实保健品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相反还可能增加死亡风险。各种膳食补充剂和复合维生素与早期乳腺癌诊断后的复发、乳腺癌病死率和总体病死率没有关系。而中国乳腺癌患者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轻度降低(18%~22%),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患者死亡和复发风险降低最明显[20]。由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研究的结论还需更多研究结果来验证,因此乳腺癌患者膳食补充剂的使用应遵照《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对癌症患者的推荐。五、其他生活方式的建议(一)推荐戒烟禁酒。(二)证据1.吸烟:在诊断时吸烟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死亡风险较不吸烟者高出2倍,非乳腺癌死亡风险高出4倍[21]。吸烟者死于乳腺癌的风险还与吸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22]。中国妇女主动吸烟率仅为2.5%[23],但总体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1.6%[24]。有研究结果显示,被动吸烟与女性乳腺癌死亡、全因死亡间有弱相关[25],被动吸烟使绝经后或肥胖的乳腺癌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更高[26]。因此,建议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被动吸烟。吸烟的乳腺癌患者应及早戒烟。2.饮酒:现有证据已经确认乙醇摄入与多种癌症(如口腔癌、肝癌、咽癌、喉癌、乳腺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等)存在关联。已诊断为癌症的患者,患第二原发癌的风险增高。乙醇能够增高外周血雌激素浓度,理论上会提高乳腺癌复发风险。因此,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乙醇摄入。总之,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是改善生活方式的有利时机。本指南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乳腺癌患者形成健康的膳食习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和保持正常体重,以促进整体健康状态,改善预后,有质量地长期生存。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推荐意见推荐1: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对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计算体重指数,判断体重范围是正常、过轻、超重或肥胖。每3个月测量一次体重,再次评估。如果体重指数过低,需咨询营养师以制定和执行营养改善计划;如果体重指数已经达到超重或肥胖标准,应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饮料,并增加体力活动,以减轻体重。推荐2: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在阶段性抗肿瘤治疗结束后,咨询专科医师,获得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建议,包括何时开始、运动强度、运动方式。每3~6个月咨询专科医师或专业体育指导人员,对目前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评估,获取改善建议。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疾病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年龄18~64岁的成年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 min);力量性训练(大肌群抗阻运动)每周至少2次。推荐3:调整膳食结构,使其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按照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合理安排饮食。推荐4:戒烟禁酒。推荐5:根据医师建议使用保健品。参与本共识编写及讨论的专家参与本共识编写及讨论的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曹旭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杏初(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崔树德(河南省肿瘤医院)、段学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范志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郭晓光(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何建军(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泽飞(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蒋宏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金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波(北京医院)、李晓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健(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克(吉林省肿瘤医院)、刘荫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运江(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马秀芬(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毛大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田富国(山西省肿瘤医院)、王俊鹏(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王颀(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王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尉承泽(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余之刚(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张建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邹天宁(云南省肿瘤医院)
执笔专家:郑莹原文出处: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中华外科杂志.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学习并收藏了!
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对肿瘤患者有用,对所有人都适用
对于指导患者选择如何正确生活方式很重要
讲的挺好!
提高对内分泌治疗的认识!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免责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学习,不可替代医师诊断或处方,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本站不承担由此导致的相关责任。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患者能吃海鲜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