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八十五岁的母亲孕妇脚肿是什么原因了有什么良方吗平时手脚关节痛,受寒了偏头痛,最近前一个月白天坐久一点就会肿到晚

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我妈妈今年43岁,有骨刺和关节..
ddb9f9&&&&
| &&&&浏览2326次 &&&&| &&&&提问时间: 06:02:08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我妈妈今年43岁,有骨刺和关节炎,也有高血压和神经衰弱,但最近经常出现偏头疼,无力,心慌,偶尔伴有听觉模糊,做了b超,心电都没有问题,我想问一下这种症状是不是脑动脉硬化?或是其他脑部疾病? 谢谢 希望您能帮我解答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满意答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这种情况考虑为颈椎病的可能性大,建议到骨科就诊,进行颈部X线或者CT检查确定,脑可以检查TCD等
用户回答专区 用户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前列腺炎骨转移,女性乳腺癌,哪些疾病容易转化成癌症,骨癌晚期,淋巴瘤癌,蛛网膜囊肿癌症,宫颈癌手术......想了解更多的其它癌症详情信息点击:/classid/383久久健康网为您提供详尽的其它癌症健康知识,或者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更具体的问询,同时与线上病友交流肿瘤治疗的经验。祝您健康!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十七)(十八)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作者小指月
闲在居士按:本篇主要讲述:(93-96)【巴豆,千金子,独活羌活,威灵仙】
  &&&&&&&&&&&&&&&&&&&&&&&&&&&&&&&&&&&&&93、巴豆
&&&&&&&&&&&
  《伤寒论》曰,三物白散寒实结胸,无热症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有个老人七十多岁,平时就喜欢喝酒,比较多痰,这次正逢到他过生日,家里人都很高兴,准备大摆宴席,为老爷子祝寿,这样热热闹闹,张灯结彩,老人家也喜笑满面,这样大家都放开肚皮喝酒吃肉,一直搞到晚上十点多。
  老人家从来没有吃这么饱过,然后就有点困倦,便上床睡觉。
  第二天大家怎么发现老爷子没有起来,以前老爷子每天都是天还没亮,他先起床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今天见不到老爷子便赶紧破门而入。
  原来老人家还在深睡之中,大家开始叫,老人家却迷迷糊糊,不知如何作答,好像痴呆了一样。
  家里人第一个想到会不会中风了呢?
  但口眼也没有歪斜,身体也没有偏瘫,就是神识迷糊,昏不知人,于是不得不请爷孙俩前来。
  小指月摸完脉后说,爷爷,双手脉都实大有力还带滑。
  然后又看到老爷子满嘴都控制不住流出大量胶痰,非常粘稠,撬开口腔一看,舌苔厚腻垢浊。
  老爷爷说,整个痰实壅堵在胸肺,所以神不住主舍。
  家里人说,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这几天大便怎么样?
  家里人说,这三天老爷子都没有大便过。
  小指月说,小大不利当治其标,是不是该先通通肠?
  老先生说,不单是要通肠,还要把胸膈中的胶痰导泻下来。
  小指月说,爷爷,那是不是要用凉膈散呢?
  老先生说,你看他舌苔如何?
  小指月说,白腻垢浊。
  老先生说,凉膈散是治热证的,用硝黄,这个应该按照寒实结胸来论治,而选用《伤寒论》的三物白散。
  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这脉象那么有力,不用硝黄去泻吗?
  老先生说,有力分为热实跟寒实,如果热实就用硝黄,如果寒实就用巴豆,这里头如果弄反了,祸不旋踵啊!
  《本草通玄》曰,巴豆,禀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功,气血未衰,积邪坚固者,诚有神功,老羸衰弱之人,轻妄投之,祸不旋踵。巴豆、大黄,同为攻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伤寒传里恶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世俗未明此义,往往以大黄为王道之药,以巴豆为劫霸之剂,不亦谬乎?
  小指月才明白,说,这巴豆不是有毒吗?
  老爷爷说,覆舟之水亦可载舟,伤人之药亦可救人。
  然后给这老人家用上三物白散,连灌了两次药,并不断呕吐出更多的粘痰来。
  第三次再灌药进去,腹中转气鸣响泻下,连续泻下三次,搞得满床都是稀屎。
  这时老爷子便说,我好口渴啊,想喝水。
  老先生说,先给他一碗冷粥,不要泻得太厉害。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冷粥呢?
  老先生说,巴豆乃大热之品,攻下峻利,斩除寒积,势如破竹,唯有用冷粥可以缓其峻利。
  小指月点点头。
  老先生又说,用这三物白散治病,通泄胸腹痰水,就像倾盆大雨,一泻过后,万物焕然一新,如果没有辨明寒积,或泻下过度,就像暴雨如注,泛滥成灾,反而不可收拾。
  所以用巴豆必须随时准备冷粥,以缓其暴利。冷粥就是巴豆的刹车板。
  这老爷子慢慢就能讲话,神志也恢复正常了。
  老先生说,老年人本来脏腑元气虚,就应该少激动,七分饱,你这又是祝寿,又是庆贺,又是满桌酒肉,这不是孝敬老人,而是完全没有半点健康常识。
  无知的爱等于伤害,无知的孝反而带来灾病。
  痰生百病食生灾。
  这家里人听后羞愧难当,还好及时把老爷子就过来了。难怪农村里面流传这样的俗话说,老年人千万别祝寿,一祝寿就会缩短寿命,这种看似有些武断的结论,其实很多人是不懂得此中的道理。
  老年人是过得平平常常最好,心情激动难安,餐桌上又暴饮暴食,这就是为何逢年过节,老年人更多住进医院的道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叶橘泉经验
  仲景《伤寒论》有桔梗白散,是典型的巴豆剂(巴豆霜1分,桔梗、贝母各3分)。原方主治“寒实结胸,无热症者”。
  我曾用于痰食胶结昏迷不语之老人,获得意外之疗效。如郑姓老人年70余,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其人痰湿恒盛,时在初春,其家有喜庆事,此老人嚼酒肉饭食后,即入床睡眠,翌日不起,家人在忙碌中初当不知,至晚始发觉患者迷糊,询之瞠目不知答,木然如痴呆。
  因其不气急,不发热,第三天始邀余诊,两手脉象滑大有力,检视口腔,满口痰涎粘连,舌苔则厚腻垢浊,呼之不应,问之不答,两目呆瞪直视,瞳孔反应正常,按压其胸腹部,患者蹙眉似有痛闷感拒按状,揭被时发觉有尿臭,始知其遗尿在床,然大便不行。
  当考虑其脉象舌苔是实证,不发热,不咳嗽,不气急,病不在脑而在胃,因作寒实结胸论治,用桔梗白散五分,嘱分3次以温开水调和缓缓灌服。2次灌药后,呕出黏腻胶痰样吐物甚多,旋即发出长叹太息呻吟声,3次药后,腹中鸣响,得泻下2次,患者始觉胸痛、发热、口渴,欲索饮,继以小陷胸汤2剂而愈。
  巴豆治冷积寒泻
  远方有个医门国手刘老,八十高龄,却得了泄泻病。
  不管是健脾除湿,还是补火助阳,或清热解毒,屡治不效。
  周围的名医也纷纷出主意,如此迁延数月,病情日重,于是写了一封信过来,请爷孙俩出诊,前去看一看。
  老先生收拾好行囊,小指月也背了个小包裹,便日夜兼程,徒步而行。
  小指月在途中走到腿都提不动了,这长途跋涉,不单需要耐力,更需要精神。
  他看爷爷怎么走得脸不红,气不喘,好像前面走那么久等于没走过一样。
  便不解地问,我都快累趴下了,你怎么还闲庭信步的呢?你是怎么走下去的?
  老爷爷笑笑说,再远的路,你只要走好当下的一步就行了,我所要做的就是专注当下,只要把脚迈开一步就行,这里头不需要太多的耐力,也不需要太大的精神。
  小指月恍然大悟,原来这一路长途跋涉,小指月不是累在双腿上,而是累在心念上,他一直在观赏风景,在思考问题,又在猜想这最难治的泄泻病会难道什么程度呢?
  这样在念头上消耗的能量气血,都比双脚走路消耗得还要多,所以小指月年少看起来体力居然跟不上爷爷这老头子。
  这时指月稍微调整一下心态,就不是落在爷爷后面了,而是赶在爷爷的前面。
  这样终于走到医门国手刘老的家了。
  老先生先凭脉望色,然后再看以前医生开的处方,原来前面医生都说,年老体衰,中气不足,才导致泻痢下注,所以必须用补。
  可越补阻滞就越厉害,泻痢就越排不干净,小指月说,爷爷,这关尺部脉象都带些滑数。
  老先生说,看来还是要通因通用。
  这医门国手刘老说,我以前也想过通因通用,所以用芍药汤,香连丸,服用后也没有效果。
  老先生说,你这身体确实不太好治。
  医门国手刘老说,先生但说无妨。
  老先生说,通因通用,有小通跟大通之分,你素来身体多痰湿,肥胖,积滞在大腹,不是一般小通能通得开,必须要雷霆手段,就像盘根错节,非斧斤不能斩除,如果我用迅猛涤荡之剂,你敢服吗,你会怀疑吗?
  这医门国手刘老说,当世之医,唯君与我,君定方,我服药,又何疑之有呢?
  于是俩人相互信任,老先生便再无顾虑,遂用巴豆霜一味,峻下痰水,泻痢遂愈。
  小指月说,为何要选用巴豆呢?
  老先生说,巴豆乃治泻痢良药,李时珍称巴豆治泻痢乃千古不传之秘,特别是年老体衰,本身阳气不足,病人又喜欢吃生冷海鲜鱼肉,这些黏滑冷积,滞塞在肠壁,便导致泻痢反复难愈,你若用寒下之硝黄,这些寒痰留饮更下不了,如雪上加霜,这时你用温下之巴豆,方能如春阳融雪,长通腑畅,寒去痢止。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墨余录》中记载,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八十高龄患泄泻病,自治不愈,邑中诸医也遍治本效,迁延数月,病情日重,于是写信请李中梓为其诊治。
  李中梓日夜兼程,来至肯堂病榻前,经过凭脉审证,仔细诊视,终于弄清病变的症结在于前面诸医咸云病缘于年高体衰,故屡用补剂,愈补则愈滞,治疗惟有采取“通因通用”之法。
  由于王比李年长,名气也高,李颇有为难之处。于是便对王肯堂说:“公体肥多痰,当有迅利荡涤,能勿疑乎?”
  王曰:“当世之医,推君与我,君定方,我服药,又何疑也。”
  李中梓便一反他医治法,遂用“巴豆霜一味,下痰涎数升,其疾顿愈”。
  两位名医彼此相互敬重相互信任,一时遂被传为医林佳话。
 &&&&&&&&&&&&&&&&&&&&&&&&&&&&&&&&&&&&&& 94、千金子
&&&&&&&&&&&&&&&&&&
  《蜀本草》曰,千金子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
  《开宝本草》曰,千金子主妇人血结月闭,症瘕痃癖,瘀血蛊毒,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
  小指月说,爷爷,这千金子峻猛之性,跟大戟、甘遂不相上下啊。
  爷爷说,这千金子又叫续随子,也是大戟科植物,专门攻逐水肿。
  小指月说,为什么叫千金子呢?
  老先生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说明这药能急救于顷刻。
  小指月说,怎么急救呢?
  老先生说,一般虚劳都不能一时虚死人,但实证的壅塞,大小便不通却会堵死人。
  所以急莫急于闭塞。
  小指月又说,那千金子逐水消肿,能够打开闭塞了?
  老爷爷说,对于二便不通的水肿实证,痰饮积聚,这千金子就能攻逐留饮,所以《蜀本草》说,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
  小指月说,我知道了,痰饮积水堵在那里,东西吃不下,甚至会呕逆出来,千金子一旦攻通水饮,下水道一排,胃口就开,食物就能纳下来。
  老爷爷说,所以肿积实证,攻通大便后,胃气来复,就是好转。
  小指月说,难怪爷爷用攻逐水饮,通利大小便的药后,都要叫病人准备浆粥养胃,只要给邪以出路,胃气就佷容易来复。
&&&&&&&&&&&&&&&&&&&&&&&&&&
  老先生又说,这千金子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小指月说,什么含义呢?
  老爷爷说,也跟它功效有关?
  小指月说,千金子的的功效还有破血消癥,治疗妇人血结经闭啊!
  老爷爷说,那妇人又叫什么呢?
  小指月说,叫千金,有个中成药叫妇科千金片,讲的应该也是这道理。
  老先生说,本身它能破瘀血,通经脉,消癥瘕,这种子类的药又有个特点。
  小指月说,诸子皆降。
  老爷爷说,还不够,你读过种子的力量这篇文章,发现种子还有另一点神奇的功效。
  小指月说,难道种子还善于开破?
  老爷爷说,如果不善于开破,就不能破壳而出,就不能够把压在上面的泥土沙石顶开。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上次用了五子衍宗丸,有个病人一吃就遗精,然后你叫他把这些种子炒炒,这样就能封藏精华而不遗精。
  老爷爷说,没错,炒熟过后,生发之性,疏泄之力,以及开破之劲,一一都转为补益人体,所以对于肾虚精亏的,你再用种子类药时,一方面不能选用迅猛的,另一方面微微炒过,既能健脾,也能减少开辟泄精之弊。
  小指月听后说,我明白了爷爷。
  老爷爷说,千金子这味药不简单,一般利水消肿之品不能比,一般活血化瘀之品,也是不能比的。
  小指月说,爷爷,你是说千金子比利水消肿药,又多了活血化瘀,比活血化瘀药又多了利水消肿。
  老先生笑笑说,不仅如此,开宝本草上说,千金子除了善主女人血结,月经闭住之外,更以它辛温之性,善于治冷气腹痛,能够通利大小肠。
  小指月说,那这样就太厉害了,血不利则为水,水不利又会加重血瘀,所以治疗痰饮水肿,要兼以活血,治疗瘀血肿结,要兼以利水。
  老爷爷说,那最后这些痰饮水肿瘀血积聚都跑到哪去了呢?
  小指月说,最后还不是浊阴出下窍,归到胱肠去,排出体外。
  老爷爷说,所以千金子厉害就厉害在这里,不单帮你扫除停痰留饮,冷积瘀血,还负责把你这些病理产物,通过大小肠排出体外,这样既帮你身体打扫卫生,还把你身上这些垃圾倒掉。
  像这样这么负责的药物,真是比较少啊!
  小指月说,难怪千金子俗名又叫做千两金、菩萨豆,此药真具有菩萨心肠,千两金都买不到啊!
  人命至重,在危急时期,能够得到一药相济,此药何止千两黄金呢?
  老先生接着又说,这千金子还是毒蛇咬伤,恶疮顽癣的妙药。
  小指月说,是不是利用千金子有毒来以毒攻毒呢?
  老爷爷说,此其一也,还有第二方面,因为本身毒蛇咬伤,局部就会出现瘀血水肿,这些堵塞就会引起身体气脉不通,用千金子能够把瘀血水肿打散,并令浊阴出下窍,所以不管外用还是内服,它都是很好的蛇伤良药,以及恶性皮肤病妙品。
  《摘元方》曰,治阳水肿胀:千金子(炒,去油)二两,大黄一两。为末,酒、水丸绿豆大。每服以白汤送下五十丸,以去陈莝。
  《海上集验方》曰,治蛇咬肿毒,闷欲死:重楼六分,千金子七颗(去皮)。二物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兼唾和少许,敷咬处。
 &&&&&&&&&&&&&&&&&&&&&&&&&&&&&&&&&&&&&& 95、独活,羌活
&&&&&&&&&&&&&&&&&&&&&&&&&&&&&&&&&&&&&&&&&&独活
  《名医别录》曰,独活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
  小指月问,羌活、独活有什么不同呢?
  老爷爷说,古代羌独活不分,都是祛风胜湿之药。
  小指月说,《神农本草经》说它们主风寒所击及金疮止痛。
  爷爷说,所以内外上下百节风湿痹痛,皆可用之。古人称它们可以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它们堪称风药中的悍将。
  小指月说,那什么时候开始分开来呢?
  老爷爷说,宋朝以后,羌活芳香之气更为清扬,所以通行上半身,占尽优势,而独活之味更为浓厚,所以专走腰膝足胫,凡自腰少腹以下,下盘风寒湿痹,酸楚疼痛,通用独活。
  小指月说,气薄者走上,羌活也,味厚者,走下,独活也。所以羌活治上,独活治下。
  老先生说,独活入足少阴,善治浮风,羌活入足太阳,善治游风,一般羌活发汗解表之力更雄,而独活镇痛止痹之功更强。但它们很多时候可以通用连用,把风邪由里往外拔,所以他们就是比较出色的风药。
  有个种松树的老人,每天节气变化,关节都会疼痛不已,所以天气难过,他身体就难过,他说我这老骨头,都快成天气预报了。
  小指月不解地问,怎么人会变成天气预报了?
  这种松老人哈哈一笑说,每年刮风下雨来临前,我的各个关节都要依次疼痛,每当我关节疼痛时,我就知道风雨要来了。
  小指月说,居然还有这种事。
  老先生说,指月,你年纪还小,不能够体会老年人体虚,百脉空虚,风寒湿之邪最容易乘虚而入,令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小指月说,这在《黄帝内经》上叫做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
  老先生便又问,你这遍身风湿痹痛,是皮肤表面痛,还是骨子里头腰脚以下痛。
  这种松老人说,有时痛左边,有时痛右边。
  小指月说,这是风,风者善行而数变。
  种松老人又说,我还有腰椎间盘突出,整个腰脚有时痛到骨头都难受。
  小指月说,这是少阴浮风,痛如骨髓。
  老先生说,既有太阳肌表游风,又有少阴浮风,用什么药呢?
  小指月说,上下都有风寒湿痹,表里都为风湿所击,那就羌活、独活一起连用。
  老先生说,没错,还要加一味药引子,善于治关节痹痛的。
  这种松老人说,什么药引子?
  老先生说,就你那松林子里最多了。
  种松老人不解地说,我种的松树林里就有治我风湿的药,真不知道啊?
  老先生笑笑说,毒蛇出没之处,方圆数十米处必有解药。
  普通的病痛在你周围,同样可以找到对应的良草。
  小指月说,如果住在城市周围都没有山,又怎么能找到良药呢?
  老先生笑笑说,应付普通寻常病,厨房即是药房,只要掌握升降浮沉寒热阴阳之理,厨房里的每一样东西都不可小瞧,都会成为你对付疾病的好招法,以后我们再来慢慢讲。
  这种松老人又问,是什么药,我可以去采?
  老先生说,就是松树疙瘩,中医又叫做松节,像人体的关节一样,能够治疗各类痹症。
  这种松老人说,这个太简单了,我随手都可以砍很多,你们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给你们送一车过来。
  这样老先生便叫他回去用羌活、独活、松节来泡酒,每次服用时都煮过,平时就少量地喝,等天气变化,痹痛发作之时,就喝多一点,就这小小的药酒方子,让他周身痹痛大减,以前天气一变化,人都没法再干活了,身体关节痛得茶饭不香,睡眠不安,现在这药酒下去,浑身上下微微出点汗,气通血活,身心舒畅,不再怕这令人头疼的风湿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外台秘要》曰,历节风痛,用独活、羌活、松节等分,以酒煮过,每日空心饮一杯。
&&&&&&&&&&&&&&&&&&&&&&&&&&&&&&&&&&&
&&&&&&&&&&&&&&&&&&&&&&&&&&&&&&&&&&&&&&独活
  点油与除锈垢
  《药品化义》曰,独活,能宣通气道,自顶至膝,以散肾经伏风,凡颈项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不能动移,非此莫能效也。……能治风,风则胜湿,专疏湿气,若腰背酸重,四肢挛痿,肌黄作块,称为良剂。又佐血药,活血舒筋,殊为神妙。
  故独活其功有二,诸风掉眩,颈项难伸。诸寒收引,腰脚不利。
  有个渔农,经常要修筑塘堤沟渠,跟水打交道,有时整个人下半身都泡在水里,这样一边干活出汗,毛窍大开,一边寒湿之气乘机就进来,刚开始年轻以为没事,可年龄越大,身体四处奇奇怪怪的疼痛就越来越多,甚至最严重的时候,早晨起来,周身硬邦邦如僵尸,转摇都不能,更不用说,屈伸起来了。
  只有忍着疼痛,自己搞点活络油,涂涂擦擦,揉热后,才稍微可以活动开。
  老先生说,老来疾病都是壮实招的。
  这渔农叹了口气说,我若早听老人言,就不会吃亏在眼前了,那些年,我成天泡在水里,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碰点冷水,关节都痹痛难受,你看我这腰都快弯不下去了,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关节老化,就像生锈了的钳子一样,屈伸不得啊。
  小指月说,前几天我拿药剪的时候,发现这药剪好久没用,都生锈了,费了好半天功夫把锈迹刮走点上油,才算修好又可以灵活使用了。
  老先生说,你这关节痹痛屈伸不利,像不像锈迹堵在那里呢?
  这渔农说,有点道理,我在医院检查,又说我腰椎间盘突出,又说我膝盖长骨刺,这些大概就是锈迹吧。
  爷孙俩哈哈一笑,确实检查的片子里头,发现关节之处长有些凹凸不平的骨垢。
  老先生所,指月你思考一下,这些骨头周围的垢积影响到活动,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小指月说,《黄帝内经》上面都记载了。
  爷爷示意指月说下去,指月说,《黄帝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盛则为行痹,湿气盛则为着痹,寒气盛则为痛痹。
  老先生又说,那他局部为什么会长垢呢?
  小指月说,风寒湿一旦束缚肌表,血液循环就会受阻,脉道会闭塞不通,瘀血就会停留,同时津液运行不畅,局部也会变为痰浊,这样痰瘀交阻,跟风寒湿相互搏结,就会形成现在看到的各种凹凸不平的骨垢。
  爷爷说,那该如何把这骨垢给瓦解了呢?
  小指月说,首先少不了用风药把风寒湿由里到外,通过发汗祛出肌表。
  老先生又说,那还有呢?
  小指月说,还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湿痹痛的治疗过程中,总少不了活血行气之品,气通血活,风湿自去也,而且气通血活有助于局部痰瘀对流解散开。
  还有呢?
  小指月说,好像就是用这思路便行了,既补气血,又能祛风湿止痹痛。
  老先生说,要见病知源,气血从哪里造出来的呢?风寒湿为什么会长驱直入,深入到筋骨里头呢?
  爷爷这一句话,便点醒了小指月。
  小指月说,肝主筋,肾主骨,如果不是肝肾不足,这风寒湿不可能乘虚直入,至虚之处,乃容邪之所啊!所以应该加些补肝肾,壮腰膝之品,而且肾主藏精,肝主藏血,这精血之库便是肝肾气血也要从这里发源而出,经过脾胃运化,便能流布周身。
  所以应该加些补益肝肾健脾胃之品,这样气血源源不断能够造出来,正气日强,风湿痹症就会日退,精血日足,病理产物在局部就呆不下去了。
  老爷爷说,照这样你首先要用祛风湿止痹痛的风药治其标。
  小指月说,比如独活防风细辛秦艽。
  老先生又说,第二步你得流通气血治其本,治风先治血,而且气通血活,有助于局部病理产物搬运走。
  小指月说,比如四物汤,就是治血第一方。
  老先生又说,第三步,你得强筋健骨补肝肾治其根,使骨髓坚固,肌肉致密,这样使风湿之邪不至于长驱直入,越进越深。
  小指月说,这时可以用杜仲、寄生、牛膝,专补肝肾强筋骨。
  老先生又说,第四步你得健脾和胃,使得气血生化有源,以治其源,这样有渊源不单的气血,产生出来,五脏六腑能吃饱饭,才有力气一举把风寒湿痹赶出体外。
  小指月说,这时可以用人参、茯苓、甘草或肉桂,四君子汤的思路。
  老爷爷点点头说,没错,这样标本根源思路都理顺了,那用什么方子呢?
  小指月说,爷爷我明白了,就用独活寄生汤,这汤方就考虑到了标本根源。
  爷爷说没错,此汤方方歌上说,风湿顽痹屈可伸,可不是简单的治风湿痹痛的方子,孙思邈创造此方非常有道行,你还得继续领悟此方的精髓。
  然后小指月就写出独活寄生汤来。
  老先生说,病人舌苔白腻水滑,寒湿痹痛盛,独活须重用,方能以风胜湿。
  《本草正》曰,独活专力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这渔农就连续煎了十剂独活寄生汤,一天天感觉身体轻松,一天天感觉到痹痛减轻,到后来早晨眼睛一睁开,就能起来,关节也不僵硬了,连晚上原本经常要抽筋的,也没再抽筋过来,真是肝肾强壮,气血充足,百病难生啊!
  老爷爷说,指月,你看这汤方像不像在给他关节点油除锈垢呢?
  小指月想了下说,风寒湿邪还有瘀血,就像锈垢,所以用风药跟活血药把它们除走,这样气通血活,锈垢没有。
  老爷爷说,那点油呢?
  小指月说,补肝肾强筋骨,还有健脾胃,生气血的药物,就是养他的筋骨肌肉,筋骨肌肉得到精血滋养,就变得柔和,不再僵硬了,就像剪刀点完油后,再用就很顺手了。
  老先生哈哈一笑说,如果孙思邈他老人家知道你这么想,估计也会乐坏的。
  小指月也笑道,这样会修剪刀,就会治风湿咯。
  老先生又说,其实,一般风湿痹症都有两大病机,一个是久痹多虚,一个是久痹多瘀。
  小指月说,虚就是没油,需要点点气血,瘀就是锈垢多,需要刮一刮,哈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备急千金要方》曰: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组成】独活3两,寄生2两,杜仲2两,牛膝2两,细辛2两,秦艽2两,茯苓2两,桂心2两,防风2两,川芎2两,人参2两,甘草2两,当归2两,芍药2两,干地黄2两。
  天津名老中医王士福在《治痹之秘在于重剂》一文中谈到“如疼痛较重,舌苔白厚而滑者加独活一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用至60克既有镇痛之神效又无副作用”。
&&&&&&&&&&&&&&&&&&&&&&&&&&&&&&&&&&&&&&&&&&&&&&&&&独活
  春风化雨牙痛方
  《千金方》曰,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
  《续名医类案》曰,文潞公方,治牙齿风热上攻肿痛,独活、地黄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和渣温服,卧时再用。
  有个老爷子,牙齿剧痛,又松动。
  老先生说,牙齿为何脏所主?
  小指月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老先生又说,牙齿为什么会松动呢?
  小指月说,年老肾精不足,加上虚风上拔。
  老先生说,那就要用一味药能够养肾阴,再用一味药可以把少阴肾精的浮风疏散出去。
  小指月说,养肾阴,最妙不过地黄,祛少阴浮风,并能止痛之药,最妙不过独活。
  老先生便说,没错,就用生地养其真,使齿根不动摇,用独活顺其性,祛其风,使痹痛消除。
  然后小指月就用这两味药,教这老爷子用酒泡后,含在牙齿上面漱口,饮下一点也可以,齿牙松动而痛,很快就好了。
  老先生说,年老牙齿松动疼痛,大都是肾精亏虚所致,所有不能纯用风药去止痛,还得配滋养肾阴之品,令牙齿牢固不痛。
  小指月说,《黄帝内经》提到,不通则痛,不荣易痛,是不是这风药独活能令五脏元真通畅,不通则痛的病机就解除了,而生地乃补养肾水第一品,它能养五脏之真,不荣则痛的病机也解除了。
  爷爷高兴得说,你能站在这个高度上去看这两味药,那这两味药就远远不止于是个小小牙痛方,如果你灵活变化,用独活使脏腑之性得顺,用生地使脏腑之真得养,这样顺其性养其真,何患疾病之不愈。
  小指月说,看来爷爷我要再好好研究一下风药跟滋阴药了,这里头太妙了。
  爷爷说,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风药能够引领滋阴药去滋养五脏九窍,就像春风能把春雨带过来,灌溉禾苗,而滋阴药又能缓解风药之燥。
  这样春风带雨,万物生发,风药配滋阴药,五脏安和。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单兆伟经验
  用独活治疗头痛、齿痛而疗效上乘者,少见报道。笔者认为凡头痛、齿痛因风寒湿邪引发者,皆可用之以散邪止痛。
  治头痛,常与川芎、白芷、蔓荆子等同用,以增祛风止痛之效,如“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痛在脑齿”,用之以搜伏风,常配细辛、生地黄、川芎等,如《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治牙痛,可单用本品止痛,例如《肘后方》治风齿疼颊肿,用独活以酒煎热含漱,亦可与细辛、川芎、羌活、生地生地黄等同用,散寒止痛之效更佳,方如《证治准绳》独活散;若风火牙痛,牙龈红肿者,可配石膏、升麻、细辛等以散风清热而消肿止痛。
&&&&&&&&&&&&&&&&&&&&&&&&
&&&&&&&&&&&&&&&&&&&&&&&&&&&&&&&&&&&&&&&&&&&&&&&&&&&&&&&&&&&&&&&&&&独活
  用风药来疏肝
  《前南本草》载,独活能治两胁疼痛。
  有个急性肝炎的患者,炎症退掉后,老觉得胁肋胀满,不时有刺痛感。
  医生认为他这是肝郁气滞,给他用了四逆散疏肝理气,吃了后稍微放松一点,但还是有些隐痛。
  难道疏肝的力量还不够,于是再给他用了郁金、香附、木香,发现肝部隐痛感还不能根除。
  他便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摸完脉后说,爷爷,双关脉郁滞,用疏肝降胃的四逆散没有错啊?
  老先生又说,你看看他舌头。
  这病人舌苔白腻。
  老先生说,湿阻气机,一般行气药力量还不够,得用风药,才能把周身气机吹动起来,加上一味独活5克试试。
  这样就在原方基础上加了独活5克。
  这病人就疑惑了,问以前这汤方我吃了十几付,都没有根除我肝部隐痛,你再加这一点点药有效吗?
  老先生笑笑所,以前医生给你用的药,就像木工钻孔一样,已经钻到九分了,这味药再下去,把最后一分也透开,你不妨一试。
  这病人回去就按照老先生所说的,又抓了三付药来吃,吃到第二付它就感到肝部有股气通开,胀痛就消失了,第三付吃完,胸肋不疼痛就不再出现了。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那么多疏肝理气的药,都不能把他肝中郁结疏理开,你用这风药独活,居然可以疏肝理气是什么道理。
  老先生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所以风气通于肝,这是《黄帝内经》里头基本的原则。
  小指月恍然大悟说,我天天读《黄帝内经》,居然没有读透这句话,现在爷爷说了,好像有些眉目了。
  老爷爷说,那有什么想法呢?
  小指月说,这独活是风药,风药能制造风气,风气又通于肝,所以能够条达肝气。
  爷爷是借祛风湿的独活来疏肝理气,条达肝郁。
  老爷爷说,那为什么前面用香附、郁金都没法把肝郁条达呢?
  小指月说,香附、郁金疏肝利胆比较平和,就像风扇一样,只在内部转,而独活就不同。
  老爷爷说,有什么不同呢?
  小指月说,独活乃风药中的悍将,气味雄烈,芳香四溢,能宣通百脉,调和经络,通筋骨而利机关,独活它行气之力就像自然界刮风一样,能让屋子跟屋外空气对流出入,这样肝气一下子就条达到毛窍外面去了。
  老先生点点说,没错,像香附、郁金只是小理肝气,而羌活、独活能够大理肝气,对于肝郁气滞,瘀血阻结,出现的顽固胁肋隐痛,你用小理肝气之法,未必能转得开气机,这时用大理肝气之法,使大气一转,胁肋疼痛自然应手而愈。
  小指月听后,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用这风药来疏肝理气,无疑对于治疗抑郁症又多了一把金刚钻。
  借助风药能出入表里的个性来条达内部气机,这真是一个巧妙的思维。
  于是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羌活
杜曦经验 独活治肝炎后胁痛
在一次学术活动中,上海市崇明县中心医院蔡丽乔医师介绍独活有治疗肝炎后胁痛的作用,我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曾治疗43例,其中治愈39例,好转4例。一般服3~10剂即可达止痛效果。临床上凡肝炎后证属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肝胆湿热、瘀血阻滞而出现胁痛,在辨证用药的基础方中加入小剂量(成人一般6g)的独活,胁痛常能应手而愈。但独活辛温,故肝阴不足的患者慎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12):16]
  子宫肌瘤是怎么形成的?
  《黄帝内经》曰,石瘕生于胞中,客气客于子门,子门闭,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
  有个子宫长肌瘤包块的妇人,经常少腹痛,到医院一检查,肌瘤都快有弹珠子那么大了。
  医生说可以手术,但她想保守治疗,看看用中药能不能够化掉。
  于是她便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看她穿着一条短裙子,然后又问,平时你是不是经常吃雪糕冰淇淋凉饮啊?
  她说,是啊,这些关我子宫肌瘤什么事呢?
  中医总是能够从里日常生活之中找出真正的病因。
  如果你只是在疾病表面上用药,不从生活里头找出养生误区的话,那疾病治好了,它又容易反复。
  这时老先生说,女人腹部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寒,一旦受寒,就寒凝血瘀,痛经甚至闭经,子宫也容易长包块。
  这病人听不懂,她说,受寒只会感冒,怎么会使子宫长包块呢?
  老先生说,就像河流一样,天气温和,血脉通畅,天寒地冻,血脉瘀滞,所以中医看到这种现象,就认为寒则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
  这妇人听了后,觉得似乎有点道理。
  老先生接着又说,短裙子,寒从下面来,凉饮可乐冰冰淇淋水果,寒从上面来,空调吹冷风,寒从外面来,这样贪凉饮冷,三管齐下,你的子宫冻得打哆嗦,都缩成一团了,恶血都排不下来,现在长肌瘤,将来还长打包块呢,都是一团死血在那里堵住。
  她听后,不禁有些害怕。
  老先生说,你冬天手脚都冰凉,身体的温度都不够,为什么还那么喜欢贪凉饮冷呢?
  这下一针见血,妇人连冬天手脚冰凉,睡不暖的症状都让老先生说出来了。
  小指月问,怎么知道呢?
  老先生说,双尺脉沉迟,为里有寒,沉主里,迟主寒,里有寒,手脚当然不能暖了。
  这妇人说,老先生我尽量改过来吧,你看我这要怎么治呢?
  老先生说,子宫肌瘤,不姓瘤而姓寒,治子宫肌瘤不靠攻坚破积之法,而要靠阳主气化。
  小指月问,为何呢,爷爷,不是说瘤者留也,气血留滞吗?用活血化瘀难道不对吗?
  老先生笑笑说,活血化瘀是辅助的,助阳气化才是主导。
  这妇人有些听不明白爷孙俩的专业对话,然后老爷子便做了个比喻说,比如我现在从冰箱里拿一个冰疙瘩出来,你们说,用什么办法,能够把这冰疙瘩化掉碎掉。
  这妇人说,用铁锤子不就一下子捶碎了。
  小指月说,放在温暖的火盆里,它自然就融化蒸发掉了。
  老先生又笑笑说,用锤子虽然打碎了,可冰疙瘩还在,就像碎石后,容易再长石头,动手术后,容易再长包块,但用温暖助阳气化之法,使身体阳气充足,这些包块就像冰雪碰到春阳一样,春阳一融雪,纷纷化为水,积雪冰疙瘩自然就没得了。
  这妇人说,那我这个能不能治呢?
  老先生笑笑说,就看你怎么配合了,我要用药给你雪中送炭,你如果不断地贪凉饮冷,给自己子宫雪上加霜,那肌瘤就像冰疙瘩一样硬,越来越难以消化气化了。
  这下这妇人终于明白中医是原来是这样看病的, 原来是这样思维的,原来要靠养生跟用药一体,才能够共同把疾病治了。
  小指月说,爷爷我知道用什么药了。
  老爷爷说,用什么药给她子宫雪中送炭呢?
  小指月说,张仲景《伤寒论》中提到,妇人腹中有癥瘕,就用桂枝茯苓丸。
  老先生点点头说,尺脉沉迟有寒,阳主气化功能不够,才导致气血水停留,用桂枝茯苓丸能够助阳气化,活血化瘀,利水下行,不愧是治疗妇人腹中寒积的名方。
  小指月便把这五味药写了下来。
  老先生说,这积是怎么形成的,小指月引《黄帝内经》说,积之所生,因寒而生。
  老先生又说,为什么寒气会导致积聚呢?
  小指月又再引《黄帝内经》说,肠外有寒,津液与血相抟,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老先生说,所以这积能够长成,一般离不开三大原因。
&&&&&&&&&&&&&&
&&&&&&&&&&&&&&&&&&&&&&&&&&&&&&&&&&&&&&&&&&&羌活
  小指月说,哪三大原因呢?
  老先生说,《黄帝内经》不明说了吗?第一得有寒气,第二寒气令津液不能流通,第三寒气又让血瘀滞,这样津液跟血包裹在一起就是痰瘀,所以真正的积,在中医看来就是一团寒气包着痰瘀。
  这时小指月豁然开朗说,爷爷,这样我们不但会治子宫肌瘤了,很多肿瘤包快积聚,只要知道它们是这样形成的,那都可以用一法通治之啊!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学问之道,要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这张仲景创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里的包块,不单味妇人立法,更为各类积聚包块立法。
  古人说,《伤寒论》上一百一十三方,就代表一百一十三法,我看远不止一百一十三法,单纯这桂枝茯苓丸的设计就有三大法了。
  小指月说,哪三大法呢?
  老爷爷说,你看就这普通的五味药,张仲景没有提到《黄帝内经》,而每一味药好像都成为《黄帝内经》的注脚。
  小指月便把桂枝茯苓丸背了出来。
  桂枝、茯苓、桃仁、赤芍、丹皮。
  然后又琢磨这五味药如何成为《黄帝内经》的注脚呢?为何张仲景是在用《黄帝内经》的理法来去设计方药呢?
  这时爷爷便说,首先你看桂枝,在这里最重要,它能温阳散寒,助阳气化,它可以把包裹在肌瘤包块表面那层寒冷的衣服撕开来。
  小指月又说,原来这样,没有辛温的桂枝,确实不能够让汤液温暖,让身体寒积气化啊!
  老先生又说,第二大理法就是茯苓。
  小指月说,茯苓用来干什么呢?
  老先生说,张仲景用茯苓八成以上都是用来化饮的,说白了就是让身体津液流通,而不会凝聚成一团囊肿水液积液。
  小指月说,原来是这样,茯苓走三焦,原来就是不让身体有积水,有津液停留为饮邪。
  接着爷爷又说,第三大理法就是桃仁、赤芍、丹皮,三味药共同活血化瘀。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瘤者留也,是气滞血瘀水停的产物,既然桂枝能够让气行结散,助阳气化,而茯苓又能够让水停饮停,重新流通起来,那么桃仁、赤芍、丹皮就是恢复血液循环,使血液流通起来不会停留在局部,成为瘀血死血包块。
  老先生点点头说,正是如此。
  小指月感慨地说,张仲景太厉害了,如果没有爷爷这样解说这首桂枝茯苓丸,我怎么也想不到一首汤方里头,居然饱含这么多医理奥秘,就像治疗一个积聚的全息图一样,里面把积块是由气血水相互包裹形成的机理都说明白了,并且通过药物还能把它们打散瓦解开来。
&&&&&&&&&&&&&&&&
  随后爷爷又说,指月还得再加一味药哦。
  指月说,爷爷,这桂枝茯苓丸已经考虑很全面了,还要加什么药呢?
  老先生笑笑说,古方今用,得多看看我们今天时代的一些特点。
  小指月说,有什么特点呢?
  以前张仲景时代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所以现代人受寒的机会大得多。
  故要加一味风药,能够把腰脚以下的寒气散开,又可以止痛化子宫积聚的。
  小指月说,是不是独活啊?
  老先生说,为何呢?
  小指月说,本来《神农本草经》上说,独活能够主风寒所击,又可以止痛,还能够主女子疝瘕。
  老先生点了点头,笑笑说,古代所谓的女子疝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或盆腔积液之类的妇科疾病。
  小指月说,这风药有什么本事,把女子子宫里头包块疝瘕都治了呢?
  老先生说,这个问得好,你如果读懂这点,你就等于掌握了解读《神农本草经》的一把钥匙。
  小指月说,刚才又是《黄帝内经》《伤寒论》,怎么又谈到《神农本草经》了呢?
  老先生接着说,前面我们讲《神农本草经》时,为什么藁本这味风药在《神农本草经》上就记载主妇人疝瘕,你如果想通这个问题,不仅能够用风药去止割裂包块积聚疼痛,更能够知道这些包块积聚是怎么形成的,也知道风药的真正本事在哪里,绝不仅仅局限于治风寒感冒。
  小指月这些一头雾水了,用风药来治疗肿瘤积聚疼痛,这种思想是在太非比寻常了,一般人怎么能想得到呢?
  老先生笑笑说,这又得回归到《黄帝内经》里头去了,《黄帝内经》说,妇人的子宫包块是因为子宫受寒收缩,导致瘀血当泻不能泻,留止在那里,就结成块状,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便越来越大。
  小指月说,原来是这样,原来爷爷一直叫妇人要少穿裙子,少吹空调,并且月经期间少洗凉水少洗头,目的就是防止毛孔收缩闭塞,子宫留住恶血啊!
  老先生又说,还有呢?
  小指月说,还有,爷爷常教这些受寒的妇人们,喝姜枣红糖茶,以及多晒太阳多出汗,使腠理疏通,那么子宫内的恶血,就佷容易随着月经排走,过而不留。
  爷爷又说,那你之道这里为什么要用独活来治女子疝瘕了吗?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独活辛温味厚,味厚走下焦,入少阴肾,肾主胞宫,这样独活便以它辛温之气,散除肾经埋伏的风寒湿,所以痹痛可愈,毛孔可打开来,积聚可以截断它形成趋势。
  老先生听后默许地点了点头,而这妇人在旁边安静地听爷孙俩对话医理,谈论养生,也受益匪浅。
  她说,老先生回去我会注意保暖的,然后多运动,多晒太阳,少呆在空调房。
  这时小指月就在桂枝茯苓丸的基础上,加进独活一味,想不到才吃了第一剂,少腹的疼痛就消失了,一直吃了半个多月,来月经后觉得很顺畅,排出很多血块,然后再去做个检查,奇怪子宫肌瘤都没有了,连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说,会不会前面误诊了呢?既没有动手术,也没有用什么药,这肌瘤不可能不到半个月就消掉了。
  这妇人笑弯了腰,因为只有她跟爷孙俩知道这瘤子是怎么消掉的。
  从此这妇人便过上一种温暖阳光的生活,不再贪凉饮冷,不再爱漂亮穿短裙找风寒找病受,所以身体也就越来越好。
  &&&&&&&&&&&&&&&&&&&&&&&&&&&&&&&&&&&&&&&&96、威灵仙
  骨鲠卡喉怎么办?
  《圣济总录》曰,治鸡鹅骨鲠:赤茎威灵仙五钱。井华水煎服。
  《纲目》曰,治渚骨鲠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盏。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每个小孩子基本上都曾经在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喉咙里。
  这时家里人就会想很多招法,有用吞饭团法,有用喝醋法,小时候小指月也经历过,发现这种招法,对于一些小毛小刺很管用,可如果刺得厉害一点就要找找药草了。
  有一次指月被鱼刺卡住,爷爷就从药柜里抓来一把威灵仙,再倒进半瓶醋,加进半碗水,放在炉子上面煮个十分钟,加点白砂糖,然后让小指月慢慢喝下,只喝了五六口,指月就觉得这咽喉没有梗阻感了,唾沫吞下去,没有那种刺痛了。
  他就奇怪地问,爷爷,这鱼刺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爷爷笑笑说,鱼刺卡喉一碗醋,威灵仙能把它疏。
  小指月说,这威灵仙能软化骨鲠骨刺这么厉害?
  老爷爷说,不然怎么叫威灵仙呢?
  清代黄宫绣解释威灵仙说,威者言其性猛也,灵者说其效果好也,仙者赞其神验也。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一口咽下去,骨鲠软如绵。
&&&&&&&&&&&&&&&&&&&&&
  找回尊严,乞丐变工人
  《本草经疏》曰,威灵仙主诸风,为风药之宣导,善走者也。
  《药品化义》曰,威灵仙宣通十二经络。
  威灵仙主要有两大功用,一是治骨鲠,二是祛风湿。
  有个乞丐,经常露宿街头,有时睡桥脚下,有时睡破庙里,有一次天气闷热,他就睡在山脚下,半夜突然转凉,他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手脚都动不了。
  只能在大路旁边爬行,到处乞求别人救他,大家都能够伸以援手,给他些吃喝的,但没有人能施医送药。
  这时爷孙俩采药经过山脚下,乞丐见到有采药人经过,哭诉着哀求道,老神仙,老神仙,快救救我,快救救我。
  小指月看了后说,只看到有人跪下去求人的,没看过有睡下去求人的。
  这乞丐叹了口气说,小神仙你有所不知啊,老乞丐我手足麻痹,动不了,站都站不起来,好心的神仙们,你们救救我这可怜人吧。
  原来是这样,老先生便说,指月,药蒌里还有威灵仙丸吗?
  《海上集验方》曰,威灵仙丸治中风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关节诸风,腰膝疼痛,伤寒头痛,鼻流清涕,皮肤风痒,瘰疬,痔疮,大小肠秘,妇人经闭:威灵仙洗焙为末,以好酒和令微湿,入竹筒内,牢塞口,九蒸九曝,如干,添酒重洒之,以白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汤下。
  小指月说,有啊,还有一包威灵仙丸,可以吃上好几天。
  老爷爷说,连带那半瓶酒也送给他,叫他喝两天看看。
  这乞丐千恩万谢,用头不断地叩那地面,表示非常感激。
  三天后,竹篱茅舍传来敲门声,正是那个乞丐,这乞丐拄着一条拐杖可以从山下走到竹篱茅舍来。
  小指月说,你怎么了?
  这乞丐说,感谢老神仙小神仙的仙丹,老乞丐我吃了就能走路了。
  希望老神仙再赐给我些药丸,看吃完后能不能把拐杖给丢了。
  小指月正要去拿威灵仙丸,老先生说,我门外有框药材,你帮我搬到那边去晒。
  这时不单小指月奇怪,老乞丐更奇怪,小指月就想,这晒药都是我的工作,我轻而易举都能做好,为什么爷爷要叫这行动不太方面的老乞丐去做呢?
  这乞丐也有些纳闷,以前他从来都是向人乞讨,没有付出干过活,而且现在还拄着拐杖,干起活来多不方便啊。
  但老先生这样说了后,乞丐也硬着头皮去搬药材,正常人搬两次就搬完了,结果他花了二十次,搞得汗湿了衣服,然后总算舒了一口气,带着点成就感,前来跟老先生说,我把药材都晒好了。
  老先生早已把准备好的威灵仙丸,交给他说,这是你的酬劳。
  乞丐从来没有接受过别人给的酬劳,他向来都是遭受别人白眼惯了,而且别人给他钱都是丢的,这次老先生居然握住他的手,把药丸塞到他手里,这股暖洋洋的气息一下子传到他心里去。
  老乞丐说,酬劳我有什么酬劳呢?
  老先生笑笑说,我从来没有把你当做是乞丐,你是一个人,你付出了汗水,就可以得到酬劳得到回报,没有人规定一个人一辈子的命运都只能向别人乞讨。
  老乞丐老泪纵横,说了声,谢谢。
  老先生说,你的回报是你应得的,何谢之有呢?
  老乞丐再次感动,随后他把乞丐盆都丢掉了,然后就到码头去做搬运工,每天凭自己付出的汗水,赚来生活的酬劳,劳动才是最光荣的,靠自己双手奋斗才是最骄傲的,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这样才能真正活出尊严来。
  小指月感慨地说,爷爷,这次用药,不是救了他的病啊,而是救了他的人啊,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把晒药草的活交给走路都不方便的乞丐干了。
  老先生笑笑说,救人一时以药,救人一世靠的是尊严跟精神,人的尊严跟精神,不能靠别人施舍,要靠自己去取得。如果他不能找回自己的尊严,那么不久他又会因为露宿街头而中风偏瘫,这样就没有人再能救他了。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纲目》中记载,唐贞元中,嵩阳子周君巢作《威灵仙传》云∶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疏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微利,不泻人。服此四肢轻健,手足微暖,并得清凉。
  先时,商州有人病手足不遂,不履地者数十年。良医殚技莫能疗。所亲置之道旁,以求救者。遇一新罗僧见之,告曰∶此疾一药可活,但不知此土有否?因为之入山求索,果得,乃威灵仙也。使服之,数日能步履。
&&&&&&&&&&&&&&&&&&&&&&&&&&&
  单味威灵仙治梅核气
  《唐瑶经验方》曰,治噎塞膈气:威灵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吐出宿痰。
  有个女的,经常跟丈夫吵架,老发咽炎,而且这段日子突然觉得咽喉部好像有个东西堵在那里,拼命地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下,她就慌神了,以为会不会在咽喉里面长东西。
  如果是肿瘤癌症之类的,那可就麻烦了,而且最近老打嗝,坐卧都不安,胸中好像有些闷塞,越想越可怕,于是她赶紧到医院去做个检查,医院查了说,没什么东西啊,你这是心理作用。
  可她不相信,不可能感到咽喉有东西梗塞又查不出来的,于是便寻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说,这不是梅核气吗?
  这妇人说,什么是梅核气?
  小指月说,梅核气就是经常喜欢生气较劲的妇人,最容易得的。
  这妇人说,那这病严不严重啊?
  小指月说,气机下顺了就不严重,如果经常气逆,这身体的痰浊就会纷纷往咽喉上面窜,这样痰气包裹在一起,咽喉部就容易长东西。
  这妇人好像松了口气,原来找到了病因,以后不能多生气了,难怪每次生气,咽喉部就觉得梗塞厉害加重,看来小郎中说的没有错。
  老先生说,梅核气用什么汤方呢?
  小指月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妇人咽中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老先生说,半夏厚朴汤,是梅核气的专方,还有一味药是梅核气的专药,你有没有想过?
  小指月说,梅核气的专药?就一味药能顶得过半夏厚朴汤?我倒没有想过。
  老先生说,这味药善于消化更重梗塞,尤其是咽喉之中若有鱼骨梗住,皆可消而散之,何况区区的痰结气滞。
  小指月一拍大脑说,爷爷,你一提我就想到了,就是一味威灵仙。
  老先生说,威灵仙善于下气除逆,消除痰结,天下无逆流之水,人身不可有倒上之痰,是故梅核气痰气交结,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痰尽消矣。
  小指月说,这威灵仙治骨鲠如神,然后又灵活运用于治梅核气。
  不管是痰气交阻,还是骨鲠,就像不管是树叶塞在管子里,还是泥沙瘀积,都是一个办法要把它通开来。所以都用威灵仙宣风通气。
  老爷爷又说,医者意也,善用威灵仙治咽喉部的梗塞,你要借助这个思路来去打开周身一切梗塞之门。
  这时小指月认识威灵仙,突然一下子有灵犀一点通之感,便说,爷爷,如果胆道结石,胆管瘀积梗塞,能不能用啊?
  老先生笑笑说,但见食滞梗塞的,在辨证汤方中用威灵仙,可以作为通开胆道梗塞的主帅。
  小指月又说,既然胆道狭窄可以,那么各类肠道粘连狭窄,导致腹中胀气疼痛,能不能够用威灵仙打开这狭窄之门呢?
  老先生又笑笑说,但见有形积滞挡道的,就像骨鲠卡在喉一样,威灵仙都可以把它疏通,在辨证汤方中加入,便可以作为扩张肠管的先锋部队,能够为众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小指月又说,如果是食道癌梗塞,水谷不入,能否借助威灵仙软化骨鲠的力量去提高病人的生存力量?
  老先生说,癌症跟平常病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中医只要辨证到痰气交阻,瘀血挡道,需要用到宣通十二经络的威灵仙,便可以大胆地使用,非但食道梗塞可以灵活运用,就连周身肿瘤积滞挡道,骨刺垢积阻滞,都可以用威灵仙作为开路先锋,使气至病所,通而不滞。
  ......
  ......
  这病人便用单味威灵仙煎水,随之汤药下咽,咽喉中的梅核气,就像骨鲠在喉被威灵仙化掉一样。随后咽部吞唾沫畅通无阻,经常呃逆气不顺的,也下顺了,顿时心开意解,人生快意不少。
  她想到这病是从气中得的,以后就不敢再轻易发脾气了,想到那些食道癌梗塞在咽喉,最后连水谷都进不了,那才叫可怕,有什么脾气可以发呢,有什么事情能重过自己生命的呢?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李裕蕃经验
  威灵仙治梅核气&&威灵仙味辛性温,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鲠之功。临床多用于风湿痹痛、诸骨鲠咽等症。李老把梅核气具有咽部如梗的症状与威灵仙治骨鲠的作用相联系,从而取威灵仙试用于治疗梅核气。每次30g,水煎服。单用,或加入理气散结的方药中。经多年临床应用,辄效。真乃医者,意也,善解也。(《中华名医特技集成》)
&&&&&&&&&&&&&&&&&&&&&&&&&&&&&&&&&&&&&&&&&&&&&&&&&&&&&&&&
  小儿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雷公药性赋》曰,威灵仙善消胸中痰唾之痞。
  《本草纲目》曰,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小儿扁桃体发炎是个常见病,很多父母都为娃子担忧不少,每个十天半个月,娃子就咽痛,反复送到医院打吊瓶,体质就越来越差,不送去打吊瓶,又发现娃子实在难受。
  于是在两难之间,不知怎么办,甚至有些父母都想把娃子送到医院里,把扁桃体切除掉,想要一劳永逸。
  老先生说,扁桃体发出来的炎症是身体有积热的信号,就像报警器一样,它是提醒你要清淡饮食,少疲劳过度,而不是把这报警器摘了,然后继续熬夜吃煎炸烧烤,如果这些毒热不发出来,瘀在脏腑里头,问题更大。
  有个孩子老是清嗓子,胸中有吐不完的痰,家里人便问他,你怎么了?
  有没有抽烟,怎么像大人那样老吐痰呢?
  这娃子说,我感到胸中闷闷的,而且这喉咙老觉有口痰,卡在那里就吐不干净,然后到医院一检查,居然是扁桃体发炎,孩子的父母便把娃子带来看中医,想看看中医有没有治本之举。
  老先生说,治本得医患配合。
  这娃子的父母说,怎么配合呢?
  老先生说,你看这咽喉部为什么容易发扁桃体炎症?
  父母说,娃子胸中有痰火。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那这痰火从哪里来的呢?
  这下娃子的父母倒没有想过。
  老先生说,你娃子营养过度了。
  这娃子的父母说,营养过度,我都担心娃子营养不足,所以天天都给他煲汤,煮鱼,听说什么肉蛋白质高,就给他吃,希望他快快长高。
  老先生说,胸肺为储痰器,脾胃为生痰源。胸肺的痰火源源不断变为咽炎食道炎,是因为脾胃出了问题。
  这父母说,我娃子确实脾胃不太好,不是很能吃东西。
  老先生说,饱食过度,肠胃乃伤。天天大鱼大肉,谁的胃口最后也开不了,也会给塞得满满的。
  这脾胃一旦运化不过来,水谷精微变不了气血,都变成粘糊糊的痰浊,所以你回去得让娃子清淡饮食了,不然这咽炎食道炎就更加没完没了。
  这父母听了后点点头。
  老先生说,鱼生痰肉生活,青菜豆腐保平安。现在娃子之所以这么多病,跟家里父母溺爱过度是分不开啊!
  这父母听了后,有所感悟,老先生接着说,你给庄稼施肥料,都是隔三差五地施,你天天施,这庄稼都烧根了,受不住,人也一样,天天大鱼大肉,不是爱他而是害他,没有健康知见的关爱,对娃子来都是一种伤害。正如不懂得农作物生长规律,却拼命地施肥,以求农作物快快长高,最后反而导致农作物烧根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父母终于明白了,原来一贯来娃子多病,跟家里饮食习惯分不开,于是回去就打算把饮食放清淡些。
  老先生便说,指月,消急性扁桃体炎症属于实证的,痰火上扰,用什么药物最快?
  小指月说,就用扁桃三药,威灵仙、白英、青皮。
  老先生说,没错,为什么用威灵仙呢?
  小指月说,威灵仙能升能降,善于疏利一切梗塞。
  《雷公药性赋》称它善消胸中痰唾之痞,能够疏利咽膈以利气道,消化痰积以治闷塞。
  老先生说,就用这三味药。
  这娃子吃第一剂,咽喉部就通利,堵塞感消失,吃完三剂药,连胸中老容易痞塞,觉得痰吐不干净的症状也消失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草正义》曰,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
  治便秘的导火线
  《雷公药性赋》曰,威灵仙善推腹中新旧之滞。
  《经验良方》曰,治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
  有个病人,得了感冒后,治理不当,最后大便燥结,数日都排不下来,人憋得难受,这个在中医叫做外邪入里化热,脉洪大有力,医生看了后就给他用大承气汤,通秘结,导积滞,清仓廪。
  可奇怪连服了两剂大承气汤,肚子里头一点动静都没有,大家就不敢再给他用第三剂了。
  于是便请老先生前来,爷孙俩看到这病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受,满脸通红,明显阳明实热上攻。
  大家都在等着老先生的回春妙手,老先生说,指月,这大承气汤跟阳明腑实对得上吗?
  小指月说,怎么对不上,有是证用是药,应该出疗效啊?
  老爷爷又说,那为什么腹中仍然纹丝不动呢?
  这时不单小指月迷糊,连屋子其他医生都在等着答案。
  老先生说,就用多一味药,威灵仙三钱,单味煎汤服服看看。
  大家都傻眼了,这么严重的阳明堵塞,你用大黄还嫌这将军用力不够猛,你还用这么微细的威灵仙,这不是治疗风湿痹症的药吗,跟大便燥结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如果这是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伙开出的药,大家一定会哈哈大笑,笑他无知,但这味药却出自很有威望的老先生之手,大家便拭目以待。
  这时连小指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爷爷应该给他用些大黄来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才是正道啊。
  就在大家都不解的情况下,病人喝下了汤药,随后就能听到肚子咕噜噜的转气声,然后大家便看到病人往厕所里跑,大便一泻而下,多日的积滞一下子被清空了。
  那边米粥都早准备好了,不用端过去,病人自己都能起来,主动地要喝碗粥。
  肠中气机一通,胃纳就加强,随后这病就好了。
  屋里其他医生便忍不住地问,老先生你这单味威灵仙是什么道理,在药书上我们从未读过有通秘结的效果,小指月也想知道答案。
  老先生便笑笑说,用大承气汤方正对应没有错,但这脏腑堵得严严实实,药力都瘀在那里,就像炸石头一样,你在表面不能够把药力渗到石缝里头去,没法淋漓尽致地发挥药物真正作用,所以两剂大承气汤,仍然没能够通泻而下。
  大家都点点头,想继续听下去,为什么用威灵仙呢?
  老先生接着说,威灵仙在《药性赋》上说它宣风通气,它是植物的根须,善于钻达,能够引领药气,钻到深处去,这样疏通经络,拨转气机,立马就点起大承气汤的火力,如果把大承气汤比喻成炸药,那这威灵仙就是一条长长的导火线。
  这样一引爆,大承气汤的效果就出来了。
  众医家听后,没有不赞叹称奇的,用大承气汤就像画龙一样,龙画好了但还没有活,稍微加点宣风通气的威灵仙,就像那点睛的一笔,胸腹之气一转通,药力就发挥得淋漓尽致。
  小指月说,看来这威灵仙可以助大承气汤一臂之力啊!这点想破脑袋都想不到啊!
  老先生笑笑说,其实不用多想,你都可以得到。
  小指月说,不用想都可以得到?
  老先生说,临证不能治,皆因少读书,在《本草从新》或《世医得效方》中就有威灵仙治便秘的记载,不单急性热证实秘可以用它,即使老年人习惯性便秘,肠燥津枯,阳气不足,也可用威灵仙配合肉苁蓉加强肠道动力。
  随后他便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有阳明热结便秘的患者,众医家都用大承气汤,大便却仍然不通,一个叫刘肃亭的老先生,力排众议,单用威灵仙三钱煎汤,病人服用后,大便随即而下,病去若失。
  付方珍经验
  威灵仙治老年性便秘&&威灵仙为毛茛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威灵仙的根。《本草从新》上说:“治中风痛风……大小肠秘,一切冷痛。”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记载:“威灵仙丸治年高气衰,津液枯燥,大便秘结。”其组成为黄芪、枳实、威灵仙。几十年来,付老用威灵仙20~30g,肉苁蓉10g,治疗习惯性便秘,特别是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均获得好的疗效。如有气虚者,可酌加黄芪、党参效果更佳。付老认为,威灵仙的用量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的强弱加减用药,疗效更佳。(岳开琴整理)(《中华名医特技集成》)
&&&&&&&&&&&&&&&&&&&&&&&&&&&&&&&&&&&&&&&&&&&&&&&&&
  用风药来治痒
  《雷公药性赋》曰,威灵仙善散苛痒皮肤之风。
  有个小女孩得了顽固的荨麻疹,早晚都瘙痒,皮肤一抓即见一条血痕,抓哪痒哪,都不敢再抓了,但不抓又难受得很。
  老先生说,平时你喜欢吃什么呢?
  她说,我喜欢吃海鲜。
  老先生说,以后不要吃这些东西了。
  她说,为什么呢?这些不是高营养的东西吗?
  老先生说,什么叫做营养,你吸收得来的粗茶淡饭叫营养,你吃进身体吸收不了,消化不彻底的东西,把不叫营养,所以真正的营养学应该是以人为本,从自身出发。
  这小女孩听了后,点点头。
  老先生说,不单海鲜要少吃,动物内脏鸡蛋,这些东西都得忌忌嘴。
  这女孩子说,我的天啊,这些都是我最喜欢吃的。
  小指月说,病人不忌嘴,忙坏大夫腿啊!
  这女孩子也没有少看过医生,但却没有吃过真正治本的药。
  老先生说,病从口入,治本一定要靠药物配合你自己的饮食。
  随后她点点头,老先生便说,指月啊,治浑身瘙痒的特效方是什么?
  小指月便背起奇效良方来:
  威灵甘草石菖蒲,苦参胡麻何首乌。
  药末二钱酒一碗,浑身瘙痒一时除。
  老先生说,就用这六味药。
  这女孩子一吃后,浑身的瘙痒,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跑光光了,她没有吃过这么有效的汤方。
  小指月说,爷爷,不是说痒的人要少喝酒吗?你怎么还用酒来给她做药引子呢?
  老先生笑笑说,酒是双刃剑,用得好是灵药,用不好是病根,借助酒把瘙痒都发出来,然后利用药力一举宣散,从此痒去身安。
  小指月又说,爷爷,药书上好像没有专门记载,威灵仙止痒,都是说它是祛风湿药,它凭什么能止痒呢?
  老先生说,祛风之药,便是治痒之药。
  小指月问,为何呢?
  老先生说,痒为泻风,风气宣通,痒就减轻了,就像你身上痒,用手去抓抓,令气通血活,瘙痒便除。
  小指月点点头,然后老先生又说,《威灵仙传》上记载,威灵仙去中风,通行十二经脉,朝服暮效,所以除风痒如神。
  可以让拐杖都丢掉的药丸子
  《雷公药性赋》曰,威灵仙利冷痛腰膝之气。
  《圣惠方》曰,威灵仙散治腰脚疼痛久不瘥:威灵仙五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
  有个老爷子拄着拐杖,用手按住腰,前来竹篱茅舍。
  一看就知道是腰腿不利索。
  可导致腰腿不利索的原因很多,你不找出真正原因来,很难药到病除。
  老先生问,平时大便怎么样?
  这老头子把拐杖放下说,大便经常拉出些泡沫样的东西,又像痰水,又不像。
  老先生说,这是风痰积滞,你腰肾有风。
  这老头子说,是啊,背后疼痛又沉重,最怕风了,一吹风就冷得难受,你看我自己都做了个腰垫,绑在腰上,才觉得舒服些,不然的话你按这边它就痛那边,你按那边它就痛这边,走起路来没有拐杖都不行啊!
  老先生又说,指月啊,这腰肾游风该怎么祛除呢?
  小指月说,用风药。
  老先生又说,用辛凉的风药,还是用辛温的风药呢?
  小指月说,病人腰膝冷痛怕风,治寒以热药,应该以辛温的风药,用风药畅通气血,令通则不痛。
  老先生便说,那就用放杖丸吧。
  小指月说,知道了,爷爷,一味威灵仙打粉制成的丸子,就是放杖丸。
  这病人用酒服用放杖丸后,第二天就拉出大量的胶浊恶物,然后再服用,又拉出更多,越拉越轻松,他服完这药,觉得有把扫帚从上往下把他多年身体的陈垢扫去一样。再走起路来,发现居然不需要拐杖了。
  这么神奇的药丸子,他感慨地说,如果我早点知道这方子,就不用这么多年拄着拐杖辛苦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孙兆曰,放杖丸治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温酒服八十丸。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
作者小指月
本篇主要讲述:(97-107)【川乌,白花蛇,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秦艽】
  &&&&&&&&&&&&&&&&&&&&&&&&&&&&&&&&&&97、川乌
&&&&&&&&&&&&
  比老虎咬还痛的风湿痹症
  《金匮要略》曰,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乌头,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有些得风湿痹症的人,他们好像比癌症的病人还痛苦啊?
  老先生说,最顽固的风湿,可以称得上不死的癌症。古人把普通的风湿痹症称之为历节疼痛,如果最厉害的那就叫白虎历节,就像老虎咬住你的关节那样痛入骨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小指月说,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未病先防。
  小指月说怎么未病先防呢?
  老先生说,你要知道这顽固的风寒湿是怎么形成的?
  这时小指月便说,张仲景里头提到,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劳损过后又贪凉饮冷所致。
  老先生说,所以你能见病知源,懂得去防它就不可怕了。
  小指月说,如果不懂,确实又打完球后经常吹空调,喝凉饮,甚至汗出淋漓,马上去冲凉水澡,那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你只要及时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姜枣红糖茶,使身体微微出点汗,则风气去,寒湿自化,就没事。如果不懂,长此以往,就容易浑身都不适,甚至痹痛难忍。
  小指月又说,如果真的病已铸成,得了顽固的风湿痹症,百药乏效时,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首先要注重养生,要远寒凉,近温暖。其次药物上治疗顽固风湿痹痛最厉害的金刚钻莫过于乌头了。
  小指月一愣说,难道就是大辛大热大毒之品?
  老先生说,没错,此物大温大毒,堪称中药的麻醉止痛之品,治疗最顽固寒痹冷痛非它莫属,若炮制用不好,会致人以死地,故非万不得已,绝不轻易使用。
  小指月说,如果真要用怎么办?
  老先生说,那就要控制好剂量跟配伍,以及炮制之法,特别是乌头要跟蜂蜜一起炮制,最好炼制乌头蜜,而且还要配合大量的甘草。
  小指月说,甘草能解百毒,蜂蜜也可以缓中解毒补虚,多种炮制手段一起上,可见这乌头的毒热之性,非比寻常。
  有个病人风湿痹症,顽固到昼夜难眠,痛得都想要自杀了,他说这种痛真像被毒蛇猛虎咬住一样。
  老先生说,早年如果你注意养生,就不至于到这晚年时受尽病苦折磨。
  这病人说,人生真没有后悔药可吃,希望我的教训可以让更多人不必重蹈我的覆辙。
  小指月说,那你有什么心酸的过来呢?
  这病人说,谈不上心酸,就是我在生完娃子后,当时坐月子,天气非常热,我就天天喝冰冻饮料,家里的老人叫我不要吃凉的,又叫我不要吹风,我当时就生气了,这也不让,那也不让,未免管得太严了。
  我就索性吹空调,喝凉饮,还没做完月子,我就感到骨头里好像凉飕飕一样,好像喝的这些凉饮都钻到骨头里去了,当时也不以为然,认为现代医学都这么发达,还用听你们老传统。
  想不到半年以后,我早上起床,周身关节都硬邦邦,没有个把小时都动不了,这时才开始到处治疗,都只能缓解缓解,一直都没有根治,到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体力越来越不如以前,这风湿就发作得越来越厉害。
  小指月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子。
&&&&&&&&&&&&&&&&&&&&&&&&&&&&&&&&&&&
  然后老先生便说,中医里头还可以尽一尽药物之能。
  这病人好像看到了一线生机一样,说,还有哪些药物我没有尝过的吗?
  然后老先生就教她如何熬制乌头桂枝汤。
  这病人回去如法炮制,吃完后,关节痹痛大减,最可贵的是晚上居然可以稍微睡个好觉,这样调了一段时间后,基本上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小指月说,爷爷这风湿严重起来居然那么可怕。
  老先生笑笑说,上工治其皮毛,中工治其肌肉血脉,下工治其筋骨。
  真正病入筋骨层面,任谁去治都没那么容易,不管什么病都可怕,所以一个医生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跟眼光,看到墙角湿了,就知道快下雨,看到有月晕就知道将要起风,看到民众们普遍贪凉饮冷,缺乏阳光运动,就知道风湿痹痛越来越多,止痛片会卖得越来越火。
  小指月感慨地说,爷爷还是提倡未病先防,即便是偶尔采采药,淋了下雨,也要养成喝姜枣茶的习惯,这样把风寒湿邪拦截到皮毛肌表层次,就不会往里面再传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黄帝内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懂得驾车比修车更重要
  《金匮要略》曰,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一分(炮),赤石脂二分,干姜一分,附子一分,蜀椒二分。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丸,不知,稍加服。
  有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刚结完婚几年,经常腰酸,心脏不舒服。
  这两年胸前区还常发绞痛,严重的时候,痛连后背,上医院一检查是心脏病心绞痛,连忙服用硝酸甘油,以及麝香保心丸,才得以稍微缓解。但没多久它又发作。
  这样搞得身上都离不开带药,如果带药能解决问题那还好,可实际上却心绞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
  他不得不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一摸完脉后说,爷爷,这心肾脉怎么如此沉缓,不沉取下去,都快摸不到了。
  老先生便问,年轻人,要注意保养身体啊!
  这病人有些不解地说,我平时很注重保养身体啊,我听说什么有营养都买来吃。
  老先生说,身体要好,不是单纯靠营养那么简单,如果仅凭营养也可以让身体健康,那物质生活这么好的年代,人们都应该健健康康,没有病痛。
  小指月说,可实际相反,物质虽然越来越丰富,但身心疾患,似乎也越来越多。
  老先生说,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难治疗。
  这病人说,为什么难治疗呢?不是说医学已经发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了吗?
  老先生笑笑说,可是人们糟蹋自己的身体,也透支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这病人一愣说,透支身体?
  老先生说,没错,生病起于过用,这是《黄帝内经》千年以前智慧的结晶。
  这病人说,那我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得找出漏掉你精气神的地方,然后把那开关关上,不再透支身体,就有可能步步恢复,不然的话,你三十多岁,真正心脏病发作起来,比六七十岁的老人还凶险。
&&&&&&&&&&&&&&&&&&
  这病人又说,我好像没有什么不良生活习惯啊?
  老先生说,从你心肾脉这么弱看来,你的精血都消耗到哪去了呢?又从你腰脚酸冷,现在天热你还穿着娃子来看,可见你肾中精阳消耗得厉害。
  夫妻之间要少同房啊,而且晚上千万别把空调开得太低。
  这病人说,没有空调好像睡不着觉,这几年我们一直都想要个娃子,所以夫妻之间同房是频繁了些。
  老先生说,吹着空调又同房,就是在找病受,精气亏空,寒气乘机而入,你这身体怎么可能扛得住,想要娃子,要养精蓄锐啊,像你身体这样子,心脏这么快就出现问题,完全不懂得保全阳气。
  这病人又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好事不在急中求,多欲者多败身,寡欲者多子。
  如果你懂得稍微节制一下,让身体有个休息恢复的过程,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之事,可如果你反复透支精血,这样本来自然而然的事,都变得可望不可及。
  这病人似乎听懂了,点点头。
  随后老先生便给他用乌头赤石脂丸,专门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也是严格遵循古方制作。
  这病人吃完药后,觉得整个胸腹腰脚都暖洋洋的,不用再吃麝香保心丸,心也不绞痛了,从此他也不敢再开着空调,夫妻同房了。
  贪凉阴冷多败身,这是老先生对他的忠告。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其他医生也用乌头赤石脂丸治疗心绞痛,效果就没有爷爷这么好,是不是爷爷的药材比较道地啊?
  老先生笑笑说,而是爷爷把更多的注意都放在病人身上,只有病人关注养生,才能真正恢复身心健康。
  医生只是个修理车子的人,如果你不会开车,到处都碰壁,那修车司机,跟在你后面,也不能天天把你车修好啊!
  只有你真正懂得使用车子,一年到头,很少犯规违章出事故,那你正常的车子都可以开个几十年,这叫物尽其用。
  如果你不懂得开的话,那几年就把车子折腾坏了,所以人们不是要去拼命找修车师傅,而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车子的掌控能力,提高驾驶车子的熟练程度。
  所以我们医生在帮病人修理身子的时候,必须同时把人体的使用守则操作方式告诉他们,这样才能真正免除更多的疾苦。
  懂得驾车养车,远远比懂得修车更重要。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长沙药解》曰,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凡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并有良功。制同附子,蜜煎取汁用。
  &&&&&&&&&&&&&&&&&&&&&&&&&&&&&&&&&98、白花蛇
&&&&&&&&&&&&&&
  蛇串疮为何用蛇虫药
  《本草纲目》曰,白花蛇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本草经疏》曰,白花蛇,味虽甘咸,性则有大毒。《经》曰,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蛇性走窜,亦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至病所,自脏腑而达皮毛也。凡疠风疥癣,?僻拘急,偏痹不仁,因风所生之证,无不借其力以获瘥。《本经》著其功能,信非虚矣。
  有个老农,胸肋下长了一排疱疹,成带状,明显是带状疱疹,痛得咬牙切齿,难以忍受。
  老先生说,这在农村又叫做蛇串疮。
  小指月说,为什么叫蛇串疮呢?
  老先生说,这疱疹它长起来,连成一片,像蛇游过去一样。
  小指月说,那像这种游走性蔓延的疾病,应该属于风啊?
  老先生说,没错,应该当风来论治,风气通于肝,所以长带状疱疹的人,一般肝经内部有瘀毒,外面风气又不能疏泄,所以治疗上应该以祛风解毒为首务。
  小指月说,既能祛除风邪疏通经脉,又可以解毒的药品,那应该是是蛇类药。
  老先生说,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蛇善于游动走窜,就是一股风木之象,木曰曲折,这蛇就是曲折而行。
  老先生点点头头说,有道理。
  小指月接着说,蛇类药大都有毒,可以毒攻毒,所以有解毒之功。
  老先生又点点头。
&&&&&&&&&&&&&&&&
  小指月又接着说,不单如此,带状疱疹,局部瘀阻,疼痛难忍,这蛇类药就像人体经络脉络管道一样,善于通开经络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老先生点点头说,这样对于带状疱疹,有风有毒,又有经络不通而痛的病机,跟这蛇类药算是吻合了,那就用蕲蛇配冰片打成粉吧,直接用麻油调成糊状外敷。
  这病人用上两天就消了大半,用到第四天就好了。
  小指月说,为什么不用乌梢蛇呢?
  小指月说,蕲蛇即白花蛇,白花蛇搜风通络解毒之力,要比乌梢蛇强,所以顽固性皮肤疾患,甚至经络瘀堵,脏毒壅盛的,白花蛇要比乌梢蛇更胜一筹。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朱良春经验
  顽固风疹痹痛难除者,非白花蛇不除,故白花蛇有截风要药之称。
  带状疱疹方此病多由肝经郁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朱氏创立蕲冰散:以蕲蛇30g,冰片3g,研细末,用麻油或菜油调为糊状,涂敷患处,1日3次,一般2~4日可愈。蕲蛇搜风解毒之力远较乌梢蛇为胜,故对重症顽疾须取蕲蛇,且内服和外用均有效;冰片散郁火,消肿止痛,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二者同用,共奏解毒祛风止痛之功。
 &&&&&&&&&&&&&&&&&&&&&&&&&&&&&&&&&& 99、木瓜
  近水捕鱼多寒湿脚气
  宋代著名医学家许叔微在《本事方》中曾记载了一则用野木瓜治风湿痹痛的有趣故事:
  安徽广德人顾安中到府应考,患脚气筋急退肿,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
  在船上,他将两脚搁在一包装货的袋上。下船时,发现肿胀减轻,疼痛也减少。甚为惊奇。便问,船家袋中装的是何物?
  船家答到,野木瓜。
  顾安中回家后,即买来野木瓜切片盛于袋中。每日将脚搁在上面。不久,脚气肿病痊愈。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木瓜是治疗湿重脚气的特效药?
  老先生说,木瓜酸温,酸入肝,能舒筋,性温能和胃化湿,所以筋骨疏通,湿气得化,腰脚湿重以木瓜为特效良药。
  有个病人住在水库边上,经常下水去捕鱼,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又喜欢吃鱼,鱼性黏滑,容易生痰湿。
  这样外感水寒之湿,居处低洼,加上内伤鱼肉黏滑湿冷,久而久之,他觉得晚上睡觉腿脚不时会抽筋,而且比较沉重,到后来居然开始肿痛。
  老先生说,你要少下水捕鱼了。
  病人说,如果不下水捕鱼,生活的来源就成问题。
  老先生说,莫为自己的欲望找借口,现在的人物质生活这么好,没有哪个会饿死的,只有欲望无穷,把自己累死的。
&&&&&&&&&&&&&&
  这病人听了后,无话可说。
  因为他每个月就几百块,足够用了,两个儿子拿的生活费绰绰有余,他其实可以不用为生计担忧,但为了能够吃上鲜美的鱼,他却要忍不住往水里跳。
  小指月笑了笑,背起一首诗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老先生笑笑说,现在人就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那些老喜欢近水捕鱼的,一得起风湿脚肿都很难治。
  这病人说,我现在腰脚痛得站都站不久。
  老先生说,你不要说站了,以后如果还不知道防范湿冷,老是汗出泡在水湿中,两条腿就废了。
  这病人听后有些后怕。然后老先生说,指月,脚气水肿,最常用何药何方?
  小指月说,最常用含有木瓜的鸡鸣散,专治风湿在腰脚,脚气肿痛不可忍。
  这病人连服了七剂鸡鸣散,老先生还叫他服药后一定要把腰脚部盖住,让腰脚微微汗出,这样风气去,湿气化,双腿一天比一天轻松,疼痛一天比天减轻,晚上睡觉再也没有抽筋过了。
  老先生说,对于这种寒湿脚气的,我们才用鸡鸣散,因为里面有吴茱萸、生姜之类,善于温化寒湿,如果是湿热脚气,也可以用木瓜,不过就要搭配四妙散之类除湿清热之品。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证治准绳》曰,鸡鸣散治脚气疼痛,不问男女皆可服。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只作一遍煎,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去渣,再入水二碗煎渣,取一小碗,两次药汁相和,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服亦得。
&&&&&&&&&&&&&&&&&&&&&&&&&&&&&&&&&&&&&&&&&&100、蚕沙
&&&&&&&&&&&&&&&&&&&&&&&&&&&&&&&
  一味蚕沙也可治荨麻疹
  《圣惠方》曰,治风瘙瘾疹,遍身皆痒,搔之成疮:蚕沙一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温热得所以洗之,宜避风。
  有个女孩子,跟同学聚会,吃了海鲜烧烤回来后,手臂上都起满了鲜红色的疹子,越瘙越多,半个多月还没有好。
  有时晚上搔到都睡不着觉,不得已只好找中医调理,小指月看她舌苔淡黄,脉又有些浮。
  老先生说,这是什么呢?
  小指月说,这是风团又叫荨麻疹。
  老先生说,荨麻疹该如何治?
  小指月说,有因血虚的要养血祛风,有因伤寒的要打开毛窍,驱散风寒,有因血脉有湿毒的,要排泻湿毒。
  老爷爷又问,那她这种属于哪种类型呢?
  小指月说,浮为病在表有风,加上饮食海鲜烧烤后,引发肠胃里头有湿浊不降。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要找一味药,既可以祛除在表之风,又可以清肠胃湿浊的?
&&&&&&&&&&
  小指月说,那蚕沙正合适。
  老先生说,何以见得?
  小指月说,蚕沙乃蚕之粪便,善于走浊道,能降浊湿,所以它可以和胃化湿,如果消化道胃肠里头,因为饮食不节,而生一些湿毒,就可以用蚕沙以浊降浊。
  老先生又说,那还有呢?只去其湿浊还不够啊?
  小指月说,蚕沙除了降浊外,它还有辛甘温之性,《黄帝内经》说,辛甘发散为阳,它就可以令清阳升起来,把邪风清出去。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就用一味蚕沙煎汤加外洗吧!
  这女孩子用了两天后,身上的风团消退得无影无踪。
  小指月说,为什么现在这么多荨麻疹的病人?
  老先生说,一方面都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使得血脉里面浑浊,便往皮肤外面发,另外一方面又喜欢吹空调,外面风冷一动,里面的浊气发不出来,瘀在皮下,刺激身体的经络,不通则痒。
  小指月说,所以还是要清淡饮食加上阳光运动啊。
  老先生点点头,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欧阳勋经验
  蚕沙散治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痞块,其特征是全身或局部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的风团,伴有瘙痒感或烧灼感,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短的1周左右,长的特别是慢性的,可持续数月之久。对本病的治疗,最好查明病因对症下药。民间单方用蚕沙散对此病常有较好疗效。药用晚蚕沙30g,加水煎服,在服本药同时,如愿用蚕沙煎汤外洗患处,则疗效会更佳。(《医林漫笔》)。
  &&&&&&&&&&&&&&&&&&&&&&&&&&&&&&&&&101、伸筋草
&&&&&&&&&&&&&&&&&&&&
  善治抽筋的伸筋草
  《岭南采药录》曰,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即伸筋草),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
  有个老汉,小腿抽筋反复不愈,听说钙片好,吃了不少钙片,腿还是抽筋,晚上抽到厉害的时候,真的彻夜难眠。
  本来睡眠质量不太高的他,再加上夜尿跟抽筋,整个人很快就显得神疲乏力。
  老先生说,试试用50克淫羊藿加上20克小伸筋草煲汤喝喝吧。
  老先生喝了第一剂,晚上居然出人意料不抽了,他索性连喝了七剂,居然再也没有抽筋过来。
  这下可把他乐坏了,他在公园老年人里头,逢人就说,而且把这小偏方介绍给其他有抽筋痛苦的患者,居然一一得到解除。
  小指月说,难道这淫羊藿跟小伸筋草就是老年人抽筋的专方专药?
  老先生说,一个医者,不能够在专方专药上停止医道攀登的步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小指月说,那爷爷为什么这组对药能治腿脚抽筋呢?
  老先生说,你得先明白抽筋的机理,为什么会抽筋呢?
  小指月说,病机十九条上有一句话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这湿邪偏重就会引起抽筋。
  老先生说,那湿邪为什么会偏重呢?
  这些小指月就陷入了沉思之中,好像很多原因会导致湿邪偏重,比如脾虚湿盛,又比如肾虚水湿气化不了,当然还有肝郁气滞湿停。
  老先生说,你从五脏来看,原因似乎很多,但如果退到阴阳来看,道理只有一个 。
  小指月说,就一个原因,这么简单?
  老先生说,大道至简,如果在道的层上思考问题,都可以化繁为简。
  小指月说,是什么原因呢?
  老先生说,湿是什么邪呢?
  小指月说,湿为阴邪。
  老先生说,站在阴阳上来考虑,湿为阴邪,为何阴邪留着不去?
  小指月说,当然是阳气不够咯。
  老先生笑笑说,没错,你看抽筋最容易发生在哪个年龄阶段?
  小指月说,当然是中老年人阳气不够的啊。
  老先生又问,那抽筋最容易发生在什么时候?
  小指月说,不是白天,当然是晚上了,晚上阳气也不够啊。
  老先生又问,抽筋最容易发生在哪个地方?
  小指月说,当然是下半身小腿了,腰脚以下,离心脏最远,下半身为阴,是阳气最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以也是阳虚所在,虚处留邪,湿邪就容易侵袭腰脚。
  老先生笑笑说,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跟发病部位,你都可以看出是阳气不够,湿浊停留,才容易引发抽筋。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我突然想到了《黄帝内经》上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道理。
  所以真正要养好人体的筋靠的是阳气,阳气不够,筋脉便硬邦邦,就像秋冬天的树木,枝条都弯不了,显得屈伸不利,僵硬抽搐绷紧的样子。
  老先生便说,这两味药治疗抽筋的道行很深,但说出来也极其地平常。
  小伸筋草顾名思义,能够伸筋除湿,疏通经络,可以把湿邪疏泄走。
  而淫羊藿能壮肾阳,祛风湿,令得腰脚阳气强大起来,这样湿邪就不敢再来。
  小指月说,这两味药太厉害了,一个去其标,治已生之湿,给湿邪以去路,另一个固其本,治未生之湿,让阳气气化,湿邪生不出来,所以两味药很快让抽筋的患者得到舒缓。
&&&&&&&&&&&&&&&&&&&&&&&&&&&&&&&&&&&&&&&&&&102、寻骨风
&&&&&&&&&&&&&&
  搜寻出筋骨里的伏风——寻骨风
  有个大学生,在一次学校组织光荣鲜血活动里头,他去献了一次血,当时天气正热,献完血后,他就回到宿舍打开空调,上起网来,当时觉得挺快意的,但随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也说不上什么不对劲。
  过一段日子,他慢慢觉得关节筋骨都有些疼痛,而且很怕风,还不自主地出汗,他一切感冒了,买点感康吃吃,出汗后身体非但没有束缚,感到骨头都凉飕飕,有风在走,非常难受。
  于是便找来竹篱茅舍,老先生说,你脉这么缓弱,都不适合发汗,而且你身体脉象力量不够,不是最佳献血的时候,一献完血应该注重饮食保暖跟休息,你饮食没跟上,而且还冻空调房受凉,再加上熬夜透支精血,这样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那邪风之气当然乘虚而入,毫不留情地深入进来。
&&&&&&&&&&&&&&&&&&&&
&&&&&&&&&&&&&&&&&&&&&&&&
  小指月说,爷爷,脉浮缓,又汗出怕风这不是桂枝汤证吗?
  老先生说,桂枝汤没有错,再加一味寻骨风。
  小指月说,为什么呢?
  老先生说,单纯用祛风湿之药,比如寻骨风,你可以把风邪驱散出去,如果不把营卫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肿腿肿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