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脂的人血脂也会很高吗?

高血压高血脂,两高并行更伤心
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就意味着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慢性肾脏损害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因为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血脂异常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罪魁祸首,其中冠心病、脑卒中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疾病。
本期访谈嘉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Part 1:高血压+高血脂,损害心、脑、肾
好大夫在线: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有什么关系?
刘靖大夫: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疾病,或者可以说是相关的两个疾病。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的高血压患者中,都合并有血脂异常或者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中脂类(统称脂质)代谢紊乱等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血脂异常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且长期的脂质代谢紊乱也会加速动脉硬化;而长期的血压升高对血管造成损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壁狭窄,最终也会导致血压持续增高。所以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虽然是两个独立的疾病,但他们之间的关联性也非常大。
好大夫在线: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不是危害更大?都有哪些危害?
刘靖大夫:是的。如果一个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或者血脂异常的患者合并高血压,就意味着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慢性肾脏损害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因为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血脂异常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罪魁祸首,其中冠心病、脑卒中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疾病。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患有血脂异常?
刘靖大夫:因为国内缺乏高血压这方面系统性大样本统计,所以很难知道准确的比例。但是根据临床经验,在我所在的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接近三成的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或者合并有血脂异常。
好大夫在线:很多患者血脂正常为什么血压会升高?
刘靖大夫:虽说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的病因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原因,比如盐摄入过多,会使容量负荷增加,直接导致血压升高;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也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还有一些中青年患者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对活跃,这些血管活性物质过度分泌也可以直接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
好大夫在线:高血压患者血脂达到什么程度需要降脂?
刘靖大夫:高血压患者的降脂标准因人而异。除血脂异常外,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合并其它的危险因素,因此,其降脂标准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心血管风险。比如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比起没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降脂标准要更加严格。所以对于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不能按照健康人的血脂参考范围来评价他们的血脂水平,而应该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之后,再来评价其是否达到降血脂的目标水平以及启动治疗的时机。
如果血脂异常患者没有合并其它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3.4 mmol/L时需要降脂治疗;如果同时存在脂代谢紊乱及其它心血管风险因素,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2.6 mmol/L时就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同时伴有血脂异常,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1.8 mmol/L时就应该启动治疗。
好大夫在线:针对有心梗病史的血脂异常患者,除了他汀类药物还有其它降脂药物选择吗?
刘靖大夫: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的药物之一。但是除了他汀类药物之外,还有其它的药物可以选择。在中国曾经针对心肌梗死后的患者进行过一项CCSPS的研究(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就是通过对心肌梗死后用药调整的治疗实验,一组患者接受我国自主研发的调脂药物血脂康,另外一组患者进行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接受血脂康的这组患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卒中以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安慰剂对照组,且长期服用安全。对于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如果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者不愿意服用他汀类药物,也有其他可靠的药物可以选择。
好大夫在线:有的患者一直在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发现脉压差变大了,跟血脂异常有关系吗?
刘靖大夫: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值约为40mmHg,一般大于60 mmHg,称为脉压增大;小于20 mmHg称为脉压减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增大,因为年龄越大动脉血管硬化的程度也就越大,脉压差也就随之增加。也就是说,尽管高血压患者既往血脂正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的代谢水平就会下降,就可能会出现血脂异常。加之血脂异常又加速血管硬化,所以,就会出现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之后,脉压差反倒增加的现象。
好大夫在线: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如何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
刘靖大夫:一般在医院抽血化验就可以监测血脂水平。特别是建议刚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如果有条件就应该再查一下血脂水平。因为近三成的高血压患者都合并有血脂异常,如果不进行血脂检测,患者的脂代谢信息会被遗漏,就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潜在风险。如果尽早筛查血脂,就能够识别出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的患者,进而早期干预,并延缓、甚至阻断血管粥样硬化的进程。
好大夫在线:血脂监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刘靖大夫: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有脂代谢紊乱,或者还有他的风险因素时,应及时启动药物治疗或者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及早干预,并且定期复查血脂。通常,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即8~12周)需要复查血脂,同时监测肝功能及其它代谢指标的变化。
好大夫在线: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多种药物能联合使用么?
刘靖大夫:可以。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同时又存在糖尿病,这些患者更需要积极的降脂治疗。同时患有这几种疾病的患者,往往属于高危甚至极高危患者,这时就要把血脂控制在更低的范围之内,因此就更需要通过积极的治疗策略,来实现这个更低降脂的目标。治疗策略就包括降压药物、降脂药物和降糖药物的的联合使用。
好大夫在线:发生过心梗、中风、肾衰竭的高血压病人,在吃降脂药时,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刘靖大夫:发生过心肌梗死、脑卒中、慢性肾病的,都是血脂异常的高危甚至是极高危患者,这些患者的目标血脂水平要比没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更低,更需要积极的降脂治疗。但是同时应该注意,这些患者往往多见于老年人,对他们进行治疗时,应该考虑到所选择药物的安全性。
好大夫在线: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出现血脂异常也需要吃药吗?
刘靖大夫:如果该患者属于高危人群,也就是合并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血脂异常患者,应该尽早吃药。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对这类患者进行早期的药物治疗效果很好。所以,不能因为年轻就排斥降脂治疗。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血脂降下来,血压就会降下来?反之如果血压控制好了,血脂水平也会恢复正常吗?
刘靖大夫:如果患者同时存在着高血压和脂质代谢紊乱,通过合理的降脂治疗,可以减轻血管硬化程度,更有助于控制血压。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血脂异常,仅仅通过吃降脂药使血压恢复到正常的可能性不太大;反过来,仅仅通过吃降压药来直接控制血脂水平的可能性也不大。
好大夫在线:血压控制住了,血脂也降低了,是不是可以不用吃降脂药了?
刘靖大夫:降脂治疗和降压治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药物治疗,另外一部分是对生活方式的干预,而这一部分对患者而言更加重要。
对于合并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强调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果通过药物治疗,使患者的血脂达到目标水平,医生会通过适当地增减药物,并结合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来维持血脂的正常水平,这一点对降血压也同样适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和控制体重。
好大夫在线:服用降压药物会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吗?相反,使用降脂药物会不会影响血压水平?
刘靖大夫:如果选择不恰当的降压药物可能会增加脂代谢紊乱的风险。以前,临床上会使用大剂量的利尿剂来降血压,就会发现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甘油三酯升高以及胆固醇代谢紊乱。但现在这种方案已经趋于淘汰,往往不再使用大剂量利尿剂来降血压,如果需要使用利尿剂,通常也会选择小剂量的利尿剂。
降脂药物影响血压水平的情况比较少见。目前我们常用的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对血压几乎没有影响,它们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好大夫在线: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同时服用还是分别服用?同时吃,会不会导致药物的副作用更大?
刘靖大夫:通常情况下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可以同时服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降压药物的选择以及服用的时机有各自的原则。由于血压是24小时有节律波动的,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选择早晨吃药。但是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在夜间或者凌晨升高,那么服药的时间可以调整到下午甚至睡前。降脂药物按照说明书服用即可,可以选在白天,也可以是夜里。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脂药并不会增加副作用风险,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患者应该接受药物治疗,那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合并症、既往用药的反应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而且,目前常用的降压、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好大夫在线:服用降脂药后,血脂仍然居高不下怎么办?
刘靖大夫:在临床上确实遇到一些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降脂药物后,血脂仍然难以达标,这时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性,以及降脂的目标水平,结合患者当前使用的降脂药物治疗的强度来调整后续的降脂治疗策略。必要时不同的降脂药物之间可以合理联用,使血脂水平达到预设的目标水平。
好大夫在线微信
扫描上面二维码,即刻关注“好大夫在线”官方微信,了解更多疾病资讯
出品:好大夫在线 | 主持:M 王 | 策划:M 王
| 拍摄:秀芳
| 制作:M 王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29 京ICP证080340号 京ICP备号 京卫网审[2013]第0092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13号
好大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血脂稠和高血压有什么区别吗?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血脂稠和高血压有什么区别吗?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什么叫血稠血稠医学上叫高黏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影响血液黏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细胞性因素,如血细胞数量多少、大小、形态,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功能等。血浆性因素,如血浆蛋白(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血糖、血脂、纤溶活性等。血管性因素,如血管长度、直径和内膜光滑度等。其他因素,如情绪、生活模式、吸烟、饮酒等。以上因素如发生障碍或出现异常,就可发生血液黏稠□血稠的后果1.血流缓慢,如同时有血管内膜粗糙(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易聚集破裂形成血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2.血液瘀滞、循环不畅、供血供氧不足,可出现头昏脑涨、胸闷、气短、疲惫等症状。3.损伤大血管和微循环,加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4.易使癌症患者的癌细胞在体内生长、扩散和转移,并影响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血稠的防治措施饮食疗法饭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粮和绿叶蔬菜、瓜果,如黄豆、玉米、燕麦、荞麦、洋葱、黑木耳、西红柿、橘子、胡萝卜、苹果和猕猴桃等。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脂肪(特别是动物内脏)和甜食,可增高血脂,加重血稠,因此应少吃。戒烟限酒多饮水大量吸烟和饮酒,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寝前,喝一大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平时还可多喝茶。喝茶不仅能补充水分,稀释血液,还可降低血脂和抗癌。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血脂高者用降脂药,血糖高者用降糖药,红细胞聚集性强者用潘生丁,红细胞变形性差者用三磷酸腺苷等,纤维蛋白原增高者用蝮蛇抗栓酶,血小板聚集性强者用阿司匹林等,红细胞增多者可用血液稀释法治疗,也可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桃仁、当归、赤芍等。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可加速体内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缓解或消除精神压力生活实践证实,长时间精神紧张或心理压力过重,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故应保持愉悦的心情,让自己从精神压力大的处境中解脱出来。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 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逐渐形成小的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等。此外,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吃得好了,运动少了,血脂就高了。目前,高血脂症的患者极为普遍,它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肾脏、末梢循环、胰脏、瘙痒症、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高血脂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与环境、家庭遗传有关。后者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症、胰腺症等引起。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有遗传性倾向的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主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改善,尽量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鱼子、贝类、乌贼、鳝等。要常吃多纤维的蔬菜、瓜果,它们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适量或少量饮酒也能降低胆固醇,每日45毫升白酒或90毫升的干红或188毫升的啤酒。对于已有高血脂症的患者,一方面要控制饮食,一方面要进行慢跑等适度运动,通过运动,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有的患者血脂正常,但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也要控制饮食、积极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尽管通常能通过合理调节饮食、运动、药物方法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但这些方法对一些具有顽固性、家族性高血脂的病人有时往往起不到治疗作用。近来,医学上已出现全血直接吸附血?低常?捎萌?獗帐揭淮涡匝?饭芗白蕴逖?换?厥洌?友?褐兄苯咏??嘤泻ρ??サ簟?br还可以用于预防高血脂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并能改善冠心病、脑梗塞病变部位的微循环。但是这也不能看做一劳永逸,如不注意运动、不注意饮食调节及结合其它辅助性治疗,血脂又会涨到原来的水平。血脂健康手册--------------------------------------------------------------------------------血脂健康手册 1.什么是血脂?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2.什么是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3.高血脂的危害?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4.哪些人易得高血脂?有高血脂家族史者;体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长期高糖饮食者;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者;习惯于静坐的人;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5.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由于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轻度哐??ǔC挥腥魏尾皇娣?母芯酰?暇酰?现氐幕岢鱿滞吩文垦!⑼吠础⑿孛啤⑵?獭⑿幕拧⑿赝础⒎αΑ⒖诮峭嵝薄⒉荒芩祷啊⒅?迓槟镜戎⒆矗?钪栈岬贾鹿谛牟 ⒛灾蟹绲妊现丶膊。?⒊鱿窒嘤χ⒆础? 6.您的血脂高吗?总胆固醇(TC)低于5.20mmol/L(200mg/dl)正常,高于5.72mmol /L (200mg/dl)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3.64mmol/L(140mg/dl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1.04mmol/L(40mg/dl)正常,低于0.91mmol/L(35mg/dl)异常;甘油三酯(TG)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1.70mmol/L(150mg/dl)异常。 7.调节血脂三大法宝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1)调节饮食结构的原则:限制摄入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水果、疏菜、面包和谷类食物) (2)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结构:一个鸡蛋、一个香蕉;一碗牛奶(不一定加糖,也可以是酸牛乳和奶粉);500克水果及青菜(可选多种品种);100克净肉,包括鱼、禽、畜等肉类(以可食部分计算);50克豆制品(包括豆腐、腐竹、千张、豆糕以及各种豆类加工制品,例如豆泥,豆沙和煮烂的整豆);500克左右的粮食(包括米、面、杂粮、根茎类和砂糖在内);每天饮用汤,每餐一碗。 (3)具有降血脂的食物: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4)高血脂患者治疗膳食举例:早餐,豆浆200毫升,蒸饼50克,煮熟黄豆10克;中餐,标准粉、玉米粉两面馒头100克,米稀饭50克,瘦猪肉25克,炒青椒100克,炒豆角100克;晚餐,米饭150克,小白菜100克,熬豆腐50克,粉条10克,鲤鱼20克,土豆丝100克。全日烹调用油12克。 (5)改善生活方式a.减肥: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样硬化的外在标志。b.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c.控制酒精:酒对人体少饮有利,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d.有氧运动。 8.老年人适当运动量通过心率计算运动量是否适宜,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85%)。适合老年人健身体育项目有太极、气功、慢跑、快走、骑车慢行、游泳、登山、老年健身操、门球、羽毛球、倒走等。一天中进行健身锻炼最佳时间:早晨5时,运动量不宜过大,应保持轻到中等强度;上午10时是一天中最佳的运动时机,下午16~17时是减肥的最合适锻炼时间;晚饭前0.5~1小时,此时进行散步(或快走)和做保健体操,是有利于治疗糖尿病的体育疗法。同时应注重心理健康,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9.药物治疗,保心护脑九十所代初,国际医学界进行了大规模的调脂治疗研究,结果令人振奋:长期服用调脂药物不仅降低血脂,同时也明显减少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简言之,调脂治疗最根本目的是预防、延缓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目前,全球医生和患者对调脂治疗极其重视,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有人称调脂的年代已经到来! 10.如何选择理想的调脂药?当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开始药物治疗。目前调整血脂的药物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他汀类,以降低胆固醇为主,如舒降之、普拉固等;(2)贝特类: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如诺衡、力平脂等;(3)天然药物类,对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效,且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具有综合调节血脂的功效,且副作用小,如龙泰牌降脂宁等。因为血脂增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血脂的调节特别是消除血脂的不良影响也同样需要一个持续作用的过程,因此患者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降脂作用明显,毒副作用小的降脂药物。 11.检查血脂至关重要:由于目前仍有很多人对高血脂的危险认识不足,再加高血脂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因此,很多人是在无意中发现血脂高的。为防范于未然,当您有下述情况时,如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皮肤黄色瘤或已有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老年、绝经后妇女、长期高糖饮食,请您及早检查血脂。普通人: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每一年检查1次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血脂。 12.血脂与冠心病:拒统计,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等,其中、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疗法: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1%,则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不论你血脂高或不高,均应长期服用调脂药。因为长期调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3.血脂与脑梗塞的关系: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官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动能缺损。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塞,医学证明:长期调脂治疗不仅能治疗脑梗塞,还能预防脑梗塞。调脂治疗与脑中风:脑中风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高龄、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能明显减低脑中风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因此,临床医师对高血脂的治疗越来越重视。 14.血脂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是减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调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这些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积极治疗高血脂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大有好处。调整血糖能一定程度改善血脂,但要达到理想水平,还需调脂药干预治疗。糖尿病与脂代谢的治疗状况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优劣的标准。 15.血脂与脂肪肝: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所致,常合并有血脂增高。B超检查是目前检查脂肪肝的主要手段。脂肪肝发病率高达5~10%,成人体检中转氨酶增高者约35%为脂肪肝,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因此,脂肪肝的防治对防止慢性肝病的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哪些人易患脂肪肝: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堆积者、长期大量饮酒者、肥胖者和患有病毒性肝炎者。脂肪肝有那些症状:轻度脂肪肝多数无自觉症状,中度、重度表现为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脾大等。脂肪肝患者应该怎么办: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脂肪肝的发展,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包括祛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应用调脂药进行治疗。 16.龙泰牌降脂宁颗粒属纯天然药物制剂,多年临床证明,它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固醇的水平,能明显改善患者因高血脂引起的头晕、胸闷、胸痛、心悸、肢麻及心律不齐等症状,有治疗和预防的双重作用,无任何副作用,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参考资料:挑战他,希望对你有帮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为什么瘦子也会得高血脂? - 知乎36被浏览5195分享邀请回答6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为什么高血脂人群一般同时伴有高血压?
为什么高血脂人群一般同时伴有高血压?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血脂高着高者,突然血压就高了。甚至有的服用控制血脂药物也无济于事,为什么高血脂人群一般同时伴有高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心脏泵出血液的时候形成的血压就是收缩压,也叫高压。在血液流回心脏的过程中产生舒张压,也叫做低压。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在我们拿到的血脂测定报告单上,通常会显示四项指标: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上任何一个指标超过了正常值,都属于高血脂。为什么高血脂人群一般同时伴有高血压?1.高血脂改变血液粘度血管弹性身体外周动脉的收缩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高血脂患者的血液中由于脂蛋白较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管内皮调节功能及动脉弹性,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高脂血症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主要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有密切关系,它使得细胞膜的流动性、通透性、物质转运、酶的活性及信号传导等出现异常,这些机制都会导致血压升高。2.高血脂提高血管紧张素含量高血脂患者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亢进,这可能会从另一方面引发小动脉持续痉挛,导致血压升高。3.高血影响血压调控系统人体有一套十分敏感的血压调控系统,而血脂升高后影响血压调控系统,令其敏感程度降低,不能及时作出正确反应,从而干扰血压的调控。人体的血压平衡,与外周小动脉的弹性与舒缩状态、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自身的血压调节机制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高脂血症的人群一般会同时伴有高血压。常见的降血脂的药物他汀类 药物是目前常用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首选药物,治疗单纯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者,也用于以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为主,且伴有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轻度增高者。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汀(来适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西立伐他汀(拜斯亭)等。科学文献表明:他汀类药物会有一些副作用如肝功下降、肌肉疼痛等副作用。 与辅酶Q10联用可减少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并补充损失的辅酶Q10,让这此药物更好的发挥降脂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有趣,有意思,笑死人的搞笑段子。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高血脂的饮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