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乃伊和金缕玉衣一片值多少钱并置是一种什么观感,去南京

(图一)(图二) ▲“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海报“人生只不过是一个时刻短的居留,而死后才是耐久的享用。”沉迷来世的古埃及人,通常在生前就为自个预备好悉数后世用品。而较晚一些的我国汉代崇奉的“事死如事生”思维,与埃及人寻求的“永存”千篇一概。日,“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露脸南京博物院,这次展览是南博2016年的年度大展。展览精选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近百件古埃及文物,与院藏汉代诸侯王陵精巧艺术品进行比照展现,在对存亡观念的阐释和表现中再现两大文明的反常魅力!不相同的丧葬准则源于一同的“永存”寻求从金字塔到木乃伊、从黄肠题凑到金缕玉衣,对“永存”和永生的寻求,使古埃及和汉代人各自觉展出一套繁复的丧葬典礼。从必定含义上说,丧葬准则是一个文明行进的商品。墓葬作为古代埃及人首要的文明遗址,反映了他们其时对存亡疑问的哲学思考。而在我国汉代由于“事死如生”的观念深化人心,厚葬习尚风靡一时,“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贫者画荒衣袍,缯囊缇橐”。墓葬建筑表现操控者方位埃及最有名的墓葬建筑即是金字塔了。法老们花费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刻去缔造坟墓,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相同日子得舒畅满意。埃及的古王国期间是金字塔建筑的鼎盛期间,大大都的埃及金字塔都缔造于该期间,如闻名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其间又以胡夫金字塔为最,它恰当于一座40多层的摩天大厦。传闻有10万人在酷日曝晒和监工的皮鞭下劳作,用了十年的时刻构筑石道和地下墓穴,又用了20年时刻才砌成塔身。(图三) ▲胡夫金字塔汉代的“厚葬”首要体如今陵寝的体量和计划上。汉代盛行在墓上加垒坟丘,除崖墓以外,各类墓上均有坟丘。帝王、贵族官僚墓上的坟丘更对错常无量,以帝王坟墓为例,西汉时帝陵的地上通常都筑有覆斗形夯土坟丘,其间汉武帝茂陵的计划最大,底部边长231-234米,高46.5米。汉代的贵族墓通常还建筑计划无量的陵寝,即以坟丘为基地,周围建寝殿、便殿、祠堂等配套建筑,陵前遍及设置了神道和石刻群,包含石柱、石阙、石碑、石刻人物、动物像等。这种陵寝底子是依照死者生前的寓居方法进行计划,是其时建筑园林方法的另一种变体。(图四)▲日,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地。霍去病墓的神道是如今被发现最早的神道。神道两端置放石人石兽,标志墓主人生前的仪卫棺木是葬仪中的首要一环棺木是古埃及葬仪中十分首要的一环。棺木不光维护木乃伊的无缺,而且庇佑死者亡灵在前往朝拜欧西里斯的旅途中,一路安全。古王国期间的棺木上通常雕琢或描写假门,好让死者亡灵收支,或在头部的方位雕琢或描写双眼的图画,让死者能够看到太阳的升起。新王国期间更为遍及盛行人形棺,棺木由墓室的标志转为死者自身的标志。它的外型仿照神话中欧西里斯的木乃伊,宗教上的含义或许是说明假定木乃伊迂腐了,人形棺能够持续作为死者的代表。(图五)▲古埃及人形棺木(图六)▲古埃及人形棺木(图七)▲克丽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雕像(展品)(图八)▲古埃及人头石棺(展品)汉代贵族墓葬中的葬详细现了汉代的“厚葬”习尚,其间“黄肠题凑”是等级最高的一种葬具。“黄肠题凑”是在椁室邻近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构造。“黄肠”专指柏木黄心,因其色淡黄而得名;“题凑”即是以黄肠的短木枋向内类垒成墓壁,邻近的柏木枋皆与近期的棺壁垂直。“黄肠题凑”昌盛于西汉,东汉末年因大型砖室墓的鼓起而趋于消弭。如今考古开掘的此类准则的墓葬仅十余处,皆发现于竖穴木椁墓中,首要代表有北京大葆台汉墓、江苏大云山刘非墓、山东定陶王刘康墓等。(图九)▲北京大葆台汉墓的黄肠题凑用不相同方法保留逝者身体在木乃伊制造技能创造前,埃及人在沙漠中开掘浅坑,掩埋他们的亲人。炙热、枯燥的砂粒很快吸收尸身的水分而构成天然的干尸。后来埃及人开端建筑坟墓,反而失掉天然的枯燥作用。古代埃及人便开端测验制造木乃伊保留尸身。木乃伊的制造方法大致是:将死者的大脑自鼻腔中取出,内脏器官则从腹部的小堵截中去掉,存放在礼葬瓮中以耐久保留。用许多含盐混合物包裹尸身,以坚持尸身枯燥与削减气味。随后用细亚麻布包裹木乃伊,并将其浑身饰满祷文。(图一十)▲有着3000多年前史的古埃及年青女性木乃伊(展品)而汉代葬具中有宝贵的“玉衣”,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古人认为玉石能使尸身千年永存,以玉衣为葬服的首要意图是使尸身得以耐久保留。“玉衣”由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构成,并以金丝、银丝或铜丝穿缀而成,即“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或“丝缕玉衣”。(图一十一)▲金缕玉衣(展品)(图一十二)▲汉代玉眼罩(展品)(图一十三)▲汉代玉塞(展品)从随葬日用百货看寻求“永存”的实习依据在平常日子方面,能够经过两个“王”的饮食、舞乐、装饰、妆容等主题的实习表现,阐释汉帝国与古埃及为何要寻求永存,即寻求永存的实习日子本源在哪里?随葬日用百货是对死者在“地下”国际持续日子的一种“关怀”,是他们来世观的反映。在埃及人看来,咱们逝世往后,死者在地下国际持续生计,但是有必要有坚持其地下国际日子悉数必要的食物和用具。这一点与古我国的状况大致相似……古埃及墓中的许多随葬品是为了在来世能够包罗万象。陪葬品或许有许多食物,如面包、谷物、鱼、肉、生果以及葡萄酒等。日用百货中还有香油和宝贵的油膏,头枕、木箱,和衣服、扮装品、令牌、东西和放衣物、首饰的柜子等,以及这些东西的模型。除此以外,古埃及的墓室里还有许多陪葬塑像。(图一十四)▲古埃及墓葬中出土的生果(展品)(图一十五)▲古埃及墓葬中出土的小麦(展品)(图一十六)▲古埃及墓葬中出土的乌萨布提(展品)古埃及的陪葬塑像被称为乌萨布提,意为“听候叮咛”。他们是死者的家丁,在灵界里遵从神灵的呼唤从事各种农业活动。雕像的质料多种多样:石头、土陶、彩陶、木材,而帝王坟墓中的这类雕像则是木制塑金。汉代的“厚葬”最直观地体如今精巧奢华的随葬品上。已开掘大墓中的随葬品几乎包含了墓主人生前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品和用具,包含衣物、食物、钱币、器皿、饰品等。许多诸侯王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如河北满城汉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其间宝贵文物4000多件,誉满天下的“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街环杯”皆出土于此;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随葬器物稀有千件之多,首要是衣服、食物、药材、梳妆品等平常用品。(图一十七)▲汉代陶抚瑟女俑(展品)(图一十八)▲汉代玉瑟枘(展品)(图一十九)▲汉代银带钩(展品)上层权利是寻求“永存”的首要要素在政治军事方面,寻求上层的权利,与接连在实习国际丰厚的物质日子相同,都是两个古埃及和我国的“王”寻求永存的首要要素。权利首要从行政操控与军事两个主题进行表达,从两大文明现存的有关文物或许能够一窥其间的本源。古埃及法老王权的巨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墓葬的方法、计划和陪葬品的多寡,进而王权的翻开演化也就会影响到王室墓葬的翻开,反之,古埃及王室墓葬的翻开改动便在必定程度上表现了王权的构成与演化。(图二十)▲古埃及的匕首(展品)(图二十一)▲古埃及的供桌(展品)汉代的诸侯大墓通常都随葬有车马坑和兵器坑,如大云山汉墓的墓园内发现有大墓3座,兵器坑2座,车马坑1座。汉代兵器出土不只质量高而且计划无量,常常一个汉墓就出上千件兵器。如山东临淄的齐王刘襄墓一次即出土兵器2400多件,而且种类底子包含汉代悉数兵器种类,中山靖王刘胜墓也一次出土兵器数百件,还有汉长安武库榜首遗址和第七遗址,也都是一次就出土兵器一千多件。(图二十二)▲汉代箭俑(展品)(图二十三)▲汉代封泥(展品)在“永存”的多元生射中表现生灵观念除了是在享用实习日子和寻求个他人的“永存”,在看待国际多元生命方面,两大古文明中对待生灵的观念也存在一些差异,而详细呈如今物化上方法也各不相同。动物崇拜是古埃及天然崇拜中的一个首要方面,是其标志性的初始思维以及谐和共生的天然观念的商品。在古埃及年代,林林总总的动物都具有必定含义,除了是其时操控者、农人、艺工、司祭的粮食外,也是宗教上的一个首要符号。悉数具宗教含义或被尊为崇高的宠物,古埃及人都会珍而宠之,又会将其尸首制成木乃伊,冠以奢华的殓葬典礼。(图二十四)▲古埃及的猫木乃伊(展品)古埃及人首要把猫驯化为家养宠物,而猫也变成他们宗教崇拜的政策。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女神巴斯特就被描写成猫头人身的女性,被当作丰登和恢复之神加以崇拜。传说中拉神化成猫,打败了阻挠太阳天天升起的巨蛇阿波菲斯。这个故事常常被埃及人画在莎草纸上。(图二十五)▲古埃及的鳄鱼棺(展品)鳄鱼一如其他凶暴的动物,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具有既风险又惧怕的方位。他们大多会替鳄鱼赋予崇高的代号索贝克,予以供奉,央求牠们不会上岸损害族员。(图二十六)▲古埃及的鹰木乃伊(展品)鹰在古埃及文明中有分外的方位。老鹰在天上展翅高飞,比悉数的人都挨近太阳,所以老鹰变成太阳神雷的化身。具有鹰翅的太阳变成古埃及最遍及的神符。鹰也常常被制成木乃伊,盛重地依礼下葬。而我国汉代的随葬品中也多有动物形象呈现,其间既有实习动物,也有神话动物。而这些动物又以不相同方法存在,最直接的是以马、牛、鸡、羊等活体动物作为陪葬;其他的还有陶制、玉制、铜质、木质等的动物形象;有些是作为器物的一有些呈现,如呈如今鼎、盘、炉、镜、丝帛上。不相同于古埃及对动物的崇拜,汉墓中随葬“动物”,更多地是出于“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前期以动物陪葬的“牲殉”,是将其作为死者地下日子享用的一有些。然后来的汉代对动物的崇奉,现已根底脱离初始打猎的动物崇拜,其动物的图腾知道也有所淡化,通常从名利的思维动身把崇奉的动物神化,认为其有超人的力气,是能给人带来好运的祥瑞之物。(图二十七)▲东汉神兽纹铜牛灯(展品)(图二十八)▲汉代豹形石镇(展品)(图二十九)▲汉代铜兵营座(展品)从西方到东方、从古埃及的王室贵族到汉帝国的诸侯王、从金字塔到汉王陵、从木乃伊到金缕玉衣、……古埃及和汉王朝的操控者相同追逐个他人的“永存”,而在丧葬准则、平常日子、政治军事、对待生灵的观念等方面又有着无尽的相似与差异。二者比照,或许能让咱们对两大文明有一次愈加深化的知道。作者:陈敏批改:杨若旭(图三十)(图三十一)定心保藏,全球见证,扫码当即送鉴(图三十二)
关键字: 文明,汉代,不朽,对话,木乃伊,金缕玉,古埃,埃及,遇上,展览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雅昌艺术网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木乃伊与金缕玉衣:事死如生的中国人与埃及人_鉴藏知识_新浪收藏_新浪网
木乃伊与金缕玉衣:事死如生的中国人与埃及人
  孙行之
  在诸多文艺作品中被称为“埃及艳后”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一位美艳绝伦、极富戏剧性的女人,也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她的生命终结于公元前30年,但她与恺撒及安东尼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至今。
  8月10日,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开幕,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石像与西汉江都王刘非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处于同一空间。两个去世时间相隔100年的人物形象在此定格:石像端庄平和,带着静谧的微笑;金缕玉衣则因消失的五官更显神秘。
  对死后永恒的追逐,催生了两大文明古国各自发明了让躯体不朽的技术,以及与之相伴的文化景观。“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示的正是这种观念之下诞生的文明奇迹,展品共300余件,其中有155件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的埃及文物,包括古埃及木乃伊、面罩、食品等文物;另有100多件来自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等机构。此次展览有很多中国与埃及文物为第一次展出,比如一座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的玉棺,纹饰精美,玉片拼接严丝合缝,当中以金片相隔构成纹理。
  古埃及与中国西汉文物的“对话”概念,是策展人所强调的。展厅的中轴线上,约公元前1000年的埃及人形棺材盖板与约公元前200年的西汉玉棺放在同一展柜。两侧,木乃伊与金缕玉衣、古罗马项链与西汉玉器、埃及人像与西汉陶甬,以及两国生活器物相互对应,对称放置。“虽然两大文明的装饰风格不同,但他们都希望死后永生。埃及人用木乃伊来保证躯体不腐,汉代人则认为穿上了金缕玉衣,人就可以永生。”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对第一财经说。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看,5500年前,尼罗河两岸就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此次展览的文物大都集中在3000年至2000年前,为埃及新王朝末期文物。此时的帝国已是日薄西山,最后被波斯所征服。相较而言,此次展览中的西汉文物则代表了中国古代一个文明高峰时期的发展程度。地区聚集诸多汉代贵族墓葬,仅徐州一地就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座汉墓,展览中的金缕玉衣、玉棺、错金铜虎等均出土自盱眙大云山汉墓。这是江苏地区另一座恢弘墓葬,墓主为江都王刘非。
  虽然埃及文物与汉代文物并不都在同一时期,但“事死如生”的观念让两大文明在不同时期的文物有了跨时空对话的可能性。西汉江都王的金缕玉衣与女吟唱者的木乃伊是两种文明各自保留躯体的方式。金缕玉衣为汉代皇帝和王侯所特有的葬制,迄今为止中国共有18座墓葬出土玉衣,但带有金缕的仅有8座。
  制作木乃伊的传统则在埃及绵延了几千年,从公元前2575年的第四王朝起,埃及人就开始系统性地制作木乃伊,直至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希腊统治时期,这项传统依然得到保留。平民的木乃伊被裹以亚麻,贵族的木乃伊则戴着面具、彩绘装饰或胸板。此次展出的女吟唱者木乃伊距今已有3000年,以亚麻包裹,四周陈列着4个按照不同动物形状塑造的“卡诺波罐”,分别装着逝者的肺、肝、胃、肠。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推荐到广播
60486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过把瘾就死)
(不想说话)
第三方登录:木乃伊和金缕玉衣并置是一种什么观感,去南京博物院看吧_网易体育
木乃伊和金缕玉衣并置是一种什么观感,去南京博物院看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木乃伊和金缕玉衣并置是一种什么观感,去南京博物院看吧)
“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展今天开幕,共展出文物250件(套),包括中国汉代文物140件(套)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古埃及文物。南京博物院“法老 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展现场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埃及女吟唱者,被18层亚麻布层层包裹,象征古埃及人对往生之人的敬重;出土于西汉江都王刘非墓中的,则以另一种形制,传递出2000年前的中国人对向死而生的愿望。两种对于死者不同的保存方式,彰显了古埃及和中国两种文明对于死后世界的不同态度。这两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静静躺在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馆展区中央,构成了该馆刚刚开展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最初的亮点。鹰隼金缕玉衣此次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展览共展出文物250件(套),其中中国汉代文物140件(套)。除南京博物院的珍贵馆藏外,还得到了徐州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的支持。而古埃及部分的文物则全部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这座北美第五大博物馆拥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古埃及文物。事实上古埃及文明所处的时间跨度非常长,但基本上要早于中国的西汉时期,为何将这两个处于不同时间段的文明并列放置进行比较,是很多人看到展览的第一个问题。南京博物院馆长龚良解释说,“虽然两大文明的展示风格、呈现形态不同,但其体现的思想是一直的,就是对于死后生活的追求”。展览入口大厅出,分别陈列着古埃及第三中间期第21王朝中期的一副木乃伊人形盖板和西汉玉棺,以此向两侧展开分别讲述两个文明的故事。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同乐介绍说,展览采取古埃及和西汉帝国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陈列,从数量、到规格、到空间布局到文化内涵,基本都是对称放置的。观者可以看到木乃伊与金缕玉衣、古的宝石项链与西汉组玉佩、埃及人像和西汉陶俑,壁画中木乃伊主人的苏醒复活图和帛画中的升仙图,还有两国的生活器物……所有种种,在汉帝国与古埃及之间,有着无尽的相似与差异。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克里奥帕特拉七世雕像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早期人形石棺头像西汉玉眼罩西汉玉塞古埃及丧葬锥西汉封泥两大古文明在对待死亡、追求身体不朽方面都投入了巨大人力与财力。从目前研究结果看,延续在现实世界丰富的物质生活与追求上层的权力是两个“王”追求不朽的原始根本因素,权力主要从行政统治与军事两个主题进行表达。古埃及“灵魂屋”模型,第一中间期至中王国时期第9-12王朝两大古文明中对待生灵的观念差异较大,而具体呈现在物化上形式也各不相同。在“生灵”的章节中,从两大古文明中常见的虎、猫、牛、鹰、鳄鱼等动物出发,展览试图阐释汉帝国与古埃及在看待世界多元生命的差异化观念,进而深化理解对于生命的不同解读。古埃及的狗模型西汉铜羊灯西汉错银铜牛灯西汉编磬展览自8月9日开幕,将一直持续至日,票价为30元。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沈辰。澎湃新闻:为何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会有这样一批质量上乘的埃及文物?沈辰:首先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到今天有102年的历史,这百年的历史中我们馆的收藏有近600多万件文物,其中历史考古文物有近100万件。百年以前,我们馆是作为多伦多大学的博物馆成立的,当时多伦多大学内有一位教授,查尔斯·克莱利(Charles Trick Currelly),他是一位埃及学的考古教授,在很早以前就在埃及进行考古发掘。他和中国的考古学也颇有渊源。因为他在埃及考古发掘时的一位同僚是英国非常有名的埃及学家,他也是后来中国考古界泰斗级人物夏鼐在伦敦大学求学时的老师。克莱利是我们博物馆传奇性的开创者,他一直想在多伦多大学建立一所博物馆,所以在发掘和研究时,就会不断将挖掘出的埃及文物运回加拿大,并且有意识地以建造博物馆的动机来进行收藏。而且他认为研究埃及文明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文明进行关注,包括中国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等等。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今天收藏的35000件中国文物中的第一件,一件绿釉陶,是他在开罗的一个古董商的橱窗里发现的。他也是我们博物馆最早收集中国文物的主要推手,正是他在博物馆成立后不断在英国古董商那里购买中国的文物。所以不奇怪,在那个年代埃及文物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很多出土品因为历史原因到达了多伦多,才会有我们博物馆今天丰富的埃及文物。澎湃新闻:博物馆现在的埃及文物馆藏基本上是由克莱利奠定的还是之后有不断的补充?沈辰:他奠定了主要的部分,大约60%到70%。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我们博物馆也有研究员在埃及进行发掘,但是在埃及独立之后出土文物就无法出境了。同样,我馆的中国文物基本也是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收藏的。关于这个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窍门,你去展厅看如果有我们博物馆的标签号,前三位数就是入馆的时间(2000年之后则为4位数),第二组数字是当年入藏的册数编号,第三组数字则是在这一册中该件文物的编号。那么如果前三位数在956(及1956年)以前,那基本上都是我们的第一任馆长克莱利的收藏。因为他自1914年建馆一直担任馆长直到1956年。澎湃新闻:现在博物馆的方向呢?沈辰:现在我馆在约旦、伊朗、伊拉克、不丹都还有考古发掘项目,我们在中美洲发掘玛雅文化,在南美洲发掘秘鲁文化,我自己在做中国考古文化。所以我们博物馆是一个世界文化文明的博物馆,对世界各个地区文明的考古发掘都有研究和涉猎。澎湃新闻:所以博物馆的收藏主要是以考古发掘的出土品为主吗?沈辰:不是的,也有传世的艺术品。我们的定位是自然、艺术和文化,也有油画等装饰性艺术的展示和收藏。澎湃新闻:这次来南京博物院展览,有没有像中国部分选取汉帝国那样,对古埃及文明文物选取特定的年代?沈辰:没有,埃及文明跨度比较大,但我们选取的文物基本上要比汉代早一点,和展陈的汉代文物事实上没有特别强烈的时代对比。但是我认为,对比文化研究不应该是教条式的年份对年份、器物对器物、人物对人物,这一次展览的对比主要是在人类精神上的表达,他们的世界观、生活观、宗教形式、风俗习惯等。不管生活在尼罗河地区还是黄河流域,两个民族虽然物质文化的表现不同,但其对生命延展的渴求是一样的。澎湃新闻: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是这两个文明比较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在您看来,古埃及和西汉帝国之间主要异同在哪里?沈辰:两种文明的人们视死如生的态度基本是一样的,在埃及有死者之书的文献,其中记载的的对死后的愿望同我们汉代文献中十分相似。但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比如在对死者的处理上,在展厅中就可以有直观的感受。另外,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周围的环境不同,所以两个文明对周围生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利用。在展览里能看到两者对于动物的表现大相径庭,十分有趣。澎湃新闻:在借展过程中,木乃伊的运输有没有特别的保障?沈辰:在我们馆,对木乃伊运输有特殊的许可和要求。这一点,双方博物馆都和海关进行了沟通并达成共识,两地政府也给我们大量支持。我们也特别指定了国内最优秀的运输公司来承担这一工作,所以我基本还是很放心的。
(原标题:木乃伊和金缕玉衣并置是一种什么观感,去南京博物院看吧)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下个月,去南博见证王牌对王牌
08:09:31我要评论()条
来源:现代快报
通过文物对比,了解古埃及和中国汉代两大文明的别样风采
木乃伊面罩
江都王王后墓中的镶玉漆棺
陶抚瑟女俑
1949年至今,江苏最精彩的一次展览,下个月驾到!
8月10日,&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特展将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正式开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150余件古埃及文物精品,将和南博珍藏的汉代诸侯王陵出土的玉面罩、金缕玉衣、玉棺等珍贵文物同室展出,以&王牌对王牌&的形式,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特展是一次非盈利性的展览,会向公众适当收费,票价为30元/人,特殊人群20元/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文 南博供图
超时空对话
都是狠厉的&王&
埃及艳后VS江都王
都是狠厉的&王&
南博在早期的策划案里,写的是两个&王&,事实上,将展出的是埃及艳后的雕像,以及汉代江都王刘非陵墓里出土的文物。可以说,这次展览是两大文明超时空的&相会&。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是古埃及的一位女法老,她的美丽先后征服了古罗马的凯撒和安东尼,成为大国间纵横捭阖的一个人物。她长什么样,有多艳丽?这次展览上将展出一尊半身的埃及艳后雕像,能让人一探究竟。这尊雕像约真人大小,用黑色花岗岩雕成。人物头上戴着层层编成小辫的假发,头顶戴冠但只留底座,额头上还系着一条发带,正中已破损。据推测,应该是古埃及王冠上常见的眼镜蛇。人物的面庞端庄清秀,笔挺的鼻梁让人想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如果克里奥帕特拉的鼻子矮一厘米,整个世界史会重写。&
与&埃及艳后&雕像同室展出的,是江都王刘非墓中出土的文物。江都王刘非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杀伐手段一流,曾经平定&七国之乱&被封为江都王,于公元前127年去世。算起来,埃及艳后和江都王刘非,两人生活的时间只相差百年左右。巧合的是,两人都是40岁左右辞世,且死因成谜。
都想获得永生
&尽管中国和古埃及相隔遥远,但是通过对文物的梳理,我们发现,不论是埃及法老还是汉代诸侯王,他们去世后都想获得永生。&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虽然形式、手段不一样,但是目的相同,都想在死后尸体不腐,获得永生。
这次展览,南京博物院特意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引进了木乃伊、木乃伊面罩。和木乃伊相对应的,是汉代诸侯王的金缕玉衣和玉面罩。
木乃伊是经过特殊处理完好保存下来的尸体。古埃及人用70天时间制作木乃伊,制作过程复杂,费用昂贵,除需要各种药品、香料、辟邪物、护身符外,仅包裹一具尸体就要用到1000多米的优质亚麻布。因此,只有国王、王亲国戚、贵族富豪才花销得起。木乃伊制成后,还需要木乃伊面罩。这次展出的木乃伊金色面罩,是一个大眼、一头浓密头发的法老像,面罩的正面画着精美的图案,背面也有相应的花纹。
相对应的,汉代诸侯王的金缕玉衣和玉面罩将展出。在汉代,诸侯王辞世后会穿上用金线连接着玉片的玉衣,眼睛上放着玉眼罩等,躺在玉棺里,希望能够身体不腐、灵魂不灭。&制作金缕玉衣需要2000多片玉,做工奢华讲究。&龚良介绍。
想成&神&升&仙&
木乃伊、金缕玉衣已经很吸睛,法老和诸侯王们的棺材,同样让人好奇。这次将展出古埃及人头石棺、彩绘木棺;同室展出的是江都王王后墓中的玉棺,这件玉棺目前正在修缮中,预计7月30日能修好,届时会运回南京博物院。&古埃及人把木乃伊放入精心描绘着各种图案的棺材里,而汉代的帝王去世后则被安放在内部嵌满玉片的漆棺中。&龚良说。
埃及法老的人形棺罩和人头石棺也将展出。这件人头石棺高40厘米左右,看上去是一位面目俊朗的帅哥。&这是一个残件,完整的石棺比木乃伊大,比木乃伊长,非常震撼。&专家介绍说,埃及法老之所以死后躺在石棺里,目的是想成为&神&。
江都王刘非王后的镶玉漆棺,棺长2.1米左右,宽0.8米,高0.7米,出土的时候已经破损,目前正在修缮中。这也是首次展出江都王刘非陵墓出土的玉棺。据了解,玉棺的作用和石棺差不多,都寄托着墓主的愿望。不过,不是成&神&,而是希望能够升仙。
陶抚瑟女俑
生活都很精致
埃及法老和汉代诸侯王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和共同点?这次展览会展出埃及法老的匕首、猫木乃伊等,相应的,也将展出汉代诸侯王的生活用具,比如神兽纹铜牛灯、陶抚瑟女俑、箭俑等。
都说,&事死如事生&。埃及法老们的生活如何,通过水果、小麦、匕首等,可见他们生前的生活是十分精致的。而汉代的诸侯王,他们的生活也非常讲究,展出的陶抚瑟女俑便是他们生前享受音乐的再现。
龚良说,既然是两个文明的碰撞,到时候伴随展览的深入,公众可以了解到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更多的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展览中还会展出古埃及法老猫木乃伊和汉代诸侯王的豹形石镇,通过文物再现两大古文明中对待生灵的观念差异。
这次是收费展览
实行低票价,门票30元/人
这次展览是南京博物院免费开放以来的首个收费展览。龚良表示,南博已经向国家文物局承诺,不动用财政资金办这个&超级豪华&的大展。
展览收费是否违背免费开放的原则?龚良表示,国家鼓励博物馆引进高品质特展,此类特展是可以收费的。记者了解到,这个档次的纯商业展每张门票可以卖到150元至200元,但南博此次展览的门票价格为30元,老人、残疾人、军人和儿童可享受相应优惠,以体现公益性原则。另外,如果通过门票、出版和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式能够实现收支平衡,将对全国博物馆运营都有示范意义,今后江苏将会策划更多的顶级展览呈现给公众。
公众如何购买门票?据龚良介绍,可以到现场购买,比如南博游客服务中心、老大殿、特展馆都可以。至于特殊人群的收费,现场会有特别的解释。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赵杰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缕玉衣造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