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书包每天早上上学前担心书包不全怎么办

回复: 1 | 浏览: 3097
| 字体: tT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精华0&帖子70&经验值515 &注册时间&妈币576 &
帖子70&经验值515 &注册时间&BB生日
你的另一个娘家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 字体大小: tT
日本幼儿园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看不到一点“豪华”和“现代化”的影子。
至于幼儿的玩具,则是一些硬纸皮、大小各异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木或竹制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任由孩子堆砌、、剪贴、玩弄,只见幼儿乐在其中。
一位大陆的中国妈妈来到日本,看到日本的幼儿教育后,整个人都惊呆了,感慨道“一个小小的书包,我们已经输了!”
日本贩卖的书包安全实用、安全到匪夷所思……
日本小学生和中国的小学生不同,他们从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自己上下学,爷爷奶奶绝对不会接送他们。所以父母最担心的也就是他们的交通安全。而这个书包却起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的小学生书包它不但很结实,而且它的柔软性和弹力性很强。所以小孩子没踩稳往后倒下去,书包会起像枕头的左右来保护孩子的头部。
万一汽车或自行车从后面闯过来,书包也会起保护孩子的作用。
书包还具备浮力的功能,万一孩子不小心掉到水里,书包也会起浮力的作用帮助孩子浮起来。
另外,日本的小学生书包还会装有自动定位系统,而且是日本政府免费安装的,大概就是下面这种。如遇到不测,只要按动按钮,家长、学校及安保部门均能同时接收到。在孩子书包上安装GPS定位系统,是日本政府的硬性规定。(霓虹君少,你可别骗我呀。背了这么一个书包,总感觉随身携带了一只哆啦A梦呢……)
当然,这种日本书包品质非同一般,价格也非同一般,这样好看又耐用的书包价值也不菲,一些知名牌子的书包价格高达几千元人民币。
如果你真的长草了,且经济情况允许,可以为孩子挑一个美美哒日本书包去上学(连霓虹君自己都想背上小书包卖萌呢)。
日本孩子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包,用锻炼条理性
日本的小朋友,从办理入园手续的那一天起,妈妈就会为他们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有学校规定的统一尺径的书包,还有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装衣服的包,准备装衣服的包,装换下来的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看到这里,也许中国妈妈已经暗暗吃惊了,怎么这么繁琐呢?
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关于日本小朋友的包,还有更繁琐的事情呢!那就是每个包的大小都有统一的规定,比如说A包要有多少厘米长,而B包又要有多少厘米宽,以及C包必须放在D包里,而E包只能放在F包里等。据说,有的幼儿园,还要求孩子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的缝出来。(那想背高科技带GPS定位书包的孩子岂不是惨咯!)孩子们要把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放在统一的地方,常此以往从小开始锻炼做事的条理性,我想日本人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也与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关。
日本孩子必须学着自己
(日本皇太子妃小和田雅子与皇太子德仁陪同小公主爱子参加幼儿园入园仪式,小公主也要自己拿书包背书包噢!!)
走在日本街头,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无论是刮风下雨,在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他们都是两手空空,不会帮孩子拿任何东西。
而日本小朋友,则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这一规则,不仅适用于日本的普通家庭,还适用于上层阶级,即便是皇室的小公主、小王子上幼儿园,他们也是自己背包的。
其实,只要你在日本呆过,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上学放学,还是乘坐火车、汽车与轮船,那些跟随父母的日本孩子们,都背着一个小小的包。
这个包说轻不轻,说重不重,装的无非就是孩子使用的一些用品,比如牙刷、牙膏、毛巾、水杯、手帕等。但是无论包有多重,家长们都不会伸手代劳。看到这里,有很多中国妈妈会说:如果孩子累坏了怎么办?拿不动怎么办?
让孩子背包能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有妈妈就问日本家长了,“你们为什么不帮孩子背包呢?”日本妈妈这样,“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当由他们自己来背。这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其实,为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升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日本妈妈,还会要求孩子做很多其他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国情所需,因为日本家庭有多个子女,父母会照顾不过来,小孩子必须要学会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孩子就要接受相关的训练了。
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我们,日本是个极其注重礼仪的国家,孩子入园与吃饭玩耍时,都需要穿戴不同的服装。早上,他们需要穿幼儿园发放的套头衫与;到了幼儿园,就要换上一种适宜玩耍的罩衣,而到操场玩的时候,又要换户外装置。
如此繁琐的换衣程序,对小朋友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日本妈妈们却从来不会伸手帮助孩子。相反,她们在一边,静静地看孩子自己!只有有些确实不能做的事情,家长才会帮忙。
聪明的日本妈妈们,就是通过让孩子做这一系列的事情,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的。
其实,让孩子背包,不仅仅只是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其实,还能够提升孩子的条理性,当孩子能够将书、衣服、毯子等装在相应的包里面,这是不是代表着他们的分门别类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呢?
事实上,日本人能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厌其烦,这是不是跟他们小时候受到的这种教育有关呢?
简朴的幼儿园
(日本幼儿园找不到现代化的设备和琳琅满目的高档玩具,这与日本先进发达的科技似乎形成强烈的反差)
殊不知,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
脱穿衣服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全年登园时最外边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穿短裤,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儿园,就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脱下来,换白色的鞋,到操场玩的时候,自然再换自己的鞋子。
每天早上,都要重复一套换衣程序,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这个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帖当日的sticker,挂手绢等从2、开始的训练,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冬天穿短裤锻炼毅力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很多孩子没多久就冻了。
而日本妈妈们对此的看法是“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久而久之,孩子们都锻炼出了抗寒的能力,很少再有的情况出现。
中国妈妈包办太多了,需反省!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今中国的孩子,仍不为过。
相比之下,在以上这些方面,国内的幼儿教育不得不非常汗颜!园内硬件越来排场、豪华,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教育也越来越“小学化”。孩子的生活习惯却越来越差,在家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骄”二气十足;粑粑麻麻们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在眼里怕丢了”,孩子的体质也就越来越差,弱不禁风。“看大,七岁看老”,这样一来,还真“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的书包不是自己背着,而是由家长,甚至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充当“书童”。当一家人外出旅游时,父母拎着大包小包,而孩子则两手空空,吃吃喝喝,边走边玩。甚至上大学,也都是由父母当免费“脚夫”,东奔西跑、四处打听,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给孩子安顿行李、整理宿舍,忙得满头大汗。而孩子却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父母“免费”的服务,父母也觉得是理所当然。
与其他国家的家长想比,中国妈妈,是否做得太多了?
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总会离开爸爸妈妈而独自生活,当有一天,什么都需要自己来处理的时候,他们仍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意识,他们不仅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还会失去生活的信心。这样的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上,中国妈妈们,你们也需要好好反省了!
本文转载自:霓虹国那些事儿
精华0&帖子57&经验值3988 &注册时间&妈币297 &
帖子57&经验值3988 &注册时间&
不错来自[]
为什么日本幼儿园书包都那么大???说得好! ...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羊城大小事 尽在广州圈
登录妈妈网
手机上妈网
孕妈必用 谁用谁好孕
宝宝成长时光相册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网安备案号:4公安机关备案号: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一分钟免费预约!获取4套装修设计方案!
居住区域:
装修预算: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怎么防止他哭闹? - 知乎257被浏览64782分享邀请回答46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您好, []|
孩子上下学“书包的沉重” 该不该由家长背
家长替孩子背书包的现象较普遍,但沉重的书包确实不在低年级孩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超三成孩子书包家长代背,懂得整理书包可为肩膀减负英国一项研究建议:书包重量别超过孩子体重10%放学途中,常可以看到学生手里拿着点心,悠闲地走着,而旁边白发苍苍的老人却替孩子背着书包。如今,这一现象已在卢湾第二中心小学逐渐消失。近日,该校向全校学生倡议“自己的书包自己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但记者在部分学校调查发现,家长替孩子背书包的现象仍较普遍,这一比例超过30%。究竟是孩子的书包太重,还是家长太过宠爱孩子?记者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校园现象】学校坚决向家长背书包“说不”一个个孱弱的小身躯,背负着沉甸甸的大书包,弯着腰低着头,走在上学或回家的路上……有人形容说,此画面常让人联想到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创作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如今,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入到这个“书包运输大队”。其实,家长替孩子背书包并非新现象,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为何学校要坚决地向这一现象“say no! ”发出“自己的书包自己背”的倡议?卢湾第二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袁姚萍告诉记者,她们观察发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娇贵,家长替孩子背书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状况甚至蔓延至高年级学生中。如今,五年级的孩子人高马大,放学后一脸轻松地吃着点心、水果,大摇大摆地走出校门。书包则交给“老牌”服务员爷爷奶奶。袁老师分析说,老人帮孩子背书包的原因有三:孩子上了一天课,太辛苦了;孩子的书包确实太重了;替孩子背书包,让他们腾出手吃东西。 “但是这样却丧失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良好机会。 ”袁老师说,老人年纪大了,更需要大家关心和照顾,因此,学校倡议“小小书包自己背”,并派执勤大队委员在校门口监督。在提出倡议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次“书包整理行动”,教会学生自己整理课桌和书包,建议把不用的书放在学校桌肚里,给小书包减负。 “通过每天整理书包,孩子们发现,其实书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重。 ”袁老师说。除了好习惯能给书包减负外,记者发现,有的孩子书包过重,是因为里面装了不少教辅书,而“自己的书包自己背”之所以能在卢湾第二中心小学推广,还在于学校在“智慧型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布置少而精的练习,严禁教辅进学校。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编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 ”该校沈丽君老师说,老师会在练习中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针对薄弱点出题,另外还设计了提高题和挑战题。这些练习不仅针对性强,而且精简有效。爷爷行动不便仍帮孙子背书包周一下午3:30左右,记者在卢湾第二中心小学看到,家长们领着孩子从学校里鱼贯而出,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自己背书包,二年级小洁(化名)背了一个粉色书包,记者试着拎了一下,挺轻的。打开一看,里面非常整齐,只有三本书:、配套练习册和数学,一个文具盒,此外就是装试卷和本子的作业袋。说到书包为何这么轻,一旁的爸爸“揭秘”说,这都得归功于自己每天帮忙整理书包。 “每天只要按课程表把当天要上课的教材带上即可,副科课本都放在学校里,不带回家。 ”小洁爸爸说,班里也有一些孩子书包很重,关键是不懂得整理书包,把许多与上课无关的书本一股脑儿塞进去。或者嫌每天换书太麻烦,只是“苦”了自己的肩膀。 “只要能在每天晚上按照课表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习惯,书包的重量还是能减下来的。 ”不过,记者也发现,少数家长帮忙背书包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孩子甚至连拉杆书包也懒得拖。看见一位老爷爷帮孙子背着书包,记者上前采访,爷爷有些无奈地说,“孩子的书包重,以前在家称过,有7斤重呢,还是我来背吧。 ”在学校附近的公交车站,一位头发花白、腿脚不便的老爷爷,一边肩膀挂着孩子的书包,另一边肩上还吊着自己的背包,一跛一跛地快速往车站方向赶。记者上前拎了拎,感觉书包并不太重。问及为何要帮孩子背书包,老人告诉记者,主要是考虑上下学高峰车上很拥挤,孩子个子小,背着书包挤公交很不方便,所以暂时替他背一背。孩子见记者采访,连忙从爷爷肩上抢过书包,要求自己背。据袁老师介绍,活动近两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承担起了“肩上”这份小小的责任,从家长背书包到自己背书包,还主动劝说家长不要“代背”。【记者调查】“孩子每天上学就像背着十斤大米”尽管在卢湾第二中心小学,家长代背书包的现象大为改观。但记者采访发现,在另外一些学校,这一现象仍旧非常普遍。一些家长反映,即便只带当天上课要用的课本,书包的重量也减不下来。“其实,每天放学,我都很想跟儿子一起乘地铁回家,让他多运动运动,可书包实在太重,连我背着都感到吃力,只好打车回家。”沪上一所中心城区小学的三年级家长朱女士说,儿子班级里,几乎所有孩子的书包都是由大人在背,只有一个孩子自己背书包,原因是接送这个孩子的老人年纪大了,根本就背不动书包。朱女士打开儿子的书包,里面除了语、数、外主课教材外,每门课还配有1—2本练习册或教辅,共8本书。此外,还有装满7、8本作业簿和卷子的文件袋,装碗筷的饭袋、水壶等,书包至少重达7、8斤。 “孩子就跟每天背袋十斤的大米在身上似的,我们主要是担心过重的书包影响孩子骨骼发育。 ”朱女士说。“担心临时换课,书全都带上最保险”昨天下午3点半,记者在徐汇区一所小学门口看到,30%—40%孩子的书包是由家长代背。一位妈妈右肩挎着书包,右手吊着自己的单肩包,左手拎着电脑包、一袋东西、一把雨伞和水壶,艰难地拖着孩子离开学校。 4点以后,又有一大批孩子放学,记者发现,许多孩子在学校里还是自己背书包,可一出校门,书包就自动地落入家长手中。“最近,学校广播也在宣传,要自己背书包,据说还有暗访团专门监督呢!但可能大家都习惯家长背书包了。 ”三年级学生豪豪(化名)和爷爷一起回家,记者在一家水果摊称了称豪豪的书包,重达9.74斤。看着电子秤上显示的重量,小贩和顾客都啧啧感叹,“这重量不轻啊,相当于一大桶油。 ”“我每天也背着16斤重的电脑包上班,常常感到吃不消,何况这些孩子只有三年级”……记者只帮豪豪拎了短短几分钟书包,也感觉手被勒得生疼,“这重量还算比较轻的呢。 ”豪豪说。打开书包后,里面装有一本新华字典、大小垫板、文具盒、作业袋、语数外教材、小学生礼仪英语、从图书馆借的三本课外读物、颜料、餐垫、水壶、手帕等。 “我们学校有书包柜,有些书和用品是可以放在学校的,不用带回家,我忘了整理了。”豪豪解释说。至于为何要背着课外读物, “想带回家看,另外,有时候早上到校很早,可以看书打发时间。”在黄浦区一所小学上五年级的学生小静(化名)的书包也很重,妈妈常开玩笑说,女儿每天背着一个重达10斤以上的“炸弹”上学。 “我发现,孩子刚开学时的书包是不重的,越到学期结束前越重。 ”小静妈妈说,女儿在学校很听话,老师说的都是“圣旨”。她不按课表整理书包,因为担心老师临时换课,总觉得都带上最保险,甚至连已经用完的作业本都得每天背来背去,“我劝了好几次,女儿都说老师上课可能随时会用到的,真拿她没办法。 ”小静妈说,自己的书包理应自己背,但如果太重,家长当然舍不得,他们自己也不背这么重的包上班呀!【医学专家】背过重书包或引发脊柱侧弯“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过重的书包以及不合理的桌椅设计等因素,当下青少年出现一些隐匿性的筋骨劳损,其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 ”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施杞说,脊柱侧弯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当,不仅影响患儿的体型和外观,还可能造成心肺功能异常,使脊柱过早退变,出现疼痛、躯干不平衡。施杞指出,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发展期大多在10岁—16岁,据脊柱侧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发病率为4%,其中青少年学生占2.136%,且与过重的课业负担存在着较大的关联。研究发现青春早期脊柱侧弯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较正常青少年高,使得生长发育高峰提前,导致脊柱和脊髓生长比例失调,这种比例失调又会继续加重脊柱侧凸的发生。一项内地联合香港的研究结果建议,青少年的书包应在8kg以下,然而调查显示,内地不少青少年的书包都大于13kg。施杞提醒说,脊柱侧弯一般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态不平衡,肩膀有高低,走路下意识歪斜,第二个是脊柱不稳继发的心肺功能障碍。他建议长期背重书包的孩子,要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放松一下紧张的肌肉。因为,肌肉不对称的张力也是加重侧弯的原因之一,所以放松肌肉的锻炼,比如瑜伽、游泳、太极拳、中医的导引等都比较推荐。在施杞看来,除了通过体操、按摩等非手术手段治疗预防病情进展以外,仍然应该提倡减轻青少年课业负担,从而尽量避免青少年日后侧凸发生或更加严重。【观点交锋】赞成:自己的书包一定得自己背在背书包问题上,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坚决地认为“孩子的书包自己背”。 “首先,孩子的书包本不该这么重,其次,要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熊教授说,在日本,升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我国高考,应试教育的情况也很严重。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现在都上六天课,可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态度却不同。比如书包,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书包沉重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对于学生书包沉重,当然应该 “减负”,而在书包没有减轻之前,该怎样面对书包的问题,就考验着家长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无论在地铁还是公交上,都可以看到爷爷奶奶背着书包,小孩空手的情况。熊教授认为,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日后可能没有责任心,认为读书是为父母、长辈读的;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碰到一点重活就不愿意做。近年来,每到大学新生报到,都可看到家人们大包小包扛行李,大学新生却像“公子”、“公主”一样的情况,以至于清华今年新生报到时划出警戒区,禁止家长入内。“我们小时候,一些农村孩子常常要背20斤的东西赶10多公里路,放学回家还要干农活。”熊教授说,现在的孩子已经 “四体不勤”了,背书包就不该由家长代劳了。尤其是有的书和资料没必要背来背去,从小要养成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反对:爸爸应该帮女儿背书包《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老师每天都帮女儿背书包,挤在地铁一号线车厢里,“从学校到家总共45分钟路程,我这么有力气、体格算得上健壮的爸爸回到家都疲惫不堪。 ”叶开告诉记者,女儿上七年级,他估算这个书包大约有20斤重。 “因为我家有个哑铃是8公斤的,我拎起来感觉比书包要轻。 ”在叶开看来,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背这么重的书包势必影响生长。 "减负"别停留在口头上成为一个抽象概念,因为在中小学生肩膀上,"负重"就是非常具体的,具体到我的肩膀被勒得痛。他们的精神"负重"就更不用说了。 ”叶开说,在为书包切实减负上,相关职能部门不该缺位,不能寄希望于个别学校为书包减负,应该在整体调研书包重量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相应的管理。在为书包减重问题上,叶开也建议,首先,各校应严查教辅书滥发。 “在某些学校,教辅书并未减少,反而增加了,教辅一多,书包重量自然就上去了。 ”叶开说。其次,现在的中小学教科书、大量教辅资料已普遍采用16开的大开本,有不少还是豪华版、精包装,几乎看不到自己读书时使用的32开的课本了。 “书的开本能否小一点,能否采用轻质纸印刷? ”叶开表示,当然,即便做到这些也只能减轻部分重量,书包重的关键,还是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只有学业减负,才能从根本上为书包“减肥”。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onlyqshe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教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教育视频高清大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严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刺激学前班生意火爆(图) | 北晚新视觉
北京严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刺激学前班生意火爆(图)
本周起至4月中旬,北京市教委将深入全市幼儿园检查日常教学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一旦发现“抢跑”,将对园长进行严肃问责,存在问题的幼儿园还将面临降级降类风险。
在肯定这一理念的同时,许多家长不禁担忧,管住幼儿园,是否反倒刺激了学前班?小学进度快,不提前学点能跟得上吗?
现状:“春季学前班最后2名额抢报中”
严查幼儿园小学化的消息迅速传开,五花八门的学前班、幼小衔接班似乎并未受到影响,甚至嗅到了更大的商机。
朝阳区青年路附近,多家学前教育机构零星分布在各个小区周围。上午十点左右,记者走进一家主打“重点小学培训班”的机构。一进门,便看到十多个孩子正从通向小区内的玻璃门往屋里涌入,“这是户外活动刚结束回来,”工作人员解释说。过道墙上,张贴着各区重点小学目录,“我们这里数学能学到100以内加减法,拼音英语也都有,让孩子一上小学就能有优势。”
与这家机构相隔不足50米,另一家强调“双语”特色的幼小衔接班也在招生中,门外广告上,“春季班最后2名额抢报中”显得格外醒目。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招春季半年和秋季全年两个班,实行小班教学。“日字加一笔能组成什么字?”“白!”并不算大的教室里,秋季全年班的孩子正在上识字课。工作人员在教室门外指了指里面的几个孩子,“都是从附近幼儿园转过来的,家长觉得在幼儿园学不到东西,怕上小学跟不上,就送到我们这里。”
同样是在青年路附近不远处,一家专做“幼小衔接”的机构也已经开始了秋季全年班的招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跆拳道、围棋、音乐、美术等14门课,每月含伙食费在内3800元,“现在报的话是这个价,过段时间有可能要涨价,别的校区都涨到4200了。”除了常规课程以外,这家机构每年还会在春季推出小学入学模拟面试。“现在虽然不搞幼升小考试,但很多小学开学后还有面试,直接关系到孩子分班。我们这里有重点小学的退休老师,知道面试都看重什么,可以给孩子指导。”
与这些每年数十名学前班生源的分支机构相比,位于石景山区的一家学前教育机构总部历来招生规模庞大,“今年17个班,一个班25个人。家长来填报名表的时候,把孩子带来,我们看一下,可以的话交钱。”据介绍,这里除了第一次把材料费、跆拳道费和保险费共计2700元交上以外,每月分国际班2700元,围棋班2300元和特色班2100元。
家长:“再难的汉字都会让小朋友们跟着‘画’”
说起儿子贝贝上学前班的事,家住海淀区的钟女士多少有些无奈,“孩子是10月的生日,在小区的私立幼儿园上完大班以后,不能直接上小学,多出这一年总不能在家呆着,只好送去幼儿园办的学前班。”
钟女士原本并不指望儿子在学前班学到多少东西,但她渐渐发现,学前班已经主动将难度系数升级,而类似的迹象其实在两年前便已有所显现。“幼儿园从中班就开始教小学的知识,而且不是先学拼音,等拼音会了再学汉字,他们是拼音汉字一起教。再难的汉字都会让小朋友们跟着‘画’。刚开始,孩子连最基本的笔画书写方法都没掌握,经常写字倒插笔。”
到了学前班,原本底子就没打牢的贝贝不得不继续与拼音“作斗争”,“复韵母记不全,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不会读。寒假放假老师还留了作业,让在家抄写和默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虽说看似学了不少汉字书写,但钟女士发现,孩子在下笔顺序、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更让钟女士头疼的是,进入学前班以后,贝贝每天放学都有作业要写,“有时是写拼音加汉字,要写小学生用的生字本整整一页。还经常是些复杂的字,比如前几天写的‘笠’,这种不常用的字孩子写了也记不住。只要是写汉字的作业,一般都要三十到四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孩子总说不想去了,不喜欢写作业。”
因为这件事,钟女士特意找过老师,希望老师不要给孩子留作业,尤其是需要长时间坐在桌子前书写的作业。“孩子在学前班坐了一天,我更希望他放学后能出去活动活动,跑一跑。老师很意外,说其他家长都希望给留作业。”最终,老师还是尊重了钟女士的意见,给贝贝开了绿灯,但钟女士又担心,“万一孩子将来上学后总想着享受特殊待遇,对他的成长也不好。”
面对学前班里的种种不如意,钟女士也曾纠结到底要不要让孩子继续去上,“后来听单位其他上小学的家长说,有的小学一年级学拼音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不会就让家长教或去外面报班。我们都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不是每天坐在课桌前度过的,可是,如果真是那样,就算现在不学,等上了小学还不是得学?”
“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能给老师很好的第一印象”?
在学前班的问题上,苏女士是“过来人”。“儿子上的一级一类示范园,可到了大班还是走了一半,都去上学前班了。”苏女士坚持让儿子上完了大班,但终究还是心里没底,给儿子报了个幼小衔接暑假班。
开学后,苏女士发现,临阵突击的效果并不明显,跟那些扎扎实实学了一年的孩子比起来,儿子只能算零基础,“紧赶慢赶也只是勉强跟上进度,很难表现得特别突出。”苏女士有些后悔。好在儿子上了二年级以后,总算慢慢追了上来,苏女士心里觉得安慰许多。
不过,当表妹为孩子上学前班的事向她取经时,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上过一年学前班的孩子一开始就比较懂规矩,成绩又好,能给老师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很可能会保持下去。”
“单靠幼儿园努力是不够的,小学也要调整导向”
赵涵(化名,朝阳区某公立幼儿园大班老师)
前两年大班走的孩子比较多,都到外面上衔接班了。多的时候差不多能走三四十个学生,去年这种情况比较少,也就走了十多个。有家长和我们沟通,觉得幼儿园应该教一些知识。我们告诉家长,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比如,小班我们主要注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中班主要关注孩子合作交往等社会性的发展。到了大班,培养孩子主动学习、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倾听的习惯。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我们在大班也会安排许多幼小衔接方面的活动。比如,有模拟小课堂,有铃、小黑板、粉笔、作业本、教学书,孩子可以模仿老师去上课。上半学期安排一些“我要升小学啦”之类的主题教育活动,告诉孩子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小学校里有什么、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下半学期组织参观小学、体验一堂课,给孩子准备任务板,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还会让孩子背书包、自己带水壶,让孩子有自我服务的意识。户外活动方面,我们会让孩子练习跳绳、拍球、立定跳远等,让孩子能适应小学的体育课。
不过,单靠幼儿园努力是不够的,小学也要调整导向。现在很多小学大踏步地往前走,把没学会的孩子都甩下来了,还有一些甚至进行年级大排队,刺激落后的孩子,这些做法都只能是刺激幼儿园的小学化。这两年小学有课改的感觉,但要想根治,还得从头到尾改才可以。
“反对的是一个字母写三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学习本身”
刘琳(化名,朝阳区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
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时间确实是非常紧张的,以这学期为例,总共19周,课程有16个单元,必须保证每周差不多完成一个单元。这还不包括各种活动、期末考试和中间的一些小测验。这样的情况下,就迫使你必须赶紧完成任务,所以对一些没有基础的孩子来说,刚开始是会比较吃力。拿拼音来说,集中学习通常是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上学期由于时间比较长,我们延长到了将近两个月。但是,对于拼音的复习巩固,是一学期都在坚持的。
事实上,孩子最主要的差距并不在于之前有没有学过拼音,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即使一开始知识掌握相对较慢,但只要孩子有好的学习态度,有积极性,到后面知识是可以补回来的。相反,如果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学习习惯不好,只是学会了一些知识,上学后吃老本儿,那到最后反倒会与别人有很大差距。
现在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化怎么界定?小学的知识也分低中高端啊!在幼儿园讲高端应用题,显然是揠苗助长,但是教一些跟一年级接近的拼音字母、简单的数字,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些都没有问题。孩子有一个好的基础,让他顺利适应小学,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反对的是一个字母写三页之类的机械化重复性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学习本身。如果幼儿园大班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教一些拼音,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宗媛媛 文/摄
在肯定这一理念的同时,许多家长不禁担忧,管住幼儿园,是否反倒刺激了学前班?小学进度快,不提前学点能跟得上吗?
现状:“春季学前班最后2名额抢报中”
严查幼儿园小学化的消息迅速传开,五花八门的学前班、幼小衔接班似乎并未受到影响,甚至嗅到了更大的商机。
朝阳区青年路附近,多家学前教育机构零星分布在各个小区周围。上午十点左右,记者走进一家主打“重点小学培训班”的机构。一进门,便看到十多个孩子正从通向小区内的玻璃门往屋里涌入,“这是户外活动刚结束回来,”工作人员解释说。过道墙上,张贴着各区重点小学目录,“我们这里数学能学到100以内加减法,拼音英语也都有,让孩子一上小学就能有优势。”
与这家机构相隔不足50米,另一家强调“双语”特色的幼小衔接班也在招生中,门外广告上,“春季班最后2名额抢报中”显得格外醒目。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招春季半年和秋季全年两个班,实行小班教学。“日字加一笔能组成什么字?”“白!”并不算大的教室里,秋季全年班的孩子正在上识字课。工作人员在教室门外指了指里面的几个孩子,“都是从附近幼儿园转过来的,家长觉得在幼儿园学不到东西,怕上小学跟不上,就送到我们这里。”
同样是在青年路附近不远处,一家专做“幼小衔接”的机构也已经开始了秋季全年班的招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跆拳道、围棋、音乐、美术等14门课,每月含伙食费在内3800元,“现在报的话是这个价,过段时间有可能要涨价,别的校区都涨到4200了。”除了常规课程以外,这家机构每年还会在春季推出小学入学模拟面试。“现在虽然不搞幼升小考试,但很多小学开学后还有面试,直接关系到孩子分班。我们这里有重点小学的退休老师,知道面试都看重什么,可以给孩子指导。”
与这些每年数十名学前班生源的分支机构相比,位于石景山区的一家学前教育机构总部历来招生规模庞大,“今年17个班,一个班25个人。家长来填报名表的时候,把孩子带来,我们看一下,可以的话交钱。”据介绍,这里除了第一次把材料费、跆拳道费和保险费共计2700元交上以外,每月分国际班2700元,围棋班2300元和特色班2100元。
家长:“再难的汉字都会让小朋友们跟着‘画’”
说起儿子贝贝上学前班的事,家住海淀区的钟女士多少有些无奈,“孩子是10月的生日,在小区的私立幼儿园上完大班以后,不能直接上小学,多出这一年总不能在家呆着,只好送去幼儿园办的学前班。”
钟女士原本并不指望儿子在学前班学到多少东西,但她渐渐发现,学前班已经主动将难度系数升级,而类似的迹象其实在两年前便已有所显现。“幼儿园从中班就开始教小学的知识,而且不是先学拼音,等拼音会了再学汉字,他们是拼音汉字一起教。再难的汉字都会让小朋友们跟着‘画’。刚开始,孩子连最基本的笔画书写方法都没掌握,经常写字倒插笔。”
到了学前班,原本底子就没打牢的贝贝不得不继续与拼音“作斗争”,“复韵母记不全,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不会读。寒假放假老师还留了作业,让在家抄写和默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虽说看似学了不少汉字书写,但钟女士发现,孩子在下笔顺序、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更让钟女士头疼的是,进入学前班以后,贝贝每天放学都有作业要写,“有时是写拼音加汉字,要写小学生用的生字本整整一页。还经常是些复杂的字,比如前几天写的‘笠’,这种不常用的字孩子写了也记不住。只要是写汉字的作业,一般都要三十到四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孩子总说不想去了,不喜欢写作业。”
因为这件事,钟女士特意找过老师,希望老师不要给孩子留作业,尤其是需要长时间坐在桌子前书写的作业。“孩子在学前班坐了一天,我更希望他放学后能出去活动活动,跑一跑。老师很意外,说其他家长都希望给留作业。”最终,老师还是尊重了钟女士的意见,给贝贝开了绿灯,但钟女士又担心,“万一孩子将来上学后总想着享受特殊待遇,对他的成长也不好。”
面对学前班里的种种不如意,钟女士也曾纠结到底要不要让孩子继续去上,“后来听单位其他上小学的家长说,有的小学一年级学拼音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不会就让家长教或去外面报班。我们都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不是每天坐在课桌前度过的,可是,如果真是那样,就算现在不学,等上了小学还不是得学?”
“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能给老师很好的第一印象”?
在学前班的问题上,苏女士是“过来人”。“儿子上的一级一类示范园,可到了大班还是走了一半,都去上学前班了。”苏女士坚持让儿子上完了大班,但终究还是心里没底,给儿子报了个幼小衔接暑假班。
开学后,苏女士发现,临阵突击的效果并不明显,跟那些扎扎实实学了一年的孩子比起来,儿子只能算零基础,“紧赶慢赶也只是勉强跟上进度,很难表现得特别突出。”苏女士有些后悔。好在儿子上了二年级以后,总算慢慢追了上来,苏女士心里觉得安慰许多。
不过,当表妹为孩子上学前班的事向她取经时,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上过一年学前班的孩子一开始就比较懂规矩,成绩又好,能给老师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很可能会保持下去。”
“单靠幼儿园努力是不够的,小学也要调整导向”
赵涵(化名,朝阳区某公立幼儿园大班老师)
前两年大班走的孩子比较多,都到外面上衔接班了。多的时候差不多能走三四十个学生,去年这种情况比较少,也就走了十多个。有家长和我们沟通,觉得幼儿园应该教一些知识。我们告诉家长,幼儿园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比如,小班我们主要注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中班主要关注孩子合作交往等社会性的发展。到了大班,培养孩子主动学习、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倾听的习惯。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我们在大班也会安排许多幼小衔接方面的活动。比如,有模拟小课堂,有铃、小黑板、粉笔、作业本、教学书,孩子可以模仿老师去上课。上半学期安排一些“我要升小学啦”之类的主题教育活动,告诉孩子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小学校里有什么、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下半学期组织参观小学、体验一堂课,给孩子准备任务板,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还会让孩子背书包、自己带水壶,让孩子有自我服务的意识。户外活动方面,我们会让孩子练习跳绳、拍球、立定跳远等,让孩子能适应小学的体育课。
不过,单靠幼儿园努力是不够的,小学也要调整导向。现在很多小学大踏步地往前走,把没学会的孩子都甩下来了,还有一些甚至进行年级大排队,刺激落后的孩子,这些做法都只能是刺激幼儿园的小学化。这两年小学有课改的感觉,但要想根治,还得从头到尾改才可以。
“反对的是一个字母写三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学习本身”
刘琳(化名,朝阳区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
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时间确实是非常紧张的,以这学期为例,总共19周,课程有16个单元,必须保证每周差不多完成一个单元。这还不包括各种活动、期末考试和中间的一些小测验。这样的情况下,就迫使你必须赶紧完成任务,所以对一些没有基础的孩子来说,刚开始是会比较吃力。拿拼音来说,集中学习通常是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上学期由于时间比较长,我们延长到了将近两个月。但是,对于拼音的复习巩固,是一学期都在坚持的。
事实上,孩子最主要的差距并不在于之前有没有学过拼音,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即使一开始知识掌握相对较慢,但只要孩子有好的学习态度,有积极性,到后面知识是可以补回来的。相反,如果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学习习惯不好,只是学会了一些知识,上学后吃老本儿,那到最后反倒会与别人有很大差距。
现在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化怎么界定?小学的知识也分低中高端啊!在幼儿园讲高端应用题,显然是揠苗助长,但是教一些跟一年级接近的拼音字母、简单的数字,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些都没有问题。孩子有一个好的基础,让他顺利适应小学,有什么不好呢?我们反对的是一个字母写三页之类的机械化重复性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学习本身。如果幼儿园大班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教一些拼音,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宗媛媛 文/摄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背书包的孩子简笔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