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1·9e十7是什么意思,这严重吗?

HBV35%1.89()4
  HBV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DNA病毒,是一种复合体,直径为42毫微米,分核心及外壳(包膜)两部分,核心直径27毫微米,内含环状双股DNA和多聚酶,其外是脂蛋白外壳。HBV抵抗力很强,在60℃经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中均不能使其灭活。煮沸10分钟后,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包膜上的蛋白质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大量释放于血液循环中,其本身并无传染性。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度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消毒可以灭活。
  HBV具有三种抗原抗体系统: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sAg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部分。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指标,但不是乙肝诊断的唯一依据。HBsAg能激发人体产生抗体(抗-HBs)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
  e抗原抗体系统(HBeAg,抗-HBe):
  乙肝的传染源是多样化的,有急慢性患者,也有隐性感染者与带病毒者,其中以慢性患者与带病毒者最为重要。急性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阳性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与HBeAg、抗-HBc是否阳性有关。凡血清中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以上者,称为迁延性HBsAg携带者。国内的迁延性HBsAg携带者中,绝大多数同时HBeAg阳性,在数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排出体外,并通过注射或非注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注射途径包括输血及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随着献血员的筛选、血制品的净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灸针的推广使用,经注射的传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而非注射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手术和血液的接触等传播途径将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由于乙肝病毒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触也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
什么是「大小三阳」?  所谓“大小三阳”是指进行“乙型肝炎抗原二对半检查”(简称为乙肝二对半)的二种不同结果。“二对半”中的第一对是指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第二对是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另外第三对是核心抗体(抗-HBc)
和核心抗原(HBcAg)。由于在肝细胞中,核心抗原已被全部装配成乙肝病毒,血清中没有游离的核心抗原,故在周围血液中只能检测到第三对中的半对,即核心抗体,故称二对半。
  “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大三阳”和它的区别是前者E抗原阳性。它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对于一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已经产生突变的病毒株感染,它不能表达E抗原和E抗体,但是如果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MA)依然阳性,表示病毒血症存在,仍然具有传染性。
  无论“大三阳”抑或是“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要想了解肝功能的情况,最好是定期(3个月至6个月)到医院作一次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检查。
  “两对半”,“大三阳”与“小三阳”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以及“两对半”,原来“大三阳”是指在乙肝检查中
HbsAg阳性, HBeAg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两对半”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HbeAg, 抗HBs、抗Hbe,抗HBc。
  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检测“两对半”,已为众所周知。近年又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的称法,并在谁重谁轻问题上存在误区。其实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表抗“和c抗体均为阳性的基础上,如果e抗原也是阳性,即被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仅有e抗体阳性,即被称为“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希望从“大三阳“尽快转为“小三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大致有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第二种情况‘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容忍乙肝病毒与其长期和平共处,而成为携带者的。第三种情况,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伴有临床症状,或有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尽快控制活动性肝病。因为我国绝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肝病活跃的过程。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活动性肝病或能避免慢性肝病的反复活跃,就能有效地阻止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医学研究还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自然转阴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机会,但具体何时发生,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因此,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即使试图用抗病毒药将“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也必须选择肝功能异常者,治疗才有反应。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适于药物治疗,等待自然转阴才是明智之举。他们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不宜从事餐饮服务和保育工作。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有效吗?
  干扰素是1957年发现的,问世已有30多年。这是人体受到病毒侵袭时,自然产生出来的一种极微量的蛋白质,是人体本身的抗病物质。十多年前生产这种生物制品成本非常昂贵,每克约需5000万美元,约等于当时1.5~2
吨黄金的价值。现在除可以用人血制备干扰素外,还能成功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为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慢性乙型肝炎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中25~50%的患者经3至4
个月治疗后有良好反应,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和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从血中消失,随后临床症状缓解,转氨酶恢复正常。不少研究结果表明,欧美国家患者疗效较佳,而东方(如中国、日本)患者疗效较差。但如能仔细挑选治疗对象,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疗效仍可望提高。由于机体对干扰素的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什么类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可望对干扰素有较好的疗效,这不仅是临床医生在决定用药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众多患者所关注的话题。1990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病毒性肝炎会议上,专家们提出患者的下列因素将会影响干扰素的治疗效果:
  1.凡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治疗前肝炎病程短(小于7 年,尤其是在2 年左右)、e抗原阳性伴低水平HBV-DNA
阳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女性患者、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和无其它疾病(如爱滋病毒感染、肾病和糖尿病等)伴随者疗效好。
  2.e抗原阴性而HBV-DNA
阳性的患者,应用干扰素亦有一定效果,但疗效稍逊。慢性迁延型肝炎的疗效亦较慢性活动型肝炎差。
  3.HBs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疗效亦较差,可能与HBV-DNA
已整合到肝细胞的基因组内有关。此时机体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下降,反应就差。病程越长,整合的机会越大,敏感性也越低。
  4.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转氨酶正常者,干扰素治疗基本无效。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在胎内或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致不能清除病毒,故绝大多数演变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这类患者内源性干扰素往往并不缺乏,故给予外源性干扰素治疗常不奏效。
  在干扰素治疗有效的病例中,治疗初期常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现象,随后e抗原和HBV-DNA
消失,e抗体出现,继而转氨酶恢复正常。转氨酶升高与干扰素治疗后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被体内杀伤性免疫细胞溶解破坏有关,是预测治疗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不伴有黄疸和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明显减退)等肝功能损害加重的表现,患者不必为转氨酶升高而过分担忧,更无须停药或加用降酶药物。但大多数患者在干扰素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发热、肌痛、恶心、呕吐等,还应注意骨髓抑制,个别有严重反应者应调整剂量或立即停药,故接受干扰素治疗患者应以住院观察为宜。
  干扰素与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自然经过多预后不良,未经治疗5年后约50%的患者发展成肝硬化,一小部分自然地发展成无症状HBsAg携带者(每年约2%-3%)。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动性与病毒免疫反应有关。而a干扰素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免疫调控机制起作用。1996年11月德国消化和代谢疾病学会专门讨论了慢性肝炎的治疗问题,并对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治疗后的复发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适应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性检出病毒复制,是干扰素治疗的对象;而急性乙型肝炎约90%病例可自然痊愈,不是干扰素治疗的指征。但需要强调的是,近年发现HBeAg阴性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病毒复制,HBeAg阴性患者病毒复制是前C-变异株的复制。所以区分慢性乙肝HBeAg阳性(野生株)和HBeAg阴性(前C-变异株)型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剂量的临床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500-600万单位,3次/周,皮下注射6个月。如果6个月治疗后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可以在血清转换后继续用药2个月。治疗后数周转氨酶升高反映a干扰素诱导对HBV感染的肝细胞毒性反应,应视为良好的标志,一般不用降低剂量。
  对于抗-HBe阳性复制型乙型肝炎(前C变异株),初治对a干扰素的应答与野生株感染的效果相似。也就是说这类患者a干扰素治疗后HBV-DNA也可阴转。但是复发率较高,因此有人建议治疗疗程为1年。
  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虽然血清学HBV-DNA阴性和抗-HBe持续阳性,但是转氨酶持续或波动性阳性,往往发展成进行性肝病。这类患者是因为前C变异株复制低于检出水平,目前尚无特殊疗法。这种情况可以做肝脏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如果枪出慢性肝炎可应用。干扰素联合口服第二代核苷酸衍生物综合治疗6-12月。
  a干扰素治疗中最常出现副反应是感冒症状。可以出现全身乏力、发热、头疼、四肢酸软等,可在注射a干扰素之前1小时给予扑热息痛O.5-1.O克,以预防控制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其他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一些神经反应障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局部红斑等,可以对症治疗,以减轻副反应的发生。
乙型肝炎HepatitisB&
何谓乙型肝炎?  本病为致肝脏炎症的病毒感染。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中,但仅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有传染性。感染危险最高的人包括:乙型病毒携带母亲的婴儿,共用针筒的吸毒者,乙肝带毒者的家庭成员和多性伴侣,其他危险人群有:集体生活的人群,接受透析治疗者,直接接触感染血液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乙肝可呈携带状态,一旦感染,有10%的机会成为终生带毒者。
如何感染?  感染的主要途径:1、围产期(由乙肝带毒母亲分娩的婴儿);2、经静脉,因受污染的注射器注射,或刺伤;3、性(因感染性精液或阴道分泌物);4、少见的,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了感染的血液。
有那些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关节痛、荨麻疹或皮疹。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尿色变深,皮肤巩膜黄染(黄疸)。某些感染者仅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
症状何时出现?  通常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幅度为2-6个月。
传染期多长?  症状出现前几周,感染者体液中就有病毒,在其后的几个月仍有传染性。如成为病毒携带者,则有潜在传染性。
  如何治疗?  有一种抗病毒药,对某些患者有效。可就医获得信息。
有否预防疫苗?  有。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夏威夷推荐出生的婴儿均注射此疫苗,高危人群亦推荐使用,如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性伴侣、从乙肝流行国家来的移民。
如何免受感染?
  高度危险者注射疫苗。乙肝带毒者不得与人共用:剃刀、牙刷和其他可能被体液污染的物品。
  乙肝带毒母亲出生的婴儿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用于其他接触者,如意外被血液污染或针刺后,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疫苗。
  对于性接触,在14天内注射也可能有帮助。
  怎样预防乙型肝炎  乙肝的传播,除了通过消化道传染外,还可能通过注射方式经血传播。例如输血,用不洁针头和针筒注射,针炙针、外科及牙科器械未经彻底消毒等,都会传播乙肝。又如蚊子、臭虫等吸血动物也可能传播乙肝。感染了乙肝的孕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都可能直接把乙肝病毒传给婴儿。婴幼儿时期感染了乙肝,容易形成慢性乙肝、肝硬化,最后可能发展成为肝癌。
 1.注射用品及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仅用75%酒精浸泡,擦抹是杀灭不了乙肝病毒的。
  2.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3.切断唾液传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4.阻断母婴传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婴传播,就可以使我国乙肝表面抗携带者人数减少1/3。目前全国有1亿多表面抗原携带者。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如果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纯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时,生后1个月、2个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5.防止乙肝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要点与甲肝基本相同。
  6.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型肝炎,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7.及时隔离、治疗病人。乙肝病人隔离期要比甲肝病人隔离期长。
  乙型肝炎疫苗有哪几种?  乙型肝炎疫苗各国都在试制,我国各地也有各种不同产品。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乙肝血原疫苗”,其制作方法是,利用曾经患过乙型肝炎但已痊愈且已产生了抵抗力(抗体)的人的血液,并通过人为的方法使它增强对抵抗乙型肝炎的能力。另一类是“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其制作方法是,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把乙肝病毒中有免疫功能而没有传染性的那一段基因用科学的方法切割下来。这种疫苗要比血原疫苗好得多,它可避免血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许多不利因素,而且还可以大量生产,价格便宜,现在正在大量试制。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可以像麻疹疫苗那样得到普遍应用,从而使人类免受乙型肝炎的侵袭。
  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有哪些?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为乙肝易感者,他们包括:
  (1)婴幼儿,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2)从目前所获得的资料来看,乙肝的发病率以城市青壮年较高,且多为无黄疸型。说明在某些流行地区,青壮年也是易感人群,应作为接种对象。
  (3)与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专业人员,因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播。
  肝炎疫苗──预防肝炎的防疫针  预防肝炎的防疫针──肝炎疫苗,人们已盼望已久。如今终于问世了。它经过几十万人试用证明,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效果确实。
&&&&乙型肝炎疫苗是怎样制造的呢?
目前采用的是血源性疫苗,即从人血中提取出来,经过严格的处理,使它能激发人体产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又不致使人患病。但由于它来自人血,所以数量有限,大量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我们知道病毒是由一个蛋白质的外壳和一个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的核心组成的,病毒的“繁殖”
就是由于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所谓复制就如同印刷一般,—个模子能印出许许多多相同的图像来。基因工程技术人员将“属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脱氧核糖核酸取出,将它置于酵母菌的启动基因控制下,这样就可利用发酵的方法来生产乙型肝炎的疫苗。当然此法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尚未大量生产。
  乙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传染。那么,哪些人需要注射它呢?
新生儿尤其是母亲患有乙型肝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乙型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或与乙型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配偶;接触人血的各种工作人员;做肾透析治疗及需要频频输血的病人。
  我国生产的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用于新生儿及有高度被传染危险的人,每次肌肉或皮下注射30微克,一般的预防对象,可每次注射20微克。新生儿应于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一剂,并最好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合用。新生儿及其他对象皆应于第一次注射后1个月及6个月后各再注射1剂,共3剂完成免疫过程。据统计资料表明,完成免疫注射的人,90%以上可产生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并可持续数年之久。5年后,部分人员体内抗体数量减少,需要加注1个剂量。
  已经患过乙型肝炎者,乙肝抗原抗体,即所谓两对半试验中有阳性结果的人,不再需要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就不必和肝炎病人隔离吗?  乙型肝炎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防止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入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相对的,就是说对一定量一定毒性的乙肝病毒,对一般健康人可以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发生改变,那末结果就不一样,因此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仍旧要注意避免和乙肝病人的接触,特别是接触传染性比较强的(e抗原阳性的)乙肝病人的血液或其血制品。如果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的皮肤破损时,偶然接触到这种病人的血后,可以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以起到暂时的保护作用。
  乙型肝炎的病毒和甲型肝炎的病毒虽然都能侵犯肝脏并引起肝脏细胞的损害,但它们的毒性并不相同,它们的传播方式、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也不完全一样。所以,用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制备出来的无毒性、能防止乙型肝炎病毒侵袭的乙肝疫苗,只能预防乙型肝炎,不能预防甲型肝炎。
   六神丸可治疗乙肝  用六神丸治疗乙型肝炎,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早愈,每日3次,每次10粒,
  连服2~4周,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对乙型肝炎表面搞原阳性转阴性较快。
  专家提醒:转胺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昨天,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和中山医科大学一附院联合举行的咨询义诊中,专家说,转胺酶高不一定是肝炎,也有可能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专家介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过度紧张劳累,加上环境的污染,很容易导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因其发病时带有转胺酶升高,所以很容易与肝炎混为一谈。如果治疗不当,会使病情加重。该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多数在40岁以后发病。
  专家提醒,有疲劳症状者一定要注意休息,特别不能喝酒,蔬菜一定要洗尽残留农药,少到街上行走以免吸废气。因为这些因素会损害神经细胞,导致肌营养不良。如果休息仍得不到恢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段功伟、方宁)
  中国发现胎儿感染乙肝病毒的传播机制 (April 03,
AM) 中新社
  胎儿在母体内是如何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这个问题一直是个未知数。经过长时间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复杂的实验观察,我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胎儿在子宫内感染HBV的传播机制。
  这项研究发现,先兆早产引起胎盘微血管的破损,会使母亲含有高浓度HBV的血液进入胎儿体内。HBV从母亲的脱膜细胞经过滋养层、绒毛间质到胎儿的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一个逐层转移传递的过程,并且细胞越接近胎儿其感染HBV的机率就越小。
  以第四军医大学徐德忠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从1992年开始,就开始了病例对照研究和血清与胎盘的多种乙肝生物学标志的实验室检测。他们收集了陕西妇幼保健院402例连续性入院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这些孕妇分娩前的血标本和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的静脉血液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和分子病理学研究,最终发现了这些结果。
  研究胎儿的感染机制是一个关健课题,胎儿在子宫内感染HBV,乙肝疫苗就无法起到预防作用。
  什么叫做HAA阳性?  二十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布伦百格在研究白血病病人的血液时,从一名澳大利亚病人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相关抗原,便把它叫做澳大利亚抗原,简称为澳抗。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证明,这个所谓澳抗是一个与肝炎相关的抗原,所以科学界便把它叫做肝炎相关抗原,肝炎相关抗原的英文缩写是HAA。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把肝炎相关抗原进一步区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表抗或写作HBsAg)、表面抗体、核心抗体、e抗原与e抗体。这五项中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成对、e抗原与e抗体成对,所以也有人把这五项指标称为“两对半”。
  所谓HAA阳性,就是在病人的血液中,找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现在的研究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即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换句话说,HAA阳性表示体内存在着乙型肝炎病毒。一个人的体内查到了乙型肝炎病毒,并不等于他就是乙型肝炎的病人,这就好象怀里塞着酒瓶的人不一定是醉汉一样。如果没有肝炎病史,肝功能检验结果正常,则只能认为他是一个肝炎的“带病毒者”罢了,这种情况在我国颇为常见。据研究,这些带病毒者如果不发生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对他们的健康并无多大影响,所以并不认为HAA阳性是一种病态。
  HAA阳性者如果有肝炎病史,则证明所患的可能是乙型肝炎;如果肝功能试验持续异常,则表示为慢性乙型肝炎,当然应按照肝炎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对HAA阳性的带病毒者,目前尚无特效的方法使它转为阴性,有些医疗单位试用免疫治疗或中药治疗,至今尚无定论。
  HAA阳性者的血液中含有乙型肝炎病毒,他们不应该给其他人献血,HAA阳性者用过的注射器也应该严格消毒,以免传染给别人。但一般的接触并不会传染,所以不需要对这些人进行隔离,他们可以正常地工作,但不宜担任炊事员或保育员。HAA阳性的人也可以结婚生育,但由于在HAA阳性者的唾液或乳汁中都曾发现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所以HAA阳性者最好与别人分食。
HAA阳性的母亲最好采取人工喂养婴儿,以免因婴儿抵抗力差而受到传染。
  据研究表明,部分HAA阳性者,随着免疫力的增强,HAA可能转为阴性。
  澳抗、表抗、两对半
  1963年,美国费城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布伦百格,在研究一位患白血病的澳大利亚人的血液时,发现了一种抗原物质。当时他并不知道这种抗原物质在血液中存在的意义。由于这种抗原来自一名澳大利亚人的血液,所以便将它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为“澳抗”。
  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抗原与“同种血清性黄疸”有关。“同种血清性黄疸”与以往所称的“传染性肝炎”不同,它的潜伏期较长,主要经输血或注射传染,呈散发性,部分病人的病程迁延,甚至形成慢性肝炎。而“传染性肝炎”则潜伏期较短,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往往呈暴发性流行,但预后较好,一般不会演变为慢性肝炎。显然这位澳大利亚白血病病人很可能是因为经输血而感染了“同种血性黄疸”,因而在血液中检出这种抗原物质。
  由于澳抗的发现使区别“同种血清性黄疸”与“传染性肝炎”有了实验证据。因此,目前已将“同种血清性黄疸”称为乙型肝炎,而“传染性肝炎”则称为甲型肝炎。既然已经证实澳抗与乙型肝炎有关,便将澳抗改称为肝炎相关抗原,即HAA。当然严格地说,应该称为乙型肝炎相关抗原。不久,科学家们又注意到这种抗原物质,实际上只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而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全部,所以把这种抗原物质正式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简称为“表抗”。在一个人的血液中查到表抗,表示他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当然他不一定是一个肝炎病的患者。
  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除了能检查血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外,还能检查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能检出,所以群众便将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
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合称“两对半”。血中检出表面抗原的意义前面已经叙述,血中查到表面抗体,则表示曾经受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已经产生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e抗原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一部分,血中查出e抗原,表示有大量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血液中,具有传染性。e抗体的发现,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被控制,很少再有传染性。核心抗体的存在,表示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证据,如果是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则表示体内仍有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病毒正在复制,处于感染期。
  澳抗、表抗、两对半实际上都是乙型肝炎的检验指标,它们的命名,体现了人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乙型肝炎病毒的各个部分对人体来说都是抗原物质,如外壳部分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核心部分称为乙肝核心抗原(HBcAg),此外,还有e抗原(HBeAg),存在于病毒核心内。表面抗原及核心抗原都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与引起皮肤有关的主要是表面抗原。
其引起的皮肤病有以下两种:  (1)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发病机理不清楚,有人认为是由于乙肝病毒通过皮肤粘膜所致的原发性感染,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所致。一般见于儿童,以2
~6岁居多。无明显前兆而突然发疹,为针头到绿豆大小扁平充实性丘疹、暗红、紫红或淡褐色。主要发生于四肢及面部,不痒,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经2~8周自然消退,可有轻度脱屑。在皮疹出现的同时或1~2周后发生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患者无肝炎症状或仅有低热、倦怠和全身不适,查体发现肝肿大,但无压痛,血清转氨酶高,血清表面抗原呈阳性,但此种澳抗阳性患者3个月后约半数可转阴,此后转阴率极慢。
  (2)乙型肝炎抗原血症 为乙肝患者伴发的皮肤病表现。急性乙肝患者,在发病前2周有10% ~20
%发生荨麻疹,少数病人可发生红斑、斑丘疹、多形红斑、猩红热样红斑、红皮症及紫癜等,同时可伴有关节痛。慢性乙肝患者可在躯干、四肢发生炎症性丘疹,中心化脓、结痂、萎缩,形成特殊的痘样疤痕,此皮疹可持续多年,且随着肝炎病情的变动而波动。此外,尚可发生肝病常见的皮肤表现,如红斑、痤疮、红斑狼疮样改变、膨胀纹、紫癜等等。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八项注意 (文章来源:健康世界)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大国,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占了人口的10%,即1.2亿人;尤其严重的是,妇女如果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就非常容易在生育分娩时,直接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尽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即所谓“澳抗阳性”,在检验报告单上HBsAg为“+”号)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也基本正常,除了部分工作(如饮食服务、幼教保育人员)从业受限制外,其他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学习。但是,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肝组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八点: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发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在检查中,同时发现有e抗原阳性,则表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进一步检查治疗。
  2.由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液中含有完整的病毒颗粒,能感染他人,因此,他们不能献血,也不能从事餐饮服务、育儿工作。
  妇女月经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冲洗外阴部的浴盆和毛巾要单独使用;当有外伤出血时要妥善处理,伤口要认真包扎,被血污染的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应焚烧,防止血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唾液中,能检出乙肝病毒,因此生活中应实行分餐制,餐具、牙刷等生活用品要专用;尽量避免夫妻间的深吻。
  4.严防医源性传播。含百万分之一毫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液进入健康人体,即可引起感染。因此,防止医源性传播是预防乙肝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他们使用的注射器、采血针等,必须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要及时焚烧处理。
  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孕妇,分娩前后或人工流产时,要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血液污染环境。同时,为了达到保护儿童免受感染的目的,应对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程序完成全程免疫。产妇在乳房受伤时,应停止哺乳。
  5.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饮食原则,应是“三高一低”,即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而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都需要肝脏参与而增加其负担。
  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忌烟酒。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被人体吸收后,需要在肝脏中解毒,从而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破坏肝脏的生理功能,使肝细胞坏死,同时引起脂肪代谢紊乱,使肝内脂肪堆积,进而引起肝脏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肝硬化。
  7.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节制性生活。过度的性生活不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乙肝也是一种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从携带者的精液、唾液、月经和分泌物中,都能检出乙肝病毒。性交过程中,病毒还可通过损伤的黏膜而传染。
  8.病毒携带者应保持心情舒畅。祖国医学认为:“怒则伤肝”,肝脏喜疏泄、条达,如果肝气郁结,气机不调,则会致病。肝炎病人在生气时,常常会引起肝区疼痛,食欲减退。因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注意保持心态的平和。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我国约有1亿多人口染乙肝病毒,发病率相当高。它主要引起肝细胞的损害,出现类似于甲肝的症状及皮疹、关节炎、尿中红细胞和蛋白,晚期容易并发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做好乙肝的预防工作是关系全民健康的大事。
  乙肝的传播途径比较广泛,它可以通过输血、注射血清制品传播,也可通过唾液、尿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传播,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预防乙肝应做到:
  1、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管理,不滥用血液制品;
  2、加强对献血人员的检测与管理;
  3、对于饮食行业的人员、保育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及时调离该行业工作;
  4、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督和监测,加强餐具消毒,提倡使用公筷;
  5、严格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6、对个人应注射乙肝疫苗(特别是新生儿),预防乙型肝炎;
  7、保护好水源,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不喝生水;
  8、发现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
  乙型肝炎在我国和世界的流行情况如何?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主要与流行状况、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一般说来,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干成人,城市高于农村;且各地区的人群感染率有很大不同。北美、西欧及澳大利亚为低度流行区,人群中HBSAg的阳性率仅。2%~5.0%,乙肝核心抗体(抗一HBC)的阳性率为4%~6%,儿童与新生儿感染者较少见;东欧、日本、地中海地区、西南亚及独联体为中度
  流行区,人群中HBsAg及抗一HBc的阳性率分别为2%~7%和20%~55%,儿童和新生儿的感染较为常见;我国和东南亚国家及热带非洲为高度流行区,HBSAg和抗一HBc的阳性率分别为8%~20%和70%~95%,儿童与新生儿感染极为常见。根据199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人口中约半数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正在感染中,有10%以上的孕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则60%的新生儿在两年内可被感染上乙型肝炎。通常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6月龄时其HBsAg阳性率约40%左右;而HBsAg及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6月龄时的HBsAg阳性率几达90%~100%。
  至于乙肝亚型的地理分布亦各不相同:ayw多见于非洲、东地中海、中东及巴基斯坦;adw多见于北欧及美洲;adr多见于东南亚及远东,adw及adr多见于印尼、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泰国。而我国则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汉族人以adr为主,adw次之;蒙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兄弟民族几乎都是ayw亚型,ayr亚型极其少见,而adr亚型几乎没有。这些对乙肝病毒的传播和演变规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肝肾炎
  HBV至少可分为几个亚型,我国HBV的亚型分布如何?
  HBV至少可分10个亚型(即8个不同亚型和2个混合亚型)其中主要有adr、adw、ayr和ayw
等4个亚型,各亚型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显著不同。
  根据全国23个省、市(直)、自治区16个民族共计2364份HBsAg阳性血清检测表明,我国多数地区为ayw亚型,广西为adw亚型优势区,ayr亚型较为罕见。
  查出澳抗阳性怎么办?  首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在1/2~2周后复查1次,同时查血清转氨酶、乙肝核心杭体免疫球蛋白M、核心抗体、e抗原、e抗体及表面抗体。如果有条件,还可检测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如转氨酶明显增高者应住院治疗。无转氨酶增高而其他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高或阳性时应请医生对自己的转归和传染性作出初步评价。必要时应配合医生做肝活检,了解肝脏是否存在病理变化,有病理阳性发现者应按乙型肝炎处理。
  查出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者,每3个月应复查1次。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e抗原阳性,且无症状者,可6个月至1年复查1次。因为表面抗原阳性者转变为肝炎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几倍。
  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妇女特别要注意经期卫生,严防经血污染手和日常生活用品,避免赤手触摸他人的开放性伤口,不当保育和饮食行业人员;已怀孕而一定要求生育者,应请医生定期检查肝功能及乙肝标记。她们的新生儿最好采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预防注射,保护好下一代。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食具、牙具、刮面刀、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等应与其他人分开。要防止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环境,感染他人。
  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兼有e抗体阳性者,可以正常工作、学习、劳动、入托,定期接受医学观察,但不能承担献血任务。
  我国有母婴传播的肝炎有多少?  全世界约有两亿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我国约占1.3亿,占65%左右。1988年的抽样调查发现,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0.34%。2周岁以下的幼儿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几乎成倍增加,5岁时达高峰,10岁以后缓慢下降。整个人群中感染过乙肝毒的人占59.8%。另有资料表明,国内约有1300万慢性肝炎的患者在社会上流动,每年有227万新发的急性肝炎病例(其中大部分是乙型肝炎),每年约有75万~150万孕妇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对她们的婴儿若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则在2岁以内约有60%能感染乙肝病毒;而凡是新生儿期感染乙肝病毒者,9.0%可长期带毒。
  根据现有统计资料估算,我国目前众多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中,至少有6500万是由母亲怀孕时或生后传播给婴儿后而长期甚至终生携带的。如果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乙型肝炎病毒就可由母亲分娩时直接传给新生儿,每年将有80万人进入乙肝表面抗原长期携带者的行列。
  资料还表明,在乙肝表面抗原长期携带者的队伍中,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一半是死于肝癌。由此可见,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国害”。对于母婴间传播肝炎的研究关系到我国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全民族的兴旺。
  乙肝母婴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目前认为,乙肝感染的孕妇垂直传播病毒给下一代,以产道分娩传播的危害性最大。理由是:
  (1)新生儿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由阴转阳的时间恰好与潜伏期相同。北京、上海、浙江、广西4
组556例新生儿出生时,乙肝表面抗原96%以上是阴性。其中60%可在1年内转阳。而生后6个月内转阳者占1年内转阳者的95%,3月龄是转阳的最高峰,有报道可达全年转阳者的85.2%。
  (2)乙肝产妇产道分泌物、血液及羊水中分别查出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8%、100%及33%。而新生儿胃及口咽内容物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在95%以上。因此,胎儿经产道分娩吞食毒血、羊水及产道分泌物,是新生儿受染的客观证据。
  (3)出生后48小时内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射,可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预防效果达70%~90%以上。如果是宫内感染就达不到如此显著的效果。
  (4)剖腹产是否能减少婴儿生后乙肝表面抗原转阳率,台湾对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447例婴儿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经一年后发现,经产道自然分娩的385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转阳率为24.1%;剖腹产的62名儿童的转阳率为97%(P<0.05),认为剖腹产加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是目前预防母婴产道传播乙肝病毒的最好手段。但也有报告认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自然分娩及剖腹产两组婴儿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阳率相似。
  通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杂交等高技术检测和科学的对照观察,已确认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存在,认为总的宫内感染率在10%以内。近年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如下:
  (1)用基因杂交法检测新产儿,发现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引产儿)为12.8%;用探针技术发现乙肝病毒的C基因和前S基因整全杂交带的阳性率为9.4%。
  (2)检查16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所生的流产死胎,在7例胎儿血及肝血浆中均查到乙肝表面抗原颗粒,1例肝细胞核周查到乙肝核心抗原阳性,其中6例血清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
阳性,3例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活力升高。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已整合到胎肝细胞基因中,但无特定的整合部位。
  (3)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的引产胎儿的心血和肝组织,发现1例(4.6%)肝组织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阳性,肝细胞内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均为阳性。
  (4)临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的引产儿,结果显示,表面抗原阳性率为42.7%,以4~5月龄的胎儿阳性率最高,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孕妇的引产儿乙肝表面抗原全部为阴性。
  以上结果不仅证明了乙肝病毒可直接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宫内感染,而且提示乙肝病毒已经有部分整合到胎肝细胞基因中,这有可能是造成早期流产、死胎的原因,也可能是生后终身携带病毒和发生肝癌的潜在根源。
  妊娠期乙肝的传播方式有哪些,应注意些什么?  妊娠期乙型肝炎与孕产妇母子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妊娠期乙型肝炎可直接由于妇科、口腔科、外科等医疗器械消毒缺陷而产生,应高度重视该病的预防。
  (1)乙肝病毒对理化因素有耐受力,必须高压蒸汽消毒(120℃/30分)或干热空气消毒(180℃
/60分)或煮沸消毒(超过30分)。消毒前必须进行机械性净化和用去污剂处理血迹等污物。
  (2)产科、外科手术、药物注射、静脉采血、触诊时的乙肝病毒传播,可造成医源性妊娠感染。性交、分娩可造成乙肝病毒的非肠道感染。尤其注意输血时乙肝病毒传播,应检查献血者血清乙肝标记物。
  婴儿感染乙肝病毒有哪些因素?  婴儿感染乙肝病毒与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的孕母关系最大。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生后水平传播。亦与生活密切接触的亲属、保姆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急慢性乙肝患者有关。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怀孕妇女感染乙肝病毒的时间有关,妊娠早中期患乙型肝炎者,出生后婴儿的感染率为6.2%;孕母在妊娠晚期至产后两月内患乙肝时,其婴儿感染率可达70%。
  (2)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母亲血清中e抗原阳性者所生婴儿90%以上主要感染乙肝病毒,而e抗体阳性母亲的婴儿仅有10%~20%发生感染。
  (3)与母亲血清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阳性有关。血清中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与e抗原的指标平行,孕母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阳性者其e抗原必定阳性;而e抗原阳性时,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83%阳性。凡血清中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80mg/10ml的母亲所生的子女,即使接受了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还是全部感染了乙肝病毒。
  (4)与种族地区有关。抽样测定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中的e抗原,发现美国人的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率为4.7%;法国人为3.6%~6.6%;意大利人为5%;西班牙人为5.5%;台湾人为
39%;香港人为54.1%;上海人为31.3%;印度人为56.1%;新加坡人为50%。其中亚洲黄种人的e抗原阳性期可持续长达20余年。英国妈妈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9例所生婴儿无一例表面抗原转阳者;而中国妈妈14例所生子女中有9例(64.3%)表面抗原生后1年内转阳。提示与遗传因素可能亦有关。
  (5)母血乙肝表面抗原滴度越高,婴儿感染率也越高。母血滴度为1&#例,其婴儿有2例(22.2%)转阳;母血1&#例,其婴儿有8例(50%)转阳;母血1&#例,其婴儿有
15例(65.0%)转阳;血1&#例中,其婴儿有8例(88.8%)表面抗原转阳。
  (6)与婴儿首次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有关。凡在1月龄以内受感染的婴儿,日后78%可成为持续表面抗原携带者;而大于1岁的受染者,携带率小于20%;成人感染后转成慢性者在5%以下。
  (7)父亲对婴儿的传播。凡父亲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e抗原阳性时,子女的感染率达85.7%,成为携带者42.8%;但父亲e抗体阳性时,其子女有四分之一感染,而未见成为携带者的婴儿。
  澳抗阳性儿童能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吗?  我国人民对乙型肝炎普遍易感,儿童更容易患病。为保护儿童健康,入托入园前做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已成常规。我们认为检测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儿童拒之门外,而是要为他们单独成立托儿所、幼儿园,以便管理和隔离。可选择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保育员和工作人员担任该所(园)、班的阿姨。在该所(园)的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注射乙肝疫苗。不能成立单独机构的地方和单位,应在幼儿园中设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儿童班,从隔离条件上减少他们与阴性儿童的接触。
  近年某幼儿园对这个问题专题作了研究。该园有乙肝易感儿240名,全部进行了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3针,每次10~20mg)。6个月后有计划地接收5名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儿童入托。再过半年及2年半后全园检查。全部接受免疫的儿童无一例发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迹象。说明已接受乙肝疫苗的小儿即使与表面抗原阳性,并带有e抗原(传染性)的儿童混托,对健康儿并无不良影响。因此,如果有条件,能给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的儿童和工作人员普遍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即使有个别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入托,他们也已具备抵抗能力,园内也就没有必要为“澳抗”阳性儿童单独分班了。
  托幼机关中的肝炎病人应如何管理?  托幼机关中发现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后,除患儿隔离治疗外,应对接触的各班幼儿和保育人员、教师进行医学观察45天,医学观察范围可根据调查后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以患儿所在班级为主。怀疑水源污染者应全园留察。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转托手续。对出院的肝炎患儿,尚需继续观察1个月,并需持有区、县级或街道、乡镇级医院痊愈证明方可回所(园)。对与急性肝炎密切接触的儿童,自最后一次接触日起,医学观察45天。如系留家患者的接触者,则延长至75天,未发病者方可回班。乙、丙、丁型肝炎患儿发病时立即隔离治疗。其接触者如已经种过乙肝疫苗,则无须检疫,但需医学观察,注意环境及幼儿玩具、食具及用具的消毒,对疑似者作必要的肝功检查,未种疫苗的可接种乙肝疫苗,没有必要人人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突然接触阳性乙肝病毒血液的意外事故者应如何预防?  对经皮肤(针刺、咬伤、裂伤)或粘膜(眼结膜或粘膜)接触乙肝患者血液的意外事故,首先要搞清血液的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其他标记状况,同时了解接触者的乙肝疫苗接种及免疫应答情况。
  (1)对未接种过疫苗或未完成全程免疫的接触者,应接种乙肝疫苗。如条件允许,接触后应尽早注射单剂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每千克体重0.06ml,切勿超过24小时;第1针乙肝疫苗可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或接触后7天内在不同部位肌注,以后2针可在接触后1个月和6个月接种。如果接触者已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2)对种过疫苗,并已知乙肝表面抗体应答状况的接触者,应根据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而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1针疫苗;如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3)对已种过疫苗,但不知乙肝表面抗体应答状况者,应立即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后,按(2)处理。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来源有哪些?  (1)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绝大多数的母婴传播是在分娩的过程中经血或经口传播。但也有一部分胎儿通过胎盘感染,这些胎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血中HBsAg即可以为阳性。
  (2)通过生活密切接触。可以通过两性间密切接触而传染。在我国,其主要途径可能是哺乳或成人咀嚼食物喂养婴幼儿。
  (3)微量血液注射传播。我国农村大多数所采用的一个针管装疫苗多人次注射的办法,成为医源性传播乙肝病毒的一个重要途径;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进行针刺治疗或注射毒品,也是乙肝病毒传播的常见途径;其他如修面、修脚等用具及洗漱用具被污染,也都是可能的传播途径。
  (4)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低下。抵抗力弱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虽未发生症状但也未能消除病毒,而且乙肝病毒DNA可以整合到组织细胞中而更不易被消除。
  什么措施能预防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  据研究,HBsAg阳性的母亲通过分娩时感染给婴儿,是乙型肝炎重要的传播途径,而且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慢性HBsAg携带者。如果母亲HBsAg阳性,还伴有HBeAg阳性(
简称双阳性),那么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对婴儿的感染率就更高,可达90%以上。这些慢性HBsA
g携带者,不仅可成为社会上的传染源,而且可发展为慢性肝炎,有部分病人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死干肝癌。因此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是很重要的。其具体办法如下:若母亲为HB
sAg和HBeAg双阳性,在婴儿出生后6小时之内及1个月后各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2
、3、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20ug;若母亲是HBsAg单阳性,可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及1、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20ug,经统计效果良好,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
  家庭中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注意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社会上有家族聚集性,一个家族中往往有好几个HBsAg阳性的成员,这主要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和母婴间传播的。对于家庭中HBsAg阳性成员来说,应注意个人卫生,妇女要特别注意经期卫生,防止通过血液传播,同是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唾液或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别人。食具、修面用具、洗刷用品要同别人分开,并定期消毒,可用0.2%的84消毒液浸泡20分钟,或煮沸30分钟。夫妻间也要注意性生活卫生。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能过性生活吗,应注意些什么?  若夫妻一方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正常者,可以过正常性生活,但要注意性生活卫生,防止将乙肝病毒传染给配偶。若配偶有自身保护能力(即抗-HBs
阳性),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过性生活;若配偶HBsAg及抗-HBs均为阴性,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抗体;配偶未注射乙肝疫苗之前,性生活时最好用避孕套。
  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在一起工作会被传染吗?  由于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和体液传播,消化道传播的机率很低,而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乙肝病毒的几率就更低了。健康人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在一起工作,虽然会共用办公桌、椅、门、窗、电话及书写工具等,但均属间接接触,一般不会被传染,只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餐饮具及洗刷用具要单独使用,不要与其他人混用。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人有无传染性,可以结婚吗?  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健康的人在查体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便以为自己得了乙肝,心情非常沮丧,而其周围的人也非常紧张,害怕自己被传染,尤其是未婚青年更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事实上,单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不能断定其有无传染性的,而主要取决于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如果病毒的复制很活跃,大量的病毒颗粒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人的血液就有很强的传染性。
  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很多,如HBsAg,HBV-DNA、抗-HBclgM等,最简便廉的方法就是查一下乙肝五项指标。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阳性(即为大三阳),其血液就有高度传染性;如果抗-HBe阳性,其血液的传染性就较低。
  一般来说,HBsAg阳性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他们对周围的同志不构成明显的威胁。HBsAg阳性携带者结婚前最好先查一下本人的HBeAg和抗-HBe,如果抗-HBe阳性,说明传染性较低,可以结婚;如果H
BeAg阳性,就要再查对方的血清,如果是抗-HBs阳性,说明对方对乙肝病毒已有免疫力,不会再感染。如果对方HBsAg、抗-HBs和抗-HBc都是阴性,则可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灭活疫苗,待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再结婚。
  何谓无症状HBsAg携带者?  临床上常将无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测正常、无肝炎病史、HBsAg阳性和经6个月观察无变化者称之为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HBsAg携带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这些人体内有病毒存在,而且有进行复制或传染他人的可能性,故从事饮食服务行业及保育工作的此类人员应调动工作。HBsAg携带者不得献血,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分餐制,不与他人混用洗刷用品。女性还要注意经期卫生,防止月经污染日常用品。
  无症状HBsAg携带者有几种情况,应如何分别对待?  无症状HBsAg携带者分为三种情况:①患过肝炎而本人全然不知。因其临床症状和肝脏损害轻微且很快痊愈,仅表现为病后的HBsAg携带状态;②健康携带者。经多次反复化验肝功能均属正常,无任何症状体征,甚至做肝活检时亦未见病理损害,肝组织结构完整;③
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第一类无症状HBsAg携带者应进行医学跟踪观察,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以便及时了解有无肝损害,若有则及时治疗。第二类可以照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大部分人预后良好,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机体自身免疫状态的改善可以自然转阴。而对第三类,经证实肝脏有病理损害后,应按现症病人对待,及时进行治疗。
  母亲为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婴儿宫内感染HBV怎么处理?  HBV的母婴传播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方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几乎所有的同时携带HBsAg
和HBeAg的母亲所生婴儿都会产生HBV感染,其中95%会成为慢性携带者,而慢性HBV感染至成年后,可致肝硬变和肝癌。宫内HBV感染的婴儿在T淋巴细胞水平上对HBV抗原物质产生了免疫耐受,但这种耐受大多是不完全的,因而出生后及时用乙肝疫苗免疫大多有效。防治措施:出生后48小时内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ml(&200Iu/ml)肌肉注射,出生后2个月时第2次HBIG治疗,并于生后2、3、5月时使用乙肝疫苗10μg皮下注射,可使HBsAg阳性率大大降低。据研究报道,乙肝疫苗对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可提供至少10年的保护作用,因此10岁以前没有必要作常规加强免疫接种。
  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血液如何处理?  认真做好乙肝病人的血液处理是杜绝乙肝传播的重要环节,这部分人的血液如果污染了地面,应用纸擦拭干净,不可用拖把擦洗,以免扩大污染面,沾有血液的纸应立即焚烧掉。乙肝病毒耐低温,不耐高温,在一定的环境中能生存70年,高温100℃感染性消失,高压蒸气消毒1
21℃、15磅,15~30分钟即可杀死,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可用0.2%~0.3%的84消毒液浸泡20分钟。
  为什么有的人HBsAg(-)而PCR都检出HBV感染,如何解释?  随着PCR技术的开展,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部分的HBsAg(-),而HBV
DNA(+),称为HBs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正常人群中约占3%。其原因可能是:①与HBV的变异有关,近年的研究发现HBV是高度变异的,没有两株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是完全相同的。其变异点主要在前C区,C区和S基因,这是目前乙肝病毒研究的一个热点。②目前各省市级医院均已先后开展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由于PCR方法尚未标准化,并在操作过程中易于污染,因此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煮沸消毒法对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有何意义?  高温煮沸能使病原体蛋白迅速凝固变性,达到杀灭的目的。这种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最适合广大农村使用。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可经口但主要是经血传播,一般是通过注射、采血、外科手术、拔牙、输血等过程而传染。这种传染方式所需要的血量是极微量的。实验证明,注射10-4ml(0.0001ml)的血浆即可引起显性感染;注射10-7ml(0.0000001ml)的血浆,即可成为乙型肝炎抗原的携带者。因此,通过针刺和血液污染针头等传播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在许多地区(包括农村)乙型肝炎抗原的携带率比较高,如何控制本病或其抗原的传播蔓延,除了其他预防措施外,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对所用的注射器、注射针头、针灸针和手术器械等的消毒,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切断本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对乙型肝炎抗原的实验研究证明,煮沸30分钟,即可破坏其传染性和抗原性。因此,可以应用煮沸消毒的方法来消毒注射器、针头、针灸针、手术器械等,从而有效地防止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卫生条件比较差是本病流行的基础。本病遍及全球,乙肝表面抗原(澳抗)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国家里,儿童携带率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经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经3个月(6周至6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人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查体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M(HBVIgM)、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大部分乙肝病人经治疗后能痊愈,少数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其中一部分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变甚至肝癌;极少数病人病程发展迅猛,肝细胞出现大片坏死,成为重型肝炎;另有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有什么流行特征?  由于人群对乙型肝炎普遍易感,所以本病遍及全球。本病无一定的流行周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属散发。主要与有无流行、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和防治措施等有关。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儿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国内调查发现,HBsAg的亚型具有一定民族性,汉族adr为多,adw次之;蒙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是ayw亚型,几乎无adr亚型者,这对HBV的传播和演变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肝炎高发区,1995年由我国预防医科院牵头组织,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防疫站参加,报告了全国第二次大调查结果:用放免法检测的人群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为9.75%,其中男性为11%,女性8%,乡村10%,城市8%;1~5岁幼儿组的年递增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江南地区明显高于江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平均为10.8%,高于西北边疆地区8.58%;华北地区相对低,为5.5%,中南和华东部分省市为最高携带地区。全国抗-HBs阳性率为27.4%,抗HBc阳性率为49.8%;感染过HBV的总流行率为57.63%。感染流行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50岁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他人?  ①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
  ②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病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感染等。
  ③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源透析患者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④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⑤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⑥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血液、胆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为什么孕妇应该普查乙肝病毒指标?  乙肝病毒能够通过血液和胎盘传播,并且在孕妇分娩时还可从产道传播。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500名婴儿成为HBV携带者,HBV致使婴儿肝大,出生后产生各种临床或亚临床征象,其中
25%的婴儿到成年时常死于肝硬变和肝癌。我国是乙肝高发区,至少有5000万~6000万女性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对怀孕妇女普查乙肝病毒指标,或孕妇主动检查乙肝病毒指标,已检出带毒者,应对其新生儿在诞生后24小时内进行疫苗和高价免疫球蛋白注射,1个月和6个月后再分别予乙肝疫苗加强注射,至少可以使80%~90%以上的婴儿产生对乙肝的免疫。所以孕妇普查HBV指标有利于优生优育,有造福后代的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有哪些?  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俗称“两对半”。HBsAg与抗-HBs为一对,HBeAg与抗-HBe为一对,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在血中会很快被裂解,在血清中检测不出来,故只有抗-HBc一项。这五项如任何一项阳性,都表示有过乙肝病毒感染。因此乙肝五项已成为医院检查乙型肝炎的常规化验项目。其中HBsA
g、HBeAg、抗-HBc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指标,若此三项均阳性俗称“大三阳”;而HBeAg、抗-HBe和抗-HBc三项阳性,俗称为“小三阳”。
  什么是乙肝表面抗原,如果阳性表示什么?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什么是乙肝表面抗体,如果阳性表示什么?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人自然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均可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一般成人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发生急性乙型肝炎,也可没有症状,绝大多数在3~6个月以后才出现表面抗体。检查出抗-HBs阳性,疾病即已逐渐恢复。血液里表面抗体能维持很长时间,直到老年期抗体水平才有所降低。若在婴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往往不产生表面抗体,而持续携带表面抗原,有时经过若干年后出现抗-HBs,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慢慢转阴了。所以,如查出抗-HBs阳性结果,就表示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了。
  什么叫e抗原和e抗体,它们阳性表示什么?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来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核心抗原在病人血清中查不到,仅在肝细胞中才能查到。故查出e抗原,其意义就等于查出核心抗原,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一般HBsAg(+)的人,用比较敏感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查e抗原,可有61%的人HBsAg(+)。而如果HBsAg(+),其意义与在血中存在病毒颗粒,或在血中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或核心抗体IgM相同。
  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当乙型肝炎病人由HBsAg(+)转变成抗-HBe(+
),叫做血清转换。抗-HBe(+)时,乙肝病毒在肝组织内的复制逐渐减少,由病毒复制活跃期转变成不活跃期,肝组织的炎症也常由活动变成不活动,血中及肝组织内病毒颗粒均减少,所以传染性也减少。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
  什么是核心抗体,什么是核心抗体IgM和IgG,其阳性分别表示什么?  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于急性期即可测到很高的抗-HBc,而在急性期过后,核心抗体水平仍保持一定高度,并持续若干年。在慢性感染状态的携带者或病人,核心抗体也常保持高水平。另外,表面抗原已呈阴性的病人,还可查出抗-HBc阳性。因此单项抗-HBc阳性,难以确定病人是近期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
  为了确定病人是近期内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常需要检测抗-HBcIgM和抗-HBcIgG。也就是说,核心抗体有两种的成分,一种是免疫球蛋白M,另一种是免疫球蛋白G,即抗-HBcIgM和抗-HBcIgG。这两种成分分别由不同的B淋巴细胞产生。当人体受到核心抗原刺激后,先产生出抗-HBcIgM,它持续时间比较短,过一段时间才逐渐产生出抗-HBcIgG,后者能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有时乙肝病毒已经清除,而抗-HBcIgG在体内仍然存在,这时检测其他乙肝感染指标已是阴性,而仅有抗-HBcIgG阳性。因此,当抗-HBcIgM阳性时,常表示是近期感染,即乙型肝炎病毒仍在复制;当抗-HBcIgM阴性而抗-HBcIgG或抗-HBc阳性时,则表示既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但现在已不复制或已不存在了。检测抗-HBcIgM及IgG对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乙型肝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急性乙肝,也就是说病人第一次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种是病人原来是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又急性发病,表面上好像和急性肝炎一样。但这两种病人血中核心抗体的情况不一样;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的病人,血清中抗-HBcIgG或抗-HBc的水平比较高,而抗-HBcIgM比较低或是稍高;而真正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则血清中抗-HBcIgG往往阴性或低水平。因此,作这项检查有助于将两种情况区分开。鉴于它们的预后不相同,真正的急性肝炎常可彻底治愈,而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则常易转为慢性。因此,可以看出检测抗-HBcIgM及IgG的重要。
  乙型肝炎黄疸越深,传染性就越强吗?  乙型肝炎不论急性和慢性都可表现为黄疸型或无黄疸型。黄疸型的黄疸深浅主要决定于毛细胆管阻塞程度和肝细胞坏死阻塞胆道通路的情况。
  淤胆型肝炎时黄疸虽深,但患者一般情况往往较好,只有当持续黄疸,或黄疸急剧增高时,病情加重可引起胆汁性肝硬变的后果。绝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黄疸加深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平行,黄疸越深,临床症状越重,病情可向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发展,但不意味着传染性强。由此可见,黄疸的深浅只与病情的轻重有关,与传染性则没有直接联系。乙肝的传染性与乙肝病毒血症和乙肝病毒是否复制活跃有关,临床上与“二对半”的指标变化有关。一般认为,不管患者是黄疸型或无黄疸型,也不管是急性或慢性,只要HBsAg、HBeAg及抗-HBc均阳性,其传染性就较强,传染性强弱还与血中存在HBV-DNA和DNA聚合酶的多少有关。
  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所致肝外病变有哪些?  由乙肝表面抗原以及与之相结合的IgG、IgM、C3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能沉积在淋巴结及脾脏的生发中心、血管内膜、肾小球基底膜、滑膜及脉络丛,发生退行性及炎性改变,形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①血清病样综合征:病毒性肝炎初期有发热、关节痛、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尔有血尿及蛋白尿;②结节性多动脉炎:临床多表现为关节痛、发热、腹痛、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异常等;③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肾毛细血管会有免疫复合物,多发生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也有极少数膜外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性肾硬化。
  乙型肝炎的其他肝外表现有哪些?  乙型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最常见的肝脏病变外,还引起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损害。
  与乙肝病毒有关但机理尚不明的肝外表现有:
  ①心脏表现:临床常有进行性心脏扩大,持久性低血压,肺水肿及骤死。心电图异常有低电压、心电轴左移、T波改变、P-P间期延长及Q-
T及一些心律紊乱,包括室性早搏、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缓等。
  ②肺部表现:病毒性肝炎肺部唯一的表现是少量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多见于临床表现的乙型肝炎患者,也可见于HBsAg阳性的无黄疸病人,提示积液为血清病样综合征的部分表现。肝炎痊愈后胸腔积液自动消退。
  ③胃肠道表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见轻度肥厚性(增生性)胃炎,亦少见肝炎合并严重的急性弥漫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报道。
  ④胰腺病变:急性病毒性肝炎常与急性胰腺炎并存,胰腺常见从轻度的炎症水肿到严重的出血性胰腺炎。
  ⑤血液系统的表现:病毒性肝炎可导致两种血液改变,一是轻度改变,肝炎痊愈就能恢复;另一种是少见的严重病变,可导致死亡。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单核细胞缺乏症、严重的溶血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
  ⑥神经系统表现:暴发性肝炎患者有多种神经系统表现,急性肝炎患者少见。常见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等,比较常见的为多发性神经炎。
  ⑦ 生殖系统表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子宫颈细胞可发生异常,少数容易发生癌变。
  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HBV主要侵犯肝脏,在肝内繁殖复制,但对肝细胞无明显的直接损害作用。只有人体对侵入的HBV发生免疫反应才出现肝脏病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可能出现的自身免疫相互关联参与发病才能引起疾病。不同疾病类型以不同的免疫反应为主。
  ①急性肝炎:HBV在肝细胞内繁殖,并不损伤肝细胞,肝细胞病变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应答,其确切机理尚待阐明。急性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正常,HBV在肝细胞内复制,在肝细胞膜上表现为特异性抗原。HBsAg可能是主要的靶抗原。肝细胞膜上的靶抗原与致敏的T淋巴细胞结合,通过淋巴活素杀死肝细胞,同时,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如抗-HBs),释放入血,中和病毒,将病毒清除,感染停止,疾病痊愈。
  ②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的病变主要由细胞免疫异常所致。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是三种淋巴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T细胞(TC)及抗体依赖淋巴细胞。免疫效应所攻击的靶抗原为肝细胞膜上的抗原,如HBsAg、HBcAg、肝特异性脂蛋白(LSP)及肝膜抗原(LMA
  免疫调控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与抑制性T细胞(TS),其功能是调控免疫反应,其功能低下或亢进均引起免疫紊乱。多数学者检测的结果表明在慢活肝存在着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或缺陷。免疫反应低下者,所产生的抗-HBs不足以清除体内HBV,病毒大量复制,持续不断地导致部分细胞病变,即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如宿主为免疫耐受状态,大量HBV在体内复制,已整合的HBV主要表达为HBsAg。HBcAg较少表达,不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肝细胞不受累,即为慢性HBsAg携带状态。
  ③重症肝炎:宿主的免疫反应亢进,产生抗-HBs过早过多,与HBsAg形成过多的复合物,导致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或过多的HBsAg-抗HBs复合物在肝窦内沉积,造成微循环障碍,导致缺血坏死,波及全肝。除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外也发生相应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也发挥效应,促进肝细胞坏死,引起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如何?  临床上分黄疸型及无黄疸型。基本病变相同,病变程度有轻重不同,85%可恢复正常,约10%~12%可转变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约3%可转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1%可转变为急性重症型肝炎。
  临床上,在黄疸前期,大多数患者发病缓慢,可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尿色发黄,肝区胀痛,肝轻度肿大,血清ALT升高。黄疸期,巩膜皮肤黄染,尿色更深。此时发热消退,乏力、胃肠道症状逐渐好转。肝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少数患者脾轻度肿大。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ALT显著升高。恢复期,黄疸渐退,食欲恢复,体力逐渐恢复,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炎病程约一月,亦有延期恢复者。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远比黄疸型多见,症状较轻,有肝功能不正常,但不出现黄疸。
  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因素有哪些?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约65%的感染者并不发病,仅表现为短暂的亚临床症状,出现轻度、一时性疲乏和纳差,大多数受染者并不介意,而体内的HBV已被清除,抗-HBs已经产生,并获得了较持久的免疫力,约25%的感染者发病,表现为典型的急性黄疸型或急性无黄疸型的临床经过。约10%的感染者常由急性变慢性或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慢性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①最初感染乙肝病毒时的患者年龄。新生儿感染HBV,约90%~95%要成为慢性携带者;儿童期感染后约20%,成人约10%发展为带毒状态。
  ②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比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不能得到及时休息和治疗有关系。
  ③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BV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④既往有其他肝炎或肝病史者,或有并发症者,再感染HBV时不仅容易急转慢,而且预后较差,如原有酒精性肝硬变、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糖尿病等。
  ⑤其他因素。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性生活过度、吸毒、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营养不良、有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滥用药品等均可由急性转为慢性。
  临床上发现ALT持续高水平超过1个半月不降者,急性肝炎HBsAg持续阳性在12周以上,HBeAg
阳性8~10周以上不转阴者,就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
  临床上急性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发生率及乙肝表面抗原阴转率怎样?  急性乙肝慢性化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10%,国内则报道为18.7%~30.2%,甚至有更高者。如果严格掌握急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排除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急性发作病例,发现真正的急性乙肝预后良好,80%以上患者可以痊愈,急性乙肝慢性化的发生率可能较上述报道的低。
  HBsAg阳性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其自然阴转率为85%,持续阳性率15%。凡HBsAg持续阳性者均演变为慢性乙型肝炎及带毒者。
  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应遵循哪些原则?  ①注意基础护理,严防继发感染。重型肝炎患者抵抗力低下,应严密隔离,加强用具及病房消毒,防止继发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对昏迷患者应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若留置导尿管或作插入体腔的诊治手段,均应注意消毒,防止直入性或逆行感染的发生。
  ②保持所需热量,维持水电平衡。不能进食者可静滴10%葡萄糖液,每天mL。昏迷患者则酌情采用鼻饲,给予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随昏迷的苏醒,逐步增加饮食中蛋白质比例。重型肝炎输糖后钾离子转入细胞内,加上利尿剂、激素和脱水剂的应用,均可产生低血钾,每天应有计划地从静脉中补充氯化钾2~3g。由于钠钾泵功能失调,常发生低钠血症,可适量补充氯化钠;但对于稀释性低钠血症,则应给予补充胶体溶液。早期肝昏迷患者常有呼吸性碱中毒,低钾血症可造成代谢性碱中毒,在昏迷期又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因此要应用谷氨酸钾、谷氨酸钠及精氨酸等药物输注。
  ③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抗病基础。必要时应输入新鲜血浆、全血及适量白蛋白等,以减少负氮平衡。如新鲜血浆含有凝血因子、调理素和补体等,有利于止血并增加抵抗能力。
  ④采用综合措施,防治三高三低二水肿。对于重型肝炎,防治措施应尽可能抢在病情发展的前面,抓住主要矛盾,兼顾综合治疗。三高:血氨增高、芳香氨基酸增高(支链/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及假性神经介质增高;三低:低血糖、低血钾及低蛋白血症;二水肿:脑水肿、继发性肺水肿。这些常是病程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应及时有针对性地注意防治。
  阿糖腺苷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如何?  阿糖腺苷(Adenine
Arabinosid,
Ara-A)及单磷酸化合物均属嘌呤核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已证明阿糖腺苷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的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作用大于对人体细胞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浓度时能优先抑制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合成,而对人体细胞毒性相对较低。阿糖腺苷抑制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水平快而明显,比干扰素好;但抑制作用维持时间短暂,停药后易反跳,因此在对抗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方面又次于干扰素;阿糖腺苷的水溶性低,临床应用时必须大量稀释至0.7mg/mL以下时才能作静脉点滴,静注该药后30分钟,血内浓度达高峰,但停止滴注后,血浆药物浓度很快下降,在15~20分钟后即测不到。改用单磷酸化合物制剂(Ara-AMP)后溶解度为阿糖腺苷的100~400倍,可作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当肌肉注射后,需3小时,血浓度才达峰值。
  阿糖腺苷的用法:每天10~15mg/kg体重,稀释在1000ml
5%~10%葡萄糖液内,12小时内缓慢静滴,疗程10~30天,也有将剂量减为每天5~10mg/kg体重,认为疗效相同。
  阿糖腺苷单磷酸化合物(Ara-AMP)每天5~10mg/kg体重,分2次肌肉注射,疗程同上,也可延长8周。
  经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e抗原阴转后,e抗体阳性的血清转换率在5%~55%之间。大剂量应用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及下肢肌肉强直的肌痛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最近美国报道,阿糖腺苷单磷酸化合物虽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能一过性降低乙肝病毒的血清水平,但用该药治疗乙型肝炎超过1个月后,可出现较高的神经毒性,因此不宜随便应用。
  聚肌胞治疗乙型肝炎有效吗?  聚肌胞(Polyl: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低水平的干扰素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此外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某些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抗肝细胞坏死和抗肿瘤作用等。用量一般为每次2~4mg,每周2或3次,3个月为1疗程;也有采用每次静脉注射聚肌胞10mg,每周2次,疗程3个月。治疗后表面抗原滴度明显下降者占22.5%,使e抗原阴转率达36.8%,使核心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者占55%。在治疗中测定患者血清干扰素,凡能诱导出血清干扰素的患者,疗效就好,可使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治后转阴率达80%,使e抗原全部阴转;但患者体内未能测出诱生干扰素者,其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只有27%阴转。但对该药的长期效果尚缺随访观察。
  国产聚肌胞剂量在0.04~0.02mg/kg体重范围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约10%病例在最初几次用药后出现一过性低热。此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即使连续用药半年以上,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当聚肌胞剂量大于1mg/kg体重时,则几乎所有患者都发生一种类流感病样症状,如发冷、发热、肌痛、恶心等;当剂量大于6mg/kg体重可使血清转氨酶暂时性上升,碱性磷酸酶亦有轻度暂时性升高。
  近年主张该药与其他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药或强的松联合应用,结果提示联合疗法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似优于单用聚肌胞治疗。
  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吗?  白细胞介素-2(IL-2)系辅助性T细胞在有丝分裂素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有免疫活性的物质,过去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目前已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大量纯化的白细胞介素-2。它能增强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具有增强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作用。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单独应用该药治疗,用量为每天5g加入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滴注,21~28天为1疗程。发现该药似可降低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活性,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它可促进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和增加感染肝细胞的溶解,白细胞介素-2短程治疗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近年国内外采用该药与干扰素或阿糖腺苷联合应用对e抗原的转阴和e抗体阳转起一定作用,治疗过程中40%的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转阴,治后多数可增加到治前水平。该药的副反应是发热、寒战、厌食和疲劳感。
  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如何?  LAK细胞是由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人体淋巴杀伤细胞群。它可以杀伤各种肿瘤,但并不杀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另外这种杀伤作用不受组织相容性的影响。1985年以来国内外就应用白细胞介素-2与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和慢性感染性疾病,1986年国内用此法开始治疗肝炎。方法是从患者身上取出末梢血液中的白细胞,在体外与白细胞介素-2及表面抗原一起增殖培养,待产生淋巴因子激活LAK细胞后再回输给患者,可以促进e抗原的转阴,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健康报》曾报道:该药对慢性乙肝的e抗原的阴转率可达57.3%,使e抗体的阳性率达22.4%,转氨酶的复常率55.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对部分病例进行半年到1年的随访,单一LAK细胞组半年e抗原的阴转率为60%,随访1年阴转率达83.3%;如将LAK细胞回输法加上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联合治疗组的阴转率可达100%。
  如何评价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曾被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曾经历了不同阶段的认识过程。目前认为,用激素治疗一般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不可取的;而长期激素治疗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肯定有效,而对慢性乙型肝炎则利少弊多。因为在激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可使乙肝病毒的复制增强,可使病情反复波动或加重,对疾病的根治是不利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激素的短程疗法,以利用激素停药后的免疫“反跳”作用,企图通过这种免疫“反跳”,达到用其他抗病毒药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实践中发现施用短程激素后用抗病毒药治疗e抗原阳性、无肝硬变的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具体方法:第1周用氢化泼尼松每日40mg,此后每周减量10mg,共用28天停药。接着改用干扰素或阿糖腺苷等治疗。有报告e抗原最高转阴率可达81.8%,e抗体阳性率可达63.6%,而对照组分别为20.8%和18.8%。
  经验认为,短程激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只适合轻型慢性活动性肝炎。对合并肝硬变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在停用强的松后,部分病例可以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腹水、出血、昏迷,所以应视为禁忌。
  免疫增强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如何?  70年代以来,多认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并形成慢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因而开始以免疫刺激增强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希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清除乙肝病毒,从而达到治愈肝炎的目的。近20年来,在临床上试用的细胞免疫增强剂主要是从组织提取的转移因子、小牛胸腺素、猪胸腺肽和特异性的免疫核糖核酸;从中草药中提取的黄芪多糖、云芝多糖、猪苓多糖等;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制品如左旋咪唑、异丙肌苷等;
近年以重组白细胞介素-2、LAK回输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印象是:这些免疫刺激增强剂,在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面,虽已显示不同程度的有益作用,但在清除乙肝病毒方面,尚未见到确切持久的疗效。下面简要介绍胸腺素、左旋咪唑及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的效果。
  ①胸腺素(肽)(Thymosin)。具有能诱导T细胞成熟和调节成熟T细胞的功能。临床应用后可不同程度增加T细胞数量、功能和受体;检测患者用药后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百分率多有明显上升,使植物血凝素反应性明显增加,转氨酶下降。小牛胸腺素的用法:4~8mg,每日或隔日1次肌注,重型乙型肝炎可用16~20mg,静脉滴注,疗程3个月,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如中途停药两周以上,需作过敏试验后方可继续使用。
  ②左旋咪唑(Levamisole)。当人体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降低时,用药后可将其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对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用法:每日100~150mg/次,每周服3天或4
天,疗程半年以上者,可见血清转氨酶正常化和乙肝病毒复制受抑制倾向,但对e抗原的阴转率与对照组相仿。临床应用中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关节痛、发冷、发烧,偶可发生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③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iRNA)。企图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免疫治疗。方法,每次2mg,每周2次。第一次均先用10%斑蝥酒精发疱,在皮内作免疫核糖核酸2mg直接注入淋巴结,3个月为1疗程。结果对慢性乙型肝炎总的临床近期治愈率仅28.7(27/94),但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近期治愈率可达40.5%(17/42)。e抗原阴转率达63.9%,具有对乙肝病毒清除和阻抑其复制作用,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型肝炎病毒 1.11e 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