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降压,慎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价格,硝苯地平缓释片价格能降压吗

由于硝苯地平属于短效钙拮抗剂,因此口服或舌下含服后很快在血浆中达到它的峰值,使全身小动脉迅速扩张引起相关信息下降。
正因为硝苯地平有快速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脸红等副反应。当然这种副反应个体差异很大,大部分人感觉轻微,可以忍受,但也有少数人因头痛剧烈或脸部潮红不能忍受而不得不改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由于硝苯地平迅速扩张小血管会导致循环中的血容量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因此少数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心悸等症状。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后发现踝部有不同程度的浮肿,皮......
由于硝苯地平属于短效钙拮抗剂,因此口服或舌下含服后很快在血浆中达到它的峰值,使全身小动脉迅速扩张引起相关信息下降。
正因为硝苯地平有快速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脸红等副反应。当然这种副反应个体差异很大,大部分人感觉轻微,可以忍受,但也有少数人因头痛剧烈或脸部潮红不能忍受而不得不改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由于硝苯地平迅速扩张小血管会导致循环中的血容量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因此少数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心悸等症状。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后发现踝部有不同程度的浮肿,皮肤瘙痒。个别患者会有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
当然出现副反应的毕竟是少数,因为副反应而不能耐受的就更少了。
前几年,国外关于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的报道发表后,曾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硝苯地平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但罕有报道引起心血管的意外事件。
尽管如此,目前大部分心血管专家还是建议: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高血压患者,如要用钙拮抗剂尽可能选择长效制剂,如络活喜、拜新同、波依定等。许多临床实验都证实了长效钙结抗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对老年人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140毫米汞柱,舒张压< 90毫米汞柱)更为有效。其实,在临床上,当许多患者(也包括老年患者)血压波动、显著升高时,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15~30分钟内血压会明显下降,也并未有副作用出现。
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后多数患者都会产生耐受性,这些副反应症状也随之缓解和消失。
对于产生轻度踝部水肿的患者,可以通过减少食盐、味精等富含钠盐的摄入量来减轻水肿的程度。必要时,间歇性加用少量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其还有协同降压作用。对服用硝苯地平后心率显著加快,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建议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既能减慢心率、又能协同降压的药物。
其实单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不到50%,联合用药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措施。对不能耐受硝苯地平副作用的极少数患者,建议改用长效钙结抗剂或其他类型降压药治疗。
硝苯地平片是降压药。
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运,并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内库释放,而不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
你好,硝苯地平缓释片是长效药,可以长期服用,用来控制血压。但是既然是药物,副作用也会有点的。不良反应 1.肝脏 偶尔出现黄疸及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
您好,根据您的情况描述,结合您的年龄,考虑诊断:高血压。建议入院就诊,挂心内科,完善相关检查(动态血压监测等),根据检查结果,明确全天24小时血压的波动情况,根...
硝苯地平缓释片(纳欣同)
简述:高血压及心绞痛。
拼音码:xbdphsp(nxt)
规格:20毫克*10片*2板
剂型:片剂
生产厂家:浙江泰利森药业公司
答: 引产清宫后恶露多久没有,大家都来说一下的,这大概是需要多久的时间?
答: 这个应该是一定的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点击 好评,祝福你 。
答: 我来啦,虽然不能帮到你。
答: 股癣(tinea cruris)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皮肤的真菌感染,实际是体癣在阴股部位的特殊型。
诊断要点:1.常发生于阴囊对侧的大腿皮肤,一侧或...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肖连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多年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短效硝苯地平作用持续时间短需每日多次用药且可导致血压明显波动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有所减少逐渐被硝苯地平控释或缓释剂型所取代但因价格低廉且起效快该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仍较多使用很多医生常将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或一般高血压患者的紧急降压这种用药方法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应予避免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发挥降压作用该药起效迅速舌下含服后可在数分钟后发挥降压作用其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是作用可持续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面色潮红、头痛和心动过速由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起效快且简单易行因此曾是治疗高血压急重症的一种常用方法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可在内缓慢降至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要静脉应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较高但无并发症的患者不宜予以过度治疗静脉或大剂量口服负荷量降压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故应避免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更为积极谨慎的处理理想的药物应能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便于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压强度因而应首选静脉途径的短效降压药物由于已经存在靶器官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故初始降压目标不宜降至正常合理的做法是首先将其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一般情况下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治疗前的随后内降至如果可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则在内逐步降到正常水平可以看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不应用于紧急降压治疗这种用药方法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且显著降低但其降压幅度与速度难以掌控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范子航等报道例因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其主要表现包括幻视、眩晕、恶心、胸痛、胸闷、大汗、濒死感、意识障碍、脑卒中伴偏瘫、失明等等曾报道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发生严重低血压其中例患者出现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另例患者心电图出现段抬高待血压恢复正常后段回落到基线水平这例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疾病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纳入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年龄岁既往均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含服硝苯地平后出现血压明显下降伴心率加快其中伴有左心室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例患者中有例出现了心肌缺血症状该研究提示含服低剂量的硝苯地平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等曾报道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死亡尸检证实其死因为心肌梗死推断进而发生致死性心肌梗死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发生低血压和间期延长并于后出现意识丧失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认为此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继而出现心室颤动等报道例岁男性患者血压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异常含服硝苯地平后血压降至同时患者出现左侧肢体轻度偏瘫另一例患者血压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血压降至后患者出现右侧肢体轻度偏瘫例患者均经头颅检查证实新发脑梗死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两方面重度高血压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迅速而显着地降低可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量明显减少含服硝苯地平后可导致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外周血管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与脑血管血流量相对减少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高血压患者不应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次报告也明确指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不可接受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基层版》也指出高血压急症患者慎用或不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在我国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紧急降压的做法仍很普遍对此应加强宣教不宜提倡这种用药方法&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3:00
肖连东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肖连东大夫
肖连东的咨询范围:
颅脑创伤、脑血管病,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等颅内占位及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
肖连东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神经外科好评科室
神经外科分类问答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 全科医疗专业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6970|回复: 25
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阅读权限2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硝苯地平是一种重要降压药物,多年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短效硝苯地平作用持续时间短,需每日多次用药,且可导致血压明显波动,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有所减少,逐渐被硝苯地平控释或缓释剂型所取代。但因价格低廉且起效快,该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仍较多使用。很多医生常将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或一般高血压患者的紧急降压,这种用药方法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应予避免。
  1. 短效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发挥降压作用。该药起效迅速,舌下含服后可在数分钟后发挥降压作用。其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是20~30min,作用可持续4~5h。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面色潮红、头痛和心动过速。由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起效快且简单易行,因此曾是治疗高血压急重症的一种常用方法。
  2. 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处理原则
  由于不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可在24~48h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1mmHg=0.133kPa)。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要静脉应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较高,但无并发症的患者,不宜予以过度治疗。静脉或大剂量口服负荷量降压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故应避免。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更为积极谨慎的处理。理想的药物应能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便于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压强度,因而应首选静脉途径的短效降压药物。由于已经存在靶器官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故初始降压目标不宜降至正常。合理的做法是首先将其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一般情况下,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h内平均动脉压降幅≤治疗前的25%,随后2~6h内降至<160/100mmHg。如果可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则在24~48h内逐步降到正常水平。
  3.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急重症患者具有潜在危害
  基于前文所述的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以及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处理原则,可以看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不应用于紧急降压治疗。这种用药方法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且显着降低,但其降压幅度与速度难以掌控,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范子航等报道7例因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其主要表现包括幻视、眩晕、恶心、胸痛、胸闷、大汗、濒死感、意识障碍、脑卒中伴偏瘫、失明等。OMailia等曾报道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含服硝苯地平(10mg)后发生严重低血压,其中2例患者出现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另1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待血压恢复正常后ST段回落到基线水平。这3例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疾病。Ishibashi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纳入9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年龄≥65岁,既往均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含服硝苯地平(5mg)后出现血压明显下降伴心率加快。其中伴有左心室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55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心肌缺血症状。该研究提示含服低剂量的硝苯地平可能导致心肌缺血。Shettigar等曾报道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死亡,尸检证实其死因为心肌梗死。推断可能是由于血压迅速而显着的下降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进而发生致死性心肌梗死。Peters等报道1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发生低血压和QT间期延长,并于1h后出现意识丧失,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认为此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继而出现心室颤动。Schwartz等报道1例44岁男性患者,血压270/140mmHg,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异常,含服硝苯地平(10mg)15min后血压降至160/100mmHg,同时患者出现左侧肢体轻度偏瘫。另一例患者,血压200/120mmHg,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血压降至150/90mmHg,2h后患者出现右侧肢体轻度偏瘫。2例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新发脑梗死。
  关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机制可能涉及多方面,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两方面:①重度高血压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迅速而显着地降低,可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量明显减少;②含服硝苯地平后可导致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外周血管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与脑血管血流量相对减少。
  4. 相关指南的推荐建议
  鉴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高血压患者不应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也明确指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不可接受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也指出,高血压急症患者慎用或不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在我国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紧急降压的做法仍很普遍,对此应加强宣教,不宜提倡这种用药方法。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阅读权限50
谢谢,学习了
阅读权限20
学习了。谢谢奉献。
阅读权限20
硝苯地平起效迅速,特别是舌下含服后可在数分钟后发挥降压作用,预防形成
不用硝苯那用什么呢?慢慢降,理想很丰满,理论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阅读权限20
不用硝苯那用什么呢?慢慢降,理想很丰满,理论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可以含服卡托普利,我观察没有含硝苯地平降压效果好。
阅读权限120
复习一下,对于降压,我一直记得老师说过了的,要缓而稳定的降
阅读权限20
学些了,以后要注意了!
阅读权限220
这个问题讲的很有道理,但也不能一味的否定硝苯地平的含化。因为有更多的患者因此而受益。同样,口服降压药应该也有同样的副作用,或者是同样出现同硝苯地平含化的类似反应,主要源于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而百分百安全的药物是不存在的。
阅读权限120
这个问题讲的很有道理,但也不能一味的否定硝苯地平的含化。因为有更多的患者因此而受益。同样,口服降压药 ...
同意你的说法。
既然指南已经出来了,还是尽量不用的好。急药治急病,当然副作用也出现的急。若以一生为时间考量,每种药都可能对人类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专家所观察到的轻或轻微的副作用的数到底有多少?这样评价一个药物很不公平。
问题是以后用什么好呢?都去输液吗?旧事物的废除,总该有个新事物的诞生。
阅读权限120
这个问题讲的很有道理,但也不能一味的否定硝苯地平的含化。因为有更多的患者因此而受益。同样,口服降压药 ...
同意你的说法。
既然指南已经出来了,还是尽量不用的好。急药治急病,当然副作用也出现的急。若以一生为时间考量,每种药都可能对人类产生不可逆性损伤。专家所观察到的轻或轻微的副作用的数到底有多少?这样评价一个药物很不公平。
问题是以后用什么好呢?都去输液吗?旧事物的废除,总该有个新事物的诞生。
阅读权限220
同意你的说法。
既然指南已经出来了,还是尽量不用的好。急药治急病,当然副作用也出现的急。若以一生为 ...
貌似还没有可取代此药的快速降压制剂,硝酸甘油更不行。
硝甘真不行,其一、同样过猛;其二、作用时间太短。&
学习了,。。。。。。。。。。。。。。。。。。。。。。。。。。。。。。。。。。。。。。。。。。
硝苯地平起效迅速,特别是舌下含服后可在数分钟后发挥降压作用,预防脑血栓形成
如果血压下降太快,脑灌注不足怎么办?楼主说的很对,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外科常见处理方法,更多见手术前的处理……
硝苯地平 不稳定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使用 和楼主的有没有冲突?
阅读权限200
具有危险性的血压升高,如何调整血压是充满风险的。
在院前,如果测到危险性,理想的降压措施应该是短效、速效、可控的调节血压。但是院前没有控制性降压条件(比如监测血压静脉滴注/泵入速效短效降压药物——钙拮抗剂、硝酸酯、硝普钠等),怎么办?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唯一值得担心的是,指南说了,不能用硝苯地平,如果发生意外,这个就是罪证。
下面的几个方案是用过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药效和安全:
硝苯地平:很多年前就用,但现在很少用,嚼碎含服:“口服15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作用持续4~8小时;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20分钟达高峰。”
卡托普利:近些年用的较多,效果不如硝苯地平,嚼碎含服:“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持续6~12小时。”
速尿:多数是静脉注射,偶尔口服,但多在院内,而非院前:“口服和静脉用药后作用开始时间分别为30~60分钟和5分钟,达峰时间为1~2小时和0.33~1小时。作用持续时间分别为6~8小时和2小时。”
阅读权限20
个人意见,降压的同时,活血化瘀,保持血压平稳下降,预防血栓形成,
本人不是医者,是自学,发表一下对自己的看法,高血压吃降压药不是常久之法,降压药本身就是跟莫些事物一样是一根筋直降到底。
治应辩症适治,肝阳上亢型,和与三关有关系即膝关、腰关、颈关。
不舌下含服,那直接口服总行吧?
阅读权限20
& && &这样的说法不认同,急症或高血压危象还是硝苯地平片含服好。作用迅速,副作用少。
同意你的说法。
既然指南已经出来了,还是尽量不用的好。急药治急病,当然副作用也出现的急。若以一生为 ...
在基层诊所碰到急症我都是静点甘露醇,待血压平稳后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老师这样治疗对吗?一大部分患者都是间断服用降压药,他们传说长期服药会损害肾脏,每次来诊所测血压都是叮嘱宁可少吃一顿饭别忘吃降压药,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和对靶器官的损害也是用比喻一遍遍重复。
阅读权限120
本帖最后由 冷丁 于
18:54 编辑
在基层诊所碰到急症我都是静点甘露醇,待血压平稳后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老师这样治疗对吗?一大部分 ...
静点是比较快速、直接、可控的办法,但比较麻烦。要输就输硝酸甘油,控制滴速,稳妥、直接降压,还可控,再一个,随时停药随时失效,可控性很好。而甘露醇降压有个过程,通过压力差将组织液回收入血管(这个过程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属血压上升阶段),之后才通过肾的排泄功能达到利尿降压作用。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不知道大家实际应用中是什么情况。
另一问题,高血压的用药问题,你的做法很对,一旦确诊,使用活动、控制饮食等一般疗法(轻度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能满意,就应终生用药,切不可用用停停,使血压忽高忽低,重要脏器血流忽多忽少,功能大受影响。同时,机体调节机制变来变去,不胜其累,容易导致内分泌疲劳。
谢谢分享、学习了。我在基层也从未永过。
--------------------
此消息发自
静点是比较快速、直接、可控的办法,但比较麻烦。要输就输硝酸甘油,控制滴速,稳妥、直接降压,还可控, ...
谢谢老师指导
阅读权限220
本帖最后由 kangjing_dr 于
21:24 编辑
& && &是最常见的慢,也是心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 && &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是:D-CCB加ARB; D-CCB加ACEI;ARB加噻嗪类利尿剂;ACEI加噻嗪类利尿剂;D-CCB噻嗪类利尿剂; D-CCB加β受体阻滞剂。
& && &次要推荐使用的可接受联合治疗方案是:利尿剂加β 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加β 受体阻滞剂;D—CCB加保钾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加保钾利尿剂。
不常规推荐的但必要时可慎用的联合治疗方案是;ACEI加β-受体阻滞剂;ARB加β-受体阻滞剂;ACEI加ARB;中枢作用药加β-受体阻滞剂。
& && &多种药物的合用 (1)三药联合的方案:在上述各种两药联合方式中加上另一种降压药物便构成三药联合方案,其中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联合方案最为常用。(2)四药联合的方案:主要适用于难冶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在上述三药联合基础上加用第四种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可乐定或a受体阻滞剂等。
Powered by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导读: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很多医生常将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或一般高血压患者的紧急降压,不宜予以过度治疗,故初始降压目标不宜降至正常,可以看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不应用于紧急降压治疗,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紧急降压的做法仍很普遍,不宜提倡这种用药方法,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是一种重要降压药物,多年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短效硝苯地平作用持续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是一种重要降压药物,多年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短效硝苯地平作用持续时间短,需每日多次用药,且可导致血压明显波动,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有所减少,逐渐被硝苯地平控释或缓释剂型所取代。但因价格低廉且起效快,该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仍较多使用。很多医生常将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或一般高血压患者的紧急降压,这种用药方法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应予避免。
1. 短效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发挥降压作用。该药起效迅速,舌下含服后可在数分钟后发挥降压作用。其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是20~30min,作用可持续4~5h。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面色潮红、头痛和心动过速。由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起效快且简单易行,因此曾是治疗高血压急重症的一种常用方法。
2. 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处理原则
由于不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可在24~48h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要静脉应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较高,但无并发症的患者,不宜予以过度治疗。静脉或大剂量口服负荷量降压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故应避免。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更为积极谨慎的处理。理想的药物应能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便于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压强度,因而应首选静脉途径的短效降压药物。由于已经存在靶器官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故初始降压目标不宜降至正常。
合理的做法是首先将其血压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最大程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一般情况下,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h内平均动脉压降幅≤治疗前的25%,随后2~6h内降至<160/100mmHg。如果可耐受且临床情况稳定,则在24~48h内逐步降到正常水平。
3.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急重症患者具有潜在危害 基于前文所述的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以及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处理原则,可以看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不应用于紧急降压治疗。这种用药方法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且显着降低,但其降压幅度与速度难以掌控,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范子航等报道7例因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高血压患者,其主要表现包括幻视、眩晕、恶心、胸痛、胸闷、大汗、濒死感、意识障碍、脑卒中伴偏瘫、失明等。
OMailia等曾报道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含服硝苯地平(10mg)后发生严重低血压,其中2例患者出现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另1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待血压恢复正常后ST段回落到基线水平。这3例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疾病。
Ishibashi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纳入93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年龄≥65岁,既往均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含服硝苯地平(5mg)后出现血压明显下降伴心率加快。其中伴有左心室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55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心肌缺血症状。该研究提示含服低剂量的硝苯地平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Shettigar等曾报道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死亡,尸检证实其死因为心肌梗死。推断可能是由于血压迅速而显着的下降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进而发生致死性心肌梗死。
Peters等报道1例高血压危象患者含服硝苯地平后发生低血压和QT间期延长,并于1h后出现意识丧失,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认为此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继而出现心室颤动。
Schwartz等报道1例44岁男性患者,血压270/140mmHg,无明显的神经系统异常,含服硝苯地平(10mg)15min后血压降至160/100mmHg,同时患者出现左侧肢体轻度偏瘫。另一例患者,血压200/120mmHg,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血压降至150/90mmHg,2h后患者出现右侧肢体轻度偏瘫。2例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新发脑梗死。
关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机制可能涉及多方面,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两方面:①重度高血压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迅速而显着地降低,可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量明显减少;②含服硝苯地平后可导致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外周血管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与脑血管血流量相对减少。
4. 相关指南的推荐建议
鉴于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高血压患者不应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也明确指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不可接受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也指出,高血压急症患者慎用或不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在我国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紧急降压的做法仍很普遍,对此应加强宣教,不宜提倡这种用药方法。
来自:中华高血压杂志
包含总结汇报、经管营销、表格模板、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农林牧渔、自然科学以及紧急降压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苯地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