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难解的大便稀是结肠炎吗怎样用药

如何治疗慢性结肠炎
如何治疗慢性结肠炎?藏药十一味草果丸可信吗?
09-06-08 &
1.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提起慢性结肠炎人们就会想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临床症状,事实上慢性结肠炎还必须具备肠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的表现,现在在国内有许多医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中,提示为“慢性结肠炎”的比例比较高。由于其病因尚不清楚,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2. 慢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 与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的是慢性结肠炎的肠粘膜炎症性改变更轻,在纤维结肠镜下的表现主要是肠段粘膜的充血,血管网络模糊,血管网络偏粗,粘膜发红或因苍白而光亮,有些可见粘膜粗糙。这就是通常结肠镜的检查?报告中?所描述的“肠粘膜充血,血管网模糊,粘膜?水肿,反光增强“等。这些病变常常只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累及全结肠的几乎未见。 3.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的纯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粘液有些伴肠鸣。以直肠炎症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有时可能回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4.慢性结肠炎病因 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它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5.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病人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以此达到机体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应选用益肾厚肠汤,方中吴茱萸汤、肉桂温中止泻,黄连、黄柏清热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涩肠固脱,对慢性腹泻标本兼治,起到涩肠止泻的功效。另外,慢性腹泻应早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防病生它变,悔之晚矣。 6.老年性慢性结肠炎 老年性慢性结肠炎其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肠鸣、腹胀、下坠、大便带黏液,每至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但基本病理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易出血。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病不愈,故病人甚为烦恼。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祖国医学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属肾虚所致,所以有“肾泻”之称。人至老年,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不振,阴寒较盛,故容易发作。这类病人除黎明前迫不及待地去厕所排便外,平素还常伴形寒怕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一系列肾阳虚衰的表现。 7.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1.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外,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2.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3.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4.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 5.患者平常应加强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 6.注意腹部保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结肠炎的忌口  慢性结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腹泻”属于“久泻”范畴,主要由于脾虚而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所致。若是一有情绪波动即需排便者,为“肝气犯脾”;而每天清晨均需排便者,则为“脾肾两虚”。在治疗上需分别采取温健脾阳、疏肝健脾和温补脾肾的方法,佐以涩肠止泻药物,标本兼治,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忌口”。因为“忌口”与治疗效果的提高和巩固有着密切关系,否则药虽对症,但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徒劳无功;或已有改善,又见病情反复,以至前功尽弃。   慢性结肠炎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 牛奶 牛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但是,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却不宜饮用。有些特别敏感的患者饮用后,很快就会出现肠鸣、腹泻。原因是牛奶虽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可又有“滑润大肠”的作用,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应慎服牛奶。   ◆ 瓜果 主要指各种新鲜瓜果,如西瓜、香瓜、黄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生梨等。虽然瓜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素,但对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来说,也在禁忌之列。因为瓜果大都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有的还有滑肠作用,从而导致腹泻频作,影响疗效。很多患者夏季吃西瓜往往会引起腹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 油腻食物 主要指荤油类食物,如红烧肉、排骨、肉馅包子,馄饨及鸡、鸭炖煮的浓汤等。这些食物都含有动物类脂肪,慢性结肠炎患者食用后,往往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所以也不宜食用。  建议:对结肠炎长期患者或愿意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比如按疗程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效果很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的纯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粘液有些伴肠鸣。以直肠炎症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有时可能回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慢性结肠炎病因 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它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病人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以此达到机体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应选用益肾厚肠汤,方中吴茱萸汤、肉桂温中止泻,黄连、黄柏清热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涩肠固脱,对慢性腹泻标本兼治,起到涩肠止泻的功效。另外,慢性腹泻应早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防病生它变,悔之晚矣。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1.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外,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2.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最后一点很重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结直肠炎由于病因不明,病程长,反复发作,故在治疗上亦十分棘手。我院肛肠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独特治疗方案,收治大量慢性结、直肠炎病人,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如下: 1、中药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如麦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静滴以扶正。 2、西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配合口服丽珠肠乐、得舒特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3、中西药结合灌肠:采用独有中药配方“肠炎I号方”配合西药研粉混合保留灌肠,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4、心理治疗:该病患者常有焦虑、忧郁、紧张、多疑等精神心理改变,严重者可予抗抑郁治疗。 5、其它治疗:如①营养饮食治疗:可予高营养、低脂、少渣易消化饮食,或嘱患者可予山药、白扁豆、苡米等煮粥,常食健脾养胃;②高压氧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尢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结肠炎患者饮食调节方法一、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二、饮食和营养: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量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关于结肠炎患者喝牛奶的问题,要看喝牛奶后有无腹泻加重,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对牛乳蛋白过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肠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泻。在我国,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为多,因此,对腹泻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对牛乳过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有时会起到止泻的效果。 由于腹泻便血、长期摄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一般可经口服或注射补充,运用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中药也可达增加体质和补充营养的目的,但不要滥补,要辩证用药。长期腹泻者,要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而且要补充钙以及镁、锌等微量元素。 三、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泻、发热,容易有脱水,水盐代谢紊乱和低钾,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疗时,尿钾排出增加,更容易导致低血钾,而低血钾可诱发中毒性肠扩张,因此,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更要注意用药后反应。门诊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现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要及时住院治疗,以便及时静脉补充水,氯化钠和钾盐,纠正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有以下几点,您参考一下吧!1.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可使腹泻加重,所以油炸、烹调、油煎及肥肉类和食用油应控制用量。2.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应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减少纤维的摄入,因为慢性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3.慢性肠炎如有脱水低钠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水,食用菜叶汤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的丢失。4.排气、腹泻过强时,应少食糖及易产生发酵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5.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6.慢性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7.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等,但食后腹泻加重,过敏源一时也分辨不清,因此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尽量不要食用。急慢性反复不定的腹泻除了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的积极医治外,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的调理能减轻肠胃负担,促进肠粘膜修复,在用药过程当中,通过饮食调理,供给肠道充足的营养,改善营养状况,避免刺激,使肠道得到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早日康复、缩短用药疗程。--------------------------------------------------------------------------------急慢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 1、食物应以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为宜。少渣食物可以减少肠蠕动,使腹泻得以缓解,可进食鸡蛋、细挂面、烂米粥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尽量少吃。 2、慢性结肠炎的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为改善营养状况和肠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在供给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维生素B乃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3、多吃此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减轻腹泻,再通过“永仓诃苓止泻胶囊”综合治疗调理有利于早日康复。如:马齿苋、薏苡仁、扁豆、山药、山楂、乌梅、苹果、荔枝、莲子、糯米、粳米、茨实、藕、火腿、乌鸡、胡椒等 4、适当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忌食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5、忌吃产气食物。此病由于反复发作,在结肠粘膜中溃疡、疤痕纤维交替产生,因而结肠内壁的弹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制品、炒蚕豆、白薯等胀气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肠内气体充盈而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患者多为脾胃素虚、肾阳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红柿、蚌肉、海参、百合汤等,会进一步损伤脾肾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停,同时这些食品本身性质滑利,会加重腹泻腹痛。 7、忌食牛奶及海鲜。腹泻患者食用牛奶、炼乳、虾、海鱼等后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腹泻加重。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润肠通便作用,所以也不能食用。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除了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通常根据慢性结肠炎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特异性结肠炎常见的有痢疾、结肠结核、阿米巴痢疾、放射性直肠炎等,非特异性结肠炎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而临床所称的慢性结肠炎多指非特异性的。  慢性结肠炎必须通过内窥镜检查才能明确炎症的不同范围和病变的程度,从而明确诊断。通过病理检查和连续定期的内窥镜追踪检查后,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才能使结肠炎得到合理的有效治疗。所以慢性结肠炎的诊断较为复杂,常常要进行反复排除性检查才能正确诊断。慢性结肠炎的诊断包括临床类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病程的阶段。结肠炎明确的诊断对正确的治疗意义重大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的纯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粘液,有些伴肠鸣。低位结肠和直肠有糜烂者可表现出大便带少量血性粘液。以直肠严整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有时可能回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慢性结肠炎诊断依据简介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  慢性结肠炎常见临床表现      (1)肠炎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为肠炎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肠炎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慢性肠炎的中医分型  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本人经过20余年临床经验和众多专家共同努力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特中医分型论治,因此在临床中取得奇特疗效,从而对治愈结肠炎及预防结肠癌有一定作用。  (1)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此型最易治疗,一般20-60天可根治)  (2)便秘型:大便秘结,如羊屎样,排便不畅、不尽,甚则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长期腹泻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胀贫血等症,易恶变。(治疗一般30-60天)  (3)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  怎样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调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  山西患者李某,腹痛腹泻5年,服用过很多中西药物,开始见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药服用时减轻,停药后复发。就诊时患者腹泻加重,大便带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饮食尚好,但吃饭后就得去厕所,行动稍有迟缓,大便就不能控制,身体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舌质红,苔白腻,脉弱。根据病情,用健脾袪湿、寒热通补法治疗,服药1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础上用补肾药,用服15剂,大便基本上恢复正常。患者以为完全好了,没巩固治疗,但因饮食不节而病情复发,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应较轻,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继服15剂,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5剂,完全恢复正常,至今未再复发。  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这样效果才能更好。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病人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以此达到机体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应选用“益肾厚肠汤”,方中吴茱萸汤、肉桂温中止泻,黄连、黄柏清热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涩肠固脱,对慢性腹泻标本兼治,起到涩肠止泻的功效。另外,慢性腹泻应早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防病生它变,悔之晚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由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变是在大肠,以肠粘膜充血、水肿伴溃疡形成为特征,所以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腹泻、便血、腹痛及生长发育障碍。 (1)腹泻及便血。一般每日腹泻3~5次,很少超过10次,量不定,常为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有时呈血水样便。 (2)腹痛。腹痛常为隐痛,但也可以出现腹部绞痛。小婴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不安,往往大便后腹痛减轻,大部分患儿老觉得有便意,伴有肛门下坠感。 (3)本病病程长,且发展迅速,患儿逐渐出现全身衰竭、消瘦、贫血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此外,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腹胀甚至肠穿孔、肠出血及弥漫性腹膜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大多采取补脾益肠、祛湿解毒、舒肝活血、止血排脓等方法,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药和灌肠用药相结合,均有一定疗效,但疗效不能巩固,更不能有效的根治。根据我们的经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和正虚邪恋期治疗应采用调节免疫、寒热通补疗法,通因通用,健脾和中,燮理阴阳以达到祛湿解毒,健脾益肠,活血排脓,化腐生肌的治疗效果,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为什么运用上述疗法能够提高疗效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不但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反应异常有关,还与细胞凋亡有关。   细胞凋亡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组织损伤和免疫紊乱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已经发现: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虽然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很少发生凋亡,但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时,凋亡的结肠上皮细胞时显增多。由于凋亡的上皮细胞的增加而导致结肠绒毛萎缩的程度加大,因此易受到其它致病的有机物影响而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之一是炎症细胞侵润,炎症细胞的持续存在导致炎症反应的持续。还有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水平增高,与肠道炎症的发病及活动有密切关系,如缺乏白细胞介素2(IL-2)可诱导T细胞凋亡,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患者淋巴细胞凋亡异常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研究,结合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我们开始设想细胞凋亡、炎症细胞浸润免疫反应异常,可能与中医湿毒蕴肠、血败肉腐,阴阳失调有关。因此我们采取寒热并用,通因通用,以通为补,健脾和中的治疗方法,精选药物,合理配方组成的荆氏肠复康方药。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实践表明:该方药可有效的缓解腹痛,减少脓血便和粘液,腹泻次数减少以致恢复正常,尤其对急性发作期,正虚邪态期和久治不愈的患者效果显著。因此我们认为:调节免疫、寒热通补法可以减少溃疡性结肠炎上皮细胞凋亡造成的组织损伤,调整免疫功能,诱导炎症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结肠炎的目的 。 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这样效果才能更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病 因   一、过敏因素:过敏性病变,受个体差异影响。主要是肠道性过敏,也时有累及皮肤。有此人对鱼类、虾、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产生过敏,这些都是异体蛋白进入人体时所产生大量组织胺物质,引发过敏性反应。过敏性反应,是受致敏物质刺激,自身免疫引起反应,释放出自卫物质而激发大量免疫细胞凝聚、均结集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从而引起粘膜表面水肿充血及渗液等炎症发生。过敏性反应是随着人类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个体的差异,是消化过敏的主要因素。   二、感染因素:感染,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 、病毒或真菌。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可减低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都与感染有关。人类是杂食性的,当吃了不结或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发生肠道病变,是占结肠炎病因多数。   三、自身免疫: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的进步,免疫学的快速成长,有很多不明病因的都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引起重视。因此,慢性结肠炎在常规治疗是下难以治愈的。   在病理学检查中发现与自身免疫有关的:(1)体液免疫血液中,一般都可发现抗结肠炎抗体(IGM)存在,其抗原是结肠上皮细胞内的脂多糖,从而使细胞毒细胞杀死结肠的上皮细胞,形成了局部或整片创伤,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炎症。所以,在患者粪便中,常可发现大量上皮细胞脱落,也说明这个原因。(2)细胞免疫----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细胞免疫为人体主要免疫,其中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慢性结肠炎的发生,往往可引起大量淋巴细胞结集于肠素周边的淋巴结内,对抗发生肠系感染及肠道粘膜损伤的病毒(有报道为肠病毒感染)。而中性粒细胞则针对细菌性感染起到免疫作用,在长时间炎症作用下,可引起免疫细胞增强功击力,互相杀灭,将正常细胞破坏,导致炎症加重,是长期炎症不愈原因之一。   慢性结肠炎病理过程   慢性结肠炎病理 在慢性结肠炎中,分为&溃疡性、非溃疡性和糜烂性&三种。溃疡性缦性结肠炎的特点为 溃疡形成,在纤维结肠镜下可见溃疡面、水肿、充血,粒膜脱落,局部静脉模糊等表现。严 重者可呈粟粒样或肉芽增生,非溃疡性缦性结肠炎,在铁维结肠镜下观察,常不易察觉炎症发生或组织变化,但可存在细胞大,组织问质充血,轻度水肿。长期炎症浸润作用下,局部 组织反复脱落、增生、渗液、板易引起肉芽增生,所以,发展成结肠癌就是先慢性过程。糜 烂性结肠炎是由溃疡性结肠炎转变而成,是慢性结肠炎最严重的一种,且容易引起癌变的一 种。为了防止恶变,应作好治疗和预防,一旦发现大便异常,应作进一步检查,肠宁丸为此类用疾病临床用药。   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患者可出现便秘或 泄泻症状,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便下大量粘液或带血,时有里急后重现象,伴随左 下腹疼痛,呈隐隐作痛,体重下降,消瘦,精神不振。在常规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症状减轻,停药后容易复发。   临床诊断   慢性结肠炎病因复杂,诊断尤其为重要,应做一系列检查。检查能帮助医生排除其他能够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者憩室炎。  在包括血检、粪检的一系列检查中,结肠镜检查尤其重要。慢性结肠炎必须通过内窥镜检查才能明确炎症的不同范围和病变的程度,从而明确诊断。慢性结肠通过病理检查和连续定期的内窥镜追踪检查后,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才能使结肠炎得到合理的有效治疗。奥林巴斯电子全结肠镜 优势:集检查、诊断及治疗功能于一身,图像清晰,镜头精巧景深大,能直接观察到人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肠道黏膜病变、肿瘤病变,对早期结肠癌的检查予以精确检查,其另一重要功能是:可对结肠息肉进行镜下治疗。  慢性结肠炎的忌口  慢性结肠炎患者常有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腹泻”属于“久泻”范畴,主要由于脾虚而失去正常运化功能所致。若是一有情绪波动即需排便者,为“肝气犯脾”;而每天清晨均需排便者,则为“脾肾两虚”。在治疗上需分别采取温健脾阳、疏肝健脾和温补脾肾的方法,佐以涩肠止泻药物,标本兼治,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忌口”。因为“忌口”与治疗效果的提高和巩固有着密切关系,否则药虽对症,但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徒劳无功;或已有改善,又见病情反复,以至前功尽弃。   慢性结肠炎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 牛奶 牛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但是,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却不宜饮用。有些特别敏感的患者饮用后,很快就会出现肠鸣、腹泻。原因是牛奶虽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可又有“滑润大肠”的作用,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应慎服牛奶。   ◆ 瓜果 主要指各种新鲜瓜果,如西瓜、香瓜、黄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生梨等。虽然瓜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素,但对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来说,也在禁忌之列。因为瓜果大都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有的还有滑肠作用,从而导致腹泻频作,影响疗效。很多患者夏季吃西瓜往往会引起腹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 油腻食物 主要指荤油类食物,如红烧肉、排骨、肉馅包子,馄饨及鸡、鸭炖煮的浓汤等。这些食物都含有动物类脂肪,慢性结肠炎患者食用后,往往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的情况,所以也不宜食用。  建议:对慢性结肠炎长期患者或愿意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比如按疗程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效果很好。  慢性结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由于肠道反复在肠炎症刺激下损伤、修复,最终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正确的保健十分重要。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另外,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为什么慢性结肠炎更青睐老年人呢?  这主要与老年人的抵抗力下降有关。并且很多患者会把慢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闹混,在家吃了很多药之后不见好转才来看病。这里我们就讲讲相关的知识。  与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的是慢性结肠炎的肠粘膜炎症性改变更轻,在纤维结肠镜下的表现主要是肠段粘膜的充血,血管网络模糊,血管网络偏粗,粘膜发红或因苍白而光亮,有些可见粘膜粗糙。这就是通常结肠镜的检查报告中所描述的“肠粘膜充血,血管网模糊,粘膜?水肿,反光增强”等。这些病变常常只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累及全结肠的几乎未见。  老年性慢性结肠炎其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肠鸣、腹胀、下坠、大便带黏液,每至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但基本病理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易出血。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病不愈,故病人甚为烦恼。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甚至衰弱,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祖国医学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属肾虚所致,所以有“肾泻”之称。  人至老年,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不振,阴寒较盛,故容易发作。这类病人除黎明前迫不及待地去厕所排便外,平素还常伴形寒怕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一系列肾阳虚衰的表现。  对慢性结肠炎长期患者或愿意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比如按疗程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效果很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是慢性结肠炎 提起慢性结肠炎人们就会想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临床症状,事实上慢性结肠炎还必须具备肠镜下黏膜充血、水肿的表现,现在在国内有许多医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中,提示为“慢性结肠炎”的比例比较高。由于其病因尚不清楚,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 与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的是慢性结肠炎的肠粘膜炎症性改变更轻,在纤维结肠镜下的表现主要是肠段粘膜的充血,血管网络模糊,血管网络偏粗,粘膜发红或因苍白而光亮,有些可见粘膜粗糙。这就是通常结肠镜的检查?报告中?所描述的“肠粘膜充血,血管网模糊,粘膜?水肿,反光增强“等。这些病变常常只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累及全结肠的几乎未见。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的纯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粘液有些伴肠鸣。以直肠炎症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有时可能回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盆腔炎等。 慢性结肠炎病因 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虚寒性下利的一种表现,它与脾胃、肝、肾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程较长,因此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无特效药物,西医对此病主要运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疗。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可以针对不同病因,多角度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由于本病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调理病人的肝肾脾胃,增强人的体质,以此达到机体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应选用益肾厚肠汤,方中吴茱萸汤、肉桂温中止泻,黄连、黄柏清热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涩肠固脱,对慢性腹泻标本兼治,起到涩肠止泻的功效。另外,慢性腹泻应早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防病生它变,悔之晚矣。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 慢性结肠炎的自身保健是预防复发、根治该病的关键所在。 1.避免受凉,控制情绪外,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病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2.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慢性肠炎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4)肠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 (5)胃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晚期、胃空肠吻合术后。 (6)胰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晚期。 (7)肝、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8)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糖尿病。 (9)尿毒症、糙皮病、放射性肠炎、硬皮病。 (10)痉挛性结肠(过敏性结肠炎)、神经精神性腹泻。 慢性肠炎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癌、结肠癌病变。 慢性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慢性肠炎的实验室检查如何? (1)外周血检查:血常规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2)大便常规或培养:多见异常,可见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少量脓细胞。如细菌感染,可发现致病菌。 慢性肠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 慢性肠炎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腹压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4)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5)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慢性肠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l,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 (4)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但病情要长。也可用3%黄连素液或5~10g大蒜浸液2 0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0~20天为一疗程。其他治疗同急性肠炎。 (5)精神性腹泻者,可用利眠宁10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30mg,每日3次。 慢性肠炎的常用药物如何? (1)消炎止痛:细菌感染,除选用致菌培养有效抗生素外,可选用黄连素0 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肠灵4片,每日3次。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 (2)解痉止痛:阿托品0.5~1mg,或645-2,5~10mg,肌肉注射;或普鲁苯辛15~30mg,日3次。 (3)止泻剂可选用,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g,每日3次。 (4)精神性腹泻者,可服利眠宁10mg,每日3次;或眠安宁1片,日2次。 (5)中药方面:①脾虚泄泻,可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健脾丸。②肾阳虚衰泄泻,附桂八味丸、或附子理中丸。③肝气乘脾泄泻,予痛泻要方或逍遥丸服用。 中医对慢性肠炎是如何认识的 ? 祖国医学无慢性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 (1)脾胃虚弱 久病不愈或寒湿之邪困阻中焦,使脾胃虚弱。脾为中土,喜燥恶湿,主运主升。胃乃腑脏,喜润恶燥、主受纳主降。两者相辅相成,一纳一运,燥湿相济,共同完成吸收转运水谷功能。今脾胃虚弱,清浊不分,升降失和,致气机逆乱,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肠腑混浊而下,遂成本病。 (2)肾阳虚衰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命门之火脏,主一身阳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气血、脏腑的功能。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致脾肾阳虚,阴寒积盛,胃关不固,中气下陷,运化失司,久泻不止,疼痛缠绵,致发本病。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病机是如何认识的? (1)病因:本病病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房事过度而致脾肝肾功能障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疏泄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肾为先天之本,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致泄泻遂成本病。 (2)病机:①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关系密切。②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泄泻为标。③病势:本病的发生是以先天之气不足、肝失疏泄、脾胃失和,气机升降逆乱为主,渐及它脏,脏腑失调。以泄泻、腹痛、肠鸣为临床特点。④发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不足、肝失疏泄,致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泄泻。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怎样辨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脾胃虚弱而致泻下,主由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故见大便溏泻,完谷不化;脾虚不运,则纳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适,久泻不止;脾胃气虚,化源不足,致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属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主之。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苡仁理气健脾化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药。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有脱肛者,可投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肝气乘脾型慢性肠炎的辨治如何?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脑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分析: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 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怎样辨治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属脾肾阳虚不足之征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 四神丸中补骨脂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瘀阻肠络型慢性肠炎如何辨治? 症状:泄泻日久,泻后不爽,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分析:泄泻日久,病邪入络,血瘀肠络,不通则痛,故有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瘀阻气滞,故有泻后不尽之感;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舌质暗红,脉弦而涩,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化瘀通络,和营止血。 方药:少腹逐瘀汤主之。 方中以蒲黄、五灵脂与当归、川芎配伍为君药,合元胡、没药活血定痛;桂心、小茴香、干姜温经散瘀,使肠络瘀血得散,则泄泻腹痛而止。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挟有赤白粘冻,可与白头翁汤合用,以清热凉血,利湿解瘀。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方面?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证,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下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证。《中藏经》说:“病洞泄不下食,脉急则死。”可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 (3)辨寒虚: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畏寒胀冷,完谷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证。 (4)辨兼挟证:泻而兼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脉浮者,为挟风;泄泻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症见身热烦渴、头重自汗、脉濡数,为挟暑;泄泻而兼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为挟伤食。 慢性肠炎的预后如何,如何进行预防保健? (1)预后: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如长期反复腹泻,致脾胃气虚,病久及肾,病情加剧。若肾虚进一步发展,既不能温运脾阳,又不能固摄于下,而致泄泻无度,则病情趋亡阴亡阳之证,预后多不良。 (2)预防: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保健: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汤等。若虚寒腹痛泄泻者,亦可予以淡姜汤饮之,以温振脾阳,调和胃气。忌食辛辣炙B032、肥甘厚味之品。在有条件情况下,配合红外线,蜡疗、拔火罐、针灸、气功等疗法,以提高疗效。另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治疗: 1、补充蛋白水解酶加多酶复合物、嗜酸菌、大体积纤维物清肠剂(ABC)、维生素A、E及复合维生素B,按说明书使用。 2、苜蓿胶囊或液体可提供疾病恢复所需的维生素K和叶绿素,按说明每日3次。 3、芦荟有助于结肠恢复,减轻疼痛,每次饮1/2杯,早晚各一次。 4、黄春菊、蒲公英、小白菊、番木瓜、红三叶草、滑榆、西洋耋草对结肠火效果很好。 注意: 1、禁穿紧腰的衣服。 2、急性疼痛者,请大量饮水,有助于清除结肠裂口处颗粒,减轻疼痛。 3、发病时,仅食用软食,直到疼痛减轻,如把燕麦麸或蒸过的蔬菜混合或将其加入食品和果汁中,增加清肠用的纤维质物;或者将1汤匙需氧大体积纤维清肠剂加入果汁、饮料中,起床后空腹服用。 4、试用易于消化的婴儿食品2周,同时服用纤维素。(不要同时服用纤维补充品及其他补充品和药物) 5、做伸展运动,服用蛋白水解酶,以促进消化。 6、使用2杯温水做清洁灌肠,有助于祛除结肠中未消化的食物,减轻疼痛。 7、要避免急性发作,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慢性结直肠炎由于病因不明,病程长,反复发作,故在治疗上亦十分棘手。我院肛肠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独特治疗方案,收治大量慢性结、直肠炎病人,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如下: 1、中药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如麦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静滴以扶正。 2、西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配合口服丽珠肠乐、得舒特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3、中西药结合灌肠:采用独有中药配方“肠炎I号方”配合西药研粉混合保留灌肠,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4、心理治疗:该病患者常有焦虑、忧郁、紧张、多疑等精神心理改变,严重者可予抗抑郁治疗。 5、其它治疗:如①营养饮食治疗:可予高营养、低脂、少渣易消化饮食,或嘱患者可予山药、白扁豆、苡米等煮粥,常食健脾养胃;②高压氧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尢佳。 回答者:林下之风 - 助理 二级 11-11 09:56 --------------------------------------------------------------------------------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2 个人评价 50% (1) 50% (1) 其他回答 共 2 条 水针疗法降服慢性结肠炎,中医水针疗法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将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疗法,即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将有效药物通过穴位皮下注射注入相关穴位,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的感觉。其主要特点是见效较快,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其机理是通过针刺的机械作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穴位开阖与传导作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机体产生强烈刺激,从而达到恢复肠道正常功能,使病灶愈合的目的。 参考资料: 回答者:saiwu512 - 经理 五级 11-7 13:48 -------------------------------------------------------------------------------- 慢性结肠炎的食疗药膳 (1)饮食治疗: 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适当减少饮食中纤维素成分,以易消化富含叶酸、铁、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流质饮食为宜。避免牛奶及乳制品。严重者最初几天宜禁食,可用静脉高营养治疗,使肠道得到休息。 (2)心理治疗: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尽量全身放松,精神过度紧张者,可用镇静剂如安定、舒乐安定等。 (3)食疗: ①健脾止泻糕: 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制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适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实米共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匀成泥状,在盘中一层鲜山药粉末泥,一层豆沙,约6-7层,上层点缀适量果料,上锅再蒸。乌梅、白糖熬成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泻之功。 ②百合粥: 芡实、百合各60克。上两味药放入米粥内同煮成粥,主治脾虚泄泻。 ③紫苋菜粥: 紫苋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④银花红糖茶: 银花30克,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⑤石榴皮红糖茶: 石榴皮1-2个,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⑥车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水煎服。 慢性结肠炎常用西药 (1)柳氮磺胺吡碇(SASP): [作用与用途]本药在肠道内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或白细胞介导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用法和剂量]口服:发作期1克/次,3-4次/日,病情缓解后为0.5-1克,2-3次/日,维持治疗1年。保留灌肠:以粉剂2.0克加白芨3.0克,溶于生理盐水。20-30ml中,均匀混摇后进行灌肠,每日1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偶有胃肠道症状,皮疹等变态反应。 (2)甲硝唑: [作用与用途]主要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丝虫病等。 [用法和剂量]口服,成人每次0.4克,每日3-4次,用15日为1疗程。静滴:成人每次0.5-1.0克,分2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①胃肠道症状最为常见,与剂量呈正相关。 ②肝病患者慎用。 ③偶见头晕、感觉异常、肢麻、共济失调,停药即可缓解。 ④个别患者可有白细胞减少。 (3)激素类(具体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作用与用途]此类药物可减少白三烯B4的释出,抑制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防止氧自由基的形成。 [用法和剂量]静滴:200-300毫克/日,维持10-14天。后改用口服强的松60-80毫克/日,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10-15毫克/日,维持半年左右然后停药。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左侧结肠的患者,可用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100毫克、21-磷酸泼尼松龙20毫克或地塞米松5毫克加生理盐水100ml,作保留灌肠,1次/日,病情好转后改为2-3次/周,疗程1-3个月。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对合并感染者不宜应用,有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期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硫唑嘌呤 [作用与用途]此类药物在体内产生硫嘌呤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 [用法和剂量]每日1.5-2.5毫克/千克,分3次口服;疗程约1年。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与剂量有关,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作用,有恶心、呕吐、少数有肝脏毒性;有致畸危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肠炎 有认识的人是有这病的,还很严重,也是有很多年的了 他是吃中药治好的, 一开始吃的西药,只能缓解,都根治不了,而且西药很有副作用 后来是听人说哪里有个中医治好过很多这种病,就去找他,开了些中药,吃了后效果速度不快,但是一点点好了后就没再复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肠炎,中成药你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西药可以服用氟呱酸、整肠生等平时一定要忌辛辣、油腻、烟酒、生冷等刺激。注意整肠生不能和氟呱酸一起服用哦 。慢性肠炎的食疗方法:白芍饮配方: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附片15克、红糖20克制作:    1 将附片炙好,先煮30分钟去水;白芍、茯苓、白术、生姜洗净,切片。    2 将以上药物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红糖搅匀即成。食用:代茶饮用。功效:消炎止泻。对慢性肠炎患者尤佳。川芎当归茶配方:川芎5克、人参 5克、白茯苓5克、当归5克、白术5克、白芍5克、桂枝 5克、粟米50克制作:    1 将以上药物洗净;粟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 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即成。食法:每日1次,代茶饮用。功效:消炎止泻。对直肠溃疡者有一定疗效。人参山楂茶配方:人参10克 、山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山药10克、陈皮6克、泽泻6克、甘草6克、白糖30克制作:    1 将以上药物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 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成。食用:代茶饮用。功效:补脾胃,止泄泻。对营养不良,皮肤缺乏光泽之肠炎患者食用尤佳。丁香面配方:丁香2克、草果1只、白面条 250克、味精3克、盐3克、胡椒粉3克制作:    1 将丁香、草果打成细粉(草果去心)。    2 铝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放入白面条,再烧沸,加入胡椒粉、盐、丁香、草果、味精、面条熟透即成。食法:每日一次,每次吃面条100克,渴汤,正餐食用。功效:暖胃肠,止泄泻。对慢性肠炎泄泻者食用有较好疗效。黄芪薏米粥配方: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制作:    1. 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2. 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叫做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慢性肠炎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4)肠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 (5)胃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晚期、胃空肠吻合术后。 (6)胰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晚期。 (7)肝、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8)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糖尿病。 (9)尿毒症、糙皮病、放射性肠炎、硬皮病。 (10)痉挛性结肠(过敏性结肠炎)、神经精神性腹泻。 慢性肠炎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癌、结肠癌病变。 慢性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慢性肠炎的实验室检查如何? (1)外周血检查:血常规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2)大便常规或培养:多见异常,可见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少量脓细胞。如细菌感染,可发现致病菌。 慢性肠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 慢性肠炎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腹压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4)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5)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慢性肠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l,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 (4)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但病情要长。也可用3%黄连素液或5~10g大蒜浸液2 0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0~20天为一疗程。其他治疗同急性肠炎。 (5)精神性腹泻者,可用利眠宁10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30mg,每日3次。 慢性肠炎的常用药物如何? (1)消炎止痛:细菌感染,除选用致菌培养有效抗生素外,可选用黄连素0 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肠灵4片,每日3次。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 (2)解痉止痛:阿托品0.5~1mg,或645-2,5~10mg,肌肉注射;或普鲁苯辛15~30mg,日3次。 (3)止泻剂可选用,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g,每日3次。 (4)精神性腹泻者,可服利眠宁10mg,每日3次;或眠安宁1片,日2次。 (5)中药方面:①脾虚泄泻,可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健脾丸。②肾阳虚衰泄泻,附桂八味丸、或附子理中丸。③肝气乘脾泄泻,予痛泻要方或逍遥丸服用。 中医对慢性肠炎是如何认识的 ? 祖国医学无慢性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 (1)脾胃虚弱 久病不愈或寒湿之邪困阻中焦,使脾胃虚弱。脾为中土,喜燥恶湿,主运主升。胃乃腑脏,喜润恶燥、主受纳主降。两者相辅相成,一纳一运,燥湿相济,共同完成吸收转运水谷功能。今脾胃虚弱,清浊不分,升降失和,致气机逆乱,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肠腑混浊而下,遂成本病。 (2)肾阳虚衰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命门之火脏,主一身阳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气血、脏腑的功能。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致脾肾阳虚,阴寒积盛,胃关不固,中气下陷,运化失司,久泻不止,疼痛缠绵,致发本病。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病机是如何认识的? (1)病因:本病病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房事过度而致脾肝肾功能障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疏泄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肾为先天之本,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致泄泻遂成本病。 (2)病机:①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关系密切。②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泄泻为标。③病势:本病的发生是以先天之气不足、肝失疏泄、脾胃失和,气机升降逆乱为主,渐及它脏,脏腑失调。以泄泻、腹痛、肠鸣为临床特点。④发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不足、肝失疏泄,致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泄泻。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怎样辨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脾胃虚弱而致泻下,主由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故见大便溏泻,完谷不化;脾虚不运,则纳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适,久泻不止;脾胃气虚,化源不足,致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属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主之。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苡仁理气健脾化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药。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有脱肛者,可投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肝气乘脾型慢性肠炎的辨治如何?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脑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分析: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 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怎样辨治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属脾肾阳虚不足之征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 四神丸中补骨脂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瘀阻肠络型慢性肠炎如何辨治? 症状:泄泻日久,泻后不爽,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分析:泄泻日久,病邪入络,血瘀肠络,不通则痛,故有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瘀阻气滞,故有泻后不尽之感;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舌质暗红,脉弦而涩,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化瘀通络,和营止血。 方药:少腹逐瘀汤主之。 方中以蒲黄、五灵脂与当归、川芎配伍为君药,合元胡、没药活血定痛;桂心、小茴香、干姜温经散瘀,使肠络瘀血得散,则泄泻腹痛而止。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挟有赤白粘冻,可与白头翁汤合用,以清热凉血,利湿解瘀。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方面?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证,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下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证。《中藏经》说:“病洞泄不下食,脉急则死。”可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 (3)辨寒虚: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畏寒胀冷,完谷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证。 (4)辨兼挟证:泻而兼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脉浮者,为挟风;泄泻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症见身热烦渴、头重自汗、脉濡数,为挟暑;泄泻而兼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为挟伤食。 慢性肠炎的预后如何,如何进行预防保健? (1)预后: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如长期反复腹泻,致脾胃气虚,病久及肾,病情加剧。若肾虚进一步发展,既不能温运脾阳,又不能固摄于下,而致泄泻无度,则病情趋亡阴亡阳之证,预后多不良。 (2)预防: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保健: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汤等。若虚寒腹痛泄泻者,亦可予以淡姜汤饮之,以温振脾阳,调和胃气。忌食辛辣炙B032、肥甘厚味之品。在有条件情况下,配合红外线,蜡疗、拔火罐、针灸、气功等疗法,以提高疗效。另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什么叫做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 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慢性肠炎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4)肠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 (5)胃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晚期、胃空肠吻合术后。 (6)胰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晚期。 (7)肝、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8)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糖尿病。 (9)尿毒症、糙皮病、放射性肠炎、硬皮病。 (10)痉挛性结肠(过敏性结肠炎)、神经精神性腹泻。 慢性肠炎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粘膜皱壁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粘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粘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穿孔,或发现肠粘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癌、结肠癌病变。 慢性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慢性肠炎的实验室检查如何? (1)外周血检查:血常规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2)大便常规或培养:多见异常,可见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少量脓细胞。如细菌感染,可发现致病菌。 慢性肠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 慢性肠炎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腹压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4)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5)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慢性肠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l,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 (4)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但病情要长。也可用3%黄连素液或5~10g大蒜浸液2 0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0~20天为一疗程。其他治疗同急性肠炎。 (5)精神性腹泻者,可用利眠宁10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30mg,每日3次。 慢性肠炎的常用药物如何? (1)消炎止痛:细菌感染,除选用致菌培养有效抗生素外,可选用黄连素0 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肠灵4片,每日3次。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 (2)解痉止痛:阿托品0.5~1mg,或645-2,5~10mg,肌肉注射;或普鲁苯辛15~30mg,日3次。 (3)止泻剂可选用,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g,每日3次。 (4)精神性腹泻者,可服利眠宁10mg,每日3次;或眠安宁1片,日2次。 (5)中药方面:①脾虚泄泻,可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健脾丸。②肾阳虚衰泄泻,附桂八味丸、或附子理中丸。③肝气乘脾泄泻,予痛泻要方或逍遥丸服用。 中医对慢性肠炎是如何认识的 ? 祖国医学无慢性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 (1)脾胃虚弱 久病不愈或寒湿之邪困阻中焦,使脾胃虚弱。脾为中土,喜燥恶湿,主运主升。胃乃腑脏,喜润恶燥、主受纳主降。两者相辅相成,一纳一运,燥湿相济,共同完成吸收转运水谷功能。今脾胃虚弱,清浊不分,升降失和,致气机逆乱,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肠腑混浊而下,遂成本病。 (2)肾阳虚衰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命门之火脏,主一身阳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气血、脏腑的功能。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致脾肾阳虚,阴寒积盛,胃关不固,中气下陷,运化失司,久泻不止,疼痛缠绵,致发本病。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病机是如何认识的? (1)病因:本病病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房事过度而致脾肝肾功能障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疏泄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肾为先天之本,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致泄泻遂成本病。 (2)病机:①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关系密切。②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泄泻为标。③病势:本病的发生是以先天之气不足、肝失疏泄、脾胃失和,气机升降逆乱为主,渐及它脏,脏腑失调。以泄泻、腹痛、肠鸣为临床特点。④发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不足、肝失疏泄,致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泄泻。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怎样辨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脾胃虚弱而致泻下,主由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故见大便溏泻,完谷不化;脾虚不运,则纳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适,久泻不止;脾胃气虚,化源不足,致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属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主之。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苡仁理气健脾化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药。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有脱肛者,可投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肝气乘脾型慢性肠炎的辨治如何?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脑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分析: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 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怎样辨治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属脾肾阳虚不足之征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 四神丸中补骨脂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瘀阻肠络型慢性肠炎如何辨治? 症状:泄泻日久,泻后不爽,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分析:泄泻日久,病邪入络,血瘀肠络,不通则痛,故有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瘀阻气滞,故有泻后不尽之感;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舌质暗红,脉弦而涩,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化瘀通络,和营止血。 方药:少腹逐瘀汤主之。 方中以蒲黄、五灵脂与当归、川芎配伍为君药,合元胡、没药活血定痛;桂心、小茴香、干姜温经散瘀,使肠络瘀血得散,则泄泻腹痛而止。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挟有赤白粘冻,可与白头翁汤合用,以清热凉血,利湿解瘀。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方面?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证,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下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证。《中藏经》说:“病洞泄不下食,脉急则死。”可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 (3)辨寒虚: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畏寒胀冷,完谷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证。 (4)辨兼挟证:泻而兼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脉浮者,为挟风;泄泻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症见身热烦渴、头重自汗、脉濡数,为挟暑;泄泻而兼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为挟伤食。 慢性肠炎的预后如何,如何进行预防保健? (1)预后: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如长期反复腹泻,致脾胃气虚,病久及肾,病情加剧。若肾虚进一步发展,既不能温运脾阳,又不能固摄于下,而致泄泻无度,则病情趋亡阴亡阳之证,预后多不良。 (2)预防: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保健: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汤等。若虚寒腹痛泄泻者,亦可予以淡姜汤饮之,以温振脾阳,调和胃气。忌食辛辣炙B032、肥甘厚味之品。在有条件情况下,配合红外线,蜡疗、拔火罐、针灸、气功等疗法,以提高疗效。另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强烈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好!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疾病,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在常规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停药后容易复发,因此,慢性结肠炎在常规治疗下是难以治愈的,甚至由于滥用各种抗菌素,反而导致病情越来越重.目前西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主要是采用抗菌药物如地霉素,柳氮磺胺吡啶,黄连素,美沙拉嗪,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类等,更有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控制治疗;有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盲目就医,一味滥用抗生素进行消炎杀菌,不但不起治疗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表面好像症状得到了控制,实际上病情是在逐渐发展,最终成为西医所讲的不治之症.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有非常独到的地方,见效快疗效确切,许多患者治愈后不复发.建议你用传统中药虫草,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厚朴,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等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许多患者治愈后不复发;这些药物的主要功效是温健脾阳,疏肝健脾,温补脾肾,清利湿热,行气燥湿,消淤止疼,标本兼治,从而达到彻底根治慢性结肠炎的目的;这些药物最终消除慢性结肠炎病变产生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结肠防御功能,从而愈合溃疡面,再生结肠粘膜,在结肠壁内形成覆盖性的保护膜,抑制有害菌对结肠粘膜的伤害和侵蚀,并且激活有益菌群,调整结肠内生态平衡,保护结肠粘膜免疫功能和人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这些药物可以彻底根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肠炎与全身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有着密切关系,这些药物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内分泌机制,以平肝,健脾,和胃,益肾,渗湿,燥湿,清热,化瘀,解毒等为主,能够达到促进肠道细胞再生,修复肠道溃疡面,调理肠道功能,从而使结肠炎这一顽疾得到彻底康复.你在当地药店可以买到这些药物,自己在家治疗即可,省钱方便,疗效确切.希望你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肠炎大便会变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