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医科大和沈阳医学院,对辽宁省锦州市外的影响谁更强一点

  16.李玉芳,女,1970年出生,教授。1997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抗衰老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生理学会理事、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沈阳医学院&131工程&三十层次人选,生理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沈阳市科技局计划项目&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水通道蛋白和紧密连接影响&和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mtDNA突变在顺铂耳毒易感中作用及川芎嗪的干预&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二负责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川芎嗪干预药物中毒性聋豚鼠mtDNA损伤作用与APE/Ref-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的研究,近三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篇,并获得多项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研究方向:分子心血管病学。
  17.李潞,女,1961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2001年于日本香川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心血管分会及介入分会常委,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心血管分会及心电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等职。先后承担省、市各级课题20余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及进步奖9项,发表论文50余篇,牵头完成10多项技术项目。研究方向:冠心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18.杨晓霞,女,1964年出生,教授。1999年于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辽宁省自然基金评审专家,辽宁省司法鉴定人,辽宁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编委,《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编委,吉林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省、市科研课题六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兼职培养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5名。研究方向:神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事脊髓、神经损伤修复及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
  19.汪亚伦,女,1962年出生,教授。1987年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专业获学士学位。近年来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主持并完成&可溶性Fas在人卵巢肿瘤中高频率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分析&,并参与了重组人TIMP-2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动物实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凭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Flt-3表达及Flt-3/ITD突变分析&等项目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研究方向:肿瘤信号转导与分子靶向治疗。
  20.沈薇,女,1976年出生,副教授。2011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级等科研课题10余项,教改课题4项。目前主持在研项目有:.辽宁省教育厅&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项目;指导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沈阳医学院&优秀人才启动计划&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在《Cancer Science》,《Cancer Letter》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参编教材一部。研究方向:肿瘤转移机制及抗肿瘤治疗研究。
  21.肖纯凌,女,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医学院院长,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特色突出计划立项学科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病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吉林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任辽宁省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教学名师,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8年至1999年赴日本富士药品生物医药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从事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研究。2001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7项。研究成果&空气污染物对机体健康影响及生物标志研究&获聊能生、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大气污染对呼吸道的影响机制及生态防治研究&、&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损伤机制的研究&先后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专著《大气污染与呼吸道微生态》,并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特等奖。近5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20余篇(SCI收录3篇,CA收录5篇)。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研究方向:1、呼吸道微生态学;2、大气污染对机体的影响机制及其生物标志研究。
  22.陈丽萍,女,1962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1991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呼吸内科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基成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呼吸系疾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变态反应学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辽宁微生态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沈阳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SARS、甲流防治专家。曾获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百千万工程人才,沈阳市优秀继续教育教师,沈阳市呼吸十大名医等荣誉称号。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卫生部青年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六项科研课题。协作完成国际、国家级科研课题三项。目前在研课题四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研究方向:吸烟与呼吸道微生态失调机制的研究。
  23.陈振军,男,汉族,1970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2005年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获人体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神经外科分会委员,辽宁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成果评审委员会专家,沈阳劳动局工伤鉴定组专家,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组专家等社会职务。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沈阳医学院&131人才建设工程&&十层次&人才。兼任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承担或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五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及进步奖四项,共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EI收录一篇。研究方向:脑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4.周伟强,男,1970年出生,教授。2003年于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癌症研究学会、美国佐治亚州科学研究院会员,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近年来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及2项沈阳市人才资源开发项目。在《BBA-Reviewson Cancer》、《Britishjournal of Cancer》及《Cancer Biology&Therap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10篇、IF因子40余分。2012年被评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研究方向:人体内环境与分子串说调控。
  25.尚德志,男,1965年出生,教授。1997年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口腔医学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牙种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5项。发表SCI收录等学术论文20余篇,总影响因子达40余分。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奖。研究方向:血液病理生理学。
  26.赵润英,女,1962年出生,教授。1985年于锦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沈阳医学院科研项目1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1项。获沈阳市百佳科技创新能手称号。主编、副主编《医学机能实验学》教材各1部,副主编《药理学》教材1部。发表各级科研与教学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1.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药物保护作用机制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肿瘤靶向制剂的研究。
  27.倪月秋,女,1963年出生,教授。2002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辽宁省生理学会理事、《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生理学报》审稿专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执行编委、沈阳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沈阳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生理学学科带头人。主持两项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市级课题四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数篇被SCI、CA、BA、IM等收录,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三等奖各一项。主编《生理学》教材5部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并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优秀教师等称号。研究方向:神经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事药物中毒性耳聋机制的研究工作。
  28.高兵,男,1972年出生,教授。2007于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肾泌尿器外科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年于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人类基因组解析中心访问学者。曾任日本尿路结石学会,辽宁省应用药理学会,辽宁省遗传学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1项。SCI收录论文3篇。研究方向:1、肾脏钙化机制及其基因风险研究。2、基因变异的分子动力学研究。3、疾病基因组网络研究。
  29.葛华,男,1964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于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辽宁中医药络病分会常委,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辽宁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沈阳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劳动鉴定专家。主要从事冠心病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及起搏器植入术。主持辽宁省自然基金科题4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次,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冠状动脉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研究。
沈阳医学院相关信息:
2017考研论坛:
考研帮最新资讯
沈阳医学院热点文章
2017考研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其它原因或备注
我们会尽快确认您的举报信息!我想考沈阳医科大!【沈阳医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2,744贴子:
我想考沈阳医科大!收藏
本人现在高三生一名 。想考医科大
。对分数有什么严格要求嘛。有没有学哥学姐帮我下啊
。未来处于迷茫阶段啊 !
色谱柱选购,当然菲罗门。
沈阳医科大学真有啊
这里是沈阳医学院 有沈阳药科大学 和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医科大还在建 估计你赶不上             ╯     ╰     ●       ●      &   ^   &                 看神马看,再看我小尾巴小心我打你
我也要考沈阳医科大
祝你好运 ---- 谁要是敢欺负你,我就把他挂在尾巴上!!!
我要考沈阳医科大学的研究生
AutoTDS-V1型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款20位常温二次全自动热解吸仪,气路采....
这不是医学院嘛……
今年基本不可能了
今年是没希望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州医科大研究生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