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否有权不接受治疗不好的癌症病人胖了好不好

艾滋病准妈妈遭医院拒收 孕产医生回“不会治”
  晨报讯(特派漳州记者 黄小英)“我只希望能够找到一家愿意接收我的医院,让心安定下来。”昨日,记者见到即将临产的小华(化名)时,她情绪有些激动。原来,小华在怀孕4个月的时候才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今她已怀孕8个多月,却还没有找到愿意接收她的医院。
  被“艾滋”:疑小诊所吊瓶感染
  小华和丈夫阿强(化名)结婚刚满一年,起初两个人一起在河南打工。后来,小华怀孕了,阿强担心河南的环境和饮食条件太差,就叫小华先回漳州县城老家休养。怀孕后,小华每个月都会到县妇幼医院做常规孕检。今年7月,小华第一次抽血做怀孕检查时,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医生说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小华始终不敢接受这个事实,但复诊结果让她不得不面对。
  至于为何感染了艾滋病?小华目前也无法确定。她猜测,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感冒后,常到小诊所去吊瓶。“我特别容易得感冒,而且一感冒就很严重。”小华告诉记者,上大医院太麻烦,所以她都去小诊所看病。
  屡遭拒:多家医院不愿接生
  据小华介绍,得知病情后,县妇幼医院以医疗条件不足,无法为她接生为由,让她到漳州市级医院分娩。8月,她到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做检查。确认病情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志辉医生告诉她,漳州市区的医院都会接收她,建议她到漳州市中医院生产,可向医院说明病情,也可到医院进行复检。
  为了到市区的医院生产,小华和丈夫在漳州市中医院附近租房。10月,小华到漳州市中医院再次做了检查,但医院一直没有把检查结果告诉她。后来,小华打电话追问,院方称等结果明确了,再给她打电话。前天,小华到中医院照心电图,医院孕产科医生潘宝丽明确表示不接收她。
  昨日,记者来到漳州市中医院找到了潘宝丽医生,并以小华亲戚的身份向潘医生了解不接收的原因。“我不会治这个病,我们医院不懂得治疗。”潘医生告诉记者,由于病人患的是“特殊病”,中医院没有能力为其医治,为了不耽误病患,只好劝其转院。潘医生说,她当时建议小华到市医院去,因为市医院能治疗这种病,自然也会让她生产。
  按规定:拒收病患可以投诉
  “家里老人身体都不好,而且都要靠吃药维持生命。”小华告诉记者,公婆、父母都已经70多岁了,父亲最近才刚刚出院,怕老人们知道这个消息后承受不了,夫妻才想要把孩子生下来。后来又得知通过用药控制,婴儿可能不会感染艾滋病,他们才坚定了信心。
  昨日,就医院是否有权拒绝接收小华之事,记者向漳州市卫生局急控科叶科长进行咨询。叶科长说,任何医院都不能拒绝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到该医院进行生产。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孕妇可直接向漳州市卫生局进行投诉。同时,叶科长建议小华,可到漳州市医院进行生产,因为那里的条件比较好。
  艾滋孕妇能否生下健康孩子?
  那么,艾滋病孕妇能否生下健康孩子?记者了解到,实施母婴阻断措施,有可能能生个健康宝宝。
  所谓母婴阻断,是指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如果接受干预的新生儿在出生18个月后hiv抗体为阳性,则证明母婴阻断失败。
  医学证明,有效的艾滋病母婴阻断通常可将母婴垂直传播率降到2%—5%,具体措施可向专业人士咨询。值得说明的是,生产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在今后若干年的生活中,都要避免妈妈的血液或者是体液接触到宝宝。比如,妈妈不小心损伤皮肤出血了,一定要尽可能避免血液甚至伤口的渗液和小孩接触。
本文标题:艾滋病准妈妈遭医院拒收 孕产医生回“不会治” 怀孕准妈妈房事图片 准妈妈晚上睡不好怎么办 文章网
也许你对以下内容也感兴趣
  随着胎儿的出现与成长,孕妇全身都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变化,一般都是暂时的,只要学会正确处理它们,你的身体就会在生育后恢复如初。  怀孕最神奇之处就在于肚子中新生命的诞生。而随着这个小东西的出现与成长,孕妇全身都会发生一些不太好的变化,比如......
  剖腹产和顺产究竟有啥不同?对宝宝有什么影响?准妈妈看过来  顺产和剖腹产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大家也知道这两种生产方式给新妈妈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那么大家知道顺产宝宝喝剖腹产宝宝有什么区别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二者之间的区别,同时......
  窗外的天阴阴的,陈蓉站在窗前,觉得自己的心情就和这天一样。想到今后至少一年自己不能再做背包族四处游走,也不能再去k厅放声高歌,身体还要变得又粗又壮。陈蓉的心不断地往下沉、往下沉&&怀孕变成了负担,之前的兴奋和......
  定期产检是重要的,它可以让孕妈妈知道胎儿在不同阶段的发育情况,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每个准妈妈需做的定期产检.  一b超  每个孕妈咪在整个孕期至少会接受3次b超,大约分别在12周后、24周或25周和36周后。在孕后期,b超能大致估算出胎儿的......
  上班族孕妇可以参加一般日常工作,但不宜从事以下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致畸等严重危害母亲及胎儿健康的工作:  孕妇不宜做的7种工作  (1)繁重的体力劳动。繁重的体力劳动消耗热量很多,增加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加重上班族孕妇的负担,会影响胎儿......
  六个月的准妈妈应该注意什么  1.胎儿的成长  身长30厘米,体重约600-750克。  骨骼更结实,头发更长,眉毛及睫毛开始长出。脸形也更清晰,已十足是人的模样,但仍然很瘦,全身都是皱纹。  皮脂腺开始具有分泌功能,并长出白色脂肪般的......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为您推荐的内容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肺癌化疗的方案选择与疗效评估
“上世纪40年代出现的氮芥,是我们第一个化疗药物。肿瘤的化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进展,实际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治疗策略。并且我们预计未来无论把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得多透彻,无论有多少药物出来,化疗都是不可替代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需要交替进行,在不同的人群里面都需要。”——王洁教授
本期访谈嘉宾: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不同类型肺癌的化疗方案各有不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专家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王洁教授来到访谈间,跟各位网友谈谈肺癌化疗的问题,王主任您好。
王洁教授: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块儿就大家关心的肺癌化疗问题做一个讨论。
主持人:欢迎王主任,提起肺癌特别是肺癌化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肺癌化疗它的常用药物和方案都有哪些,特别化疗周期是什么样的概念,请王主任解答一下。
王洁教授:肺癌的化疗常用的药物方案我想可能还是要分,后面大家提的问题包括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肺癌分了两大类型,一个是非小细胞肺癌占到大概80%以上,不到20%的患者是小细胞肺癌,临床当中针对这两种类型都是化疗,但是具体的药效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药物主要是原来90年代以后的新药像所谓的三代药物,吉西他滨健择、紫杉醇类的药物包括紫杉醇或者多烯紫杉醇,这是90年代所谓的三代药物,再加上铂类,铂类是一个基础的用药加铂联合化疗方案,这是我们在非小细胞肺癌里面的标准治疗。到了21世纪以后尤其最近这几年,有一些更新的药物比如像低毒性的化疗药物应运而生,尤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培美曲塞,我们期待着以后更多的无毒性的药物。培美曲塞是作用于叶酸代谢中多个代谢酶的药物,包括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等等这样一些针对细胞DNA合成的药物,它的毒性是非常低的,目前有多项研究包括国内研究提示无论培美曲塞在一线二线或者维持治疗里面尤其对非鳞的非小细胞肺癌效果不错,加上铂类联合治疗对于某些PS好的患者也是标准治疗。
&还有一个药物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虽然这个药在国内在肺癌上面目前SFDA没有批准,但还是值得关注的,就是纳米紫杉醇白蛋白结合性的紫杉醇,从国内很多中心应用来看这个药是很有潜力的药物,它的毒性跟常规的包括紫杉醇或者多烯紫杉醇相比没有更低,但是这两类药物失败的时候复治的患者,目前来看效果是不错的药物,我认为它还是有靶点的化疗药物,只是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数据去证实怎么样筛选病人。
小细胞肺癌经典的方案还是依托泊苷VP16再加上铂类包括顺铂卡铂这类的药物,这些联合治疗方案无论在早期小细胞肺癌还是晚期小细胞肺癌仍然是标准,一线治疗效果已经非常好能达到60%—80%的有效率。但是大家试图挑战这个方案。现在有一类药物CPT-11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国际上做了很多探索,现在有前景的药物CPT-11依尼替康,这个药物从我们的专业来说是一个拓扑异构酶1的抑制剂,这个药物跟铂类联合国际上已经很多种这样的三期临床研究,跟VP16+铂类的标准方案做对比,已经做了三期研究。但是东西方的结果不一样,日本得出来的结果这个方案是超越了EP和EC,但是在欧美人群里面没有得到证实,这个方案在中国目前可以作为侯选的一线,但是没有说比EP或者EC要好,大部分中心还是选择VP16+铂类作为标准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或者三线治疗缺乏大样本研究。拓扑替康这个药已经有三期临床研究证实它在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里面是有前景的。还有氨柔比星这类的蒽环类加拓扑异构酶Ⅰ的两个作用机制的药物,目前也有研究苗头提示对难治性的小细胞肺癌一线很快失败的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效果是不错的,这个也需要大宗的临床研究去证实它。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咨询中经常提到化疗周期这个词,化疗周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王洁教授:化疗周期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以及根据肿瘤倍增的时间来制订的比如一个方案可能有21天一个周期就是我在打这个方案的时候需要多长的时间,从第一天开始到在第二次重复这个方案间隔的时间,是从第一天开始算的,不是说打完化疗再去算。一般肺癌方案里面都是三周方案或者四周的方案,从第一天算这个方案到第21天或者22天重复或者到28天再重复29天再重复,这个周期一般是根据刚刚谈到的肿瘤倍增时间和药物的半衰期来确定它。
主持人:我注意到王主任提到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一线和二线是什么概念?
王洁教授: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患者可能经过治疗的话就说我已经打了一个化疗方案,肿瘤没有缩小它是稳定的就换第二个方案,他认为这是二线,其实这不是二线。我们说一线方案是初始治疗方案,这是一线方案,这个方案经过治疗以后,我们一般两个周期或者四个周期去做评估。评估以后觉得这个方案是不好的,肿瘤在继续增长或者症状加重,这时候就要换方案,这时候的方案才叫二线。以此类推二线失败的没有达到我们预定的疗效,这时候换第三个方案叫三线方案。然而有些地方不是说失败了再去换,它是稳定了就再去换一个方案是。在临床上我们认为稳定也是有效的,也是临床受益的表现。这个方案我个人认为不叫二线,是不规范的治疗,我们不要一看到疾病稳定就去换方案,稳定和缩小实际都是有效的表现,还要结合临床症状有没有改善,如有改善肯定是临床受益,这种情况下是不应该去换方案的。
主持人:能不能理解二线治疗是一线治疗失败之后的备选?
王洁教授:对。
主持人:肺癌有不同的临床分期,不同分期会采取不同的化疗方案吗?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制订化疗方案?
王洁教授:分期应该说还是跟我们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目前我们决定一个治疗方案的话一个是根据分期,更重要的是根据病理组织学分型。比如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非小细胞肺癌里面鳞癌和腺癌也是有不同的情况,病理类型是很重要的。
目前在靶向治疗上早期的病人包括辅助的治疗,放疗同步现在没有证据,但是在化疗方案里面可能刚刚谈到一个低毒性的化疗药物叫培美曲塞的药物,目前早期辅助治疗或者放化疗同步里面没有大宗的研究,所以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在guideline(临床诊疗指南)里面一定要用的方案,但是晚期里面尤其非鳞的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这个药物非常值得推荐,因为它是低毒性的药物。
选择方案的时候联合治疗还是单药治疗还取决于病人一般行为状态的评分,如果病人趟在床上起不来了或者病人年纪很大了,化疗方案能不能选有本质的考虑,如果他虽然身体弱一点但是还能做化疗,我们就不会给他选择联合治疗可能就是单药,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70岁、75岁以上的,一般状态行为状态评判稍微差一点的,我们有一套评判标准,这种患者我们可能给他单药甚至分成小剂量的每周治疗方案,打两周或者打三周这样的方案,这样患者的耐受会好一点,副反应会好一些。
主持人:刚才王主任提到单药化疗和联合用药化疗,对于身体状况比较好的人是不是化疗药物用的越多效果越好?
王洁教授:这个问题蛮好的,可能很多患者想着我要不要用三个四个药,在国际国内已经很多的研究,尤其在前些年包括二代药物三代药物出来以后做过很多探索,发现实际上如果三药方案联合的话,实际上没有明显的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三药联合方案在无病进展生存时间上稍有优势,但是总的生存时间上没有显著延长,三药联合方案毒副反应比两药联合方案要高,目前我们还是主张无论在所谓的治疗指南包括卫生部的治疗规范里面都提到我们还是以两药联合尤其含铂的联合为主,只是说种种原因如本来就有肾功能的问题或者已经有耳毒性神经毒性,这些不能用铂类的话,我们考虑非铂方案,两个三代药物或者一个三代加上培美曲塞这种方案,但是目前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报道。
主持人:刚才王主任也提到了实际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地方,您再简要介绍一下具体的不同在哪里。
王洁教授: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本身遗传学的背景就不一样,我们说一个疾病背后有很多基因变异,基因出现了改变,当然基因改变是有遗传的因素同时也有环境的因素导致的。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近两年已经研究它的驱动基因,即在肿瘤发病当中关键的基因这方面,最近这些年国际国内的专家们都在做很多探索,发现包括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背后的分子机制是不一样的,驱动的关键基因出现改变是不一样的,导致了我们在治疗上可能选择的不一样。
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是很敏感的,它的优点对化放疗比较敏感,但是缺点就是它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即使有时候做了规范的检查认为它没有影像学上可以看到的转移,实际上它已经可能存在微小的转移,已经有潜在的远处转移。所以小细胞肺癌不主张做手术,除非是非常非常早的周边的小细胞肺癌,这种病人很少。一般是以放化疗为主,他的化疗方案像依托泊苷这类又便宜也是传统的药物,价格非常非常便宜,但是效果非常非常好。但是它只是一线效果非常好,我们一般是以三个月为界,做完治疗每2-3个月做检查,一般认为如果四到六个周期的治疗停止以后,三个月之内绝大部分病人就会出现疾病的反扑,疾病进展了以后再去做治疗很快出现耐药,效果就不好。为什么说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效果那么好达到60%—80%的有效,总的生存时间甚至比非小细胞肺癌还要差,就是很快反扑,进展了以后效果就不好。这是小细胞肺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治疗上也要规范,这些年也在探索怎么样做维持,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说可以维持治疗,这是搞肿瘤的医生们包括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的在研究的,让一线治疗之后有一个药物能够延缓疾病进展,生存时间更长一些,从而让一线疗效能够延续保持,这是我们在做的,包括我们中心正在研究的。这是小细胞肺癌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这些年来发展比小细胞要快多了,不光靶向治疗,化疗刚刚谈到的培美曲塞,纳米紫杉醇刚才谈到新型白蛋白紫杉醇,还有S1药物这是日本研究的也有点苗头。因为发病高,所以国际国内非常关注,非小细胞肺癌整个药物进展上比小细胞要快得多,包括治疗策略上。现在我们一线治疗以后可以对一些效果好的大范围的临床受益的患者包括PR、CR、SD的患者可以做维持。在小细胞肺癌临床现在没有维持的药物,但是非小细胞肺癌有维持的,比如用培美曲塞这类低毒性的化疗药物做维持,这都是治疗上的特点。
主持人:网友常常咨询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大医院长期治疗,就选择由大医院的专家制定化疗方案,再到当地医院进行持续化疗。这样的方法是不是可行?如果可行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王洁教授:我觉得是可行的,因为所有的病人都涌到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是不现实的问题,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即使你把方案带回当地去,一定要去专科医院,如果没有专科医院就去一个综合医院的肿瘤专科,这样的话我觉得比去其它的科室会好一些。现在一个疾病专攻越来越明显,不能说一个大夫什么病都能治,什么肿瘤都可以治,既治肿瘤又治非肿瘤的疾病肯定是治不好的,现在的发展越来越细化了,要讲究多学科的交叉,所以必须在一个疾病上下很多的努力倾注所有的精力去关注,你可能才研究得比较透彻。带回去的话,即使回当地也要去专科医院,这样能保证我们这个方案,你带个方案去写几行字,但是要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治疗方案上,落实到行动上,如果没有专业背景的话还是有差距的。还有一个,专科大夫都知道我们用一个方案的话除了抗肿瘤药物本身还有一系列的辅助支持治疗,包括保护心脏、保护肝脏预防这一类的,包括有些铂类药物顺铂需要水化,没有专业背景可能不知道,这样给病人带来一些损失。这一点要注意。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了很多关于化疗方面的问题,其实我相信有一个问题患者最关心那就是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不同的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什么不同,相信提起化疗副作用不光是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可能一提到副作用就想到呕吐、恶心、掉头发等等,请王主任介绍一下。
王洁教授: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在临床上经常接触到不少的病人,大家现在知道有靶向治疗,基因突变患者其实还有一条路接受靶向。很多患者误以为我不能接受靶向如果接受化疗,那就是死路一条没有前景。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化疗历经半个多世纪从上世纪40年代氮芥的出现,这是我们第一个化疗药物,半个多世纪的进展,实际已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治疗策略。并且我们预计未来无论我们把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得多透彻,无论有多少药物出来,化疗都是不可替代的,化疗和靶向需要交替,在不同的人群里面都需要。比如一开始有些病人可能因为基因的特殊改变先选靶向,但是靶向失败之后一定去接受化疗,只要他PS一般行为综合评分好的话一定要接受化疗,化疗失败之后还可以回到靶向,交替治疗能够延长病人生存,以前有很多国际国内研究的数据证实这一点。如果即使一开始不能选靶向必须选化疗的这部分病人也是非常有希望的。刚刚反复强调我们现在化疗的策略已经做了很多的改进,尤其是一些低毒性的化疗药物出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低毒性化疗药物的问世,副反应会非常非常低。同时除了低的毒性以外还有一系列的保护辅助治疗措施这些药物。
化疗的副反应最常见的是骨髓抑制,比如红细胞、白细胞或者血小板因为化疗以后骨髓受到抑制以后释放到血很少,继发的有些白细胞的减少有可能出现发热、感染一系列的严重的感染,有可能血小板降低出现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还有皮疹皮肤的出血等等或者贫血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包括由于贫血引起的症状。这都是我们在化疗里面我觉得是一大重要的挑战。但是目前实际上我们的这些药物治疗策略上改变以后,比如有些药物毒性大一点给它分开,用每周的方案小剂量的方案,这样副反应降低,本来有一些贫血低毒性的药物三到四周的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这些表现仅仅只有5%,一百个病人当中有五个病人出现,还有一整套的预防措施。现在化疗已经跟我们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了,大部分病人的化疗是安全的,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治疗以后的监测、预防,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我在这儿也想跟病友强调一点,如果大夫让你接受化疗,你一定不要有心理上的畏惧我就没有前景了,很多患者都是从化疗里面受益的,这一点一定要有信心。
副反应上除了骨髓抑制以外可能还会有包括神经毒性,比如紫杉醇一类的药物神经毒性就是手足发麻,严重的病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但是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毕竟还有一些药物可以做一些预防。神经毒性是一方面,还有心脏毒性或者肾毒性,这些都是我们所遇得到的。还有比较常见的很多药物会出现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这个也是我们很困扰的一点。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止吐的药物出来,我们有很多包括有些长效的止吐的效果可以延长很长的时间,长效的短效的联合,这个问题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是大家要坦然的接受这种治疗策略。
主持人:王主任强调了现在的化疗方案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理念完全不一样,即使出现症状也有对症处理的方法。如何评价患者从化疗当中获得的收益,是否获益,这些指标都有哪些?
王洁教授:我想对于化疗传统的化疗疗效评估从影像学检查里面看看,原来左肺上大的肿物,或者肺里有多发结节,远处脑、骨、肝脏有转移,所以我们强调每两个周期一般要做一次评估复查,对你的病灶所在的那些部位要做一些检查。如果它缩小了,我们按照RECIST国际通用标准,比如我们肿瘤的长径缩小超过30%以上我们认为它是有效的,要增大了一看就是失败了。还有一种就是略微大一点点或者略微小一点或者根本不变这个就叫维持稳定。我想一个是客观的影像评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很关注他的生活质量和症状的改善,这一点在制订要不要换二线方案,疾病进展与否上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影像学上没有大的改变它稳定,这时候症状改善非常明显,这种病人一定不要去换方案。如果情况相反的话,影像学上没有什么改变或者略微大了一点点,病人显著的症状加重,而且加重我们认为是跟疾病有关系,那么这个时候我想肿瘤的大小没有变,但是可能变得更实了,内在的东西更多了,瘤细胞更多了,这时候可能还是要考虑调整方案。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主持人:化疗期间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来评价治疗的结果?
王洁教授:刚刚讲了一般治疗期间每两到三个周期,比如你是21天是一个周期,三周是一个周期的话,我们六周就去做评估,第三个周期治疗之前我们应该去做一个评估评价,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包括很多临床实验也用这样一个评价的时间窗。
主持人:化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像您刚才说化疗评估指标不好,患者心理上比较焦虑,这种情况您一般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洁教授:我们在一线治疗的时候有效的化疗病人能达到30%—40%,稳定的病人在20%多不到30%,换句话说还有30%左右的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我想在化疗前我们无法去预测哪个病人会改善,目前没有像靶向治疗这样的预测体系,在治疗前可以检测一个基因来预测大概疗效是多少。现在在化疗里面这套体系目前还没有,预测到底是效果好还是不好,我们只能看治疗之后病人的情况。你是属于60%—70%临床受益的患者,还是属于30%左右的疾病进展。事先没法告诉你但是评估以后会知道。这个时候我们会采取调整方案。
现在肺癌的发展是越来越快速,整个国际上肺癌是整个肿瘤里面发展最快之一的肿瘤了,有很多日新月异的新的药物,即使是落到没有效的这一组人群里面也不要着急,好的心态对于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把治疗的事交给医生,医生可以根据你的情况你当时的包括一般的行为状态评分,甚至做一些基因的分析来选择一个后续的治疗药物。一个方案失败,两个方案失败都不要有紧张的情绪,坦然一点共同去努力一块儿制订最适合的方案,不能保证让你一定有效,但是至少是最合理的方案,这样的话成功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
主持人:王主任强调患者的乐观和对自己的信心也是治疗当中非常重要的关键。
王洁教授:乐观对于自己的信心对于医生的相信信任都是很重要的,依从性在整个治疗里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医患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网上很多患者提问题,我期待通过化疗能够预防肿瘤的转移,因为他特别怕得了肿瘤之后又转移,您觉得化疗能达到这样的作用吗?
王洁教授:我不知道这个患者是在哪个阶段,如果是早期患者经过手术,通过辅助治疗预防,提高五年生存率治愈率,能够延缓疾病进展疾病复发,我觉得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现在没有一套预测说哪个病人一定能从辅助化疗里面受益,哪个病人不能从中受益,没有这样一套预测体系。目前的辅助治疗的话可能有10%左右的患者能够从辅助治疗里面去得到受益去预防他的转移,避免他过早出现转移,但是更多的病人是没有效的,白白去做化疗,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需要我们加倍去努力找到真正需要的患者,不要过度治疗。
中晚期有局部转移或者远处转移的患者,只要没做手术,一般不可能说把它完全真正达到临床上的完全缓解完全在影像上看不到,这种病人是微乎其微的。大部分病人经过治疗之后缩小或者稳定了,那这时候实际还带着肿瘤,这时候有局部的转移,我们很多患者说预防再次出现转移,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我们现在讲的维持治疗,比如一线治疗四到六个周期完了以后达到临床受益的患者,我们让他再用低毒性的化疗药物或者靶向治疗的药物去继续吃着,定期复查,目的就是为了延缓它的疾病进展或者更多的转移病灶的出现,这种病人也是只有一部分病人受益。未来我们肿瘤上真正做到个体化精准治疗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去预防包括复发包括疾病的继续进展还是有办法。
主持人:刚才王主任提到一个例子,很多病人说接受化疗觉得没有希望,那么现在阶段科学合理的化疗给患者的生存期还有生活质量带来怎样的改善?
王洁教授:我非常赞同我们患者应该把活得质量好放在前提,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去追求活得长,这样的话才更好。我们化疗不会患者没有受益就给患者打。化疗是西方传来的,西方是非常注重生活质量的,如果是这些临床研究没有显示出化疗后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话,那这一套治疗理念这个策略肯定是不会长久流传下来,并且还全世界传播。我想这一点大家要相信,绝大部分病人60%左右70%左右的患者还是从我们的化疗当中受益,包括生活质量的受益还有生存时间的延长,这一点不要去怀疑。但是的确有一部分病人一边化疗一边进展,选一个方案进展,换两个方案三个方案也还是进展,这种患者也有,我们另辟蹊径看看靶向还有未来更多的药物出来,我们还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我还是回到那句话,肺癌诊疗的发展真是非常快速日新月异,要对这个疾病充满信心。现在我们中位生存时间已经从既往的比如晚期患者大概只有10个月左右,现在已经一年半,同时突变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话甚至中位时间达到三年,这个进步是非常快速的,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主持人:王主任对于肺癌的治疗经验非常丰富,您临床上有没有遇到特别是晚期肺癌患者他们可能觉得放弃治疗或者干脆不要去治疗了,您对这样的患者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王洁教授:这个想法是不对的,除非放弃治疗是在哪种情况,发现这个疾病是晚期,晚期并不不怕,我们天天治的就是晚期,肺癌确诊的时候真正做手术的病人不到30%,我前面讲了,大部分病人是中晚期的患者,晚期并不可怕,我们害怕的是患者一确诊身体状况就非常非常差或者就诊的时候非常非常差,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这时候我们要做治疗的话靶向治疗还有一点点希望,但是躺在床上完全起不来,我们也不会贸然给患者做化疗,有可能他的副反应就会致病人于死地,除非是这种情况,否则如果能够活动,医生评估你的状态还可以,那应该去接受治疗,一定要去积极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的话我想有很大部分病人刚刚谈到生存质量上得到提高,甚至在这个基础上得到生存时间的延长,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如果一诊断就是晚期就放弃的话,那会失去很多的机会。我是不大同意这样的,一定要让大夫看,已经是非常垂危的情况躺在床上完全起不来非常弱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些对症支持治疗,甚至看看靶向治疗能不能起作用。
主持人:王主任强调晚期肺癌治疗绝不等于人财两空这样一个概念。
王洁教授:看你怎么讲了,我们现在的医疗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好多化疗药物都是医保可以报销的,即使医保有一部分像培美曲塞低毒性目前这个药物还没有列入医保,相信未来也会有医保。就看你怎么讲了,你如果一得了肺癌或者晚期肺癌放弃治疗的话,虽然你没有花费很多的费用,毕竟你没有去做努力,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生命是很宝贵的,如果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基础上延长生存时间,并且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大的,为什么不去做尝试呢?但是我在这儿特别想呼吁我们国家的医保政策以后能够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合理,那些明明效果非常好的药物不列入医保的话对很多患者来说也是一个损失,种种原因用不到用不了这个药物失去了完全可能有效的机会,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特别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希望我们的医保政策能够更多的把好的药物,已经研究证实的药物把它尽快吸收进来,不要老是滞后,这样的话我想可能我们的患者就会在抗癌的征途当中更加积极。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其实肺癌治疗有放疗、化疗、手术治疗还有靶向治疗,化疗往往同时结合其它一些手段来给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您刚才提到这个个体化治疗,这个个体化治疗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
王洁教授:目前个体化的治疗最经典的就是靶向治疗了,我们利用活检肿瘤组织做基因分型,再过几年不是做一个基因,可能用一个标本去做多基因。我们未来可能会有针对很多不同的基因所谓的关键基因的药物,在融合基因变异基础上的叫克唑替尼药物很快上市,明年后年可能会有一些药物陆陆续续进入临床。可能再过几年有可能小组织去做它的基因分析,看看它的哪个基因是变异的,或者哪两个基因变异可能相应选择药物,这就叫个体化治疗。
&&&现在化疗整个研究相对于个体化靶向治疗方面可能会有一点滞后,因为化疗跟靶向还有一些不一样,靶向针对一个突变的基因,化疗是针对DNA的,需要找到一个跟它关系很紧密的所谓的药物靶基因,药物上面是比较难的,需要另外想一些办法,整个代谢等等或者从药物的代谢酶等方面去找哪些病人适合治疗,这是我们要研究的。目前化疗没有个体化的基因检测去决定化疗方案的优劣,我们的化疗更多的是体现在临床,我们根据临床病理特点,比如刚刚谈到如果小细胞肺癌可能选VP16依托泊苷再加上铂类,如果是非小细胞肺癌比如腺癌更多选择像培美曲塞这类的药物,鳞癌选择吉西他滨或者多烯紫杉醇做一线。一个是根据病理类型,第二个要根据他的一般的基础状态,换句话说有些药物的心血管毒性是很重要的,比如紫杉醇一类的药物容易引起心率失常等等,如果这个病人有冠心病尽可能避免选这类的药物。如果这个病人本来就有肾功能不全,那这时候我们铂类是肯定不能选尤其顺铂不能选,会谨慎,要治疗的话选择低毒性的单药而不是含铂方案。我们的化疗上个性化治疗目前仍然根据临床病理的特点还有一般行为状态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一点也是我们专科医生一定要注意的。
主持人:访谈最后请王主任给广大肺癌患者家属特别是已经确诊肺癌马上要化疗或者正在化疗当中的患者和家属讲几句话。
王洁教授:我始终给我的患者朋友们讲,得肿瘤肯定是不幸的,但是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有很多治疗的方式,整个社会对肿瘤尤其对肺癌还是比较关注的。肺癌我想无论是国际国内这些年我们的研究都是走在比较前列,并且国内的肺癌整个研究借助靶向治疗这样一个机会,我们跟国际的距离是越来越拉近,甚至某些方面我们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包括EGFR突变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我们的研究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不幸当中还是能够看到一点曙光。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得了病以后一定到专科医院经过规范治疗,而不是说放弃治疗或者是不规范的治疗,不规范的治疗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二次打击,这一点一定要注意。这是我特别想说的第一点。第二,在抗击肿瘤的征途当中你们并不孤单,我们永远跟你你们站在一块儿,我们北京大学胸部肿瘤内一科的全部同仁还有国内的很多肺癌专家们我们都会跟你们一块儿,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并能够在这个基础之上有更长的生存时间。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主任对患者和家属的鼓励,也感谢王主任的精彩讲解,感谢网友收看本次节目,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我们不远千里投奔因为您医术高
回想在北京看病的日子里,您认真负责,不知疲倦的接待每一位患者,天很晚了,别的诊室的大夫都下班了,您仍然为患者服务...
王医生给了我父亲很好的建议
我对父亲以后的治疗更加有了信心。所以在此我非常感谢她,虽然我等待就诊时间较长但也说明了王洁医生对待患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每一次就诊您都尽可能解答所有的疑问
每一次就诊王主任都尽可能细致的解答我们所有的疑问,并且十分清晰的耐心的讲解。非常感谢好大夫网站提供的加号服务,感谢王主任及时的批准...
好大夫在线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关注“好大夫在线”官方微信,了解更多疾病资讯、查询医生信息、申请一对一专家咨询
出品:好大夫在线 | 策划:王凯
摄像:杨超 |制作:王凯 | 设计:于佳颖 |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29 京ICP证080340号 京ICP备号 京卫网审[2013]第0092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13号
好大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病人脚气治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