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顶部额顶叶脑裂畸形形并脑灰质移位是什么病

典型病例——脑裂畸形灰质移位 - 医学影像学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272|回复: 8
典型病例——脑裂畸形灰质移位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男,2岁,癫痫发作来诊。
阅读权限50
感谢提供这么典型的脑裂畸形伴灰质移位
这两种先天性脑畸形都是由于神经母细胞不能由室管膜下母质向脑皮质表面移行所造成。
脑裂畸形分为闭合型脑裂畸形和分离型脑裂畸形,裂隙表面衬有蛛网膜与软脑膜,裂隙旁为脑灰质。
鉴别诊断:脑穿通畸形:是由于胎儿时期脑破坏所造成的脑组织局部丧失,获得性的脑穿通畸形由于外伤、、缺氧、血管疾病引起正常脑组织液化坏死,但表面没有脑灰质。
阅读权限50
别忘了还有个小东东-----------透明隔缺如
阅读权限50
胼胝体好像也缺如吧
阅读权限20
胼胝体只是不连续,还是存在的。
阅读权限50
阅读权限50
阅读权限20
Powered by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裂畸形伴灰质移位1 例报道①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裂畸形伴灰质移位1 例报道①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7|
上传日期: 22:18:3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裂畸形伴灰质移位1 例报道①
官方公共微信脑裂畸形多胚胎早期致病
核心提示:脑裂畸形多为胚胎早期中毒或缺血缺氧所致,临床症状有运动损伤,轻偏瘫,精神倒退,癫痫,视隔发育异常者有失明,畸形位于颞叶时常有精神缺陷,单侧脑裂畸形的症状较双侧型轻,在智能发育上也好于双侧型。
  脑裂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其病理改变特征为跨越大脑半球的脑裂形成。在CT或MRI应用之前,人们对此病了解较少。
  【历史回顾】
  Wilmarth于l887年首先报告了本病,1916年Yakovlev和Wadsworth报告了1种颅脑先天性畸形。称为脑裂畸形。特点为大脑两侧对称性局限性脑组织缺,伴有病变部、室管膜和软脑膜直接接触.脯大小可正常或有。他认为这是一种发育异常。是在脑的发育早期(妊娠前2个月)大脑外被层未发育的结果。1983年Williams率先从CT上对本病作了报道,以后我国高培毅(1989)和汪一(1989)先后对此病的CT诊断也作了介绍。1988年Barkovich首先对脑裂畸形的MRI进行了描述。
  【发生率】
  一般认为脑裂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脑发育畸形,截止1991年文献中记载不足l0O例。1983年Zimmerman和Rayband各报道5例,l987年Bird报道8例,l988年Osborn报告7例。同年Barkovich也报告6例。国内高培毅及汪一于l989年分别报道6例及17例,1991年蔡宗尧报告l8例。汪一(1989)在2l025例头部CT检查中共发现脑裂畸形17例,占0.08%。Barkovich(1988)在980例MRI检查中见到本病6例,占0.6%。高培毅(1989)报告l7例脑神经元移行异常中,脑裂畸形6例,占35.3%。蔡宗尧(1991)报告的28例脑神经元移行异常。脑裂畸形18例,占64%。
  【病理】
  脑裂畸形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横贯大脑半球的裂隙,裂隙外端的软脑膜与内端的室管膜通过裂隙相连接,形成所谓的软膜-室管膜缝。缝壁内衬以异位增厚的灰质,此缝可宽12mm以上,窄至1mm左右而难以辨认。
  脑裂畸形的异常囊腔可仅覆盖以薄的软脑膜及蛛网膜或正常的硬膜。如囊腔很大,则脑扭曲变形,表现如同脑积水。病变最常见于侧裂区,即中央前后回区,可引起基底节和丘脑的移位,长传导束缺如,脑干不正常。
  1946年Yakovlev从病理学角度对本病作了详细描述,其病理学特征为:①在半球有一裂隙,常常两侧对称,但偶尔可不对称或为单侧性;②皮层灰质沿裂隙内折,伴裂隙外表面软膜与室管膜的融合,可与其他畸形如灰质异位、胼胝体缺如、透明隔缺如等并存。裂隙的异常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双侧大小不称对,但位置近乎对称;②双侧大小和位置都对称;③单侧。
  Yakovlev(1946)认为脑裂畸形多为双侧对称,以后Zimmerman(1983)报道5例均为双侧;Rayband(1983)报告5例,4例为双侧;Osborn(1988)报告7例5例为双侧;Barkovich(1988)报告6例,3例为双侧;Bird(1987)报道8例均为单侧;汪一(1989)报道17例,仅2例为双侧;高培毅(1989)报道6例,2例为双侧;蔡宗尧(1991)报道18例,2例为双侧。综上所述。双侧者占32%。单侧者占68%。单侧者的侧别以右侧多见,可能与解剖学上右侧半球血供较左半球差有关。Bird(1987)的病例8例中,7例位于右侧,但他认为是巧合;文献中单侧者均以右半球居多。蔡宗尧(1991)报道的脑裂畸形。单侧者右侧占62.5%,汪一报道中单侧者右侧占66.7%。
  脑裂畸形在大体解剖上表现为大脑半球实质内的异常裂隙,裂隙的两侧是脑实质,裂隙内充满脑脊液;裂隙一端通向脑室,与室管膜表面相延续,另一端通向蛛网膜下腔,与软脑膜相连。脑裂畸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闭唇脑裂畸形,裂隙两侧的壁很接近或融合,几乎不分离;另一种为开唇型,裂隙两侧壁彼此分离。这两种类型的裂隙两侧壁均为异位灰质。脑裂畸形可以是单侧的或双侧的,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影像表现】
  CT上,闭唇型脑裂畸形表现为脑室呈漏斗状轻度向外突出,突出处相当于畸形脑裂的脑室端。裂隙本身实际上是由室管膜和裂隙两侧脑灰质表面的软脑膜融合而成的缝(称软脑膜-室管膜缝),这种缝隙在CT上很难显示。
  文献中一般将脑裂畸形分为融合?a href="http://jbk.39.net/keshi/pifu/4e341.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秃头掷胄土酱罄唷?991年蔡宗尧又将在裂隙中见到一种内外侧融合,而中段分离的类型,称之为混合型,由于此型不具备"喇叭口"征和"小憩室"征,因此,易把中段分离的裂隙认为是脑沟,但它与正常脑沟不同在于:①整个横行裂隙的四周有异位灰质垫衬;②裂隙走行比正常脑沟坦直;③由于异位增厚的灰质存在,在其上下CT层面上脑灰白质界面紊乱。
  分离型裂隙在CT上清晰可见,诊断不难。融合型裂隙前后壁融合,虽然在镜下仍可见到软膜-室管膜缝,但肉眼下难以辨认,在CT上很易漏诊。但是,如果能掌握以下两个特点,仍可作出正确诊断:①由于裂隙是由异位灰质构成,CT上表现为横贯大脑半球密度和灰质相同的带状影,外端同皮层灰质相连,内端至脑室;②裂隙两端常扩大,使外端脑表面出现凹陷,内端脑室出现三角形憩室,即使在融合型裂隙,也常有此表现。在凹陷和憩室之间可找到带状异位灰质。
  汪一(1989)的17例脑裂畸形的CT资料为:单侧裂隙15例,双侧2例,共19个裂隙;单侧裂隙中分离型1l例,融合型4例;右侧10例,其中分离型9例,融合型l例。2例双侧裂隙均为一侧为分离型,另一侧为融合型。19个裂隙中18个均位于外侧裂上方中央沟附近,仅1例双侧脑裂畸形的左侧裂隙位于顶叶与枕叶的交界处。分离型的脑裂畸形,裂隙宽窄不一,宽者前后径可达3cm,窄者仅为l~2cm,呈线形,密度近似脑脊液,上下一般占l~2个层面,最多达4个层面。裂隙外端与蛛网膜下腔连接处增宽呈"喇叭口状",内端与脑室相连处亦常增宽,使得脑室出现"三角形或天幕状的憩室"。裂隙壁由厚约l~1.5cm的异位灰质构成,密度与脑皮质完全一样,增强程度也相同。裂隙附近脑皮质常有多小脑回。此外,10例合并透明隔缺如,1例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
  MRI检查诊断脑裂畸形比CT更为优越。Barkovieh(1988)报道6例脑裂畸形的MRI检查结果,MRI显示为单侧融合型脑裂畸形2例,CT扫描阴性;单侧非融合型脑裂l例,CT只能显示其中段,MRI上清楚地显示与侧脑室连接部脑裂附近脑回增厚和室管膜下的灰质异位;其他3例为双侧非融合型脑裂.其中l例脑裂较窄,有灰质内衬,外侧部脑灰质增厚和脑回增大。脑裂及附近多有脑回畸形。表现为脑裂灰质内衬并增厚和多数小脑回畸形。
  开唇型与侧脑室相通,异常脑裂内含有脑脊液,裂隙两侧为异位灰质。有的裂隙很大,与脑穿通畸形相似。需要注意鉴别。主要的不同点是脑穿通畸形囊肿的内衬是神经胶质或白质,而不是结构不良的异位灰质(或皮质)。异常的灰质呈多微小脑回,裂隙附件的蛛网膜下腔扩大,病变侧的侧脑室亦扩大,裂隙内常有异常的引流血管沿裂隙边缘走行,T2W像表现为迂曲条状流空影。伴视隔缺损的病例常有透明隔缺如,侧脑室为单腔,视交叉缺如或变小(冠状位及矢状位上),,压脂序列观察较好。由于裂隙附近蛛网膜吸取扩大及与侧脑室相通,脑脊液搏动产生的压迫效应使颅内板呈扇形贝壳样改变,严重时可产生斜头畸形。单侧脑裂畸形时,对侧相应部位常有灰质畸形,多为微小脑回。闭唇型表现为光滑的灰质团块由脑表明延伸到侧脑室,两唇之间无脑脊液,并呈乳头样突人侧脑室内,与裂隙相连的侧脑室壁有一个浅凹陷,是裂隙与侧脑室壁延续处的灰质唇融合所造成,是一个有诊断价值的征象,但当扫描平面与裂隙平面平行时,这个浅凹陷不直观,因此观察脑裂畸形至少药有两个轴面。闭唇型需与有深的裂隙的多微小脑回鉴别,主要区别是后者异常灰质达不到侧脑室毕,侧脑室壁上无浅凹陷征象。
  【临床表现】
  该病多为胚胎早期(12~17周)中毒或缺血缺氧所致,临床症状有运动损伤,轻偏瘫,精神倒退,,视隔发育异常者有失明,畸形位于颞叶时常有精神缺陷,单侧脑裂畸形的症状较双侧型轻,在智能发育上也好于双侧型。
  (一)性别与年龄 Barkovich(1988)报道6例,男5例,女l例;年龄分别为7个月、l岁、3岁、17岁、2l岁及23岁,汪一(1989)报道17例,男ll例,女6例;年龄1.2~58岁,其中1~20岁7例,20~30岁9例,32岁以上1例。由此可见本病以男性幼儿和青少年多见。
  (二)症状体征 本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不一,单侧者较轻,双侧者较重。最常见的症状为癫痫,其发生率为70.6~100%,癫痫常为首先症状,可为局灶型发作或大发作。其次为肌力减退,占35.3%,其他有智力发育迟缓、轻偏瘫、肢体萎缩、、语言不清、精神障碍等。
  (三)伴发畸形 最常见的伴发畸形为透明隔缺如,占58.8%。其他有胼胝体发育不良、多小脑回、视-隔发育不良、巨脑回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在CT问世以前主要依靠尸体解剖。目前根据CT或MRI诊断不难。单依靠临床症状无法作出诊断。
  本病须与与下列情况相鉴别:①正常的脑沟或外侧裂有时像分离型裂隙,但较浅且无灰质异位、憩室等;②多为圆形或大片低密度,很少为线状;③脑穿通畸形是发生于脑组织分化发育完成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组织破坏缺损,也可与蛛网膜下腔或脑室相通,多为圆形,壁为瘢痕或增生的胶质细胞或CT上表现为正常脑组织;④无脑型脑积水与严重的分离型脑裂畸形很难区别,两者可能为同一病变,但尚无定论。
  【治疗与预后】
  本病主要针对癫痫、发育迟钝、、精神障碍等对症药物治疗。有人对顽固性癫痫采用手术治疗取得成功。
  本病病人寿命不长,只少数能活至成年。
(实习编辑:黄秀杰)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1.广泛性焦虑障碍;\n2.糖尿病性...[]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虽然口服避孕药在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不少医生也认为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但国人对激素似乎有着莫名的恐惧与排斥,因而不少女性对于口服避孕药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尤其是当乳腺癌、子宫肌瘤等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出现时,避孕药更是被女性们当成“怪物”,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身。口服避孕药真有那么可怕吗?来听听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龚时鹏教授怎么说。 []虽然口服避孕药在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不少医生也认为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但国人对激素似乎有着莫名的恐惧与排斥,因而不少女性对于口服避孕药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尤其是当乳腺癌、子宫肌瘤等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出现时,避孕药更是被女性们当成“怪物”,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身。口服避孕药真有那么可怕吗?来听听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龚时鹏教授怎么说。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我们都知道牛皮癣类型很多,其中脓疱型牛皮癣是牛皮癣的一……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在10~30岁的人群中容易发生,病情严重前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如果经常感觉头晕、头痛,尤其是发生过短暂性剧烈头痛、突然晕倒等,一定要到医院进行颅内检查,诊断是否存在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裂畸形-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schizencephaly正常人脑只有一对脑裂,即大脑侧裂。任何多余的脑裂都为脑裂畸形。......局限性峰状突起与裂隙相连。[MRI表现】有的畸形脑裂可深入到脑室,有的畸形脑裂可将脑灰质带入到脑白质内,造成灰质移位。[评价】MRI和CT均有利于诊断,但MRI明显
与"脑裂畸形"相关的文献前10条
分析脑裂畸形CT表现的特点。材料和方法:搜集经CT检查发现的脑裂畸形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儿童16例,年龄从6个月~10岁,平均2.9岁;成人2例,分别为33岁和45岁。
目的:提高CT对分离型脑裂畸形与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囊肿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搜集36例具有大脑半球低密度灶与侧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相通CT征象,临床资料符合先天性脑发育畸形者。依据畸
对21例脑裂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双侧脑裂畸形5例,单侧脑裂畸形16例。CT能够发现脑表面和侧脑室之间的异常裂隙,大脑皮层内折至室管膜下是该病的鉴别诊断要点,裂隙内端脑室憩室状改变
脑裂畸形合并灰质异位1例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济南250101)赵春,刘禄明关键词脑裂畸形分类号R742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间歇性抽搐2年,查体无特殊。CT所见:右顶叶一较
正 脑裂畸形属先天性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种表现,在CT、MR应用之前报道极少,随着CT及MR的临床应用,脑裂畸形的报道逐步增多,查阅文献,迄今报道不到50例,故认为是一种罕见畸形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裂畸形的MRI表现特征与鉴别诊断。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其中Ⅰ型12例,Ⅱ型9例。MRI特征性表现为由灰质相衬的
目的探讨脑裂畸形的CT与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脑裂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本组15例脑裂畸形中共检出20条裂隙。融合型6例,分离型9例;单侧发病1
本文报告2例由CT证实脑裂畸形的病例,例1为单侧脑裂并表现为癫痫和轻瘫,例2为双侧脑裂畸形,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发作。尽可能避免有害因素以及早期宫内诊断对预防有重要意义。
脑裂畸形是一种颅脑先天性畸形,为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一种类型。一般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畸形。其特点为大脑半球出现组织缺损形成的裂隙。依裂隙的形态,有作者将这种畸形分为融合型(Ⅰ型)和分
脑裂畸形的CT诊断济南市中心医院(250013)山东医科大学侯保兴薄万奎陈良栋郭友山管恩忍脑裂畸形是胚胎期神经元移行异常及部分脑组织缺损所致的一种大脑先天性发育异常,裂隙横跨大脑
"脑裂畸形"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脑灰质异位并脑裂畸形1例报道--《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10期
脑灰质异位并脑裂畸形1例报道
【摘要】:正脑灰质异位症是胚胎发育时期因神经元在异常部位聚集,为神经元放射状移行中止所致。现将1例脑灰质异位合并脑裂畸形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四肢发作性抽搐就诊。发作时间持续1~2分钟,口吐白沫,两眼上翻,上述症状反复发作5次,每次均自行缓解。出生时无产伤及外伤史,自幼精神发育迟滞,右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42.89【正文快照】:
脑灰质异位症是胚胎发育时期因神经元在异常部位聚集,为神经元放射状移行中止所致。现将1例脑灰质异位合并脑裂畸形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四肢发作性抽搐就诊。发作时间持续1~2分钟,口吐白沫,两眼上翻,上述症状反复发作5次,每次均自行缓解。出生时无产伤及外伤史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孔祥泉,徐海波,刘定西,熊茵;[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10期
张定义;武华;王文鼎;;[J];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崔光彬;王玮;宋立军;杜滂;郭炜;秦越;李玮;熊晓双;魏经国;;[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05期
余能伟,杨友松,郭富强,肖军;[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党连荣;曹牧林;崔李玮;;[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年01期
刘金有;;[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年05期
归俊;杨健;归云荣;庞晓军;马春艳;芦苇;;[J];广西医学;2009年11期
孙吉林;吴杰;;[J];河北医药;2010年19期
李晓红;赵凯宇;;[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年10期
王玲璞;;[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年01期
张健;孟凡荣;朱光宇;;[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5期
张立新;;[J];临床误诊误治;2009年12期
姚庆和;张华;高国栋;;[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赵凯宇;李晓红;;[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忠平,谢惠芳,刘振华;[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马林;[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6年04期
高煜,范国平,朱杰明;[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6期
范晓颖,肖江喜,唐光健,蒋学祥,高玉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03期
郑奎宏,辛军,胡向红,王克勤,胡月,邢凤羽,赵书臣;[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9年04期
莫瑞嘉,农明进;[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06期
李晓明,王海,罗韦华,朱允治;[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06期
戚靖安,张屹辉,章开智;[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年02期
刘梅丽,韩彤,张蕾莉;[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年08期
孙圣刚,孔祥泉,童萼塘,罗汉超;[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光璞,李龄,袁辉胜;[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徐忠平,谢惠芳,刘振华;[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李荣香;;[J];医疗装备;2007年01期
廖丽芳,何小诗,廖卫平;[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徐善福,徐方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廖荣信;张亚林;周理超;邹高伟;瞿中威;卢辉;胡云平;;[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5期
孙继洲;[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5年03期
丁烯,冉隆富;[J];四川医学;1999年02期
王耀山;[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5期
周志仁;;[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钱锁开;;[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李德泰;肖立志;;[A];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首届会员大会暨第四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山东省第16次放射学会议暨山东省第14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金中高;周林江;姚振威;;[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祝向东;陈挺;龚向阳;刘其昌;陈高;;[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滨;[D];青岛大学;2002年
易雪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裂畸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