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从业护士可以注册成立个体输液门诊输液室护士职责吗

护士“坐诊”,你会挂号看病吗 长沙兴起护理门诊
护士也能和医生一样“坐诊”了,目前,长沙一些医院已增开“护理门诊”。 (资料图片)
本报4月13日讯 看门诊一定要找技术精湛的临床医生?现在,护士也能和医生一样“坐诊”了!皮肤伤口怎么护理?糖尿病友饮食要注意什么?糖尿病足如何护理?透析患者怎样保证营养?静脉置管如何维护?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可能比医生更专业。长沙一些医院已经开了“护理门诊”。
护士日均接诊60人
4月13日下午3点,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伤口、造口护理中心门诊部,张其健护士长正忙着给一位患者清理头部拆线后的伤口。她告诉记者:“2008年我们在全省首开综合性医院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现在门诊部有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专职护士4人,每日接诊量达60多人。”张其健介绍,护理门诊主要职能是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慢性疑难伤口会诊;压疮护理等。
湘雅医院先后开设了糖尿病足联合门诊和糖尿病教育门诊,使糖尿病足患者在一个门诊就能获得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快速通道,大大缩减了患者看病时间,提升了治疗效率和效果。专业的糖尿病教育护士还与患者一起协商制定个体化的自我管理方案,帮助患者管理糖尿病。
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唐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要辗转多个科室才能得到诊断和治疗,在转诊的过程中还要排队挂号,有时专家教授还不在,常常一整天都难以解决一个诊断问题,更别提治疗了。加上行动不便,难以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层煎熬。现在,开了联合门诊,可以一次性制定最适合我的治疗方案,把我收进最适合我的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真是太方便了。”
护理门诊遍地开花
目前护理门诊在国外已经开展比较普遍,但在国内刚刚兴起。前不久,沈阳市首家护理专科门诊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成立,这里没有医生坐诊,临床护理专家成了主角。护理专科门诊成立后,患者去医院不用去门诊挂专家号了,只需去护理门诊找护士处理。
据悉,在北京各大医院已开设19个护理门诊,全部由专科护士或高年资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天津、南京、温州、成都等许多城市的大医院里,由护士担纲的“护理门诊”、“护理专科”也都在不断增加。作为医生“副手”的护士,也开始“挑起大梁”。
记者从湖南省卫计委处了解到,开设护理专科门诊,是一种医疗服务的需要,在全省还属新鲜事务,湖南省儿童医院在2015年开设了儿童伤口、造口护理门诊,湖南省肿瘤医院开设了造口护理门诊,除了一些大型的三甲医院有创新医疗需要外,尚未形成规模。
■记者 张洋银
印证了患者的热切需求
在张其健护士长不宽敞的办公室内,十几面鲜艳的锦旗和感谢信凸显出她在解除患者痛苦、促进慢性伤口愈合、减少造口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上体现了其独特的专业价值。“在护理门诊部的专科护士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了,能够针对某类病人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还可协助参与病房疑难杂症会诊,指导患者科学就诊。”张其健说,护理门诊部由之前的值半天班到如今的全天还忙不过来,印证了患者的热切需求。
湖南省儿童医院静脉输液护理门诊的护士杨理说,开设护理门诊很有必要,护士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工作模式和社会地位。专业的护理可以让治疗更规范,简化流程,让儿童患者更快的治愈。
市民王先生认为,一般小病就是为了去开点药,确实没必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专门看专家门诊。他表示看好护理门诊的前景,也有利于护士地位的提高。而市民刘女士则表示疑虑,护士毕竟在专业技能上跟医生有差距,会不会出现漏诊、误诊,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部分三甲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室 - 网易新疆
十天内免登录
部分三甲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室
乌鲁木齐市部分三甲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室输液人数减半 护理人员得到合理利用实际上,亚心网全媒体记者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员会了解到,除了乌市友谊医院之外,目前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门诊输液室也已取消,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已取消门诊输液室,留存了一部分急诊输液室用于突发或夜间需要打点滴的患者。取消门诊输液好处多“取消门诊输液室由医院根据自己的功能定位进行的调整。”6月2日,自治区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副主任苗承妍介绍说,今年国家医改推进中,要求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三甲医院的功能定位应该是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医院将基础性和一般病人的服务分流到基层医院是具有合理性的。苗承妍表示,取消门诊输液代表了医改中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对于大医院来说,取消门诊输液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能抽调出更多的护理人员照顾特需患者。同时,在维护患者健康、优化医疗资源、预防药品不良反应、降低抗生素危害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而持久的积极影响。实际上,苗承妍的说法在已经取消门诊输液室的三甲医院得到了证实。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医务科主任张军介绍说,该院今年5月取消了门诊输液室,只保留了急诊的部分输液室,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全部腾出来用于急危重症的护理。张军告诉亚心网全媒体记者,自从取消门诊输液以来,还未接到患者因此产生不满或引发纠纷。在医生向病人解释清楚输液的利弊后,大多数患者都能接受医生的用药指导意见。同时,口服药物治疗总体上费用低于输液治疗,在经济也能减轻患者负担。“当然,如果有些患者病情确实需要输液,医生会针对性选择是否开放静脉输液治疗。对于这类患者,门诊医生会转交至急诊科医生处理。”张军说。记者从该院急诊科了解到,医院控制门诊病人输液后,护士工作的负担减轻不少,原先每天输液患者120余人次,如今下降到70余人次,减少了近一半。患者基本能接受新规在记者对门诊患者采访中,患者基本都表示能接受医院的做法。市民张女士说,此前她只知道输液好得快,却并不了解输液对人体的副作用,听了医生讲解后,她才明白用药原则,也知道了三种用药途径中,静脉给药的医疗安全风险最大,所以她支持医院的这项规定。张军也表示,希望通过取消门诊输液,逐渐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据了解,三甲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后,患者可以在三甲医院治疗、开具处方,到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后予以参考,由社区医院开药后进行输液;也可以直接在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进行治疗、输液。“今后,社区医院也会根据分级诊疗制度改变以往的诊疗方向,为老百姓提供方便。”苗承妍表示。“现在有些医院已经取消了门诊输液室,说明这是未来医改的趋势,但取消输液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医院也会根据要求逐步进行分级诊疗落实工作。”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办工作人员表示。
本文来源:亚心网
责任编辑:xj-linsy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疆美食发现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医院取消门诊输液,你怎么看?
查看: 664|回复: 4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92212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最后登录&
UID922129&帖子&精华0&金币10 &威望0 &注册时间&
武汉一家三甲医院关闭门诊输液引热议
& && & 人挤人的医院走廊里,一张红色“公告”格外显眼
  9月21日,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对外发布公告:9月26日起,将严格控制该院利济北路院区门诊输液;10月8日起,正式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
  武汉市第一医院成为武汉首家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的三甲医院。《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全国,江苏、浙江、四川等省份也有多家医院关闭了门诊成人输液室。业内对此举的说法多是“意欲减少抗生素使用”“落实分级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切实解决老百姓门诊看病贵问题”等。
  受访业内专家认为,取消门诊输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医疗风险,但要从根本上抑制抗生素过度使用,还应适度改变工作机制,立法保障药师执业权利,发挥药师监督用药、指导用药职能,拦截不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用药。
叫停门诊输液
  “不让输液,我这病还咋治?”听说医院要关闭门诊输液室,武汉市民陈婆婆一度犯了难。
  78岁的陈婆婆是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输液室的常客。由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陈婆婆每隔两三个月就得打扩管针,每次至少得三五天。听说输液室要关闭,慌了神的她跑到门诊办公室询问情况。
  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长朱维芳反复给陈婆婆做工作,分析其病情并说明输液危害,告诉她通过口服药物就可以有效控制。好说歹说,陈婆婆总算是同意先吃药治疗。
  10月8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正式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陈婆婆是前来反映情况的众多患者之一。
  《法制日报》记者看到,以往热闹的输液室大门虚掩,室内空空荡荡;输液室外,张贴有“皮试肌注请到急诊科注射”字样及该院关闭门诊输液室的红色公告。
  公告由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办公室、医务处、药学部共同发布。公告表明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是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医改分级诊疗方案、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和《临床安全用药十大指南》、湖北省卫计委《医疗机构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武汉市卫计委《规范诊疗30条》等要求;目的是提高医疗水平,规范医生诊疗行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降低门诊医疗费用,维护患者自身权益,切实解决老百姓门诊“看病贵”问题。
  公告还提示:急危重症病人请到急诊部就医。
  朱维芳说,像陈婆婆这样的老患者不少,耐心解释后,大家都还是很听劝,能不输液尽量不输液;门诊输液病人转至急诊部后,该院急诊输液室患者数量并未明显上升。
  《法制日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关闭门诊输液室,在全国并不罕见:2015年,江苏省卫计委下发通知,要求2016年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今年9月,黑龙江省卫计委要求全省三级医疗机构自10月1日起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
  目前,我国尚未在国家层面就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四川、云南等地陆续有医院关闭门诊输液,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医疗卫生部门也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
病好得快慢成标准
  近年来,“打吊瓶”被不少患者当作治疗的最佳途径。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过度依赖输液给药已成为我国医疗工作中突出的主要问题之一。不管大病、小病、急病、慢病,输液给药方法几乎成为一些医生和患者首选给药方式,没有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给药原则。
  输液室成为医院最繁忙的地方,这让武汉某三甲医院门诊部主任徐洪波(应采访对象要求,此为化名)很是感慨。
  “大病小病都在输液,原本可用可不用,或是没必要用的都在用。”从业30多年的徐洪波直言,有的患者为了好得快会主动要求输液,部分医务人员则为了获利让患者多输液,“病好得快慢”成为医生诊疗水平高低的评判标准。
  过度输液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医疗风险。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发现,从药品剂型看,2012年至2015年,涉及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报告的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56.7%,58.7%,60.9%,61.3%;从给药途径看,五成以上不良反应由静脉注射给药引起。
  今年5月,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药师协会等共同发起,国内30多家单位相关领域专家联合制定发布《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成为我国首部输液安全专家共识。
  作为“共识”执笔者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赵志刚介绍,尽管输液在很多病症上见效快,但输一次液相当于一次小手术,人们往往忽视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由输液引起的热源反应、过敏反应、耐药性等风险,以往没有别的办法情况下才会考虑的输液治疗如今被大量使用。
强化用药监督制约
  “患者的认识可能存在误区,但用不用药、怎样用药,医生应占主动地位,关键在于引导。”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石超明认为,取消门诊输液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对患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过,石超明也认为,医疗改革是一个大难题,要保证政策实施效果,尚需寻找突破口,循序渐进解决用药创收、医生的收入和结构调整等根本问题;各地叫停门诊输液,实际上是切断了抗生素在门诊过程中的使用途径,进而规范诊疗行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吕国营也认为,“以药养医”现象仍然存在,开单有提成,部分医生为获利开药;同时,受生活、工作节奏影响,患者追求“短平快”的治疗效果倾向于输液治疗,医生如果开方子要患者只是多喝水休息,患者可能就会认为医生“没水平”“没尽责”。
  在吕国营看来,从短期、局部看,取消门诊输液可能会起到规范作用,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整个配套措施跟上来之前,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取消门诊输液并非禁止输液,重点在于医院和医生严格掌握标准控制用药,该输液的才输液。”赵志刚解释。
  要从根本上解决药物滥用问题,赵志刚认为还应完善执业药师立法。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药师配备与国家政策法规规定的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8%的比例相差甚远。
  “尽管我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均有关于药师的具体规定,但由于缺少专门立法保障,现实中还是医师包打天下,执业药师的数量、质量远远不够,没有起到全面审核医师处方和医嘱、拦截干预不合理药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等作用。”赵志刚说。
UID99377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404&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993776&帖子&精华0&金币1404 &威望0 &注册时间&
不必担心,凡事总有例外!
该输液时,还是可以输液!!
UID80630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 &积分944&在线时间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UID806304&帖子&精华0&金币890 &威望0 &注册时间&
换汤不换药,还是会让病人到急诊输液,价格更贵
UID18785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7 &积分5430&在线时间65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87852&帖子&精华0&金币4118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不怎么滴,也许生病的更麻烦,本来想早点好的,结果吃药要一个多星期,我老爸牙齿发炎,医生开了最好的注射消炎,三天没有效果,又加了三针还是没有效果,六针将近八九百,还是没有把炎症消下来,但是医生说不能再打针了,开了口服的消炎药,又折腾了一个星期才下去,这要是直接吃药,估计一个月都好不了,因为要等炎症消了拔牙,难道没有门诊输液,看个牙齿就要住院么
UID32633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25 &积分7600&在线时间255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5&最后登录&
UID326335&帖子&精华0&金币2476 &威望2 &注册时间&
得意生活 & 得意 & 得意DEYI &
版权所有& Powered by多地医院医改停掉门诊输液 该不该输由医生决定
输液漫画“是医生让挂水,没办法”、“是病人要输液,拗不过”……日前,安徽卫计委公布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网络上争议一片。输液大国的名号我们已背负多年,医患双方的推诿从未停止。而另一方面,有医生结合自身20多年的从业经历表示,伴随持之以恒的科普和医药分开的推进,无论在医生开药还是患者理解方面,较之从前其实已越来越好。探索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曾表示,输液的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泛滥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和其他医改措施来改善。除了安徽卫计委发布的清单,已有医院进行了更大幅度的探索。浙江邵逸夫医院:“需要医生坚守底线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科普”自20年前建院起,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没有设置门诊输液室,这在人们习惯于“打点滴”的当时算得上另类。普外科、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朱越锋,还能回忆起自己2002年刚进入邵逸夫医院工作时的不适应。“之前在其他医院都有大量的输液病人,到这儿就不能输液了。”坐诊时,朱越锋常常要费很多口舌说服患者无需挂盐水。“比如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往往患者在当地医院输了抗生素没有好转才到我这儿,得劝他们外用药和口服药就够了。”若急诊病人根据具体病情确实需要输液,医生要填申请单,不符合指征的单子会被退回来。抗生素的使用也非常严格,要填写使用原因、是否做药敏等。临床药师定期审核申请单,有不符合指征用药的会被通报批评。曾在德国接受血管外科专科医生培训的朱越锋,对德国的术后输液量大为惊讶,“常常一整个病区都赶不上我们国内医院一个病房的输液量!”因为德国严格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用药”,患者也不会要求医生为自己输液。在朱越锋看来,国人医疗知识匮乏,普遍认为输液“好得快”,忽略了过敏反应、抗生素滥用等危害,需要医生坚守底线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科普。“这么多年下来,患者口口相传都知道邵逸夫医院是不挂盐水的,要求输液的患者也减少了。”北京航空总医院:“即使会流失一些病人,也要做下去”在北京,也有医院效仿邵逸夫医院,取消了门诊输液建制。今年3月16日起,航空总医院一层70多平方米的输液室正式关闭,未来有望改建为急诊留观室。二层150多平方米的输液室已摆上了各种康复器械,成了“康复医学科”。而在此之前,这两个能容纳300多人的输液室,每天都坐得满满当当。“国外的输液相当于一个小手术,一般用于抢救,控制得特别严,在中国就太随意了。”航空总医院医务部部长江龙来介绍,取消门诊输液一是缘于去年十月底卫计委提出的合理用药要求,二是此前江苏有医院因为输液反应连续死了两个人。“我们也出现过输液反应,好在没有死过人。但如果这么一直下去,(死人)是迟早的事儿。中国每年因为输液不良反应死亡的有二十多万人,每一条都是鲜活的生命啊!”取消门诊输液由院长高国兰主抓,医务部具体落实,前后筹备了五个多月。包括在医生中推广学习“安全合理用药十大原则”;电子宣传屏滚动宣讲合理用药知识;咨询台及每位医生诊室,都摆有蓝色的合理用药宣传单,供患者取阅……然而,新政实行后患者的投诉还是汹涌而至,压力最大的是设在一层的患者诉求中心。“一天能有五六起,周围社区老人比较多,有输液的习惯,想保养、疏通一下血管。”工作人员范霞指指身边的小沙发,“直接找上门来,怒气冲冲的,‘别的医院没有这个说法啊,人家怎么就能输呢?’就不理解。”江龙来的压力也很大,谁都搞不定的投诉只能报到他这个医务部部长这儿。他处理了十多起“难缠”的投诉,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人拍着桌子发火,“我什么没见过!我都能直接找中央首长!”江龙来笑眯眯地劝,“那你更要保证健康啊,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去找中央首长……”由于急诊输液没有取消,也有医生做不通工作,给患者“支招”,让病人去挂急诊号输液。“后来我们发现,哎,怎么急诊量突然多起来了?就查病人是谁转过来的,没有急诊情况还要按门诊处理,不能开输液。”而当有些医生违反规定,被追究责任时辩解“患者非要我开”,江龙来会不留情面地问,他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啊?往往说得对方无地自容。种种矛盾下,管理层开始有不同议论。“我们说不然算了吧,大家都不满意,还影响医院收入,何苦呢?是高院长坚持,即使会流失一些病人,也要做下去。”江龙来坦言,没取消门诊输液前,医生确实开了很多不必要的输液。“可能存在利益问题,从医生的角度也要规范一下。”更多时候是病人着急,“发烧感冒,你要等它七天,但大家等不了。我们什么都急,挤地铁急,开车也急,整个社会都有一种急躁的心态。”经过不懈的坚持,差不多从两个月前开始,报到江龙来这里的投诉基本没有了。“跟老百姓好好说,大家还是能明白的。重要的是怎么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好,而不是光发一个通知。”患者:“医生给开的,能不用吗?”正说:“该不该输应由医生决定”张海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输液和抗生素滥用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感染(炎症)确实需要治疗,当然不一定非要选择输液,有些可以肌肉注射,有些可以口服,有些也可以局部应用抗生素。输液的不良反应要多于肌肉注射和口服,且比较凶险,尤其是中药制剂,会有一些颗粒杂质,直接输入血管内,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我曾参加鉴定两例很年轻的病人,输的都是中药制剂,输了不一会儿人就不行了。我是坚决反对乱输液,尤其是乱输中药的。我认为停掉门诊输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该输液的病情要么去急诊,要么去住院,门诊应当像国外一样不输液。但因为条件和国情所限,有些应该住院的,病房没有地方;有些应该去急诊的,急诊也没有地方,为了给病人提供一些方便,就只能在门诊这里输。一般医院的门诊输液室里只有护士,真要出了不良反应,找医生都不好找。除非旁边就有诊室,随时能拉过来大夫,可好多医院的输液室和诊室、急诊离着好远呢,送病人去输液室输液,医生心里也捏着一把汗啊!如果我们的住院、急诊能够容纳所有应当住院和急诊的患者,停掉门诊输液我是完全赞同的。安徽的53种不输液疾病清单又“进”了一步,不是说门诊不可以输,只是规定了这53类疾病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输。老百姓一看,这个病不需要输,医生开的时候他会提出来。另外医院和卫生监督部门也会去查,这样医生也不敢乱开了,可以规范很多。但归根结底,该不该输液应当由医生来决定。比如“体温38℃以下的急性支气管炎”,绝大多数人确实不需要输液。但如果是严重的糖尿病人,或者是年龄很大的病人,或者是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刚开始他的体温反应不上去,血常规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可能也反应不上去。若是拖到后期反应上去了再输液,治疗就很棘手,甚至不治身亡。病人如果不懂,会认为我不需要输液,是不是医生非要让我输?医生也会担心,本来应该输液却怕上级批评而不敢输液,有可能延误治疗而引发医患纠纷……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我认为这53种疾病绝大部分确实不需要输液。因此,要预防医生的处方权被行政干预变“歪”。上边卫生行政部门的专家如果墨守成规地下来检查,只要查出不合文件规定的就机械地处罚医生,这就会麻烦了。对这样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医生、患者、领导都要理性对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bizheng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资讯排行榜
继各地二级以上医院纷纷停止门诊输液后,越来越多的社区医院正在加入到停止门诊...
一场惊险抢救的成功,得益于我省均衡发展医疗资源。这5年来,福建增加了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甲医院门诊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