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位次寥图.大敦放血在什么!

艾灸的方法&艾灸大敦穴增强人体阳气-正佳养生网
艾灸的方法&艾灸大敦穴增强人体阳气
艾灸大敦穴的功效,大敦穴对身体有哪些好处,人体开窍醒神穴位之大敦穴!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取穴:正坐伸足或仰卧位,从拇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于交点处取穴。
中医认为,小肠气的病机主要是感受寒邪及肝气郁结,气机下畅,或小儿先天不足,年老气血虚弱,气虚下陷,或痰湿久留不愈,流入下焦,郁结不化,注入肝经、任脉所致。他认为,疝气与足厥阴肝经关系最为密切。因小肠气的病位在小腹部(含生殖器),而肝经“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因此艾灸亦多取肝经穴,大敦穴属足厥阴肝经穴,功专疏泄,治前阴病。寒者热之,因此经常艾灸大敦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增强自身调整功能,使病理状态得到改善,使突出的脏器回复到正常位置。
取穴方法:
足大指末节外侧(靠第二趾一侧),距趾甲角0.1寸(注:0.1寸为趾甲外侧缘与底部两条切线的交点)。
小编推荐:更多与
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正佳养生网公众微信号:zhengjia-com(长按可复制添加),健康养生专家在线为您解答问题,也可以长按右边二维码快速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泡脚有舒经
咽喉痒,是慢性咽炎的一种症状,为慢性、反复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其主要的病变特征是--咽部的黏膜发炎。此
今年的5月30号是端午节。“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
外阴瘙痒是外阴各种不同病变所引起的一种自觉症状,为许多皮肤病所共有,而非一种特异性的疾病。但也可发生于外阴完全
咽喉痛可表现在喉咙(咽喉部)疼痛、粗糙和刺痛,这往往是由轻度感染或局部刺激引起的。咽喉痛是一种轻度的病症,不加以
胆囊息肉伴有右上腹轻度不适,如果同时患有胆结石会有胆绞痛,但是单纯的胆囊息肉往往不易被发现,有的病人是在体检的
火针疗法是将体针烧红,刺入人体的部位或穴位,去除疾病的一种刺方法。
烫伤常见低热烫伤,低热烫伤又可称为低温烫伤。是因为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的温度
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
嘴唇干燥是很普遍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种:缺少维生素,缺少水分。由嘴角开始干裂是缺少维生素的现象,应多补充维生
失眠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彻夜不眠等。长期失眠易引起
卵巢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以及类固醇激素。卵巢的位置与睾丸相同,仅左侧发育(右侧已退化),呈葡
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
橙子皮,即橙子的果皮,性味,苦,辛,温。果皮含橙皮甙、挥发油、果胶、胡萝卜素等成分。在我国橙子主要产于陕西、江
腰疼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於现代医学所称之
你对熬夜了解吗?一种是继续白天的事情,不断工作或从事活动,直至半夜以后的时间;另一种是白天休息,晚上集中精力工
油性皮肤是指油脂分泌旺盛、额头、鼻翼有油光、毛孔粗大、触摸有黑头、皮质厚硬不光滑、外观暗黄,皮肤偏碱性,弹性较
阴囊潮湿是指由于脾虚肾虚、药物过敏、缺乏维生素、真菌滋生等原因引起的男性阴囊糜烂、潮湿、骚痒等症状,是一种男性
更年期综合征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女性特征和生理功能都与卵巢所分泌的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
“体寒”,以中医看,大部分叫做“虚寒”,就是体质虚且寒。中医对于病情,可以用“八纲辨证”法说明,分成“阴、阳、
鼓胀水肿病是指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和腹水;鼓胀以腹水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
风湿骨病是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所致,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导致筋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由此常引起人体关节、骨膜、肌
温补肾阳也叫温补命门,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方法。即温补肾阳。用壮阳补火的药物,恢复肾脏阳气的方法。命门火不足
腋毛是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标志之一。绝大部分人都会长腋毛,它可以帮助汗液蒸发。 夏天一到,女生就开始担忧,想要穿
一般的防晒方法:涂抹防晒产品、使用防晒衣等物品、食用防晒食物等。防晒产品分为物理防晒、化学防晒、生物防晒;其中,
因为桑树的经济价值高,尤其蚕丝是上等的纺织原料,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对蚕丝的需要量也要
现代人的肥胖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受食物美味的诱惑,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再加上不活动,使过多的热量转换成脂肪储
点击查看更多
今日养生推荐
顾名思义,胸肌就是胸部的肌肉,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又称胸大肌。胸肌一般指男人的胸部肌肉。发达的胸肌是男人性感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胸肌训练必须严格...人体穴位图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体穴位图1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医养生 按摩脚上十穴位防治百病
现在的人们日行千里步行万里,其实最应该关心的而是自己的脚。脚上有许多的穴位都是和人身体器官有所关联的。今天我们所讲的是按摩脚上穴位使你日常工作更加轻松。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小编一起去学习学习吧。
1中医养生 按摩脚上十穴位防治百病1    照海穴:缓解咽喉干燥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地方,&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摩此穴位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症状。  内庭穴:祛胃火  在第二趾与第三趾的分叉处,对手脚发冷,体虚多汗,脸部比如牙疼有显着缓解效果。内庭穴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可以说是胃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咽喉痛、鼻出血、、胃酸、都可以按摩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太溪穴:补养肾脏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大敦穴:清醒头脑  足厥阴肝经,此穴在大拇趾外侧(小脚趾那边)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致趾关节的外侧趾背上。主治肋、胸满、呕吐、、疝气、尿闭、腰痛、妇女小腹痛等。脚拇趾是一般所说&肝经&的起始处,肝经由此到生殖器、肝脏、脑、眼等依序。因此指压&大敦&的话,能使头脑清晰、眼睛明亮。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此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2中医养生 按摩脚上十穴位防治百病2  丰隆穴:祛湿化痰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隐白穴:健脾回阳  足太阴脾经,此穴在大脚趾内侧,距指甲跟脚一分处。主治舌本强、食则呕,善意、倦怠乏力、身体困重、食不下、脘、大便溏泄、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黄疸等。以拇指指尖或棒状物压迫此穴,或是以拇指与食指捏住脚趾两侧,加以揉捏,间接刺激穴位。  涌泉穴:滋阴降火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引起的口干、、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窍阴穴:治疗偏  此穴在四个脚趾最外侧小脚趾那边,距离趾甲根脚的一手指四分之一处。主要治寒热、嘴里发苦、偏头疼、,臀部、膝盖、小腿外侧、四个脚趾。3中医养生 按摩脚上十穴位防治百病3  厉兑穴:通调肠胃  厉兑穴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按摩该穴,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功效。用大拇指,指端点压脚趾上的厉兑穴,力度可慢慢增大,以有疼痛感觉就可以了。  至阴穴:清热散风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一分处。湿热过盛易引起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点按去火点至阴穴,可在15点到17点,此时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用大拇指按压此处,并坚持1~2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脚,每日2次。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对尿黄涩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穴位按摩  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主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4中医养生 按摩脚上十穴位防治百病4  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脾虚泄泻,等  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足部穴位  大敦穴取穴法  在选取穴位的时候,可采用正着坐或着躺下来的姿势,大敦穴位于人体的脚底下,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主治疾病: 眼睛起花、肚子痛、腹肌疼痛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脚步底下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5中医养生 按摩脚上十穴位防治百病5  太冲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肝脏病、、眼病、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太白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太溪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手脚冰凉、不顺、、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申脉穴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申脉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6中医养生 按摩脚上十穴位防治百病6  丘墟穴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症状: 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主治症状为:可以使头脑清晰、能使自己情绪稳定,能承受不幸等等。  昆仑穴取穴法  昆仑穴位于人体的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总结:在小编为你介绍的穴位按摩中,我明白了脚底所有穴位,等于又是一个人身体的结构图,所以脚底的穴位,连着人们身上所有和关节。大家一定要经常给自己去按摩,让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图片来源:华盖)
关键词:&&&&&&&&&&&&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人体经络穴位图
&&&&& 1&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s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s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 2& 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 后顶穴 风府穴 风池穴 天柱穴 哑门穴 太阳穴下关穴 客主人耳门穴 听宫穴 翳风穴 颊车穴 大迎穴 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 强间 脑户 目窗 正营 率谷 承灵 脑空 头窍阴 完骨 天冲 颔厌 头临泣 悬颅 悬厘 听会 和s 角孙 颅熄 玉枕
&&&&& 3&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巨阙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中极 曲骨 会阴 横骨 大赫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或中俞府 缺盆 气户 库房 屋翳 赝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 髀关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日月期门 天池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中府 云门
&&&&& 4&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陶道身柱神道 灵台 至阳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腰阳关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s 曲垣 秉风 天宗 俞 肩贞 大杼 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 督俞 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 气海俞 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 上s 次s 中s 下s 腰俞 会阳 长强 魄户 膏肓 神堂 膈关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仓 肓门 志室 胞肓 秩边 白环俞
&&&&& 5& 上肢内侧穴位图 天泉穴 天府穴 侠白穴 青灵穴 曲泽穴 尺泽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门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穴 大陵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鱼际穴 少商穴 劳宫穴 少府穴 中冲穴 少冲穴
&&&&& 6& 上肢外侧穴位图 曲垣 秉风 巨骨 肩s 肩k 俞 肩贞 会 臂 消泺 手五里 清冷渊 肘s 天井 小海 曲池手三里 上廉 下廉 四渎 支正 温溜 三阳络 支沟 会宗 偏历 外关 养老 阳谷 阳池 阳溪 腕骨 后溪 中渚 前谷 液门 少泽 关冲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 7&& 下肢内侧穴位图 箕门穴 血海穴 阴包穴 曲泉穴 阴谷穴 阴陵泉 膝关穴 地机穴 中都穴 漏谷穴 筑宾穴 蠡沟穴 三阴交穴 交信穴 复溜穴 商丘穴 中封穴 太溪穴 大钟穴 水泉穴 照海穴 然谷穴 公孙穴 太白穴 大都穴 隐白穴
&&&&&&8&& 下肢外侧穴位图 居s 环跳 髀关 风市 中渎 伏兔 阴市 梁丘 膝阳关 犊鼻 阳陵泉足三里 上巨虚 条口 丰隆 外丘 阳交 飞扬 光明 阳辅 悬钟 跗阳 解溪 冲阳 丘墟太冲 陷谷 足临泣 第五地 内庭 行间大敦 厉兑 足窍阴 至阴 侠溪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门 申脉 仆参 昆仑
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个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就会得到健康的身体。简单介绍如下: 清晨03:0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早上05:0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 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早上07:00&09:00胃经,一定要吃早餐 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早上09:00&11:00脾经,禁食辛辣刺激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中午11:00&下午13:00心经,适度午睡佳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下午13:00&15:00小肠经,肠胃要休息 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端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下午15:00&17:00膀胱经,多喝水利排泄 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称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下午17:00&19:00肾经,任务完毕多休息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任务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 晚上19:00&21:00心包经,晚餐别太丰盛 戌时血气流至心包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泻、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晚上21:00&23:00三焦经,少喝水 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掌管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注意睡眠时不要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深夜23:00&01:00胆经,勿熬夜 子时血气流注于胆,称为「足少阳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及修复的开端;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因此宜多休养。 凌晨01:00&03:00肝经,愉快入眠佳 丑时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
刘氏灸康复的人气博文
访问(13807)评论(2)
访问(3182)评论(3)
访问(2878)评论(3)
访问(2529)评论(1)
访问(1581)评论(0)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敦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