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上海最强大脑第二季

春运第一天18万人出南京 本报今推春运版《最强大脑》助您回家(组图)_网易新闻
春运第一天18万人出南京 本报今推春运版《最强大脑》助您回家(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春运是个体力活,更是个脑力活,如何顺利安全地回家?请看本报为您量身定制的春运版《最强大脑》
春运首日之表情  昨天是春运首日,南京一天18万人出城。
  昨天,一位乘上列车的家长给孩子准备了小马扎。
  一对小情侣在南京站依依惜别。
昨天,10多位空姐在禄口机场跳起快闪舞。本版摄影 王甜 刘浏  昨天是春运首日,春运路上,有沉重的行囊,有艰辛的路程。扬子晚报记者深入南京各大车站,为您捕捉不同旅客们的“春运表情”。同时,记者也深入春运各条“战线”,寻找春运人的各色表情。
春运首日 数据
春运40天,全国超36亿人次“迁徙”
新华社电 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16日正式开启。在接下来的40天时间内,将有超过36亿人次完成一次大“迁徙”。为此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交通部门将投入超常规的运力,应对春运超常态的考验。
2014年春运自1月16日起至2月24日止,为期40天,其中,节前15天,节后25天。据预测,今年春运40天里将有36.23亿人次的客流出行,比上年增加2亿人次。
其中,全国道路客运量将达32亿人次,同比增长5.8%;铁路发送旅客2.57亿人次,增长7.9%;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在4200万人次,增长10%;水路客运量将达4300万人次,增长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员流动逐渐频繁,中国春运客流量逐年增加。10年前的2004年,中国春运客流还只有今年的一半。到2010年,这一数字突破22亿,2012年突破30亿,去年超过34亿。
应对春运这一中国特有现象,中国交通部门承受了超常规考验。新整合后的“大交通部”统一协调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交通方式,拿出最大运力,努力保障春运客流需求。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表示,铁路将以实现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为目标,努力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节前安排开行客车2667对,增加157对;节后安排2677对,增加139对。
18万人昨出南京,学生、民工是“重头”
据介绍,16日南京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发送旅客1.8万人次,比去年略有下降;南京公路昨天共发送旅客4万人。在旅客构成中,携带衣物被褥、蛇皮袋、锅碗瓢盆的民工约占总客流的60%以上,客流方向以河南、安徽以及苏北连云港、宿迁、盐城、南通地区为主,这些方向的班车实载率已经达到90%以上,当天中央门车站增加了8个旅客临时售票窗口,车站机动运力也开始投入使用,加班20多班,方向集中在苏北和河南地区。南京站首日发送旅客12.6万人,加上民航2万人。昨天一共18万多旅客通过公铁航出城。今明两天是学生出行高峰。而真正的出行高峰将在24日到来。
2014年春运昨天拉开序幕,比2013年春运提前了10天,因为今年公假从大年初一开始,所以企业还没放假,学生和民工仍是“重头戏”。上午9时,南京站门口就摆起了宣传台,仿制枪、管制刀具不能带上火车。售票厅外,又有新的6台自助取票机投入使用。候车室内,查验车票和身份证的检票机依次排开。截止到目前,南京站各种途径共售票60多万张,抢到回家票的你,是不是该打起精神上路了呢?
扬子晚报记者 徐媛园
《最强大脑》第1季 关键词:乘车攻略
从常熟回四川老家,倒5次车
记者点评: 今年南京到成都车少,可考虑从上海合肥换乘
39岁的严秀英和31岁的周爱华,虽然不是在一个厂里上班,但是每年回家都会搭个伴。“我们都在常熟上班,我在彩印厂,她在服装厂,我们是老乡”。性格外向的周爱华第一个开口。严秀英和周爱华家在四川尼龙县太平村,年年回家都要不停转车,要从常熟坐车到无锡,从无锡再到南京,然后从南京坐火车去四川成都,到了四川还要再换乘大巴车,先去尼龙县,最后到太平村,倒来倒去,一个人至少要花上600块。除了箱子,包袱外,周爱华手上还有一个白色的小桶。“都是带给家里人吃的零食,要是买不到座票,桶还可以当板凳坐。”话还没说完,严秀英忍不住向记者爆料了:“去年回家没买到座票,她就坐在桶上,结果把桶压扁了,回去后打不开,吃的都拿不出来。”即便如此,她们还是要回家:“一大家子人等着我们回去过年呢,热闹啊!”
今年南京到成都就一趟过路车,车票少得可怜。其实到南京换乘不如到上海换乘。但目前上海到西南也几乎没票了。所以目前还在考虑换乘的旅客,可以考虑看看合肥有没有到您城市的直达车,因为目前南京到合肥还有余票。
男友准备的“防狼神器”安检被拦
记者点评:乘火车,化学品、水果刀、鞭炮、油漆等都别带
在人流量较多的二楼检票处,一对穿着情侣服的小情侣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正值中午时分,空气温热,面前的小姑娘正悉心地帮她的男朋友把围巾取下来,并帮男朋友整理衣角。女孩傅玮告诉记者,他们是南工院和南理工紫金学院大三的学生,她和男友分别来自盐城和江阴。这是男友第三年送她来南京站了,每年都是看着她进站了才能放心地走。傅玮说她的包里都是男友为她准备的南京特产。正说着小傅又从包里掏出一个“防狼神器”说,坏人沾到这个立马就要哭了。原来这是射程约5米远的可喷辣椒水,最好站在上风口喷射,避免“误伤”自己。据傅玮介绍这是男友给她准备的。记者在空旷处对其进行试验,按下红色按钮,便有一道白雾喷出,十分霸气。虽然“防狼神器”很霸气,但安检的时候还是遇上麻烦了,直接被安检人员给拦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此类“防狼神器”中的辣椒水含有化学成分,所以搭乘火车和高铁的旅客无法携带。包括水果刀、油漆、鞭炮等易燃易爆品和管制刀具也无法带进站。所以如果想带“神器”的旅客要留心了,可能会被安检扣下来哦。 扬子晚报记者 徐媛园
实习生 管明珍 王甜 熊莉
买不到直达票,不妨考虑换乘
今年去昆明,合肥有趟车可转
往年去昆明,业内都建议从上海中转。但今年合肥开了一趟到昆明的始发临客L1109次,票比上海到昆明的好买一些,旅客们也可以考虑去合肥中转。今年春运,东北方向的车票紧张情况得到很大缓解。同样,随着南京到深圳动车的开行,南京到厦门、惠州等方向的车票也告别了“一票难求”的时代。
到衡阳株洲,可从京广高铁换乘
没买到热门方向车票的旅客怎么回家?业内人士建议,长途热门线路有条件尽量合理中转。像到株洲、衡山、衡阳、耒阳、郴州、韶关、清远的乘客,就可以利用武广高铁进行换乘。此外,到株洲、衡阳、韶关等方向的旅客还可以去长沙南,利用京广高铁进行换乘。还有,要提醒旅客们注意的是列车的开点,特别是那些凌晨时分开行的列车,不要搞错日期。徐媛园
《最强大脑》第1季 关键词:应对妙招
年初七24时 高速一旦拥堵,延长5元过渡期
2014年春运昨天正式启动,40天内全省将有1.24亿人次奔波在公路、铁路、航空各条交通线上。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随省政府、省春运办、交通厅、公安厅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奔赴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指挥中心了解春运首日出行情况。从目前气象台掌握的情况看,春运前期发生大面积雾天几率不大。
雾情提前预报尽可能少封路
“现在我们应对冰雪雨情问题不大,怕就怕大雾。”在省高速公路指挥中心,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逸中坦言,现在雾霾成为高速公路保通畅的最大难题。为此,省交通、公安部门与气象部门通力合作,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已布置完成306个气象监测站,获取的数据第一时间汇总到气象局分析并在平台上共享,可及时对大面积雾情进行预警,提示车主调整出行计划。
据省交通控股副总经理陈祥辉介绍,根据省气象部门对春运期间天气展望情况,我省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并不大,气温与常年相差不多,由于湿度较小,出现大面积雾天几率小。不过,天气预报的最长提前时间是10天,所以涉及春节长假的预报最快也要1月下旬才能报出来,交通、交管部门将随时关注、随时发布。陈逸中表示,真到了春运最关键那几天,一旦出现大面积雾情,车辆积压在路面上,各高速大队大队长要在岗在位在现场,及时根据雾情调整管制措施,“不要苏北局部团雾,苏南也封路,最大限度减少封路力保畅通。”
春节7天假期全省高速流量预计788万
陈祥辉介绍了今年春节客流预测情况。今年春节7天假期挪到初一至初七后,免费时间确定为1月31日0:00-2月6日24:00。除夕当天小客车不免费放行,将使得节前高速公路的车流进一步分散。节前只要不出现恶劣天气,出城车流应当与往年差不多。节日期间也将出现前半段流量偏低,后半段返程车流集中的特点。
2014年春节7天假期全省高速路网出口流量预测为788.51万辆,日均流量112.64万辆,较去年春节增长13%左右。预测春节假期峰值流量为每天153.65万辆,高于去年春节,但是低于去年国庆,总的来说除了最后两天,高速应该都还好走。
年初七24时一旦拥堵将延长5元过渡期
交通部门分析,高速公路上的春运大潮从现在起就已初显,大部分离家较远或者放假较早的人群会选择铁路或者提前从高速出行。春运最大流量估计还是出现在春节长假后半期,初六或初七会升到最高。
预计大流量路段为沪宁高速、沿江高速、过江通道、苏嘉杭南段等,大流量收费站为沪宁南京、花桥、苏州东、盛泽主线,宁杭苏浙主线,沿江太仓主线,宁淮六合南主线等。
去年春节长假最后一天直到24时,江苏多个高速收费站前还在排长队,省高速公路联网中心临时将“过渡期”从1小时延长到了3小时,凌晨3时前下高速的小车只收了起步价5元。陈祥辉昨日表示,今年春节假期年初七晚上免费快结束时,万一发生车流量大、无法原定的1小时过渡时段排空的情形,将根据车流量适当延长过渡期,延长时段仅收取最低通行费,让更多车辆享受到免费放行的优惠。
桶面4元水1元,服务区“同城同价”
为应对春运大客流,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也都做好了保障准备工作。重点路段服务区已实施了公厕改造工程或增设临时公厕,累计增加厕位378个。沿途开设24小时便利超市134个,保障服务区旅客不受冻、有水喝、有饭吃。省交通控股公司在全系统高速公路服务区推行了“同城同价”行动,方便面和矿泉水等各种商品,零售价格与当地超市保持同一价位水平,目前所有路桥单位均已落实到位。如600ml纯净水服务区原来售价2元,现降到1元;500ml冰红茶原来售价5元,现调整为3元;统一桶面当地便利店3.9元,服务区原售价5元,现在调整为4元。 扬子晚报记者 石小磊
《最强大脑》第1季 关键词:安全秘籍
3类大巴车千万不要坐 春运首日交警教您安全回家
昨天是春运第一天,南京交管部门出动警力900余人,警车300余辆,在全市设置了14个24小时春运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1个非全天检查服务站,开展春运安全检查和服务工作。交管部门专门发出提醒,返乡过节一族别站外上车,别坐超员车。
“就在前天,我们刚刚救助了3名男子,他们都是站外上车,然后被司机丢在了高速上。”高速一大队人士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巡逻时在沪宁高速274公里处发现了3名男子,拖着行李箱走到应急车道上,车来车往非常危险。交警立即停车并示意他们上车,经过询问,其中一名姓吴的男子说出了郁闷事。小吴介绍说,他们到汽车站准备买票回安徽,可最早的一班车已经没有票了,下一班车要等几个小时。这个时候,一名黄牛便建议他们到站外去,有车子保证能到家。回家心切的小吴跟着黄牛到了站外,然后上了一辆大巴车,没想到进入南京后,车上人员便要求他们下车,告诉他们这车是到河南的,不经过安徽。了解情况后,交警将小吴他们送到了就近的汽车站,要求他们买正规的长途大巴车票。还有一种是超员车,乘客发现后可及时通过电话、微博报警。
提醒:这几类大巴车千万不能坐
1、不用买票,直接上车。这类大巴车多由黄牛带乘客上车,往往事前都说得不错,但在行驶过程中,很有可能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上要求乘客下车。
2、服务区拦顺风车。觉得车站太远,或买不到票,有人便直接在服务区拦车。这也有很大风险,正规大巴车是不允许站外上客的,这些违规操作的大巴车可能存在猫腻,到最后可能会收一部分额外的钱,或者到达不了事前约定目的地。
3、超员大巴车。众所周知,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车速较快。如果车辆一旦存在超员现象,那么就会给车辆自身的制动、稳定性带来影响。遇到突发情况,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通讯员 万庆松 周波
扬子晚报记者 郭一鹏
长途旅行别忘带必备药 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要出远门
春节长假即将到来,很多市民早已计划乘春节假期好好出去疯玩一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剂科主任陈国明提醒市民,春节出行一定别忘了带必备药,中老年人特别注意预防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疾病发生。
很多人坐船、坐飞机或是汽车都会晕,专家建议,有晕动病的人,可以在出发前口服晕海宁1片。由于口服晕车药吸收一般较快,约0.5—1小时起效,所以应在乘车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药。如果是晕车贴,那就比较特殊,吸收较慢,所以提前5—6小时贴,如果上车前才贴往往就迟了。
陈国明主任说,大部分晕车药都能维持较长时间,过量服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机会,如眩晕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昏、头痛、心悸、口干、胃肠道不适等,因此,过量吃晕车药不但不能“治晕”,倒可能“致晕”。
旅游在外,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是不适应当地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最常见的就是因在外地吃东西不洁,导致腹泻或是急性肠胃炎,所以随身备上抗肠道感染的药物是必要的。普通的腹泻可以吃黄连素、氟哌酸等。如果是肠道菌群失调的话,建议服用培菲康。
支招: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要出远门
心内科汤成春主任医师说,节日尤其要注意预防心脏病,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出远门,因为长途旅行易疲劳,加上环境嘈杂拥挤,易引起突发性心脏病、脑出血甚至猝死。节日期间对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切忌因为兴奋贪吃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并注意休息,不要到拥挤的区域,并备上药品以防不时之需。老年人旅游前宜做一次全面体检,体检合格才能出门旅游。 通讯员 崔玉艳
扬子晚报记者 杨甜子
作者:杨甜子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免责声明:本(栏目、频道等)内容由SP提供。欢迎大家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的内容进行监督和举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B2-]&[文网文[号]&[国新网许可证:]&
版权所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技术支持:江苏知能邮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最新播报:
天才少年泪洒《最强大脑》惹争议 南京专家谈观点
  &&各种争议
  争议1 ——天才少年心理脆弱
  很多观众和网友将李云龙的哭泣解读为“输不起”。有网友表示:“一场竞技,比出了两个孩子在童年生活、竞技心理、自控能力、自信心等方面的差距。”更多的网友则认为李云龙心理脆弱,承受不了失败。“‘记对了,摆错了’,这是下意识地为失败找借口。”
  相反,安德烈却赢得了更多掌声:“从容淡定,享受比赛,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赢家所该具备的素质。”“我想,安德烈根本不明白李云龙为什么会哭得这惨,在他眼里这只是一场比赛,但对于李云龙来说胜负很重要。”一位家长反思道:“《最强大脑》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是一味的求胜欲和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而是去接受挫折原谅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失败是人生的常态。”
  在网上,不少家长给李云龙留下鼓励的话。“孩子,你要坚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比赛,失败了只是让你做得更好。你的表现真让我揪心,你需要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成功。”
  争议2 ——父亲的教育是双刃剑
  但是,更多争议的矛头指向了李云龙的父亲李勇。“可怜的孩子,父亲给他的压力太大,以至于误认为自己摆错的时候,看起来天都塌了。真的很伤感。我们的家长,为了所谓的成功,强加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节目中,当安德烈说,他不仅可以享受两天的周末时光,日常生活中每天还有半天时间踢足球,所有人都更加同情李云龙。因为李云龙“课间不能跟同学们一起玩耍,每天放学回家还要接受2小时高强度的训练,节假日不是旅游而是到处上课、比赛”。
  在父亲李勇严苛的教育下,李云龙从小就展露出了过人的天赋——7岁开始接触魔方,8岁就拿下了WCA(世界魔方组织)比赛的儿童组世界冠军。李云龙最厉害的是二进制记忆,最好成绩超过了世界纪录保持者,就算是成年人也没人能与他抗衡。很多观众对李勇的一番话印象深刻,他说,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儿子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为此他愿意倾其所有。李勇认为,儿子的梦想跟自己是一样的。
  很多人认为,李勇高压式的教育方式是把双刃剑,它成就了李云龙的天才,但也让孩子失去了快乐,给孩子的童年戴上枷锁。不少网友表示:“我们的教育很多都是填鸭式的,重结果,轻过程,输不起!孩子没有错,是家长错了!”“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希望培养孩子天才的能力,期望他们能够成功、成名。孩子们在这种压力之下去学习,并不快乐。”
  &&专家观点
  观点1 ——不要放大此事,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翟进也关注了《最强大脑》的几场比赛。对于网友和观众的诸多议论,翟进认为,电视中呈现出来的节目都是经过剪辑的,现场的一些小细节很可能被剪掉了,而这些小细节很可能直接影响大家对事情的判断。“所以,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不该轻易下结论。”
  “即使这件事情的经过就是电视表现的那样,我们也不能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翟进说,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个体差异都很大,不能以一概全。“在西方,一样有人痴迷一样东西而没时间顾别的,在中国也有孩子学习之余踢足球的。不能因为一个个体差异,就泛化到整个中国教育和中国家长。”
  对于不少人提出的,李云龙表现出的脆弱的心理状态很让人担心的问题,翟进认为,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过程,“作为一个12岁的孩子,这样的表现也是正常的,他这次经历一次后,下次也许就不会再这样了,这是他的成长过程。”翟进表示,无论是观众、网友、媒体、大众,都不应该过分放大这件事,“所有群体有义务保护这个孩子。太多议论、太多有偏见性的议论,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观点2 ——参与孩子成长,李勇比很多人做得好
  在舆论一边倒指责父亲李勇时,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汉却提出另一种观点:不能全怪爸爸。沈汉说,很多人把这件事上升到对中国教育的争论。
  沈汉说,李云龙在比赛过程中,失败了就很失落,成功了就很兴奋,“这说明他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所以,从小进行训练、参加比赛,他也应该是有愉悦感的。外人为他鸣不平什么的,其实是有点‘替古人担忧’,大家只看到表象,人家真实的生活,你看到吗?所以不该仅凭几句话就给别人下定义。”
  此外,对于父亲李勇,沈汉建议大家要更多从积极和正面的角度来看待。沈汉说:“抛开教育方法,这位父亲从孩子很小时就加以培养,也就是说他参与了孩子的每一个成长过程,并且他不是说教式教育,而是身体力行地与孩子一起研究、一起学习,有针对性制定目标,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孩子什么是梦想,什么是追求梦想,用他自己的行为让孩子明白‘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比起很多家庭,家长、尤其是父亲,用各种忙工作的理由,一个星期都不能和孩子一起吃饭,将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母亲,甚至是交给各种培训班托管,我认为李勇作为一名父亲是尽责的,也是做得很好的。”
  不过,沈汉也表示,希望李勇今后能更多地对孩子做些挫折教育、心理辅导,让孩子更多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多与社会接触,有助孩子心身健康全面发展。“很多人都说,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最忌讳在两个孩子中比较:‘你看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但是现在网友们一边倒夸赞意大利孩子怎么怎么好,不也是在犯这种忌吗,教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知子莫若父。在不了解他人家庭情况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否定别人,要看到更多正能量,以他人为镜,审视自己,而不是一味挑刺。”沈汉说。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强大脑王昱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