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3年最低从2013年就在网上设置了“无证行医行政查处”信息平台,供人民查询黑医的情况,我省应该也有吧

富源县教育局机关有干部职工44人,其中行政编制21人,事业编制23人。下设办公室、组织人社科、政策法规科、基础教育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财务基建科、电教室、教研室、师资教育科、德育科、学校保卫后勤科、富源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富源县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共13科(办)室,另设职业技术学校筹建办公室、新建初级中学筹建办公室、校安办3个临时机构。教育局党委辖12个党总支(支部),有中共党员690人,其中预备党员12人,少数民族党员37人,在职党员586人,离退休党员92人。2013年局党委共表彰优秀党员147人。2013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42校(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校占地面积339.5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30.46万平方米。

幼儿教育:全县有幼儿园107所(含企业办1所、民办86所),在园(班)幼儿22575人,入园率70.9%。小学教育:全县有小学408所(民办4所,教学点165个),共有教学班2616个,在校小学生83812人,小学入学率99.98%,巩固率达99.45%。初中教育:全县有初级中学18校(含九年一贯制1校),初中教学班659个,在校初中生42581人。初中入学率99.57%,巩固率99.01%。2013年中考共有10247人参加考试,600分以上2173人,比2012增加82人;平均总分508.22分,比2012年提高了1.74分。录取普通中专2305人,五年制高职356人,高中5753(统招生4323人、定向生620人、择校生924人),初中升学率82.1%。高中教育:全县有高完6 所, 高中教学班288个,在校高中生1722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8%。2013年普通高考共有6199人参加考试(其中文科3221人,理科2978人),上重点线476人,比2012年增加150人;重点上线率为7.68%,比2012年提高了2.01个百分点;本科合计上线3800人,比2012年增加1405人,本科上线率为61.3%,比2012年提高了19.67个百分点;总体上线率达99.92%,比2012年提高了0.82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全县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3个,在校学生31人。

【职业教育】 2013年春秋两季完成县内外职高招生5198人,送县外就读4949人,其中县内职高招生249人,在校学生总数达392人。

【民办教育】 全县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97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86所、培训学校6所。民办学校共有教职工645人,在校学生12600人。

【成人高等教育】 组织第68、69、70次自学考试,合计报考345人,共741科次,毕业34人(本科27人、专科7人);教师资格课程报考173人、173科次;成人高考报名958人。

【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成人技术培训学校举办扫盲及提高班23个,参学1062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4期,培训8万余人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3.2万余人次。

【师资队伍】 2013年共有教职员工9293人,其中,在职在编7745人、临时从教人员616人、特岗教师268人、民办学校教职工645人、企业教职工19人。2013年安置免费师范生3人。公开选聘中心学校校长4人、副校长3人,选聘县直学校副校长2人、初级中学校长2人;中心学校校长轮岗3人、副校长轮岗2人,初级中学校长轮岗3人。组织129名新教师参加初聘培训。组织8007名教职工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5463名中小学幼儿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教师“国培”完成1243名,分别培训省、市、县级骨干教师42名、17名、84名。全县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7.88%、99.01%、99.68%、97.22%、100%。2013年共受理上报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23人,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39人、小学教师资格17人、幼儿园教师资格35人。经省、市、县三级评审通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53人,小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职称255人,中小学初级教师职称194人。审核评定中小学初级教师职称122人。

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与县直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签订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广泛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创评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县、乡(镇)、校三级教研网络,县教育局教研室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一级三等县级教研机构”。召开了构建高效课堂专题会议,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构建活动,全县大部分中小学初步构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快推进高中课改实验,继续在县一中、胜境中学举办4个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组织初中、高中毕业班教师共600余人参加了省、市举办的相应学科的备考研讨活动。抽调有关人员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检查3次。先后组织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个学科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参赛教师共90人,评选出一等奖40名,二等奖50名,参加观摩教师达289人次;组织高中教师参加全市举行的教学技能竞赛,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信息技术6个学科获一等奖,语文、英语、历史、地理4个学科获二等奖;组织小学女教师参加全市语文、数学教学技能竞赛,有2名教师获二等奖。在全县举行构建高效课堂论文评选活动,共评出一等奖论文204篇,二等奖论文326篇,三等奖论文152篇;同时,推荐上报292篇论文参加全省评选,获省一等奖101篇、二等奖130篇、三等奖61篇。认真搞好《富源教育》编印、发放工作,共编印《富源教育》6期,刊登教研论文246篇,为全县教师搭建了较好的教学经验交流平台。

【基础设施】 2013年,规划投资5080.2万元,排除D级危房面积33142平方米,规划新建31校45项目33868平方米;投资989.2万元,完成26校34项目39568平方米BC级危房的维修加固任务;计划投资2223.22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9校15072平方米。投入资金10234万元,实施食堂建设项目6批248校263个项目68897平方米。2013年4月启动职业技术学校工程建设,投资2037万元,完成“三通一平”、围墙建设、初步设计等工作。县城新建初级中学年内投资4200万元,完成项目可研批复等工作,收储土地124.01亩,完成土方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校点布局调整】 认真落实《富源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实施意见》,结合校安工程的实施,积极稳妥地做好校点布局调整工作。2013年,全县撤并小学校点27个,其中教学点27个。

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一是抓好低保残疾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全年共救助低保、残疾贫困家庭学生19256人,发放救助资金379.776万元。二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义务教育段春、秋两季学期享免教科书学生130137人,享免资金1367.52万元;全年下达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7927.69万元(小学4963.47万元,初中2964.22万元);全年下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118599人次万元(小学38052人次,初中80547人次)。三是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制度。全年下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8594人次552.4万元(春季学期4297人276.2万元,秋季学期4297人276.2万元)。

扎实开展师生安全知识教育,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刊出安全类板报、墙报、厨窗、宣传专栏12期,举行安全知识培训1050场次,印发安全知识宣传单15000份,举办安全知识专题讲座236场,组织安全应急演练3次,参加安全应急演练学生16656人,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严格安全工作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全年开展学校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检查16次,发出整改通知235份,提出整改意见720条;联合公安、卫生、食品药监、工商等部门对乡镇所在地及其以上学校进行安全检查4次;召开安全专题会议12次,编印学校安全简讯5期,安全检查情况通报5期。2013年,教育局被县委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全县有11所学校被命名为市级“平安校园”,有2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平安校园”(县幼儿园、富源六中)。另有1所学校被表彰为市级防震演练示范学校(营上镇海嘎小学)。

【简述】 2013年,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共有在职在编干部职工111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文化科、体育科、旅游行业管理科、财务科、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共6个科(室、队),下辖10个企事业单位,包括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少体校、县文物管理所、县电影管理站、县电影公司、县电视台、县广播调频台、县农广中心、县工程技术办,联系曲靖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富源分公司,云南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富源支公司。

【文化体育基础建设】 县羽毛球馆投入60余万元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了33个村级文体小广场(其中,省级补助项目5个、县级补助项目28个)、1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和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给予9支优秀业余农村文艺队各配发了价值3800元/套便携式流动演出音响(型号为PL-936)各一套。

【公共文化服务】 1.群众文化活动。2013年,全县公益性、群众性的各类假日、民族节日庆典文化活动、老年文化活动、未成年人文化活动、机关(企业)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内容形式丰富创新,呈现出经常性、普遍性、多样化局面。举办了春节广场文艺演出、龙灯表演、游园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开展“四群”教育宣传文艺演出活动;深入到各乡镇及部分煤矿进行文艺辅导、创作、培训、演出。2.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组织各类文艺骨干到厂矿、学校、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进行辅导,多次开展下乡培训辅导,全年送戏下乡25场,辅导2360余人次,观众达2万余人。电影放映小队为全县11个乡镇143个行政村、17个社区送电影1920场,观众达40万余人。3.举办农文网络学校暨图书管理工作培训会,参训人员包括图书馆、各乡(镇)文广中心主任及相关业务骨干40余人。举办了免费开放水族广场舞及摄影摄像、音响等培训班(5班),共培训46人次。利用暑假期间举办免费少儿培训班三期共8班,共培训404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少儿舞蹈、钢琴、书法、美术等。开展了庆六一儿童新书推介活动,共推介新书700余种,接待儿童读者600多人次。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广场舞、舞龙舞狮、健身操、太极拳等各类培训班30余期,培训乡村文艺骨干800余人。

【文化遗产保护】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县范围内深挖本土民族民间文化,并经过认真遴选申报项目,共有传统技艺7项,传承人6人。与传承人签订传承协议,要求3位省级传承人每年带徒传艺5人,并组织开展传承活动。组织以“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利用悬挂标语、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2.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河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开展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活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文物陈列室,制作文物保护宣传标语和专栏,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资料,接待参观人员300余人次。胜境关、中山礼堂、大河遗址等文物共接待各级各部门参观人员10000余人次。

【图书流通】 县图书馆共接待读者8.6万人次,借还图书21.5万册次,新增图书2600余册,订购各种杂志165种,报纸65种,接受各大编辑部赠送杂志450余种,著录、加工、入库新书1600余册。各乡镇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室、陈列室、培训室等各个功能室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共接待群众20000余人次。

组织开展打击盗版侵权、网吧违规经营、电子游戏机违规经营、色情歌舞表演、演出假演假唱、“扫黄打非”、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隐患排查、互联网低俗信息音乐等九个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建立并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计算机监控平台作用、文化娱乐网吧两个行业协会行业自律自我管理作用,有力打击了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创建了“富源县平安文化市场”,高度净化了文化消费环境。2013,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9次,出动检查人员500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500多家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9件,停业整顿2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000余册(碟)、违禁游戏机79台,取缔“黑网吧”1家,收缴计算机15台,罚款2万余元,取缔无证游戏室11家,无证KTV1家。

【文化惠民工程】 1.农家书屋建设。2013年为全县166个农家书屋点分别配送了价值2000元的图书129册,并通过市级检查验收。2.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推进乡镇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文化站服务功能。通过积极协调争取,为大河、营上、富村、老厂、墨红、后所、黄泥河、古敢等8个文化站各配发了4台电脑设备,进一步加强了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春节期间组织群众开展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备受好评。配合县妇联举办富源县“庆三八”妇女职工羽毛球、拔河比赛,24支代表队270多人参加羽毛球比赛,21支代表队400多人参加了拔河比赛,丰富了县城妇女的文体生活。成功举办了富源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系统第二届职工运动会和2013“高铁杯”富源县第二届羽毛球邀请赛。组织县羽协会员8人参加曲靖站“羽林争霸”2013红牛城市羽毛球赛。组织县羽毛球协会,开展会员团体对抗比赛,个人混双比赛活动,参赛人员达80多人;邀请市羽协老师到现场指导羽协会员羽毛球技术。在全民健身日(8月8日)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推广项目成果展示活动,28支队伍参加了展示。组织了“2013年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健身操、球类运动组织及裁判规则等,参训人员达70余人次。县少体校少儿足球队的训练工作有序开展,成绩得到了不断提升,在云南省“顺达杯”青少年足球比赛中获03年龄段甲组第二名、乙组第六名和02年龄段乙组第五名,代表县教育局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获第六名。此外,胡棚、张博文等6名队员通过皇马恒大足球学校选拔,现已长期在该校接受培训。

【新闻宣传】 2013年1-11月《富源新闻》播出新闻1823条。制播《富源警视》46期;制播《春节慰问暖民心》、《扎实开展“两年”教育促进全县跨越发展》、《走基层》、《榜样的力量》、《首届富源好人展播》、《美丽乡村》、《学习雷锋好榜样》、《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等新闻专栏410余期;播出《人民武装》栏目50期;《天气预报》250次;制作播出消防、安全、春耕、创先争优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方面的宣传标语800多次;播出节水、消防、禁毒、防艾、安全等公益广告800次;制作播出领导电视讲话9次;制作播出电视专题6部。9月新开办《美丽富源》,制播9期;1-10月,制作《联播曲靖—富源新闻》在曲靖电视台播出40期。1-9月在曲靖电视台《曲靖新闻》节目中播出159条2284分;在曲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稿件8条56分。同时积极组织参加新闻创优评奖活动,共有31件作品获奖,其中5件作品获省广播电视奖县市区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2件),26件作品获市广播电视政府奖(一等奖8件,二等奖10件,三等奖7件,特别奖1件)。

【广播电视】 2013年初圆满完成县“十二五”村村通第一批工程建设,发放安装直播卫星村村通接收设备7107套。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第二批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33000户,安装总量、工作进度排全市前列。新增一套91.0M(曲靖交通之声)发射设备,使富源县转播广播节目扩展至4套,进一步拓展了宣传阵地。自2013年7月1日起,93.5MHZ(中国之声)广播节目实行24小时开机,解决了县城出租车司机及广大群众夜间听广播难的问题,全面核查了县城及10个乡(镇)的广播调频发射设备。为10个乡镇文广中心补助调频广播运行维护经费4万元,有效缓解了乡镇调频广播运维经费匮乏的问题。制定出台了《富源县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拨付各乡镇村村通运行维护补助经费24万余元。认真做好“十一五”村村通卫星接收机后续服务,全年累计维修电源板97块,主板97块,更换遥控器46个,更换高频头49个,累计维修“十二五”村村通卫星接收机80多台次。

随着工农业、建筑业、物流、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商旅游客日益增多,带动乡村旅游、自驾车旅游、休闲旅游勃然兴起,旅游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强力吸引经济资源流入旅游接待服务领域,吃、住、行经营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县旅游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全县全年(预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旅游总收入分别实现45.26万人次(其中海外16人次)、34368.52万元,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的102.63%、101.08%,同比增长21.63%、20.66%。

【项目建设】 积极协调推进古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小镇(在建)项目建设。2013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全年到位资金12450万元,完成投资2450万元,完成市对县考核目标1000万元的245%。投资200万元完成水五寨寨门、水族农耕文化长廊和石山脚龙潭保护工作;投

资250万元完成了下箐脚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100万元维修了得乌乡村砂石路、启动了补掌温泉度假区项目规划草案的编制;对民族四合院项目开展了设计工作、地基施工、优质木料采购,投资1100万元。此外,达成古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项目签约,协议引进投资32亿元。积极推进滇南胜境旅游区开发(在建)建设。2013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到位资金1900万元,完成胜境一品(捆绑项目)投资1393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9.3%。

【简述】 2013年,富源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40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县人民医院),县级专科医院1个(县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局1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级卫生所159个,驻富厂矿医院2个(富矿医院、后所煤矿职工医院),计生服务机构12个,学校医务室4个,私立医院12个,门诊部2个,诊所33个。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编人员817人,聘用人员898人,每千人拥有正式卫生技术人员1.04人。2013年传染病发病率为177.09/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为9.39/10万,婴儿死亡率为9.49‰。完成无偿献血1213人。全县医疗机构门诊接诊122万余人次,出院93880人次。

【新农合】 2013年,新农合筹资标准为340元/人,参合702341人,参合率达99.8%,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3879.59万元。报销最高封顶线为8万元。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肺癌、食道癌、胃癌等30种重大疾病纳入了大病保障范围。按要求推进大病商业保险等工作。门诊减免比例提高到50%,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81.05%,实际补偿比达68.7%;全年减免补偿1018299人次,减免补偿总费用元,次均补偿255.85元,住院次均减免2608.89元。

【基药制度】 2013年,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实行网上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采购计划报送制。2013年全县政府办医疗机构网上集中采购药品7926.33万元,基本药物采购4958.9万元,基药采购占62.56%。且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围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全面实施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慢性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累计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02199份;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95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99次,发放宣传资料211111份;管理0-6岁儿童64537人,系统管理率为99.55 %,新生儿访视11018人,访视率为105.41%;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49460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9.16%;高血压管理44668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8.11%,糖尿病管理10243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33%,重性精神病管理2176人,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46%。

【公立医院改革】 一是完善了政府投入机制。县人民医院在职在编人员工资每年定额补助2.5万元;从1月份起,县人民医院所有药品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对222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对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上级补助仍不足部分,由县财政给予填平补齐。 二是加强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的用人自主权,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负责人由县卫生局组织公推公选,实行5年1聘,签订任期目标责任状,对完不成任期目标或考核不称职或任职期间严重违法违纪的,给予解聘;其他在编人员实行竞争上岗,缺岗的由医院向社会自主公开招聘。三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将县人民医院定位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的龙头,建成承担疑难危重病症诊治、医学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建成具有传统中医特色专科医院;加强对民营医院的发展和扶持,2家民营医院纳入了全县新农合定点报销试点医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内部装修完毕;后所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古敢卫生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县急救中心建设完成主体工程3层建设;老厂卫生院、大河卫生院完成土地征用和图纸设计等工作,8个卫生所建设项目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为全县卫生系统招考补充了116人(其中退伍安置4人),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紧缺的情况。三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被正式批准为二级甲等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工作,2个乡镇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卫生院评审验收,全县“一级甲等”卫生院增加到5个。

一是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全年共监督检查320户(次),办换卫生许可证97份,实施量化分级管理A级4家,B级93家,办理健康证1609人。对无证经营、空气质量不合格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共查处违法案件6件,其中警告3件,责令改正3件。二是深入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共出动人员293人次,出动车辆50辆次,检查药店和医疗机构251户次,查处违法案件45件,进行处罚45件,给予取缔并处罚款45件,罚款金额合计9.2万元。没收医疗器械5种22件,价值1万余元,真正达到规范医疗行为和打击非法行医的目的。三是开展医疗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人员68人次,出动车辆16辆次,检查医疗机构32个,责令整改医疗废弃物处置不规范单位8个,提出整改意见共26条。四是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共出动人员123人次,出动车辆36次,对全县各乡(镇)集中式供水,市政供水单位进行了抽检工作,抽检水质样品400余个次。五是开展了对学校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登记检查工作,共开展专项检查1次,检查单位36个,查处违法案件1件,进行处罚单位1个,给予警告处分。六是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2次,共检查单位22个,下达整改意见8份,责令整改单位8个,抽检餐具样品22份,经检验样品合格20份,合格率90.9%。

一是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全县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3种1293例,报告发病率177.09/十万,与上年相比下降4.65%。死亡10人,死亡率1.37/十万,病死率为0.77%,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二是完成鼠疫和霍乱监测任务。在黄泥河、十八连山、古敢、富村等四乡镇的配合下进行鼠疫监测,共捕获鼠标本共127只,血凝107份,做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抗体,结果全部为阴性。建立健全了肠道门诊,定期开展污水霍乱疫源检索工作,5-10月份共采医院污水样12份,未检出霍乱弧菌。同时对腹泻病例进行监测,5~10月份共报告腹泻病例1304例,未有霍乱可疑病例报告。三是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防、查、治、管措施,积极推广卡介苗预防接种,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在县人民医院开展了肺结核病人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全县11个乡(镇)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56例。全县非结防机构报告的肺结核病人转诊总体到位率为91.64%。四是加强碘缺乏病和地氟病监测。按照市级抽样布点,完成全年5个乡镇(后所镇、大河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300份碘盐监测任务,碘盐覆盖率为100%,碘盐合格率为99.67%,未查出无碘盐。在地氟病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完善相关痕迹资料,并进行查缺补漏。五是完成计划免疫工作。辖区内1月1日至12月31日,应建证人数13632人,实建证13632人,建证率100%。共进行了12次常规免疫运转,根据各地上报常规免疫报表统计,各种疫苗接种率都在99%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6.53%;完成AFP、MV、新破主动监测36旬36次。其中监测出66例MV确诊病例。六是完成卫生监测检验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2791人次;完成各种临床检验861人次;完成城市饮用水监测48份,农村饮用水监测100份。七是加强职业病管理。全年共对3个乡镇36个煤矿进行了职业病健康体检工作,共体检了在矿职工8947人,检出尘肺可疑71人,粉尘类职业禁忌症253人,已全部反馈给企业或本人。

【妇幼保健】 2013年,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0514人,住院分娩率达98.78%;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为9.39/10万;婴儿死亡101例,死亡率为9.49‰;5岁以下儿童死亡121例,死亡率为11.37‰;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完成4532人,筛查率48.77%,新生儿听力筛查完成3559人,筛查率为38.3%;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638人,婚检率为38.04%。

【爱国卫生运动】 积极组织爱国卫生月活动,出台爱国卫生工作措施,结合鼠疫防治联防要求,积极实施春秋除“四害”工作。深入开展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灭鼠药物投放、灭蝇灭蚊药物喷洒工作,有效降低了传染病发生。在农村实施改厕和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群众人居环境。完成了2000座改厕任务。

一是领导重视。2013年县政府组织召开防艾工作专题会两次,县财政将防艾经费按人均0.5元的标准列入预算,共计37万元,主要用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监测检测及各级各类培训等工作。二是加强培训。坚持党政干部防艾知识培训制度,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及村级干部共1035人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6.46%。在县红十字会组织的12期驾校救护知识培训和15期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救护知识培训班上,对1095人次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8%。三是加强宣传。2013年全县各乡镇和成员单位共开展防艾知识宣传讲座19期次,宣传栏、黑板报37期次,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510余幅,发放无纺宣传袋10000余个,宣传单20000余份,宣传折页12000余份,免费发放安全套20000多只,展出各种宣传展板30块,接受咨询800余人。城镇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了90%以上;机关职工知晓率达到了98%以上;农民工知晓率达90%以上;中学生和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校外青少年知晓率达90%以上;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知晓率达96%以上。四是加强监测。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在疾控中心建立了一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全县各医疗单位设置了14个检测点。全年共完成各类人员检测21482人。

一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县有县级中医院1个,中医诊所8个,县人民医院设有中西医科和康复医学科,10个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55个村卫生所开展了中医药服务。二是加强县级中医院建设。2012年7月县中医院启动“二级甲等”中医院创建工作,省卫生厅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组于2013年10月15日评审结束。三是落实中医药发展扶持政策,将中医药报销补偿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鼓励、引导患者选择中医药诊疗服务。

富源县地震局2013年末在职6人,退休2人,下设办公室(宣传教育科)、监测预报科(震害防御科)。地震工作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常备不懈,防御与救助相结合,走综合防御的道路”。贯彻执行和组织实施国家制定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规定,根据县人民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编制富源地区的地震工作发展规划与计划并组织实施;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工作;进行地震与防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活动;组织群测群防;开展工程地震及地震对策工作;管理以地震动参数为依据的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组织管理本地区地震科学技术协作交流,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地震科技成果,地震科技档案等工作;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监测环境;完成县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富源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地震前兆信息监测为中心,以地震灾害预防为重点,以应急救援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效能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十大功能建设,防震减灾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队伍建设】 1.政治学习。为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从思想认识上深刻领会防震减灾工作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大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积极性。一年来,单位每周组织一次政治学习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以及有关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保证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决议顺利贯彻落实,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业务学习。地震预报是一项边缘学科,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适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单位组织学习了地震监测预报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思路等内容,学习了国外防震减灾工作的经验教训。

在省、市地震局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富源县黄泥河地磁台圆满完成了土地征用、土地预审、勘测定界等所有的前期工作。6月4日正式破土动工,11月初竣工,11月15日云南地震局、曲靖市地震局抽调专家组对黄泥河地震台工程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对工程项目逐项检查,对工程质量给予充分肯定,同意合格验收。富源地磁台的建设,填补了滇东地区大地背景场探测项目的空白。为了尽快绿化观测环境,局长组织召开办公会动员全体职工共集资1.98万元,购买了2000余棵桂花和红豆杉树苗,分别对黄泥河地磁台和胜境关测震台进行了绿化。

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四个重要环节之一,准确的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县地震局努力搞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1.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地震预报的前提条件,地震局现有旧城山脚深井水位自记仪、高精度地温仪和胜境关测震台等三项主要监测项目,和气温、气压、降水等三种辅观测手段。监测人员按规范要求,一年如一日,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传输和入库工作,保证前兆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连续、可靠,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科学依据。2.分析预报。准确的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富源县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在曲靖县级地震系统已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认真收集邻区各项前兆观测资料和省、市地震台网小震目录,结合地震局前兆监测数据,认真分析、计算、会商,每月5日前提出本月省内、市内、县内的地震趋势预报意见,上报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上级业务部门提供参考。1至12月进行月会商12次,半年会商2次。11月份完成了《富源县地震局二O一四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提出2014年省内、市内地震趋势预报意见。3.震情值班。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其破坏的严重性被列为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首。地震局长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地震信息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站岗放哨。4.地震活动。2013年,富源境内小震活动频度偏低,1月1日至12月8日,富源境内共发生小震活动11次,其中最大震级是8月14日14时39分,发生在胜境关的2.3级地震。5.建立群测群防管理度。诚聘各乡镇村建所长、土管员为地震宏观联络员,并进行培训。明确宏观联络员的工作职责,负责地震宏观息的收集上报、地震灾情速报、地震谣言平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法规知识宣传工作。 6.群测群防工作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地震群测群防经费投入机制,县人民政府将地震群测群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群测群防工作的稳定性。2013年富源共聘用宏观联络员175人,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7.数传工作。工作人员按规范要求,每日进行前兆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传输、入库工作,保证前兆资料的连续、准确、即时、可靠,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科学依据。8.前兆信息处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每天收集、报送、分析前兆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震害防御】 1.抗震设防管理。根据《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有关规定,先后对富源境内德兴房地产公司、轩城地产公司、富源公路段、胜境关收费站、中安镇东门社区和烟草公司等11个重要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要求其进行抗震设防“安评”或烈度复核工作,使之设计和施工达到富源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保障在未来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2.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根据《富源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宣传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积极宣传农村住户开展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相关政策,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把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县地震局积极配合县政府办、县住建局等部门精心组织,认真规划,积极培训和监督指导,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推进。2013年全县21个村委会4500户(拆除重建3000户,加固改造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工程。按县人民政府的通知要求,12月1日至10日,陆凯副局长代队对2012年中安、后所、墨红、大河、营上等五镇的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进行检查验收。3.建立地震基础数据库。2012年7月收集、整理、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2013年8月在涉及生命线工程单位的配合支持下进行了数据库升级。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为各级政府进行震后灾害损失评估和紧急救援提供重要依据。4.地震安全社区创建及管理。富源县中安镇太和社区自去年创建市级地震安全社区以来,县地震局适时进区帮助工作,建立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规划,建立一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队伍和一个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室,建立一个完善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和一支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有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规划图,设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台。

防震减灾综合防御主要进行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等四个环节的工作。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常备不懈”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防震救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原则,积极、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1.地震演练。在纪念“5·12”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为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分别于5月11日、12日、14日帮助指导富源胜境中学、中安小学、富源六中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2.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在地震局的长期帮助指导下,营上镇海戛小学在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方面,建立长期的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地震知识适时进课堂、上黑板报,不定期举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广大师生对防震减灾认识得以不断提高。经海戛小学申报,经市地震局、市教育局10月有23日联合检查评审,同意合格验收为曲靖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2013年9月富源胜境中学获省级科普示范学校称号,被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3.科技活动周、纪念日宣传。5月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一系列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其一5月12、13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在胜境大街进行地震知识宣传,前来参观和索取地震知识手册、宣传单的群众络绎不绝,共印发资料8000余份;其二在县广电局的支持下,5月9日至16日,在富源电视台和金城广场大屏幕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其三充分调动县地震宏观联络员队伍,在各乡镇搞好宣传;其四在县城挂标地震警世标语。参加曲靖2013年度科普宣传起动日活动。9月6日曲靖市2013年度科普宣传活动在富源县墨红镇起动,地震局组织了5000份地震知识宣传读本参加活动,进一步加大了2013年地震知识宣传力度。4.防震减灾网站宣传。富源县地震局网站是地震局自行设计并建立的部门网站,于2004年7月备案结束正式开通。网站内容丰富、知识全面、设计新颖、结构清晰、导航便民。由于单位各种条件的有限,采用租用空间的静态方式建站,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访问流量的增大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升级改版,在市地震局的大力帮助下,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改版升级圆满完成。富源县地震局2013年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立足于社会宣传为主,包括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农村。并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大力推进防震减灾法律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尽可能地在社会普及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使地震知识覆盖到社会的每一角落。同时,重点抓住学校容易形成二次宣传的场所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地震应急】 8月14日14时39分富源胜境关发生2.3级地震,由于震源很浅(5公里),富源县城普遍有震感,高层建筑震感强烈。地震发生后,地震局立即启动《富源县地震局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有感地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5分钟内及时向县委政府及市局领导报告;二是成立前方工作和后勤工作组,前方组由陆凯副局长带队迅速赶赴震中区调查震情,经过4小时的走访调查,此次有感地震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工作组接待震中区群众咨询120余人次,安抚了人心。后方工作组以局长为组长,密切监视地震发展动态,组织了震情会商,及时向省、市地震专家汇报,邀请省、市地震专家通过视频进行异地会商。经过会商,对这次震情趋势发展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三是加强震情监视。坚持原则24小时值班。通电中安镇18名地震宏观联络员坚守岗位,有宏观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县地震局。四是震情处理,在3天内接待处理来电、来访400余人次。并在富源地震网及官方微博进行了公告。安抚了人心,稳定了社会秩序。

【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 依照《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可行方案,与旧城山、胜境关、黄泥河等观测环境周围的长居人员签订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协议,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安全规避了风险,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为进一步深化“四群”教育,按照“产业建设年”、“作风转变年”的相关要求。地震局直接驻村联户、问需于民、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安排单位一名职工驻村,建立领导干部职工联系农户网。2013年7月12日潘局长一行3人到挂钩村十八连山镇天宝村委会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挤出2万元经费扶持村委会发展300亩金银花项目。地震局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为深化“四群”教育重要内容。用为民办事体现“四群”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效果。

一是政务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富源县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全面推进地震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按照四项制度的要求,认真梳理修改完善地震局服务承诺事(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政策规定、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等)给予公示。在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中,局长代表地震局在富源电视台作了努力工作、清正廉洁、接受各界监督的承诺。完善投诉电话和邮箱的管理,并向社会公布,以便社会各界知晓防震减灾工作职能,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切实促进地震局提高工作效能。长期坚持24时值班,保证信息畅通无阻。2013年富源县地震局共上报信息32条,其中,市地震局采用29条。二是信息工作。信息报送的主要形式以电子信息的方式为主,辅以文字、口头或电话,遇到突发事件可先以口头或电话报告,后补文字或者电子信息。2013年富源县地震局共上报信息21条,其中市地震局采用21条,《曲靖日报》采用2条,《富源时政》采用2条。三是人事工作。按要求完成组织人事部门的各种材料和报表的报送工作。四是文秘档案财务工作。按照有关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了材料报送、文件收发、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五是完成县委、政府和上级各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六是防震减

灾业务综合考核。2013年11月4至6日,市地震局组织召开2013年度曲靖市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会议,富源县地震局荣获市防震减灾综合工作第二名、2014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第二名、地震宣传工作第二名。

气 象 【简述】 2013年,富源县气象局在县委、政府、上级气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上级气象部门的中心工作,以建设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为重点,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充分发挥气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保障职能。

【气象建设】 1.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作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进行早部署、早落实。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工程项目已建成并启用,共建成18套自动监测站。 2.积极开展区域自动站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一期新型区域自动站建设,实现了风向风速、深层地温、浅表地温和雨量观测自动化。

【气象业务】 地面测报质量稳定提高,错情率为0.0‰。观测设备运行良好,资料、信息传输及时。对区域自动站进行优化、整改,业务管理规范,巡视、维护及时。天气预报工作圆满完成省、市气象局及县委、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天气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短时、短期天气预报(几小时、1至2天)准确率达89%,中期预报(3至7天)

达85%、长期预报(月、年等气候趋势)准确率达75%,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等重要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60%。为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气象服务】 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为宗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结合富源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传真、网络、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电视、报纸、电台等多种形式提供决策、公众、专业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服务领域覆盖城市,乡(镇)并延伸至村委会,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每个行政村1名气象信息员共161人。全年共发送常规、决策服务传真材料380篇,手机短信号码增至1500人,发送手机决策短信260条,发布重要天气消息74条,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20条。农村综合信息系统电子显示屏建设165块。1.重要天气预报准确、决策服务主动及时、内容丰富。准确预报了一至二月份寒潮、春耕春播期天气、雨季开始期、初夏干旱、6至8月主汛期气候预测及强对流天气、雨季结束期等重要天气,及时主动为县委、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及领导提供年度以及月份短期气候预测、年度及月份气候影响评价、根据富源农经作物的分布和特点制定《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烤烟专题预报服务、倒春寒、八月低温专题预报、水库蓄水专题预报、三秋天气专题预报、今冬明春天气预报等决策专题预报。遇重要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及时发布重要天气消息、气象情况反映、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雨情、气温通报等决策气象服务消息,在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及时提供相应的气象保障服务。2.公众气象服务深入生产生活。对社会公众进行灾害性天气预警、雨情、气温通报、节假日专题预报、重大活动天气预报(运动会、中考、高考、重要庆典、开幕仪式等)、中短期天气预报等产品服务。3.专业气象服务多部门联动。服务部门涉及建设、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消防、烟草等行业。向建设局提供每日天气预报以保障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为农业局魔芋研究所提供中、短期天气预报及魔芋生长关键期专题预报,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对林业、消防部门发布火险等级预报(于每日中短期预报中),于上年11月到5月雨季来临前进行专题森林火专题预报;8月底向水务提供水库蓄水专题预报服务,与水务局共同建设山洪地质灾害非工程项目自动监测站。向交通、电力部门提供道路、电线结冰专题预报服务。向烟草部门提供烤烟生产期专题预报服务。4.气象科技服务不断创新。气象科技服务深入到部分企业,通过农村综合气象信息显示平台及时发布自动监测站观测数据、预报预警、气象科普、政务公开等信息。

【防灾减灾】 1.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有序开展,圆满完成。按照县委、政府及上级人工增雨防雹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富源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年初就统筹做好全年人工增雨防雹计划、准备工作。3月初对人工增雨防雹设备进行检修并进行民兵队伍建设。4月中下旬举办人工增雨防雹民兵培(复)训。4月下旬,富源县9个高炮固定作业点、两辆流动作业车全部就位。防雹期间,严格24小时值班并执行局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全年人工防雹任务的圆满完成。2013年防护区共有八万余亩烤烟、十五万余亩经济作物,全年共作业685次。发射“三七”高炮弹4240发,火箭弹1018发。连续第十三年取得了防护区内基本无冰雹灾害的好成绩。实现了粮烟丰收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2.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依法履职,成绩显著。本着“科学防雷、安全防雷”原则,针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行政审批项目,2013年气象局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政,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 98家单位进行了执法,完成18个建设单位共18份的防雷图纸审核,防雷装置竣工验收57家、施放气球审批 1项,联合安监等部门对重点单位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全年对新、改、扩建建(构)筑物及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检测 21家,全县防雷装置检测覆盖率达80% ,雷击事故鉴定2家,雷击风险评估9家。

【气象灾害、灾情】 1.雨雪、冰冻: 1月9~12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富源县普降雪或雨夹雪,北部及高海拔地区出现雪凌天气,对交通运输,通信、电力传输,供水,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013年12月15~16日全县大部地区出现了中到大雪局部暴雪及凌冻天气。17~20日,受高空强冷平流和地面晴空辐射剧烈降温的共同作用,全县持续出现重霜冻,形成了“雪上加霜”天气。21日、24日、26~27日富源县中部及以北部地区又出现了雪或雨夹雪天气。此次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雪凌、霜冻、低温多种灾害叠加,使得农经作物损失严重。2.干旱:入冬以来,全县降水持续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对小春作物生长不利。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全县大部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与此同时,气温异常偏高,日照充足,加剧了水分蒸发及土壤失墒,土壤缺墒较重导致旱情迅速发展。小春等农经作物受灾严重;森林火险等级加重;库塘蓄水量骤减。3.冰雹: 4月26日-28日13时10分:富源大河镇5个村委会、富源中安镇8个村委会受局地强对流影响出现强冰雹天气。造成玉米、小麦、秧苗、马铃薯、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共计575万元。5月22日16时20分:富源县十八连山镇、富村镇、老厂乡受局地强对流影响出现强冰雹天气,最大冰雹直径近30毫米。造成玉米、小春、蔬菜水果及烤烟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共计1227.34万元。4.暴雨洪涝:7月1日20时至2日08时,全县普降大雨、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墨红镇7月1日20时至7月2日8时累积雨量75.2毫米。7月2时8时5分正在施工的富源至墨红二级公路墨红镇九河村委会新书桌村段,路基及挡墙发生坍塌,冲倒欣欣煤矿职工宿舍3间,坍塌时宿舍内有12名人员,其中2人跑出宿舍,10人被埋。6人死亡, 4人受伤,墨红镇8时后降雨已停止,天气为多云。事故发生地点距富源县城区约35公里,距墨红镇约16公里。5.雷电灾害:7月25日08时至26日08时部分乡(镇)大雨、局部暴雨,其中后所法凹55毫米。16时至17时墨红镇江浪村委会境内出现雷暴天气,造成未采取防雷措施的一农间劳作村民被雷击身亡。总体而言,2013年主汛期洪涝、冰雹、大风、泥石流滑坡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较常年偏轻。

【气象宣传】 在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宣传月设展台、布展板、向群众发放宣传册子、材料、气象专业人员现场解答释疑等多形式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法律法规及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以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5万余份。

【基本气候概况】 2013年全县的气候条件可以概括为:“光温条件好,降水偏少;冬春旱情重,雨季来得早,汛期雨水均匀,主汛期降水偏少;低温冷害轻,洪涝灾害近常年。”全县的气候对工农业生产而言,属于光温条件较好,降水条件稍欠的年景。

2013年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4.0℃,较历年平均值偏低0.3℃,较上年偏低0.1℃。年内各月的气温分布为:2月、3月偏高;1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1月正常;10月、12月偏低。冬季(2012年12月~2013年2月[注:气象上将上年12月至当年2月规定为本年度的冬季]):冬季全县平均气温为8.9℃,较历年同期偏高1.4℃,较上年偏高1.7℃。季内各月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12月偏低0.5℃;1月偏低0.8℃;2月偏高4.2℃。春季( 3 月~ 5 月) : 春季全县平均气温为12.6℃,较历年同期偏低2.9℃,较上年偏低2.9℃。季内各月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3月偏高1.7℃;4月偏低0.3℃;5月偏低0.2℃。春季无“倒春寒”天气。夏季( 6 月~ 8 月) : 夏季全县平均气温为19.4℃,较历年同期偏低0.5℃,较上年偏高0.4℃。季内各月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6月偏高0.9℃;7月偏高0.7℃;8月偏高0.1℃。在水稻抽穗扬花期无明显低温冷害天气出现。秋季( 9 月~ 1 1 月) : 秋季全县平均气温为13.2℃,较历年同期偏低1.1℃,较上年偏低1.3℃。季内各月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9月偏低0.9;10月偏低2.3℃;11月持平。10月平均气温为近二十年以来同期最低值。12月:2013年全县平均气温为3.8℃,较历年同期偏低3.5℃,较上年同期偏低4.4℃,受强寒潮天气影响,出现了低温、雨雪、重霜冻等气象灾害。月平均气温为近三十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2013年全县年降水量882毫米,与历年平均值相比偏少17%。与2012年相比偏少132毫米。2013年降水严重偏少时段出现在1~4月,此期间,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1~4月全县降水量为7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22.3毫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冬春连旱天气。 进入汛期后,5~10月全县降水量为757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146.7毫米,降水虽然稍欠,但降水分布较均匀,较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冬季(2012年12月~2013年2月[注:气象上将上年12月至当年2月规定为本年度的冬季]):冬季全县平均降水量为9毫米,季内各月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12月偏少13毫米;1月偏少5毫米;2月偏少20毫米。春季(3月~5月):春季全县平均降水量为178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0.5毫米。季内各月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3月偏少5毫米;4月持平;5月偏少6毫米。雨季开始期:2013年全县雨季开始期为稍偏晚。富源县于5月23日进入雨季。夏季(6月~8月):6月至8月是主汛期,2013年夏季全县降水量434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55毫米,季内各月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6月偏少68毫米;7月偏少83毫米;8月偏少4毫米。主汛期洪涝、冰雹、大风、泥石流滑坡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较常年偏轻。秋季(9月~11月):秋季全县降水量231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属正常。季内各月降水与历年同期相比:9月偏少47毫米,10月偏多62毫米,10月中下旬,由于持续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全县范围内出现了较长时间的秋季连阴雨天气,对秋粮成熟收晒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对增加库塘蓄水较为有利。11月偏少15毫米。全县雨季大部地区于10月下旬结束,较常年偏晚10天左右。12月降水量34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20毫米。

2013年年日照为1922小时,较常年偏多367小时。冬季(2012年12月~2013年2月[注:气象上将上年12月至当年2月规定为本年度的冬季]):冬季全县日照时数为557小时。季内各月日照时数与历年同期相比:12月偏多44小时; 1月接近历年同期平均值;2月偏多38小时。春季(3月~5月):春季全县日照时数603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92小时 。季内各月日照时数与历年同期相比:3月偏多44小时,4月偏多24小时,5月偏多24小时。夏季(6月~8月):夏季全县日照时数436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多109小时。季内各月日照时数与历年同期相比:6月偏多63小时;7月偏多29小时;8月偏多17小时。秋季(9月~11月):秋季全县日照时数411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108小时。季内各月日照时数与历年同期相比:9月偏多49小时;10月偏多34小时;11月偏多25小时。2013年12月全县日照时数92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41小时。附表 富源县2013年气温、日照、降水较差表


}

【摘要】:目的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无证行医查处情况,分析无证行医屡禁不止的原因,探讨建立打击无证行医长效监管机制。方法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年无证行医查处信息统计资料进行无证行医的构成、处罚对象、处罚次数等的分析。结果 3年共查处非法行医案件2 810件,其中无证行医案件1 270件,占45.20%,无证行医案件数与其他案件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P=0.21);无证行医处罚对象85.04%为个人无证行医,14.96%为非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4,P=0.01);平均每个无证行医案件罚款3 094件为首次处罚,176件被卫生行政部门做出过两次以上(含两次)的行政处罚,3年间无证行医处罚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P=0.24);无证行医场所为自有住房的669件,所占比例最高为52.68%,流动场所53件,所占比例最低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6,P=0.0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占无证行医违法行为类型的83.62%,未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占12.60%,未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占3.78%,3年间案件的违法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66)。结论 年广西无证行医现象仍然突出,个人无证开展诊疗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是主要违法行为类型,无证行医处罚力度偏低,再次无证行医等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进一步加大无证行医案件查处和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修订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建立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以遏制无证行医违法行为。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杨新平;沈明韶;袁嘉峰;钟捷;刘肖俊;;[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年02期
陈青;宋国梵;;[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7期
姜颖慧;俞淑华;凌志毅;钱依雯;;[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3期
刘肖俊;郑凤和;朱桢;殷家鑫;;[J];上海预防医学;2011年11期
叶振中;俞淑华;姜颖慧;;[J];中国卫生产业;2011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静;;[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早报记者 陈斯斯;[N];东方早报;2013年
凤来?马路 王晓;[N];河北日报;2007年
通讯员 张志杰 孙东如 记者 程守勤;[N];健康报;2010年
林琳 程伟虹;[N];江阴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省2013年最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