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洁癖是属于精神分裂?被你觉得读书有价值吗不能自理?我少读书不要骗我(﹁ ﹁)

→ 感觉有“精神洁癖”,会不会是精神病的预兆
感觉有“精神洁癖”,会不会是精神病的预兆
健康咨询描述:
感觉有“精神洁癖”,会不会是精神病的预兆感觉有“精神洁癖”,会不会是精神病的预兆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泌尿科
帮助网友:79152称赞:8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929次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情况可能是心理障碍导致的,&&&&&&指导意见:&&&&&&你的情况建议你最好咨询一下心理医生。祝你健康
你能指导一下么
参考价格:16.7
参考价格:13
参考价格:17.3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
参考价格:¥19.5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本品主要用于肾精不...
参考价格:¥14.9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大民妹妹有洁癖,“她不让别人坐她的床,也不让别人碰她的被子,坐了碰了她就不高兴”。当张大民知道了妹妹这是洁癖后,“由哀叹转向哀鸣,咱们这种破家也出这号儿人?洁……洁癖?这不等于从下水道里蹦出个卫生球儿吗!”
  他这是把洁癖给意识形态化了。
  人们经常把疾病赋予色彩和意义。苏珊*桑格塔在《疾病的隐喻》中就说:“结核病通常被想象成一种贫困的、匮乏的病——单薄的衣衫,消瘦的身体,冷飕飕的房间,恶劣的卫生条件,糟糕的食物。……与此形成对照,癌症是中产阶级生活导致的病,一种与富裕、奢华相联系的病。……麻风是道德腐化的象征。”
  流浪和疾病,也是很容易被浪漫化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家族遗传精神病、英年早逝,那是天才才有的命啊。白血病乃韩剧女主角常见疾病,有着樱花泣血的悲剧美。脑萎缩和脑退化症患者由于短期记忆甚至长期记忆的丧失,常常被拍成关于记得与遗忘、考验感情深浅的电影,比如《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恋恋笔记本》等。很多观众压根也不知道,这两种疾病的最终结果是无一例外地走向死亡。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明白炼狱的感受吧。就像有的人羡慕风尘女子,张爱玲说那样的女人大约要被卖到三等窑子里去才知道其中的甘苦。
  而洁癖,通常被想象成一种傲慢、矫情、清高的疾病,妙玉就是这样的“过洁世同嫌”,被人诟病。
  所以我们还是除掉这些常见的偏见,来谈谈洁癖这回事。
  洁癖其实是遗传因素和外界多种因素引起的。而据心理学数据,遗传因素(也就是先天具有强迫性人格)在洁癖成因中占很大比重。基因其实是种很强大的力量,有少数犯罪嫌疑人用成长环境解释根本是没有说服力的,丫的脑组织构造本就有犯罪基因。有的性瘾患者,如贾赦和贾琏父子,整天就想着搞,是天生荷尔蒙分泌就比常人多几倍。
  所以我们应将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同等对待,洁癖不是你想买就能买,也不是想纠正就立马纠正。
  引起洁癖的外界因素,是疾病、受辱、丧失亲人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我们把洁癖放入精神病学的树状结构中比较好理解,其实洁癖是强迫症的一种,强迫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按照阿弗雷德·阿德勒的观点,“神经症是一个人在企图主宰他的环境和生活而未获得成功的结果。”所以可以说,洁癖是当人们不能成功解决内在和外在冲突时而采取的心理防御机制。张大民的妹妹张四民当了护士后,又身体不好,虽然白血病是后来确诊的,可是应该早有预兆了,对病痛的恐惧产生了焦虑,再加上家里居住环境的窘迫,使她突然有了洁癖。
  洁癖的表现特征,教科书和度娘会有眼花缭乱的一堆,然而没那么复杂,主要是物化和仪式化。
  一、物化,即将引起冲突的原因和产生的美好或焦虑烦躁痛苦压抑情绪在某些物上固定下来。
  除了具体对应性的物化,还有象征意义的。
  钥匙:钥匙是安全的象征。
  地:基本上地是肮脏的象征。
  手:没有具体指向,一般是冲突的总象征。
  器物:比如妙玉的一堆稀奇古怪的茶杯。关于妙玉怎么来到大观园的,有多种说法,有猜侯门千金的,有说读书仕宦之家的,反正能使她“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模样又极好”,应该生活环境不错。这堆茶杯代表她曾经的短暂的美好生活——不必东奔西跑,寄人篱下,可以过悠闲的,细致的,审美式的生活。也许在她的童年,也有这么一群宝黛钗式的兄弟姐妹,品茶,作诗,游园。这些珍奇的茶杯,是她过着孤独寂寞生活时回望的温暖。还有那隆冬梅上的雪,花的香气沁入雪中,收集的雪水叫“压梅雪”,被古代茶客尊为泡茶水中的圣品,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而不复实。这些茶杯和压梅雪代表着一种一茶一饭皆具美学意义的诗意生活,这点上,妙玉和栊翠庵的婆子应该没有共同语言,所以一见宝黛钗来了,便拿出这些玉器一处玩赏。
  门和床:是个人世界的象征。有的人是门,客人一进家门的那一刻,他就开始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中,大约别人做客一小时,他要清洁四小时。同时,他自己也是个出门困难户。有的人可允许别人进房间,但床仍是圣地,是她自己最后的堡垒,一旦别人碰了就像螃蟹被掀了蟹壳一般,有的严重者甚至“恨不能放一把火把那床给少了。”
  在关于妙玉为数不多的文字中,门几次出镜,清洁拢翠庵的水桶“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拜寿的帖子从门缝里塞进来,回帖又是从门缝送过去。门对妙玉有着多重意义:它首先分开了出世与入世两个世界。另外,门内的世界代表着暂时的安宁,门外是忽喇喇似大厦将倾的让人不安的世界。以妙玉的聪慧,必能看得出盛极必衰,到贾家树倒猢狲散的那天,这个小小的栊翠庵,必然跟着被毁掉。飘摇的世界中,栊翠庵代表着她的完整的、自我的、纯粹的、暂时安全感、和外面不掺和的世界。她清洗拢翠庵就是排除外面世界对她个人世界的侵入。。
  引他进入的地方越隐秘,表明了她对他们越容纳。比如宝玉、湘云、黛玉、宝钗、岫烟,就进入了她的世界。
  宝钗也拉了进来,为什么有宝钗?虽然读者对宝钗褒贬不一,但是一则宝钗身上有儒道并举的气质,与信奉道家的妙玉有暗合之处。二是宝钗聪慧随和,不会使妙玉不适。
  李纨则“可厌妙玉为人”。妙玉和李纨,一个重性灵,一个守世俗,精神世界不是一路人。妙玉和贾母客套完奉上茶点就走了,贾母也不管她。李纨来栊翠庵,妙玉也不能说两句就走啊,陪着也没什么话,所以李纨讨个没趣是可能的。
  二、仪式化
  仪式化,即使用洗手、清洁等一系列动作缓解焦虑和冲突,当清洗不能解决问题,就将“被污染物”驱除、毁掉、或清空。如果不能完成仪式化,内心的痛苦便如猛虎在追咬,又像身处垃圾堆。没有什么人比洁癖者更专注敏感于水的了。水代表着清洁人内心负面情绪的全部力量。
  这位世外仙姝有精神洁癖,然而洁癖和精神洁癖的最大分别就是:精神洁癖不属于神经症,并不伴有洗涤清洁这一仪式化动作,它只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坚壁清野。虽然有精神洁癖者屈原洗脚丫、许由洗耳朵,但那也只是一种象征动作,不让他洗他也就算了,他再改个花样以示孤标傲世。但是当妙玉看到被污染的茶杯时,读者明显能察觉到她已经烦躁起来了。
  所以通过妙玉的动作不难看出,妙玉是一个同时有着洁癖和精神洁癖的人。
  黛玉对宝玉的旧帕子如珠如宝,而把宝玉转赠自己的北静王的香念珠称之为臭男人的东西。因为没有洗涤清洁的仪式化动作,所以黛玉只是精神洁癖者,书中也几乎不见她有什么洁癖行为。
  刘姥姥是一善良老太太,明示暗示上看不到妙玉对刘姥姥有着身份地位的歧视。本着无罪推定的原则,我觉得妙玉对刘姥姥的不满来自卫生习惯和心灵距离。因为洁癖者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刘姥姥也许可能是有什么不符合妙玉Iso14001卫生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地方,只是不为作者视角的曹雪芹察觉。
  因为对洁净度的过于关注,一些不洁动作,在洁癖者的内心,就像一滴下落的水上加上了千斤坠,妙玉毛了,若是自己的喝过的,摔碎了也不给刘姥姥。
  就像精神分裂的梵高看到星空运行的轨迹一样,洁癖者与人交往时焦点聚集在充满物化和仪式化的符号元素上,从贾母率领浩浩荡荡的人群进门的那一刻,妙玉内心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一丝焦虑使得妙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雨水、雪水、玉器、茶具上,后面妙玉月夜和黛玉湘云联诗,将黛玉湘云拉进拢翠庵的时候,也饮茶,也进内室,但这些障碍物全都不见了。
  经常听到有人说:“他自己乱的像猪窝一样,碗筷也不洗,还说自己有洁癖。”
  其实,这是误解,干净和洁癖有很大不同:干净是肉眼上的视觉上的,到处擦得一尘不染,摆得整整齐齐。而洁癖者注重的是细菌上和心理上的purity,是细菌存在的地方和洁净区域的交接之处,这两个地方一旦交流、交换、交融,强大的不安和焦虑因此而生。表面的污渍不是他们注意的焦点。
  (不是我故意夹杂英文,实在是purity包括纯洁、纯粹、纯净……一个中文词概括不全啊)
  注重干净的人,水果直接泡在公共水池里不觉得有什么,因为是水池看起来很干净没有污渍嘛。
  洁癖者会想:水池里呕吐、刷牙,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哪能直接泡水果。
  屋子里乱,干净人就会说:乱七八糟,脏死了。
  洁癖者的认知里没有关于这些东西被污染的讯息,所以坐在乱山中安之若素:这些东西都杀菌消毒了嘛,也没有我讨厌的东西,乱而不脏。
  当然一个人要是即爱干净又有洁癖,那就麻烦了,那就无比震撼了,房间那是手术室的标准,他一生的精力消耗在不停的清洁之中。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好贴留名
  @薛衣人-24 22:31:18  刘姥姥是一善良老太太,明示暗示上看不到妙玉对刘姥姥有着身份地位的歧视。本着无罪推定的原则,我觉得妙玉对刘姥姥的不满来自卫生习惯和心灵距离。因为洁癖者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刘姥姥也许可能是有什么不符合妙玉Iso14001卫生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地方,只是不为作者视角的曹雪芹察觉。  -----------------------------  刘姥姥是善良的老太太,但不可否认她是个粗人,俗人。当她进入拢翠庵前,已经换上了鸳鸯给她的干净衣服,也洗过澡收拾过自己的。但她满头的花朵,是那么夺目,肯定已经给了妙玉先入为主的“俗”的印象。再到后面,牛饮清茶,还说味道淡,就更加加深了她的“俗”。正是这个举动,让妙玉宁愿扔掉杯子,也不能与她有任何瓜葛。我觉得妙玉的洁癖就是精神洁癖,就如同对于臭男人拿过的东西,黛玉是要摔在地上的一样。妙玉的洁癖是择人的,大观园里众人,宝黛钗加上邢岫烟是与她心灵相近的人,妙玉可以主动相邀饮茶品诗,贾母是俗人中的雅人,妙玉可以恭敬待之,李纨等在妙玉眼里是俗人,多半不会去理睬她们,而小厮,刘姥姥,则是俗人中的俗人,必要厌之避之。妙玉对洁净衡量,是以雅俗为标准的,而雅俗则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了。她厌恶刘姥姥,未必是刘姥姥个人卫生或者卫生习惯不好,实在是以内她的“俗”难以接近妙玉的“高雅“。
  1洁癖和精神洁癖是不同的,日常中人们区分不清  2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  可见“妙玉对刘姥姥的不满来自卫生习惯和心灵距离。”
  @薛衣人-25 3:14:00  1洁癖和精神洁癖是不同的,日常中人们区分不清  2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  可见“妙玉对刘姥姥的不满来自卫生习惯和心灵距离。”  -----------------------------  我在想,如果姥姥去栊翠庵,没有那般的牛饮,没有嫌茶淡,妙玉会不会仍要扔掉姥姥用过的杯子?感觉妙玉嫌姥姥脏,并不是因为姥姥身上有多少细菌与污秽,而是姥姥的粗俗让妙玉厌恶,不愿与姥姥有任何交集。所以她会把姥姥用过的杯子扔了,而不是去再三反复清洗。宝玉建议把杯子送给姥姥时,妙玉还说幸好是她没用过的,如果用过,摔碎也不给她。一个有洁癖的人,可能会不要姥姥喝过的杯子,但不会因为这个杯子自己曾经用过,就宁可摔碎。我觉得妙玉在此时,已经不是洁癖意义上的“嫌脏”了。
  @雨后余香
5:32:00  我在想,如果姥姥去栊翠庵,没有那般的牛饮,没有嫌茶淡,妙玉会不会仍要扔掉姥姥用过的杯子?感觉妙玉嫌姥姥脏,并不是因为姥姥身上有多少细菌与污秽,而是姥姥的粗俗让妙玉厌恶,不愿与姥姥有任何交集。所以她会把姥姥用过的杯子扔了,而不是去再三反复清洗。宝玉建议把杯子送给姥姥时,妙玉还说幸好是她没用过的,如果用过,摔碎也不给她。一个有洁癖的人,可能会不要姥姥喝过的杯子,但不会因为这个杯子自己曾经用过,就宁可摔碎。我觉得妙玉在此时,已经不是洁癖意义上的“嫌脏”了。   -----------------------------  “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吃了,脏了。  作为一个曾经稍微有点洁癖的人,我觉得,妙玉绝对是个有真实原型的人,一言一行都那么符合洁癖的心态,自己用过的是带点喜欢的,再被别人用,更加烦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呵呵,我也很喜欢看。  对于妙玉和刘姥姥,谁是真俗,已经讨论过多次了。看了该帖之后,仍然还是忍不住要在这里唠叨两句,虽然也没有什么新意。  应该说,妙玉为了消灾祛病而勉强做了尼姑,其内心的不甘、压抑和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也正因为此,妙玉的修行也确实没能得到正果。  我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为俗,更多的应以精神境界的一些东西作为判断的依据,比如虚伪或者诚实,善良还是凶残,无私还是自私,宽广还是狭隘等等,而不应该是门第的高低,权势的大小,学问的多少,以及表面的卫生与否(俗不知,衣冠禽兽者比比皆是)等。  所以,如果能从上面这个角度出发,妙玉纵然不能为俗人,那也绝对不能说是一位雅士。而刘姥姥纵然不能为雅士,那也绝对不能说是一位俗人。  就像剧中的张大民,我们能说他是一位俗人吗?如果有人认为这种凡夫俗子被约定俗成就是俗人,那我也不能将错就错,而是相反,我认为这种“俗人”才更加的有血有肉和真情实感,也更加的伟大。
  楼上,我用的 心灵距离 这个词。你说的精神境界是道德,可是道德相近的未必心灵相近  很明显,妙玉的洁癖和精神洁癖最大的衡量指标就是心灵相近,恶俗点说就是品味,贾母能品出茶的好坏,所以她看贾母也无微词。要说她看权势门第,她怎么不鸟李纨啊,李纨再不济,也是长孙媳。  读红楼梦仅作道德批判,也太简单了吧
  @薛衣人-25 10:25:00  “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吃了,脏了。  作为一个曾经稍微有点洁癖的人,我觉得,妙玉绝对是个有真实原型的人,一言一行都那么符合洁癖的心态,自己用过的是带点喜欢的,再被别人用,更加烦   -----------------------------  你有切身体会,可能更有发言权吧。我只是觉得妙玉嫌弃姥姥,不是因为她有多不卫生,而是她的俗,其品味与妙玉格格不入,而且对茶的评论唐突了妙玉。因为姥姥吃了,脏了,也是在厌恶其人后,才认为脏的。有洁癖的人也是这么按品味定人脏洁的吗?  再提一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共用杯子的情况。红楼梦里出现过几次共用杯子的场景,宝玉用黛玉的杯子喝酒,黛玉和宝钗共用一个杯子饮茶,妙玉把自己的杯子给宝玉用,我觉得,这几处共用杯子,都在表示两人的互相认可接纳,甚至是好感。他们之所以愿意与对方共用一杯,不是说对方携带细菌少,干净卫生,而是在心灵情趣上互相赏识,在结金兰契之前,黛玉肯定不会喝宝钗喝过的茶。反过来,妙玉弃用姥姥用过的杯子,也是因为精神上的不认可。
  楼上的mm ,我在文中说:妙玉是个同时有着洁癖和精神洁癖的人  她嫌刘姥姥吃了,脏了,是洁癖  她嫌刘姥姥牛饮不懂品茶,是精神洁癖  洁癖也包括心灵上的容纳,但精神洁癖不包括清洁动作。  你看黛玉拿了北静王的珠,一扔就算了,如果是妙玉,可疑物她未必沾手。  而妙玉连碰也不碰,就让把杯子放外面。人走后,就洗庵堂。  洁癖者的事儿事儿的,很麻烦的  幸亏我改了。
  我知道的一个洁癖者,从不跟人共桌吃饭,家里来客人也这样。一天洗无数次手,摸个门把手也要洗手,出门就戴手套。从不跟人近距离交谈……旁边人看着都累。  说到精神洁癖,我想我算是一个。妙玉是不是洁癖或精神洁癖,见仁见智。她对刘姥姥的态度,有点像某些城市里的女孩看不起乡下民工。话说,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女孩,有时候就不免慨叹:像我这样的民工吧,从里到外,比绝大多数人都干净。  最后,问好薛妹妹。
  大观园同学好,此乃未必靠谱之心理学分析,大家可消遣看看罢了
  @一个人的大观园
22:04:00  我知道的一个洁癖者,从不跟人共桌吃饭,家里来客人也这样。一天洗无数次手,摸个门把手也要洗手,出门就戴手套。从不跟人近距离交谈……旁边人看着都累。  说到精神洁癖,我想我算是一个。妙玉是不是洁癖或精神洁癖,见仁见智。她对刘姥姥的态度,有点像某些城市里的女孩看不起乡下民工。话说,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女孩,有时候就不免慨叹:像我这样的民工吧,从里到外,比绝大多数人都干净。  最后,问好薛妹妹。  -----------------------------  她对刘姥姥的态度,有点像某些城市里的女孩看不起乡下民工。------简直完全就是这样。  以前单位有位女同事,就是如此。仗着长得漂亮一点,有钱一点,就整日自以为了不起。特别受不了的是,时不时从她嘴里蹦出的那句“你这农民”。正如大观园所说:像我这样的民工吧,从里到外,比绝大多数人都干净。
  问题是妙玉除了吃了,脏了的问题上对刘姥姥表过态度,哪有什么时候在身份上歧视人家
  强迫症  
  @薛衣人-26 10:35:00  问题是妙玉除了吃了,脏了的问题上对刘姥姥表过态度,哪有什么时候在身份上歧视人家   -----------------------------  同意。  红楼人物的魅力之处在于说不好,说不清,援用传统的是非观或善恶判断去解读他/她们,会搅乱自己的心神。对于他/她们,我是一门心思“爱”(需深度理解这爱字)着的。意味着,我不会夸大某人的优点,也不会忽视、更不会粉饰某人的缺点。拿妙玉来说,除了黛玉,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了,但我依然坚持认为,她就是有点瞧不起刘姥姥。  根据我对洁癖的认知,我觉得妙玉不能算是洁癖,顶多是爱干净。我想,没有多少医生敢将妙玉确诊为洁癖,相关的信息太少了。妙玉是因为爱干净而不是因为病而厌嫌刘姥姥的。要扭转她的态度,心理医生是没辙的,可以考虑的一招是知青下乡;或者,衰老碾过她的身体时,时间能掌控妙玉那高傲的心。  如果不是洁癖,是否意味着妙玉对刘姥姥的歧视就是恶?没那么严重。人性是复杂的,歧视与被歧视是世界的无奈真相。即便刘姥姥是个清爽干净的老太太,妙玉还是会瞧不起她,但这绝不是对人格的轻侮,更不是对贫穷的憎恨。事实上她几乎瞧不起所有人。李纨就不说了,估计凤姐到她那里,也讨不到好脸色。妙玉跟我提到的城市女孩还是不同的,后者的身份歧视背后是奴颜卑骨,见了权贵,立马缴械投降;而妙玉可能会更加高傲。  只有一种人能赢得妙玉的尊敬,那就是才智卓绝的人,因为,妙玉更像是一个智力崇拜者。(而非洁癖患者或精神洁癖者)李纨平凡,妙玉不待见她,而黛玉被讥笑,也是因为俗,换言之就是笨。(或许还有嫉妒?宝玉不是对她好嘛)  或问,如果现实生活中碰到妙玉这样的人,我会怎样?  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大观园同学啊,你说刘姥姥真要是一干净清爽的老太太,跟贾母一样,她能嫌她吗?  后面刘姥姥在宝玉那屋里弄得满屋酒臭气,可见,吃了酒到了拢翠庵的时候身上味道未必好闻。  智力崇拜难道不是精神洁癖?  若是她讥笑黛玉是恶意的,黛玉能那么泰然么?她真瞧不起黛玉,干嘛拉她来喝茶,大观园的妹妹们也常用俗不俗来揶揄对方。  如果你在现实中碰到妙玉这样的人,被她“瞧不起你了”,不是她真的瞧不起你,真的是……没法说。你的世界是好的,她的世界也是好的,只是……不太能沟通。
  作者:雨后余香
回复日期: 5:32:00   回复 5#   @薛衣人-25 3:14:00  1洁癖和精神洁癖是不同的,日常中人们区分不清  2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  可见“妙玉对刘姥姥的不满来自卫生习惯和心灵距离。”  -----------------------------  我在想,如果姥姥去栊翠庵,没有那般的牛饮,没有嫌茶淡,妙玉会不会仍要扔掉姥姥用过的杯子?感觉妙玉嫌姥姥脏,并不是因为姥姥身上有多少细菌与污秽,而是姥姥的粗俗让妙玉厌恶,不愿与姥姥有任何交集。所以她会把姥姥用过的杯子扔了,而不是去再三反复清洗。宝玉建议把杯子送给姥姥时,妙玉还说幸好是她没用过的,如果用过,摔碎也不给她。一个有洁癖的人,可能会不要姥姥喝过的杯子,但不会因为这个杯子自己曾经用过,就宁可摔碎。我觉得妙玉在此时,已经不是洁癖意义上的“嫌脏”了。   -----------------------------------------------------  哈,会扔的。只要她对刘姥姥的接纳度,还没到像接纳黛钗宝玉一样。  举个例。干净这回事,是一山更一山高的。我家亲戚多是乡下人。不管人家鞋有多脏,爸爸都是一把拉进门:换什么鞋,进来再说——从不要换的,客人想咋样就咋样。有一次,一个亲戚雨天来访,也没换鞋,泥巴印印在每间房——他第一次来,要参观一下。  但他们走了,妈妈是能扔就扔,能洗就洗,反正大搞特搞卫生就是了。但是,妈妈娘家的人来了,妈妈并没有少扔点少洗点。父亲那家的人来了,妈妈也并没有多扔点或多洗点。区别仅仅在于,搞卫生时,妈妈的表情,有时是愉悦的,有时是略带抱怨的。在妈妈的情感世界里,当然娘家的人亲切多了,她对他们的接纳度和亲切度高多了。  -----------  一个有洁癖的人,从嫌脏的角度,只能看出她对人的远近来。比如,妙玉,不要刘姥姥用过的杯子;抬水的小厮,不要进门;黛钗,可进她的闺房,坐她的床、打坐的蒲团,用她珍藏的杯子;宝玉,可用她日常用的杯子。岫烟,可当她的老师。  宝玉:小红可以给他倒茶,婆子倒的就不要,晴雯家脏到能闻出油腥气的碗,他能忍着去拿;黛玉的枕头可用,黛玉房里的婆子挨过的枕头就不要;  黛玉:宝玉说,她是有洁癖的。宝玉也是有洁癖的。北静王的珠子,她扔了,不要;宝玉烫伤了,一脸涂得脏脏的,不要她看,她也搬过头来细细看。接纳宝钗后,可以和宝钗同喝一杯茶;  妙玉哪天发现刘姥姥真的心灵不俗并且欣赏,虽然刘姥姥还是有副粗皮囊,她会不扔的。正如我从不用别人的杯具,但有一个朋友,我们可以随便随时用对方的杯子。  重不重贫贱富贵,是否有身份歧视,只在“尊重”二字。当面逼人习惯你的洁癖,给人难堪或尴尬就是不尊重。待人走后再尊重自己的感受(大搞卫生,抱怨)就是尊重。  我家一个亲戚讲她的另一个城里亲戚,据说乡下人去她家若不换鞋,会当着客拖地板,客走一下,她拖一下。她们一致认为这亲戚看不起她们,不会做人,自视高贵。甚至有乡亲恨恨地说,她家若死了人,不会让其牌位进祠堂的。  因此,我没觉得妙玉不要那杯子是因为身份歧视,是她看重贫富贵贱。因为,妙玉并不曾给刘姥姥脸色瞧,并没有给刘姥姥难堪。
  笙歌拂衣mm,果然只有洁癖界的人才能互相了解啊,说的全中。  妙玉只是悄悄做了个洁癖动作,根本没有当面给刘姥姥难堪。不洁癖很难受,还得顾着对方的尊严,妙玉也不容易。
  其实不只是心灵上的习惯,有时候也有肉眼上的  反正吧,看到生活中有人嘴拱在碗上大声吸着吃饭,抬起头来嘴上拉着长长的唾液线,基本上这碗就不想要了,真对这人没啥不满和歧视。
  ……完了,自我检举后肯定会被鄙视的  
  @笙歌拂衣
0:45:00  作者:雨后余香 回复日期: 5:32:00  回复 5#  @薛衣人-25 3:14:00  1洁癖和精神洁癖是不同的,日常中人们区分不清  2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  只要对姥姥的接纳度没有到宝黛那么高,就会扔杯子。我不这么认为,妙玉对众人乃至贾母的接纳度,都未必会有宝黛那么高,但也没见她扔杯子。  我的理解,洁癖,是个心理毛病,有洁癖的人多针对物,少针对人,泥巴鞋进屋,觉得脏,事后洗的洗,扔的扔,但娘家人夫家人没有区别。这是爱干净,(够不够得上洁癖另说)。还有有洁癖的人,不让人家坐自己的床,这也多不分人的,不是说甲可以,乙就不行。楼上也有人提到,洁癖者不和别人同桌吃饭,这也不是针对人的。而妙玉的洁净与肮脏的概念是相对的。宝玉能体会到妙玉的心理,是因为宝玉和妙玉有相似的地方,他们觉得的脏,不单纯是一个细菌多少的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境界,品味的区分。妙玉觉得姥姥脏,原因绝不是姥姥身上泥巴多,气味不好闻,姥姥身上的衣衫是干净的,酒气也早就散了,否则就算贾母不介意,鸳鸯,凤姐等人也不会让她臭烘烘地陪贾母逛了。也不是对姥姥身份的歧视,若说贫穷,邢岫烟的家境也不富,但妙玉就没对她歧视。妙玉嫌姥姥,更多的是嫌弃她的“俗”,因为嫌弃,才觉得脏,才不能与她用过的东西有瓜葛。如果姥姥赞妙玉的茶好,而且赞得恰到好处,妙玉未必会嫌姥姥至此。这还是精神洁癖。楼主说区分有没有洁癖,要看有没有清洗的动作,我觉得区分是不是洁癖,要看他为什么觉得脏。因为厌恶而觉得脏,这更多的是精神洁癖。一己之见哈。
作者:薛衣人2000
回复日期: 1:32:00
  妙玉只是悄悄做了个洁癖动作,根本没有当面给刘姥姥难堪。不洁癖很难受,还得顾着对方的尊严,妙玉也不容易。
  其实不只是心灵上的习惯,有时候也有肉眼上的
  反正吧,看到生活中有人嘴拱在碗上大声吸着吃饭,抬起头来嘴上拉着长长的唾液线,基本上这碗就不想要了,真对这人没啥不满和歧视。
  作者:雨后余香
回复日期: 2:24:00
  回复 24#
  只要对姥姥的接纳度没有到宝黛那么高,就会扔杯子。我不这么认为,妙玉对众人乃至贾母的接纳度,都未必会有宝黛那么高,但也没见她扔杯子。
  我的理解,洁癖,是个心理毛病,有洁癖的人多针对物,少针对人,泥巴鞋进屋,觉得脏,事后洗的洗,扔的扔,但娘家人夫家人没有区别。这是爱干净,(够不够得上洁癖另说)。还有有洁癖的人,不让人家坐自己的床,这也多不分人的,不是说甲可以,乙就不行。
  --------------------
  回薛MM,呵呵。你比我厉害~~~
  是很难受。
  我有洁癖的那几年,简直整天生活在恐怖中,那比妙玉令人厌恶多了。
  我那时住的公共宿舍(一套住六人),年青人嘛,常有人串门是常事。来个人,脸色要装得轻松,余光却随时警惕着,生怕有人坐到我床上。有人坐了,我没妙玉阔,只好自己动手洗啦。别人洗东西清洗三次则可,我翻倍。
  跟我瞧不起那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但是,雨后余香说不分人,也不对。我对床的MM,她很快就可以随便可以坐我的床,随意脱了鞋子跨到我床上找书看。我不会洗床单。
  这MM为何可以,因为她进入我的情感世界了,她有深深吸引我的东西,愿意靠近、容忍:比如,同一天进公司;一样不合群;一样使劲吃使劲睡却不胖;一样喜欢K歌;一样喜欢青眼向人;一样晚上拿本书看到半夜,早上我们是最后两个起床的;哈,有一天,发现她在读一本我读过的书时,便聊了起来。 发现原来我们如此相似。以后,就彼此接纳了。包括她的调羹伸到我碗里挑菜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宿舍的人,或早或晚地被接纳了,碰了我的床不会找个借口洗床单——但能共杯共碗的只有那一位。始终不被接纳的,一定是始终没有进入我情感世界的人。有一个人,直到两年后离开,也没有接纳她,不是她道德低下或是能力或地位低下(公司分配宿舍就是分等级的。)而是,和她相处始终不能愉快,正如薛MM说的,我和那人始终没有心灵相近的东西。
雨后余香mm,你确实是一个无洁癖者看洁癖的世界,而且你坚持自己给洁癖和精神洁癖定义,归纳特征,这个比较厉害-_-
  你可以翻翻心理学书籍,洁癖者有内心的和表面的多重障碍,精神洁癖和洁癖的区别就是有无清洁仪式
  洁癖者有针对人的,针对物的,心灵的不接纳导致清洗和扔弃动作的发生,也是洁癖。
  笙歌拂衣mm说的是一个标准的洁癖者的内心世界,非常地正宗,不洁癖过的绝没有这么准确的描述
  @一个人的大观园
22:42:00  @薛衣人-26 10:35:00  问题是妙玉除了吃了,脏了的问题上对刘姥姥表过态度,哪有什么时候在身份上歧视人家  -----------------------------  同意。  妙玉跟我提到的城市女孩还是不同的,后者的身份歧视背后是奴颜卑骨,见了权贵,立马缴械投降;而妙玉可能会更加高傲。  -----------------------------  不同意。该说的都说了。所以,还是不说了。
  @笙歌拂衣
0:45:00  作者:雨后余香 回复日期: 5:32:00  回复 5#  @薛衣人-25 3:14:00  1洁癖和精神洁癖是不同的,日常中人们区分不清  2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  赞同笙歌。有些东西没有必要去躲躲闪闪,掩掩藏藏的。  说实话,我觉得妙玉什么都不是,就知道一味装而已,装脱俗、装高雅、装洁净、装品味、装格调。。。。。。。  我绝对搜不了这种人。
  呵呵,又忍不住说了。
  那建议你别看红楼梦了,去看《红灯记》《小二黑结婚》吧,绝对对胃口。  老实说,在贾府里,还能在遵守礼仪的前提下保持个自己的生活方式呢,在文革年代,唾沫星子鄙视死你。  说个题外话吧。为什么高鹗续的红楼梦这么差劲,为什么现在很多权威红学家都评论的不伦不类?从小生活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审美观不同,经常跟看外星人、看异类似的评判,抵触,还自卑心特重,那还论个什么劲儿啊。  再说你引用错了吧?你赞同的不是笙歌吧,是雨后余香吧。
  楼主分析得真好,学习了
  我感觉自己也有洁癖,不喜欢和别人共用杯子、梳子、毛巾等等,是到了不允许的地步。但是有时我的桌子上又不会很整齐,东西随意扔,我也感觉没什么,我会把衣物都分开洗(里外的衣服、袜子、裤子等),所以我总是在浪费时间,这算不算洁癖啊。
  一知半解不敢当,我读过的心理学书籍绝对比你的脑容积大。  还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东西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解释的书多了,永恒的人性一直没变过,你没读过就别现了。  但凡我解释妙玉的内心,你就追着那几句话——妙玉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 你自己看看你翻来覆去追着说了几遍了  非要别人赞同你承认妙玉不好,才行是吧  别来代表“民工”了,让别人以为民工都像你这般蛮横不讲理
  @大志天成-28 16:14:00  我感觉自己也有洁癖,不喜欢和别人共用杯子、梳子、毛巾等等,是到了不允许的地步。但是有时我的桌子上又不会很整齐,东西随意扔,我也感觉没什么,我会把衣物都分开洗(里外的衣服、袜子、裤子等),所以我总是在浪费时间,这算不算洁癖啊。  -----------------------------  是有点洁癖,不过没什么,不用克制自己的洁癖行为,那会起反作用,只要洁癖没严重影响生活就没什么的
  但见花开落
还说我不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  我说妙玉其实是怎样怎样想的,但见花开落就说她就是瞧不起人,我又解释,但见花开落就说她就是装,我再解释,但见花开落就说她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他也不解释也不互动,甭管我说什么,他就那句——她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  大家向上看看,他的逻辑是不是就是这样?还说我不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
  拢翠庵品茶一段,  似乎不能这样解读!  首先“菜道”这玩意儿,自古有之,…………听说现在反而是东瀛鬼子国,深得其中3味了,中土之人,已不甚了了矣!呵呵  如此,…………还是不要急于下结论为好。
  我没有把她们的活动当作茶道哇,我是说,因为宝黛钗和妙玉因为有着相通的审美观,所以妙玉这个洁癖者能容纳了她们
  @薛衣人-28 16:16:00  一知半解不敢当,我读过的心理学书籍绝对比你的脑容积大。  还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东西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解释的书多了,永恒的人性一直没变过,你没读过就别现了。  但凡我解释妙玉的内心,你就追着那几句话——妙玉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 你自己看看你翻来覆去追着说了几遍了  非要别人赞同你承认妙玉不好,才行是吧  别来代表“民工”了,让别人以为民工都像你这般蛮横不讲理......  -----------------------------  真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  1、难道你的脑容积就有我读过书籍大?你不会是刘大脑袋吧?  2、也不知道是谁在现?昨晚作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有周公就可以了,千万别跟我来什么佛洛依德。  3、你自己也不看看,之前本人跟的5个帖子,我什么时候是追着你说了?是不是自我感觉有点太好了?  4、我倒真的重新认真看了自己的回帖,对于“妙玉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这样的话,准确的讲一次也没说过,表达了这种意思也就2次。我想,这在天涯特别是在本板块应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不会到了心理学的底盘就反常了吧?  5、非要别人赞同你承认妙玉不好,才行是吧?---这个,最好先问问你自己。  6、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被代表”了?什么时候我又“像你这般蛮横不讲理”?首先,本人只是引用了大观园君的一句话,我就成代表了。我想知道,你这是什么样逻辑,你不会告诉我这是心理学逻辑吧?另外,本人什么地方如果真的蛮横不讲理了、请你拿出点凭据来,哪怕是心理学猜测也可以,不要整日以为自己就是最高法院的法官一样。  总之,说话要就事论事,不要去泼妇骂街。否则,哪怕你读了比我的脑容量大亿万无数倍的心理学书籍,也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薛衣人-28 16:52:00  也不解释也不互动,  -----------------------------  本人先把以前讨论的帖子copy一下,  作者:但见花开落
回复日期: 15:32:00  @黛袭
12:53:00  @但见花开落
20:51:00  至于妙玉,我以为不俗。但见花开落君可以多谈一些她哪里俗了呢。  -----------------------------  看来“俗”字就跟孔子的“仁”字一样,也是千人千面,无法统一。  楼主问我为何把妙玉视为红楼梦一大俗人,其实鄙人判断一个人是否为俗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是否为“真”,言谈举止是否表现出了此人的人生本色,所谓在商言商在官言官在学言学也。从这个角度出发,鄙人认为如书中贾宝玉、林黛玉、凤姐、刘姥姥等人就不俗;相反如妙玉、宝钗、王夫人辈就是俗了。  至于妙玉为什么会被鄙人认为全书第一大俗物,就是此人故作清高沽名钓誉,身在佛门心恋红尘。得道高僧如慧能者,如遇妙玉,肯定会被其视为“俗”人,就如其鄙视刘姥姥一般。刘姥姥俗吗?一点都不,那恰恰正是一位底层人民的本色形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另外从岫烟,暗约宝玉,走火入魔等处都可以妙玉此人虚伪之极,也就是俗的透顶了。  当然,上面的纯粹都是个人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望诸君指正。  作者:但见花开落
回复日期: 20:59:00  @黛袭
20:11:00  @但见花开落
15:32:00  我以为妙玉不俗。理由如下。  -----------------------------  看了楼主上面这段文字,我不禁笑出声音来了,确实很高兴能够这样的讨论。  鄙人也非常乐意在此继续乱说几句。  1、做人做事要“心诚”,这是三教九流都提倡的一个原则,宁为真强盗,也不做伪君子,何况是在佛祖菩萨面前,这应该不会被人看作是庸俗吧。所以,我一直感到迷惑,妙玉的病怎么能好呢?  2、鄙人也认为妙玉并无一般意义上的势力,而更多是表现在似乎更为“高雅”的做作和虚伪方面。略举一例,第十八回贾府欲请妙玉,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但在“下了个帖子”之后便又去了。我想曹公要赞扬人应该不会这样幽默。  3、“槛外人”鄙人到不认为妙玉所指为“大观园”的局外人,理解为“化外之人”可能更符合妙玉本意,因为“纵是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表达的也正是此意。所以,妙玉一边以“槛外人”自居,一边又“人约黄昏后”,这也确实是一件非常“幽默”的事情。  4、楼主说的第四条,其实正是比人想说但又没说的事情。黛玉湘云联诗之时应已深夜,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闺阁女子此时也不宜出来东走西逛,更何况是一个修行之人。我都怀疑妙玉是否经常如此,又不知意欲何为?  当然,像妙玉这样肯定是个悲剧,所以也正如判词所透露的一样,终究还是未能挽救自己。妙玉如此,也确实值得我们同情,但这又是谁的错呢?是无比黑暗万恶的旧社会吗?  作者:但见花开落
回复日期: 20:49:00  其实有一个人我一直不太忍心拿出来跟妙玉比较,至于是谁,诸君可先看下面文字:  第三回: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 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 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 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 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 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第十八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 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 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这也是鄙人认为黛玉与妙玉泾渭分明的地方,虽然有些人认为黛妙两人有诸多的相似。  同样让人伤感不已的是俩人的结局都异常悲凉,但黛玉始终保持了她那份赤子之心至真至情,毫不屈服至死不渝;而妙玉虽委身佛门但又难舍红尘,心欲清高反落俗套,终陷污淖。  新春将至,不去无故寻愁觅恨也罢
  要是看完了之后,lz还是觉得本人不作解释不讲道理,那就请你也像黛袭君一样来逐条的批驳我吧。别的就不再多说了。
  妙玉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 是指你表达的意思,不是说每个字都一样  你把这话几次用在我的帖子里,这不算追着扣帽子算什么。  一说心理学就提弗洛伊德就知道你对心理学屁也不懂。  你自己用来形容我的词就不难听?你就心态好?不错,我就泼妇给你看——你这个脑袋绿豆大的人。
  你在别人帖子解释了可没在我这个帖子解释
  我的眼不能拐到隔壁的帖子,我只见在这个帖子里,无论我说什么,你四五次发言就两句类似意思——妙玉就是装就是瞧不起人  我歇会儿再看你的回帖
  我看了40楼以后觉得,你说的很对,我没什么想说的了,我决定自罚上山下乡劳动改造自我
  很少和人在帖子辩来辩去,唉,今儿心情不好,可能说话态度没注意吧。  但见花开落,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认识,各自为安吧,我也不想说什么了。
  妙玉的洁癖是显然的,但产生洁癖的根源是什么,楼主好像并未深入挖掘,只谈了表面现象。  另外,“比如宝玉、湘云、黛玉、宝钗、岫烟,就进入了她的世界。”这个,似乎还要再考虑下。  “黛玉只是精神洁癖者”,这个,似乎也还要再考虑下。  呵呵。。。。
  @山坡羊chiy79
18:25:00  妙玉的洁癖是显然的,但产生洁癖的根源是什么,楼主好像并未深入挖掘,只谈了表面现象。  另外,“比如宝玉、湘云、黛玉、宝钗、岫烟,就进入了她的世界。”这个,似乎还要再考虑下。  “黛玉只是精神洁癖者”,这个,似乎也还要再考虑下。  呵呵。。。。  -----------------------------  洁癖的根源都是源自内心和外界的冲突  妙玉的洁癖一则是因为她出世,不想入世。二则是从在家到出家到贾府,一直颠簸,所以很想保持拢翠庵这个个人世界的安宁。  文中都有哦  黛玉不符合心理学上的洁癖定义  但是,生活中人们将洁癖和精神洁癖不区分,所以,你这么说也是可以的
  大家共勉。  这一方面,鄙人决心要向胡适之先生看齐,只是自觉还远远不够。
我刚才态度也急躁,算上花开落,在天涯和人吵过两次架了,再次反省中,唉
  预备着劝架的,看来没什么事了,我睡觉去。呵呵
  替“但见花开落”和楼主鼓掌~无谓的争吵在各退一步中消散无形!  楼主关于妙玉的洁癖分析,还是挺新颖的。给我多了一个角度去看妙玉。至于她是否有洁癖,就不再和你争了,至少我同意,妙玉有精神洁癖,也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对于她的怪诞举止,更多了一分宽容。:)
  @一个人的大观园
21:59:00  预备着劝架的,看来没什么事了,我睡觉去。呵呵  -----------------------------  晚安,大观园同学
  @雨后余香
22:27:00  替“但见花开落”和楼主鼓掌~无谓的争吵在各退一步中消散无形!  楼主关于妙玉的洁癖分析,还是挺新颖的。给我多了一个角度去看妙玉。至于她是否有洁癖,就不再和你争了,至少我同意,妙玉有精神洁癖,也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对于她的怪诞举止,更多了一分宽容。:)  -----------------------------  嗯,各花入各眼嘛
  作者:薛衣人2000
回复日期: 10:47:00   回复 26#   雨后余香mm,你确实是一个无洁癖者看洁癖的世界,而且你坚持自己给洁癖和精神洁癖定义,归纳特征,这个比较厉害-_-  你可以翻翻心理学书籍,洁癖者有内心的和表面的多重障碍,精神洁癖和洁癖的区别就是有无清洁仪式  洁癖者是针对人的,针对物的,心灵的不接纳导致清洗和扔弃动作的发生,也是洁癖。  笙歌拂衣mm说的是一个标准的洁癖者的内心世界,非常地正宗,不洁癖过的绝没有这么准确的描述.  ----------------------------------  看来确是只有洁癖者才能理解洁癖者。正如瞎子更理解瞎子,正常人的同情常是隔靴搔痒。  雨后余香说洁癖者不对人,只对物。这个其实很容易驳。很简单,洁癖者会恋爱会结婚,接吻,总要吃对方口水的~~~  回但见MM。我是支持楼主的,你又是支持我的,我看不懂了。  妙玉洁癖的原因,其实楼主解释得很清楚了。至于我,以及我周围同样有洁癖或是曾有过洁癖的朋友,原因基本上这句可以解释:“引起洁癖的外界因素,是疾病、受辱、丧失亲人等一系列突发事件。”  妙玉从小有疾,定亲入了空门才好了。后来又遇父母故去,受人排斥,师父圆寂……黛玉是红楼写明了有洁癖的人。她的遭遇和妙玉就差不多。只是妙玉的更重,因为黛玉也毕竟有外祖母和宝玉对她贴心贴腑,爱和理解是强大的消解器。  我个人的洁癖也基本上因健康的好坏而时轻时重。至于受辱、丧失亲人等突发事件,这些强大的诱因。不是个中人,不说也罢。
  哈, 等着被严重BS。
  但见,MM??
  很奇怪吧,呵呵。我也是。
  但我现在有一个同事,男的。他是从来不洗他儿子的短裤,也不让任何人到他床上坐的。
  @但见花开落
10:45:00  很奇怪吧,呵呵。我也是。  -----------------------------  我彻底晕了。
  我坦白 我有洁癖
  注重干净的人,水果直接泡在公共水池里不觉得有什么,因为是水池看起来很干净没有污渍嘛。  洁癖者会想:水池里呕吐、刷牙,不知道有多少细菌,哪能直接泡水果。  ==========================  这洁癖的标准也太低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一瞬间觉得读书有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