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可以有效排除抗乙肝病毒的中成药内病毒

哪些中成药可对抗乙肝_中医疗法_乙肝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哪些中成药可对抗乙肝
18:49来源:99健康网
导语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危害着身心的健康。那么你知道哪些中成药可对抗乙肝方法呢?
  也能抗病毒,中药抗乙肝,主要是一些中成药,抗乙肝中成药冲剂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1、板蓝根冲剂
  [药品来源]自中药板蓝根提取。
  [劝故]清热解毒。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主治]用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证见面色黄,口苦咽干,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脉滑数。
  [剂型与规格]
  (1)冲剂:每袋10克,相当于原生药16.6克。
  (2)注射剂:2毫升含原生药1克、2克、4克。
  [使用方法1口服:冲剂成人每次1/2~1袋,儿童每次1/4袋,每4小时1次;肌注:每次2毫升,每日2次。
  [注意事项] 注射部位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可出现反应。
  2、 垂盆草冲剂
  [药品来源]垂盆草
  []清热利湿。
  [主治]用于急、慢性肝炎属湿热型的实证患者。证见身目发黄,其色鲜明,发热口渴,心烦食欲不振,乏力,大结,脘腹胀满,舌边尖红,苔黄而腻,脉弦数。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包10克,每盒30包。
  [使用方法]每次10克,每日3次,饭后口服。2~3个月为1疗程。
  [注意事项]使用安全,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证明,本品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3、复肝康冲剂
  [药品来源]丹参柴胡黄芪香附当归赤芍
  [功效]疏肝理气、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实验证明,本品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主治]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以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症见胁肋部不适甚则,善太息,舌色暗,边尖可见瘀点,脉弦或涩;或兼见气短乏力,面色少华等。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袋10克。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偶有一过性的恶心,与皮疹,继续服用可消失。
  4、灵芝冲剂
  [药品来源]本品由天然或人工培养的多孔菌科灵芝属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制成,含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成分。
  [功效]补心安神、养血益气、健脾和胃,具有保肝、调节功能、增强免疫等功能。
  [主治]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脾功能亢进,神经衰弱等。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袋13克或每块13克,相当于灵芝3克。
  [用法与用量]饭前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块),每日3次。
  [药理研究]
  (1)保护肝脏作用。能减轻四氯化碳所致的损伤,加强肝脏解毒和蛋白合成作用。
  (2)调节神经功能。能加强中枢神经的保护性抑制,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3)增强免疫功能。
  (4)其他有抗肿瘤,强心,止咳,平喘,升高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5、蚂蚁乙肝宁
  [药品来源]蚂蚁黄芪茵陈鳖甲三七五味子淫羊藿
  [功效]补肾益气、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主治]用于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
  [剂型与规格]
  (1)散剂:每袋5克。
  (2)冲剂:每袋10克。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袋(5克或10克),每日3次,3个月为1疗程。
  [药理研充]实验研究表明,蚂蚁乙肝宁有明显的护肝作用(降谷丙转氨酶,防止肝细胞脂肪变),免疫力调节作用(适应原样
  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增生和发育,使吞噬细胞作用与溶液菌酶活性增强,提高抗体水平。
  6、 乙肝宁冲剂
  [药品来源]由黄芪、茵陈、孩儿参、首乌、丹参、茯苓、白芍、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等组成。
  [功效]调气健脾、滋肾养肝、利胆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1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型、慢性活动型、乙肝病毒携带者,对急性肝炎也有较好疗效。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袋25克。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慢性肝炎3个月为1疗程。
(责任编辑:实习刘素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不育症男性使用的个人卫生用品,包括沐浴乳、洗发乳、洗面乳、刮胡膏及香水等的使用量较高,而使用量较高者,体内塑化剂浓度也较高。
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对于性的思想也逐渐接受,而合理的性生活对双方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那么做爱对女人的好处有哪些?
舌根处舌苔厚,有齿痕,睡觉易醒、胸口微微疼!...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黄星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五种公认乙肝抗病毒药物对比及选用
全网发布: 19:55
               
    目前,乙肝基本上是不能彻底治愈的,治疗的目标有两个,即(1)保证肝功能正常运转;(2)延缓或阻止肝脏病理性恶化(即肝硬化、肝癌等病变)。要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需要阻断肝细胞炎症而发生坏死,而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细胞炎症而发生坏死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抗病毒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目前被专家公认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一共两大类,共五种,分别是干扰素类(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这里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五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优缺点及如何正确选用抗病毒药物。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疗效与麻烦同在的“富人药”    有人将干扰素的出现誉为乙肝抗病毒药物的第一个里程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乙肝治疗,也标志着历史推进到“干扰素时代”。刚刚出道的干扰素便带给人们不小的惊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疗效。经过干扰素正规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大约有35%以上能达到预定疗效,若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胸腺肽,疗效还可更上一层楼。干扰素是一种注射用2药,药物半衰期短,要维持药效须隔天注射一次,这给病人带来不小的痛苦和不便。2005年,罗氏公司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通过美国FDA批准,被正式用于乙肝治疗,使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它只需每周注射一次。    医生们发现,治疗前转氨酶高(但低于正常值的10倍)、DNA指标小于2×108者以及女性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相当的好,此外,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且无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使用效果也相当不错。    另外,据高志良教授透露,干扰素还有一项特别的能耐,它居然能使一部分人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过这个数量不大,只有3%,而这是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所不能做到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干扰素剂量的不断加大,以及疗程的不断延长,干扰素的缺点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在使用干扰素的开始几天,医生们发现很多病人都像得了重感冒一般:发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过,这种症状在注射三五次后便可消失。    有些病人用完干扰素后,发现脱发开始增多,有时拿起梳子一梳,头发便一缕缕往下掉。很多使用者的骨髓受到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都会降低,病人感觉很难受。有少部分病人可能出现精神方面的损害,如、妄想症、重度焦虑。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只是在部分病人身上出现,而且其损伤是一过性的,停用后几天到几个月,上述不良反应便可烟消云散。所以,在用药过程中,病人需要密切留意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异常情况马上告诉医生,这样医生便可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来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肝功能失代偿(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10倍以上)的病人要特别小心,因为他们一旦用了干扰素,肝功能将发生急剧的损害,出现严重黄疸。    高志良教授特别强调,使用干扰素者应密切监测副反应,要每3个月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亢,最好先用药物控制好,再开始干扰素治疗。另外,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不良反应较多,是限制干扰素广泛使用的一大瓶颈。价格昂贵,则是干扰素的另一大缺点。普通干扰素70块钱左右一支,隔天打一支,一个月下来就耗去一千多块钱。长效干扰素贵得更是惊人,一支的价格在元之间,这样一个月下来也要5000多块,优势是一个星期打一次就行了,效果优于普通干扰素。干扰素的疗程至少半年,这半年下来普通干扰素大约要六七千元,长效干扰素大约要三万五。这还仅仅是抗病毒花掉的钱,算上保肝降酶药等其他药物,还有一系列的检查费用,这不是一个普通收入的病人可以轻易承受的。何况,有些病人疗程还不止半年。    2:拉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被全世界普遍认可的乙肝抗病毒药物,除了干扰素之外,还有另一大门派——核苷类药物,这类药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广泛用于治疗乙肝。这一门派的大师兄便是赫赫有名的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拉米夫定被誉为乙肝抗病毒第二个里程碑性的药物。    当年,拉米夫定刚出道时风光无限,呼声很高,在很多乙肝病友的记忆中也许还依稀能记起当时的媒体给了拉米夫定怎样的评价——“(拉米夫定)的面世为无数乙肝患者带来了希望与福音”。    拉米夫定进入肝细胞内通过抑制HBV过程中必需的酶――HBV聚合酶,有效阻止病毒的合成和复制,适用于HBV活动性复制的慢乙肝成年病人(16岁以上)。拉米夫定起效非常快,很多病人用药大约1周后就后显现疗效,HBV-DNA平均阴转时间比干扰素治疗提前2个月。拉米夫定第二个优点是HBV-DNA下降幅度大,阴转率高,在使用的头2~3个月,DNA一般能下降2~3个对数级,如从107下降到105~104,用到半年左右有超过一半的人DNA都能阴转。拉米夫定第三个优点是适应范围广,由于其毒副作用低,一些病情危重不宜使用干扰素的病例在使用拉米夫定后能够获得较好疗效,加上拉米夫定只需每天口服一粒,较干扰素大为方便。    然而,拉米夫定好是好,可是用久了容易使乙肝病毒产生“审美疲劳”,居然可以在拉米夫定的眼皮底下,不屈不挠茁壮成长。是什么让病毒不再惧怕拉米夫定?科学家们仔细分析后发现,原来病毒的基因已出现变异,对拉米夫定已不再“感冒”。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乙肝患者发生病毒变异的比例增高,第一年为14%,也就是说使用拉米夫定满一年的病人中,有14%的人再用拉米夫定已经无效;第二年这个数字变为38%;第三年变为49%;第四年变为66%。高变异率限制了拉米夫定的长期应用。有些乙肝病人在发生病毒耐药变异后会出现病情加重,少数甚至发生肝功能失代偿。    3:阿德福韦:拉米耐药后的新希望    拉米夫定的病毒耐药变异问题一直让医生和病人们非常头疼。拉米夫定耐药后该怎么办,人们迫切期待着新的药物出现,阿德福韦(有两种产品,包括国产的“代丁”和进口的“贺维力”)的上市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对拉米夫定耐药的病毒株重新低头。    其实,阿德福韦在抗病毒能力方面并不比拉米夫定强,甚至可以说弱于后者。这体现在其抗病毒速度没有拉米夫定快,起效时间慢,而且抗病毒的强度不够高。阿德福韦一般使用3个月后才起效,很少在1~2个月DNA就能阴转的。所以阿德福韦一度被列为二线药物,只有在拉米夫定耐药时才替补登场。然而,专家们认为,阿德福韦同样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只不过患者需要有更久的耐心,等待疗效的出现。    阿德福韦同样会产生耐药,但出现的机会比拉米夫定更小,出现耐药病毒变异的时间也更晚一些。由于“代丁”和“贺维力”都是2005年才刚刚在国内上市,大多数病人用药尚不满一年,所以关于阿德福韦的耐药问题,国产还缺乏相关资料。贺维力在国外使用较早,参考国外的研究资料,阿德福韦耐药发生率数据是第1、2、3年分别为0%、1.6%、3.1%。    阿德福韦还个缺点,就是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损害。阿德福韦上市之前做临床试验时,曾经有4种不同的规格和剂量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有些用量较大的病人(30mg/天)中有部分出现肾功能损害。为此,医生们现在将每天应用的剂量减少到10mg,这个剂量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尽管如此,对于长期应用阿德福韦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定期监测肾功能。    在药店的随访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在拉米夫定的药盒中有这样一句警示性文字:“请遵医嘱用药和停药。”这样一句话,与一般药品的说明有所区别:一般药品只强调了“请遵医嘱用药”,而拉米夫定,则特别地强调了“停药也需遵医嘱”。    拉米夫定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停药指征之前不能随便停药,否则一停药就容易反跳,轻重程度不一。有的人反跳症状比较轻,只是表现为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但是有大约8%的人反跳症状比较严重,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失代偿,拉米夫定近年来惹出的纠纷和官司基本上都是出在这些病人身上。高志良教授也指出,由于病人依从性较差,经常吃吃停停,停停吃吃,这也是加速拉米夫定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维也要遵医嘱停药。    4:恩替卡韦:令人惊喜的一匹黑马    乙肝新药上市的步伐,并不是到阿德福韦便嘎然而止,如果说2006年乙肝抗病毒药物带给人们最大的惊喜是什么,那非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莫属。    恩替卡韦于2005年底通过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批,并于2006年初在中国上市。高志良教授说:“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力是拉米夫定的300倍。”。    据介绍,恩替卡韦的生产厂商、制药界巨头施贵宝公司做了一项世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即对比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结果无论是肝组织学、e抗原转阴还是病毒DNA数量转阴,恩替卡韦均优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抑制病毒速度快,亦不反弹,组织学改善显著。当然,抗病毒效力是否真有宣传的那么强,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恩替卡韦抗病毒效力既然如此之强,那医生们岂不是都“情不自禁”用上恩替卡韦,那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岂不是通通成了过眼云烟?    “恩替卡韦价格太高,根据中国国民的经济情况,它近几年都不会取代拉米夫定。”高志良教授分析道。    是的,恩替卡韦的价格的确高得令人咋舌——39.2元/片(每天口服一片),足足是拉米夫定的2.5倍。他们的差价太大,对于国内多数老百姓来说,这个差别是难以接受的。虽然恩替卡韦DNA转阴的速度较快,一般是一周左右,而拉米夫定大约要三四周,为了省钱,很多人还是不在乎拉米夫定的抗病毒作用较恩替卡韦缓的事实。况且对于很多初治乙肝病人,拉米夫定还是有效的,而且很多医生习惯用拉米夫定,并且积累了相当的用药经验。    也许很多人要问,难道中药就不能用于抗病毒吗?这也正是目前中药抗病毒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中药抗病毒的效果,在临床上已经被很多医生和病人所接受。如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苦参素,已制成静脉内和肌肉内注射及口服制剂,对于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及抗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高志良教授委婉而客观地指出:“这些中药里的多数药物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目前,世界各大药厂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他乙肝药物的研制和各期临床试验,不要过多久,市场上还会出现更多的乙肝新药,如韩国的克拉夫定,等等。到时,医生和病人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五种药物,有没有绝对“大腕”?    也许很多人要问:“乙肝抗病毒药物现在有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呢?”    实际上,抗病毒药物并没有谁是真正绝对的“大腕”,它们各有利弊和优劣,使用的适应症、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所以正确掌握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治疗时机以及疗程格外重要。    “治疗前应做肝穿。患者在进行抗病毒之前最好先做一次肝穿检查,明确肝组织内病毒分布及数量、肝脏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以决定使用哪种抗病毒药物和抗病毒治疗方案。”    如果是首次使用抗病毒治疗,以上几种抗病毒药物,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治疗都可以。但是需要和病人密切协商,医生应充分了解根据病人的经济、身体、工作、生活、婚姻、生育等等情况,选定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由于抗病毒治疗时间长、投入精力、物力、财力巨大,治疗方案一定要切实可行、实事求是。“具体选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有明确家族乙肝背景(垂直传播,即母亲在妊娠分娩时传给孩子)者,干扰素效果不佳;如肝功能失代偿阶段(晚期肝硬化)、高黄疸者不能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最好不要用于儿童;阿德福韦最好用于拉米夫定治疗发生病毒变异者。拉米夫定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的病人。重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阳性,可以选择拉米夫定和恩替卡维。”    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最好和医生探讨病情,包括病毒复制指标,肝脏功能状态,肝脏组织病理表现,的确需要抗病毒治疗,不要轻易错过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同时患者也因清楚利害轻重:第一,抗病毒治疗要冒一些风险,如有些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钱可能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第二,有一部分即使做了抗病毒治疗,病情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    担忧的声音    对“真正的”抗病毒药物有一定了解的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着种种的疑虑,主要是以下三种,这使得他们在抗病毒治疗大门外徘徊不定,担忧不已。    “应用拉米夫定最可怕的就是产生乙肝病毒变异,一旦变异病情将加重甚至死亡。”    变异却并非洪水猛兽,专家们研究发现,发生变异后可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已获疗效(DNA转阴),病人没有不适感,转氨酶也不升高。这时可继续用药,不必停。②转氨酶轻度升高,但低于用药前水平,病人没有症状。也可继续用药。③除转氨酶轻度升高外,病毒指标如HBV DNA也有轻度升高,但仍低于用药前水平。还可继续用药,不必停。前3种情况多见,占变异病例的70%。④转氨酶明显升高,HBV DNA也明显升高,这时需要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    许多乙肝病人长期服用拉米夫定,多年后出现了乙肝病毒变异,这时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再次转阳,肝功出现异常,此时不要轻易停用拉米夫定,防止野生毒株的反跳,此时可以加用阿德福韦,与拉米夫定并用一个月,之后停用拉米夫定,长期使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出现病毒变异的概率很小。    “拉米夫定用了就停不掉,停了就复发”。    这不是事实。所有抗病毒药物都是有疗程的,不会一辈子用下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可以如期停药。停药后有可能复发,但不是必然复发。乙肝复发问题的确没有解决,复发率可达到30%~50%。不过,复发后再度应用抗病毒药继续有良效,这就是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反复性。怎样看待乙肝的复发?复发是指康复阶段后病情又反复了,你不能小看这个“康复阶段”,有了这一阶段,就阻止或推迟了向肝硬化的进展,为防止发生肝癌立了功。因为目前还没有“一劳永逸”的药物,不用抗病毒药物,真正的“康复阶段”都没有,况且,并非人人都会复发。实际上,不少复发者存在用药不规范、滥用药、过多用药、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问题,如注意到这些问题,复发是可能减少和预防的,有许多慢性乙肝病人就没有经受“复发”的挫折。    “用了拉米夫定耐药,再上阿德福韦,阿德福韦不行就上恩替卡韦,以后抗病毒药真的就不能停吗?那岂不是陷入到一个无底洞之中去了吗?”    这个顾虑反映了乙肝病人的普遍心声,很多人担心现在的抗病毒药物“能上不能下”,不能随便停药,要求长期甚至终生服药,可能永远没有终点。等哪天病毒变异了,还得上下一个。这悲惨的场景就好像没抗病毒的时候,属于老老实实呆在岸上的安全者,抗了病毒则就是上了抗病毒药物的“贼船”:上得去,下不来,以后不得不抗……于是,各种称呼就出来了:拉米夫定那阵就叫“上了拉米夫定的贼船”,以后可能还有“上了阿德福韦的贼船”,或是“上了恩替卡韦的贼船”……    高志良教授对“无底洞”一说亦不完全否认,的确有相当多的乙肝病人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之间不停轮换,抗病毒治疗始终停不下来。迄今为止,还没有抗病毒药物能够理想地清除乙肝病毒,所以就必须换药,我们只能慢慢等待更好的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但他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将这么多钱砸向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是为了为抑制病毒、保护肝脏、延缓肝硬化肝癌争取更多的时间。有部分病人吃完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等)已经成功地抑制了病毒;另一部分病人不幸出现耐药情况,这些人就不得不一直治疗下去,用更先进更高级的药物继续维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与否,其重症肝炎发生率、死亡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并非所有的病人都会掉到无底洞中去。”高志良教授如是说。而这,相比于将钱砸向那些毫无保障,未被证实效果的保健品、乱七八糟的药品上面,要明智得多。    那么,抗病毒,抗到什么时候才到头?高教授告诉记者,这其实就是治疗终点的问题。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都有停药的指标。“大三阳”要转到“小三阳”,“小三阳”要治疗到乙肝病毒DNA连续两年阴性,达到这个目的后还是有一部分病人可以停药的。    有治疗指征的大三阳病人变为小三阳后,再连续使用半年抗病毒药就可以把药停掉,如果其病毒DNA观察一年都是阴性的,这种病人今后复发的机会较少。不管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还是恩替卡韦,如果没转到小三阳,那就得一直吃下去,否则停药后病情就可能反跳。若已转成小三阳,一般不反跳。    对于有治疗指征的小三阳病人,DNA转阴后至少还要服用两年的抗病毒药。    高教授最后指出,抗病毒虽是乙肝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并非治疗的全部,一般在抗病毒的同时也要结合1~2种护肝降酶药,以求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乙肝”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8:06
黄星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黄星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黄星大夫提问
黄星的咨询范围:
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内科疾病,及中西医肝脏病内科治疗,特别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重症肝炎的中西医正规治疗。
黄星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中医科好评科室
中医科分类问答【讨论】中医药到底能治乙肝吗 【中药讨论专版】 - 中医临床经验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466|回复: 2
【讨论】中医药到底能治乙肝吗 【中药讨论专版】
阅读权限5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中医药到底能治吗
【来源:《家庭医药》】 【作者:王灵台 王世成 傅延龄】 某网
  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抗乙毒的药物,只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等少数几种。而且,这两类药物也只能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并不能完全杀死它们,在治疗中还有一些副作用。与此同时,市面上充斥着宣称能“根治乙肝”的“特效药”、“祖传秘方”,这些宣传大多打着“中草药”的幌子。数目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了庸医和“假郎中”们大肆攫取不义之财的“富矿”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那么,中医药到底能治疗乙肝吗?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在对抗慢性乙肝的战斗中,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请看——
  值得关注的中医药某网
  中医药真能治疗慢性乙肝吗?长期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答案是肯定的。在国外,水飞蓟素、甘草制剂、齐墩果酸及小柴胡汤等已被认定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中药制剂。国外某些权威的研究机构正在开展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国际肝病学术会议上,有些专家认为,在治疗慢性乙肝的领域中,中医中药值得关注并且寄予极大的希望。
  无论是西医或者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长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纤维化,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慢性乙肝的终末结局(如、原发性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中医中药无疑能够成为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和手段。摘自: 医 学教 育网
  中医药治乙肝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多靶位的作用,包括改善症状、肝功能,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等。因此中医药治疗可收到“一石多鸟”的作用。
  2.西医认为不宜或治疗失败的乙肝患者,如免疫耐受期的病毒携带者,抗病毒药治疗失败者或严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等,采用中医药治疗能收到一定效果。
  3.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
  4.医疗费用相对较低。
  摆正态度,正确认识
  至今还没有公认的能杀灭乙肝病毒的特效药物,但通过抗乙肝病毒、免疫调节、护肝等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措施治疗,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什么是治疗慢性乙肝最有效的药物?什么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最佳方案?什么时候能够攻克慢性乙肝?这些仍是难以回答但又必须回答的问题。虽然最后攻克慢性乙肝及其相关疾病的道路还很长,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使这个理想成为现实。
  哪些慢性乙肝患者适合中医治疗呢?
  ◆使用干扰素及核苷类抗病毒药依从性差不能长期坚持者;
  ◆有使用禁忌症或使用后毒副作用大不能继续者;
  ◆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且主诉有肝区痛,纳差,腹胀便稀,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暗红,面色晦暗的肝郁、脾虚、、血淤证,均可用中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确有一定疗效,但需要通过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验证,以最终确定其疗效。
  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很多,包括辨证论治开药方、中成药、固定复方及单味药等。不论是何种方法治疗,其基本原则是要遵循辨证施治的中医理论,根据慢性乙肝的病因、病机和病位,针对不同的病情拟定处方或选用合适的中成药。
  慢性乙肝最根本的治则是扶正祛邪,即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清除、抑制邪毒。常用的治法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淤、益气养阴、健脾化湿、补肾柔肝等。
  在历代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治肝的记载。如《黄帝内经》所说的治肝三大法(即甘缓、辛散、酸敛)、清代医家李冠仙的治肝十法,以及清代医家王旭高治肝三十法,都做了详细全面的阐述。时至今日,茵陈蒿汤、一贯煎、柴胡疏肝散、逍遥丸、六味地黄丸等中药方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为此,根据中西医的不同特点和优势,拟订《中医、中西医结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和不断完善,这是一项必要和迫切的工作。
  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作用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部分中药对机体或肝脏有一定毒性作用,如黄药子、雷公藤、马兜铃、千里光等,在引起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中,中草药占有不少的比例,因此应用中草药治疗慢性肝病时,要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如发现可疑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或停药,但是也不必“谈虎色变”。总体而言,中医药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
  中医治疗的12字经验
  近几十年来,中医肝病专家通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临床验证,在治疗慢性乙肝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笔者诊治慢性乙肝40余年,从中悟出了治疗的点滴经验。诊治过程中,除参考肝功、乙肝病毒DNA(乙肝病毒标识的检查)、B超及患者相关的症状体征外,用12个字概括之,即:重舌质,精辨证,调心态,善调养。
  重舌质 中医对舌诊非常重视,对慢性乙肝患者观察舌质的变化更有临床价值。辨舌质可以反应脏腑的寒热虚实及气血的盛衰。正常舌质淡红而滋润,舌质色泽由淡红到鲜红、红绛、紫暗,表示血热或热毒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病久而成淤。对出现这些不同的舌质色泽变化的慢性乙肝患者相应做肝穿刺检查时可发现,舌质淡红、鲜红者,其肝脏病理变化多属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轻型,而舌质红绛、紫暗者则多属慢性乙肝的中型、重型或肝炎后肝硬化。观察舌质变化对判断慢性乙肝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遣方用药确有一定参考价值。
  精辨证 笔者将慢性乙肝分为肝胆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和肝郁血淤型5种类型,分别予以清利湿热药(如茵陈、胆草、苦参、黄芩、白鲜皮等),疏肝理气药(如柴胡、枳壳、元胡、郁金、木香、香附等),疏肝健脾药(黄芪、太子参、白术、扁豆、茯苓等),滋补肝肾药(如沙参、旱莲草、女贞子、山萸肉、枸杞、熟地、龟板等),活血化淤药(如丹参、赤芍、红花、桃仁、马鞭草、水红花子等)随证加减,并在各种证型中配伍应用白花蛇舌草、虎杖、金银花、半枝莲、苦参、土茯苓、板蓝根、蒲公英、地丁等药,疗程一般为3~6个月。
  调心态 慢性乙肝病情常出现反复,患者心情极度焦虑紧张,寝不安席,食少纳差,从而引起肝功能波动甚至居高不下。因此在用药同时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是很必要的,这正是中医古代的“祝由”疗法。
  善调养 对慢性乙肝患者,我常赠与四句话:注意休息,戒烟戒酒,定期检查,遵嘱服药。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合理的饮食习惯对病情恢复大有裨益。服药期间是否忌口,如不能吃葱、姜、蒜、韭菜、辣椒、冷饮、牛羊肉等,并无确切的科学依据,而戒烟戒酒则是必须强调的。
  此外,尚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用于治疗,多为肠道外给药。如猪苓多糖、苦参素等。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刘渡舟老师治乙肝经验
  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往往因不同的医生而异。目前人们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一致处,也有不同处。其一致处在于都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为“毒”邪;其不同处在于对其病变是否兼见湿热或气滞、血淤、脾虚、肾虚的认识上还有分歧。
  基本病机为湿热夹毒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老师创制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辨治该病的方法。他认为慢性乙肝的原始病因为湿热夹毒,损伤肝脏以及继发的肝气郁滞和血络淤阻,因而治疗的关键是清利肝脏湿热、解毒、理气、活络。此外,根据具体病情,或兼用温脾、益气,或兼用滋阴、养血,随证治之。
  辨气血最关键
  刘老师认为,辨治慢性乙肝,辨气血最为关键。根据临床观察,他将慢性乙肝分为“气分肝炎”和“血分肝炎”两种基本证型,分别创制了柴胡解毒汤和柴胡活络汤(刘渡舟教授所谓气分肝炎和血分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参见本刊2006年第4期24页“名医名方”栏目——编者注)。
  气分肝炎以清热利湿解毒、调理气机为主,兼以疏通血络;血分肝炎既要清热解毒、调畅气机,同时也要活络祛淤、养血和血。这是因为肝脏既主疏泄、喜条达,其气机的畅达能促进血脉的运行;而肝脏又能藏血,故肝病恒多气血郁滞之病,因此其治疗也要兼顾气血,只是视具体情况而各有侧重。
  经验点滴
  ◆对于湿热发黄,用茵陈、栀子等清利湿热而退黄,治疗要有耐心。因为湿热缠绵,难以一时尽去。要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务使湿热邪气尽去才可罢手。若留有余邪,便可能出现反复,更加难治。
  ◆有一种湿热较重的病证,口渴喜饮,舌苔黄厚而腻,需用三石柴胡解毒汤,即柴胡解毒汤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有些慢性活动性肝炎转氨酶居高不下,用柴胡解毒汤往往效果不显,这时使用本方治疗,一般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若以肝区为主,或肝炎病痊愈后唯见肝区疼痛,可予柴胡止痛汤。此方亦为刘老师自制。其方组成:柴胡、延胡、川楝、当归、白芍、刘寄奴、土元、茜草、皂角刺、片姜黄、海螵蛸、枳壳、紫菀。
  ◆如果胁下拘急疼痛,食少乏力,脉弦而缓,用柴胡剂不效,此为土虚木乘,治之宜用小建中汤。待其痛止之后,如果病情需要,再用疏肝之剂。慢性迁延性肝炎,右胁放射性疼痛,上达肩臂,下至腰部,或见右臂与手指麻木,下午腹胀,脉弦而缓,用本方有效。
  ◆若阴虚血热甚,证见五心烦热、衄血,或遗精,舌红绛,脉细数者,用刘老师自制柴胡鳖甲汤。方用鳖甲、牡蛎、玉竹、生地黄、麦门冬、沙参、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用土元、茜草活血通络,配合鳖甲、牡蛎软坚,少用柴胡疏肝理气,并引诸药入于肝。有湿热者加用茵陈清利湿热。
  慎用补法
  据刘老师的经验,慢性乙肝要慎用补法,在疾病初期尤其要注意。此病湿热夹毒,邪气较甚,气滞血郁,往往因其湿重和气滞而见有身倦疲乏、不耐劳作的症状,似乎气虚,但断不可早用补气;而由于热及血分,血郁血热,往往有五心烦热,似乎阴虚,但断不可早用滋阴。只有到了疾病的中、后期,正虚突出,始可补虚,但也未可单纯用补,还是要兼顾其邪实的一面。
  治病解惑
  问:乙肝患者如何养生?
  王灵台教授:和其他慢一样,慢性乙肝除了服药治疗外,还要注意“养生”。概括而言,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疾病,并定期随访。二是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相宜,除了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情况,可以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不能过度劳累。三是调理营养,在病情活动时宜少食、素食,不吃补食和补药,可少食海鲜、羊肉、鸡肉、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不能饮酒。
  问:慢性乙肝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吗?
  傅延龄教授:慢性乙肝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荤腥油腻。不少患者错误地以为得病以后要加强营养,或囿于肝炎需要高蛋白食物以利于肝细胞修复的理论而大量摄取蛋白或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殊不知适得其反。临床上,由于大量进食高蛋白而致肝病加重,以至病情反复的情况比比皆是。
  问:有很多宣传根治乙肝“特效药”的广告,这类广告可信吗?
  王世成教授:应当指出,目前国内外尚无一种药物或疗法可以根治乙肝,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乙肝之所以难以攻克是因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cccHBV-DNA(共价闭合环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不易被消除;乙肝病毒DNA最终与人体肝细胞的DNA整合,治疗时有投鼠忌器之弊,再加上乙肝病毒的变异及人体的免疫耐受,这些难题不解决,根治慢性乙肝谈何容易!当前,在电视、广播、报刊上出现治疗慢性乙肝的广告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假广告。患者要提高识别能力,应到正规医院请肝病专业医师诊治。
阅读权限50
本帖最后由 gjhsl3013 于
22:57 编辑
[肝胆] 乙型病毒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与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 [复制链接]
10: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慢性乙型肝炎[CHB]致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已知[fly],乙毒[HBV]属嗜肝毒,机体感染HBV后的发病机制与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若免疫功能“恰如其分”发挥则可将病毒从机体内清除;免疫应答达过激过强则可诱发死亡率甚高的重型肝炎;免疫麻痹或耐受则可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ASC);免疫应答不全或不足则可导致慢性持续感染状态。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人群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给其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是的负面影响;而CHB已成为临床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病毒炎症因子的长期反复刺激,逐渐形成肝纤维化,进一步导致了、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二、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的形成机制
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的形成主要与围产期及幼龄期感染有关,母婴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可通过宫内感染、产时传播和产生后哺乳,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由于胚胎期和新生儿期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健全,尤其是特异性应答细胞即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低下,加之通过垂直传播途径感染了大量的HBV,故极易形成免疫耐受。
经典的免疫克隆学说认为,免疫耐受形成是指机体在胚胎期免疫功能成熟之前,接触外来病毒(如抗原),机体视为自身物质,针对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的淋巴细胞克隆消失,不产生免疫应答。而新生儿期免疫耐受除与特异性淋巴细胞株消失有关外,还与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免疫状态及接触的抗原量有密切关系。如果APC功能低下,特别是其表达的共激信号(CD80、CD86)减少或缺乏,以及粘附分子功能低下,常可导致免疫耐受。此外,过量的抗原表达,如HBeAg做为耐受原在胚胎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特异性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而针对HBV的T淋巴细胞低下或缺失,不产生免疫应答,亦可导致免疫耐受的形成。
鉴于上述,笔者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多为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感染所致。主要包括有:1、宫内感染;2、DC细能低下,包括DC的分化成熟以及细胞因子产生,粘附分子表达低下;3、特异性T细胞应答功能低下或缺失;4、过量抗原表达。而成人感染HBV后持续感染的机制可能为:1、病毒特异性CTC数量不足或耗竭;2、病毒在免疫豁免器官复制;3、抗原递呈细胞功能低下;4、病毒基因表达能力下降;5、病毒变异;6、T细胞在肝脏内凋亡。免疫耐受又分绝对免疫耐受和相对免疫耐受。即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大都为绝对免疫耐受;幼龄期与成人期感染则多为相对免疫耐受,此类免疫耐受较容易打破。
三、病毒的清除机机制
机体感染HBV后首先是一系列非特异性早期应答。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网状内皮吞噬细胞,该非特异性细胞经肝脏活化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决定着抗感染免疫应答的类型。即Ⅰ类细胞因子介导抗病毒的细胞免疫应答;而Ⅱ类因子可介导B细胞产生抗体,并也可能是免疫耐受的始动因素。HBV感染后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在病毒的清除中更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为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树突状细胞(DC)作为连接病毒抗原和T细胞的桥梁,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具有关键作用。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也是唯一可以直接活化处T淋巴细胞的APC。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成功地使用人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从外周血分离培养出DC以来,DC以其卓越的APC能力在病毒感染与疾病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GM-CSF、IL-4及干扰素-a等细胞因子有促进DC的分化、成熟及抗原递呈能力。在动物和人体实验中都证实了DC在免疫应答中的显著作用。成熟的DC在与T细胞结合后产生强烈激活杀伤性T细胞,即病毒抗原性特异性毒T淋巴细胞CTL。CTL是抗原病毒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细胞,一方面通过对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诱导凋亡而清除病毒;另一方面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介导非细胞溶解的抗病毒效应,清除病毒而不诱发肝脏炎症。
此外,肝脏突生细胞也可能参与病毒的清除,其机制为:1、通过干扰素受体、信号传递系统,激发干扰基因反应,并启动多种抗病毒蛋白质合成,抑制肝细胞内病毒的复制而最终清除病毒;2、肝细胞凋亡和再生过程中,其细胞内病毒复制受到影响,研究发现,凋亡肝细胞内的病毒受到抑制和消失,再生的肝细胞有一定的低抗病毒感染的能力;3、肝细胞内连接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病毒装配过程中,需要肝细胞合成的连接蛋白的参与,由此连接蛋白的变化可直接影响病毒复制过程,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四、乙肝病毒免疫耐受难以清除的原因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极其复杂,也是目前无法根治的根本原因所在。近些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等能够在短时期治疗后使HBVDNA下降至低于检测值下限,但对乙肝病毒抗原HBsAg 及HBeAg都无效,而且一旦停药,病毒复制又会立即活跃,反弹至治疗前水平,或高于治疗前水平。这是由于肝细胞核内持续存在共价闭合环状HBVDNA即CCCDNA,它是乙肝病毒复制模板,其来源一是新HBV颗粒进入肝细胞,一是新合成的HBVDNA从细胞浆内相反途径转移到核内。抗病毒药物对CCCDNA无效,所以抗病毒治疗一停止,血清HBVDNA会再次迅速出现,导致病毒持续感染而难以清除。
此外,在临床上存在小部分(<5%)治疗的乙肝患者出现自发地清除HBsAg并形成对抗HBsAg的中和抗体。研究发现,在这些中,HBV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血液中比HBsAg血清转换更先检测到。由此表明,在某些慢性HBV感染的患者中潜在的、免疫介导的清除机制可以自发地活化。而抗病毒治疗虽然可以导致外周血中HBV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功能的短暂恢复,然而,恢复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因此,积极寻找、研究和探索机体的、合适有效的免疫应答清除机制,增强特异性与非特怫性免疫应答功能,打破免疫耐受机制,发挥免疫清除效应,已成为临床治疗HBV免疫耐受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截止到目前,仍未能找出一条有效途径。故现代医学仍将HBV感染免疫耐受列为不治,采取定期观察等待时机,令患者漠然置之,其前景令人担忧。
五、中医药抗HBV免疫耐受治疗的优势环节
中医中药在我国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中占据主流地位,是首选药物和常用药物。中医学辩证论治的个体化与慢性乙肝极其个体化的免疫发病机制非常契合。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抗HBV方面虽然没有西药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见效快、作用强的优点,但在抗肝脏炎症、抗肝纤维化、改善症状及调节免疫等方面均凸显优势,尤在抗HBV免疫调控上更独具特色。药理实验表明,许多温阳益气、补肾健脾的中药如人参、附子、紫河车、鹿茸、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黄芪等。此类中药所含有效成份单体或中药复方,大多可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抗病毒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生成与转化,激发机体产生多种免疫活性因子,诱导干扰素产生,并可明显增强HBV免疫耐受期患进外周血DC水平。此外,机体先天性免疫杀伤细胞(NKT)是连接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NKT来源于肝脏内淋巴细胞,在外周血中占据3%,肝内NKT活化检测可迅速分泌大量干扰素-Y和白介素-4,以发挥免疫清除和调节作用。临床研究发现,许多补肾养肝的中药如冬虫夏草、云芝、拘杞、何首乌、当归等,该类中药所含有效多糖成份,不但可以增加NKT的数量与功能,导致干扰素分泌增加,而且还具有促进B淋巴细胞生成与转化,诱发病毒抗原向抗体的转化作用。
血清病毒蛋白如HBeAg可作为一种免疫耐受抗原,可导致T细胞耗竭,抑制T细胞和B细胞对HBeAg作出免疫应答,从而导致HBV慢性持续感染。上述研究表明,肝实质细胞在抵抗和清除病毒抗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和。它可以通过干扰素受体与信号传递系统,激发干扰素反应基因,启动多种抗病毒免疫蛋白的合成,抑制HBeAg复制。故设法提高与激活肝细胞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增强抗病毒与抑制病毒复制非常重要。许多中药如黄芪、甘草、白花蛇草、水牛角、北豆根、云芝、青蒿、猪苓、黄芩等。在抑制病毒蛋白表达,护肝抗炎,增强肝细胞功能与吞噬功能的作用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并可用于抑制因免疫反应过激而诱发肝脏炎症的治疗。
六、临床经验推介
笔者认为,在慢性乙肝免疫耐受阶段,中医辩证属脾肾阳虚或肝肾气虚为证型者较多见,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各项免疫指标相应较低,符合“久病及肾”及“正气不足、无力抗邪”的辩证理论。正气亏虚泛指脾肾精亏,精亏血亦虚,精血同源即为肝肾同源,肾亏肝亦虚,肝血亏虚,藏血不足,机体疲乏无力,体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或不强,免疫功能相应低下,肝脏细胞吞噬功能即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不足,不能抵抗病毒抗原的入侵,久而久之,形成机体免疫耐受状态,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都是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且现大都处于青少年时期。长期持续的病毒感染及经久携带,给其精神心理、家庭经济生活,未来事业等方面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故适时给予相应的中医药抗病毒免疫调控治疗,开展相应的病因病机的个体化研究,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为中医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用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ASC
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源自《温病条辩》,该方有黄芪、归尾、赤马、地龙、桃仁、川芎、红花七味药组成,是治疗中风后遗症之要方,有通络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效。近些年来,我常以此方加人参、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补肾脂、鹿角霜、白花蛇舌草、皂角刺等,临证加减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颇收良效。
HBV感染发病机制表明,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原因既有免疫耐受,也有免疫抑制。免疫耐受机制如上所述,而免疫抑制的形成主要为一是病毒抑制抗原的递呈过程,导致免疫应答功能低下;二是HBV基因或表达产物导致特异性免疫抑制。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许多中药的有效成份单体及中药复方制剂对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如中药黄芪、冬虫
夏草、西洋参、云芝、甘草等。研究证明,黄芪、冬虫夏草、云芝、猪苓等所含多糖成份,既有提高抗病毒非特异性免疫细胞NKT细胞活性,对抗体免疫功能有强大促进作用,还导致促进抗原病毒特异性细胞T淋巴细胞的生成与转换,激发机体产生多种免疫和抗炎性反应有关的生物活性因子,诱导干扰素产生的作用。中药白花蛇舌草、青蒿、皂角刺、甘草等所含的黄酮类化谷物,均有抑杀病毒的作用,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有增强作用,而对T、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应答则为抑制作用,并对免疫过激过强而诱发的肝脏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和抗肝损伤作用。
慢性乙肝的辩证治疗要重视抗病毒、护肝和调节免疫3个环节。HBV感染是病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其发病机制,肝脏炎症坏死是发病关键。因此,临床上以扶正温阳、健脾补肾中药以增强机体免疫,打破HBV感染免疫耐受,启动免疫应答机制,以发挥免疫清除病毒的作用是重中之重;而调节免疫功能治疗既要注重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又要考虑因细胞免疫的特异性应答过激而诱发肝脏炎症,减轻肝细胞炎性损伤,故双向免疫调节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肝病临床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阅读权限50
我治疗一例,病毒定量从1300U,吃纯中药下降到检测不到,但还没有变,就是乙肝五项指标下降。我希望第一项能转阴,转印我就将这个完整发表出来。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乙肝病毒的中草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