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科植物,比如桔梗、羊乳、沙参和桔梗的区别的鉴别要点。

此药为桔梗科植物羊乳
Codonopsis lancelata
说明 此药为桔梗科植物羊乳(Codonopsis lancelata)的根。因其叶在侧生小枝上常4叶轮生,且具补气功效,故得此名。
基于3个网页-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北京密云行之三十九---桃源仙谷之桔梗科蓝色的沙参PK白色的杏叶沙参(荠苨)
&&&&&&&&&&&&&&&&&&&&&&&&&&&&&&&&&
这是蓝色沙参的叶子
沙参:菊目 桔梗科 沙参属
别名:、泡参、泡沙参、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
沙参,别名、泡参、泡沙参,为桔梗科植物四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A.
berticillata (Pall.) Fisch.、A. axilliflora Borb A. stricta
Miq.或其同属植物,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有白色乳法。根长圆锥状,粗壮,肉质不分枝或少分枝。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叶2型;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处广卵形或圆状卵形,边缘有疏齿;茎生叶互生,卵形、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8厘米,宽1&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有短毛或无毛,下面有短柔毛,沿叶脉毛较密;有短柄至无柄。总状花序顶生,窄长,密被短柔毛;花萼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长6&8毫米,宽1&2毫米,密被短柔毛;花冠军蓝色或紫蓝色,钟状,长1&2厘米,先端5浅裂;雄蕊5枚,花丝丝状,基部较宽,边缘密生柔毛,花盘肉质,宽圆筒状;子房下位;花柱细长,伸出冠外,柱头膨大,先端2&3瓣裂。蒴果近球形,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植物属性:
四叶沙参:
四叶沙参(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粗肥,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黄褐色,粗糙,具,顶端有芦头。常,少有丛生,除花序外不分枝,无毛。基生叶成丛,、长椭圆形或近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偶有5~6片轮生,变化很大,由卵形、至条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粗锯齿、细锯齿至全缘,叶越宽,齿越粗。夏季开花,圆锥状,下部花枝轮生,顶部花枝有时互生;花萼光滑而小,杯状,5裂,裂片条状;蓝色,窄钟形,长约1厘米,先端5浅裂;5;1,下部具肉质,花柱细长,突出外,柱头2裂,。蒴果而稍扁,孔裂,含有多数种子。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细毛。主根粗肥,细长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广卵形;茎生叶互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卵形或窄卵形,长3~7厘米,愈向上部叶愈窄小,边缘有粗细不等的锯齿。夏季开花,宽相近,蓝色。蒴果近球形。
物种分布:
1、四叶沙参(轮叶沙参):生于山野阴坡草丛中、林缘或路边。分布于东北及、、、、、、、、湖南、等地。
2、杏叶沙参:生于路旁、山坡石缝或草丛中。分布于、中南及等地区。
品种产地:
同属植物凡主根粗壮者均可作沙参()入药,常见的还有以下数种:
⒈阔叶沙参Adenophora pereskiaefolia (Fisch. ex Roem. et Schult.)
Fisch.,ex Loud.。分布于、、河北、、、、等省。
⒉山沙参Adenophora potaninii Korsh.。分布于河北、陕西、、、四川等省。
⒊Adenophora stenanthina (Ledeb.)
Kitag.,分布于东北各省。
⒋柳叶沙参Adenophora coronopifolia Fisch.,分布于东北各省。
⒌Adenophora capillaris
Hemsl.,分布于四川省。
⒍西南沙参Adenophora buueyana Diels,分布于四川、云南等省。
⒎叶沙参Adenophora lilifolioides Pax et
Hoffm.,分布于。
&&&⒏紫沙参Adenophora
paniculata Nannf.,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等省。
南北区别:
参与北沙参应该是两种药:
科属不同:南,北沙参属伞形科
性味不同:南沙参甘淡,性平,北沙参甘寒
功用不同:南沙参补肺脾之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脉弱者;北沙参善养肺胃之阴,适用于热病后期或久病,干咳,痰少,低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者。另外,就二者而论,坚实,南沙参空疏,坚实者用于养阴,空疏者用于。
原形态区别:
⒈沙参:
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cm。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基生叶心形,大而具长柄;茎生叶无柄,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叶片形、狭卵形,基部楔形,长3-11cm,宽1.5-5cm。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或近于毛。花序学不分枝而成假,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极少具长分枝而成圆锥花序的;长不足5mm;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状毛,少数无毛,筒部常倒卵状,少数为倒卵状圆锥形,裂片5,狭长,多为钻形,少数为条状披针形;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状卵形;花盘短筒状,无毛;5,下部扩大成片状,细长;花柱常略长于花冠,柱头3裂,,3室。蒴果椭圆状,极少为椭圆状,长6-10mm。种子多数,棕黄色,稍扁,有1条棱,长约1.5cm。花、果期8-10月。
⒉杏叶沙参:
本种与沙参的区别在于:茎生叶在茎上部的无柄或仅有楔状短柄,部常楔状下延,基生叶具长柄。花序分枝粗壮,几乎平展或弓曲向上;花萼裂片卵形至长卵形,最宽处在中下部,通常多少重叠,宽1.5-4mm,花盘多功能数有毛,少无毛;花柱与花冠等长。7-9月。
⒊轮叶沙参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3-6轮生,卵圆形至线状。花序分枝也常轮生;花盘较短,长2-4mm,直径不超过1mm;细小,近于筒状,口部稍收缢,裂片长约2mm。花期7-9月。
⒋云南沙参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茎生叶均匀分布于茎上;常无柄,叶片卵圆形至长或倒卵形,上面疏生糙毛,下面密硬毛或仅叶脉上被硬毛。假总状花序;花盘短筒状,长不超过1mm;花萼边缘有1-3对小齿。花期8-10月。
⒌泡沙参本种与前四各的区别在于:茎常密被倒生短硬毛;茎生叶无柄,极个别有楔状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圆形、狭椭圆形和倒卵形,两面被毛,边缘有2至数个粗大齿。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花盘被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南北沙参的功效区别:
&&&据古代文献记载,前人所用沙参,系南沙参。至清代载有沙参分南、北两种。一般认为两药相似,均属养阴药,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然南沙参又称大沙参、空沙参,其形粗大,质较疏松,功效较差,专长于入“肺”,偏于清肺祛痰止咳;北沙参,又称北条参、细条参,其形细长,质坚疏密,功效较佳,专长于入“胃”,偏于养阴生津止渴,说法各异。
现代研究北沙参含、等,具有降低体温、、强心等作用;北沙参含、 皂甙等,具有祛痰、抗真石、强心等作用。
南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治疗久咳 痨嗽痰血 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润肺止咳)。津液不足咽干口渴(生津)。
生长习性:
南沙参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凉爽和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能耐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为好。忌积水,能耐旱。南沙参种子极小,千粒重仅为0.15克左右,种子寿命一年半,发芽率在70%左右。幼苗生长缓慢,霜降后地上部分枯萎。地下部分越冬后于翌年3月重新长出新叶,生长旺盛,6或7月抽茎。常生于海拔600-2000米的草地和林木地带,海拔3000米的向阳草坡和丛林中也有生长。多见于草地、灌木丛和岩缝中。家种沙参多栽于土层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经济价值:
&&&【药理作用】
⒈该品有祛痰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
⒉沙参的1:40浸液无溶血现象,但能与红血球作用变色而发生混浊沉淀。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
用于燥热伤津、咽干口渴、慢性喉炎、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小儿夏季热、乳汁不足、白带等症。
&&&北沙参:,益胃生津 ,
&&&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
&&&食疗价值:
&&&南沙参的食疗价值
&&&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体轻气和,升而微降。
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
主治阴虚发热,肺燥干咳,痨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津伤口渴。
&&&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配合放化疗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对晚期肿瘤病人血枯阴亏、之、消化道术后气阴两虚或因放疗而伤阴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荠苨:菊目&
桔梗科& 沙参属
别名:杏叶沙参、杏参、苨、菧苨、白面根、甜桔梗、土桔梗、空沙参、梅参、长叶沙参
荠苨多年生草本,桔梗科,沙参属。茎单生,无毛,常多少之字形曲折,有时具分枝。基生叶心脏肾形,宽超过长;叶片心形或在茎上部的叶基部近于平截形,通常叶基部不向叶柄下延伸成翅顶端钝至短渐尖,边缘为单锯齿或重锯齿,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短硬毛。花序分枝大多长而几乎平展,组成大圆锥花序,或分枝短而组成狭圆锥花序。花萼筒部倒三角状圆锥形,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花冠钟状,蓝色,蓝紫色或白色,上下等粗或向上渐细;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蒴果卵状圆锥形,种子黄棕色,两端黑色,长矩圆状,稍扁,有一条棱,棱外缘黄白色。
植物·荠苨
科 属: 高40-120cm,直径可达近1cm,茎生叶具2-6cm长的叶柄,长3-13cm,宽2-8cm,长6-13mm,宽2.5-4mm;长2-2.5cm,裂片宽三角状半圆形,顶端急尖,长5-7mm;花盘筒状,长2-3mm,长7mm,直径5mm。长0.8-1.5mm。花期7-9月。&
异名:苨、菧苨(《尔雅》),杏参(《本草图经》),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纲目》),土桔梗(《本草原始》),空沙参(《本草从新》),梅参、长叶沙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学名:Adenophora
trachelioides
食疗价值:
桔梗科草本植物荠苨的根。又称杏参、杏叶沙参、白面根、甜桔梗、土桔梗、地参。中国各地山野原均有野生。春、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刮去外表精皮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化痰,解毒。
[参考]含皂甙,有溶血作用。
[用途]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痈肿疮毒;服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用法]煎汤,作丸、散,或煮食。
植物形态:
茎高约1米,含白色乳汁,无毛或稀有突起样长毛。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5
~20厘米,宽3~8厘米,叶端尖,边缘有锐锯齿,基部近截形至心形,有柄;上部叶小形,无柄。圆锥状总状花序;花枝颇长,花梗短;小苞细小;花下垂;萼5裂,裂片绿色,披针形,锐尖头,长5~8毫米;花冠上方扩张成钟形,淡青紫色,长2~3厘米;先端5裂,裂片尖,下垂;雄蕊5,花丝下半部呈披针形,上方渐次狭细;雌蕊1,花柱比花冠稍短,上部膨大,柱头3浅裂,子房下位。蒴果圆形;含有多数种子。花期8~9月。果期10月。中国各地山野平原都有分布。本植物的苗叶(荠苨苗)亦供药用,另详专条。薄叶荠苨近似本种,亦供药用。中药材·荠苨(版本一)。
相关博文:
2006年博文:
我的更多文章:
( 00:20:09)( 00:06:08)( 07:29:23)( 08:39:46)( 07:36:01)( 07:19:46)( 00:15:08)( 14:33:2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沙参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沙参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或沙参Adenophorastricta Miq.的干燥根。李时珍释其名曰:“沙参白色,宜于沙地,故名。”
  【药材历史考证】沙参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又名白沙参。《吴普本草》云:“白沙参,三月生,如葵,叶青,实白如芥,根大白如芜青。三月采。”《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花白色,根若葵根。”《本草纲目》曰:“沙参,处处山原有之。二月生苗,叶如初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八、九月抽茎,高一二尺。茎上之叶则尖长如枸杞叶而小,有细齿。秋月叶间开小紫花,长二三分,状如铃铎,五出,白蕊,亦有白花者。并结实,大如冬青实,中有细子。霜后苗枯。其根生沙地者长尺余,大一虎口,黄土地者则短而小。根、茎皆有白汁。八、九月采者,白而实;春月采者,微黄而虚。”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桔梗科沙参属(Adenophora)植物形态特征一致。《本草图经》“淄州沙参”图特征:叶轮生,边缘有锯齿。形态与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相符。《本草纲目》(金陵本及江西本)和《植物名实图考》的沙参图形态与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一致。
  【植物形态鉴定】
  1.轮叶沙:参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5m,不分枝,无毛或少有毛,全体有白色乳汁。茎生叶3~6枚轮生,无柄或有不明显叶柄;叶片卵圆形至披针形,长2~14cm,宽可达2.5cm,边缘有锯齿,两面疏被短柔毛。花序狭圆锥状,长达35cm,花序分枝大多轮生,每一花梗有一小苞片;花萼无毛,筒部倒圆锥状,裂片钻形,长1~4mm,全缘;花冠筒状细钟形,口部稍缢缩,蓝色或蓝紫色,无毛,长7~11mm,5浅裂,裂片短,三角形,长2mm;雄蕊5,与花冠等长或稍伸出花冠外;花盘细管状,长2~4mm;子房下位,花柱长约2cm,明显伸出花冠外,柱头3裂。蒴果球状圆锥形或卵圆状圆锥形,长5~7mm,直径4~5mm。种子黄棕色,矩圆状圆锥形,稍扁,有一条棱,并由棱扩展成一条白带,长1mm。花期7~9月。
  2.沙参与轮叶沙参主要区别特征:茎叶被短毛,茎生叶互生,无柄或仅下部的叶具极短的柄;叶片椭圆形或狭卵形。圆锥花序不分枝或少分枝;花萼全部被硬毛,常常极密,裂片披针形,全缘;花冠口部不收缢,外面常被短硬毛;花盘长1~1.8mm,花柱常略长于花冠;蒴果近球形。花期8~10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7~27cm,直径0.8~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及纵沟。顶端具1或2个根茎。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无臭,味微甘。
  【药材显微鉴定】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5%”萘酚的乙醇溶液2~3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0. 5ml,两液接界处即显紫红色环。
  另取滤液2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4~5滴,置水浴中加热5分钟,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沉淀。
  【生境分布】轮叶沙参生于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辽宁、吉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沙参生于低山草丛中或岩石缝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根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能功用】甘,微寒。归、。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内服:9~15g。水煎服。本品不宜与同用。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蛀。
最近更新时间:
 马钱子的药材性状鉴定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马钱子的药材显微鉴定多碎断,木化,胚乳细胞多角形...
 高良姜的药材性状鉴定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高良姜的药材显微鉴定表皮细...
中药鉴定关注度排行
中药鉴定相关& & & & & & & & & &
桔梗科植物资料
导读:科名
Campanulaceae桔梗科
Campanulaceae 桔梗科,双子叶植物,50属,1
Campanulaceae&
Campanulaceae 桔梗科,双子叶,50属,1000种以上,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热带地区,我国有15属,约134种,各地均有分布,唯西南最盛,花大部美丽,除供庭园观赏外,有些入药,国药中的沙参、党参、桔梗等著名药材即出于本科。直立或缠绕草本,稀为亚灌木,常有乳汁;叶互生、对生,稀轮生,全缘或稀分裂,无托叶;花序各式;萼4-5裂,裂片常宿存;花冠辐射对称,管状、钟状或辐状;雄蕊4-6,花药分离;子房下位,稀上位,4-5室,稀更多或更少;胚珠多数,生于中轴胎座上;果为蒴果或浆果。我国的主要属有:Adenophora,Campanula,Codonopsis,Cyananthus等等。(参阅钟补求的&中国桔梗科植物之初步研究&,载前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第3卷,61-122,1935。)
恩格勒:255& 哈钦松:243
世界:50属, 1000种;中国:16属,135种
&&Asyneuma&肖牧根草属 &&Campanula&风铃草属 &&Campanumoea&金钱豹属 &&Adenophora&沙参属 &&Cephalostingma&星花草属 &&Codonopsis&党参属 &&Cyananthus&蓝钟花属 &&Heterocodon&异钟花属 &&Homocodon&钟花属 &&Leptocodon&薄钟花属 &&Pentaphragma&五膜草属 &&Peracarpa&肉荚草属 &&Phyteuma&牧根草属 &&Platycodon&桔梗属 &&Sphenoclea&密穗桔梗属 &&Wahlenbergia&蓝花参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丝楠木鉴别7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