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细菌感染会传染吗了阴兹病家人也被我传染怎么办

阴滋病感染者群体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求救信
尊敬的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
&&&&&&&&&&&&&&&&&&&&&&&&&&&&您们好!
&&&&&我们是一群感染了不明病原的人们,今天向各位领导反映一个被国家疾控中心否定的疫情,诉述一场由天灾引发的人祸,请求中央领导以人民生命健康为重,采取措施,拯救病患,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事关重大,请中央领导务必读完此信,具体疫情和事件过程如下:
目前全国范围内存在这么一个群体,我们因为各种途径而染病(大部分是通过性传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传给了家人,许多家庭全家感染,初期症状类似于HIV急性期表现,存在CD4计数长期低下情况,但多次检查HIV及已知感染疾病均为阴性,部分不明原因的病友称它为“阴性艾滋病”。此病大概从2000年前后开始出现,05年以后感染人数不断上升,07年以后感染人数倍增,据我们目前收集的老病友资料来看,此病急性期与HIV极其相似但中后期并非相同,在不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情况下T细胞并不会彻底崩溃,但症状不断病情加剧,让感染者生不如死。病友奔走呼告、四处求医、反复检测,均不能查明病因,在排除了医院已知传染病的情况下,病友才高度怀疑是一种新型传染病,因此称之为“不明病原体感染”或“未知病毒”。
根据病友们提供的病症信息进行归纳总结(附件1:428位感染者代表及家庭感染情况基本信息一览表),从病症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急期感染期、潜伏稳定期、病症后期,总体来说,急期感染期症状较多传且染性强,潜伏稳定期症状较少、病症后期症状严重,有的病症可反复出现,也可持续出现。急期感染期最初症状出现在感染后几天内,症状可持续数月,因个人体质、感染方式不同,既呈现普遍性又体现个体差异性,有的症状可适当缓解,有的症状加重,有的症状一直存在,始终无法自愈。感染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游走性疼、淋巴结肿胀、血管刺疼(痒)、疲劳乏力、昏睡盗汗、持续性低烧、体重略下降、皮疹、身痒、舌苔白肿并长白毛、关节痛、内脏隐疼、腹部变大、肠鸣腹泻、屁多、眼睛充血、皮肤颜色变暗、皮下虫爬感、皮下出血点及红斑、皮肤压痕严重、皮肤变薄、口腔溃疡、牙龈萎缩、咽喉炎、生殖器异味、毛囊炎、小便黄泡沫多等症状,持续半年左右。医院检查显示病患CD4计数明显低下,一般在400左右徘徊,严重者下降至200左右,CD8计数刚感染在250左右,后变化回升,大部分感染者CD4/CD8比值倒置,肺部结节,肺纹理增多增粗,感染初期血常规有所异常,白细胞偏高,淋巴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偏低,免疫全套补体C3、C4偏低(附件2:部分感染者保留的异常检测单)。潜伏稳定期患者症状减少,此病症期时间较长,一般在6年左右,主要症状为:全身肌肉跳动、关节响痛、舌苔厚白、肌肉酸痛、手脚发麻、内脏有疼痛感、飞蚊症、大便发黑发粘、便血、口腔溃疡、记忆力和视力下降、牙齿脱落、肚子变大、皮肤干燥发黑、皮下脂肪消退、体毛头发易掉等症状。病症后期一般在7年以上,患者身体虚弱,症状逐渐加重,面临生命危险,主要症状为:严重疲劳乏力、皮肤干枯、皮下脂肪破坏、内脏发生各种病变尤其是肺部病症严重、牙根萎缩牙齿脱落、口腔反复溃疡甚至溃烂、听力视力严重下降、肚子变大、四肢变细、关节变形退化、活动受限、或死于某类绝症,病人痛苦难耐。由于个体不同,以上病症进展和病症表现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一致性和规律性。从以上病症分析,此病虽然不是一种像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烈性传染病,但它有可能是一种类似于HIV但比HIV传染性强隐蔽性强可慢性致命的新型传染性疾病。&
这些年,不断有病友向地方卫生门部、疾控中心、各大医院救助,地方机构无权也无力认定新型传染疾病。向地方救助不成,二OO九年底,十二名患者前往北京向国家疾控中心反映病情,并希望国家疾控中心能帮助感染者解决问题查明病因,国家疾控中心于日和17日共招募五十九名病患前往北京地坛医院进行检测,委托北京地坛医院几位专家加以分析。日,国家疾控中心流行病的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的助手裴迎新女士在其QQ空间上发布了地坛医院的检测结论,认为这群人是精神因素造成的心理疾病,定性为“恐艾症”、“精神因素致病”,署名:李兴旺、宋美华(北京地坛医院医生)。日,就“阴滋病”一事,原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公开表示,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不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所以不必惊慌。各新闻媒体也纷纷引用原卫生部和国家疾控中心的结论进行报道,从此,“精神致病”、“&恐艾症”被国家、社会广泛认定。但这个说法让广大病友无法接受,大部分病友都是由于先有身体症状才去医院检查就诊,才上网搜寻求助,病症在前求助在后,“精神致病”由何而来?面对病友们的质疑和呼救,从2010年至2013年间曾光教授共给病友写了七封信,他始终围绕“精神因素所致”回复病友,声称“尊重专家结论”,并没有对感染者的症状及家人感染情况作出任何具体解释,也没有进一步检测排除是否有新病种出现,更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病友一直在疑问,没有查到医院已知传染病,就只能是精神致病吗?就代表不存在未知病毒、新病种或某种细菌、病毒变异?引用曾光教授的说法:“北京地坛医院专家诊断意见中所提及的精神因素,是基于对39名病友心理量表测定的一致性结果,有不容置疑的科学依据,客观记录了在那个时点上病友们的精神状态。既不应被误解为‘精神病诊断’,也不宜外推到没有参与检测的人。”对此病友认为参加检测的有59人,存在精神因素的是39人(病友认为面对巨大的身体、家庭压力有点心理问题是正常的),那么如下20人有没有精神问题?没有参加检测的广大病友有没有精神问题?用39人的结果去推及一群人,曾光教授是不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且只经过短短约一个月的时间就否定不存在未知病毒、新病种或某种细菌、病毒变异,这样的结论仓促吗?严谨吗?科学吗?在病友的救助下,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曾于二00九年底对五名上海“阴滋病”患者进行抽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血液样本中并无发现任何与艾滋病有关的东西,但五个血液样本却发现了同一种病毒,但原卫生部派人到巴斯德终止研究,并称巴斯德没有研究重大传染病的资质。病友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但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既然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五个血液样本却发现了同一种病毒,原卫生部为什么要派人到巴斯德终止研究并没收样本?为什么不向病友公布巴斯德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不进一步查清病因呢?为什么只相信北京地坛医院医生李兴旺、宋美华所出具的“恐艾症”、“精神因素致病”结论,而不考虑巴斯德研究所的发现呢?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请各位领导明察。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转眼四年过去了,老病友犹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更多的新感染者却纷纷出现,时间证明、事实证实“精神致病论”是草率的、是不科学的、是缺乏人道的、是荒谬的、是没有说服力的。既然专家认为无传染疾病存在,为何老病友病症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身体越来越差?为何2011年后感染人数越来越多?为何病友家人也会遭殃?为何这群病人的症状如此之多、特征如此相似?难道天真无邪的孩子也会恐艾而出现症状?难道不知情的家人也会因精神因素致病?难道精神因素会导致舌苔厚白、牙根萎缩、牙齿脱落、皮下虫爬感、关节响痛变形、内脏发生各种病变?百度上,微博上,论坛上,微信上,QQ上等等网络,感染者求助的帖子数不胜数,其中腾讯微博上感染者求助的帖子就有数百个,一些帖子一年时间转发量高达将近7万次。事实胜于雄辩,我们相信国家、相信科学、尊重权威,但我们更相信实事,我们既不是在制造谣言,也不是在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病症它真实存在。它在折磨着我们的身体,摧残着我们的心灵,摧毁着我们的家庭,危害着我们的社会……
在病友的求救下,有好心专家研究过此病,有媒体记者、正义学者在网络上呼吁过,明明知道可能存在某种感染,但绝大多数专家及研究机构避而不谈、讳莫如深或以原卫生部曾经定性过的“精神因素”打发了事,把原本属于医学的问题政治化,加大了揭示真相的难度。日重庆第三军医大公布了其调查研究报告,称类AIDS综合征现象不能完全用心理因素予以解释,其呈现的临床特征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规律性,亟待开展深入研究进行分析(附件3:第三军医大调查检测报告)。2014年10月在广州一家生物研究机构的帮助下,七位病友代表检测的逆转录霉活性浓度全部高于常人,辅助证明了我们体内有异常特性存在(附件4:逆转录酶活性荧光定量检测报告单)。北京大学免疫系王月丹博士撰文称,媒体先不要急于否定不传染,呼吁社会关注该群体,并指出鉴于此项研究难度很大,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个人民科式的研究是很难成功的,国家层面应开展此项研究。广州病毒研究所周荣博士团队开展过研究,并试行康复性治疗,周荣博士认为这类病人的问题很复杂、已是个社会问题,要解决他们的问题需要多学科专家的联合行动才行(包括感染科专家、心理科专家、病原学专家、免疫学专家等),单靠我们的力量,或按常规方案去诊治和处理是很难解决他们的问题的。以上各方研究均未查到致病原,各种治疗只能一定程度缓解病情,不能彻底治愈,这说明了此病有它的复杂性、隐蔽性、未知性、长期性、可怕性。北京医生梁建在接到病患的求助后,认为不明病原体分离工作很复杂,不是一、两家医院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国家统一指挥、调度。一切的谜团和未知恳请国家去研究、去发现、去揭示致病真相。
当前,此病感染人数众多,从病友们收集的感染者信息来看,感染途径多种多样,从性传播到到血液传播到长期共同生活传播等;感染群体涵盖不同行业、年龄,从农民工、商人从到军人、国家公务人员,从中老年人到青年人到儿童,从高危人群传播向普通人群传播;感染地点遍及全国各地,从两广到京沪、从江浙到成渝、从东北到西北,从城市到农村。一切的一切,它证实此病与心理素质、文化程度、地位高低、地域环境等无关联。明明白白的事实、真真实实的疫情、成千上万的病友怎么就沦为精神疾病了呢?尤其是近几年人数不断扩大的感染人群,说明了此病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多、社会危害性大,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啊,人民希望生活美好,孩子希望健康成长,中青年希望工作更好,老人希望晚年幸福,患者希望病有所医,而这一切对于我们病患来说,它是多么大的奢望,从染病以来,我们只有无边的苦海、无限的懊悔、无声的叹息、无助的眼泪,每天度日如年、心如刀绞、倍受煎熬,尤其是“精神致病论”就像万重大山压在我们身上,使得我们不能翻身,求助无门,求医无药,今天我们部分患者带着家人的希望、病友的重托和对生命的渴望,求助中央,请求中央帮助,想病友这所想,急病友之所急,国家是病友最后的希望,如中央不加重视,我们将走投无路,在此全体不明病原感染者恳求中央:&
一、&直面问题,不打压不回避。因为我们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可怜群体,而且疫情关系输血安全、公众健康、政府威信、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抛弃原卫生部、国家疾控心所认定的“精神致病论”,正视疫情,重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深入认识,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殃及无辜。
三、成立国家研究中心,调集全国知名专家,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集中攻关,查找传染原,研发药物,开展治疗,拯救苍生。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允许科研机构、大一、&专院校、社会力量参与研究。
四、&认识具有反复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务之急是要确认此病具有传染性,阻止传播,恳请国家进行相关科学实验。
五、&乞求中央领导回复病友,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监督权,维护生命尊严。
如今,感染此病的人数仍在增长&,基数在不断扩大,其传播途径多、传播方式隐蔽、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性大,很有可能是一种高传染性且隐蔽性强可慢性致命的新型传染病,如果任其肆意传播,后果不堪设想。公众健康是社会的大事,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的追求,请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请李克强总理布置、请王歧山书记监督、请刘延东副总理抓实,采取果断措施,救苦难病患于水火,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以上内容均属事实,如有虚假,病友们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
&&&&&&&&&&&&&&&&&&&&&&&&&&&&&&&&&&&&&&&&&&&&&&&&&&&&&&&&&&&&&&&&&&&&&&&&&&&&&&&&&&&&&&&&&&&&&&&
&&&&&&&&&&&&&&&&&&&&&&&&&&&&&&&&&&&&&&&&&&&&
&428位不明病原感染者代表及家庭泣求
&&&&&&&&&&&&&&&&&&&&&&&&&&&&&&&&&&&&&&&&&&&&&&&&&&&&&&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老公得了阴虱,我在娘家住了一晚会传染给家人吗我老公得了阴虱,几天前我在娘家住过,不知道这样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建议是把你用过的传单和被罩都要消毒处理。
患有阴虱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发现此病,要对病人、配偶、性伴侣或密切接触者同时进行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勤更换衣裤、被褥,勤洗澡。一定要对换下衣服进行消毒。可以用开水烫洗衣物消毒。
(3)治疗一定要彻底,要及时涂抹玉锦汐诗乐净精华膏去阴虱,一般需要5-7天就治好了。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就诊,尽可能剃除阴毛并用火将阴毛烧毁,内衣、衬裤要煮沸或熨烫,配合用药,可达到治愈目的。
1、阴虱病简介:
  阴虱病是由寄生于人体阴毛根部的虱子所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它是目前较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之一,世界各地均有。阴虱病多发生于性旺盛的青壮年...
阴虱病会传染.但不容易传染,这和阴虱的特性有关.阴虱特懒,喜欢咬在阴毛的毛囊处不动.所以它不易从一处转移到另以处.阴虱主要通过卵来传染,使用不洁净的被褥,不洁净...
阴虱病无论用哪一种药物都是首先要剔除阴毛的,因为阴毛的存在常常是会导致用药不测底会导致阴虱病的复发的,这个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来洗一下,然后涂...
你呐别急,我有经验。
消灭虱子不难。
几年前,我家请来一位服务员,来了第二天才发现她头上有虱子,当时去药房,也没买到柏部,又去商店,...
答: 应该是子宫没有恢复好,去医院看看吧
答: 皮肤和眼睛泛黄,是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表现;面色晦暗是肝炎信号之一,与太阳晒黑的皮肤不同,肝病病人会面部暗淡而无光泽度;严重的黑眼圈也是慢性肝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其...
答: 一个人得了肝炎以后,无论是本人还是家人,都想知道要注意什么问题,也就是说在起居饮食劳作方面有何禁忌。概括来说,有以下12忌:
1、 忌用药过多
答: 建议分开服用.中药调理也包括治疗咳嗽的话可以不用服用小儿消积口服液了.在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就好了.
大家还关注
甘肃省疫苗及注射器管理平台网址 甘肃省疫...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阴滋病”事件后续:疾病传染与否说法不一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阴滋病”事件后续:疾病传染与否说法不一
  “真的会传染给家人吗,我现在都不敢回家了。”5月9日,怀疑自己感染了“阴滋病”的陈先生致电《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4月初,国家卫生部通报称此症状仅是恐艾症,不具传染性。昨日,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再度重申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但5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布研究结果,称“阴滋病”并不仅仅是“恐艾”的心理因素,其中发现了已知病毒感染,而且病原体可以经过性接触或密切接触感染。
  究竟“阴滋病”是什么,能否传染,政学不一的说法让更多的“阴滋病”患者陷入了恐慌。
  传染性政学说法不一
  现如今,在本报记者加入的几个与“阴滋病”有关的QQ群中,能否传染成为讨论的焦点,一位网友号召大家组团向国家卫生部请愿,要求对“阴滋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再次排查,这个意见立即得到其他网友的赞同。
  “总得给个有诚意一点的说法。”这位网友说。
  2011年4月初,对于炒得沸沸扬扬的“阴滋病”,卫生部通报称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没有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也表示“阴性艾滋病”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状的表现。
  4月11日,邓海华再次强调,“阴滋病”人群所患的不是某种传染病,相互之间没有传染,密切接触者也没有被传染的情况,公众对这一点也不需要担心。
  这个说法显然没有得到公众的满意,陈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当时卫生部给出的结果就相当于说我们都不需要去治疗,完全是心病。
  5月6日,钟南山却在广州发布了与之不同的检查结果,其显示,未发现艾滋病毒及其相关标志物,但有80%的受检者感染了与性病相关的病原体,并且其中多数是感染了EB病毒(人类孢疹病毒),病原体转化为慢性病后潜伏在白细胞中,引发类似艾滋病症状。
  而上述病原体可以经过性接触或密切接触感染,可以慢性化或在白细胞中潜伏存在,并影响人体相关免疫功能,形成就检人员部分主诉症状,比如反应性关节炎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比如,EB病毒可经唾液传播,他建议采用公筷避免传染。
  同时,钟南山也强调,通过这个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群人所产生的症状,并不仅仅是“恐艾”的心理因素,其中存在的已知病毒,很多是在唾液或白细胞中发现的。
  患者怕传染住进宾馆
  钟南山的研究结果再一次引来热议,5月8日晚,几个与“阴滋病”有关的QQ群炸开了锅,多位网友表示住进了宾馆,怕传染给家人。
  昨日,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媒体的提问,其再度重申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我们做的六个省市的科学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通过虚拟空间走到一起的人群,不构成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会对其他人构成健康的危害。”邓海华说。
  对于EB病毒,邓海华表示,咨询了从事EB病毒研究50余年的曾毅院士,曾毅表示,EB病毒是健康人群中很常见的一种病毒,三到五岁儿童的感染率达到90%以上,而且以后是终身携带,一般不会引起这个人群所说的这些病症。
  不同的释疑令人愈加模糊,陈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他2010年在一个娱乐场所应酬后,不久发现了自己口腔溃疡、淋巴肿了起来,不久舌苔长出绒毛,“每天早上起床,都觉着肩关节疼得厉害,不扶床都立不起来腰”。
  他怀疑自己是否得了艾滋病,立即去医院化验,结果令他欣慰,而伴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他又开始担心起来,匿名打电话问了当地的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部门,均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而在网上搜索该症状时,他发现了全国还有好多与此类似症状的人,他们聚集在QQ群上对各自的症状进行讨论。
  “之前,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治,现在更加关注是否真的能传染。”陈先生说,他现在整天无精打采,在恐慌中度过。
  传染病防治滞后
  事实上,自从2009年6月以来,这种类似艾滋病急性期症状的病症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2009年9月,中国疾控中心着手对59名“病人”进行了第一次调查检测,但其检测结果和初步结论并未得到该人群认可。
  2010年5月,又将血液标本送往美国检测。月,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开展了系统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得出的结果始终是排除了艾滋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可能。两年多过去了,都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复,
  陈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从他去年患病到现在,对于“阴滋病”的讨论铺天盖地,说法从来没有统一过,而最令让他气愤的是,几乎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站出来说这个病到底怎么治,如何治得好。
  据了解,钟南山也并不敢肯定能够治好这个人群,目前对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的,用了阿奇霉素、大光霉素、头孢三代抗菌素等,也有人经过一段时间再检查后发现病原体转阴,这证明药物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效果如何,有待继续观察。
  而卫生部昨日给出的回复是:这个人群每个个体都可能有这样那样身体上的不适,我们从来没有否认这一点,也建议他们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诊断和治疗,包括像钟院士这样权威的专家和他们的医院。
  专门研究卫生政策和公共领域的专家胡飞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称,究竟“阴滋病”是什么,能否传染,不能通过症状来分析,还是通过临床的诊断,但为何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确切结果,也说明了我国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还没有真正赶上社会的需求。
| (编辑:SN0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部感染会传染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