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患者不能手术,还有什么办法能延长患者生命

石磊&& 宋晓斌& (昆明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外科&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当前认为影响胶质瘤预后的有以下因素:1 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越完全,预后越好;2肿瘤的组织类型,肿瘤病理级别越高,预后越差;3 年龄,年轻患者预后较好;4 术后放化疗 术后行及时正确的放化疗,预后较好。
【关键词】 胶质瘤& 预后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2
&&&&&&&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肿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的40%&5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复发率高,生长迅速等,预后差。故正确判断胶质瘤的预后很有意义,但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和文献,现就目前研究现状和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1& 手术方式
&&&&&&&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胶质瘤的主要手段。陈志N等[1]认为手术治疗目的为:(1)明确病理诊断;(2)减少瘤体;(3)缓解颅高压症状;(4)延长生存期及为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有文献报道[2], 肿瘤切除程度与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肿瘤切除越完全,其生存期越长,生存质量越好。肿瘤全切除与部分切除患者的疗效有显著差别。特别是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如果能全切除,则明显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3]。其他学者也持相似观点。马晓东[4]等报道了肿瘤全切除者其5年生存率为48.9%,10年为14.3%,次全切除者其5 年生存率为29%,10年则为0%;活检和部分切除者5 年、10 年生存率均为0%(P&0.01)。而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汪洋[5]等研究认为,病灶的部位是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病灶位于丘脑和脑干部位的预后明显不佳,可能原因是:(1)此处血供丰富,肿瘤乍长活跃,易于复发;(2)此处是大脑重要功能区,手术难度大,外科医师往往只能作活检或部分切除;(3)此处邻近生命中枢,肿瘤一旦进展则会很快危及患者生命。故我们认为手术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完全切除肿瘤而破坏重要的神经结果,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 2& 肿瘤的组织分型
&&&&&&& 世界卫生组织将脑胶质瘤分为四级。I,Ⅱ级为低级别肿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肿瘤,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病理级别越高,预后越差,是评判病人预后的最主要指标之一。王君[6]等通过对80例胶质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肿瘤本身的恶性等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按5年生存率计算,一级为80%,二级为34%,三四级均小于15%。宋歌[7]等通过对32例脑胶质瘤患者分析显示,星形细胞瘤I~II级的1年生存率为58.8%,而星形细胞瘤III~Ⅵ级则下降至20%。3年生存率分别为23.5%和0%。刘建辉[8]等认为,高度恶性胶质瘤和组织上如有坏死、细胞密集、核异形性、较多的核分裂和血管周围浸润表明肿瘤恶性程度高或具有间变和生长活跃的特点的肿瘤预后较差。通过对79例胶质瘤患者统计结果同样显示低级别胶质瘤病人有相对较小的生存风险,而高级别和较多的核分裂相则明显缩短生存时间(P&0.05),钙化提示预后良好(P&0.02)。
&&&&&&& 3& 年龄
&&&&&&& Carso[9]等认为,年龄是影响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患者年龄越小,生存时间越长,两者呈负相关。杜谋选[10]通过对89例胶质瘤病人的研究显示年龄&40 岁、40&59 岁、&60 岁之间预后显著不同(P&0.01)。但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年轻患者所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同时还发现年龄于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不同, 高级别肿瘤患者往往年龄较大(P&0.01)。故年轻患者预后好可能与肿瘤分化较好以及术前机能状况较好有关。
&&&&&&& 4& 放疗和化疗
&&&&&&& 术后放疗可使胶质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10%&20%左右[11]。由于胶质瘤浸润性生长型的特点,外科手术难以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完全切除,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已成共识[12]。放疗[8]对高度恶性的胶质瘤病人可显著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全脑放疗对高级别肿瘤病人并无益处(P=1.000),相反却增加了放疗的反应。对不能根治性切除的低级别肿瘤或肿瘤复发而又缺少其他有效控制手段时仍可考虑放疗化疗。对低级别胶质瘤来说,KAram[13]等研究显示,术后放疗组和术后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并无差异。王鹏[14]等研究认为对于高级别胶质瘤的患者,术后选用合适的剂量与方法进行放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而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放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大。
&&&&&&& 化疗作为胶质瘤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已成为胶质瘤治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恶性脑瘤的首选化疗药物是亚硝脲类,而近年来研究的较多的是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为口服的第二代烷化剂,Pace[15]等认为TMZ在低级别胶质瘤的化疗中有明显的疗效。其在研究发现, 6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76%,12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39%。同时,他们还注意到,伴有癫痫的患者是明显获益的。近年20来,替莫唑胺已逐步成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首选化疗药物。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16],替莫挫胺联合术后放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两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26.5%和1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目前,替莫唑胺已逐步成高度恶性胶质瘤患者的首选化疗药物[17][18]。
&&&&&&& 结语&
&&&&&&& 若患者手术切除完全,年龄轻,体质好,低级别肿瘤,术后行及时正确的放化疗,那么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陈志N,刘灵慧等。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945-947
[2]黄小平,陈建良,张清平等.脑胶质瘤146 例手术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 : 215-218
[3]Smith js,Chang EF,Langborm kR ,et al.Role of extent of resection in the long-tem outcome of low &grade hemispheric gliomas .J Clin Oncol,):
[4]马晓东,周定标,童新元等;幕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生存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84
[5]汪洋,盛晓芳,高分级神经胶质瘤112例术后放、化疗疗效及其预后分析[J],肿瘤,):668-672
[6]王君,周敬安等,影响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等预后相关因素的Cox回归分析[J],中国临康复,):
[7]宋歌等,脑胶质瘤32例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5),554-556
[8]刘建辉,刘安文等,脑胶质瘤预后多因素COX模型生存分析[J],江西医学院学报,):121-123
[9]Carso KA,Grossman SA, Fisher JD,et,al.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in adult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lioma enrolled onto the new approaches to beain tumor therapy CNS consortium phase IandⅡclinical trials,J Clin Oncol,):
[10]杜谋选,袁军。影响人脑胶质瘤的预后因素[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45-148
[11]毛睿,尚革等,68例脑胶质瘤术后治疗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Apr 30(4):375-378
[12]刘泰福.现代放射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社,.
[13]Karim AB,Afra D, Comu P,et,al,Randomited tril on the efficacy of radiotherapy for cerebral low-grade glioma in the adults: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Council Study BRO4:an interim analysis.Int Radiat OncolBiolPhys,):316-324
[14]王鹏,焦保华等,脑胶质瘤病人的预后多因素生存分析与相关性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417-421
[15]A. Pace, A. Vidiri, E. Galie, et al. Carapella Temozolomide chem2otherapy for p rogressive low2grade glioma: clinical benefits and ra2diological response [J]. Ann Onc, ) :
[16]Stupp R, Mason WP, van den Bent MJ , et al. Radiotherapy plus concomitant and adjuvant temozolomide for glioblastoma. N Engl J Med, -996
[17]Corsa P,Daris S,Raguso A,et,al.Temozolomide and radi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high-grade gliomas .Turmor,):299-305.
[18]Van-den-bent MJ,Hegi ME,Stupp R,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use of chemotherapy in brain tumors.Eur J Cancer,):582-588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脑胶质瘤患者如何护理
更新时间: 08:04:13
健康分享者:ma
该经验由 askb 发布经验求助,查看TA的任务需求
脑胶质瘤是老年人比较容易发生的脑内肿瘤,它一般发生在60岁左右的老年人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到7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下降,一旦确诊脑胶质瘤,最好做手术进行治疗,将这种肿瘤切除,但是一般老年人得了脑胶质瘤之后,恶性程度比较高,首先要判断一下恶性程度,它往往和其他的组织合并生长,不容易全部的切除,并且在切除以后也比较容易复发,所以对于老年人身体情况不是太好的,往往进行保守治疗。
步骤/方法:
脑胶质瘤的患者,由于脑子里面长了个东西,如果它长在一些功能区的话,会出现压迫,导致手脚的活动受限,或者出现眼睛看不清东西的现象,有的患者压迫了头部的神经,会出现头疼的现象,这个疾病而一般来说,做头颅ct就比较明显的检查出来。
得了脑胶质瘤的老年患者,除了进行正常的用药治疗外,放射治疗也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法,它能够缓解肿瘤的复发时间,延长患者的生命,在治疗的同时,对老年人进行高素质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的患者的生存时间,关系极大。
得了脑胶质瘤的患者,平时在饮食上一定要少吃油腻和肉类,尤其是高脂肪的食物一定不要吃,平时饮食尽可能的清淡,多吃一些青菜,如芹菜,萝卜,黄瓜等,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一定不要吃,因为他不利于肿瘤的治疗,有可能使肿瘤进一步加重。
注意事项:
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因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好转,平时家属在护理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不要惹老人生气,事事依着他,就像老小孩一样,同时给他安排适当的体育锻炼的机会,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订阅到邮箱
脑胶质瘤热门相关
脑胶质瘤精彩推荐
脑胶质瘤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甲氨蝶呤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可单独使...
参考价格:¥547
咨询实录推荐疑问?如果脑胶质瘤无法全切,手术还有什么用?
脑胶质瘤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临床很多患者确诊后非常恐惧,希望通过医疗手段彻底治愈,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方法彻底治愈,可是在手术之前对于脑胶质瘤能否全切的问题,想必医生都会详细为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
脑胶质瘤是否能全切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比如肿瘤的大小、级别、位置以及医生的手术经验。对于低级别的、边界比较清楚的胶质瘤可以全切,尤其处于大脑无功能区的肿瘤,如在额叶、枕叶、颞叶的边缘区域的低级别胶质瘤,通过手术全切,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在额叶、颞叶边缘区域的高级别胶质瘤,通过扩大切除肿瘤范围,少部分患者是能够将肿瘤全切的。但是对一些特殊病例不能够一味追求全切,否则会损伤大脑的神经功能,反倒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重要功能区的胶质瘤,手术的原则是在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也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神经功能。
脑胶质瘤无法全切,那么手术还有什么用?
手术主要有几个目的:
第一,通过手术可以明确病理诊断。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只是凭经验粗略诊断肿瘤的级别和恶性程度,而通过术中活检,可以对肿瘤进行
明确的分级分型。明确肿瘤的病理分型对于后续的治疗以及判断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
第二,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就算有的脑胶质瘤没法达到全切,但如果胶质瘤的切除程度达到90%以上,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也具有重大作用。
当然,有些患者的颅压非常高,甚至短期内威胁到生命,那么首先手术切除肿瘤可以迅速有效的降低颅内压,缓解暂时的危险,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机会。
虽然有的胶质瘤不能全切,但行大部切除,尤其切除70%以上的病例对延长生存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贾栋主任微信:jiadongdr
贾主任电话:
今日搜狐热点垂体瘤、神经内镜...
高阳的咨询范围: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京ICP证030609号 本站通用网址:凤凰网
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浏览[专访]天坛医院高之宪: 近2000台胶质瘤手术经验的忠告 第一次手术对延缓复发至关重要 不能全切有...
我的图书馆
[专访]天坛医院高之宪: 近2000台胶质瘤手术经验的忠告 第一次手术对延缓复发至关重要 不能全切有...
神外前沿讯,坐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十病区并不宽敞的主任办公室里,态度和蔼、举止稳重的高之宪主任谈到中国脑胶质瘤规范化治疗的问题时,就变得有点激动。“目前,无论医生和患者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都有一些常识性的观念错误”,高之宪教授说。比如,认为脑胶质瘤切多切少都一样的观点,就是大错特错。高之宪教授想以二十几年来近2000台亲自主刀的脑胶质瘤手术经验告诉大家:低级别脑胶质瘤有长期生存的希望,但关键在第一次手术的选择,如果肿瘤不能全部切除,将可能刺激肿瘤的生长。能否切除干净,主要看术者的临床经验,这是神外医生的“硬功夫”,而不能只依赖于外部设备或技术。以下是《神外前沿》与高之宪教授的对话实录:
神外前沿:脑胶质瘤现在的治疗观念上有哪些误区?高之宪:在神经外科做颅脑肿瘤的话,第一个要接触的病,可能就是胶质瘤。胶质瘤实际上是神经上皮肿瘤中的一种,常常起源于神经胶质。在大脑中主要有神经元,神经胶质和血管,神经胶质所占的体积很大,所以发生肿瘤的比率是颅脑肿瘤中的第一位的。得了胶质瘤之后,我们以前对其认识不是很全面,在20年前是一个治疗效果很差的疾病。后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一些胶质瘤并不是那么可怕。一个疾病如果最终导致病人失去生命了,那就是一个很严重的病,如果导致了病人功能出现障碍了,也是很重的病,那么假如一个病通过治疗没有导致病人失去生命,功能也是不错的,那我们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就是比较乐观的。在既往大家都认为胶质瘤是不好治不可治,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这个观念其实要改变。胶质瘤确实是一个恶性肿瘤,但是如现在的乳腺癌、甲状腺等一些癌恶性肿瘤,通过治疗已经是一个慢性病了,病人可以长期生存,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这样大家就没有很强的畏惧心理。那低级别胶质瘤也能够把它看成一个慢性病。这个是要重新认识的疾病,起码我们医生要重新认识,就是真正搞胶质瘤治疗的专家,我们应该知道。这样才能把对胶质瘤的正确认识传递给年轻的医生,年轻的医生也会告诉他的病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我们做的工作,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比如我们天坛医院每年有2000例左右的胶质瘤病人,其中大部分胶质瘤都是低级别的。二级以下的都属于低级别胶质瘤,胶质瘤母细胞瘤和间变星型细胞瘤是高恶性胶质瘤。我们神经外科大夫首先就是面对低级别胶质瘤治疗效果这个问题。我们经常给病人说,你手术后可以恢复工作和家庭生活,可以回归社会,这就证明治疗没有造成病人严重的功能障碍。这就是一个观念认识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是有多数医生和病人,都没有这么认为。可能因为是在他身边看到的胶质瘤病人,大多数情况是不好的,手术以后功能障碍比较严重,而且复发的很快,恶性转化而变成高恶性的胶质瘤,最后就失去了生命。所以,大家都认为胶质瘤治疗很棘手,但我恰恰认为低级别胶质瘤是一个可以治疗的疾病,能够让病人得到非常满意效果的疾病。而我们这里的大部分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都获得了这种满意的治疗效果。很多病人长期和我们接触,都变成朋友了,因为每年都要来复查,很多人十几年过去了,都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神外前沿:您对低级别胶质瘤的确切定义是什么,是依靠组织病理还是分子病理?高之宪:分子病理是在这几年临床认识的,尤其是2016年纳入病理学诊断中,以前都是很少参考分子病理的,我们依照的是之前的分级,就是二级的星形细胞瘤和和少枝胶质瘤。在没有分子病理之前,我们已经搞了很多年的工作了。二级就是低级别胶质瘤,一级属于良性肿瘤。三级和四级(间变星形细胞瘤、胶质瘤母细胞瘤)是高恶性高级别胶质瘤。分子病理只是大体病理的补充,一定要在大体病理的基础上,分子病理给予细分,单靠分子病理不是很确切。
神外前沿:您提到低级别是大多数,在神外十病区,低级别胶质瘤占比大概多少?高之宪:我们病区收的高级别肿瘤比较多,可以说是天坛医院各病区收高级别胶质瘤最多的,即使这样我们病区高级别胶质瘤占比四分之一,低级别占比四分之三左右。但是低级别胶质瘤复发之后,基本上都会转化为高级别肿瘤,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更凸显了第一次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为什么原来医生对这个疾病也无望,病人也对这个病失去信心,一听到胶质瘤,不管低级别还是高级别的,都感到很害怕。恰恰是没有抓住低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治疗,甚至术后几个月就转化为高级别肿瘤了,这个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能够看到的问题。
神外前沿: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低级别胶质瘤有效治疗,这个是怎么做到的?能够保障不复发?高之宪:主要是延长它的复发时间。因为低级别肿瘤,大多数要复发的。以前经常一两年就复发了。现在可能过了七八年了,还在正常生存,而且大部分病人就是这样的。假如肿瘤病人正常生存五年以上时间不复发,病人的治疗就会有更多的期望。这个原来我们做的效果不好,确实有低级别肿瘤病人一两年转化为高级别肿瘤,高恶度胶质瘤(WHO IV级)的生存时间在国际上也就是一年时间左右。这就是治疗的问题,我们做了很多年了,用很多的精力来做胶质瘤的临床治疗。现在已经把低级别胶质瘤,变成一个常见的慢性病。就是病人通过治疗以后,能够恢复工作恢复生活。至于什么时间复发,那就间隔越长越好。
神外前沿: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使低级别胶质瘤变成慢性病?高之宪:大家非常关注,如何做到。我的回答是一定要把低级别的胶质瘤,在第一次手术的时候,全部切除肿瘤。甚至我们在做手术的时候,往往切除的程度,比影像学显示的程度还要大一些。如果这个肿瘤,真正做到影像学全切除,那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多数病人一定会长期生存的。除了手术之外,现在没有一个更有效的方法,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因为我们天天在临床工作。
神外前沿:那您说的这个全切除,是沿着水肿带全部切除吗?高之宪:不是,我指的全切除,标准就是在手术之后,复查磁共振的时候,原来看到的病变影像都没有了。其实这个标准,往往还不够。
神外前沿:还要结合电生理监测的指标或影像学检查?高之宪:不是电生理。并且因为低级别胶质瘤,在影像学上,有的界限相对清楚,有的界限不相对清楚。对于那些不相对清楚的,难以用影像学来判断是不是全部切除了。现在有研究显示,FLAIR序列的检测,能够鉴别低级别胶质瘤是否真正全切除。但将来不一定看这个指标,因为真正的组织学上全切除,要在切除后所有的边缘取病理,如果没有肿瘤了,这才是组织学上全切除。我们追求组织学的全切除。所以说我们常常在手术中,实际的测量切除肿瘤的大小,要比影像学还要略大一些。
神外前沿:略大一些几毫米吗?高之宪:都不一样。因为胶质瘤有异质性,它的组织学也不一样。它的表现形式也不是一样的。有些低级别胶质瘤,是软的稀薄的,在显微镜下特别容易辨别的,界限分明。但有的没有界限,怎么做到全切除,这也是很多年轻大夫问的我一个问题。说是不是可以借助导航、术中磁共振、B超、黄荧光等等来完成。我告诉他们,没有一个工具能给你彻底的帮助。因为即便磁共振,在判断有些低级别肿瘤的时候,也是模糊界限,那么你在手术中做了一个磁共振,是不是能判断了呢,还是不一定。而且我们不可能一次一次把病人推到磁共振室去检查。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手术显微镜下的辨别,在手术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以后,根据肿瘤质地的颜色,硬度,甚至是供血情况,来分辨这是肿瘤组织还是正常的脑组织。同时要参照肿瘤所在部位的脑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才能达到肿瘤的全切除。这个全切除的概念,首先达到影像学上的参数,就是术后做磁共振没有肿瘤显示了,第二是很可能比影像学切除要进了一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多病人的随访显示,他都在长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神外前沿:那您每年大概亲手做多少台胶质瘤手术?一共从事了多少年了?高之宪:我近几年每年的胶质瘤手术在近200例。应该从我开始主刀做胶质瘤,但是前期少一点,每年都是100多例左右。这是说我做的,我参与的胶质瘤手术就更多了。
神外前沿:这二十年您做过将近2000台?高之宪:应该是的。应该说我在胶质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各个部位的胶质瘤。
神外前沿:您说的手术显微镜下的辨别,主要靠个人的经验?高之宪:靠经验。现在很多医生问我,你觉得如何能把胶质瘤完全切除,我说这个不是我能说清楚的,我确实说不清楚,因为每一例和每一例不一样,这恰恰是个难题。而且再次强调一下,你不能依赖任何一个工具,就帮你完成全切除,导航、B超、黄荧光等都不可以。所以说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多重要,确实很重要。尤其对于脑肿瘤,一个脑外的肿瘤,如脑膜瘤,听神经瘤,鞍区的垂体瘤等等,是界限分明的。做到全切除有个判断标准,胶质瘤是没有的,所以我只能说是影像上全切除,不能讲组织学全切除,因为组织学全切除的判断标准太困难了。
神外前沿:按照您的观点,这是给很多医生浇了点冷水了,因为有些医生还是希望在辅助手段上有所突破和依赖?高之宪:浇了一个很大的冷水,为什么呢?我这里什么都有,也什么都用,但是我都不能依赖他们。我要我们的年轻大夫,一定要用这些辅助的手段,来帮助你完成胶质瘤的切除。但是这些辅助手段不是只有天坛医院有,大家都有,为什么还做不到肿瘤的全切除?所以说,我们培训胶质瘤临床专家,在手术这方面非常重要。因为第一次手术全切除之后,病人就获益了,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神外前沿:按照您的说法,作为胶质瘤治疗来说,它的第一次的手术切除是最重要的?高之宪:最重要的。
神外前沿:外科怎么能够切除,还要靠医生的手术基本功?高之宪:医生的临床经验手术经验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困惑大家的地方,阻碍大家对这个疾病能够做到一个标准。
神外前沿:您说有些胶质瘤很难分辨其界限,所以有些观点认为,胶质瘤手术是最好做的,因为切多切少都一样,病人也分辨不出来?高之宪:这个观点是个大错特错。这就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很多的医生和病人,得了胶质瘤以后就无望了。因为他们看到了,手术后的病人很快复发了,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当然,这也不能怪我们的医生,因为我们的医生去辨别它的时候已经很困难了,而且又是脑组织,又怕损伤它的功能损伤。这就是为什么,在大的胶质瘤中心,在有经验的专家那里,能把胶质瘤做的比别人要好一点。所以我一直呼吁在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中,首次手术的重要性,以及培训我们临床大夫的重要性。不是说谁都能切。现在是谁都能切,但是要看治疗效果,病人能活多长时间。另外,即便全切了,但是也有5%-10%左右的人是在两年内会复发的,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了。我们做的手术后,患者两年内复发的非常少见,但是也有。这个我们将来进一步研究,比如把分子病理学,加到了我们病理组织诊断中,帮助寻找原因。
神外前沿:如果能全切除的话,那么低级别胶质瘤,还需要做其他的辅助治疗吗?比如说放疗,化疗?高之宪:需要,因为指南上规定了,大概在2010年之前,几乎我们所有的低级别胶质瘤病人都要做放射治疗。但是现在我们根据NCCN指南,对于40岁以下的,全切的已经不做放射治疗了。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对于一部分大于40岁的肿瘤全切的病人,我们也要病人暂时不要放射治疗。因为放射治疗带来的辐射损伤是一定会存在的。
神外前沿:因为放疗可能造成假性进展?高之宪:对于造成假性进展,原因比较复杂。原来假性进展发病率低,现在高一点,现在主要是替莫唑胺在临床使用之后,对高级别胶质瘤同步放化疗,有些发生假性进展的多了。因为替莫唑胺,本身对放射性是增敏作用,就是同样的放射剂量,它可能受到放射线的损伤。这个在低级别胶质瘤比较少见,因为低级别胶质瘤目前不主张同步放化疗,一些国外的实验,提出高危因素的低级别胶质瘤,也应该同步放化疗,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做,还是主张单纯放射治疗。有统计数据,早期放疗,还有肿瘤复发后放疗,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变化差别不大。所以,低级别胶质瘤,能不放疗的还是不放疗。
神外前沿:那低级别胶质瘤的化疗怎么办?高之宪:如果肿瘤全切以后我们不建议化疗,只有少突胶质细胞瘤,也叫少枝胶质细胞瘤,可以单独化疗。
神外前沿:那其他的二级的胶质瘤都不化疗了?高之宪:肿瘤全切除后不用化疗。
神外前沿:那病人经济负担也降低很多?高之宪:对,而且他很快回归工作了。我们是这么做的,这对病人太重要了。
神外前沿:但是我们看到类似病例,咨询过国外专家和国内专家,但是大部分也是建议二级胶质瘤需要化疗?高之宪:我们见到一些医院,包括国外的医院,很多都是没有做到肿瘤全切的,影像学上还存在。这个时候确实不但要放疗,而且要化疗。
神外前沿:这些患者全切后功能如何?高之宪:这么大量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要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我们没有明确的功能损伤,至少我们做到了。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很多医生就是为了保护功能,而没有做到肿瘤的全切除,这是一个误区。低级别胶质瘤,无论长在哪里,都几乎可以做到肿瘤全切除。低级别胶质瘤,假如做到肿瘤全切除,预后又很好。不要借口保护功能,来使肿瘤得到残存。但是,确实有一些低级别胶质瘤很难做到全切的,我们要承认这个现实。所以不能太绝对,说都能做到全切除。那对于这部分病人,我们真的要放疗,真正需要化疗,或者寻求别的办法治疗,所以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神外前沿:也就是说,因为手术技术不能全部切除低级别胶质瘤,所以在选择放疗和化疗?高之宪:对,他就是没有切除完。因为胶质瘤,有人说所有的人都能切,但是不是全部切除,还是说只切了一点。如果没有全部切除,反而有可能会刺激肿瘤的生长,很快就转化恶变。这才是胶质瘤治疗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胶质瘤治不好,为什么很快就复发了,有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全切了,没有全切反而打破了它的平衡。为什么有人说,胶质瘤短期暂时不做没有变化,人还活着,而一做手术,反而很快病人就严重了的原因。这个生态的平衡,机理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手术以后,会刺激这个肿瘤的恶性转化,目前是我们临床的一个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神外前沿:关于高级别胶质瘤(GBM),天坛神外十病区的治疗效果怎么样?高之宪:我们的效果非常好,比如说老年胶母,是胶母中预后很差的一类,我们的文章已经发表在2016年11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了,我们70例60岁以上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5月,远远高于国外的4-8个月的生存期。(这篇文章详见《神外前沿》另外报道)我们病区有很多的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生存两年到三年,对于高度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来说,延长生存期是最重要的目的。
神外前沿: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您主要通过手术,还是通过其他手段?高之宪:第一个重要手段是手术全切除,如果没有全切除,任何补救手段,都是效果很差的;第二个一定要术后的综合治疗;两个手段缺一不可。一句话,无论低级别和高级别的胶质瘤,都要做到全切除。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去研究它。
神外前沿:那么术后这块,综合治疗就是放化疗了?高之宪:对,放化疗。另外,现在免疫治疗,基因治疗,都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放化疗之外的治疗,将来一定会有好的手段。因为我们初步做了一批GP96的病人,GP96是个小的肽,取自于病人的肿瘤,然后给病人做免疫治疗。这部分病人我们做了20例,有长期存活的病人。这个文章我们还没有发表。这让我们看到,同样的放化疗,为什么这个病人就活下来了,而且长期稳定。我们认为,恶性的胶质瘤治疗,手术现在比较重要,但是将来一定是别的手段更重要。我只能说目前来说,如果切不全的话,肿瘤很快就生长和播散了,还不叫复发。要切全了以后,这样给病人提供一个治疗的窗口期,我觉得是重要的。最后,我特别想给大家呼吁一下,我们如何对待我们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手术是非常重要的。高之宪 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神外十病区主任,硕士导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982年-至今),并从师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王忠诚院士,致力于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在颅内肿瘤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了大量的复杂手术,包括鞍区肿瘤,海绵窦区肿瘤,颅底肿瘤,各部位大脑半球胶质瘤,各部位脑膜瘤。在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中对岛叶、底节区、丘脑部位肿瘤完成肿瘤影像学意义全切除,并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擅长对鞍区及海绵窦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对垂体大腺瘤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尽可能做到肿瘤全切除。对颅咽管瘤完成肿瘤全切除并保护下丘脑功能,手术后病人并发症轻微,手术效果满意。对于海绵窦区肿瘤,熟悉该区域正常及病理解剖,完成了该部位复杂的肿瘤手术,并有效保护海绵窦区的神经功能。
馆藏&1515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质瘤患者存活几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