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会长斑增加脑瘤风险吗

扫描我,立刻关注
领育网微信公众号
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得脑瘤的几率
流言欧登塞大学医学院和南丹麦大学的神经学家Dr. David Gaist和他的同事发现,吃激素避孕药——包含雌激素、孕激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女性得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瘤)的几率更大。
真相先前一些研究的结论和新研究是有出入的,目前结论尚不确定。避孕药并非是完全无害的,确有风险和禁忌症,只不过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它对需要避孕的健康青年女性还是获益超过风险的。
  这是一个关于各类避孕药使用和神经胶质瘤(glioma)之间关联的研究,采用的方式是流行病学里面的病例对照研究,具体说就是找到一批患有神经胶质瘤的女性患者,然后再选一批基本条件匹配的未患病女性作为对照,然后比较两组人使用药的情况是否不同,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同,说明可能会和疾病有关。
  这项研究纳入了317个病例,匹配了2,126名对照,分别询问了她们的避孕药使用情况,在校正了一些因素之后,计算了这些药物与神经胶质瘤相关的比值比OR。比值比(Odds
OR)也称优势比、比数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是反映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而OR不应该直接被表述为大范围人群中的风险差异,也应该和基于大量人群的队列研究中的风险比(RR)加以区分。
  结果发现,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避孕药的使用确实存在差别,在只含孕激素的避孕药以及长期(5年以上)的情况下,这种差别更明显。把长时间使用只含孕激素的短效避孕药作为暴露指标的话,OR可以达到2.4。而在复方避孕药中,这种差异相对不是那么明显(ever
use ≥5 years: OR 1.8; 95% CI: 1.2–2.9; 193 exclusive use ≥5 years: OR 1.7, 95%
CI: 1.1–2.8)。
  目前看来,现有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得出的结论还是相当不一致的。这篇论文在讨论部分也说到,之前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大多只发现了避孕药使用和神经胶质瘤之间很弱的关联,或者没有关联,甚至还有发现负相关的。研究者对此也进行了分析,认为之前的研究针对的是中老年女性,而他们研究的是50岁以下的人,所以可能这种效应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不过,对50岁以下人群的研究数据是不足的,所以这一点也不能确定。
  此外,作者自己也指出了一些研究的局限性,关于宫内节育系统(释放孕激素)的数据提示,可能存在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混在因素。最后他也表示,论文虽然引起了关于口服避孕药与脑癌之间的关系的争论,但这并不是人们停止避孕的借口。
[1]吃口服避孕药也许会增加得脑瘤的几率[DB/OL],蝌蚪五线谱。
[2]窗敲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得脑瘤的几率吗?[DB/OL],果壳。
欢迎关注领育网微信公众号(lingyuwang0123)或扫描右方二维码。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郑刚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口服避孕药会升高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那还吃不吃?
避孕药被誉为 1840 年以来最伟大的十项医学突破之一。与此同时,乳腺癌也已成为女性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有趣的是,关于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报道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具有一定相关性,然而其他研究却认为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无关。美国西雅图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和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期开展了一项关于乳腺癌与避孕药相关性的研究,这项研究发布在 Cancer Research 杂志上。该研究共纳入 1102 例已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她们的年龄均值为 40 岁。众所周知,雌二醇和黄体酮是避孕药的两种主要化学物质。他们按剂型将避孕药分为三类:(1)含低剂量合成型雌激素,或含 20 微克乙炔基雌二醇;(2)含中剂量合成型雌激素,或含 30-35 微克乙炔基雌二醇,或含 50 微克炔雌醇甲醚;(3)含高剂量合成型雌激素,或含 50 毫克乙炔基雌二醇,或含 80 微克炔雌醇甲醚。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经常服用避孕药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升高 50%。如果女性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其乳腺癌发病风险会翻三倍(升高 170%)。就算服用含中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其乳腺癌发病风险同样会升高 60%。然而,服用含低剂量雌激素避孕药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却没有明显变化。其中,有两种特殊剂型的避孕药需要特别注意,它们可以显著提升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1)含双醋炔诺醇的避孕药,会提升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至原先 2.6 倍,例如 Continuin 或 Femulen;(2)含有 0.75 毫克炔诺酮的避孕药,会提升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至原先 3.1 倍,例如 Ortho 75。我们知道,雌激素是女性体内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可以刺激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如果雌激素高于正常水平,它可以刺激乳腺细胞增殖,从而起到丰胸效果。然而,极少数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可能会失去控制,这种异常的细胞增殖可能会促生恶性肿瘤。关于这项研究,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以下:(1)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十分罕见。很少有女性会服用 50 或 80 微克的雌激素。大多数女性之所以会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目的是为了治疗其他需要高剂量雌激素的疾病,例如突破性出血。截止到研究结束( 年),仅有 0.5% 女性服用过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2)一旦停用避孕药后,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回归正常水平。研究发现,只有在服用避孕药 1 年之内,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才会升高。(3)乳腺癌的发病率很低。40 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为 1.5%,50 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为 2.38%。很明显,如果你原先想服用避孕药,这些证据并不足以使你改变主意。(4)避孕药同样具有抗肿瘤作用。有研究报道,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如果你有子宫内膜癌家族病史,服用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是药三分毒。医生在给患者开处方药物时,往往会事先衡量药物的利与弊。假如你看到阿司匹林说明书的副作用一栏,你可能就不敢服用阿司匹林了。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避孕药要吃,却不想罹患癌症。该如何是好,是选择生育自主权(吃),还是选择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不吃)?很明显,对大多数人来说,避孕药所带来的意义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致病风险。此外,肿瘤发病风险研究一直都遵循“ 它有作用—哎,等等—它好像没有作用。”这种模式。况且,避孕药一直都是最受年轻女性欢迎的避孕方式。所以,避孕药,你吃或不吃,它都在那里。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0:39
郑刚大夫的信息
郑刚大夫电话咨询
郑刚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郑刚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郑刚大夫提问
郑刚的咨询范围:
郑刚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乳腺肿瘤科好评科室
乳腺肿瘤科分类问答口服避孕药的危害 服用避孕药超五年易患脑肿瘤 - 第三时尚网
口服避孕药的危害 服用避孕药超五年易患脑肿瘤
一项实考证明,服用避孕药5年或以上,患脑肿瘤的风险就会加倍。科学家们指出,激素避孕,特别是仅含孕酮
一项实考证明,服用避孕药5年或以上,患脑肿瘤的风险就会加倍。科学家们指出,激素避孕,特别是仅含孕酮的办法,例如微型药丸,会增加患大脑神经胶质瘤的风险,这是一种稀有的癌症类型,均匀10万人中约有5例。激素类避孕药,包括口服避孕药、贴片、注射剂和植入物,都含有雌性激素,为全球女性所普遍运用。这些避孕的方式实质上改动了人体本身的避孕措施。人们关于神经胶质瘤的原因知之甚少,只晓得有若干证据显现雌性激素可能增加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科研人员研讨发现:运用仅含孕酮避孕办法的女性,其罹患脑肿瘤的风险比对照组的女性高出2.4倍。其他激素避孕法同样增加了这样的风险,只是没那么高。
延伸阅读:
和老公婚后的日子就像一只被践踏的口香糖,甘美滋味早被生活咀嚼数遍过后丢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成为
家有美妇,常得吃醋。古人防老婆出轨有奇招漂亮的老婆惹人眼馋,做老公的自有一份自得,却也背上了一个
第三时尚网 版权所有
桂ICP备号-3口服避孕药会增加脑瘤风险吗?
作者:袁越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这几天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则消息,说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会使育龄女性患脑瘤的概率增加一倍。
这几天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则消息,说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会使育龄女性患脑瘤的概率增加一倍。转发此消息的人还说,英国《每日电讯报》和美国福克斯新闻都报了,不是假消息。
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这项研究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界一直有人怀疑脑瘤和荷尔蒙之间存在某种关联,于是丹麦欧登塞大学(Odense University)的科学家大卫&盖斯特(David Gaist)博士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和同事们从丹麦国家癌症数据库中调出了年所有癌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其中一共有317名女性被诊断出患了脑瘤。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女性患脑瘤的概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五,也就是每10万人当中每年新增5名脑瘤病人。
众所周知,癌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很难下结论,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人群分成完全相同的两组,除了一个变量之外其余都一样,然后比较两组人的癌症发病率。这317名脑瘤患者当中大约有一半人常吃避孕药,另一半人不吃,这显然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口服避孕药在丹麦非常流行,是丹麦育龄妇女的首选避孕措施。于是,盖斯特又从丹麦的人口数据库中为每一位脑瘤患者随机挑选出9名年龄和生活背景都十分相似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成了一个对照组。之后,研究人员比较了脑瘤组和对照组在避孕措施方面的异同,希望能找出差别。
比较结果显示,如果一名妇女采用口服避孕药的方式避孕,而且至少服用了5年,那么她患脑瘤的概率是采用其他方法避孕的妇女的两倍。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口服避孕药指的是通过补充外源荷尔蒙来避孕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口服药片、打针或者皮肤贴等方式摄入外源荷尔蒙,模仿孕期妇女体内的荷尔蒙状况,从而避免排卵。外源荷尔蒙的种类是有差异的,其中对脑瘤影响最大的是孕激素避孕法(Progestogen-only),也就是只补充孕激素,不再同时添加其他激素。采用这种避孕法的女性得脑瘤的概率是对照组的2.4倍,其他几种基于外源荷尔蒙的避孕法虽然也会提高脑瘤的发病率,但提高幅度远低于2.4倍。
从上面这段描述可以看出,研究者实际上并没有找到各方面都完全相同的对照组,再加上总人数太少,只要其中有少数人带有某种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差异,比如遗传基因不同,或者体重不一样等等,就会给实验结果带来显著的误差。所以说这项研究的结论可信度并不高,只能说是有可能而已。
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意义也不大,这是因为口服避孕药的人数众多,好处也很明显。除了避孕外,已有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能够降低卵巢癌、子宫癌和大肠癌的发病率。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癌症,发病率远比脑瘤要高得多。即使脑瘤发病率增加两倍,也只是每10万人里每年多出5个而已,和口服避孕药带来的好处相比微不足道。
这就是为什么这篇论文只发表在一本影响力很小的《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上的原因,就连论文的作者都认为,这项研究绝不是想说口服避孕药不好,而只是试图研究荷尔蒙与脑瘤之间的关系而已。
至于说《每日电讯报》和福克斯新闻,这同样是两家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媒体,可信度很低。如今媒体竞争激烈,很多记者为了博眼球不惜夸大事实,哗众取宠,普通读者千万不能随便相信互联网上传播的健康信息。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三联中读App,注册就有红包哦!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口服避孕药 能总体降低肿瘤风险
&&健康新知/&&口服避孕药是女性避孕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人们的避孕知识相对较为匮乏或存在误区,国内口服避孕药使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不少女性甚至认为,口服避孕药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对此,专家表示,目前的事实恰好与此相反,口服避孕药能够总体降低女性的肿瘤风险。&&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尚纯教授介绍,口服避孕药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一般为雌孕激素配伍组成。在这50多年的历史里,口服避孕药的雌激素剂量在不断降低,从最早150微克降至目前30微克左右,既能保证极高的避孕效果,又能降低与之相关的风险,安全性已极大提高;其次,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也经历了多次变迁,目前最新一代的孕激素为屈螺酮,除了能控制水钠潴留引起的体重增加,还能改善痤疮。&&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指出,口服避孕药目前总体来说是非常安全的,其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主要为血栓问题,而使用者只要没有血栓高危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有人说,服用口服避孕药会得肿瘤,这一说法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反而口服避孕药对预防某些肿瘤的发生是有保护作用的。”徐苓介绍说,已经有显著的证据表明,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女性罹患卵巢癌、子宫癌、结肠癌的风险。她说,口服避孕药发挥避孕的效果主要是让卵巢“睡觉”,将卵巢保护了起来,所以患卵巢癌的风险会更小。&&对于乳腺癌来说,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其风险。对于宫颈癌,曾有说法指出,服用避孕药长达5年以上,会轻度增加宫颈癌的风险。“如果进行一下科学分析,就可以发现这种增加并不一定是口服避孕药本身所致。因为宫颈癌的发生跟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因此,总的来说,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能够总体降低女性的患癌风险。(陈松)
[] [] [] []
发帖区已有条跟帖&&&&
html +='立即抢购';
html +='';
$("#tg-content").html(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膜瘤手术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