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的中成药吃了中药后手脚开始出汗了是不是在开始好了

三岁宝宝吃中药后出汗多是什么原因_百度宝宝知道老公脾胃虚寒的调理&&
09:46:16& 浏览次数:14710次& 回复次数:90次
来到社区已经有好几年了,一直是在潜水,今天出来冒个泡,说说我家老公的调理情况,希望有山友指教一二。
老公的脾胃病由来已久,从二十来岁就开始了,所以素来瘦,但以前工作来回跑跑,加上年轻,总体还可以。近几年来
他的工作主要是在电脑前,并且压力很大,开始的时候是胃痛,后来我就给他按摩加艾灸,中间也有吃附子理中丸,还有
芍药甘草汤等中药,后来胃基本上不痛了。但是最近老是打嗝,书上说就是sui,好像是这个音吧,是脾的气在动,看他的
嘴唇暗红,舌苔白,水气大,有齿痕,很明显湿气重。后来,就偏重于脾的治疗,艾灸按摩,脾腧穴,关元,小腿上的三阴交,
地机,阴凌泉,还有脚上的脾经的穴位,他自己说艾灸后很累,但过后精神明显好了很多,饮食上,红小豆,桂圆汤。
中间也有找些方子,比如脾胃论中的苓桂术甘汤什么的,结果去药房抓药,哎,以次充好,尤其是柴胡,给我抓的是杆子和
叶子,我都无语了,想到疗效,算了,我还是在身上找药吧,最后决定还是按摩加艾灸。
& &&&水平有限,也不知道我说得清楚否,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山友能给予指教。谢谢!!
有這麼好的老婆,你老公就好了一半了。
我也是跟你老公的情況差不多,也是一直在調理,但是我沒有你老公的好福氣,我老婆是從來都不問一下我的身體情況,曾經我想過只要我身體好了一定跟她離婚,但是現在心平靜了,沒有當初的想法了,這就是命運吧
我情况和你老公也差不多, 自己也在努力调整,工作也忙。
也在努力调整, 基本不吃药。 靠艾灸, 山药薏米芡实粥,锻炼身体,拔罐, 按摩脾经等方法来调整。
一起加油。
大便干结,还是便溏?
我老公了也是胃寒 湿重&&还容易手脚出汗 大量的汗 跟洗了手一样,这个应该怎么调。
jianghe 发表于
大便干结,还是便溏?
以前是便溏,后来不溏,但也不完全成型,我个人的感觉是他素来脾胃虚弱,加上近几年压力大,肝气不疏,更加影响到脾胃,调脾胃的同时更要疏肝。不知道jianghe老师怎么看,还请老师不吝赐教,附:舌苔白,淡,胖大,有齿痕,人瘦。我压他的小腿段的脾经,都是很痛,还有脚上的也很痛,大敦尤甚。
<font color="#4jenny 发表于
我老公了也是胃寒 湿重&&还容易手脚出汗 大量的汗 跟洗了手一样,这个应该怎么调。 ...
本帖最后由 jianghe 于
12:42 编辑
公历:xxxx年xx月8日2时50分  农历:乙卯年[大溪水]十月初六日
乾造:  乙     丙     戊     癸     (子丑空) 
     卯     戌     午     丑
大运:乙酉  甲申  癸未  壬午  辛巳  庚辰  己卯  戊寅   
    10岁  20岁  30岁  40岁  50岁  60岁  70岁  80岁 
脾阳虚得很严重,一定出生在凌晨3点之前,丑时。你告诉我的时间是3 - 5点,寅时
出生在寅时,命局点水全无,典型的阴虚体质,便秘加失眠。没有水何能便溏?
出生在丑时,癸丑时,水太多了,成了脾肾阳虚的体质,本来脾肾阳虚的人都胖,
但他出生在乙卯年,木太旺克土,就变成瘦子了。
脾肾阳虚太好调理了,艾灸中皖,神阙,关元,30分钟,足三里15分钟,
现在在走好运,艾灸3个月,神采奕奕,灸3年,脱胎换骨
别再压脾经了,没有用的。
本帖最后由 beyond_ljw 于
17:55 编辑
jianghe 发表于
脾肾阳虚太好调理了,艾灸中皖,神阙,关元,30分钟,足三里15分钟,
现在在走好运,艾灸3个月,神采奕奕, ...
老师,您好!我也是和楼主老公一样的情况,很瘦183cm只有128斤,舌根舌苔白厚且有起水泡一样的东东,早上起来舌尖也是白,舌头胖大,有齿痕;胃胀,胃里有水声,经常打嗝,(后面去医院做胃镜,中度胃炎加上幽门螺杆菌,吃了一周多的西药后复查菌是杀完了,开了点西药铝碳酸镁片治胃胀,不过听说这药不能一直吃,后面又去看中医,开了些中药,感觉没什么效果,也就停了);夜间1-3,3-5点经常醒,近期是1-3点未醒,但是3-5点还会醒,前天晚有拔罐肺俞,当晚睡到5点多醒,昨晚还是3-5点醒来;近期有做推腹,做完下身大腿小腿都湿了,洗完澡擦完身但是感觉全身很湿,特别是后颈和后背,后颈有时还凉,怕冷,在公司空调下手冰凉; 喝了快1个月的山药薏仁芡实粉,大便有成型,有时还是黄金色的,不过经常是蛮干的,一节一节的像羊屎;之前喝这粉前有喝了将近2周的参苓白术颗粒,感觉没什么效果,就喝了次山药薏仁芡实粉,没多久就感觉无法呼吸,体内有气在乱闯,赶紧起身按了下后颈,打了几次嗝后才能呼吸; 之前可能体内浊气很多未排除,推腹一段时间后感觉气比较顺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直有腰疼,有时感觉很累,之前有踢球,踢一会就感觉下腿无力无法控制动作;没胃病之前体重还有145斤,现在只有128斤左右,现在细细想来原因只有可能是之前和一舍友吵架,我又爱生闷气和报怨,有将近半个多月和他未说话,加上有做飞燕类似瑜珈的动作锻炼腰肌,就把胃搞的胀起来了,然后接下来就是夜间1-3点容易醒,再是3-5也醒,2个月多体重就下降的很快有10斤,再后来就出现耳鸣了;前段时间后颈特别不舒服,感觉脑袋氧气不足,按风池穴非常疼,还有颈两侧也很痛,经过每天下午3点开始按冈池穴和敲打后背的膀胱经,感觉好多了;点按肺俞就会干咳,还有不知道是不是胃俞的位置,非常疼,就是最下面的肋骨靠近脊柱的地方到腰间,这段一直是很疼的,偶尔用药按揉,会好一段时间,但是没多久又会; 之前背部也有经常拔罐,但是都没有出水泡,时间就15分钟左右,没有试过刮痧。
现在我就是每天早晚推腹,昨晚开始跪膝行走和金鸡独立,做完感觉全身热,到12点半还未睡着; 早上9点半点按公孙穴,10点半敲打胆经,加上每天喝山药薏仁芡实粉,早睡还是没法做到;近期看了艾灸,问题好多,就是不知道目前以我的情况是要从哪开始灸,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还请老师赐教,感恩!
楼上的描述的好杂乱哦,估计想法也是比较乱的。把握住一条主线,气血充足~经脉畅通~排寒湿。第一步还是山药薏米芡实粥,气血才是功法锻炼的基础!第二步是经脉,气血充足后身体就会有各种各样不可名状的排病反应,这个时候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一个是身体正面的推腹,早晚都来,找到敏感点痛点就下狠手揉通;另一个是背后膀胱经的刮痧拔罐,有目的的把气血引到膀胱经上,根据身体状况来觉得一个月几次,差点就一次,好点就3次。
是不是在第二步的时候就可以说排寒气湿气毒气了?也是,不过还是不够,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做一个美好的习惯,坚持下去!
beyond_ljw 发表于
老师,您好!我也是和楼主老公一样的情况,很瘦183cm只有128斤,舌根舌苔白厚且有起水泡一样的东东,早上 ...
赶快立刻马上把山药意米粥停了,那个粥是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弄不好,旧
病未好,又的新病。如果阴虚的人吃了那个粥,便秘会严重得要到医院灌肠。只有
食物才能每天吃,是药三分毒。早晨3 - 5点钟就醒来,是肝火盛,赶快立刻马上停
止敲胆经,敲胆经让肝火更旺,更不让人睡觉。你的气血不足,不能练金鸡独立和
跪膝,练了会更加失眠。气血不足不能刮痧,拔罐,不然会头晕失眠。
我的建议是艾灸:肾俞,命门15分钟,足三里15分钟
最好在早上艾灸,你不是5点就醒了吗,有充分的时间艾灸。晚上灸会失眠的。
先坚持一个星期,你的腰痛会有所好转,睡眠也会有所改善
jianghe 发表于
赶快立刻马上把山药意米粥停了,那个粥是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弄不好,旧
病未好,又的新病。如果 ...
我有些疑问,山药薏仁不算药吧,应该是加了芡实比较火些;3-5点醒来身体发热不是因肺里有寒在肺经旺盛时排寒气吗?至于肝火盛,近几天都未在1-3点中醒来,按太冲穴也不怎么痛了;那就按老师所言试试,还有肾俞、命门和足三里是一起艾灸还是分开来?之前都未艾过,还未买,是哪种比较好?艾灸盒、艾灸棒、还是竹制几孔的艾灸盒?
混世之鱼 发表于
楼上的描述的好杂乱哦,估计想法也是比较乱的。把握住一条主线,气血充足~经脉畅通~排寒湿。第一步还是山药 ...
哈,还请见谅,主要是身上问题比较多,为这问题也心烦意乱。
beyond_ljw 发表于
我有些疑问,山药薏仁不算药吧,应该是加了芡实比较火些;3-5点醒来身体发热不是因肺里有寒在肺经旺盛时 ...
买个3孔的艾灸盒,用来灸肾俞,命门
足三里不用盒子灸,手持悬灸就可以了
jianghe 发表于
买个3孔的艾灸盒,用来灸肾俞,命门
足三里不用盒子灸,手持悬灸就可以了 ...
老师起的真早,感谢回答的及时!昨晚又睡的不好,2点多醒了次,然后快5点又醒来,睡眠不足了又,只能中午补会觉了;
jianghe 发表于
脾肾阳虚太好调理了,艾灸中皖,神阙,关元,30分钟,足三里15分钟,
现在在走好运,艾灸3个月,神采奕奕, ...
谢谢老师!还记得他呢,艾灸这三个穴位,好的,这就灸,
再次谢谢老师!有进展就过来向老师报告。
jianghe 发表于
买个3孔的艾灸盒,用来灸肾俞,命门
足三里不用盒子灸,手持悬灸就可以了 ...
老师,您好!听你的建议,第一次晚上灸,整个晚上睡不着,脚底时不时感觉有热流,但是隔天精神还好,学亏了第二次隔天早上起来灸;经过一周艾灸,感觉腰疼好多了,但是还会有提不起劲的感觉,就像打篮球要起跳时被人在下面拉了一样,能感觉腰被坎了一刀一样软;另足三里炙了4天后起水泡了,然后应该是要停止继续灸,等泡自行吸收完全后再灸,还是需要刺破水泡呢?另重要的是睡眠质量期间只有一天是睡到5点多醒,其他都是1-3、3-5点都有醒,这两天感觉白天眼睛有酸涩感,之前都未有感觉,似困非困,晚上到点睡觉时,感觉是很困但是躺下还是睡不着;想问睛接下来应该如何调整,还请不吝赐教,感恩!!!
发表回应...
最新话题...
发表于: 13:54
发表于: 13:07
发表于: 14:59
发表于: 19:02
最新话题...
发表于: 17:22
发表于: 09:59
发表于: 11:16
发表于: 07:40
发表于: 16:02
发表于: 15:05
发表于: 08:12
发表于: 12:52
发表于: 14:49
发表于: 18:03
最新话题...
发表于: 08:26
发表于: 20:52
发表于: 04:14
发表于: 13:27
发表于: 13:09
发表于: 22:48
发表于: 19:36
发表于: 13:15
发表于: 00:58
发表于: 19:19
Copyright&
51y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03号
Powered by:特别爱出虚汗,就是吹电扇的时候都容易出汗,有时会很烦躁,精神不集中。还有刚洗完澡的时候,汗就不停的冒,而且一出汗就出个不停,表现最严重的是脸上,身体其他部位还不是很严重。请问这是什么病
我平时在办公司工作,经常吹空调,也缺乏锻炼,身体有些胖、
易出汗, 中医认为:肺虚也。
肺虚,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虚则会特别爱出汗。
针对肺虚类型的,可以“以脏补脏”原理,买来猪肺、牛肺洗净切碎煮烂,煮的过程中可加入青萝卜,以求取协同效应,还可以加入黑豆适量炖煮,待熟后可稍加油盐调料,不可加生葱蒜、辣椒、花椒、胡椒、醋等辛辣刺激调料!
针对肺虚还可以用鸡肉炖汤,吃肉喝汤。用鲤鱼二斤重一条的,炖熟,稍加调料食用。常把新鲜的花生煮熟烂食用。
肺虚弱,用黄、红、绿、黑四种豆煮粥喂食,增强体质,补肺。以此配合别的方法(如注意饮食起居,既要保暖、又要适当地到大自然中“经风见雨”,锻炼一番,采用循序渐进原则)长用常用,久之,特别爱出汗可以断根。
其他答案(共6个回答)
空间我都打不开所以无法复制给你了。自己去搜索看看也可以。
我是不建议吃中药的,是药三分毒,还是食疗比较靠谱!无副作用。
不是发汗的病证,如果服药后出汗,这药就别吃了,药方出问题了!
中医将体质虚弱称体虚,把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并将虚弱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
睡觉出汗的自我养护:
1、加强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
一般出虚汗跟身体素质有关系,或者跟身体钙含量有关系,适当锻炼身体,和补充钙质可以恢复,可以口服虚汗停
可吃补气固表的药物,成药黄芪精也属可以的。
吃甲鱼很补,能治虚汗,你试试啦!
由于体虚或患有某种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如休克、昏厥、结核病等都有出虚汗的症状。
盗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往往由于身体无太大的不适而被许多家长忽视。其...
由于体虚或患有某种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如休克、昏厥、结核病等都有出虚汗的症状。
盗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往往由于身体无太大的不适而被许多家长忽视。其...
由于体虚或患有某种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如休克、昏厥、结核病等都有出虚汗的症状。
盗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往往由于身体无太大的不适而被许多家长忽视。其...
由于体虚或患有某种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如休克、昏厥、结核病等都有出虚汗的症状。
盗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往往由于身体无太大的不适而被许多家长忽视。其...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当前位置: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手脚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脚爱出汗,可能与脾胃有关。”,中医指出,手脚经常出汗主要是脾胃湿热所导致。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血虚、阳亏、中阳不足,都会导致出现手脚出汗过多的情况。这种情况的患者,无论是春夏秋冬,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好发人群:手脚多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中医认为手脚心出汗多是病症,属“汗证”,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手脚凉但又多汗的人,属于阳气不足,造成的原因或是脾胃功能较差,对营养吸收不好。也可能是肾阳亏虚,这类人常浑身倦乏无力。手脚心出汗兼有手脚心烦热的人,属血虚、阴虚。手脚心出汗多而黏的人,属湿热,这类人往往口苦而黏腻。另外,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可分虚实两种类型。白天爱出汗,中医称为自汗,与气虚有关;晚上爱出汗为盗汗,与阴虚有关。手脚出汗是什么原因(一)中医研究手脚出汗的原因:中医专家提醒,手、脚多汗有可能是脾虚造成的。中医上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当脾脏积了过多的湿气会引起多汗。正常的人会通过皮肤等器官将汗液排泄到体外,而脾虚的人则会水湿不循常道,会通过手、脚等部位排汗。这被称为异常代谢,也是脚汗过多引起脚臭的主要原因。湿热体质的人也容易出现手脚多汗,但二者的根本原因都是心脾两虚、脾气虚弱或湿热中阻引起的。脾胃虚弱引起的手脚出汗病因:如果平时若多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规律,肝火旺盛伤了脾胃,可导致脾胃虚弱。还有一部分人群是天生属于脾虚体质。当脾胃功能减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从而引起手脚出汗。阴虚血热引起的手脚出汗病因:有些人在手脚出汗的同时还伴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烦热、大便干结等情况,这属于阴虚血热。(二)现代医学提出手脚出汗的原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原发性手足多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12%患者有遗传倾向。 诸多的研究表明手足多汗症患者的汗腺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异常,汗腺结构无肥大,汗腺数目也不增多,因此,手汗症的发病机制不在汗腺上,多数学者认为手足多汗症是一种复杂的自主神经紊乱现象。另有研究表明手足多汗症不仅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有关,还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关联,而对于后者的研究目前极为少见。理论推测认为手足多汗症的发病机制在于胸交感神经节兴奋性亢进所致。一些系统性疾病,比如说甲状腺功能抗性,糖尿病还有一些肥胖,另外中枢系统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手出汗这么多。(三)其他原因经常手脚出汗是交感神经过度亢奋,但往往因此症状造成学习,工作或社交的困扰。有多汗倾向的人手掌大多时候都是湿答答的,而长期潮湿的手部常会造成容易脱皮,更是有碍观瞻。严重时手掌甚至会出现湿疹皮肤炎的症状。手脚出汗怎么办手脚多汗对身体健康没有大妨碍,但却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社交。很多人因此不能正常写作,不能操作电脑,不敢与别人握手,羞于结交对象,令患者异常苦恼,甚至引起心理障碍。手脚出汗怎么办?中医治疗:调理脾胃要内外结合,少喝酒,少吃油腻、辛辣、寒凉之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注意保暖。一、体热型手脚出汗症状:手脚出汗而便秘,喜凉怕热,易燥。疗法:实热者无需进补,可饮如排骨萝卜汤、冬瓜马蹄汤等清热通气的汤。在动物肉类中,猪肉不温不燥,最为性平味甘,以猪排骨搭配清热下气消积的白萝卜,再加一小块行气健脾的陈皮,可去火行气。排骨萝卜汤【材料】白萝卜一个,排骨一条,瑶柱5粒【做法】1、排骨斩件,飞水,冲洗干净浮沫;萝卜削皮切大件;瑶柱用水泡发后去除杂质;2、全部材料放进汤锅,加入8碗清水;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4、放盐调味即可。冬瓜马蹄汤【材料】冬瓜2斤,马蹄10粒,蜜枣3枚,瘦肉半斤,生熟薏仁各三钱。【做法】冬瓜连皮洗净,切粗方块,马蹄洗净去皮切成四小粒,其他材料洗净后,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水,煲二小时半便成。二、脾胃湿热型手脚出汗症状:手脚出汗而汗液粘稠者,为脾胃湿热。除了手脚出汗,还会伴随着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现象,属于虚热症状。疗法:一般来说,中、轻度手心多汗者,可吃些清热健脾的东西。夏季应多吃些清热解暑、消化健脾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抵制湿热,减少手心的出汗次数和数量。中、重度手心多汗者在祛湿热方法治疗达不到良好效果时,应该选择手术治疗,但进行手术有一些禁忌,选择前需要征求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状况进行。冬瓜薏米扁豆汤【材料】冬瓜500克、薏米50克、湘莲肉30克、扁豆30克、瘦肉300克。【做法】冬瓜洗净切块,瘦肉切块,薏米莲子扁豆洗净,加适量水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功效】脾胃湿热,胃肠不适者适用,虚寒者不宜,最宜夏天服用。猴头菇淮山瘦肉汤【材料】猴头菇30克,淮山30克,湘莲肉30克,蜜枣三个,党参15克,瘦肉300克。【做法】猴头菇淮山莲子浸清水半个钟洗净,瘦肉切片,全部材料加水适量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功效】清补脾胃,最宜夏秋食用。三、心肾阴虚型手脚出汗症状:手脚出汗并且手脚心发热。常见心胸隐痛,憋闷不舒,心悸怔仲,潮热盗汗,心烦少寐,腰酸膝软,耳鸣如蝉,口干不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数。疗法:心肾阴虚的病因是体质虚弱:久病伤阴。治疗的原则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首乌百合粥【材料】制何首乌15克,百合30克,枸杞子9克,大枣6枚,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做法】先用沙锅煎煮何首乌,去渣取浓汁,然后与洗净的百合、枸杞子、大枣、梗米大锅,共煮成粥,放糖即可。【食法】早、晚服食,随量服食。四、脾胃虚寒型手脚出汗症状:手脚出汗但是手脚比较冰凉的人,是脾胃虚寒。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疗法:脾胃虚寒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饮食上多食用温补类的食物。参芪香菇鸡【材料】嫩母鸡肉100克,党参、黄芪、香菇各30克,生姜、料酒、食盐等。【做法】净鸡肉100克切成小块,香菇(先用水浸泡),生姜切成小薄片。将鸡肉、党参、黄芪、香菇、料酒、生姜和盐拌匀,放入锅中,加水蒸一个半小时后食用。可补中益气、和脾胃、固表止汗、降脂强身。健康小贴士:也可以用一些杀菌、利湿、除汗的中药熬成汤药泡手脚起到辅助作用,如艾叶、葛根、透骨草、明矾等。平时还要少穿低腰裤及露腰、露脐装,如果这些部位不小心受凉,也可能造成脾胃不适。在闷热的夏天,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应减少吹空调的时间,特别是躺在凉席上吹空调,更容易造成脾虚。吃过凉东西后,也应避免再受凉风吹袭,否则可能造成阴寒。冬季是收藏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以待“萌发”的季节。在冬季多调理脾胃。手脚爱出汗的人群还要注意日常饮食。在饮食上,宜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油腻之物。如鱼虾、鸡肉、羊肉等发物尽量不吃,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酒精的刺激。此外,平时可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宽松鞋袜,这样有助于汗液的蒸发,避免引起脚癣、皮炎等皮肤问题西医治疗:(一)手术治疗手术原理:外科手术对付手脚多汗的方法是切除过于亢奋的交感神经节。人体腋下的交感神经链的第2、3节是控制手部汗腺的,把这两节切掉,就可以抑制手汗排出。手术过程:方法是在电视胸腔镜下,在患者双侧腋下各开一个小于1.5cm的小孔,经该孔放入胸腔镜,然后在电视监视下将神经节烧断。过程一般30分钟,患者术后4~5天左右出院,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立刻消失。但不是说手足多汗的人就一定要去做这种手术,凡是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该手术的适应范围是手足多汗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作,而一般的药物治疗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患者。如果症状轻,并不需要动手术。副作用:同时,外科手术也有一定的副反应,手术后由于手部的汗腺不发挥作用,少数人可能出现代偿性出汗,即汗从胸和背的部位冒出。另外,人体汗液含有油脂,对皮肤的弹性和湿润度起到作用。如果手不再出汗,手部的皮肤就容易干燥、皲裂,这时需要用护手霜或医用甘油来滋润手部。注意事项:此外,如果想要通过手术来解决手脚多汗的问题,还要先分清自己的手脚多汗是由于交感神经亢奋造成的还是其他疾病所致。一些疾病如甲亢、内分泌疾病、精神障碍等都可能引起手汗增多,解决问题需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二)西药西药治疗手足多汗症不太容易收到良好疗效。目前药物治疗基本都只是治标,而不能针对病因做出纠正,因此一停药就容易复发。例如有些人去皮肤科开局部涂抹的药,抹药膏之后确实控制了手汗,但是短时间内有效,停药后又不行了,而且要经常涂抹很不方便。此外,有些人口服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阿托品等,效果也不错,但药物的副作用是口干舌燥或肠胃功能障碍等,使人不敢长期服用。婴儿手脚出汗小孩子体质处于发育阶段,肌肉、皮肤都还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小儿只是单纯少量出汗,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而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的现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应该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如果出汗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应该考虑是否有病。孩子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搞清孩子出汗原因一、属于生理性多汗的宝宝 出汗是身体内的一种神经反射表现,宝宝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中生理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所以出汗多,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种生理性多汗的宝宝,在以下情况时会出汗更明显,如夏天、宝宝衣服穿的太多或过紧、宝宝活动时、吃热的食物、精神紧张或恐惧时。 如果您的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即属于生理性多汗,这样的宝宝出汗多,不是宝宝的体质虚,家长不必担心,无需服特别药物。 对策:对多汗的宝宝,家长需要细心护理,具体包括: (1)应该让宝宝多饮水; (2)要在生活中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如衣服穿得宽松一些,被褥不要太厚; (3)给宝宝勤换衣服、多洗澡和保证宝宝的皮肤清洁等; (4)重视教育,不能溺爱,这些不仅对宝宝的心智培养有益,也能加速宝宝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健全。 另外,宝宝长期的多汗,会从汗中丢失了锌元素,需要有意识增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肉、肝、豆和花生等,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锌元素。如果宝宝出现厌食、体重和身高增加缓慢等情况,则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含锌元素的药物治疗,一般葡萄糖酸锌副作用小,宝宝更容易接受。注意钙剂会阻止锌剂在肠道的吸收;许多宝宝在预防性服各种钙剂,锌剂要避免与钙剂一同服锌。 二、佝偻病多汗的宝宝 除宝宝的生理性多汗外,佝偻病引起的多汗也是婴幼儿宝宝常见的原因。婴幼儿宝宝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IU,若日光照射不足,又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易致维生素D缺乏,加上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所以宝宝因维生素D缺乏就引起了佝偻病,有佝偻病的宝宝表现为烦躁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尤以头部汗多,但与气候无关。 佝偻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有骨骼的畸形,如方颅、囟门宽大,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肋缘外翻、手镯或脚镯等。佝偻病多汗的宝宝需要治疗佝偻病,才能解决多汗的问题。 对策: (1)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和钙的治疗,完成疗程后再进行预防佝偻病的措施,如给宝宝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奶制品等; (2)平时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2岁内的宝宝每天要补充维生素D400IU和钙元素600毫克左右(药房里有专给宝宝的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以满足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3)佝偻病多汗的宝宝的其他护理要求与生理性多汗宝宝相同。 三、需要特别关注的多汗宝宝 生理性多汗和佝偻病的多汗是婴幼儿宝宝最常见的,但尚有一些少见的情况,如结核病、有慢性感染病灶、寄生虫感染、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肿瘤等疾病,多汗是这些疾病的伴随表现,要引起家长重视,患有疾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会有低度发热、体重不增或消瘦、面色蜡黄、皮疹等表现,对于多汗的宝宝家长如果发现其中任何一种表现,都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以免延误疾病诊治。冬天手脚出汗一、冬天手脚出汗怎么办?手脚出汗,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1、保持良好的心情。2、冬季是收藏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以待“萌发”的季节。在冬季调理脾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莲子、薏米粥,红枣、茯苓、芡实、山药等都是健脾的食物,多食对脾胃有益。3、此外,也可以用一些杀菌、利湿、除汗的中药熬成汤药泡手脚起到辅助作用,如艾叶、葛根、透骨草、明矾等。4、脾胃较弱,则可将各种处方先煎煮后,再去掉渣汁,让它变成膏状后,再加上冰糖,每天晚上以温开水化开后,就像服用枇杷膏一样,服一汤匙。这种方式,对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差的人最适合。注意:引起手脚多汗还有其他原因,患者很难自我判断,最好不要擅自服药,可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断。二、冬天手脚冰凉怎么办?冬天手脚冰凉,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气血的毛病,是因为气虚、血虚所导致的血液不循环、血量不足,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专家建议:要想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就要补气养血和改善血液血环两个方面着手。1、多吃补气养血食物。比如鹿茸、肉桂、高丽参、紫河车、附子、人参、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熟地、当归、阿胶、枸杞、龟胶等,都是常使用的药材,在煎煮时,可以和鸡、鸭、羊肉,鳗鱼、土虱一起炖煮滋补与美味兼收。2、天天按摩,可以缓解手脚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症状。2、多做运动。建议你不妨一早起来做做运动,健走是最佳选择喔!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双手顺便甩一甩,走上30分钟,促进气血运行,全身就会暖呼呼,因为一早就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所以整天都会布满活力,不容易发冷喔!你也可以试试简朴的爬楼梯、原地跳跃,动个20分钟,达到轻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工作40分钟后,最好站起来走一走、踏踏步,工作中也不时地动动手指、脚趾头,皆可帮助血液循环。从出汗部位看健康(一)从出汗部位看健康额头出汗:多为肝阳上亢所致,可以到医院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看甲状腺激素是否分泌过剩。鼻子出汗:从中医角度而言,肺气不足的人鼻子容易出汗,需要补气。而西医理论当中则认为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鼻子出汗,所以需提高身体免疫力。颈部出汗:一般情况下,颈部汗腺分布比较稀少,因此颈部出汗的人不多。但若常常颈部出汗的话,可能是内分泌失调的“信号”,此时最好到医院进行全面激素检查。胸口出汗:中医认为胸口出汗是脾胃失和所致。而西医则认为这种出汗情况与血液循环变慢、体内氧气运送受阻有关。腋下出汗:如果汗腺直径过大的话,汗液分泌会比较旺盛,引起腋下出汗。若饮食过重,还会造成汗液气味变大。手心、脚心出汗:情绪激动、紧张、害怕时,容易手脚出汗。另外,中医认为手脚出汗可能为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等的表现。背部出汗:身体阴阳虚弱以及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背部就会常常出汗。这种情况饮食需以滋阴补阳为主,同时注意保证睡眠质量。私处出汗:中医认为私处常出汗是身体内热下注、肾阳虚弱等的表现。而西医则认为私处出汗会增加患细菌性阴道炎风险,同时导致私处气味加重。此外,其他情况出汗原因:白天大量出汗手脚出汗是怎么回事?手脚出汗的其中一个表现是白天大量出汗。在一年四季中,尽管身体没什么活动,但还是会有出汗现象。而且很多患者都同时表现为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容易患感冒、说话声音比较小等。晚上大量出汗患手脚出汗的人,会出现中医里所说的“盗汗”情况。也就是说在晚上睡觉过程中身体会有出汗情况,但睡醒后,出汗症状就会停止。而且这类手脚出汗患者还会有手心、脚心发热、心情烦躁、面部皮肤容易发红发热、喉咙干燥等等。(二)传统中医学角度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 绝汗。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头汗。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偏汗。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冷汗。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总而言之,无论是手出汗、手脚爱出汗、还是腋下容易出汗,出汗多但出汗正常,并不代表身体出现状况。当您了解了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后,应该正确认识出汗多现象。另外,当汗液有异味或出汗部位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查看是否有疾病存在的征兆。
相关阅读:
31921&阅读
31758&阅读
30738&阅读
27983&阅读
24597&阅读
22023&阅读
18928&阅读
18775&阅读
最新热点:
推荐阅读:
大家正在看什么
711815人看过
701740人看过
546216人看过
505326人看过
444549人看过
424048人看过
396528人看过
352130人看过
293323人看过
283871人看过
275971人看过
272511人看过
264217人看过
264028人看过
255818人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脾胃虚寒的中成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