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一周正常后葡萄糖和血糖一样吗3十60会消失吗

10个征兆预示糖尿病
糖尿病灵验效方
主方:西洋参150g&&僵蚕150g&&水蛭100g&&三七100g(此四种药打粉装胶囊)&&&附子理中丸&&黄连素
用法:每日三次&&每次服糖立消胶囊(西洋参150g僵蚕150g水蛭100g&三七100g&)5粒&&附子理中丸10粒(浓缩丸)&&黄连素1.5g【方中用量为我经验用量】
主治:2型糖尿病兼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
【验证病案】:2010年12月,薛某,男,42岁,高级酒店老总,经人介绍找到我,拿出近期医院体检报告叫我看,血糖26摩尔,胆固醇(TC)18&&三酰甘油(TG)8.6&血压190/110,严重的三高症。病人一副恐惧之容,要求我给予治疗,并言要吃中药,不用西药和降糖药。刻诊:身体魁梧,一米八五左右的个子,声音宏亮,面现油光,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滑实,平时应酬频繁,二天一小吃,三天一大吃,酒肉不拒,活动稀少,偶有头晕乏力,饮食二便俱正常。中医辨为痰郁火盛,气机不畅。
我告之,此乃营养过盛,脾伤湿盛所造成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幸好发现时间短,还未见虚症显现,好治。即配上药一料,嘱先服两月再说。病人心急问多长时间再化验检查,告之,一个月后化验。保证血压、血糖下降,病人听后欣喜而去。
谁知病人比我还着急,吃了10天就去化验血脂、血糖,报告一出来,连亱就给我打电话,晚上11点了,我一看是薛某电话,以为出了什么事,心中一惊,接通电话就听到他说:王大夫,我的血糖、血压都降到了正常了,血脂还有点高,谢谢你了,问剩余的药还要不要吃了,我一听是这消息,紧张的心情才放下去。连忙告诉他药还要继续吃,坚持三个月。
实际上,对这样的结果我是早有预料的。因为用的多了,知道它的效果显著。之所以接电话心惊,乃职业病也,年龄大了生怕用药不合适,引起病人不良作用,加之社会风气不古,医闹频发,又是亱间,故有此虑。这真应了老话,医生越老越胆小。
言归正传,此方之所以用大量黄连素,乃本意是用黄连的,此症的基础方是小陷胸汤,瓜蒌、半夏、黄连清热化痰,其中黄连我一般用30g--50g,由于汤药太苦,病人长时间服不下来,故逐渐改为上方,用黄连素代替黄连,效果仍就斐然。方中之所以用附子理中丸,是为了防止黄连大量使用苦寒伤胃,这个道理不用讲,学中医的都明白。要强调一点,在运用上方时,切不可忽视附理中丸的作用,否则容易出现伤胃气之现象,这也是我在临床中观察体会到的。有此药护胃,万事大吉,无此药护胃,害处多多。切记!切记!
上述病人,在血糖、血压降至正常后,坚持服完三个月药检查一切恢复正常,病痊愈告终。
糖尿病奇方
轻者一剂,重者二剂——永不复发!
糖尿病奇方轻者一剂、重者二剂,永不复发&
&&&轻者一济见效,一个月康复,重者两济见效,永不复发。&
配&&&&方:莲子一两,芡实一两,石榴皮一两,大黑枣5个,
(吃素者请试着不加肉,效果如何暂不知道)。
本方不加黑枣无效,有人试过。
用&&&&法:加水用泥锅煎一小时,煎2次(第一次煎好倒出来,再加水煎一次)。
水的分量要满过药为准,一天一剂。&&&&&&
这是重病患者(瘫痪)的用量。轻者用量减半。也可以2天一剂。
药方来源: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紫竹林精舍,由一出家师来访时留下。
此方在精舍附近治好的人有几十个,无一复发,效果神奇。
本居士亲自买药治好了一个瘫痪在床病人,一个月下地走路,两个月康复,真的很神奇。
&&糖尿病人的福音}偏方
今天参家一个饭局,听朋友说了一个偏方,我觉得对糖尿病人很有好处,现我写出来献给大家,据他说现在各大医院的大夫护士也都在传阅此方.他的老岳父糖尿病多年,就是食用此方几个月,今天他领去复查血糖恢复到正常了.
一_黄豆二斤
二_鲜姜一斤切成片
三_香醋四斤
将黄豆洗干净放入大口瓶子里,一层黄豆一层鲜姜片,放好后倒入香醋,密封好泡四个月后,
每日晚饭后吃十_二十粒黄豆,俩_三片鲜姜,食用一周后你在去查血醣,你就会发现有变化了,食用三月后血糖就将恢服到正常值了.
有健康才会有未来
元音上师所传治糖尿病秘方
&&&水烧开后凉至约30度,将绿茶放置此温水中泡两
小时后当水喝。
糖尿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
&& 几乎所有西医医生都说:糖尿病没治,医学界对糖尿病感到束手无策!在现代生活中,糖尿病病例正逐渐年轻化。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它引起的合并症——各类型病均可能爆发出来!
&&&一、糖尿病的特征
&&&糖尿病患者可以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典型的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三多一少),其它症状有:疲乏无力、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还有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X综合征:II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粘稠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二、糖尿病形成的过程
1、引起消渴症有两大条件——喝酒肥甘过度和情志郁结
喝酒肥甘过度:“肥”指的是高蛋白高脂肪的生活食品;“甘”指的是甜食(包括蔬菜),过度,从而引发中医里说的“食火”;情志郁结:情志(只有中医才这样称)它包括人的精神、思想、意识、知觉、运动;郁结就是长时间积压在内心深处,而自己又不愿告知与人,就生闷气。
2、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形成过程
中医中称为“肝火”(俗称“窝火”)。在“中焦”(肝脾)处,上述两火聚齐就产生内热,会致使“上焦”(心肺)产生肺热,肺热产生后,人就思饮即“多饮”。有经验的中医生给患者开出的药方多是解肺热的,普通患者不懂这些,多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咎于天气等,就不去理会它,长时间后内热会向下传递到“中焦”(肝脾),伤及胃部,造成中医里说的“胃燥津伤”,继而“脾阴虚耗”,然后现糖尿病的第二大症状“多吃”(即中医里的“中消”)。
中焦出现燥热(就像在胃的下边架上一个火炉),就会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胃就会提早产生饥饿感,食量或进食频率就会增加。人体的胰脏出现虚症,糖尿病诊断结果不就是说胰岛少了吗?)如果老是这样,胰脏的负担渐而加重,分泌胰岛的功能就渐渐减退、衰竭(糖尿病重患者胰脏就不能分泌胰岛,要靠注射胰岛素,吃降糖药等方式来刺激甚至直接代替胰脏功能)。如果一个人老这样多吃多吃(小肠就吸收更多的养分),就会消耗很多,使得“肾阴耗损”,出现糖尿病的第三大症状“多尿”(中医里称之为“下消”)。养分从尿液排出,就出现浑身乏力、没劲,人就快速消瘦。
&&西医认为脾脏是没用的,大不了就是点免疫功能,可以切除,这是因为西方人生活食品以肉食(高蛋白食品)为主,主要消化器官是肝脏;而中国人生来就以五谷杂粮(低蛋白食品)为主食,主要靠脾胃消化。这就是为什么西医生说:糖尿病没治的原因。大家想想:脾脏没用,怎会有注射胰岛素的疗法呢?
造成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不懂病理知识,如:饱一顿饿一顿,早一顿晚一顿,饱要吃饿不吃;发现不规律的身体症状没引起重视等等。你看:肺热津枯,胃燥津伤、脾阴虚耗、肾阴耗损,这“枯伤耗损”是我们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三、糖尿病预防4要点
&&&1、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2、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认为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
&&&3、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
&&&4、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又称“消渴病”。本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之一。典型者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综合征,严重时可并发酮症酸中毒。发病机制及致病原因尚未明了。化验检查,血、尿糖阳性,为诊断重要依据。
&&&&&&&1.滋肾蓉精丸治疗肾虚型糖尿病
&&&&&&&[方剂]&黄精20克,肉苁蓉、制首乌、金樱子、淮山药各15克,赤芍、山植、五味子、佛手片各10克。
&&&&&&&[制用法]按中成药质量控制标准制成小丸。每次服6克,每天3次。
&&&&&&&[疗效]
治疗肾虚型糖尿病有奇效。
&&&&&&&[验证]治疗170例肾虚型糖尿病获近期治愈49例,显效22例,有效7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7.1%。
&&&&&&&[备注]
中医定型标准:(l)主症: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虚胖。(2)肾虚见症:面色姜黄或黧黑,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动则气促,多汗疲乏,失眠多梦,耳鸣耳聋,手足心热,肢麻肢痛,腰膝酸软,健忘,性功能低下,阳萎遗精,月经不调,夜尿频多,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或舌质暗红,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2.萝卜汁治轻、中型糖尿病
&&&&&&&[方剂]
红皮白肉萝卜。
&&&&&&&[制用法]选红皮白肉萝卜,捣碎取汁100-500毫升为l次量,早晚各服1
次,7天为1疗程,可连服3--4个疗程。
&&&&&&&[功效]
清热降火,生津补液,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解毒。
&&&&&&&[验证]
冯xx,女,45岁,农民,日诊。患糖尿病l年,曾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时轻时重。症见口渴腰酸,疲倦无力,汗出尿频,心悸善饥,舌上赤裂、边尖红,脉细数。空腹血糖185毫克、尿糖(++
+)。嘱停服它药,每天饮萝卜汁,早晚各1次,每次约100毫升,连续服21天。检查:空腹血糖85毫克、尿糖阴性,其余症状已不明显;自觉胃部略感空虚嘈杂。处以玉竹30克煎服,以滋气阴,服半月后精神转佳,能参加全日劳动。为巩固疗效,嘱续服萝卜汁1个月,观察2年未复发。
&&&&&&&[备注]
《卫生易简方》消渴方载“用萝卜捣汁服大效”。本方适用于肺燥胃热型。证见消谷善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小便频数,舌边尖红、苔薄或黄燥,脉滑数等,属上、中消·证,即轻、中型糖尿病。
&&&&&&&3.黑木耳扁豆治糖尿病
&&&&&&&[方剂]
黑木耳、扁豆等份。
&&&&&&&[制用法]晒干,共研成面。每次9克,白水送服。
&&&&&&&[功效]
益气,清热,祛湿。用治糖尿病。
&&&&&&&[验证]
黄、X,男,55岁,患糖尿病2年,症见口渴腰酸,疲倦无力,汗出尿频,心悸善饥,经多方用药无明显好转,后每天服上方,连用两月,尿糖转阴,血压正常。
&&&&&&&[备注]糖尿病是主要因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的慢性疾病。早期无症状,晚期典型病例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状。本病中医学属“消渴”范围。
&&&&&&&4.冷水茶治糖尿病
&&&&&&&[方剂]
茶叶10克(以未经加工的粗茶为最佳,大叶绿茶次之)。
&&&&&&&[制用法]将开水晾凉,取200毫升冷开水浸泡茶叶5个小时即可。
&&&&&&&[功效]
用治糖尿病。
&&&&&&&[验证]
据《家庭医生》 杂志介绍用此法疗效极佳。
&&&&&&&[备注]禁用温开水冲泡,否则失去疗效。据日本新媒介报道,日本一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多糖类物质,因而常饮冷水茶可治疗糖尿病。
&&&&&&&5.煮玉米粒治糖尿病
&&&&&&&[方剂]
玉米粒1000克。
&&&&&&&[制用法]加水煎煮至粒熟烂。分4次服食,连服l000克。
&&&&&&&[功效]
清热,利尿,降低血糖。用治糖尿病尿味带甜、身有浮肿、尿量增多。[验
证]据《锦方实验录》介绍:患者袁某患糖尿病两年余,尿带甜味,身有浮肿,尿量增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服此方而愈。又,王某,63岁,患糖尿病数载,时好时犯,于1967年夏手指肿胀,检验尿糖增多,嘱其每日煎服玉米粒60克,连服1000克后,手指松软,血糖降低。
&&&&&&&[备注]
胃寒者应少食。
&&&&&&&6.常食南瓜治糖尿病
&&&&&&&[方剂]
南瓜(番瓜、楼瓜、窝瓜、北瓜)。
&&&&&&&[制用法]熟食,或当主食食用。
&&&&&&&[功效]
用治糖尿病。
&&&&&&&[验证]据日本新闻报道,日本北海道一村镇,通过卫生健康检查发现,有史以来该村镇居民中无一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这一令人惊奇的报道,引起科学家的重视,经研究发现,原来该村镇居民世代以南瓜为主食。这一奥秘在日本引起极大轰动,人们争相食用南瓜。有预见的日本医学界和商界,通过科学加工制成富含维生素,且热量低的南瓜粉剂投入市场。日本一前首相患糖尿病,经食用南瓜粉而痊愈。报道还介绍,南瓜还有减肥与美容之功,因此颇受日本女性的青睐。据传,南瓜热目前又传人欧洲,继之席卷东南亚。
&&&&&&&[备注]
我国医籍《岭南草药志》云:南瓜味甘性温。温中止嗽,清热解毒,驱虫。从临床及效用中可见有关治疗消渴(糖尿病)的文字记载。近年我国已有纯南瓜粉生产和经梢。
《全国名老中医秘方》
中医所说的“消渴”,就相当于我们现下说的糖尿病。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症状的概括,而后者是具体的病名。中医根据不同的症状把消渴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其中口渴多饮的是上消,多饮多食的为中消,多饮多尿的为下消。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因为阴虚燥热,阴虚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补阴是最根本的。
燥热伤肺(上消)的克星---胰俞、鱼际、太溪
&&&&渴多饮:虽然喝水很多,但是仍然觉得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量多。
中医里面讲,“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是人体上面水的源头,而且肺有“通调水道”的功能,就是肺要调节、疏通好全身的水液代谢。《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如果肺阴不足了,而且有外来的燥邪入身,这样就在人体内形成了恶性循环,自然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就失常了。当全身的水不能正常地分布到各个脏腑器官时,虽然喝的水多,但是吸收不了那么多,所以人仍然会觉得口干舌燥;同样,大肠里面的水分少了,所以大便会干燥;喝的水没有吸收只能排掉,所以小便多。
这个时候穴位我们要选胰俞、鱼际、太溪。
胰俞是经外奇穴,它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经验效穴,和其它五内的背俞穴作用一样。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用这个穴位都非常合理。
这个穴位主要采用按揉和拔罐的方法刺激,以拔罐为最好。
胰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在线面,在脊柱旁开四指的膀胱经第二条在线,肩胛骨下角下面约两指的地方。
鱼际是肺经的荥穴,五行属火,火克金,从穴性来看,鱼际可以滋阴降火,作用是偏泻的。所以选用它可以降肺上的燥热治标。
这个穴位的刺激不分时节。对于这种慢性病来说,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是疗效的累积,所以有机会就要去按揉。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二节后面,连接手腕和拇指第二节的骨中点处,手掌和手背交界的地方。
肾经的太溪在五行中属水,肺为金,而用太溪是取“金生水,金水互生”之意。而且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补肾阴同时也是补肺阴。
操作方法:消渴属于本虚标实的病症,我们在操作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原素,先去其标,再补其本。每天晚上9点左右,先大力按揉鱼际3分钟,以产生酸疼感为好,双侧交替进行;然后在两侧胰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之后用手指按揉两侧胰俞各2分钟;最后按揉两侧太溪穴,每侧3分钟。
五味禁忌:阴虚是根本,又有燥热,所以要少吃辛辣和煎炸的食品,少吃那些容易上火的水果,多吃酸味东西。多吃梨,但是不要削皮,因为梨皮可以润肺,既滋阴又降火,非常适合食用。平时可以用百合、天门冬、天花粉等熬粥,这些都是滋阴的药物,而且没有什么苦味。还有就是要常服六味地黄丸。
胃燥津伤(中消)的劲敌---胰俞、内庭、太溪
每次吃饭都能吃很多,而且很容易又感觉饿了,但是体重却在下降,感觉口渴,尿多,大便乾。
“胃为水穀之海”,负责把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而胃阴胃阳的平衡是保证胃功能正常的根本所在。胃阴不足,又有燥热,就会出现阳偏盛的情况。阳主动,阴主静,胃火相对炽盛,所以会出现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的情况。但是这些食物并没有转化成牙体所需要的气血物质被吸收,而是很快地被排泄掉,所以身体看起来才会变瘦;“六腑以降为顺”,“火性炎上,易伤津液”,胃火偏盛,整个肠道的正常功能就会系乱,该降不降,所以会便秘。
这时除了选胰俞外,还要选内庭泄胃火,太溪补肾阴。胰俞和太溪的操作同上。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善去热邪,十二经的荥穴一般都可以治疗相应脏腑或经络的热病。虽然这里的胃热并不是实热,而是“标”,但是“标实不去,本虚难补”,所以一定要加上善去胃热的内庭。
每天的上午7~9点是胃经的旺时,可以这个时候按揉两侧内庭,给糖尿病以“迎头一击”。同时,晚上刺激两侧胰俞和太溪时还应该配合著再做一遍。
内庭在脚二、三趾的结合处,稍向里一点,也就是脚背与脚底交界的地方。
操作方法:每天上午7~9点之间,按揉双侧内庭各5分钟,要产生强烈的酸胀或胀疼感,应该从脚趾向脚跟方向按,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感觉。晚上9点左右的时候再重复做一遍,接著在两侧胰俞上拔罐10分钟,然后再按揉双侧胰俞2分钟,最后按揉双侧太溪各3分钟。
五味禁忌:中消的饮食禁忌和上消一样,少吃辛辣食物,平时要熬些麦冬、山药、梗米粥以养胃气滋胃阴,还可以泡槴子茶以清火气,祛标邪。
肾阴亏虚(下消)的杀手---胰俞、肾俞、太冲、太溪
&&&&尿频尿量多,而且尿的颜色混浊,脸色开始发黑,口干舌燥,常觉得腰膝酸软,有时睡觉会出汗,有时心烦失眠。
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一般病程久了才会发展到肾阴受损的地步。肾阴不足,肾主收藏的功能就减弱,所以会小便频繁;水榖精微不能吸收,都随小便排出,所以小便颜色混浊;五脏与五色相配,肾脏与黑相合,脸色发黑是肾脏本脏色的显现,有此现象,说明疾病发展的程度已经很深了。同时,肾阴虚会导致虚火上炎,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必然出现“心肾不交”的症状,如腰膝酸软、睡觉出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燥等表现。
这个时候除了选胰俞外,要把主要力量放在补肾阴上面,再取肾俞和太溪;同时降虚火,引火下趋,选太冲,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是取“实则泻其子”的意思。
操作方法:每天晚上9~11点的时候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揉两侧太冲穴,从太冲向脚趾方向边揉边推,每穴按揉3分钟;接著按揉两侧太溪穴,每穴3分钟;最后在两侧肾俞和胰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之后,在穴位上按揉2分钟。
五味禁忌:尽量少吃辣味和煎炸的食物,每天要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量,要多吃酸味食品,一定要少吃甜食,多吃杂粮、米、麦,配合菜蔬、豆类、瘦肉、鸡蛋,忌浓茶和咖啡。还要坚持服用六味地黄丸,坚持熬山药粥。
一定要注意避免受外伤,因为消渴(糖尿病)患者伤口很不容易愈合。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4日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夫妻双方如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则配偶患上这种病的可能性会增加26%。
  研究者回顾分析了6项相关研究的结果,考察了7.5万名夫妇的年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等。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与其配偶患病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且男性配偶更有可能患上未被觉察到的糖尿病。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婚史也是医务工作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即配偶患有糖尿病也是糖尿病早期检测阶段中的一个潜在参考依据。
  研究人员解释,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配偶很容易习得对方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增加了他们自身患病的风险。因此当配偶中的一方患上糖尿病后,另一方也需要增加对自身的监控。
&&&皮肤总是痒个不停,这或许是糖尿病向你发出的“信号”。古方中医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因为不明原因的反复皮肤感染来就诊时,才得知自己有糖尿病。其实,糖尿病会在患者皮肤上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辨识这些症状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疾病,通过干预治疗来预防并发症。
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皮肤是细菌和真菌滋生之地,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女性患者主要是阴部瘙痒,挠抓伤了皮肤组织以后还会发生其他感染。
早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已经比正常人高,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发生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毛囊炎。皮肤上会出现痱子样的炎症。这些痱子样的小疙瘩里面有脓液,触摸时会痛,把脓液排出后会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毛囊周围炎,又叫做疖。
由于糖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皮肤潮湿多汗,动不动就汗流浃背。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四肢的皮肤时有麻木灼热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盖被子的时候疼的更厉害。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有些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糖尿病人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肤上会长水疱,里面有透明的浆液,多出现在手脚上。虽然水疱几周内就可愈合,但会反复出现。
另外,黄色结节、面色发红等也是糖尿病发出的皮肤“信号”,但这些在临床中不多见。古方中医提醒,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以上异常,应及时到正规中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治疗,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原文&:http://user./?ptlang=2052
云芳的绝招:砸手腕,降血糖
摘自《广州日报》
“张大民”和“云芳”是一对患糖尿病的两口子,他们失望过,迷惑过,气馁过,但最终携手走上健康新生活。我问“张大民”和“云芳”两口子,血糖控制得这么好,有没有什么独家秘技?
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眼前这憨厚热情的两口子把他们的绝招传授给了我。经过大民两口子的许可和中医专家的认可,我把它写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
大凡绝招其实都是很简单,不简单的绝招都是伪绝招,方法:就是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各利用10分钟的时间,一只手握拳,用关节突出的部位捶击另一只手的手腕部位,手腕内侧、外侧都要砸到,一圈圈儿地捶击,直到手腕发红、发热为止;然后更换另外一只手。手部完成之后,用同样方法捶击脚腕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空腹操作,饭后不宜立即操作,最好在饭后一个小时以后进行。操作时挺身坐直或站立,排除杂念,不要说话,要细心感受手腕部位血脉流通的感觉。
如此简单的方法,怎么能帮助身体调节血糖?怎么能让身体强壮起来?方寸之地,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功效?
中医专家告诉我,人身上的穴位星罗棋布,但不是凭空出现的,每一个穴位都与相应的脏腑相对应,每一个穴位都有它自己的阴阳和五行属性。《说文解字》对穴字的解释是“坑”,今天我们说洞穴、巢穴,用的也是坑的意思。可是我们看身体表面,并没有坑坑洼洼的地方啊?那“穴”从何来呢?其实,中医认为穴位是精气汇聚的地方,精气填充至此,就好像下雨天地面坑洼处的积水一般,并不是说穴位所处的地方是大坑。
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自愈的本能。远古时期的人们并不知道身上有如此神奇的穴位,在无数次的偶然之中,我们的祖先意识到了身上这些穴位奇妙的疗伤治病功效,于是,经络学说产生了。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穴位就好像一味中药,每一条经脉就如同一剂汤药。而手腕、脚腕正好是每一条手足经络都经过的地方。就如同公交换乘点,无论你去哪儿办事,都先要经过公交换乘点。我们可以想象,按摩手腕脚腕,就相当于站在公交换乘点上指挥四面八方的交通,按摩手腕脚腕可以激发手足十二经脉的精气,打通淤积在身体中的滞浊之邪,唤醒身体自我的平衡,激发生命自愈的本能。
留心注意观察生活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中医大夫诊病的时候,让您伸出左手,给您号号脉;再伸出右手,同样再号号脉。西医大夫就不一样了,拿出听诊器,心脏肺脏全听一遍;开出检查单,B超查个肝胆胰脾肾,CT扫描一下全身,整个一溜够,化验检查单回来一对照,发现您差不多也被大卸八块了。为什么中医西医这么大的区别?中医大夫仅靠摸摸小小的两只手腕,就能代替西医全套的检查设备吗?
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中医讲究整体观念,把人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盘棋,棋子和棋子虽然在距离上有远有近,但是,任何两个棋子都是有关系的,挪动任何一颗棋子,整盘棋的局势都会发生变化。棋子是“形”,棋子与棋子之间的关系、整盘棋的局势是“神”,中医很讲究这个“神”的作用。所以说,中医是个关系学,理顺了脏腑之间的关系,经络之间的关系,病自然会好。可以这么说,没有那个器官能分开看,没有那个组织能单独存在,人就是一盘棋,下得好,身体就健康;下得不好,病就来了。
再回过头来说手腕。中医大夫号脉号的是“神”,是脏腑状态、功能在身体体表的反映。中医大夫把他的三个指头搭在您左手的寸、关、尺部位,号的是您心、肝、肾之神;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号的是肺、脾、命门之神。所以我们有时候在诊脉的时候会听见中医大夫说“您心火太旺了”“您肺气不足啊”“您脾胃不和”,这些全都是相应脏腑的“神”告诉医生的。手腕是个很神奇的部位,方寸之地,反映出内在脏腑的状态和功能,就像是一个故意装反了的门镜,透过它,屋内情景一览无余。洋枪洋炮的西医检查手段固然高精尖,但在五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用“门镜”把它们打败了。
生活中我们常会听人现身说法地宣传,戴玉镯子、玉手链吧,戴上就会发现身体好了很多,精神头也大了,还不爱生病。其实,这跟手镯、手链本身关系不大,倒是跟手腕部位天天被动地受到按摩和刺激有关系。
所以说,花几千几万块钱买个翡翠手镯戴着,还不如天天捶捶手腕更健康更实惠。
上下班路上,散步的时候,吃完饭看电视的时候,在所有方便砸手腕的时候,糖友们不妨砸砸手腕降降糖。
提示:最好的大夫是自己
中医自古就有“道法自然,医法自愈”的说法,人人都能成为自己身体健康的主人,关键是自己如何去做身体这个纷繁庞杂的大公司的CEO,如何运筹帷幄地把握身体的状况。平时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少在钢筋水泥的楼房里待着,多运动,多亲近自然,留多一点时间给自己,放松身心并且细心观察身心的感觉。
我们的身体是最忠实于我们的,你善待它,它忠实于你;你不善待它,它仍然忠实于你,直到油尽灯枯。其实,医生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拉你一把,真正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皮肤总是痒个不停,这或许是糖尿病向你发出的“信号”。古方中医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因为不明原因的反复皮肤感染来就诊时,才得知自己有糖尿病。其实,糖尿病会在患者皮肤上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辨识这些症状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疾病,通过干预治疗来预防并发症。
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皮肤是细菌和真菌滋生之地,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女性患者主要是阴部瘙痒,挠抓伤了皮肤组织以后还会发生其他感染。
早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已经比正常人高,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发生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毛囊炎。皮肤上会出现痱子样的炎症。这些痱子样的小疙瘩里面有脓液,触摸时会痛,把脓液排出后会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毛囊周围炎,又叫做疖。
由于糖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皮肤潮湿多汗,动不动就汗流浃背。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四肢的皮肤时有麻木灼热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盖被子的时候疼的更厉害。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有些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糖尿病人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肤上会长水疱,里面有透明的浆液,多出现在手脚上。虽然水疱几周内就可愈合,但会反复出现。
另外,黄色结节、面色发红等也是糖尿病发出的皮肤“信号”,但这些在临床中不多见。古方中医提醒,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以上异常,应及时到正规中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治疗,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简析糖尿病引起水肿情况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在我国农村有句话叫“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这里的“穿靴”指的是男人脚肿,“戴帽”指的是女人脸肿。意思是男的脚肿、女的脸肿人就离死不远了。探究原因,脚肿是因为心脏病,脸肿是因为肾病,但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并没有性别差异,男女都有可能患病。虽然这种对性别区分的说法是片面的,但是也提示了心脏病和肾病造成的人体水肿的差异。也许令您始料未及的是糖尿病与水肿之间竟然还有很多关联,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糖尿病与水肿的“不解之缘”。
1、糖尿病肾病会引起水肿
&&&肾脏是糖魔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的人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也就是说5个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1人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会使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低下,肾功能受损。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留在体内时,便会出现水肿。肾病引起的水肿有一定的特异性,水肿多从下肢和脸部开始,尤其是眼睑、颜面部。糖友在平时要多注意细节,比如说当出现颜面部、下肢水肿等情况,要当心是否出现了糖尿病肾病。
2、心血管疾病会引起水肿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同时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水肿主要是由于疾病导致的心衰造成的。心衰引起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垂部位——也就是脚踝部,患者双脚会出现对称性水肿,按压脚部会出现凹陷,这是判断是否为心衰引起水肿的有效方法。
3、糖尿病神经病变会引起水肿
&&&糖尿病神经病变出现水肿主要是由于神经受损导致静脉淤血。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活动关系密切相关,而且多伴有下肢对称性麻木、疼痛等症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如果发现水肿会随着体位变化(如站位水肿加重)以及活动(如活动时水肿减轻)等情况而发生变化时,要留意是否并发了糖尿病神经病变。
4、糖尿病眼病引起的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可引起视网膜水肿,视网膜水肿并不像其他疾病引起的水肿那样肉眼可见,只能通过眼底检查发现,但是患者还会伴有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等症状。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多糖友都会忽略眼部检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指出,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3年后就要做眼科检查,之后每年都要复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就要做眼科检查,并且每年都要复查1次。
5、肥胖引起的水肿
&&&一些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手、足部位肥胖性水肿。水肿产生的原因是皮下脂肪组织增多,静脉回流受阻,同时脂肪造成散热困难,因而周围血管扩张,另外,肥胖患者不爱活动,不利于静脉回流,所以造成下肢水肿。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手、足部位水肿,并且排除了其他病变,就是肥胖自身引起的水肿。患者只要减轻体重,水肿症状就会消失,并且也有利于血糖控制。
6、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营养不良的人一定会骨瘦如柴,其实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全身浮肿,而出现“假胖”现象。这主要见于过严地或错误地执行糖尿病饮食,造成体内蛋白质和/或维生素B1缺乏。这种患者一般表现为全身性浮肿。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必过于严格地控制饮食,在控制每天膳食总能量摄入的同时,合理搭配食物种类,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选择膳食纤维丰富、微量元素多样的食物,既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又能有效避免营养物质单一而出现的营养不良。
7、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水肿
&&&胰岛素副作用&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像“救命稻草”,但是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注射胰岛素也有副作用,其中之一便是水肿。胰岛素在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时,会引起水钠潴留,导致水肿,称为胰岛素水肿。
&&&胰岛素水肿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剂量偏大时,一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可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胰岛素水肿一般对人体影响不大,正常情况下无须特殊处理,停用胰岛素后水肿症状便会消退,这也是与其他疾病造成的水肿用来区分的一点。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但该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水肿,这种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更加明显,原因是加重体内水钠潴留。对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引起的水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或者与其他药物合用来减轻副作用。尽量避免与胰岛素联用,在需要联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不可自行使用。
防糖尿病的四大法宝&
全世界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国际糖尿病协会去年10月宣布,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85亿,到了面临失控的地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30年内翻了两番,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二大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美国《预防》杂志最近一篇文章指出,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其实,只要做到以下12点,你的一生就绝不会得糖尿病。
吃肉前喝两勺醋大大降低血糖水平
1.吃肉前喝两勺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习惯喝醋,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
2.每天走路35分钟。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3.减轻5%的体重。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锻炼,但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
4.多喝咖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险降低29%—54%;每天4—5杯,降低约29%;但每天1—3杯则几乎不起作用。
多吃高纤维食物
5.一周吃快餐不超过2次。美国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6.买食物看清高纤维标志。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能确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纤维,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危险。
7.火腿香肠要少吃。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肠,糖尿病危险会增加43%,罪魁祸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剂。专家建议,应偶尔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德国科学家发现,肉桂有助于降血脂,进而防止糖尿病危险。肉桂粉可撒在咖啡里,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冲水喝。
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
9.做事前3次深呼吸。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专家建议,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
10.睡眠在6—8小时之间。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翻番;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
11.不要独居。独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2.5倍。专家建议,即使独居也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45岁后多关注血糖。血糖指数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专家建议,45岁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多关注血糖。
&&&当血糖值高过规定的水平时就会形成高血糖症。它可能历时数日或在几个小时内即能形成。你可能会有高血糖而不自知。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血压和高甘油三酯。
日常三个现象暗示高血糖来袭
1.饥饿增加食量:其实这个病中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容易感到饥饿,这主要是由于病人们因体内糖分随小便排出,所以经常有腹饿的感觉,形成食欲亢进,食量增多,有一些人虽然饭量不大,但其他副食品点心很会吃,而且有特别爱食甜的习惯。这些就都是属于高血糖的症状表现
2.身体疲劳无力:对于正常人来讲一般不会出现身体没有力气的感觉,但是得上这个病的人就不一样了,例如整天感觉身体很会疲劳厌倦,整天提不起精神来,什么事都懒得做,有时下半身、腰膝、两个小腿特别无力,连走路、爬楼梯都有气无力。这也是高血糖的症状表现。
3.口渴多喝水:口渴喝水是我们每天都不能少的,但是对于得上疾病的人如果经常的饮水就不是很正常了,例如经常感觉喉咙干燥,饮水量大量增加,多尿,一天最少要排尿10至20次以上,每次排尿量都达到2000CC至4000CC以上。这些高血糖的症状比较常见。
控制血糖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1.控制总热能
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 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 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
3.供给充足的食物纤维
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
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应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质而 增加肾脏的负担。当肾功正常时,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质应与正常人近似。
高血糖的治疗方法有三个
1.治疗高血糖,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很重要:每位患者都知道适当运动和饮食控制。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准确掌握自己的运动量和饮食热量规范,同时不能坚持下来。
2.治疗高血糖血糖监测同样重要:因为血糖监测有利于糖尿病控制,尤其餐后2小时血糖,而且血糖较尿糖测试更准确。尿糖检测影响因较多,误差大,不如血糖精确,而且对低血糖无任何价值。认真记录下日常的血糖值的变化情况,可以更简捷地防止血糖过高、过低,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指标,及时调整治疗程序,从而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减少、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3.药物治疗高血糖不必少:分为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两种。患者具体使用何种药物,需医生根据血糖情况、经济状况、自身体质等多方面考虑,不要乱用药,结果延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
冬季糖友要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足部护理
&&糖友护理“三不缺”
&糖尿病患者在冬天常会面临并发症威胁。比如,天气转冷,不少糖尿病患者开始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因泡脚水温控制不当,导致患者的脚部损伤等。因此,糖友在科学控糖的同时,日常护理还必须做到“三不缺”。
   保持皮肤健康,有利于减少感染几率
  1.每天要洗脸、洗脚、清洗外阴。平时洗脸注意水温不宜太高,毛巾宜柔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可适当使用性质温和的洗面奶、洗面皂以加强皮肤清洁,但注意不能用力搓脸或擦脸。还应勤洗勤消毒毛巾,保持床单干燥清洁。
  2.保持皮肤湿润。冬季空气干燥,湿度低会导致皮肤干燥、易裂、破损。皮肤干燥、轻度瘙痒的患者需要加强润肤效果,可涂抹润肤液滋润干燥的皮肤。
  3.避免阳光暴晒。虽然冬日暖阳非常宝贵,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本来就干燥、抵抗力差,长时间阳光暴晒极易损伤皮肤,所以冬天晒太阳也应适度。
  4.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每次洗澡应注意彻底擦干皮肤,特别是脚趾间、腋窝、腹股沟的位置,还应勤换衣服,避免皮肤皱褶部位因潮湿滋生真菌。如果脚汗过多,应将爽身粉洒在脚趾缝间、鞋内和袜子里。
  5.及时治疗皮肤疾病。糖尿病患者常并发皮肤化脓性感染、霉菌感染,如毛囊炎等,如果治疗不当、护理不佳,可能导致全身溃烂。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做好日常预防和护理,一旦出现皮肤病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做好口腔护理,有利于减少急性并发症
  1.每天刷牙2次以上,即至少早晚各刷一次,餐后要漱口。
  2.每隔3~4个月更换新牙刷。牙刷长期使用容易滋生细菌,成为感染源,所以无论牙刷外观是否损坏都应定期更换。
  3.每半年洁牙1次。糖尿病患者口腔清洁工作做不好,牙石可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导致牙龈剥离,牙周膜损坏,出现牙龈炎和龋齿。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洁牙一次。
  4.及时处理牙龈或口腔疾病。糖尿病患者龈沟液中的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牙周组织更易受到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更要定期到口腔科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积极治疗,避免因此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做好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每天检查双脚。糖尿病患者可自己利用足镜等,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每天检查足部,洗脚后应仔细检查有无皮肤皲裂、水泡、小伤口、鸡眼等,检查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是否正常,脚趾有无变形,皮肤有无红肿;若有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指甲变形或局部红肿痛热等,都可能提示已经出现了足部病变,必需尽早到医院就诊。
  2.保持足部清洁。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洗脚,宜用温水和性质温和的肥皂。水温在38℃~40℃,洗脚前应先用手、肘或温度计测量水温,若对温度不敏感,请家人代试。洗脚后应彻底擦干。天气寒冷时,慎用热水袋和取暖器。
  3.注意修剪指甲或足部硬茧。只有在泡脚后指甲较软时方能剪掉,且要平剪,不能剪成圆形。如果足部有陷甲、鸡眼、胼胝、真菌感染、甲沟炎等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自己修脚或使用有腐蚀作用的药膏。
  4.穿合脚的鞋、袜,确保鞋内平整。最好选择下午或晚上买鞋,若双脚大小有别,应按稍大的脚为准。新鞋开始不宜久穿,每天穿1~2小时即换下,反复一周后再像通常一样穿。鞋应选择底厚软的,不要穿尖头皮鞋,不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塑料鞋;袜子应选择质地柔软的棉袜或毛线袜,忌穿尼龙袜;忌赤脚穿鞋,每次穿鞋前需要用手摸、用眼睛看,检查鞋里是否有异物,是否有磨脚的破损处。
5.及时处理足部损伤。忌赤脚行走,防止硬物损伤皮肤;忌长时间步行,防止足部皮肤受摩擦而产生水泡;如果有水泡形成,切勿自行弄破;遇有脚部外伤,及时就医。▲
&&&&&&&&&&&&&&&&&&&&&&&&&&&&&&&&&&&&&&&&&&(来源:《生命时报》日)
偶尔血糖升高&能确诊为糖尿病吗
&&随着血糖仪的普及,很多人检测血糖时发现血糖有点儿高,却不知道是否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其实,诊断糖尿病测定的血糖是指静脉血浆血糖,而非我们用血糖仪检测的毛细血管血糖。所以,如果是用普通血糖仪测得血糖偏高,一般都要到医院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诊。什么是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的主要方法。正常人一次摄入大量葡萄糖后(国际标准剂量为75克无水葡萄糖),血糖浓度会略有升高,并于2小时内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若2小时内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称为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OGTT应在空腹情况下进行,禁食时间不能少于10小时,也不应超过16小时,但可以饮水。试验应在上午7~9时进行。做试验时接受测试者要注意休息,严禁进行剧烈活动,并避免精神刺激及其他应激性刺激。&&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 1.空腹血糖≥7.0
毫摩尔/升。&&2.随意血糖≥11.1毫摩尔/升。“随意血糖”是指就餐后任意时间的血糖值。&&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浆葡萄糖(PG)≥11.1毫摩尔/升。&&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人,如果在次日复诊仍符合上述标准之一,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诊断糖尿病需要排除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糖尿病时还需要排除以下疾病或状态的存在:&&饮食因素:做OGTT前3天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一般应大于250克/日,特别是老年人。进食太少会导致试验当天吸收过多,造成假性血糖升高。&&
体力活动:服糖前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也可使血糖明显升高。&&
精神因素:情绪激动可使血糖升高,因此试验期间应注意避免精神刺激。&&
生理因素:如果受试者肠吸收功能异常,应改为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药物:口服避孕药、烟酸及某些利尿剂可使糖耐量减低。避孕药应在试验前1周停用,后两者应在试验前3~4天停用。口服降血糖药、水杨酸钠或心得安应于试验前3天停用。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应停药1个月以上。影响OGTT结果的其他药物还有降脂药、乳化脂肪溶液等。&&应激:各种生理性应激(如过度兴奋、过度体力活动等)及各种病理性应激(如发热、感染、大出血、创伤、手术、麻醉、昏迷等)均会对血糖值产生明显的影响。&&
肝脏疾病:肝脏功能减退时,可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反应。&&肾脏疾病:肾脏是葡萄糖和胰岛素代谢的主要组织之一,糖耐量减退与肾脏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胰腺疾病:慢性阻塞性胰腺炎破坏大量胰腺内分泌细胞后可导致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内分泌疾病:很多内分泌疾病患者伴有糖代谢紊乱,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亢、甲减、嗜铬细胞瘤、性腺功能减退、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急慢性代谢紊乱:低钾和低镁也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引起糖耐量减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邬云红原文见《家庭保健报》日第3版“健康焦点”
临床统计发现:有2/3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没有任何症状,专家提醒——血糖超过“5.6”就该注意了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口渴,多喝水,爱吃好饿,并且尿频尿多,但身体消瘦。如果自己或多或少存在这些症状,就应当警惕是否患上了糖尿病,此时应该到正规医院排查。&&但是,专家表示:临床统计发现,有2/3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甚至自我感觉良好。这部分人会在偶尔一次的健康检查中出现血糖偏高,其他一切正常。确切地讲,这部分人此时还并不是真正的糖尿病患者,但他们正处在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及时预防,很容易“转正”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并非“不超标”就可以&&这里的“5.6”是指空腹血糖为5.6毫摩尔/升。很多人可能会问,血糖的正常值不是7.0毫摩尔/升吗,这个数字不是在正常范围内吗,为什么说该注意呢?&&要说明这个问题,还得从糖尿病的诊断谈起。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制定了统一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后来,为了使诊断更加灵敏,WHO于1999年又将诊断标准中空腹血糖值下调到≥7.0毫摩尔/升。并且提出,当空腹血糖达到6.1~6.9毫摩尔/升时,称为“糖耐量受损(IFG)”。这种状态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2003年11月美国糖尿病学会经过研究讨论,将糖耐量的诊断下限由6.1毫摩尔/升下调至5.6毫摩尔/升。中国糖尿病学会于2004年7月专门讨论了此问题,根据中国的研究资料,空腹血糖达到5.6毫摩尔/升以上,已经可以看到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因此也将IFG的下限下调到5.6毫摩尔/升。所以说,虽然你的空腹血糖没有达到7.0毫摩尔/升,但是已经超过5.6毫摩尔/升,就该引起注意了,因为你离糖尿病可能已经不远了。糖耐量受损是可以逆转的&&糖耐量受损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糖耐量受损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则比糖耐量正常者增加5~8倍。由于糖耐量受损发生率高,易转化为糖尿病,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应早期发现糖耐量受损人群并积极予以干预。&&值得庆幸的是:糖耐量受损阶段为可逆性阶段,只要积极进行干预,即可降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干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两方面。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理、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药物干预如合理使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等,都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但药物干预的效果略低于生活方式的干预。糖耐量受损后你要做的事&&必须戒烟:吸烟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可造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糖波动;而长期吸烟还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使血管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血流缓慢,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加重心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由此,阻塞脑血管导致脑血栓或腔隙性脑梗塞;阻塞心脏血管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阻塞下肢血管导致下肢缺血甚至坏死;阻塞肾脏或眼底血管会导致糖尿病肾病或者严重影响视力。因此,糖尿病病人必须戒烟。&&控制饮食量:患者的饮食需要计算热量,每天所需总热量换算成食物交换份,每日总热量不能超标。但控制饮食后,很多人经常说吃不饱,有哪些增加饱腹感的方法呢?可以在用餐时放慢进食速度,多吃绿叶蔬菜;还可以在餐前、餐中增加饮水量,餐后坚持适当散步以分散注意力。&&增加运动量: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于糖耐量受损的人来说,需要预防运动中出现低血糖,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单独进行运动;&&
2.推荐在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3.如果要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则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运动前及运动中适当加餐,随时监测血糖;&&
4.运动量较大时,进食量要适当增加。本报综合报道原文见《家庭保健报》日第1版
&&&&&&&&&&&&&&&&&&&&&&&&&&&&&&&&&&&&&&&&&&&&&&&&&&&&&&&&&&&&&&&&&&&&&&&&&&&&&&&&&&&&&&&&&&&&&&&&&
原来秋葵是糖尿病克星!转载一次有可能救一个人!
糖尿病克星:秋葵
秋葵,又名六角豆(Bhindi)。有植物伟哥之称,也是糖尿病的克星。上个月,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我获悉一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拿两条六角豆并切除头尾两端部分,再沿长身中间界一小刀,然后将这两条六角豆放入一杯清水﹝室温﹞中,盖好并在室温下放置过夜。
清晨,在早餐前从水中取出丢掉两条六角豆并饮用此水。每日坚持如此。在两个星期内,你将看到血糖降低的惊人效果。
每天坚持服用六角豆
将六角豆切碎,加入水中并在第二天早晨将它喝光。尝试一下,即使并没有对你起多大作用也不会带来任何伤害,但由于多数案例是慢性作用的,在看到效果之前你需要坚持服用数月。
秋葵的相关资讯介绍
可以使病情缓解同时可以防止病情的恶化,一般在临床上常被推荐的食疗有:山药及秋葵。今将秋葵的相关资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秋葵(学名:Abelmoschusesculentus)又名六角豆、黄秋葵、黄蜀葵、羊角豆
一、秋葵的主要功用:
1.保护胃壁黏液
它黏液裡,除了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可以附着在胃黏膜上,保护胃壁,就是俗话说的「顾胃」。
2.预防大肠癌
秋葵黏黏的汁液裡,含有水溶性纤维果胶、半乳聚糖,以及阿拉伯树胶,这三种成分都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除了可以降血压、帮助消化,对预防大肠癌也有帮助。
3.钙含量多比牛奶好吸收
以100公克秋葵为例,钙含量就有80到100毫克,跟等重的鲜奶不相上下。不同的是,秋葵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可达五到六成,比牛奶来得好,对素食人口、发育中的小朋友,或是喝牛奶会拉肚子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钙质来源。
二、注意事项:
1.它的属性偏寒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或排软便的人,最好不要多吃。
秋葵属寒性食品,阴虚体质者不宜过量;肠胃功能较差者,过食可能造成腹泻。
秋葵极易受到擦伤,擦伤后很快就会变黑,挑选或储存时,都要单个取放,不要挤压。放冰箱前最好用保鲜袋装好,并尽量让它平排躺置。
三、秋葵对糖尿病的功效
服用秋葵可以使糖尿病的症状减轻,血糖可以得到控制
用方法:拿两条六角豆并切除头尾两端部分,再沿长身中间界一小刀,然后将这两条六角豆放入一杯清水﹝室温﹞中,盖好并在室温下放置过夜。清晨,在早餐前从水中取出丢掉两条六角豆并饮用此水。另外的服用方法即每晚上将两条六角豆切碎,并加入开水中(约一碗水)并在第二天早晨将它喝光,每日坚持如此一般两个星期后既可看到血糖降低的效果,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妨一试。
如果服用秋葵而会造成腹泻者,可以改服用山药。如血糖很高者须同时配合中西药的服用效果才会在稳定中进步。
专家提醒天然复合酵素可以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失调或胰脏发炎致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对糖分代谢障碍的一种疾病,其结果是无法代谢的糖分随尿液排出体外,而不能储存体内备用,所以病人随时补充糖分营养,但又不能过量,否则会增加病情,是极为折磨的一种病症。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由于对糖分及各种营养代谢的障碍,使体内长期欠缺葡萄糖(单醣类)及养分,以致体内器官如肝脏、肾脏、心脏,慢慢衰竭而死,这才是可怕。
这种慢性疾病,是我国十大疾病死因之一,尤其现在食物丰富的社会,罹患糖尿病,治愈的机会就很渺茫了,因为目前一般医师治疗的方法,是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治标方法而已,只能使病人暂时解除痛苦,不但不能根本治疗,且会使病情日渐加重,如果改为酵素治疗,则将使患者重获生机,因为酵素的奥妙能有效地调整胰岛素正常的分泌,这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必须要坚持到完全治愈为止,因为治疗慢性疾病,必须假以时日,否则半途而废,必前功尽弃。
&中华秘方总汇精选秘方总汇之糖尿病疾病篇
原文地址:作者:
胰脏经脉,与膀胱经脉关联密切,膀胱经脉中的腧穴从大杼穴至关元俞穴一一与胰脏经脉穴点平行对应分布,紧靠锥体边缘,其胰脏经脉之气则通过每个穴位点散射到膀胱经脉,并随膀胱经脉运行。正因为膀胱经脉与胰脏经脉的相邻、相通关系,所以,膀胱经脉的诸多腧穴治疗胰脏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膀胱经脉有两个腧穴空白点,其一为膈俞穴与肝俞穴之间第八胸椎下旁开1.5寸,应定名为“胰俞穴”(原被列为奇穴:胃管下俞穴)。其二为膈关穴与魂门穴之间第八胸椎下旁开3寸陷者中,应定名为“胰岛穴”(现被视为无穴)。这两个腧穴点对治疗胰脏及胰脏经脉所发的病候,可起到关键性作用。胰俞穴和胰岛穴的穴位图
胰经受病则见后心沉紧,腰以上、肩胛以下部位闷胀,头昏、目沉、视物模糊,肌肉酸楚,四肢无力,懒言少语,胸腹燥热、胀满,咽干口渴等。还可以配合用阳池穴,糖尿病穴等等。。辨证论治,对症选穴效果更佳!
指饮食上不贪吃。主食控制在二两以内。刚开始,朋友十分不习惯,原本饭量就较大的他老是觉得吃不饱,嚷嚷饿。每当感到有些饥饿时,就喝一袋无糖低脂牛奶或者吃少量的粗纤维饼干。
&“吃苦”不仅仅指饮食上要选择带点苦味的食物,还包含在饮食上要拒绝诱惑,不吃那些不该吃的食物。苦瓜等植物胰岛素含量丰富,具有调节人体血糖的功能。每到苦瓜大上市的季节,就购买大量的苦瓜,晒成苦瓜干,一边吃着炒苦瓜、一边喝着苦瓜干泡的水。
&吃黄瓜时,他没有像常人那样将把儿扔掉的,而是先从把儿开始吃,因为它有抗癌作用,并且称之为“忆苦思甜”。患病前,他原本十分喜爱吃肥甘厚腻的肉类,爱喝白糖水。但是他硬上下了一番苦功。
坚决改变了以往爱吃肥肉、主食吃得较多的不正确的饮食方式。饮食以清淡为主,经常吃一些诸如豆类、荞麦、小米之类的杂粮,肥肉等尽量不吃。
就是多锻炼、多运动。以前老是“宅”在家里的他,一改过去爱静不爱动的习惯,晚饭后和妻子沿着江边走一走,每次大约两公里左右,慢慢走,慢慢欣赏沿江的风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不由体会到了一种乐趣。
同时,他还在楼下的空地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园,里面种一些各种时令蔬菜,每天拾掇这些菜,浇水、施肥、除草、除虫,常常一收拾就是大半天,逐渐也成了他必不可少的一项日常工作。
虽然有时累得汗流浃背,但看着满院茂盛的菜园,享受着劳动的乐趣,还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朋友甭提有多高兴啦!现在,他经常查血糖,居然一次也没高过。
糖尿病患者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吃苦耐劳,这样更助于自己的病情缓解。
《生命时报》李勇
有研究表明,25%的糖友发病后还不知道已经患病。美国《读者文摘》最新刊载的文章中,美国糖尿病教育者协会发言人梅利莎·多宾斯说:“糖尿病的发生是逐步显现的。”专家提示,以下10个糖尿病征兆应引起注意。
  1.多尿。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食物转化为糖的效率下降,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升高。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
  2.口渴。排尿增加会导致口干舌燥,这时不要用含糖饮料解渴,以免增加血液中糖含量,加重病情。
  3.体重略减轻。超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重略减轻听起来似乎并非糖尿病的标志。其实,糖尿病引起体重略减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水分从尿液中排出;二是排尿频繁也会带走一些热量。
  4.虚弱和饥饿感。高血糖意味着身体调节血糖出现了问题,如果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米和白面),胰岛素会升高,引起血糖迅速下降。这会使人感到虚弱,进而渴望获取更多碳水化合物,导致恶性循环。
  5.持续疲劳感。持续疲劳是一个重要征兆,这可能意味着吃的食物没有分解或被细胞利用。由于机体没有得到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很累。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的升高,这些症状往往出现较慢。
  6.喜怒无常,脾气暴躁。血糖异常时会感觉不舒服,可能变得更加暴躁。事实上,高血糖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如觉得很累,不喜欢做事情,不想外出,只想睡觉。
7.视物模糊。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因为葡萄糖在眼睛积聚,暂时改变其形状,导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稳定下来后约六至八周,视物模糊症状就会消失,眼睛也会自动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状多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8.伤口愈合慢。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身体自愈能力减弱。
  9.脚发麻。血糖浓度升高后,可能出现轻度神经损伤,引起双脚麻木。
  10.更容易发生尿路和酵母菌感染。尿路和阴道糖水平升高将成为细菌和酵母感染的温床,要警惕反复感染。
美国哈佛医学院医学副教授阿龙·赛普拉斯提醒说:“患糖尿病后不及时控制血糖的时间越长,发生心脏病、肾病、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他建议有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评估。如果已出现了以上信号,建议到医院检查相关指标。▲
十大糖尿病健康饮食新发现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对于“糖友”来说都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但是,究竟哪些饮食习惯和食物更能有效防控糖尿病呢?近几年来,各国专家都在做着积极的探索。让我们跟随专家一道,来了解最新的十大糖尿病健康饮食新发现,在日常饮食中积极防控这个“甜蜜的疾病”!
  吃东西过快易患糖尿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考虑体重、性别、年龄、家族糖尿病史、烟酒摄取量、血压和胆固醇等因素的同时,对比了爱吃点心或半夜吃东西等不良饮食习惯,发现吃东西太快是最容易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坏习惯,这类人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是健康人的两倍。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程艳主管护师介绍说,一般进食过快容易吃得多。食物进入人体后血糖会升高,当升到一定水平,大脑食欲中枢就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如果饮食过快,当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时,往往已经吃入过多的食物,易导致餐后血糖过高。建议糖友平时吃饭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每口食物咀嚼10—20次,每餐饭不少于2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餐后血糖会有改善。
  每天吃坚果有助防糖尿病并发症
  据《印度时报》报道,《糖尿病护理》杂志刊登的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吃坚果有助于控制2型糖尿病病情,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多伦多大学营养科学系的大卫·詹金斯博士及其同事对117名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以2盎司(约合57克)坚果取代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永文介绍说,坚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有助于糖友们稳定血糖、调节代谢。但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坚果很多都是盐焗类的,这一类坚果因其口感好,广受欢迎,但其中含有大量“隐性盐”,大大超过人均日摄入量标准,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多吃,坚果类食品最好每日食用25-30克为宜。
  男人吃肉多易得糖尿病
  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分析表明,男性摄取肉类越多,患糖尿病风险越高。每天食用牛肉和猪肉达到约83克的男性,与只吃15克左右的男性相比,患糖尿病风险增加42%,而女性则没有显示这种关联。
  【专家点评】日本国际医疗研究中心研究员黑谷佳代在解释有关研究结果时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肉类中铁元素丰富,铁会使胰岛素功效变差,而女性体内本来铁元素的蓄积量比较少,即使摄取肉类也不容易受影响。她提醒说,男性应该更多选择食用鱼和鸡肉,注意饮食平衡。
  常吃白米饭患糖尿病风险较高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5顿白米饭的人罹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每月最多吃1顿的人要高17%。他们还发现,将白米换成其他全麦食物,比如大麦和小麦,可以使人们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36%。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永文介绍说,正常食用白米饭一般不会造成糖尿病,但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精白米的确会对血糖的上升造成影响。因为精白米纤维含量较少,更加容易消化吸收,所以餐后血糖上涨的速度才会加快。建议糖友们把粗粮和白米饭结合起来是不错的搭配。比如燕麦片,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降糖。
  多吃桃李能防糖尿病
  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生态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桃子和李子等水果中富含的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四大类:花青素、绿原酸、槲皮黄酮衍生物和儿茶素。这些酚类活性物质可分别应对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因而可发挥抗肥胖、抗炎症和抗糖尿病的独特功效。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程艳主管护师介绍说,适量进食水果有益于糖尿病的治疗。含糖量不算高而且含有果胶的樱桃、杨梅、菠萝、桃子等水果,在进食后能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胶冻状物质,可吸收肠中水分,延缓食物在肠道排空时间,减缓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从而使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下降。但是,含糖量低的水果毕竟含糖不宜多吃,最好按医嘱食用。
  吃番茄有助预防糖尿病
  法国国家农艺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实验发现,番茄红素有助预防2型糖尿病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番茄红素存在于番茄、西瓜等一些红色果蔬中。饮食中富含番茄红素能够帮助人们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减小腰围。而脂肪细胞大量分泌蛋白质会引起慢性炎症,从而诱发肥胖,由此引发一些相关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
  【专家点评】程艳主管护师介绍说,番茄被喻为“菜中之果”,含糖量只有2.2%,热量也比大多数水果都要低,所以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用来代替水果,是推荐糖尿病患者两餐之间加餐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因番茄性寒,脾胃虚寒以及寒性体质的糖友应按医嘱适当控制生食番茄的摄入量。
  经常吃快餐
  易得2型糖尿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对岁志愿者进行了饮食、生活方式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每周吃两次以上快餐的女性,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每周吃一次或不吃快餐的女性,前者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评分也比后者高,这意味着前者更易罹患2型糖尿病。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永文介绍说,一般快餐的特点就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糖,低维生素、低纤维素”,这些特点必然导致摄入者体内热量过剩、脂肪堆积、身体超重以致肥胖,而使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减少,使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很多人食用快餐不仅存在热量过高的问题,还存在进餐速度过快的问题。进餐速度快,吸收速度就快,血糖升高的幅度也高。因此,预防糖尿病尽量少吃快餐。
  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
  日本筑波大学讲师岛野仁发现,人如果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岛野仁通过老鼠实验发现,吃得过饱时,肝脏内合成对胰岛素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就会受到限制,从而使胰岛素作用下降。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永文介绍说,吃得过饱会让体内的热量过于饱和又不能及时代谢掉,囤积下来变成脂肪,容易导致身体的肥胖,进而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所以预防糖尿病一定要做到只吃八分饱。
  多吃鱼类可预防
  1型糖尿病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发现,鱼类、亚麻籽油、胡桃、大豆和其他食品所含的-3脂肪酸,有预防1型糖尿病的功效。科研人员调查了1770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发现,只要患病风险高的孩子多吃富含-3脂肪酸的食物,体内出现胰腺胰岛自身免疫成分的可能性就会减低55%。
  【专家点评】程艳主管护师提醒,糖尿病患者吃鱼最好清蒸或者水煮,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一些海鱼、河鱼等质量较好的食物。糖尿病人吃鱼切忌不可油炸,以免因油脂的摄入而导致血糖的升高。
  多吃绿叶菜可防2型糖尿病
  英国莱斯特大学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多吃菠菜或其他绿叶蔬菜可使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14%。
  【专家点评】程艳主管护师介绍说,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很多绿色蔬菜都是降糖高手,不一定非要是绿色菜。比如黄瓜含有丙醇二酸,这种成分能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是肥胖的糖尿病人和高血脂的糖尿病人食疗降血糖的必备蔬菜。
  江南时报记者刘丹平通讯员杨璞
脾气不好可能与“糖”有关
脾气不好可能与“糖”有关
快、快、快,低血糖了,低血糖了,快给我拿块糖,快点。金总皱着眉头不耐烦的叫着……
秘书小吴:来了金总。
哎呀,你快点,我很晕,你是知道的,怎么让你拿个糖就这么慢呢,金总又开始责备小吴了。
金总是一家电子商务老总,低血糖两年多,医生建议,身边常备着糖,感觉到晕就赶紧吃一块,这两年一直保持身边备着糖,小吴跟了金总5年,最近这一年来,发现金总的脾气越来越大,一句话说不好,或者做事稍微慢了点,就会招到金总的怒骂,小吴经常受委屈,却又没办法。
金总为什么会脾气越来越坏呢?有可能跟“糖”有关!
说到糖,人们都会想到甜味,其实未必带有甜味的都是糖,如米饭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分解到最后也是糖,它就没有甜味。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有甜味但是它不是糖。我们离不开糖,没有糖,也许我们的生命无法延续。我们要了解,糖不是一种物质,它是一类物质,属于碳水化合物里面其中的一类,分为单糖、双糖、糖醇,它们均可给食物带来甜味,但是,影响血糖的指数不一样,有高有低。单糖、双糖升糖指数高,需要体内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而糖醇类则不受胰岛素调节,其中单糖的升糖指数为最高。
常见的单糖、双糖有葡糖糖、半乳糖、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蔗糖,也称白砂糖,它是从甘蔗里面提取而来的,广泛使用在食品企业,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蛋糕、甜点、果脯、蜜饯、各种糖果巧克力、各式各样甜饮料等等,无关宗教、无文化差异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甚至越来越多的菜肴制作,都加进了大量的糖。既能带来美好的口感,又能使人心情愉悦的糖,我们一直以为它是对身体无害的,其实不然,它是威胁人类健康重要因素之一。
暂且不谈人人皆知的糖尿病,来说说它为什么会影响情绪,让人脾气变坏?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高耗能机体器官,重量占身体的2%,耗能却占总能量的20%,大约400千卡,食量非常大,这400千卡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葡萄糖是大脑唯一利用的能源,所以机体必须将摄入到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如果这种碳水化合物来自于五谷杂粮类,那么,血糖就会缓慢的上升,能量供应就会平稳地、缓慢的供给。如果这种碳水化合物来自精加工的白米白面、添加大量白砂糖的各类甜点、糖果、饮料,血糖的上升速度就会有很大的波动,这个时候,血糖值是高的,人是兴奋的,这就是人为什么一旦开始爱上甜食就很难戒掉的原因。
为了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机体不得不大量分泌胰岛素,大量的胰岛素不仅仅会降低血糖,还会让人产生低血糖,血糖值低会使大脑消耗大量能量,使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感觉压力很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容易感觉压力很大的原因之一。
机体为了对抗血糖值低带来的压力,会大量的分泌“肾上腺素”,急剧的血糖波动,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同时也会使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而肾上腺素会使人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容易发火等。这就是为什么低血糖的人为什么脾气不好的原因。
如何改善低血糖带来的坏脾气
1、糖果可以用来救急,但不是最好的办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用“慢性”糖类食物和控制总量。就是升糖速度比较慢的食物,主食不要只吃白米饭白馒头,将三分之一的主食换成粗杂粮,搭配食用,粗细搭配有利于血糖平稳的上升,平稳的下降,不至于忽高忽低。血糖的平稳能让人精力充沛,并且是持续性的。
2、少吃或不吃含糖高的加工食品,少喝或不喝甜饮料。正常摄入主食的情况下,糖的摄入量是每天不超过30g,而一瓶500ml甜饮料中就含50-60g糖,这么多的糖一下子进入体内,血糖的波动是很大的,时间久了,对身体有害无益。
&&&&3、低血糖的人适宜少食多餐,可制定三餐两点的饮食习惯,就是在两餐之间用点加餐,喝杯牛奶、酸奶,吃点水果、坚果都可以,吃糖只能让血糖快速上升,再快速下降,压力感越来越大,脾气越来越差。
人类喜欢甜味,就好比猫喜欢腥味是一样的,口感上、生理上都容易上瘾。但是我们一定要记得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有些东西往往都是一个矛盾体,没有不行,多了也不行,凡事讲究一个度,糖也是一样。合理的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石,在多的金钱、地位、荣誉都不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谈。有时候,贫穷和富贵只有一场疾病的距离。
&&&&&&&&&&&&&&&&&&&&&&&&&&&&&&&&&&&&杨金奎做客BTV科教《健康北京》
&&&&&&&&&&&&&&&
&&&&&血糖大于5.6的人对心血管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糖尿病后备军有三种走向:回到正常保持原样(5-10年继续保持)进入糖尿病。
&&&&&&&&&&&&&
&&&&60岁以上的人有可能30%进入糖尿病。
&&&&&&&&&&&&
《健康北京》:别让糖尿病缠上你
/replay/?guid=3f6c74e9-3baf-7b8d-70a6-a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葡萄糖和血糖一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