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突然不会走路走路不稳,不会跑是怎么回事

孩子步态异常会有什么问题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省立医院小儿外科徐迪主任医师介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孩子在母体子宫内胚胎发育中髋关节发育异常形成的,生下后关节没有外伤性疼痛,因此关节能活动,以后也能行走,但会有跛行或摇摆、步态不稳等情形,时间长了会导致关节、脊柱变形,引起疼痛,导致残疾。
原标题:孩子步态异常会有什么问题吗
林宝珍孩子比较迟才学会走路,走路摇摇晃晃的,走几步就容易摔倒;孩子走八字步,小腿看上去比较无力,是因为缺钙吗?小儿骨科专家说,孩子走路不稳大多是生理性的,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自然纠正。但有些情况需要重视,比如患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孩子就比较迟才会走路,走起路来也常摔跤。这些孩子经常会有两腿长度不一致,臀纹不对称等情况,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膝盖由内旋到外翻孩子多走八字步有家长问,孩子的腿形不直,将来走路姿势是否会不好看,是不是缺钙?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膝部都有内弯(俗称O形腿)或是外翻(俗称X形腿)的情况,这是生理性弯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和发育,逐渐会得到纠正。省立医院小儿外科徐迪主任医师介绍,婴儿的小腿大多内弯。因为出生前,胎儿屈曲在子宫内狭窄的空间里,下肢尤其是小腿是内弯的。所以刚出生的婴儿十有八九小腿都是内弯而且合并内旋的。一直到孩子开始走路,这种膝内弯现象更加明显。接近2岁时,孩子的下肢逐渐直起来,之后,膝部就开始往外翻,膝部内侧的骨头显得格外隆起,在高瘦的小孩看来尤其明显。3~4岁时,这种“X”形腿达到最严重程度。比较厉害时跑起来很难看,膝部会内部相碰而绊倒自己。所以这个阶段很多孩子会通过内旋下肢的办法来避免行走时膝部相碰,从而表现为内八字步态。这种情形在4~5岁以后会好转。所以说,小孩的膝部会经历内翻、直、外翻、略微外翻的正常过程。臀纹不对称、两腿长短不一,要重视1岁多的樱樱(化名)刚学会行走,父母却发现她走路的姿势不大正常,身体左右摇摆像小鸭子走路一样。细心的妈妈带她到医院做了检查,拍了X片,才知道是孩子患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妈妈很茫然,孩子没有遭受过外伤,自己的分娩过程也很顺利,好端端的怎么会关节脱位呢?省立医院小儿外科徐迪主任医师介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孩子在母体子宫内胚胎发育中髋关节发育异常形成的,生下后关节没有外伤性疼痛,因此关节能活动,以后也能行走,但会有跛行或摇摆、步态不稳等情形,时间长了会导致关节、脊柱变形,引起疼痛,导致残疾。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要早治小年龄治疗简单效果又好髋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之一。髋关节患病往往直接影响到身体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下肢长短不一,走路会跛行,身体摇摆步态像小鸭子走路;2~3岁以后可出现体形改变,腹部过度向前凸出,而臀部上翘;如果不治疗,到10岁以上可出现脱位关节疼痛和行走困难。徐迪主任提醒,如果孩子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定要早作诊断,早接受治疗。6个月以内髋关节脱位的孩子可采取最简单的方法治疗,即佩戴一种特殊的吊带,对孩子的损伤最小,效果也最好;而2岁以内的孩子原则上先采用简单的手法复位(又称闭合复位),用手推使关节复位,然后上石膏,3个月后拆除石膏改用铝合金支架6~9个月,前后约需一年。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年龄超过2岁的,则须做手术。所以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同孩子年龄的大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早诊断早治疗最为关键,否则会带来终身残疾。期表现不明显,但有一些特殊表现,细心的妈妈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孩子的两侧臀纹是否对称,下肢是否长短不一,关节活动时有无弹响声,学会走路后是否跛行,像小鸭子走路一样左右摇摆。如果发现这些情况,应该去医院检查,通过超声或骨盆X片就可以判断是否髋关节脱位。儿童身高有严格的比率人的骨骼发育潜力与骨龄有关。要了解孩子是否还有长高潜力需要先拍骨龄片。骨龄与人的实际年龄可能相符也可能不符,是评价孩子生长发育阶段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骨龄如果超过15岁,男孩的骨龄如果超过17岁,这时的骨骺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愈合情况,越早干预,越能够对孩子进行更好的干预治疗。矮小的抽血检验周期需要3~5天时间,另外在孩子的腕骨上拍一个片子,给每一个指骨打分,按照实际年龄和骨龄的差异,最后科学地预测出孩子的身高能达到多少。家长在平时应注意孩子的饮食搭配并促其进行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还能增进孩子的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其中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均是有益运动。□相关讲座内容:儿童身材矮小及生长迟缓知识讲座时间:日(星期日)14:50-17:00地点: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8楼多媒体教室(福建省福州市湖东支路13号)主讲人: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李淑闽主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4岁小孩走路不稳 幼儿园老师让其家长写防摔保证
家长网络报料,园方已将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苍溪县教科局表示正在调查华西都市报:孩子想进幼儿园,先写一份保证书,确保孩子在校期间发生任何意外都与老师无关?苍溪县一家长将送儿子读幼儿园的遭遇在网上吐槽。后经当地教科局查实,老师曾建议该孩子留级念小班,是否让家长写保证书正在调查中。近日,苍溪县一名4岁男童的家长在网上报料,其子因走路不稳,当新学期开学时,带孩子去幼儿园报名时被老师拒收,老师要求家长写下保证书后才能入学。若家长硬要让孩子入学,需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发生任何意外都与幼儿园和老师本人无关。昨日,记者采访了当事各方,以及苍溪县教育科技局。当地教科局证实该名涉事老师曾向家长建议让孩子留级,至于是否曾让家长写下保证书后才可入学,正在调查中。网帖:老师让写保证书后才上学9月4日,苍溪县一名自称是临床工作者的网友,将他带孩子去当地一所幼儿园报名遇阻的事发到网上,引来“围观”。该网友在帖子中称,他4岁的儿子已在苍溪县陵江二幼念了一年小班,当4日(应为9月1日—编者注)当天再去幼儿园为儿子报名时,却被幼儿园老师拒绝。被拒绝的原因是,该园一名老师认为他儿子走路走不稳,上下楼容易摔跤。如果家长非要让孩子在该名老师班里念书,就需要写下保证书,确保他儿子在幼儿园期间发生任何意外都与该老师无关。该名网友称,他年幼的儿子平时除比较好动外,生活上也能自理,并没有发现其他任何问题,他对老师让自己写保证书后才报名入学的做法感到十分恼火。9月9日20时左右,当记者再次上网搜索该网帖时,发现该帖已被删除。家长:儿子已在另一幼儿园报名记者随后联系上该名网友—苍溪县某医院医生林敏(化名)。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几天时间,他儿子也已在当地一所私立幼儿园报名,提起那名老师的做法他仍有些光火,“当地教育部门正在调查此事,也与我取得联系,希望我带着孩子再去该幼儿园报名。”林敏说,当时他带儿子去报名时,老师拒绝为其报名的理由竟是他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调皮,不愿与老师沟通,平时若没人扶着走路就会跌跌撞撞,在幼儿园内上下楼梯时也容易跌倒或擦伤。林敏无法接受老师给出的拒绝理由,一时气愤便将此事公布到了网上。“我自己就是医生,儿子的发育要比其他孩子略晚一点,但能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孩子的智力等其他身体条件无任何问题,而老师说的理由是无法成立的。”林敏说。园方:已向当地教育局汇报据陵江镇二幼园长赵慧琼介绍,当该家长将此事公布到网上后,自己已密切关注,并立即在园内进行了调查,现已将此事的具体经过向苍溪县教育科技局做了汇报,不便透露其他事情。赵园长表示,若记者有任何疑问,可直接咨询当地教育局。赵园长证实,该名涉事老师仍在该幼儿园上班,记者试图联系该名老师,赵园长以不方便为由未提供该老师的联系方式。该老师在为林敏的孩子报名前是否要求其写下保证书后才入学?是否存在处理失当?园长认为,如果该名老师在此事中存在处理失当等问题,经当地教育部门认定后,园里将做出相应处理。教育部门:是否写“保证书”仍在查苍溪县教育科技局幼儿教育与成人教育股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当地教科局已着手调查此事,涉事幼儿园也已向教科局做出了书面汇报,作为回复意见,回复了发帖的网友,并让该网友带着孩子去幼儿园报名。“在该份汇报中,涉事老师当时是鉴于林敏的儿子年龄要比园内的其他孩子小,独立行走不便。且新学期开学前,该幼儿园对部分教室做出调整,调整后的小班位于一楼,中班被调整到二楼。如果因为孩子年龄较小,行动不便跌倒后可能会出现擦伤、撞伤或是其他问题。”该工作人员说,涉事教师给林敏提出了“善意”的建议,让他的孩子留级一年,在一楼继续念小班。
对于涉事教师在报名当天是否曾要求林敏写保证书一事,该工作人员回应:此事暂未得出确切答案。 别让一张纸凉了家长心仅仅因孩子发育得比其他孩子略晚,走路不稳,就让其父母写下保证书,以备推卸孩子在园期间发生意外后的责任,虽然事情还在调查之中,但如果老师确有此举,让家长心里着实添堵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尚未给孩子传授知识,便将其拒之门外,于心何忍啊。如果确如初步调查所说,这位老师是担心孩子年龄小、行动不便,做出的“善意”的建议,那善良的老师何不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多费一点心,而不是借用一纸保证书与责任划清界线,凉了家长的心。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会走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