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颈癌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有多高

cervical cancer
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阴道排液:
疫苗预防:
就诊科室:
年龄分布: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欢迎专业用户继续完善词条。
概述/宫颈癌
认领机构:
宫颈癌又称子宫颈癌,是的常见的,可能以出血等症状或是经由异常的抹片(Pap&Smear)而发现、诊断。(HPV)被认为和子宫颈癌(以及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息息相关。子宫颈癌的治疗包含了切除、以及。人类乳突病毒疫苗被相信是能够有预防子宫颈癌的功能。宫颈癌 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年龄等流行病学的资料因国家而异。在子宫颈抹片筛检普及的国家,癌前病变(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及早期子宫颈癌的诊断较多,是以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2008年全球估计新发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Jemal,2011)。在中国 女性常见癌瘤,占全身11%,九大肿瘤之一,女性第二位发病率分布:农村高于城市区;山村高于平原来是;内地(130/1万)发病高于沿海(5-6/10万);地区低(4.2/10尤);江西铜鼓、湖北五峰。死亡率:中国9.98/10万人口,占女性癌瘤的18.39%(仅次于胃、食管、肝癌之后)年龄特点:小于20岁少见,40至60岁高峰。高发地区70岁仍多见,年轻化趋向(HPV、多因素影响)
分期/宫颈癌
认领机构:
分期子宫颈癌的分期通常是用FIGO系统:&&分期描述&&&&第一期&&癌细胞局限在子子宫颈&&第一期A1&&显微镜下观察之侵犯小于等于0.3厘米&&第一期A2&&显微镜下观察之侵犯大于0.3厘米,但小于0.5厘米&横径散布小于0.7厘米&&第一期B1&&癌细胞侵犯大大于0.5厘米,或横径散布大于0.7厘米,但肿瘤大小则小于4厘米&&第一期B2&&同上但肿瘤大小则大于4厘米&&第二期&&癌细胞侵犯超过子宫颈,但未达到骨盆腔壁&&第二期A&&有阴道壁之侵犯,但未达下三分之一之阴道壁&&第二期B&&有明显子宫旁之侵犯。&&第三期&&癌细胞侵犯达到骨盆腔壁,或下三分之一之阴道壁之侵犯,或有水肾情形者&第三期A&&癌细胞侵犯未达到骨盆腔壁&第三期B&远处器官之侵犯&第四期&癌细胞侵犯超出骨盆腔,或有膀胱或直肠之侵犯&第四期A&子宫颈附近器官之侵犯&第四期B&远处器官之侵犯
病理/宫颈癌
认领机构:
宫颈癌子宫颈癌是由于人类乳突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导致化生不良(Epithelial&cell&dysplasia),进而癌化。其中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流行病学上,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盛行率高于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是故临床上子宫颈癌以表现为主,则相对少见。&
以内诊可发现处出现如草莓表面般的punctation&pattern,严重时这些punctation&pattern甚至会相连成Mosaic&pattern的血管网。切片下可发现细胞化生不良(dysplasia,依化生不良的上皮细胞厚度决定CIN&classification)。子宫颈抹片在下可观察到常见的高核质比(High&N/C&ratio)及感染常见的细胞挖空现象(koilocytosis)。
病因/宫颈癌
认领机构:
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多重性伴侣、太年轻发生、、长期使用,是子宫颈癌的危险因子。病毒感染宫颈癌 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是最根本、最重要原因。常见的高危险株包含第16、18、31、33型等,而以第16型和第18型最为重要。人类乳突病毒的E6与E7基因被认为和致病最有关系,他们抑制了以及两个肿瘤抑制基因。 人类乳突病毒会从受伤的子宫颈上皮、以及子宫颈上皮的“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即transformation&zone或称squamous-columnar&junction)感染细胞。虽然绝大部分的属急性感染,惟一旦演变成慢性感染便容易癌化。多重性伴侣者会增加感染频率,使得慢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女性的口“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在年轻时分布在靠外侧处,随着年龄、生产数增加,这个过渡区会往子宫内部移动。过渡区分布越靠外侧,则受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越早有的女性,其往后的岁月里发生子宫颈癌的机率也越高。其他行为因素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很多女性朋友可能还没意识到,吸烟也会增加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率。这种影响会随着吸烟年限,每日吸烟量的增加及不使用过滤嘴而更加显著。据报道,吸烟妇女比不吸烟者患宫颈癌或恶性肿瘤的机会高出50%,尤其是每日吸烟15支或更多,及烟龄达10年以上者,比不吸烟的妇女患宫颈癌的机会高80%以上。如果丈夫或男友是,每天跟他一起生活的女性,患宫颈癌的机会比不吸烟的妇女发病机会高40%。&研究显示,与不吸烟妇女相比吸烟者宫颈分泌物所含致癌物浓度较高,致使宫颈上皮更易发生异常改变。而吸烟又可抑制宫颈局部的免疫力。使机体无法及时清除受HPV感染的细胞或已经发生癌变的细胞。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吸烟会增加宫颈肿瘤的发病率了。另外,、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1、宫颈肿瘤癌患者绝大多数是已婚的女性,未婚女性则极少见。过早性生活、早婚或多产的女性,其患病危险性比一般女性成倍增高。2、宫颈肿瘤与子宫颈糜烂、裂伤及外翻有密切关联。由于宫颈遭受各种创伤、激素和病毒等的刺激后,很容易引发宫颈肿瘤。权威专家指出宫颈糜烂者,其宫颈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糜烂者。3、包皮垢因素与宫颈肿瘤发病率也有密切关联。因为包皮垢会携带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如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由此肯定会增加患病危险性。4、疱疹病毒侵入,会引起子宫癌前病变导致肿瘤发生。在宫颈肿瘤细胞中可见到疱疹病毒,且患者疱疹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80%左右,这表明疱疹病也是引发肿瘤的祸凶。5、性激素和雌激素等因素,能促进子宫及阴道组织生长和刺激宫颈上皮增生,且比较容易导致肿瘤病变的发生。
临床表现/宫颈癌
认领机构: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区别。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症状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3、晚期症状&期患者由于肿瘤增大,会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41.1&%,多见于Ⅲ、Ⅳ期患者。若病灶侵犯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直肠和坐骨神经时,压迫症状常见下腹痛、腰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等;癌灶压迫或侵犯输尿管,严重时而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肾功能损害等,最后导致尿毒症则死亡。体征及微小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晚期患者除继发如尿毒症等全身症状外,还往往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恶病质等临床症状。病理类型常见、和三种类型。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一级为高分化鳞癌,二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三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①: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增生明显,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呈点状突起伸入人宫颈间质深层,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常有淋巴结转移。3、腺鳞癌:占宫颈癌的3%~5%。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分化发展而形成。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转移途径主要为及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1、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组织局部浸润,向邻近器官及组织扩散。常向下累及阴道壁,极少向上由宫颈管累及官腔;癌症向两侧扩散可累及宫颈旁、阴道旁组织直至壁;癌症压迫或侵及时,可引起输尿管阻塞及。晚期可向前、后蔓延侵及或,形成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2、淋巴转移:癌症局部浸润后侵入淋巴管形成瘤栓,随淋巴液引流进入局部,在内扩散。淋巴转移一级组包括宫旁、宫颈旁、闭孔、髂内、髂外、髂总、骶前淋巴结;二级组包括腹股沟深、浅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3、血行转移较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肝或骨骼等。
检查/宫颈癌
认领机构: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应在宫颈转化区取材。2、宫颈碘试验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能有病变。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3、阴道镜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TBS分类为鳞状上皮内瘤变,均应在阴道镜观察下选择可疑癌变区行宫颈活组织检查。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为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依据。所取组织应包括间质及邻近正常组织。宫颈刮片阳性,但宫颈光滑或宫颈活检阴性,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5、适用于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者;或宫颈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排除浸润癌者。可采用冷刀切除、环形电切除或冷凝电刀切除。
诊断/宫颈癌
认领机构:
宫颈癌以子宫颈抹片作为筛检工具,子宫颈抹片异常再进一步做其他的检查或是追踪。 宫颈切片通常先以子宫颈镜检查,目视或是靠辨识病变处,再予以切片,也常配合子宫内颈刮搔。 宫颈的有一些分类系统: 异生:轻微(mild&dysplasia)、中等(moderate&dysplasia)、严重(severe&dysplasia) 子宫颈上皮内内赘瘤:1、2、3&(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CIN1、CIN2、CIN3) 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低度&(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IL;high&grade、HSIL;low&grade,&LSIL) 通常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以追踪为主。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由于与子宫颈癌的相关度高,通常需要手术切除。LEEP或是形切除法是常用的方式,但仍须综合病人的临床状况而决定。
疫苗/宫颈癌
认领机构:
&&嘉喜(Gradasil&MSD)&保蓓(Cervirax&GSK)&&&&预防的HPV类型&&6,&11,&16,&18&&16,&18&&预防疾病&&癌症、湿疣&&癌症&&佐剂&&铝硫酸盐&&氧化砷一般来说,子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接近100%的第16、18型乳突病毒感染。但是子宫颈癌大约6到7成是由第16、18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导致,此无法有效预防剩下3到4成子宫颈癌之病因。所以即便有施打过子宫颈癌疫苗,建议有过性行为之妇女,仍然需要每年进行子宫颈抹片筛检。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
认领机构:
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宫颈肿瘤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往往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是该症主要治疗方法,晚期患者还应采用化疗治疗。鉴于中晚期患者多是重视西医治疗,忽视中医药治疗,治疗中出现放疗毒副反应大和患者抗病能力下降的治疗难点,我们则运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常用术式有:全子宫切除术;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或取样。年轻患者正常可保留。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属于特别早期的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根据患者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术式。
Ⅰ期和Ⅱa期患者应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前后应进行放射治疗,这直接关系到原发灶是否复发和转移,因为残留肿瘤癌细胞和宫颈周围或转移至远处的亚临床病灶,均可造成术后的局部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2、放射治疗Ⅱb期以上患者应采用放射治疗。但由于体内、体外放疗对人体损害比较严重,患者会因膀胱、直肠等脏器的严重反应而终止治疗。另外,部分肿瘤或盆腔淋巴结放射治疗时遗漏或照射剂量不足;某些病理类型癌组织对放射线不敏感;放射治疗前已存在亚临床远处转移灶等原因,也会导致放射治疗难于达到根治的治疗效果。3、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来缩小肿瘤病灶及控制亚临床转移,也用于放疗增敏。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4、细胞免疫疗法DC-CIK治疗癌症怎么样?DC-CIK细胞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内特定的一些免疫细胞对抗癌细胞。因为是用自己的细胞治疗自身的癌症,因此无任何毒副作用,是当前治疗肿瘤的方法中副作用较低的。中医治疗特点本病是通常发生在宫颈阴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劲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崩漏”、“五色带”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和冲任有关。崩漏、带下是冲任虚损,督脉失司,致使带脉有病;或外受湿热,毒邪凝聚,阻塞胞络;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气血凝带,淤血蕴结;或脾虚生湿,湿郁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遂成带下。此病以七情所伤,肝郁气滞,冲任损伤,肝、脾、肾诸脏虚损为内国,外受湿热淤毒积滞所致。中医对宫颈癌患者的辨证分型:宫颈癌治疗方法气滞血瘀型:[症状]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腹部包块,坚硬固定,腹胀腹痛,二便不畅,尿少色黄。[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痰湿凝聚型:[症状]腹胀胃满,时有恶心,面虚浮肿,身倦无力。脉滑,舌质暗淡,苔白腻。[治法]健脾利湿,化痰软坚。宫颈癌治疗方法湿热郁毒型:[症状]由于情志抑郁,郁而化火,火热挟血蕴结而生瘤疾,患者一般表现为病态困倦,腹胀有块,口干苦不欲饮,大便干燥,尿黄灼热,阴道不规则出血。脉弦滑或滑数,舌质暗。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气血亏虚型:[症状]脏腑气血之瘀滞,为致发肿瘤之病源。患者多表现为消瘦困倦,面色苍淡,心悸气短,体力不支,动则汗出,口干不多饮。脉沉细弱,虚大无根,舌质暗红。治法]补气养血,滋补肝肾。从临床反映看,不论是手术或放化疗均属单程性治疗,且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较高。为提高治愈率和远期疗效,我们则根据临床期别、病理类型、患者年龄、全身健康等实际情况,在对中晚期患者进行手术、放疗的同时,应用王振国系列抗肿瘤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由于综合治疗方法充分采取了中西医各自的治疗优势,通过运用扶正与祛邪、攻与补、治标与治本结合等措施,可有效地减轻毒副反应,增强放化疗的实际治疗功效,从不同途径围剿灭杀肿瘤,不仅使得治疗能够顺利完成,而且较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将成为全球首个可根治癌症2013年8月在地区完成妇女子宫颈癌筛查项目的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原卫生部副部长表示,通过多年的临床积累,目前(2013年)已经清楚掌握了子宫颈癌的致病机理,该病将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能够被根治的疾病。她同时表示,中国已经针对子宫颈癌的致病机理研发出了预防性。目前该疫苗正在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一旦投入市场,将大大降低女性患子宫颈癌的风险。
细胞免疫治疗效果/宫颈癌
认领机构:
对于宫颈癌发生了转移的患者,在通过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后效果也很显着。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宫颈癌转移整个过程分为: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采集、体外诱导及回输三个部分。具体来讲,从患者体内抽血采集单个核细胞,送至专门的GMP洁净实验室体外培养及诱导,以获取成熟的,具有识别细胞能力的DC细胞和数量更多、更有活性和杀伤力的CIK细胞,将两种细胞犹如打点滴一样回输到患者体内,用他们来对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
放疗后的并发症/宫颈癌
认领机构:
1、泌尿系统并发症:宫颈癌放疗后泌尿系统并发症以放射性膀胱炎最为多见,发生率2~10%,膀胱瘘发生率约1~3%。部份病例可由盆腔纤维化致输尿管梗阻,并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障碍。2、肠道并发症:包括放射性炎,乙状结肠炎,直肠阴道瘘,肠粘连,肠梗阻,肠穿孔等,以直肠炎最为常见。技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主要表现为少量便血及腹内不适;中度则为反复多量便血及粘液血便、里急后重。大量便血而无里急后重时,可能系乙状结肠炎;重度则症状更为严重,可致肠道溃疡、狭窄、肠瘘等;肠道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瘘的发生率为1%~5%。3、其它:放疗后患者,由于纤维化均可出现不同程度阴道狭窄,妇女更易产生闭锁。此外,由于纤维化造成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可致下肢浮肿。文献中亦不断报道子宫颈癌放疗多年之后,子宫体发生肉瘤及子宫内膜癌,其中尤以中胚叶混合瘤多见。
检查/宫颈癌
认领机构:
1、宫颈刮片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应在宫颈转化区取材。2、宫颈碘试验正常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可能有病变。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3、阴道镜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TBS分类为鳞状上皮内瘤变,均应在阴道镜观察下选择可疑癌变区行宫颈活组织检查。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为确诊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依据。所取组织应包括间质及邻近正常组织。宫颈刮片阳性,但宫颈光滑或宫颈活检阴性,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5、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者;或宫颈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排除浸润癌者。可采用冷刀切除、环形电切除或冷凝电刀切除。
鉴别诊断/宫颈癌
认领机构:
确诊主要依据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应注意与有类似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宫颈病变鉴别。包括:1、宫颈良性病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息肉、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颈结核性溃疡等;2、宫颈良性肿瘤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管肌瘤、宫颈乳头瘤等;3、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等。
预防/宫颈癌
认领机构:
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2、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3、早期发现及诊治,阻断发生。4、健全及发挥妇女防癌保健网的作用,开展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词条认领机构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院长王振国是集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于一身的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医院以王振国牌系列抗癌产品和独特的治疗手段为依托,采用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生物治疗、中药介入,辅以心理疗法、膳食疗法为一体的治疗与康复模式。
本词条全部内容由词条认领机构及智愿者共同编辑。
在癌症发生前你有8次机避免第一次机会:晚上少玩一会儿、多睡一会儿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晚上早点上床睡觉,是一次难得的防癌理疗。这是因为,癌细胞本身就是细胞分裂中所产生的不正常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而人体的细胞分裂,又恰恰...
癌症虽然不好治,但是,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癌症出现之前,我们本来有很多次机会规避它。而这些机会能不能被我们所抓住,就另当别论了。
导读:病毒不仅会让你疼痛、咳嗽、流鼻涕。一些“肿瘤病毒”还会导致癌症。
目前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早期发现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前提。
当癌症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首先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否认患有癌症的事实,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强大刺激对于心理的伤害。但是,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清晰的摆在癌患面前,否定机制就会被打破,很多患者这时会进...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全科医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认领机构:
编辑次数:200次
参与编辑人数:9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5:30
贡献光荣榜她再也控制住自己情感,边哭边喊着妈妈。
小公举深夜开启17年虐狗第一弹,宣布昆凌怀二胎。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上方的蓝色“医谷”关注我们
“置顶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最有价值行业趋势信息
  医谷微信号:yigoonet
  【写在前面】
  前两天朋友圈突然一篇影响因子144.8的文献刷屏了,紧接着出现了各种中文解读文章,各有亮点,但我们觉得能够把原文全部翻译出来,原滋原味的去读更有一番滋味,因此我们银河医药团队小伙伴加班加点完成了18页英文文献的全文翻译,供大家研究参考使用,时间较短,难免有所疏漏,欢迎大家指正。
  原文:《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发表于CA-Cancer J Clin,影响因子144.8
  翻译:银河医药团队王明瑞主译(实习生),张金洋
  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癌症正成为中国首要的死亡原因和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中国人口多(13.7亿人),先前的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都限制在上世纪90年代的小样本或基于特定的年份。现在通过国家中央癌症登记处的高质量数据,作者分析了72个地区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代表了6.5%的人口,用以估计2015年新病例和癌症死亡的人数。趋势分析()使用了22个登记处的数据。结果表明,2015年预计有4292000个新癌症病例和 2814000个癌症死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胃癌、食道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很高。将所有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起来看,农村居民的年龄标准化数据要高于城镇居民(发病率213.6人/10万人vs191.5人/10万人;死亡率149人/10万人vs109.5人/10万人)。将所有的癌症结合起来,在2000年到2011年之间,男性的发病率保持稳定(每年+0.2%;P=.1),女性发病率明显上升(每年+2.2%;P<.05)。
  与此相对,死亡率自从 2006 年之后一直在下降,无论男性(每年-1.4%;P<.05)还是女性(每年-1.1%;P<.05)。
  很多评估范围内的癌症可以通过减少癌症风险因素、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效率,尤其是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来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1 、介绍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这个逐渐增加的压力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归于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以及社会人口统计的变化。尽管之前有全国发病率的评估,但那些评估或者只能代表很小的人口(小于2%),或者只有特定的年份。这对评估的不确定性和代表性有影响,并且会潜在的影响癌症控制政策的制定。因为之前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项目()是10年之前发布的,所以一个关于中国全国与各地方癌症规模与概况的更加复杂的描绘将会提供更加清晰的优先顺序,为制定基于癌症谱的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参考,减轻国家的癌症负担。
  这篇研究评估了全国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存活率;几个主要癌症分区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个主要癌症的时间趋势以及这个信息对中国癌症防控提供的指导。
  2 、数据源和方法
  2.1 中国癌症登记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建立于2002年,负责收集、评估、发布中国的癌症数据。癌症诊断会被上报给地方癌症登记,这些数据有多个来源,包括地方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自2002年起,标准登记条例的实施已经大大提升了癌症数据的质量。2008年,卫生部通过中央财政体系实施了国家癌症登记项目。自此之后,各地基于人群的登记数量从2008年的54(人口覆盖1.1亿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308(人口覆盖3亿人)。
  目前并非所有的登记都有足够的可供上报的高质量数据。每个地方登记处提交的数据都会受到 NCCR 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注册协会(IARC/IACR)的检查。质量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形态学鉴定所占比例(MV%),有死亡证明的癌症病例所占比例(DCO%),死亡率/发病率比率(M/I),未认证癌症的比例(UB%),不明确或位置原发癌部位的百分比(CPU%)。只有满足以上这些要求的数据才会在分析中使用。登记数据的具体质量分类可以在之前的出版物中找到(表 1)。数据分类为A或B在这篇研究中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提交的登记数据可供使用的比例随着年份有变动,从2009年的69.2%(104 个中 72 个可用),到2010年的66.2%(219 个中145个可用),和 2011年的75.6%(234个中177个可用)。我们使用了在三年中始终可用的72个登记处的数据。
  2.2 癌症发病率数据
  为了估计2015年中国新增癌症数量,我们使用72个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点的最近的数据(登记的癌症病例)(表1),人口覆盖8850万人,大概为全国人口的6.5%。表1的更少数量的登记点(22个)提供了4440万人口的覆盖率,有着这12年的高质量数据,用于发病率的时间趋势分析。这两套数据的癌症登记点可以在表1中查找到。
  我们这篇研究中不仅包括了侵袭性肿瘤,也包括了参照国际规则定义的多原发癌。发病率数据来自NCCR数据库。我们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标准,因为只有这版的死亡率数据是可用的。提取的变量有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诊断年份、癌症位点、形态学、居住地(乡村和城镇)、地区(中国北部、东北、东部、中部、南部、西南、西北)。对于分年龄的发病率分析,我们使用了5个大的年龄组(<30,30-44,45-59,60-74,≥75)。
  2.3 癌症死亡率数据
  我们采用72个登记点编制的数据来估计2015年中国的癌症死亡人数。为了估计之间癌症致死的趋势,我们使用了22个登记点的数据来分析。这些登记点的癌症死亡数据来自地方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人口统计(包括来自国家疾病监测系统DSP的数据)和民政局。DSP系统由卫生部于上世纪80年代建立,例行收集由医院提供的死亡认证信息,或者在死亡认证不可用的情况下采用按家走访的方式收集。尽管DSP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位点样本,但这仍然只覆盖了很小的一部分人口(不到1%)。
  2.4 癌症存活率
  由于72个登记点没有精确的后续信息,这篇研究中的5年相对存活率使用M/I比率来进行估计,这是一个以前就被使用过的方法。我们只估计整体的癌症存活率,因为使用这种方法有可能高估或者低估某一种癌症类型的存活率。我们计算M/I比率的前提是,假设到2015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的关系没有改变,所以我们通过年龄标准化的发病率()来划分年龄标准化的死亡率()。
  2.5 人口数据
  以5岁年龄组和性别分组的人口数据来源于统计数据或公安人口普查。个人登记提供的数据通过各地区提供给NCCR。这些数据来源于各地局部统计或公安局或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计算。
  2.6 统计学分析
  我们估计了2015年中国的所有癌症的新增病例人数,并根据72个癌症登记点的特定年龄组发病率数据()分性别估计了26个特定的癌症类型的新增病例数。我们用相同的方法估计了2015的癌症死亡数量。对于10种最普遍的癌症,这些新增患病和死亡的数字还按照城镇/乡村登记点以及覆盖中国的7个行政区域进行了细分。所有癌症的汇总数据和6个最普遍癌症的数据也按照5个大的年龄组进行了分层(<30,30-44,45-59,60-74,≥75)。
  从2000年到2011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分析是通过将连接点模型与对数转化的、年龄标准化的比率来进行计算的。为了减少这段时间内报道错误改变的可能性,我们将所有的模型限制在最大2个连接点之内。趋势表达为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我们用Z测试来评估APC是否在统计学上偏离了0。在描述趋势时,术语“增加”或“减少”用于趋势的斜率(APC)统计学显着时(P<。05)。对于非统计学分析,我们使用术语“稳定”。对于所有的分析,我们都分性别陈述所有癌症与10种最常见癌症的结果。
  3 、结果
  3.1 数据质量
  3个主要的指标(MV%, DCO%, M/I比率)对于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按照癌症类型的分类,表明两种癌症登记数据的质量都很高(图2)。由于22个登记点的半数都通过了IARC的认证,它们的数据质量被认为高于72个癌症登记点数据,有着更高的MV%和更低的DCO%。这些数据质量参数加上UB%和CPU%都呈现于表1(见在线信息)。
  图 2:两套癌症登记数据质量的三个主要测量指标。最左边的一列数字是ICD10 的分类标准。DCO%只表征具有死亡认证的癌症病例百分比。M/I 为死亡率/发病率;MV%为形态学验证的比率。
  3.2 2015 预期癌症发病率
  预计2015年将会有大约4292000个新增侵袭性癌症病例,与每天12000个新病例相符合。男性中最普遍的5种癌症依次为:肺和支气管癌症,胃癌,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这些占到所有癌症病例的三分之二。女性中最普遍的5种癌症依次为:乳腺癌,肺和支气管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这些占到了所有癌症病例的60%。单是乳腺癌就占到了所有女性癌症的15%(表2)。
  10种最普遍癌症的新增病例数和发病率按照城乡和居住地分组呈现于表3。对于所有的癌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234.9/168.7每100000人),农村高于城镇(213.6/191.5每100000人)。西南部有最高的癌症发病率,其次为北部和东北;中部的发病率最低。
  3.3 2015 预期癌症死亡率
  据估计2015年将会有2814000名中国人死于癌症,与每天7500例癌症死亡相符合。男性和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均为:肺和支气管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结直肠癌,占到了所有癌症死亡的四分之三(表2)。与发病率类似,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165.9/88.8每100000人),农村高于城市(149.0/109.5每100000人)(表4)。最高的死亡率仍是西南、北部和东北,中部最低。
  3.4 2015年分年龄段分性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60岁之前,肝癌是被诊断出的最普遍的癌症,并且在男性的癌症死亡中占比最高,其次是肺癌和胃癌,这也是60-74的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类型(表5)。对于75岁以上的男性,肺癌是最广泛被诊断出的癌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男性的大多数癌症新增病例和死亡都位于60-74岁之间。
  在女性中,30岁以前被诊断出的最普遍的癌症是甲状腺癌,30-59岁之间是乳腺癌,60岁以后是肺癌(表5)。45岁以下,乳腺癌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肺癌。60-74岁的新增和死亡病例是最多的。
  3.5 2015 年预期癌症存活率
  根据预测,所有的癌症结合来看,2015年大概36.9%的癌症患者能够存活5年以上,女性的存活率比男性要好(47.3%/29.3%)(表6)。根据诊断时的居住地得出的5年存活率估计有一定的潜在变化:农村病人的存活率比城市更低(30.3%/42.8%)。与前面相似,存活率最低的是西南地区(24.9%),最高的是中部地区(41.0%)。
  3.6 癌症发病与死亡的趋势
  对于所有的癌症,在研究的时间段内(),男性的发病率较为稳定,女性有显著上升(P<.05)(图3,表7)。与此相反,两性的死亡率都有显著下降(图3,表8)。尽管这个趋势令人高兴,但实际上在此期间癌症的死亡人数增加了(增加了73.8%,从2000年的5年的88800),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和老龄化(图4)。
  对于男性,在10种最普遍的癌症中,以时间趋势分析,从2000年到2011年发病率增加的有6种,(胰腺癌,结直肠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白血病),而胃癌、食道癌、肝癌则有下降(P<.05)。肺癌的趋势则比较稳定(图5,表7)。
  对于女性,10种最普遍的癌症中有6种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显著上升(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体癌,甲状腺癌,P<.05)。与男性相同,胃癌、食道癌、肝癌可见下降趋势(图6,表7)。
  对于男性,10种最普遍的癌症中,4种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可见上升(结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P<.05),其他趋势较为稳定(肺癌、膀胱癌和脑癌)(图7,表8)
  对于女性,最普遍的10种癌症中3种的死亡率上升(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结直肠癌、肺癌、子宫体癌和甲状腺癌趋势较为稳定。(图8,表8)。
  与癌症发病率相似,胃癌、食道癌、肝癌的死亡率在两性中都有下降(图7,8)。肺癌的趋势男女都较为稳定,这是两性最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
  4.、讨论
  4.1 对中国癌症预防的提示
  尽管之前已经有过对于全国癌症估计的报道,但这些都只限于特定的年份或癌症种类,很难进行不同癌症间的横向比较。本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全国范围内的癌症统计,使用了最新、最具权威性的数据,包含了信息与时间趋势。
  癌症防控需要依赖于基于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以此来执行政策和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最新的全国范围内对于癌症负担和时间趋势的分析,对理解癌症的病因学,和有效的预防、早期诊断和管理措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果也会成为未来评估中国癌症控制有效性的基线,也将有助于区分地区间需求的优先级。
  中国人口占到了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这些数据将会对世界癌症负担有着重要的作用:大约22%的新增癌
  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中国。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癌症谱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中国最普遍的4个癌症是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这几种癌症占到了中国癌症诊断的57%,而在美国只有18%。同样,中国的这几种癌症占到了全世界发病负担的1/3到1/2。与此相对,美国最普遍的癌症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中国最普遍的癌症生存率很低;而美国的几种除了肺癌之外,预后都非常良好,对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有相当的比例是在早期诊断扫描的时候发现的,因而抬高了发病率。癌症发病类型的差异对于死亡率的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对2015年的预计是基于72个登记点年的数据。这些登记点只覆盖了中国人口的6.5%,但它们是目前可用的最好的全国范围的数据,代表了8550万人口。除此之外,与之前的研究(只覆盖了人口的2%)相比,本研究采用数据的人口覆盖面明显扩大,包含了更多的西部地区,因而对于中国整体情况就更具有代表性。另外,大陆的全部12个基于人群的癌症登记点都有着高质量的数据,完全满足CI5的标准。全国发病率的估计可以广泛的与之前发表的进行比较。两个中国之前发表的年度报告估计10年和11年的新增癌症病例分别为309万人和337万人。更早的一个估计是05年的296万人,尽管使用的方法不同。
  我们对于2015年中国发病率(429万人)的估计要明显高于GLOBOCAN在2012年作出的340万人的估计。这些差距主要来源于数据时间线的不同(09-11/03-07)、代表性的不同、地理覆盖程度的不同(72个登记点覆盖6.5%的人口/23个登记点覆盖3%的人口)。尤其是有着更高发病率的农村居民(213.6每10万人/191.5每10万人)占到了32.7%,GLOBOCAN2012年的估计只占到了21.5%。用来获取全国发病率的数据也是不同的,因为GLOBOCAN2012通过把23个登记点的特定年龄、特定性别、特定位置癌症死亡率模型化转化为发病率。需要承认,这些数据并不都满足IARC的质量标准,已发表报告中的这些差异低估了中国对于提升癌症登记点覆盖率和质量的需求。
  与发病率相比,我们的死亡率与GLOBOCAN有着更高的相似性。我们估计2015年中国癌症死亡为281万人,GLOBOCAN万人。这反映了两个研究使用的死亡率数据源是相似的:GLOBOCAN用了DSP(04-10),我们使用了72个癌症登记点的数据(09-11),DSP数据就是这些数据的一部分。DSP数据基于县,按照地理区域划分,被特殊设计为具有全国代表性。对于港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GLOBOCAN2012计入而我们没有计入。
  我们发现整体癌症的发病率地区间有显着的差异(农村/城市,地区间)。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有更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率在中国的7个行政区域都是不同的。这些地理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但农村更高的吸烟率明显是重要原因。12种由吸烟引起的癌症占到了中国所有癌症的75%。与我们的假设一致,癌症发病率最高的西南地区在2002年的报道中有着最高的吸烟普遍性。
  我们发现癌症的死亡率和存活率的地理差异更大。这些差异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更为有限的医疗资源、更低水平的癌症护理、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被诊断出时就已经是晚期的概率更大。这就为政府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投入更多资源和服务提供了理由。
  之间中国的癌症诊断数量有着显着的上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人口增加和老龄化。其他因素可能也有贡献,比如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疾病意识的提升、诊断服务和数据完整性的提升等等。发病率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前列腺癌、宫颈癌和女性的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增加的因素目前还不清楚;这可能与逐渐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扫描和活检水平的提升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逐渐西化的生活方式。西方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中国的肥胖率,减少了活动量,可能会对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发病率有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也可能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与发达国家发病率减少的趋势相反,中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在增加。这可能也反映出了帕帕尼科拉乌试验的不足,中国据报道只有1/5的女性做过帕……实验来进行宫颈癌的检查。HPV感染率的增加,和大陆HPV疫苗的不足,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宫颈癌趋势将继续和国际保持差距。
  女性甲状腺癌的增加与其他国家相类似;尽管这可能与各种新技术的使用导致的过度诊断有关,但由于缺少疾病阶段的信息,也不能排除发病率确实在增加的可能性。
  胃癌、食道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减少。尽管发病率减少了,但人口基数的增加和老龄化仍然使得新增病例的数量非常大。对感染的控制可能也对这个趋势有影响,比如对导致肝癌的HBV、HCV的控制,对导致
  胃癌的幽门螺杆菌的控制。通过对婴儿注射疫苗来进行HBV早期预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0-19岁的肝癌死亡率15年内下降了95%。尽管HBV疫苗的成功对于预防儿童肝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许不能解释对于全年龄段的影响。还有其他很多的重要因素,比如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的减少和饮用水的净化。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家庭内部的儿童间HBV的传染,更加规范的注射操作减少了医院内HBV和HCV的传染,这些因素可能也会对整体肝癌发病率有影响。
  4.2 对于中国早期诊断和管理的提示
  尽管预防措施对于减少长期癌症负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措施无法在近期内见效。因此,加强早期诊断和提升医疗服务将是快速缓解中国癌症负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地区间的重大差异证明了确保公平的诊断时间、癌症护理可用性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巨大困难就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地理的多样性。即便是按照目前的乳腺癌监测扩张速率,仍需要40年来为目标年龄组的每一个女性进行一次检测。另外,相比高收入国家更加年轻的诊断患病年龄中位数也为我国提出一些建议,中国的资源应当集中于提高意识和检测乳房肿块时的早期诊断。尽管有这些地理和人口的障碍,对于食道癌的内窥镜扫描项目正在扩张。另外,新一代基于高风险HPV的扫描测试正逐步应用于中低收入的农村地区。
  由于Ⅰ期肺癌的手术治疗已经正式可以显着提升存活率,因此使用低剂量的CT更早地探测肺癌不仅可以降低现有的死亡率,也可以间接提升公共健康预防和控烟运动的有效性。由于中国很多医院继续使用X光来诊断肺癌,增加医学检测容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很高的优先级。
  为了解决地理多样性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城市有30%的人口和70%的医疗资源),中国已经实施了癌症护理超级中心策略,集中了很多癌症专家,处理癌症病例的密度非常大。然而,拿掉得到最优治疗的地理和财政屏障仍然有着最高的优先级,因为农村人口和弱势群体不仅短缺医生,得到医疗服务的距离也更远。另外,尽管基本医疗保险几乎实现了全覆盖,但它几乎不为癌症治疗负担哪怕部分费用,这就意味着病人要么自费治疗,要么放弃治疗。
  任何试图提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动机都需要考虑中国的独特传统和文化信仰。很多人得了癌症就听天由命,不远谈论治疗和预后,因为无论怎样,得了癌症就会死。更好的理解这些思想对于实施正确的项目和提升医患间的信任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传统中医已经在中国的卫生体系里面存在了几千年,与中国的文化、政策、历史都相关。因此,或许可以将癌症的护理和治疗与中医研究中心整合起来。
  为了更好地量化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我们还需要疾病所处阶段和接受治疗的数据。既然这种数据在目前的中国癌症登记体系中是没有的,这就需要具有足够大、有代表性、基于人群的特殊的调查研究。
  4.3 限制
  尽管这篇研究中的数据覆盖人口是之前研究的两倍,但这仍少于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仍然有许多未知水平的不确定因素。尽管我们在控制数据质量方面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数据质量中仍然有许多变数。M/I比率被用作近五年相对存活率的近似值,这种解释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死亡率和发病率可能是涉及到完全不同的人群。这使得它更容易受发病率的影响,因此为更容易死亡的癌症提供了更加精确的估计。然而,17个登记点的未发布数据表明,所有癌症的M/I比率只比计算得到的5年相对存活率高了1.4%。最终,对于一个14亿人的国家来说,要保证分子面临的风险和分母相同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考虑到在大城市医疗机构里面治疗的病例和来自农村的移民病例。患病案例的地理信息是基于永久居住地而不是治疗地。另外,通过城居和新农合得到的外出务工者(占人口的9%)的癌症诊断,都是基于他们的户口登记得到的。
  5 、结论
  为了制定一个恰当的癌症控制计划,拥有一套细节的、有代表性的、精确的、基于人群的数据是非常关键的。这些评估和癌症登记的努力都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所进行的重要步骤。尽管这些全国估算中仍然有不精确的地方,但这都是基于可用的最优数据来进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估计。这可能为中国未来的癌症防控提供可供比较的基线和评价标准,并帮助发现最需要援助的地区。根据国际经验,当需求更加明确、有更详实的证据支持时,政府和其他卫生服务提供者将会更有动力提供帮助。根据这篇研究的数据,中国正面临,并且未来将继续面临极大的癌症压力,因此需要政府和各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
  关键区域可能是总体水平上临床癌症护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有目标的政策改革和投资来提升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癌症的初级预防项目,比如控烟和缓和西式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提高早期诊断的有效性和覆盖率,这些对于逆转中国癌症的流行趋势至关重要。保证现有的空气和水污染控制法律得到有效实行仍是当务之急。考虑到中国对世界癌症负担的重要性,特别是4 种主要癌症(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政策来减少这些可预防的癌症(通过减少烟草的流行和与癌症相关的感染),这将对中国和世界的癌症负担有着重要的影响。
  备注:全文下载《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pdf》,请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查看。
  文 | 银河医药团队王明瑞 张金洋
  医谷:拥有最全医学大健康产业信息来源渠道,紧跟政策风向,传播最新行业资讯;聚集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人,挖掘跟踪创新项目,实现项目资本快速对接;网罗大量会展信息及展后报道,聚焦热门产品技术,阐述专家大咖独到见解。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访问医谷手机版
  医谷现代商务园()三期荣耀上市,距离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地铁16号线周浦东站仅10分钟步程,敬请莅临!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