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酶同功酶与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同功酶是一回事吗

一例脑损伤病人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MB升高探讨--《第一届宁夏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5年
一例脑损伤病人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MB升高探讨
【摘要】:正肌酸激酶主要是催化高能磷酸基团从ATP转移到肌酸,从而生成磷酸肌酸(CP),后者是体内能量储备的形式,在线粒体内,ATP通过线粒体中CK 同功酶和肌酸生成CP,CP再弥散到细胞浆中,在胞浆CK的催化下,将功能磷酸基团再转移给ADP等生成ATP。检测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MB对临床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R446.1【正文快照】:
肌酸激酶主要是催化高能磷酸基团从ATP转 移到肌酸,从而生成磷酸肌酸(CP),后者是体内能 量储备的形式,在线粒体内,ATp通过线粒体中CK 同功酶和肌酸生成CP,CP再弥散到细胞浆中,在胞 浆CK的催化下,将功能磷酸基团再转移给ADP等 生成ATp。检测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MB对临 床急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4期
张琦;张中海;钟照华;朱孝荣;;[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李立宏;李宝亮;陈立峰;唐宏炜;张进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王祖恩;梁德雄;韦贞伟;王秋东;覃鸿发;陆伟光;方跃平;;[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张文艳;胡红霞;赵倩;;[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07期
朱林章;刘倞;;[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2期
王静;李东野;夏勇;罗园媛;陈丹;潘德锋;朱红;张卓琦;徐通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1期
郑春美;张华芳;;[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02期
杨丽娟;杨晓春;袁玉芳;;[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毕胜利;吴一梅;张春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跃芳;文欣;渠晖;牛聪伟;席真;;[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侯娜;冯葳;牛旭辉;文欣;牛聪伟;席真;;[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王建飞;施有为;;[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陈惠国;张帆;周烨;梁海萍;孔庆舟;吴宁生;;[A];2009“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暨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选集[C];2009年
邱逦;罗燕;彭玉兰;;[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滕苗;黄跃生;郑霁;党永明;张琼;;[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李小华;;[A];第1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郑健生;郑庆亦;张闽峰;胡安根;陈锦河;蔡少甫;张阳根;;[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张晖;黄富国;屠重棋;裴福兴;宋跃明;王光林;康鹏德;易敏;;[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丁毅;王达平;徐健雄;林勇;;[A];物质滥用和成瘾行为国际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地坛医院 蔡皓东;[N];保健时报;2010年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药师 樊东升;[N];健康时报;2010年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王慧珍 张时民;[N];科学时报;2009年
郭志丹;[N];潮州日报;2009年
副主任医师 常杏芝;[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蔡皓东;[N];保健时报;2009年
小刚;[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检中心
丛祥凤?柴晓芮;[N];健康报;2008年
季壮壮;[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林京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文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邹和昌;[D];清华大学;2008年
刘凤志;[D];山东大学;2007年
何华伟;[D];清华大学;2007年
于栋;[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冯京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蒋细良;[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姚宇玫;[D];浙江大学;2005年
陈明友;[D];山东大学;2005年
庄太凤;[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永升;[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张志勇;[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高洪蛟;[D];遵义医学院;2009年
王玉博;[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杨伟;[D];汕头大学;2009年
张梅;[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王元松;[D];青岛大学;2008年
李伟;[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胡毅;[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许晓光;[D];浙江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分析_正常值_临床意义-寻医问药网-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专科分类:检查分类: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是否空腹:空腹
参考价格:30-100元
温馨提示:
在抽血前应静坐一会儿,有肌肉损伤、骨折时避免检查。
CK-MB:&0.05(CK-MB&5%)。
CK-MM:&0.94~0.96(CK-MM&94%~96%)。
CK-BB:无或痕量(CK-BB无或痕量)。
2、酶速率法(37℃)
CK-MB:0~18U/L。
CK-MM:0~18U/L。
CK-BB:0U/L。
1、升高:急性心肌梗死(CK-MB&0.03,可达0.12~0.38),亦可见于肌营养不良,恶性肿瘤。
2、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慢性醇中毒、手术后恢复期肌肉痉挛、心脏复苏后、休克、破伤风、骨骼肌损伤等同工酶分析只发现有CK-MM型,无DK-MB型、也检不出CK-BB型。
3、药物注射(氯丙嗪、苯巴比妥、青霉素、利血平苯妥英钠、肾上腺素、多粘菌素B)肌肉损伤可检出CK-MM型。
结果偏高可能疾病:
1、在抽血前应静坐一会儿,有肌肉损伤、骨折时避免检查。
2、CK-MB在心肌梗死发生的3~4小时内开始升高,12~36小时内达高峰,发病3~5天后恢复。
3、肌肉创伤或肌肉注射仅见于CK-MB升高。
采血后立即送检,检测方法同电泳法测定。
不适宜人群
有肌肉损伤、骨折时避免检查。
不良反应与风险
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53位专家三甲
北京市西城
43位专家三甲
北京市海淀
48位专家三甲
北京市朝阳
37位专家三甲
湖北省武汉
41位专家三甲
黑龙江省哈尔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