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干脚气的藏药治胃病吗

方剂主治:干湿脚气治疗干脚气的方剂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干脚气(weak foot due to dryness、dry beriberi)为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中医药学名词》(2004):干脚气是指以枯萎、挛急为主要表现的脚气病。《中医药学名词》(2010):干脚气是指以腿脚肌肉枯萎、挛急为主要表现的脚气病。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21:08:04 共274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治疗干脚气的方剂如下:方》引郑洵美方(见《证类本草》卷十四引《本草图经》):别名:杉节汤、杉木节汤、杉木饮、杉木节饮组成:杉木节1大升,橘叶(切)1大升(无叶,可以皮代之),大腹槟榔(合子碎之)7枚,童便3大升。主治:干脚气,霍乱,喘闷欲绝。脚气痞绝,胁有块大如石,欲死不知人。干脚气头痛,腰脚痠疼,心躁渴闷,汗出气喘。兼治霍乱,上气闷绝者。用法用量:共煮,取1大升半,分2服。若1服得快利,即停后服。临床应用:脚气:元...拼音:liángxuèqīngzàotāng处方:熟地、阿胶、白芍、川柏(炒)、当归、丹皮、茵陈、鹿衔草、元武版、女贞子。功能主治:干脚气。摘录:《医门补要》卷中...拼音:shānmùjiētāng《普济方》卷二四二:组成:杉木节1两(锉),茴香子3分(微炒),瞿麦3钱,赤茯苓1两,木香半两,槟榔2两,木通2分(锉),紫苏茎叶1两,猪苓3分(去黑皮)。主治:干脚气,大小肠气滞,心腹烦闷,脚膝疼痛,不欲饮食。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2片,葱白2-7茎,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散。《圣济总录》卷八十四:组成:杉木节半斤(锉)...拼音:shūfēngshèngshītāng《医学传灯》卷下:方名:疏风胜湿汤组成:紫苏、干葛、柴胡、川芎、陈皮、半夏、前胡、苡仁、木瓜、续断、枳壳、香附、黄芩。主治:脚气风湿,脉浮弦细,微微带数,风伤气分,未入于荣所以色白不红,或干脚气,不红不肿,但骨肉痠痛之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麸炒)3两,官桂2两,黑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萆薢2两,续断2两,杜仲(姜汁制)2两,五加皮2两,防风2两,山茱萸2两,生姜(屑)1两半,羚羊角(屑)1两半,诃子皮(炮,去皮)1两半。主治:干脚气及腿膝无力,行步艰难。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制备方法:除槟榔、附子不见火,同为细末,次将大麻仁研如泥,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鱼、面、生果,热物。如...ùhuāsǎn《圣惠》卷四十五:方名:旋覆花散组成:旋覆花半两,犀角屑1两,大腹皮1两(锉),槟榔1两,前胡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主治:干脚气。欲发恶心,头旋,吐痰水,不思饮食,两脚膝疼痛,渐渐心闷。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薄荷2-7叶,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十二:方名:旋覆花散...土,炒)1两,槟榔(生用)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2两(汤洗7次,焙干,生用),天麻半两(生用)。功效:常服通百脉,暖下元,解风脚,润身体,畅四肢,坠痰涎,明耳目。主治:脚气,脚弱肿,大便赤涩,小便赤少;及男子忽脚膝硬,头旋恶心,不思饮食,心间胀满,行履不得;男子忽脚膝风痛,行履不得,口干舌涩;或男子干脚气发动,脚膝烦疼,腰脚痠,心燥闷,干渴呕逆,汗出气喘,干脚气冲心者;男子风毒欲发,...用猪肾子1个,切,入药末2钱,青盐少许,纸裹浸湿,炮令熟,和药嚼咽下,1日进1服。《普济方》卷二四四引《鲍氏方》:方名:煨肾散组成:丁香、木香、槟榔、大黄、甘遂、黑牵牛、桔梗各等分。主治:五种脚气。阳毒干脚气,两足赤,脚骨热痛,头晕疼痛;阴毒风证,一处痛,骨肿,坚硬如石,不可行;湿证,两膝下恶疮脓水不干,嗽喘上气,四肢冷麻;冲心证,口张目直,身急,哽不言,如中风;肾脏证,足疼腰硬痛。用法用量:雄猪...五方之生干地黄丸:组成:生干地黄三两,羚羊角二两,赤茯苓、独活、槟榔、诃子皮各一两,木香三分,炙甘草半两,麦门冬一两半,桂心二分。生干地黄3两,羚羊角屑2两,赤茯苓1两,木香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1两,独活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桂心2分,槟榔1两。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生干地黄丸主治干脚气,风毒搏于脚膝,皮内干枯,...弱浮肿,大小便赤涩。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男子忽脚膝软,头旋恶心,不畏饮食,心间胀满,行履不得,用豆淋酒并童子小便送下;男子忽脚膝风痛,行履不得,口干舌涩,只豆淋酒送下;并空心日午2服;男子干脚气发动,脚膝烦疼,腰脚酸,心躁闷干渴,见粥药皆呕逆,及汗出气喘,此是干脚气冲心,人多不辨,乃为伤寒候,若见此疾,先取牵牛子1两生用,陈橘皮1钱同为末,取黑豆2合炒半熟,以童子小便8合浸后,滤去豆,入...术1000g、天南星1000g、甘草1000g。功效主治:《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如意金黄散功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仆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等症。《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跌仆损伤,红肿热痛未成脓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制备方法:上8味,除炒巴豆不用外,捣罗为散。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方之乌药散主治控睾痛引少腹。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下;痛甚,炒生姜、热酒调下。《博济》卷三方之乌药散:方名:乌药散组成:乌药1两,莳萝1分(2味炒令黄色)。制备方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博济》卷三方之乌药散主治干湿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下;若是干脚气,用苦楝子1个、柏浆水1升,煎至5合,调下。...拼音:shénfāngjiǎoqìwán《魏氏家藏方》卷八:方名:神方脚气丸组成:橘皮4两(去白),干生姜2两。主治:脚气。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以蜜半斤,炼化,去上沫,下药在内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拼音:zhūyúmùguāwán《魏氏家藏方》卷八:方名:茱萸木瓜丸组成:大宣木瓜1个(去瓤,留顶盖,入吴茱萸填满,用竹签札定顶盖,入瓷瓯内,上甑蒸,候木瓜熟烂)。主治:脚气,腿膝疼痛,或肿或不肿,及脚气上冲,步履艰辛者。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木瓜汤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将茱萸研为末,却将木瓜搜和为丸,如绿豆大,焙干。...拼音:yìyǐyǐn《济众新编》卷七:方名:薏苡饮组成:薏苡粉2合,真荏子(炒)1合,苏子(炒)1合。功效:久服令人能食。轻身、胜瘴气。主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又治风湿痹,筋脉挛急,干湿脚气,老人咳喘。用法用量:苏子、真荏子用水细磨,滤取汁煮,入薏苡粉成粥,和蜜用;或单薏苡作末煮粥亦好。...拼音:wēilíngwán《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威灵丸组成:威灵仙1两,枳壳1两,槟榔1两,木香1两。主治:干湿脚气,浮肿过膝,行步艰难。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拼音:èshíjiǔ处方:恶实根(细切)半斤,枳壳(去瓤)4两,磁石(生捣末)半斤,薏苡仁半升,玄参3两,乌蛇(酒浸,炙,去皮骨)3两,生地黄(切)1升,小黑豆半升。制法:上为粗末,以绢袋盛,无灰酒2斗浸3日。功能主治:干湿脚气。用法用量:然后任性多少下前漏芦丸,更以后白敛汤洗之。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之木瓜茱萸汤:别名:吴茱萸汤(《圣济总录》卷八十二)。组成:木瓜、槟榔各二两,炒吴茱萸一两。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木瓜(干者)3两,槟榔2两。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煎服。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功能主治:主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喘急。主治脚气冲心,闷乱不识人,手足脉欲绝。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喘急。附注:本方方名见《世医...拼音:qūfēngzuǒjīngtāng《济阳纲目》卷七十七:方名:驱风左经汤组成:羌活1钱半,防风1钱半,细辛1钱半,秦艽1钱半,天麻1钱半,荆芥1钱半,独活1钱半,防己(酒浸,晒干)1钱半,甘草5分。主治:脚气。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服。加减:自汗,加桂枝3分;无汗,加麻黄、干葛、柴胡各5分。制备方法:上锉一服。...拼音:bīnghásǎn《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处方龙骨1两,蛤粉1两,梅片5分。制法将龙骨、蛤粉先研为细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湿解毒。主湿热流窜,皮肤糜烂。及鼻生粟米疮,儿童鼻疮,黄水疮,秃疮,脚气。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调敷于患处。注意忌食辛辣、酒等物。...拼音:wūtóuxìxīnsǎn《普济方》卷二四三:方名:乌头细辛散组成:川乌头、香白芷、细辛、防风(不见日阴干)各等分。主治:脚气不能行步。用法用量:每用1钱,于鞋内铺,或用绢囊盛之,以脚踏之妙。制备方法:生用为末。...án《永类钤方》卷七:方名:七乌丸组成:川乌2两,草乌2两,乌梅2两,何首乌2两,杜乌药2两,乌豆1升(炒),晚蚕沙1两,猪牙皂角1两(炙,去皮弦),蔓荆子(或加木鳖子)。主治:杂病脚气。用法用量:酒、醋浸1宿,焙干作末,酒糊为丸。附注:方中蔓荆子用量原缺。《普济方》卷一八五引《仁存方》:方名:七乌丸组成:草乌(去皮脐,生用,切作大块)2两,何首乌(作大片,忌铁器)2两,乌药(细切)2两,川乌2...拼音:shénshòudìngtòngwán《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神授定痛丸组成:草乌头6钱(去皮脐,醋浸,冬10数余日,换好醋晒干),无名异2钱,硫黄3钱。主治:干湿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0丸,井花水送服。10日后15丸,20日后10丸,30日病除后,时时服10丸。每月制服。制备方法:上为末,薤白汁为丸,葱白亦可。用药禁忌:忌豆腐。...拼音:zhūyúmùguātāng《准绳&类方》卷四:方名:茱萸木瓜汤组成:吴茱萸半两,干木瓜1两,槟榔2两。主治:脚气冲心,闷乱不识人,手足脉欲绝。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8钱,以水1中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拼音:wūyàojiǔ《得效》卷九:方名:乌药酒组成:土乌药。主治:脚气发动。用法用量:用干粗布巾揩净,以瓦片刮下屑,收于瓷器内,以好酒1升浸1宿。次日去药屑,只将瓷器内所浸药酒,热汤上坐温,入生麝香少许尤妙,空心1服即安;无麝香则多服。服后溏泄,病去。...拼音:yùàiwàngzhàngwán《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御爱忘杖丸组成:海金砂半两(罗过),虎骨半两(酒浸酥),肉桂半两(不见火),没药3钱,乳香3钱(别研),斑蝥3钱(去头足翼,瓦上焙干),古老钱10文(醋煅),朱砂3钱(为衣)。主治:干湿脚气。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麝香酒送下。3服见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拼音:hēidòushēngjiāngtāng处方:黑豆1合,生姜1两(切),杉木节2两,沉香1两,紫苏茎叶2两,槟榔2两,童便3升,木瓜2两(干者)。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脚气冲心,烦闷气喘,坐卧不得。用法用量:先炒黑豆、生姜令熟,后入小便并诸药,煎至2升,去滓,暖1小盏服,不拘时候。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拼音:sānwǎnsǎn《脚气治法总要》卷下:方名:三脘散别名:大三脘散、三脘汤组成:大腹皮(酒浸1遍,更以大豆汁洗3遍,焙干用)1两,白术3分,木香3分,甘草(微炙)3分,槟榔3分,陈橘皮(汤浸,去瓤)3分,川芎3分,独活1两,紫苏(并梗)1两,沉香1两,木瓜(干者)1两。主治:脚气,三焦气逆,大便秘滞,胸膈胀憋气,妇人中焦虚痞,两胁气痛,面目手足浮肿,大便秘涩。用法用量:每服1分,水2盏,同煎...拼音:bànxiàzuǒjīntāng《脉因证治》卷下处方半夏、干葛、细辛、白术、茯苓、桂、柴胡、麦冬。功能主治脚气,邪中少阳,口苦胁痛,面垢,体无膏泽,头目颔锐痛。...拼音:jiāwèihuǒqiānwán处方:火杴草9斤,枯松枝2两,石膏3两(煅),石楠叶1斤,萆薢半两(醋煮7次,晒干)。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阳证脚气。用法用量:方中枯松枝用量原脱,据《普济方》补。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拼音:shéngǎnwán《魏氏家藏方》卷一:方名:神感丸组成:破故纸2两(新瓦上炒香),地龙(去土)1两,干木瓜1两,川乌头1两(生用),荆芥穗半两。主治:腰疼脚气,及左瘫右痪,卒中风疾,外肾冷疼。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盐酒、盐汤任下。如腰脚之疾,食前服;如膈上风痰,食后服,不得食热物。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好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薤熟,投于3升酒中,更煎4-5沸,每取1小盏,搅粥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外台》卷十八引苏恭、唐临方:豉酒:别名:豉心酒处方:好豉1升(3蒸3曝干)。功能主治:利腰脚,除湿痹,去心神烦闷。主脚气之病,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痹,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时冷时热。老人脚气痹弱,五缓六急,烦躁不安。用法用量:豉心酒(《养老奉亲》)。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拼音:língcǎodān别名:浮萍丸处方:紫背浮萍草。制法:摊于竹筛内,下着水,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一切风疾及瘾疹、紫白癜风,痛痒顽麻;及脚气,打扑伤损,浑身麻痹。用法用量:浮萍丸(《济阳纲目》卷八十四)。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四...两,藜芦(去芦头)半两,干姜(炮)半两,白术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防风(去叉)3分,细辛(去苗叶)3分,蛇床子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牙齿风龋疼痛,虫蚀挺出。用法用量:每用3钱匕,清酒1升,煎3-5沸,热漱冷吐,1日2-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金匮》卷上:矾石汤:处方:研石2两。功能主治:脚气冲心。用法用量:以浆水1...拼音:xīnjiāfùzǐzuǒjīngtāng《保命歌括》卷十四:方名:新加附子左经汤组成:熟附、干姜(炮)、麻黄(去节)、细辛、炙草、白茯苓、白术、桂心、泽泻、五味子各等分。主治:脚气。四气流注于足少阴经,脚气入腹,腹胀疼痛,上气喘急,此为肾经虚寒所致。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加减:脚气冲心,加炒黄柏,更加附子末,津调捏作饼子,贴涌泉2穴上,以艾炷多灸...拼音:zēngsǔnsìjīnwán《御药院方》卷六:方名:增损四斤丸组成:牛膝半斤,天麻半斤,木瓜半斤,全蝎4两(上各锉,用好酒2升浸3日,取出焙干),乳香4两(别研)。主治:风寒湿冷客搏经络,或痛或不仁;及诸脚气痛。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研匀,用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拼音:shénxiāndǎoqìsǎn《杨氏家藏方》卷十:方名:神仙导气散组成:甘遂2两半,木香1两半(锉碎)。主治:小肠气发作,疼痛不可忍,及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猪腰子1只,入药末在内,以湿纸裹煨熟,细嚼,临卧温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入水2升,一处文武火熬令干,为细末。用药禁忌:忌甘草3日。...拼音:zhūdùshēngfāng《养老奉亲》:方名:猪肚生方组成:猪肚1具(肥者,细切作生)。功效:补益。主治:老人脚气烦热,流肿入膝,满闷热劳。用法用量:上以水洗,布绞令干,加好蒜、醋、椒、酱、五味,空心常食之。...拼音:mùguābàidúsǎn《朱氏集验方》卷一:组成:宣木瓜1枚,败毒散。主治:一切脚气。用法用量:宣木瓜去瓤,入自合败毒散实其中,入酒调药,蒸熟,将瓜切片,晒干,同败毒散入水煎,空心服。...拼音:jiājiǎnxiōngzhǐxiāngsūsǎn处方:川芎、甘草、香附子、白芷、缩砂仁、陈皮、紫苏叶、萆薢、川独活、荆芥穗、干木瓜、槟榔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发散。主初患脚气,其病有筋一条自脚胫骨至臀及腰,因感受风湿所致。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并煎,1日服3-4次。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二引《经验良方》...拼音:dúlìwán处方:栗不拘多少(取肉,焙干)。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腰脚沉重,劳伤痛,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5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拼音:zhúhánchèntòngsǎn《济阳纲目》卷七十七:方名:逐寒趁痛散组成:麻黄1钱半,官桂1钱,紫苏1钱,藿香1钱,羌活1钱,细辛1钱,白术8分,茯苓8分,防己1钱2分,甘草4分。主治:寒湿脚气。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温服。加减:寒甚,加干姜(炮)、附子(炮)各1钱。制备方法:上锉。...拼音:shēnggàndìhuángjiǔ《圣惠》卷四十五:组成:生干地黄1斤,杉木节5两,牛蒡根1斤(去皮),丹参3两,牛膝5两(去苗),大麻仁半斤,防风3分(去芦头),独活3两,地骨皮3两。主治:脚气,肿满烦疼少力。用法用量:用生绢袋盛,以酒3斗浸6-7日。每于食前随性暖服之。制备方法:上锉。...拼音:shēngmùguāwán《直指》卷四:组成:宣州生木瓜(就蒂切1盖,取出瓤,以生艾叶塞满,合盖,竹针插定,蒸透去艾,其木瓜去皮研烂)。主治:脚气。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醇酒下。制备方法:上入五积散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拼音:shēngdìhuángjiǔ《普济方》卷二四四:组成:生地黄(干)1斤,杉木节5两,牛蒡子1斤(去皮),丹参2两,牛膝5两(去苗),大麻仁半斤,防风3两(去叉),独活3两,地骨皮3两。主治:脚气肿满,烦疼少力。用法用量:用生绢袋盛,以酒3斗,浸6-7日,每于食前随性饮之。制备方法:上锉。...拼音:xǐzútāng《回春》卷五:方名:洗足汤组成:川椒1两,独活5钱,羌活5钱,木瓜5钱,白芷3钱,荆芥穗1两。主治:脚气。用法用量:用水1壶,煎至半壶,倾出,去滓,于避风处温浴,洗后拭干,仍用花椒炒热,绢包裹熨患处,或炒盐亦可熨之。制备方法:上锉。...拼音:qīshèngwán《圣济总录》卷五十一:组成:威灵仙(去土)1斤、当归(酒浸,切,焙)1斤、附子(炮裂,去皮脐)1斤、天麻1斤,桂(去粗皮)半斤,牛膝(去苗,酒浸,焙)半斤,干姜(炮)半斤。主治:肾着,腰冷痹,腹急痛,腰膝疼不可行,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日2夜1。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拼音:cǎoshèngwán处方:干木瓜、白僵蚕(炒去丝嘴)、荆芥穗、草乌头(炮,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干湿脚气,及下部一切疮痒。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拼音:cāngxiōngqiānlǐyǐn处方:苍术(薄切,米泔水浸)、干木瓜、白芍药、川芎、人参、枳壳(去瓤)、白茯苓、甘草(炙)、大黄、陈皮(去白)、半夏(泡7次)、桔梗(炒)、前胡、干葛、紫苏、木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久近脚气。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苍芎千里散”。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拼音:húlúwán处方:苍耳(5月5日采,9蒸9晒)2两,左缠藤(取嫩叶,晒干)2两,胡芦巴2两(1两同海金沙炒赤色,去沙不用;1两同去壳巴豆14粒炒巴豆色赤,去豆不用)。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风毒脚气。用法用量:每服40丸,盐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一引仁存方...本页仅显示前5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藏药不为人知的神奇疗效
核心提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一些大都市、大医院求治无望的病患者,把目光投向了青藏高原上的藏医藏药。一些在大都市、大医院束手无策的病人,在青藏高原上的藏医院奇迹般地得以治愈。
  那里是世界的屋脊,那里是最靠近太阳的地方。那里的人民,那里的山川,那里的草木,似乎都盗得了额外的天地的灵光。神秘、神奇的藏医藏药,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无尽的希望。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一些大都市、大医院求治无望的病患者,把目光投向了青藏高原上的藏医藏药。一些在大都市、大医院束手无策的病人,在青藏高原上的藏医院奇迹般地得以治愈。而且治好的多半是一些一般治疗手段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这让藏医药的名声传遍了全球,求医求药者络绎不绝。
  千年历史的藏药日渐风行
  具有千年历史的藏药,充溢着雪域高原、神山圣湖的灵秀之气。
  随着西藏热的兴起,对藏医和藏药的迷恋,也成为中国内地和西方一些大城市中的时尚。
  “喂,去西藏吗?给我带一些珍珠七十吧!”
  “一定要买到常觉啊。这对治疗有奇效!”
  白领中间,可以听到对进藏者这样的嘱托。
  朋友也有这样的传说:某某人的老父,瘫痪不能动弹,一吃藏药,很快可以下床。
  在不少人看来,如今的中,似乎没有比藏药更神奇的了。
  藏药之所以具有神奇的疗效,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在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高海拔,使藏区的药材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即所谓药力强劲。在海拔2500米~5000米的高山、裸岩、灌木丛地带生长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西藏延龄草、胡黄连、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等。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不仅纯净无污染,而且药效特别好。同时,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这些药用植物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金属微量元素。这些丰富的矿物药源像一座宝藏,很符合非高原地区的人们需要,使藏药拥有了神奇的疗效。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藏药研究中心主任彭敏说,藏药和的医疗思想相似,重视整体的调节,这是和藏医的精髓,而雪域高原的极端环境,造就了藏药的神奇特性。
  以珍珠、檀香、降香、九眼石、藏红花、牛黄、麝香制作的藏药珍珠七十,是治疗中风、瘫痪的灵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更有奇特的疗效。曾有瘫痪的病人,服用珍珠七十后不久,即可站立行走。
  藏医现代宗师、西藏藏医学院院长措如·才郎曾经以珍珠七十,用3个月的时间治愈了成都一位患者的类似艾滋病的免疫能力低下症。
  北美第一个受过全面藏医药教育的美国人埃里奥特·图卡说,他曾经为一名歌唱家,通过治疗她的肝和胃,恢复循环系统的平衡,治愈了她左右声带上的息肉和囊肿,胃酸、过敏和周期性失眠。
  措如·才郎院长说,珍珠七十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坏所导致的中风瘫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西藏十分名贵,一枚可以换一匹马。
  藏药几乎什么病都能治,尤以对内脏的慢性疾病疗效神奇。
  半个多世纪前,藏药产量很小,而且,昂贵品种大多供奴隶主贵族享用。
  现在,西藏成药生产已由过去的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状态,进入了规模化生产。西藏20家藏药生产企业,总生产藏药品种已达300多个,年产量在50万公斤以上,产值达3.1亿元。
  然纳桑培、仁青常觉、坐珠达西、仁青芒觉、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珍珠七十、奇正消痛贴等名优产品,已进入内地和国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藏药中的珍宝
  在丰富多样的藏药中,珍宝类药品是其中最能代表藏药特色,同时最具优势的产品。之所以被称为珍宝,是因为他们采用了多种名贵药材,在这些珍宝类藏药中可溶性珍宝类藏药有15种,61味;不溶性有42种,104味(金刚石、蓝宝石、珊瑚、珍珠、水晶等)。
  由于这些珍宝类药物的特殊功效,所以在主治各种疾病的配方中均加入相应的珍宝类药物,其中加入珍宝类药物的丸药,疗效较好,保存长久。
  目前在藏区较有名气、疗效显著的有:珍珠七十味、仁青常觉、珊瑚七十、二十五味松石丸等。
  其中二十五味松石丸是藏医临床治疗各种肝胆疾病,特别是乙型肝炎的必备药品。与一般的中药、西药不同,二十五味松石丸采用绿松石、珍珠、藏红花、五脉绿绒蒿、船形乌头、伞梗虎耳草等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名贵药材制成。其中牛黄、珍珠具有清热、解毒、利胆之功效,而藏红花则在消炎、行血、化瘀方面具有良好作用。根据藏医临床观察,使用二十五味松石丸治疗乙肝表面抗原的阳转阴率在70%以上。二十五味松石丸以其令人信服的可靠疗效已被国家卫生部收载于《中国药典》九五版。奇正藏药集团经多年研究,通过与高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已制成多种现代剂型的珍宝药,“甘多宝TM二十五味松石丸”就是适合现代人服用的珍宝藏药。
  另外,还有特效良药25味鬼臼丸,消炎止痛效果显著的五味麝香丸,健脾止痛、止呕、分清泌浊的洁白丸,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二十五味珍珠丸等。
  妇科至宝二十五味鬼臼丸
  随着妇女在社会及家庭中地位的提高,女性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近年来由于生存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的各种妇科疾病,不断袭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尤以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子宫颈癌等妇科疾病最为严重。女性健康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和生存质量,所以专家提出:关心女性,要从女性健康着手。
  困扰女性的女性生殖器炎症是妇科常见病,诸如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等,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慢性炎症。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痛苦。
  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藏药名:吾斯尼阿日布)正是治疗此类妇科病的理想药物。本药来源于我国藏医古验方,现收录于《藏药标准》。
  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药对治疗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炎症及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糜烂、痛经、月经不调、阴道滴虫病等有特殊的作用。奇正藏药在总结历代藏医药经典验方的基础上,采用纯天然稀有名贵藏药材,运用现代科技制药工艺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精制而成“妇友TM二十五味鬼臼薄膜包衣丸”,为女性健康带来福音。
  二十五味鬼臼丸具有强大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药物作用持久,对病菌、病毒作用持续、有效。见效快、治愈快,治疗期短,同时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病菌、病毒二次侵入,防止复发。为治疗妇科多种炎症、缓解病痛的藏药极品。
(实习编辑:朱文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阿里、京东和1号店均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
科学用药指南
中外医药新闻
医药政策解读
安全用药知识
知名药企动态
连锁药店资讯
在2016糖尿病年会(CDS)上,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 []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来自重庆市疾控中心的数据显…… []
恋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人骚客中也自古有着恋足…… []
老年人只要掌握好的睡眠方法,定能健康又长寿…… []
现代研究,将灵芝文化推向新的高潮。…… []
只需要用手一量,就能知道每天吃多少可以减肥了。…… []
据了解,2014年西藏药业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581.49万元,上升18.96%,其中自有产品收入上升24.16%,商业批发收入上升17.81 %;实现净利润2020.8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5.25万元,下降15.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药治疗湿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