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静旗手不是会走路吗,为什么坐轮椅

股票/基金&
20多天后,赛场见证他们的坚强
作者:倪方方 唐
  再过29天,江苏32名残奥健儿将飞赴英伦,出征第30届残奥会。8月1日,记者前往位于南京江北和仙林的残奥训练营,探访酷暑中紧张备战的本届残奥会投掷项目组和轮椅击剑组。  运动器械的抬起、落地声不断规律地响起,上午9时,浦口训练营的一个角落,身着红色运动衣的汤红霞正在教练辅助下做体能训练。听说记者来访,她礼貌地起身,由教练赫华引导着绕开器材这位残奥冠军是训练营里唯一的盲人运动员。  37岁的汤红霞来自盐城东台新桥镇,原是一名小学老师,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2003年,汤红霞的视力急剧下降,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再也上不了三尺讲台。种地、编织、开小卖部……她脑子里来回转着这些营生。2006年,汤红霞入选集训队备战第七届省残运会。  “盲人的空间感差,每一个动作都靠摸。用手摸环境、摸要领,用手丈量位置,她的腿上全是撞伤。”教练赫华说。  完全看不见却要投掷铅球,汤红霞承受着非一般的痛楚,但她坚信:“赢得自己,是第一个胜利,也是最好的胜利!”2008年,汤红霞终于在北京鸟巢绽放美丽的笑容12.69米、1017分,她站在了冠军领奖台上。  今年是中国第八次出征残奥会,从最初的4个人到今天200多人的强大阵容,大部分残疾人运动员都是半路出家在跌进人生谷底之后,靠体育重新站立。  24岁的荣静,亚残会上的“最美剑客”。训练场上,一柄花剑、一身银装,跨坐在轮椅上的她英气逼人。7年击剑,终于盼到出征。“我是宿迁沭阳人,是同乡胡大哥把我带出来的。”  她说的是北京残奥会上的轮椅击剑冠军胡道亮,从在地上爬行,到斩获奥运金牌,胡道亮的传奇奥运之路,引导荣静爱上了那柄长剑。  1斤重的花剑、2斤重的重剑,荣静总能稳坐轮椅,剑端直指对手,推挡自如。2005年12月,在波兰举行的轮椅击剑比赛上,荣静夺得第一枚奖牌。2006年4月的全国七残会上,她又获得1金1银1铜。今年2月,在德国举行的伦敦残奥会最后一站积分赛中,她再次斩获2金1铜,拿到伦敦残奥会轮椅击剑所有项目的入场券。“冠军奖牌,每个人都渴望。能站到残奥会赛场,我已经赢了。”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是汤红霞、荣静等残疾人运动员最喜欢的歌。他们说:“人生,可以从头再来!”  本报记者 倪唐 悦  本报实习生 苑 明
07/20 02:31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20多天后,赛场见证他们的坚强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09:36:21
         分享到:
  新华报业网讯&
再过29天,江苏32名残奥健儿将飞赴英伦,出征第30届残奥会。8月1日,记者前往位于南京江北和仙林的残奥训练营,探访酷暑中紧张备战的本届残奥会投掷项目组和轮椅击剑组。
  运动器械的抬起、落地声不断规律地响起,上午9时,浦口训练营的一个角落,身着红色运动衣的汤红霞正在教练辅助下做体能训练。听说记者来访,她礼貌地起身,由教练赫华引导着绕开器材――这位残奥冠军是训练营里唯一的盲人运动员。
  37岁的汤红霞来自盐城东台新桥镇,原是一名小学老师,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2003年,汤红霞的视力急剧下降,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再也上不了三尺讲台。种地、编织、开小卖部……她脑子里来回转着这些营生。2006年,汤红霞入选集训队备战第七届省残运会。
  “盲人的空间感差,每一个动作都靠摸。用手摸环境、摸要领,用手丈量位置,她的腿上全是撞伤。”教练赫华说。
  完全看不见却要投掷铅球,汤红霞承受着非一般的痛楚,但她坚信:“赢得自己,是第一个胜利,也是最好的胜利!”2008年,汤红霞终于在北京鸟巢绽放美丽的笑容――12.69米、1017分,她站在了奥运冠军领奖台上。
  今年是中国第八次出征残奥会,从最初的4个人到今天200多人的强大阵容,大部分残疾人运动员都是半路出家――在跌进人生谷底之后,靠体育重新站立。
  24岁的荣静,亚残会上的“最美剑客”。训练场上,一柄花剑、一身银装,跨坐在轮椅上的她英气逼人。7年击剑,终于盼到出征奥运会。“我是宿迁沭阳人,是同乡胡大哥把我带出来的。”
  她说的是北京残奥会上的轮椅击剑冠军胡道亮,从在地上爬行,到斩获奥运金牌,胡道亮的传奇奥运之路,引导荣静爱上了那柄长剑。
  1斤重的花剑、2斤重的重剑,荣静总能稳坐轮椅,剑端直指对手,推挡自如。2005年12月,在波兰举行的轮椅击剑比赛上,荣静夺得第一枚奖牌。2006年4月的全国七残会上,她又获得1金1银1铜。今年2月,在德国举行的伦敦残奥会最后一站积分赛中,她再次斩获2金1铜,拿到伦敦残奥会轮椅击剑所有项目的入场券。“冠军奖牌,每个人都渴望。能站到残奥会赛场,我已经赢了。”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是汤红霞、荣静等残疾人运动员最喜欢的歌。他们说:“人生,可以从头再来!”
  本报记者 倪方方唐悦
  本报实习生苑明
  相关阅读:
新华报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国新网许可证: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20多天后,赛场见证他们的坚强
  再过29天,江苏32名残奥健儿将飞赴英伦,出征第30届残奥会。8月1日,记者前往位于南京江北和仙林的残奥训练营,探访酷暑中紧张备战的本届残奥会投掷项目组和轮椅击剑组。
  运动器械的抬起、落地声不断规律地响起,上午9时,浦口训练营的一个角落,身着红色运动衣的汤红霞正在教练辅助下做体能训练。听说记者来访,她礼貌地起身,由教练赫华引导着绕开器材——这位残奥冠军是训练营里唯一的盲人运动员。
  37岁的汤红霞来自盐城东台新桥镇,原是一名小学老师,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2003年,汤红霞的视力急剧下降,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再也上不了三尺讲台。种地、编织、开小卖部……她脑子里来回转着这些营生。2006年,汤红霞入选集训队备战第七届省残运会。
  “盲人的空间感差,每一个动作都靠摸。用手摸环境、摸要领,用手丈量位置,她的腿上全是撞伤。”教练赫华说。
  完全看不见却要投掷铅球,汤红霞承受着非一般的痛楚,但她坚信:“赢得自己,是第一个胜利,也是最好的胜利!”2008年,汤红霞终于在北京鸟巢绽放美丽的笑容——12.69米、1017分,她站在了奥运冠军领奖台上。
  今年是中国第八次出征残奥会,从最初的4个人到今天200多人的强大阵容,大部分残疾人运动员都是半路出家——在跌进人生谷底之后,靠体育重新站立。
  24岁的荣静,亚残会上的“最美剑客”。训练场上,一柄花剑、一身银装,跨坐在轮椅上的她英气逼人。7年击剑,终于盼到出征奥运会。“我是宿迁沭阳人,是同乡胡大哥把我带出来的。”
  她说的是北京残奥会上的轮椅击剑冠军胡道亮,从在地上爬行,到斩获奥运金牌,胡道亮的传奇奥运之路,引导荣静爱上了那柄长剑。
  1斤重的花剑、2斤重的重剑,荣静总能稳坐轮椅,剑端直指对手,推挡自如。2005年12月,在波兰举行的轮椅击剑比赛上,荣静夺得第一枚奖牌。2006年4月的全国七残会上,她又获得1金1银1铜。今年2月,在德国举行的伦敦残奥会最后一站积分赛中,她再次斩获2金1铜,拿到伦敦残奥会轮椅击剑所有项目的入场券。“冠军奖牌,每个人都渴望。能站到残奥会赛场,我已经赢了。”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是汤红霞、荣静等残疾人运动员最喜欢的歌。他们说:“人生,可以从头再来!”
  本报记者倪方方唐悦
  本报实习生苑明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荣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