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安徽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那家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约挂号就医导诊台在线时间:9:00-18:00
找不到合适的医院医生?就医助手在线帮忙
还没有账号,
或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简洁无广告 号源更新快
扫描下载APP
已有账号,
还没有账号,
已通过邮箱注册账户
验证后可完成注册
请验证手机
& 验证手机后可以使用免费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服务
& 验证手机后可以使用手机号登录及找回密码
您的位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绩溪路)三级甲等医保定点医院综合医院
别名:医科大一附院,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安徽医大附一院&
APP挂号更快79%的人下载APP
医院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安徽省规...
医院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绩溪路218号
医院电话:
医院总机:4&
预约挂号:&
副主任医师
本院专家推荐
科室列表77 个科室
、865 位医生
按疾病查看:
疾病:甲亢医生态度:
诊疗效果:
候诊时长:2小时内
十二年前患甲亢,到省医、安医内分泌科专家门诊多次诊治,但疗效均不尽如意。直到找到李艳主任才出现转机。经过三个阶段的规范用药,甲亢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检验指标恢复正常。谢谢李艳医生,谢谢安医一附院!
疾病:肺癌,食道癌医生态度:
诊疗效果:
候诊时长:4小时内
柴惠平专家06年为我父亲作的肺癌,15年4月又在次为我父亲作了食道,而16年3月30日我父亲腹痛厉害,我们又找到柴惠平专家,经过检查确诊为食管裂孔疝,柴主任又一次为我父亲作了修补小手术,柴主任真是神医,一次又一次给了我父亲生命,给了我们希望,很感激柴主任,不是说声谢谢就能感谢柴主任,在心底我们全家感谢您,有柴主任这样一会好医生。
疾病:妇科病医生态度:
诊疗效果:
候诊时长:2小时内
她就是妇科的一位明星,大家都知道她,医术高,对待病人很和谐,大家都喜欢她!赞?一个!
热门推荐内容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医保定点医院/中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医保定点医院/综合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五医院
三级甲等/医保定点医院/综合医院
合肥喜得儿孕育医院
合肥博大泌尿专科医院
最近浏览过的医院
百度推广内容
就医助手APP
掌上预约挂号、问医生、用药查询,与万千病友交流
就医助手微信公众号
第一时间知晓新鲜热辣的健康资讯,不错过任何一次精彩活动。
号源更新快
随时问医生226人看过ScholarID:CN-BQ74S13J徐州医学院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被引频次87成果数34H指数6G指数8
期刊88.2%会议11.8%专著0%其它0%总计34篇期刊 88.2%(共30篇)北大核心期刊13CSCD期刊数3中国科技核心20SCI期刊数2SCIE期刊数2其他期刊数8会议论文11.8%(共4篇)其他会议数4
全部年份全部年份<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li data-id="全部类型全部类型期刊会议专著全部作者全部作者第一作者
合作机构徐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44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7徐州医学院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2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8解放军第97医院5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3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3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1昆明市中医医院1
百度学术声明:本页面基于百度学术海量数据、结合大数据技术统计生成,内容仅供参考,百度学术不承担因数据准确性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百度学术保留页面一切相关权利,未经百度学术书面许可,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基于任何商业目的使用本页面信息。本报告相关著作权问题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百度学术保留随时解释与更改上述免责事由及条款的权利。安徽检验界
您现在的位置: &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现设有长江路门诊检验科、绩溪路门急诊检验科、住院部检验科。住院部检验科下设临床检验室(血液检验及体液检验)、临床生化室、临床免疫室、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分子诊断室7个部门等;检验医学亚专业有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分子诊断(含遗传学)等6个亚学科(专业)。现有医技人员58人,外聘客座教授1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18名、本科24名、本科以下10名;主任技师兼教授1人、主任技师兼副教授4名、副主任技师兼副教授6名、副主任技师16人,主管技师25人。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12月原怀远明望医院化验室工作人员仅有戴树荣、沈延颂、林泽许、李松如等四人,化验室仪器设备仅2台显微镜。<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迁址合肥改为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成立检验科,史敏言为第一任科主任,人员不足10人。<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2月检验科从原老外科楼一楼走廊西侧迁至老医技楼三楼,检验人员增加至31人,此后检验项目、各种检验自动化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断增加。<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5月15日检验科迁至内科医技综合楼三楼裙楼,实验室面积约<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平方米,检验人员增至49人,目前检验科已拥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泳分析仪、血气分析仪、酶标分析仪、全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等近千万元检验自动化仪器设备。以现代化实验室的大厅式布局,分检验仪器大厅、检验手工操作区、检验信息录入区/报告区、基因诊断实验区及工作人员休息区;另有检验查询台、检验标本处置室等;实验室还配有总UPS供电间,纯水处理间,4℃冷库/-18℃冷库及其他实验室用房。<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即将投入使用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蜀山分院按照最新设计理念,流程合理,检验科约<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平方米,将使临床检验自身建设,对临床服务质量和效率将有较大提升。
科室构建变化:<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检验科初分为临检组、生化组、细菌组及门诊化验室;<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设血库;<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专业组分血液组、体液组、生化组、免疫组、细菌组、血库及门诊化验室,<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血库(8人)分出检验科独立为输血科;<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设专家门诊化验室;<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设干部门诊化验室(至<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撤消);<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在细菌室内设特检室进行性病实验室检查;<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在免疫室内设基因诊断室进行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3月设分院外科楼化验室(至<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取消);<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10月设分院内科楼化验室至<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取消;<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血液组与体液组合并为临检室;<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7月建立住院部急诊化验室;<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外科1号楼投入使用,急诊检验室并入绩溪路门诊。至今形成7个部门、6个三级亚专业(科)。
史敏言为第一任科主任,蔡天沛为第二人科主任,董荩、吴琳为第三任正、副主任,吴琳、刘华平、王松峰为第四任正、副主任,刘华平、吕礼应、徐元宏为第五任正、副主任,现今徐元宏、吕礼应、王中新为第六任正、副主任。
检验科系检验科、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医学检验技术系三者合一;系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研究所组成单位之一;系安徽省临床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单位。系五年制和四年制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术型、专业型),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专业学位主体单位。同时承担七年制、五年制、留学生实验诊断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五年制和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临床实验室管理理论教学;临床输血检验技术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临床医学及临床检验诊断的细菌耐药性及合理用药、实验医学进展的硕士课程。<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东南医学院附设医校检验班,二十余人,史敏言任班主任。两月后附设医校独立成合肥医士学校,《实验诊断学》教学归入内基教研室实验诊断学组,史敏言任主任。<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汪国良任内科基础教研室主任,谢约媪俅材诳平萄惺抑魅危沉秩瘟俅材诳平萄惺腋敝魅危伦胬迦蜗低衬诳平萄惺抑魅巍<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蔡天沛任内基教研室副主任,分管实验诊断学教学。<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蔡天沛任检验科主任,教研室更名为诊断学教研室,蔡天沛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负责检验诊断;黄其植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负责物理诊断;董荩、吴琳任副主任分管实验诊断学教学。<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董荩任科主任,吴琳任副主任。<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1998年吴琳任主任。<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刘华平任主任,<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9月成立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刘华平兼主任,徐元宏任副主任,在负责医学本科生及其它专业本科生《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的同时,负责检验医学本科生《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查》、《临床检验基础》理论及实验教学。<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获检验医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刘华平、徐元宏、张循善等为导师,<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硕士点首次招生5人。<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教研室通过教育部教学评估。<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获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徐元宏为导师。
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质量控制:<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起参加生化检验室间质评,<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至今陆续参加免疫检验室间质评、临床检验室间质评、细菌检验室间质评、临床化学室间质评、PCR室间质评等,成绩全部合格。引入第三方室内质控,使之覆盖几乎所有定量检测项目。<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底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ISO15189初评,申报通过项目达94项、覆盖三级亚专业(科),<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初即将迎来ISO15189监督评审与扩项评审。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至今先后承担国家<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子课题1项,卫生部临床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7项,安徽省自然基金3项,安徽省科技攻关课题2项,安徽省科技重点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学和教学研究项目10项,安徽省卫生厅自然课题4项。1人获得安徽省特殊津贴,1人获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获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获
临床检验承接临床医学检验检验任务,承接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承接国外大型仪器、新技术、新试剂的评价,承接医学检验、临床检验诊断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秉承&质量、服务、安全、绩效、管理&理念,着力打造四平平台:(1)通过ISO15189认可,打造一流检验质量平台;(2)通过国外大型设备和技术的引入、评价,打造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转化检验医学平台;(3)强化自身素质,走出去、请进来,打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的平台;(4)通过安徽省临床检测技术服务平台网站,宣传新知识、新理念,建立成果转化的平台。
新技术新项目及检验仪器设备
1.年配合医院开展体外循环,应用&舒劳氏血氧测定法&;
2.1974年引进第一台血气分析仪雷度-ABL(丹麦),在省内率先开展血气分析项目;
3.1978年引进血球计数仪AQ-2(安庆),使用晶体管法计数RBC、WBC;
4.1982年引进第一台多功能显微镜OLYMPUS(日本),使用其荧光显微镜功能,在省内率先开展ANA-IF、ds-DNA-IF等系列自身抗体检测项目;
5.1983年血细胞分析仪PC603,除仪器计数RBC、WBC外,自动检测Hb;&
6.1984年起陆续使用ELISA方法检测AFP、HBV-M、AS-Ab、EM-Ab等;
7.1985年检验科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700,使用自动比色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一般生化检验项目;
8.1987年检验科第一台尿液分析仪,省内率先开展尿常规化学八项自动检测;&
9.1989年检验科第一台电解质分析仪NOVA-CRT12(美国),省内率先使用电极法替代手工法自动检测电解质;当年检验科年经济效益不足一百万;
10.<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第一台血细胞三分类分析仪库尔特JT-IR(美国),省内率先使用库尔特原理对RBC、WBC计数、检测Hb,并自动对WBC进行三分群;
11.<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8月第一台真正的全自动分立式生化分析仪CL-7200(日本),98年6月CL-7300,在省内率先全自动检测并微机报告一般生化检测项目;
12.<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检验科免疫室组长陆应玉编程&免疫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启用,微机录入、报告、查询免疫检验报告单;基因诊断室购置PCR扩增仪GENEGYCLER,开展PCR相关检测项目;
13.<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开展TORCH-Abs-ELISA检测,在国内首次对4种八项高致畸病原体抗体联合检测,并在<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10月购置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DT-60(美国),省内率先使用干化学法检测急诊生化项目;配合医院开展肾移植手术,在我省较早应用&HLA配型测定法&;
14.<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用止凝血初筛试验PT、APTT、TT、Fib取代BT、CT,省内领先;
15.<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10月购置全自动快速微生物鉴定药物测试系统walkaway-40(美国)及全自动细菌培养仪,&B-D-BACTEC9120(美国),省内率先检测细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诱导酶(&IB)、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高耐庆大霉素肠球菌(HLR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等项目;
16.<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2月引进第一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TAGO-STA(法国),自动化检测凝血项目,开展D-D,FDP等新项目,并配合临床开展抗凝/溶栓治疗;
17.<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国内首批使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IV-Ab、TP-Ab&;省内率先开展EBV-VCA-IgA-ELISA;&
18.<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6月购置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北京伟力)开展精液分析项目;&
19.<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9月购置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TECAN-RSP150(瑞士),准确、快速对ELISA试验标本前处理自动化,开展免疫感染十项/内窥镜前试验,对输血前/内窥镜检查前病人进行规范检查,免疫室组长陆应玉主持,<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获医院新项目新技术三等奖;
20.<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CInI-ELISA定量检测,国内领先;
21.<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购置SYSMEX-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WBC通过激光、化学染色等准确五分类,并开展网织红细胞计数/分类、未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分析等测定,临检室组长司力主持,<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获医院新项目新技术三等奖;
22.<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检验科LIS系统启用,主要全自动检验仪器连网、检验信息录入、仪器检验信息自动传输、检验报告微机打印发出、检验结果微机查询及统计等;
23.<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使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AFP、CEA,开展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试验;
24.<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购置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PP模块机、罗氏全自动<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电化学发光仪等并投入使用;开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肿瘤标志蛋白等近二十项。
25.2008年申报并获批新技术、新项目:本周氏蛋白(血/尿&、&轻链)测定,铁代谢检验(FE、UIBC、TF、FER、STFR、TIBC、TFS(%))测定,尿、脑脊液、胸腹水微量白蛋白检验,钠尿肽钠尿肽前体细菌性阴道炎联合检测;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申报并获批新技术、新项目:血浆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地高辛、洋地黄血药浓度,电化学发光法确证试验,纤溶活性筛查指标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血清胱抑素监测,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快速诊断内毒素血症,血清腺苷胱氨酶()检测,心肌标志物(、、、、)五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应用,&干扰素的释放检测隐性结核感染;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申报并获批新技术、新项目:HCM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G试验和GM试验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检测;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申报并获批新技术、新项目:TORCH定量(TOX、RUV、CMV、HSV1+2IGG+IGM),EB病毒定量(EB-IGA、EBV-IGM、VCA-IGG、EBNA-IGG、EA-IGG),
细胞因子(TNF-、IL1&、IL2R、IL6、IL8、IL10),甲减筛查(TSH、TPO-AB、FT4),胃蛋白酶原PGⅠ/Ⅱ、胃泌素GAS,尿NGAL,免疫四项(HCV-AB、HIV1+2、TP-AB、HAV-IGM),IGE,骨代谢六项(CT、PTH、25VITD、N-MID、PICP、&-CTX),CSF寡克隆电泳,免疫固定电泳(IGG、IGA、IGM、&、&、F&、F&),尿液电导率测定,细胞凋亡,封闭抗体,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14/HLA-DR单核细胞分析,CD64粒细胞分析,CBA,TH1/TH2;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申报并获批新技术、新项目:丙肝核心抗原检测,不能培养的呼吸道病原体的多重联合检测,多种疑难培养呼吸道病原微生物联合检测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艰难梭菌毒素测定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检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热立克次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凝血因子活性检测(、、、、、、),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游离脂肪酸检测;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宋体;color:rgb(51,51,51);font-size:12.0000mso-font-kerning:0.年申报并获批新技术、新项目:
临床生化专业组主要承担全院临床生化样本的检测
&徐元宏&&男,1964年10月出生,安徽无为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教授,博导;检验科主任、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安徽省检验学会第八届主任委员,临床检验、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的审稿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临床医学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享有安徽省政府津贴。
& 承担安徽医科大学全日制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承担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实验室管理》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承担硕士研究生《细菌耐药性及抗生素合理使用》和《检验医学专业进展课》理论教学。
& 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寄生虫诊断学学》,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检验医学高级教程》;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微生物及检验》(第四、五版)、《临床微生物与检验实验指导》(第三、四版)、《临床微生物与检验习题集》,参编科学出版社《病毒性疾病诊断与治疗》,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检验医学》,参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医院感染管理学教程》,副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医技分册),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血流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
&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的研究》(2012jyxm169),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血吸虫亮氨酸氨基肽酶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诱导负向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主持安徽省自然基金《新的金属&-内酰胺酶基因的寻找及流行性研究》(0),安徽省科技厅《临床检验技术公共服务建设》(PT),安徽省科技厅《血培养仪及配套产品的研制》(),安徽省教育厅《金属&-内酰胺酶表型检测方法研究》()、《PBP2a免疫印迹法系列研究》(KJ)、《高产AmpC&-内酰胺酶的方法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的研究》(2012jyxm169),安徽省卫生厅《安徽地区超广谱&-内酰胺酶的分布、流行特征及控制对策》()。
《安徽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的实验研究及其应用》,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方法分析及其分析仪器的临床应用研究》&,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学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与资格认定制度建设》,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005-7)。
吕礼应,男,1968年9月出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副教授,检验科副主任,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青年委员,生化学组成员,安徽检验医学分会常委。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及教学工作,主持国家863子课题一项,主持及参与省教育厅、卫生厅课题多项,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
王中新,男,196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临床微生物学会真菌学组副组长、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常委、安徽省临床检验学会委员、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委员。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开展并指导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承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7年制和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及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课题3项,参与国家和省级自然基金等项目5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参编学术专著2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杨佰侠,女,1974年,安徽宿州人,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本科,2005年临床检验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就职于安医大一附院检验科。
目前负责门急诊检验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强化人员培训,推进检验过程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扩展为临床服务的范围和能力。
承担安徽医科大学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及其它相关专业《实验诊断学》的理论教学,以及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进修生的实践教学。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吴 &庆,女,1965年出生,副主任技师(2006年),安徽医科大学生物专业技术专长:临床检验基础学,临床血液学检验和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承担安医大临床检验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实验诊断学》讲授和学生培养工作。近3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2篇。
王雪迎,女,1952年12月出生,副主任技师,技术专长:临床检验。承担了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第二主持人,门诊实验室工作);《精浆主要电解质浓度与精液质量的相关》通过省科委专家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3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3篇。
汪春新,男,1955年12月出生,副主任技师。曾参加援也门共和国医疗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30年。技术专长:临床血液与体液学检验,血液、体液、穿刺液等细胞形态学检验,人体寄生虫检验以及发热的相关病原体检验。现任中华医学会会员,《疾病控制杂志》《临床检验与输血杂志》审稿。近3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篇。曾承担安医大临床及检验专业教学任务。
司 &力,男,&1967年10月出生。E-mail:
1987年7月安徽省巢湖卫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至今工作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1994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93年任检验师,1998年任主管技师,2007年任副主任技师,1998年至今担任检验科临床血液与体液专业组组长。工作20余年来,一直从事临床血液与体液学检验工作,在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体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临床应用及检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物理分会血液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形态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学组副组长。
承担安徽医科大学学校七年制、五年制的各类专业的《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承担五年制检验专业的《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等。
科研:全麻药物对体外循环下心肌顿抑和脑氧合影响的研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25(2)&司力&张野&顾尔伟&吕礼应&王尊凤&杨久华
(2)&异丙酚对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氧合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1)顾尔伟&张野&司力&袁浩&邓小强&吴蓉蓉
(3)&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组织氧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2,37(2):145-147&方卫平&邓小强&司力
(4)&急性等容稀释及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2,37(2):143-144邓小强&方卫平&司力
(5)&川弓嗪对风心病瓣膜置换围术期血液流变性改善作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3,38(1):51-53&张飞&周汝元&司力&葛圣林&葛建军&林敏&郑小燕&高晴云
(6)&芸香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血液量的影响.&《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3,38(5):347-350&&&陈爱华&司力&赵维中
(7)&芸香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6):685-687&陈爱华&司力&赵维中
(8)&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5)&尹长林&高宗良&司力
(9)&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血栓与止血学》2005,11(6)&司力&卢敏&杨白侠&尹长林&周农
(10)狼疮性肾炎患者凝血-抗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血栓与止血学》2006,12(3):114-115&司力&黄颖&卢文
(11)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细胞报警信息的可信性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2):125-126&司力&凌华志&卢敏&杨百侠&汪安勇
(12)牛膝总苷活血化瘀研究.&《中医药临床杂志》):356-358司力&黄世福&李涛&管世鹤
(13)Pre-S1抗原阳性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对评价肝功能损伤的意义.《中国临床实用医学》)&司力&李涛&方有兵&黄争艳&陆应玉&刘华平&管世鹤
(14)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vWFAT-III及D-二聚体的变化分析.《安徽医药》2009,13(2):177-178&肖春红&司力&钱浩
(15)孕妇血浆和羊水凝血、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状态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李涛&司力&金先彬
(16)莪术二酮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安徽医药》):司力&王秀&陈小欢&高文凡&夏泉
(17)合肥地区健康人群静脉血血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凌华志&司力&程中乐&魏志华&赵燕
(18)&&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中国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3)黄琼&张留富&程雁&司力&魏伟
黄 &颖,女,副主任技师(2007年),技术专长:临床医学检验。年参与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的研究();已完成。2008参与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假丝酵母菌耐药性及其对吡咯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KJ)。2009年承担安徽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QuantiFERON-TB在结核病及隐性结核感染检测中的应用(KJ)。承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教研室实验诊断学部分本科教学任务。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赴日本参加&耐药性细菌实验室诊断&研修班的学习。发表科研论文及教学论文5篇。
1.黄颖,徐元宏.IS0151819:2012与IS0151819:2007不同之处的解读[J].临床检验杂志,):710-712
2.Ying&Huang,Yuanhong&Xu*,ZhongxinWang,et&al.Antimicrobial&Resistance&and&GenotypeAnalysis&of
Extended-Spectrum-&-Lactamase Producing&Proteus&Mirabilis[J].Open&Journal&of&Clinical&
Diagnostics ,-62
3.Y.Huang,&M.J.Zheng&and&Y.H.Xu.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peripheral&blood&T&
lymphocyte&subsets&and&HCV&RNA&levels&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C[J].Genetics&and&
Molecular&Research,&DOI&.
4.XW&Wang,&F&Pappoe,&Y&Huang,&et&al.Xpert&MTB/RIF&Assay&for&Pulmonary&Tuberculosis&and
Rifampicin&Resistance&in&Children:&a&Meta-Analysis&[J].Clin.&Lab.&5-1785
2015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主持人:
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项目编号:2015jyxm754,重点项目)
张 &敏,女,1969年12月生,副主任1993年7月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生化组组长,工作二十余年,主要从事临床生物化学工作,同时承担安徽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主持安徽省科技厅和卫生厅资助课题各一项,主持多项医院内新技术与新项目申报,发表论文数篇,参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医技分册)。
董万忠,男,1968年10月出生,副主任技术专长:临床医学检验,近3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2篇
李 &涛,男,1974年11月生,副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学会委员、&检验医学&学会青年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免疫学专业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负责检验科免疫学专业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强化人员培训,推进检验过程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扩展为临床服务的范围和能力。
承担安徽医科大学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七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康复医学、MBBS等多个专业《实验诊断学》的理论教学,以及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进修生的实践教学,指导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和第四完成人)2项。参编著作2部(其中人卫版本科教材1部),以第一作者发表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
主持或参与课题情况:
1、2015年~2018年作为第四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4-3-3&蛋白通过调控MAPK/Smad1信号通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新骨形成的机制研究&()的研究工作
学会任职情况
1、2015~2019安徽省免疫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
①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编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编写内容:第二十一章&&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②&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编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编写内容:第二十一章&&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发表的论文及引用情况:
[1]徐恩君,刘亚婷,李涛(通讯作者).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732.
[2]刘亚婷,李涛(通讯作者),徐恩君,周敏,徐元宏.&132例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刘亚婷,李涛(通讯作者),徐恩君,周敏,徐元宏,沈继龙.&LPS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凋亡及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604-607.
[4]李涛(通讯作者),刘亚婷,闫川,徐元宏,周敏,肖春红,郝丽.&电化学发光法不同批号癌胚抗原试剂检测结果偏倚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625-627.
黄先国,主管技师,技术专长:临床医学检验。近3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篇
方有兵,男,1967年9月出生,副主任技师(2005年),副教授,技术专长: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因诊断技术。2008年参与合肥科技司科研课题《HBV-DNA载量测定协助阻断已肝孕妇已肝病毒的垂直传播》。近3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3篇。
沈继录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任微生物组专业负责人,博士、副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2010年安徽医科大学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2012年安徽医科大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第九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4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安徽省检验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青年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细菌耐药机制学组全国副主任委员;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编委;《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频道微生物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安徽省负责人;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委员(兼秘书);安徽省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委员
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介导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新外排泵系统的筛选》(编号:;起止日期2012.1~2015.12)
2.&主持安徽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型碳青霉烯酶的临床应用研究》(编号:09B095);已完成。
3.&参加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新的金属&-内酰胺酶基因的寻找及流行性研究》(批准号:,起止日期2009.1~2010.12);&已结题。
4.&参加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耐碳青酶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及其耐药机制》(批准号:KJ,起止日期2010.1~2012.12);&已结题。
5.&参加安徽省科技厅《临床检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批准号:PT,起止日期2008.1~2009.12);&30万;已完成。
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iRNA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多药外排泵表达的影响》(批准号:,起止日期2008.1~2010.12);&27万;已结题。
7.&参加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金属&-内酰胺酶表型检测方法研究》(,起止日期2005.1~2006.12);1万;已完成。
获奖情况:
1.&2011年&革兰阴性菌&-内酰胺酶检测的临床应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2.&2013年&艰难梭菌毒素A&B测定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2012年&G和GM试验在真菌诊断中临床应用&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4.&2011年&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快速诊断内毒素血症&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奖;(第一完成人);
5.&2010年&血浆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6.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碳青霉烯酶与细菌耐药性》获第二届中青年检验医学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7.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获第3届全国抗感染化疗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
8.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多药外排泵机制研究》获首届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优秀论文奖;
近年论文发表情况:
1.Jilu&Shen,Yaping&Fang.&Drug-Resistance&Mechanism&Detection&of&Pseudomonas&aeruginosa&
Developing&from&Sensitive&Strain&to&Persister&in&Using&Carbapenems&Treatment.Genetics&and
Molecular&Research(accepted)
2.Jilu&Shen,&Tingting&She,&Yuanhong&Xu.Application&of&LC-MS/MS&on&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baumanni&resistant&to&carbapenem&&&Genetics&and&Molecular&Research(accepted)
3.Jilu&Shen.&Yaping&Fang.&Study&on&multi-drug&efflux&pump&mechanism&of&carbapenem-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Molecular&Medicine&Reports.&(accepted)
4.Ling&H,&Yuan&Z,&Shen&J,&Wang&Z,&Xu&Y.&Accuracy&of&MALDI-TOF&mass&spectrometry&for&the&identification&of&clinical&pathogenic&fungi:&a&meta-analysis&&J&Clin&Microbiol.&):2573-82.
5.Shao&Y,Xiong&Z,Li&X,Hu&L,Shen&J,Li T,Hu&F,Chen&S.Prevalence&of&plasmid-mediated&quinolone&resistance&determinants&in&Citrobacter&freundii&isolates&from&Anhui&
province,PR&China.J&Med&Microbiol.2011,60(Pt&12):1801-5.
6.Xiong&Z,&Li&J,&Li&T,&Shen&J,&Hu&F,&Wang&M.
J&Antibiot&(Tokyo).&2010,63(4):187-9.&
7.张侠家,沈继录,贾伟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表型检测盒基因型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5):662-664&核心期刊,通信作者。
8.张侠家,沈继录,徐元宏,等.肠球菌属医院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6):336-341核心期刊,通信作者。
9.&;&;&;&.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制研究.&):274-279.&IF0.902,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10.&;&.新生儿血液标本分离菌株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46-50.IF2.138,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11.&;&沈继龙;&沈继录;&.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机制的初步研究.&.&):38-41.&IF0.902,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12.&;&;&;&;&.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膜蛋白机制研究.&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80-285.&IF2.138,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13.&.临床微生物实习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89-91.IF0.086,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4.&;&;&.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药外排泵研究.&.):446-452,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5.&;&;&.&120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IF0.398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1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_2的研究.):281-287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7.&;&;&.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研究进展.&.):60-65.IF0.636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18.&;&;&;&.铜绿假单胞菌在碳青霉烯类治疗过程中由敏感株发展为耐药株的机制研究.&.):624-630.IF0.463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9.&;&.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机制的初步研究.&):19-23.IF0.463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耐药表型和质粒耐药基因研究.临床检验杂志):228-231.IF0.496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21.&;&;&;&;&.&2009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348-352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22.&;&;&;&.某院2010年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23.&;&;&.整形外科病房分离菌株的种类及常见菌株的耐药性分析.安徽医药.):450-452&IF0.704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24.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5)1-6.
25.沈继录,朱德妹,吴卫红,王明贵。碳青霉烯酶产生与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2(2):182-189.
参编书籍:
1.《临床微生物检验问与答》第二版
《临床医疗诊疗技术指南》第一版
赵 &燕,女,1975年10月,安徽淮南人,副主任技师(2010年),主要从事临床血液检验工作,2013年8月省检验学会秘书。
盛大平,专业技术特长: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于临床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参与安徽省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近三年发表科学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3篇。
郑美娟,女,主管技师,博士,技术专长:临床医学检验,并熟练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MRD、淋巴细胞亚群、封闭抗体等30余种临床项目检测。近3年发表SCI文章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教材编写1本。
男,1976年,硕士,副主任技师(2008年),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男,副主任技师(2008年)
女,1974年,安徽肥西人,硕士,副主任技师(2008年),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男,副主任技师(2009年)
女,1972年,硕士,副主任技师(2009年),主要从事细菌耐药机制研究。
男,1971年,硕士,副主任技师(2009年)
女,1971年,副主任技师(2009年),
女,1963年4月,安徽定远人,副主任技师(2010年),主要从事微生物学和免疫检验工作。
男,1975年1月,安徽合肥人,副主任技师(2010年),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
女,1954年9月出生,技术专长:实验诊断学、实验室管理、检验仪器、实验室设计。
女,1975年8月出生,副主任技师(2013年),1998年7月工作,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免疫学
男,1978年8月出生,副主任技师(2014年),2002年工作,2008年安医大硕士。
&输血科人员一览表
男,1956年,安徽寿县人,主任医师,输血科主任、实验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输血及血液管理工作。承担省卫生厅和教育厅课题各一项。近三年发表论文5篇。现兼任中国输血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体液、输血委员会委员,安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临床一般输血与检验》杂志副主编、《临床血液学》等杂志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男,1966年10月出生,输血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任医师(2014),1990年蚌埠医学院毕业,2002年安医大硕士。从事临床输血及血型抗原和抗体研究,承担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参与安徽省卫生厅、教育厅课题各一项。近三年发表论文5篇。现兼任安徽省输血协会理事、《教授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编委。
女,1958年,山东单县人,副主任技师,长期从事临床高明输血工作。参与安徽省卫生厅、教育厅课题各一项。
女,1966年5月出生,副主任技师(2012年输血)
&男,1975年3月出生,副主任技师(2012年输血)
&男,1978年8月出生,副主任技师(2013年输血),2002-7蚌埠医学院检验系。
女,1978年1月出生,&副主任技师(2014年输血),1995年工作,2013年安医大硕士。
同类内容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