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胆囊息肉治疗一公分多要紧吗,什么原因,怎样治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为什么会得胆囊息肉?得了胆囊息肉应该怎样饮食?怎样治疗效果最佳?一文读懂!
  来源:微信公众号“肝胆相照”
  作者:杨田医生
  超声提示胆囊息肉,胆囊是切还是不切?
  经典案例
  数月前,33岁的F女士在单位常规体检时B超发现胆囊单个息肉5&4 mm。近期,她到医院复查发现息肉已经长到9&5.4 mm。由于息肉增大明显,医生建议行腹腔镜手术摘除胆囊。F女士身体无任何不适,但总觉得胆囊是身体的一部分,切除了胆囊对身体有影响,所以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但是,她又听医生告知她的胆囊息肉有恶变的可能,唯恐耽误了病情。之后,F女士上网百度发现,有一些医疗机构介绍可以通过腹腔镜保胆取息肉;而她到一些三甲大医院咨询后,医生却建议她必须切除胆囊。F女士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1.胆囊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胆囊息肉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比较清楚的有三个方面:
  (1)常见的胆固醇息肉主要原因是胆汁中脂质异常代谢,导致胆固醇结晶析出,形成息肉;
  (2)胆囊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粘膜破坏,形成纤维瘢痕增生;
  (3)其他原因还有胆管的梗阻、长时间的胆汁停滞、浓缩胆汁的刺激、胰液返流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病毒感染。
  2.为什么我会得胆囊息肉?
  目前认为,下列属于胆囊息肉的高发人群:
  (1)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饮食不规律。
  (2)经常喝酒、甚至是经常醉酒。及进食油腻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海鲜、动物内脏等。
  (3)社会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 经常烦躁易怒, 情绪抑郁, 体育活动较少。
  (4)工作紧张、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
  3.发现胆囊息肉后,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食宜清淡、规律,不能暴饮暴食,禁高脂、高胆固醇、酒类食物。
  (2)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应尽量避免。
  (3)另外,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等与胆囊息肉的形成也可能有关系,应尽可能避免。
  4.胆囊息肉吃药能好吗?
  对于常见的胆固醇息肉,一些消炎利胆药物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合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对于有些小于 5 mm 的胆固醇结晶样息肉的消除有一些效果。然而,对于胆囊腺瘤样息肉而言,药物并无任何效果,应定期检查超声,观察有无息肉大小或形态的变化;如果有手术指证,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其实,对于一些患有细小胆固醇结晶样息肉的患者而言,在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并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后,即使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胆囊息肉也可以逐渐消失。
  5.何种胆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
  其实,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可以不手术,以下三种情况的出现,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当胆囊息肉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或息肉直径超过 1 cm,或为单发病变,或息肉基底部宽大,或生长息肉的胆囊壁局部增厚,或息肉位于胆囊靠近肝脏或靠近胆囊出口的位置,或合并有胆囊结石等,特别是年龄超过 50 岁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2)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可行手术治疗;
  (3)因胆囊息肉而背负沉重思想负担,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如患者没有以上情况,可不急于手术,建议每 3~6个月超声复查一次。
  6.为何不提倡保胆手术呢?
  保胆手术虽然去除了胆囊内病灶,满足了病人保留胆囊的心理需求,但是实际上,经过保胆手术后的胆囊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不仅仍然会有新的息肉或结石病灶产生,而且随着胆囊慢性炎症的加重,胆囊发生癌变的几率大大升高,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恶劣后果。
  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较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具有创口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出院早的优点,因此成为了胆囊切除手术的首选标准术式。除非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致腹腔内有广泛粘连、术前高度怀疑合并胆囊癌变、胆囊本身严重萎缩导致胆囊边界不清等少数情况,一般不选择开腹切除的手术方式。
  作者简介: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choudan110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你的胃部息肉,完全可以在胃镜下行粘膜切除术或粘膜剥离术,无需外科手术。不用全麻,只需做静脉麻醉后在胃镜下治疗即可。
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ET )简称试管婴儿,或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方法,对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作为辅助生育的手段无疑是一种进步和希望,但存...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
答: 宝妈试试听CD爱和乐,我坐月子时每晚都睡不好,第二天早上不是头疼就是头晕,有次看电视无意看到价绍爱和乐全脑音乐,思良好久,在网上下载,效果真是不好,睡眠并为得到...
大家还关注胆囊息肉1厘米怎么办?
胆囊息肉1厘米怎么办?
我妈昨天体检胆囊息肉1厘米了 6年前是0.3厘米 今天0.4X1厘米了 该怎么办?会是癌症吗?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肝胆胰脾等外科疾病的诊治,腹腔镜(微创)肝脏和胆道...
您好,胆囊息肉是胆囊的一种良性病变,因为有极少部分的恶变率倍受人们关注。您的胆囊息肉较小,如果没有什么症状,不必急于治疗,定期检查,肝胆外科门诊随访即可。但是,接近1厘米,建议检查勤一些,可3~6月复查一次。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5880
指导意见:你好,积极的办法是行胆囊切除活检,其他办法只是推测,目前胆囊壁光滑,可以观察,每半年查一次超声
回复:这种情况很多,没有症状就没关系
问胆囊息肉?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职称:医师
专长:肠胃炎。小孩发烧,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20984
病情分析: 你好,胆囊息肉需要胆囊的良性增生性病变,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小于1cm自己没有疼痛等表现可以先保守观察的,意见建议:饮食注意不要油腻高脂肪食物即可,然后就是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b超,如果息肉明显增大或者增大迅速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意见仅作参考。
问蚌埠最好胆囊息肉医院 胆囊息肉?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消化道疾病
&&已帮助用户:13483
病情分析: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性改变,是一种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改变,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多无明显表现,部分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胆囊息肉在饮食上要注意下面几点-==意见建议:、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
问胆囊息肉7厘米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用户:193293
病情分析: 你好 一般认为5mm以下可以每3个月做B超进行观察;5mm以上,息肉内部会生成血管,息肉增长的速度加快,胆囊恶变的可能性增大,建议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意见建议: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鲜豆类等。 干豆类及其制品,宜选用植物油.
问胆囊息肉0.6厘米怎么办
专长:中医、骨伤、按摩
&&已帮助用户:225975
需要采取药物来控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意休息忌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的慑入
问胆囊息肉4厘米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尤其擅长神经外科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14174
问题分析:你好,胆囊息肉可以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息肉有恶变倾向。意见建议:你好,建议你最好是去正规的医院予以系统的检查,然后予以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问胆囊息肉0.4怎么办
专长:股骨头、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
&&已帮助用户:220665
胆囊息肉0.4厘米定期复查就可以了没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如腹痛等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要到1厘米以上就可以做手术了但近期的诊疗规范要求大于0.6厘米的都可以手术了您这种情况每年复查个彩超就可以了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饱胀感、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消化道出血
肝区剧痛、消化道大出血、出血倾向
补充维生素E、补充微量元素硒、少食肉类奶制品
手术治疗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我得了肝癌,肝脏一直都在疼,差不多疼了半个月了,怎么治?
按医嘱服药,并且在饮食上多注意,定期做身体检查...
我得结肠癌晚期了,每到发作,苦不堪言,求助!
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生存时间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能盲目放化疗
不同的人群以及肿瘤的病灶所在位置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身体虚弱以及多次放化疗之后的人,这些人无需放化疗也可以治疗
胆囊息肉相关标签
胆囊息肉(polypof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息肉如何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