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完脑起搏器为什么要等电脑一个月不开机才能开机

第B05版:天天健康
中晚期帕金森病人
才考虑安装脑起搏器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世忠  文/朱林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虽然疾病不会致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在前段时间的“帕金森日”,不少读者知道安装脑起搏器能改善帕金森症状,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世忠教授强调,只有当帕金森患者病情进展至中晚期,药物效果已经逐渐下降或出现副作用,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才需要接受脑起搏器治疗。  自行减药  易加快病程  张世忠介绍,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药物的“蜜月期”因人而异,一般3—5年后,许多患者会出现药物疗效逐渐下降、服药量增加的状况,这时便需要改变药物剂量来提升活动能力。然而左旋多巴有较大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自主动作”(身体出现一些无法自我控制的动作)和“开关”的周期性药效变动(即药物的效力未能维持到下次服药的时间,让患者有一段时间失去活动能力,像关上电源一样)。这样的副作用将会有与其疗效功过相抵的表现,对晚期帕金森病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因此有些患者会自行减药,吃药不求全量,但求细水长流。“患者这样做反而会使得病情进展加快,药物作用时间减短”。  目前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医生和患者都希望能够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二是如果已经不能达到第二个目标,那么要生活自理;三是如果已经无法达到第二个目标,那么要有尊严的活着。  脑起搏器  并非人人能安装  帕金森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药物治疗失效时,病人才考虑选择手术治疗。目前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毁损术,它是采用立体定位的方法,将脑内部分神经细胞予以烧灼破坏,这对半身性震颤及僵硬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而且不可逆,目前几乎不再被采用;另一种方法是安装脑起搏器,它是应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把电极植入预定的脑内目标区域,再通过连接导线连接到神经刺激器,该神经刺激器一般是植入胸部皮肤之下,大小、原理都与心脏起搏器相似,都能让“颤抖”安静下来。植入后,病人如果有需要,还能把起搏器取出。这项手术风险低,创伤小,疗效明显,而且是可逆,成为了医学界帕金森病治疗的主流。张世忠提醒,安装脑起搏器也还需继续服药,只是剂量比过去明显减少。  他强调,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安装脑起搏器,早期病人如果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便无需安装。只有病情进展至中晚期,药物效果已经逐渐下降或出现副作用,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才需要接受脑起搏器治疗。此外,对左旋多巴反应很差甚至无反应的患者,18岁以下的患者,严重出血倾向和血友病患者,严重的痴呆和精神症状(如抑郁症)患者,严重心肺疾病和严重高血压患者,都不适合植入脑起搏器。  多吃蚕豆  能帮助延长药效  张世忠介绍,除了积极的医学治疗外,日常的饮食对帕金森病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蚕豆(尤其是蚕豆荚)中含天然的左旋多巴,在帕金森患者的饮食中加入蚕豆,能使患者体内左旋多巴和甲基多巴阱复合药物(如息宁)的释放时间延长,所以蚕豆是非常适合帕金森患者的食品。不要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有助于防止由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饮食中过高的脂肪也会延迟左旋多巴药物的吸收,影响药效。蛋白质同样不能多吃,因为蛋白质中的一些氨基酸成分会影响药物进入脑部起作用,因此必须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选择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鱼肉,因为一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已经相当于25克的精瘦肉类,所以鸡蛋不要多吃。为了使白天的药效更佳,也可以尝试一天中只在晚餐安排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建议在晚上睡前饮用。碳水化合物不影响左旋多巴的药效,所以米饭、面条等谷类和蔬菜瓜果都可以多吃。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食疗方  枣仁龙眼肉汤:龙眼肉、炒枣仁各15克,将龙眼肉、炒枣仁加入水煎成汁,再加适量白蜜即成,每日两次,早晚服用。对久病患者、气血亏虚者有补益作用。  沙棘菊花饮:沙棘50克,菊花10克。将沙棘、菊花洗净后共同煎汤,每日两次,可早、晚服用一次,也可代茶饮。适用于帕金森病合并高血脂症者。  陈皮砂仁酸枣粥:陈皮5克,砂仁10克,酸枣15克,粳米适量。将砂仁先煮成汤,再放入粳米、酸枣煮成粥后,放入陈皮,稍混后即可食用。每日两次,早晚服食。具有镇静作用。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才考虑安装脑起搏器》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业务联系电话:020-133588)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楠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脑起搏器能对帕金森症状改善到什么程度
& & & & 曹某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震颤,并逐渐发展至左下肢及右侧肢体,服药后双侧肢体震颤症状无明显改善,此后患者震颤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肢体僵硬,现患者服用美多巴后异动症状明显,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 & &&曹某,43岁,男性,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震颤,并逐渐发展至左下肢及右侧肢体,在当地医院断为病,予以口服安坦2片/日,3次/日治疗,服药后双侧肢体震颤症状无明显改善,此后患者震颤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肢体僵硬,改用口服美多芭0.5片/次,3次/日。三年前患者出现行走困难,将美多芭加量为1片/次,3次/日,目前服药后异动明显。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病之诊断收住入院。&& & & &&患者可以安装脑起搏器的条件&& & & &&入院后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伸舌居中,震颤明显,吞咽困难。四肢肌容积正常,双侧肢体肌力Ⅴ级,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左侧为著。双下肢震颤明显,双侧指鼻、轮替、对指实验缓慢,跟膝胫实验完成欠准确,站立及行走时躯干无法直立,双膝关节屈曲。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亢进,双侧膝、跟腱反射亢进。王学廉主任医师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指示:&& & & &&1、患者系病,病史较长,病情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 & &&2、入院后各项生化、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各项检查未见绝对手术禁忌;&& & & &&3、患者服用美多巴有效,美多芭冲击试验改善率为78%&& & & &&脑起搏器能对症状改善到什么程度?&& & & &&自利用脑治疗病以来,其治疗效果一直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与好评,脑起搏器究竟能对病有怎样的改善呢?对于这个问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学廉教授介绍到:脑起搏器可有效控制病的主要症状:震颤、僵直、运动缓慢或不能、平衡障碍等;植入脑起搏器可减少药物的剂量,消除或减轻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 & &&另外,脑起搏器的优势还在于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体外无创性调整,长期控制症状,可双侧同期植入控制全身症状,尤其是起立、开步、转身、翻身等中线症状。曹某于2012年10月在我院安装了脑起搏器,一个月后再次来院进行了开机程控,程控后患者原有的肢体震颤、僵硬,行走困难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9:30
李楠大夫的信息
李楠大夫电话咨询
李楠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李楠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楠大夫提问
李楠的咨询范围:
帕金森病、震颤(各种原因导致)、帕金森综合症、扭转痉挛、肌张力障碍、抽动秽语综合症、疼痛、脑瘫、小儿脑瘫、痉挛性斜颈、肌张力障碍、运动发育迟滞、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缺血缺氧性脑病、颅脑损伤、脑出血、脑出血后遗症、颅骨肿瘤、脊髓损伤、成瘾性疾病
李楠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功能神经外科好评科室
功能神经外科分类问答Email:gdrkdx@
资讯投稿热线:
帕金森晚期可考虑安装脑起搏器
□ 王海芳 &井秀娜
今年70岁的黄姨,2005年开始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抖动、活动欠灵活,后不自主抖动逐渐累及右侧肢体,并自觉精细动作缓慢,被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随后服用美多芭等抗帕金森病药物。最初的5年内,药物可明显改善抖动及活动慢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维持的有效时间缩短,且经常出现“冻结步态”,黄姨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今年8月底,医生为黄姨实施脑起搏器手术(DBS)。术后一个月,黄姨可以在未服药的情况下很好地自行起立、行走。其女儿开心地说:“做完DBS手术,现在我妈妈白天可以自己去公园散步、和朋友饮早茶,晚上可以自己一个人睡觉,再也不用照顾了。”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老年神经变性专科主任陶恩祥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占全球的一半;并且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1.7%。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未明。在疾病早期,主要通过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来控制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病情发展到晚期时,药物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单纯依赖药物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患者可考虑安装脑起搏器(DBS)进行治疗。
“脑起搏器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的俗称。”陶恩祥教授介绍说,它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因帕金森病导致的运动症状,并减轻服用药物产生的运动症状波动和异动,大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本刊地址:广州市广汕一路340号广东省计划生育宣教信息大楼五楼 E-mail:gdrkdx@ 邮编:510520
总编室:(020) 报刊科:(020)28907
主办单位:广东省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 技术支持:
备案号:粤ICP备号-2在脑子动手术风险大吗?安装脑起搏器有危险吗?
作者:王学廉
脑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手术吗?&王某于1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并逐渐向右侧发展,伴有双侧肢体静止性震颤,此后规律服药,症状控制良好。后出现左腿震颤,其后逐渐加重。2003年患者出现四肢僵硬,行动缓慢,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王某,男性,68岁,患者于1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并逐渐向右侧发展,伴有双侧肢体静止性震颤,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给予口服美多芭1片1次,1日3次治疗,症状好转。此后规律服药,症状控制良好。后出现左腿震颤,其后逐渐加重。2003年患者出现四肢僵硬,行动缓慢,服用美多芭后起效时间缩短,一小时后药物起效,一小时后症状再次加重。2013年7月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帕金森病收入。&术前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后指示:患者有16年帕金森病史,以双侧肢体震颤、僵硬为主,左侧为著,服用美多芭有效,帕金森病之诊断明确。近来患者症状较前加重,药物有效时间缩短,可考虑手术治疗。血尿便常规、凝血系列、生化,心电图、胸片等各项检查结果无异常,未见特殊手术禁忌。可安排执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脑起搏器植入术)。&脑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手术吗?&脑起搏器植入术,医学上又称“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刺激术”。该方式是近年来帕金森病外科治疗中的重大突破,目前已被医学界公认为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案。&脑起搏器是通过发送微弱电流,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的生活和自理能力,能够有效治疗缓解帕金森病的三个主要症状: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尤其对中线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起步困难和翻身困难等。&在脑子动手术风险大吗?安装脑起搏器有危险吗?&为了让患者放心脑起搏器植入术的安全性,王学廉教授向大家描述了安装脑起搏器的大致步骤:术前常规画线、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安放头部定位器顺利;MRT行头部靶点解剖学定位,定位完毕后送入手术室,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局部浸润麻醉,双侧额顶部距眉间重点llcm,中线旁开87.5px弧形切开头皮。&根据术前定位,给患者脑部双侧对应位置分别植入对应电极,观察患者出现肢体麻术及眼球运动异常等不适的刺激阙值满意,遂固定电极。缝合左侧头部伤口,卸载立体定向装置,进行脉冲器植入:左侧锁骨下相应位置横切口长约150px,拟将脉冲发生器植入该处皮下。再建立皮下隧道。将导线经皮下隧道与脑深部电极连接,并用套囊保护接口,双线固定,并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完毕后体外试验电极各个触点反应良好,缝合切口并包扎。&王某在安装脑起搏器后,原先严重的肢体震颤和僵硬症状得到了改善,目前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行动能力较术前灵敏、迅速。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中国行业信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启动两次才能开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