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肉断裂手术后一个星期为什么小腿小腿痔疮疼痛难忍怎么办

小腿肌肉拉伤症状与治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腿肌肉拉伤症状与治疗
上传于||文档简介
&&小​腿​肌​肉​拉​伤​症​状​与​治​疗
你可能喜欢小腿骨折手术一个月了,试着用双拐练习走,可现在,在床上躺着,不知道是小腿的筋,还是肌肉,一动就疼,是
01:49&&&&&&浏览8015次
病情描述:小腿骨折手术一个月了,试着用双拐练习走,可现在,在床上躺着,不知道是小腿的筋,还是肌肉,一动就疼,是否是运动过量?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这种情况可能是运动过量了。需要适当的活动,但是不要过度运动。
指导建议:建议;活血止痛治疗,可以口服舒筋活血片。小活络丸。还可以轻轻的适当按摩缓解。不要受风寒,不要过度运动。
已帮助1068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考虑是因为长时间卧床,突然运动的缘故。不是运动过量。多活动就会没事了。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小腿肌肉酸痛
小腿肌肉酸痛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我小腿肌肉酸痛有几个月了,是否有病。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内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引起小腿的疼痛的原因很多,除了明显的撞击、踢伤和一些慢性的压力 骨折外。还有小腿疼痛症(Shin Pain Symptom),此症大概占了15%的跑步 伤害,主要的症状是在胫骨干内侧下三分之二处有疼痛和触痛感,严重者有 红、肿、热伴随。这种痛是慢慢增加的,刚开始有酸麻感。如继续运动则变 疼痛。它主要是发生在训练不良的运动员,或在硬地上跑步的新手。如短跑 、跳部等项目的选手常有此症发生。 小腿疼痛正发生原因:主要是足部的构造异常加上运动过渡所造成的。 跑鞋不适当或在路旁斜面或公路的路肩,也是原因。 小腿疼痛正的治疗方法:主要可分为保守的物理治疗和开刀。在此介绍 保守的物理治疗法,发现小腿疼痛症后,就应该停止跑步作适度的休息。并 可服用消炎镇痛剂或用冰敷、冰按摩来减轻疼痛。当急性期过后,也可使用 浸泡热水或超因波电疗,以加速复原。当然我们需从根本的原因加以矫正, 若足部过于内翻,可用特制或胶制的鞋垫置于足下,矫正或购买缓冲良好的 鞋子以减除大的撞击力。若有肌力不够或不平衡得情形,则要做肌肉加强训 练。在运动前热敷或按摩患部,运动后冰敷患部可有效的预防疼痛再发生。 小腿后侧肌和跟子腱的伸展运动,可增加胫骨后肌的柔软度和防止伤害的组 织粘结,在运动前后做是预防小腿疼痛症必做的运动。另外用贴布贴扎小腿 疼痛的区域或贴扎足部维持脚弓也有良好的效果。 附记:胫骨前疼痛(Shin Pain)可能胫骨前骨膜发炎、可能是肌肉和骨胳摩 擦引起发炎。 治疗方法:运动前热敷;运动后冰敷、贴扎。
擅长:全科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山东省冠县城关镇卫生院&&&全科
在医学上说:“双腿是人的第二个心脏。”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双腿运动可以帮助心脏的血液循环。如果心脏的血液循环正常,那么,全身的四肢百骸(包括小腿)、五脏六腑和大脑都会受到心脏的血液的供应,各种器官才会正常的运作和健全发育。   如何改善你的小腿供血足够和无力呢?   第一,每天必须进食能够生血的食物,比如肉类、鱼类及蛋类等各种食物,这些食物是生血之源,只是量多或量少,因人而异。在中医来说,气生在血中,力生在气中。换句话说,血足,气才会旺盛,力气才会大。   第二,在双腿酸痛且无力时,暂勿用腿过劳,最好少做或休息为宜。不然,会造成小腿更加虚弱无力。
擅长:专业妇科疾病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广州天河社区医院&&&全科
小腿肌肉酸痛这个问题你一定重视的,关于小腿肌肉酸痛这个问题主要为乳酸堆积和肌肉痉挛。去检查下吧 。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就诊科室:骨科 中医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骨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医院医生:
副主任医师
珠江医院&&&老年科
珠江医院&&&儿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超声:解密小腿疼痛背后的故事
作者:李菲
小腿疼痛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包括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内的多种病因导致。由于超声可清晰显示小腿解剖结构,是发现小腿疼痛原因最常采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之一。来自韩国的 Lee 等回顾了除 DVT 之外导致小腿疼痛的各种原因及其超声表现和临床特征,文章发表在 2015 年第 9 期的 Clinical Imaging 杂志上。技术和设备1. 每次超声检查前应询问患者病史,并让其指出最不适部位。2. 尽量使用高频探头(≥ 7MHz),必要时辅用低频凸阵探头。3. 除二维超声外,加用彩色和频谱多普勒以评估病变及其周围的血流情况。4.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在其踝关节近端放置一小软垫。囊性病变1. 腘窝囊肿(Baker Cyst)腘窝囊肿是指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腱之间的半膜肌-腓肠肌滑囊增大,是膝关节附近最常见囊性病变,通常无症状。囊肿增大、破裂或囊液漏至腓肠肌间均可导致小腿疼痛和进行性肿胀。50 岁以上患者中,一半以上可出现滑囊与膝关节间的交通。超声上,腘窝囊肿表现为半膜肌腱和腓肠肌内侧头之间管道状液性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并向内侧腓肠肌的后外侧延伸(图 1),该管状回声是鉴别腘窝囊肿与腘窝部其他原因导致的囊肿或囊性肿瘤的关键。部分腘窝囊肿仅站立位时才可清晰显示,这是由于站立时重力和体位因素增加了关节内压,从而使半膜肌-腓肠肌滑囊肿大。腘窝囊肿破裂可表现为囊肿尾部的较小无回声区,也可表现为延伸至腓肠肌内侧头外侧的大片液性暗区(图 2)。腘窝囊肿破裂与跖肌腱撕裂表现不同,后者液体积聚在内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之间(图 6)。图 1 腘窝囊肿声像图:患者女,51 岁,腘窝处可触及一肿块;超声横切面示腓肠肌内侧头(星号)和半膜肌(箭头)之间探及一边界清晰的囊性结构,其内可见分隔并与膝关节相通图 2 腘窝囊肿破裂声像图:患者女,50 岁,小腿部剧烈疼痛并肿胀;超声纵向宽景成像示腓肠肌内侧头上下两端的多房性积液(箭头),其内可见碎屑样低回声并与膝关节相通2. 关节外腱鞘囊肿腱鞘囊肿具有纤维结缔组织的囊壁,壁内无滑膜细胞,囊内为黏液成分,其囊液可来源于关节囊、韧带、腱鞘、滑囊或软骨。腱鞘囊肿通常不与关节直接相通。膝部腱鞘囊肿通常位于股骨干骺端后方深层,其他还可见于膝部的上外侧、下内侧和下侧。腱鞘囊肿临床可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锁定、疼痛或关节处肿块,其超声表现为边界清的多房性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外形可呈卵圆形或分叶状,其内无血流信号(图 3)。图 3 腱鞘囊肿声像图:患者女,56 岁,小腿疼痛 2 年;彩色多普勒横切面显示腘窝部一多房性无回声区(箭头),内未见血流信号;PA:腘动脉;PV:腘静脉3. 胫腓关节近端囊肿胫腓关节近端滑膜囊肿罕见,临床常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或压迫其周围的腓神经。目前认为,该病与关节囊压力增高及骨关节炎有关,慢性膝关节积液时更为常见。在约 10% 的患者中,胫腓关节近端与膝关节间存在细而弯曲的通道。超声上,囊肿表现呈梨形,其尖部朝向胫腓关节,远端圆形膨大部分位于肌肉内(图 4)。胫腓关节近端囊肿可压迫腓总神经及其分支,或沿神经走行分布,导致神经病变和足下垂。这种神经内的腱鞘囊肿超声上表现为神经内囊性团块,常导致神经移位和梭形增厚。图 4 胫腓关节囊肿声像图:患者男,50 岁,膝部可触及肿块;超声纵断面示膝关节外侧皮下脂肪层内一大小约 12×30 mm 的囊性病变,与胫腓关节相通(箭头)肌肉损伤1. 网球腿腓肠肌内侧头远端肌腱断裂称为「网球腿」,是中年人最常见的腓肠肌损伤。损伤是由于膝伸展的同时突然剧烈跖曲,导致腓肠肌内侧头同时主动收缩和被动拉伸。通常在锻炼时发生,也可发生于日常活动。患者主诉小腿中间三分之一处锐痛,有「棒击感」,24 小时后常发生小腿肿胀及局部淤血。超声检查可见腓肠肌内侧头断裂,其声像图特征与撕裂伤的严重程度和检查时间相关。轻微撕裂时,超声长轴切面表现为腓肠肌内侧头腱膜和腹侧远端之间的不均匀回声,其形态不规则,主要是由于渗血所致(图 5)。损伤严重时,液性暗区横向宽度超过腓肠肌内侧头,其表现与跖肌肌腱撕裂不同,后者呈管状走向。腓肠肌内侧头断裂的血肿表现为无回声(图 6),长期慢性病变时则表现为腓肠肌内侧头和比目鱼肌之间较厚的平直低回声纤维带。图 5 腓肠肌内侧头部分撕裂声像图:患者男,65 岁,小腿持续性疼痛 10 天;超声纵切面示腓肠肌内侧头远端附着点处的积液,正常纤维结构消失(箭头)图 6 网球腿声像图:患者男,64 岁,小腿锐痛并伴有棒击感;纵向宽景成像示腓肠肌内侧头和比目鱼肌之间管状液性暗区,内可见线状高回声,提示为血肿,跖肌肌腱未显示。腓肠肌内侧头肌肉-肌腱连接处可见局限性不规则液性暗区,正常纤维结构消失,提示部分撕裂(箭头);G:腓肠肌;S:比目鱼肌;F:液性暗区2. 肌肉挫伤和血肿直接钝伤是导致肌肉挫伤和血肿的最常见原,其他原因还包括抗凝剂使用、脂膜炎、结节性红斑、虫叮咬、淋巴管炎和异物等,这些原因随不常见,但与 DVT 表现相似,也应引起注意。多数损伤的急性阶段肌肉肿胀,超声上表现为等回声,形态无明显异常。之后,损伤部位表现为强回声,可突破筋膜。肌纤维的断裂和血肿可使肌肉结构边界不清。血肿发生 24 小时内,其回声可存在差异,从无回声到强回声不等(图 7)。2~3 天后,因血凝块溶解,从而表现为低回声或无回声。此后,随血肿机化,回声逐渐增强。低回声区内可包含碎屑样沉积物,并可见碎屑-积液分界。存在血肿或积液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可快速减轻肿胀症状,促进肌肉功能恢复。图 7 肌肉内血肿声像图:患者女,71 岁,小腿疼痛,有外伤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横切面显示腓肠肌内不均质低回声血肿(箭头),其周边血流信号丰富3. 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是指肌肉内异位的、非肿瘤性骨或软骨形成,为良性、单发性自限性疾病,最常累及大腿和上肢前群肌。患者常有局部外伤史,也可见于烧伤、固定术或肌肉内血肿后,还可无诱因自发出现。患者常出现疼痛、肿胀和可触及肿块。组织学上表现为典型的成骨过程:6~8 周时,肿块周边骨化,边缘锐利清晰;5~6 个月后,肿块体积缩小,骨化完成。病变早期,超声表现为中央低回声、外周为未钙化的板层骨组成的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血流信号丰富。随病变进展,周边逐渐钙化,少数内部可见钙盐沉积后伴声影(图 8)。病变长轴通常与周围骨干平行。图 8 骨化性肌炎声像图:患者男,56 岁,小腿疼痛 2 月,有外伤史;超声横切面显示腓肠肌内伴周边钙化的低回声团块,后伴声影(箭头)4.「假瘤样」肌肉损伤肌肉撕裂有时可表现为可触及的孤立性软组织肿块,类似肿瘤表现,常发生于股四头肌肉-肌腱连接处。患者多数无特殊外伤史,通常认为是由于肌肉反复损伤,即累积创伤所致。损伤当时症状最轻,数月后出现疼痛。组织学检查显示慢性炎症区内散在分布正常和退化的肌组织,与活跃的纤维组织或表现正常的组织相间分布。超声表现为肌肉内的不规则肿块,通常小于 5 cm,周边伴水肿。肌肉-肌腱周围的水肿和血肿可延伸至邻近肌肉(图 9)。短期随访有助于与恶性软组织肿瘤相鉴别。图 9「假瘤样」肌肉损伤声像图:患者女,72 岁,小腿疼痛伴肿胀,无外伤史;病变早期二维超声纵切面(A)和彩色多普勒(B)显示腓肠肌内一边界清晰的卵圆形低回声肿块,其内血流信号增加多;2 周后超声随访(C)显示肿块体积缩小,回声增强感染性病变1. 蜂窝织炎、化脓性肌炎和脓肿蜂窝织炎是骨骼肌肉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变,致病菌常为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炎症可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弥漫性肿胀以及回声增强,其声像图表现存在差异。炎症导致筋膜周围积液、皮下组织水肿和脂肪小叶隔膜分隔,从而可表现为「鹅卵石样」特征(图 10)。但此征象并非蜂窝织炎所特有,某些非感染性病变,如 DVT 或心衰导致的皮下水肿也可有类似表现。蜂窝组织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受累皮下组织血流丰富,有助于和非感染性疾病鉴别(图 10),而此时超声的主要作用就是排除 DVT 和可能存在的脓肿。图 10 蜂窝织炎和化脓性肌炎声像图:患者男,49 岁,小腿肿胀并发热感;图 A 为超声纵切面显示皮下脂肪层和腓肠肌水肿,回声增强,呈「鹅卵石样」表现;图 B 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小腿肌肉和皮下组织血流信号增加化脓性肌炎是肌肉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最常累及下肢较大肌肉,免疫功能低下这和热带国家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化脓性肌炎可表现有发热或不发热、钝痛、局部肌肉压痛等症状。发病早期,由于肌肉充血水肿,超声可表现为肌肉肿胀,弥漫性高回声,有时其内可见点状低回声,为早期坏死灶或小脓肿。至疾病后期,脓肿则表现明显。脓肿系由局部坏死组织、细菌、炎性渗液和中心粒细胞组成,可发生在肌肉内或皮下组织。通常脓肿呈圆形、管状或地图形,其回声取决于病变位置、内容物及其形成时间。后方回声增强是脓肿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其内常见碎屑和分隔(图 1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脓肿壁及周围组织血流信号丰富。超声可对脓肿和其他软组织肿块的鉴别起重要作用,并可为诊断性穿刺或穿刺引流提供准确指导。图 11 结核脓肿声像图:患者男,72 岁,小腿可触及肿块;彩色多普勒横切面超声显示腓肠肌内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团(箭头),内可见不均质碎屑,邻近腘动脉内可见血栓形成(星号)2. 寄生虫感染皮下组织和肌肉内的寄生虫感染比较罕见,其中囊虫病相对常见,其病原菌是猪肉绦虫包蚴,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皮下组织等。人体肌肉或皮下组织感染囊虫病可导致局部疼痛和肌痛,其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皮下或肌肉内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无回声病变。囊内头节可表现为附壁的线样或圆形结构,后不伴声影或回声增强(图 12)。图 12 囊虫病声像图:患者女,54 岁,小腿疼痛并可触及肿块;超声纵切面显示腓肠肌内边界清的无回声结节,呈卵圆形,其内可见一管状、蠕虫样回声团,考虑为头节(箭头)裂头蚴病也是一种罕见寄生虫病,其最常见受累部位是皮下组织,为幼虫导致的异物肉芽肿,其特征性表现是幼虫穿行所遗留的狭长管道。临床上,该病可因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而导致疼痛。超声表现为线样或不均质强回声肿块,其内可见细而弯曲的带状低回声结构(图 13)。图 13 裂头蚴病声像图:患者男,57 岁,小腿疼痛并可触及肿块;图 A 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纵切面声像图,显示小腿皮下脂肪层内一狭长的管状无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图 B 为幼虫的大体标本炎性病变特发性肌炎可根据临床表现、组织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皮肤征象分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罕见的包涵体肌炎。超声上,多发性肌炎可表现为肌肉回声增强,急性期可见肌肉水肿。随疾病进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受累肌肉血流信号丰富,临床可据此选定活检部位。增生性肌炎是一种罕见的自限性疾病,其生长迅速,临床进展与肿瘤相似。组织学检查可见特异性的与神经节细胞相似的异物巨细胞。增生性肌炎病因尚不清楚,创伤可能是其诱因。超声上,增生性肌炎可表现为不均质肿块样变,其内可见钙化,纵切面可显示残存正常肌肉组织肿胀并被低回声线状结构隔断,而呈类似干裂泥浆征(图 14)。图 14 增生性肌炎声像图:患者男,56 岁,急性小腿痛;图 A 为二维超声纵切面宽景成像,显示比目鱼肌肿胀(箭头),受累肌组织被低回声线状结构分隔,类似干裂泥浆;图 B 为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显示病变区血流丰富(箭头)血管性病变1. 腘动脉瘤腘动脉瘤是指腘动脉管腔扩张,横径 ≥ 7 mm。该病多为双侧同时发生(50%~70%),30%~50% 与主动脉瘤有关。男性好发,男女比 10~30:1。大多数腘动脉瘤无症状,但当动脉瘤破裂、远端栓塞、血栓形成或压迫腘静脉时出现症状,可出现小腿肿胀和 DVT。患者表现有下肢缺血症状,如跛行和静息痛。超声可测量腘动脉瘤大小和范围,声像图表现为与供养血管相邻的囊性无回声结构,瘤内有时可见血栓和分隔。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搏动性血流进入囊性无回声结构,囊性结构与供养动脉间可见交通血管(图 15)。图 15 腘动脉瘤声像图:患者男,76 岁,小腿肿胀和疼痛;彩色多普勒超声纵切面显示动脉瘤囊内血流紊乱,并于腘动脉相通(箭头);A:动脉瘤囊2. 腘动脉卡压综合症腘动脉卡压综合症并不常见,是由于腘动脉与其周围的腓肠肌、异常纤维带或腘肌的位置关系异常导致外周动脉受压。这种关系异常表现各异,需准确辨认腘窝处的正常解剖结构。正常情况下,腘血管周围只有脂肪组织。腘动脉反复创伤可导致腘动脉动脉瘤、栓塞或动脉血栓形成。腘动脉卡压综合征好发于男性青年运动员。60% 小腿跛行的青年运动员是由腘动脉卡压造成的。超声检查时,某些姿势如足跖曲和背屈可引出动脉卡压症状(图 16)。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血流成像和流速增高来判断血管狭窄。图 16 腘动脉卡压综合征声像图:患者男,60 岁,跛行;图 A 为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显示未加压时的腘动脉血流;图 B 为踝关节背屈时的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腓肠肌内侧头增厚(星号),导致腘动脉狭窄(箭头),血流束变窄肿瘤1. 血管瘤肌肉内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良性肿瘤的 7% 以上,好发于女性和儿童。临床上,可表现为搏动性肿块。由于瘤体远端的血液逆流可导致下肢肿胀和疼痛,剧烈活动时瘤体周围软组织缺血。超声上,受累肌肉内可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质的混合回声肿块,内可见特征性的低回声和高回声混杂分布。若瘤体内发现静脉石,可有助于诊断。若血管瘤内脂肪组织过度生长,则可类似于血管脂肪瘤。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明显的血管,频谱多普勒可显示收缩期和舒张期的低速动脉血流(图 17)。新生儿期血管瘤内血流明显丰富,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图 17 肌肉内血管瘤声像图:患者男,28 岁,小腿充血并可触及肿块;图 A 为二维横切面声像图,显示腓肠肌内侧头内一约 2.3 cm 的混合回声肿块,边界不清(箭头);图 B 为肿块彩色多普勒图像,其内血流信号丰富2. 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是两种常见的良性周围神经肿瘤,各占所有良性软组织肿瘤的 5% 左右,好发年龄为 20~30 岁。神经鞘瘤通常无症状,很少恶变,常累及支配四肢浅表屈肌的神经,尤以尺神经和腓神经更多见。临床上,神经鞘瘤常表现为单发可活动性肿块,生长缓慢,大小多不超过 5 cm。超声上,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均匀低回声肿块,后可伴声影,沿神经轴偏心性生长。肿瘤退变时可表现有囊性回声及点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丰富(图 18)。神经纤维瘤可分为局限性、弥漫性和丛状三种类型。局限性神经纤维瘤最常见,常累及浅表皮神经,表现为单发肿块。超声上,肿块一端或两端可见垂直于肿块并呈线样走行的周围神经,称为「线样征」,该征象也可见于神经鞘瘤(图 18)。肿瘤周边呈低回声,而中心呈高回声,形成「靶环征」。彩色多普勒显示神经纤维瘤内血流信号较神经鞘瘤少,呈乏血供或无血供。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常累及头颈部皮下组织,可表现为整个皮下组织增厚,呈斑片状隆起。超声上,病变区可见范围较广的脂肪组织强回声,边缘模糊,其内低回声为神经纤维瘤成分,可见血流信号分布(图 19)。若肿块短期显著增大或病变与周围组织黏连边界不清时,需考虑恶变可能。丛状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 I 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累及较长的神经束,使之增粗扭曲,类似蠕虫状。图 18 神经鞘瘤声像图:患者女,57 岁,小腿可触及肿块,麻刺感。二维纵切显示腓肠肌内一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内可见囊性成分。可见「线样征」(垂直于周围神经、沿肿块一侧或双侧走行的线样结构,箭头)图 19 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声像图:患者男,28 岁,I 型神经纤维瘤病;图 A 为二维纵切宽景成像,显示小腿处边界不清、回声不均质病变,散在分布于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内;图 B 为病变处彩色多普勒图像,其内血流信号丰富3. 淋巴瘤原发于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淋巴瘤罕见。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外周 T 细胞淋巴瘤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皮肤 T 细胞淋巴瘤(也称为蕈样肉芽肿病或 Sezary 综合征)和皮下脂膜炎样 T 细胞淋巴瘤(SPTCL)。皮肤淋巴瘤形成肿块时在超声上可表现为皮肤的弥散性或局限性低回声增厚,但无特异性。SPTCL 在超声则表现为皮下组织弥漫性不均质强回声,脂肪小叶肿胀模糊,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界不清,与蜂窝织炎感染伴水肿时表现相似(图 20)。源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原发淋巴瘤非常罕见,超声表现为肌肉组织肿胀,其内可见弥漫性均质低回声肿块,内可见纤维脂肪组织分隔,内血流信号丰富(图 21)。如患者怀疑蜂窝织炎或肌炎,在抗炎治疗后肿块持续存在甚至体积增大,需活检排除是否为 SPTCL 或弥漫性累及皮肤的淋巴瘤。图 20 皮下脂膜炎样 T 细胞淋巴瘤声像图:患者女,24 岁,发热并下肢红斑形成;图 A 为二维纵切面声像图,显示皮下脂肪组织小叶肿胀(鹅卵石样改变);图 B 为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显示皮下组织充血,与弥漫性蜂窝织炎伴水肿表现相似图 21 弥漫性大 B 细胞性淋巴瘤声像图:患者男,70 岁,下肢疼痛并肿胀;图 A 为二维纵切面超声宽景成像,显示腓肠肌弥漫性肿胀并回声减低(箭头);图 B 为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显示腓肠肌内血流信号丰富;图 C 为冠状位增强 MRI 的 T1 压脂像,显示腓肠肌弥漫性肿胀,且均匀强化,与肌炎表现相似4. 转移瘤发生于肌肉和皮下的转移瘤很少见,其原发肿瘤最常见为肺癌,最常累及下肢。临床上,转移瘤比软组织肉瘤更常表现为痛性肿块,这取决于原发肿瘤类型。超声上,浅表转移瘤常表现皮下边界清、血流信号丰富的低回声肿块,但缺乏特异性,需穿刺活检明确其性质。若无原发性肿瘤,低回声肿块可考虑为血肿、淋巴瘤或软组织肉瘤等。图 22 肾癌肌肉转移声像图:患者男,39 岁,下肢痛性肿块;图 A 为二维横切面声像图,显示腓肠肌内边界清晰的卵圆形均质低回声肿块,周边伴低回声晕;图 B 为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显示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全身因素1. 糖尿病性肌坏死糖尿病性肌坏死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所致的一种罕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肌肉组织中的小动脉广泛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患者常表现有肌肉剧烈疼痛、肿胀、压痛,并形成可触及的肿块,尤其好发于下肢肌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受累肌肉坏死、出血、脂肪浸润和间质纤维化。超声上,病变表现为受累肌肉内的低回声,其内可见线状肌纤维强回声和混合回声,且探头加压时液性回声无变化。另外,还可见皮下水肿和筋膜下积液(图 23)。MRI T2WI 表现为受累肌肉呈高信号,肌肉内的正常脂肪分隔消失。增强 MRI 有助于区分的受累肌肉(无强化)和周围感染或水肿的软组织(可强化)(图 23)。图 23 糖尿病性肌坏死:患者女,53 岁,糖尿病长期控制效果不佳伴下肢剧痛;图 A 为二维纵切面声像图,显示比目鱼肌弥漫性肿胀并回声减低(箭头);图 B 为冠状位增强 MRI T1 压脂像,显示周围软组织强化,内可见低信号(箭头),符合肌坏死表现2. 脂肪坏死脂肪坏死是一种良性的炎症过程,常表现为皮下组织内肿块,其病因包括创伤、冻伤、医源性注射、自身免疫性疾病、镰刀细胞病和血管炎等。超声上,脂肪坏死可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内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周围有高回声包膜,后伴声影;也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等回声结节伴低回声晕;还可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强回声区。图 24 脂肪坏死声像图:患者女,51 岁,小腿痛性肿块;超声纵切面宽景成像显示小腿皮下脂肪层内多发的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结节,内可见边界模糊的高回声区,结节边缘呈高回声(箭头)3. 石蜡瘤石蜡瘤是因软组织内注射美容用石蜡油引起的异物肉芽肿,临床常表现为双侧脸颊或颈部的质硬结节,可伴疼痛,有时可误诊为囊肿、肿瘤、脂肪坏死或淋巴结钙化。超声上,石蜡瘤可表现为弥漫分布的强回声,呈「暴风雪征」,或多发圆形低回声结节伴钙化。由于石蜡瘤结节纤维化导致明显声影,超声诊断价值有限。图 25 石蜡瘤患者,女,67 岁,小腿疼痛,既往双侧小腿曾注入石蜡:图 A 为小腿横切面声像图,显示皮下脂肪层弥漫性回声增强,内可见多个圆形低回声结节,后伴声影(箭头),提示为钙化(暴风雪征);图 B 为 CT 冠状面平扫,显示双侧小腿内侧多个钙化结节及皮下脂肪层结缔组织增生结论图 26 总结了除 DVT 之外的导致小腿疼痛的各种病变。超声检查时应结合患者具体信息,如有无创伤史、注射史、糖尿病史及原发病等,以便准确诊断。应用高频探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详细小腿解剖信息,并能实时确诊某些疾病的病理类型。急性小腿疼痛并肿胀时,应行血管和骨骼肌肉超声动态检查,并重点观察症状最明显的部位。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小腿痛性疾病,并可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图 26 示意图显示除 DVT 之外导致小腿疼痛的各种疾病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腘动脉瘤相关文章
肾癌相关文章
淋巴管炎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帅哥肚子疼痛难忍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