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冻疮膏哪个效果好 中医三招治冻疮膏哪个效果好显神效

天冷了,远离冻疮有三招-健康-齐鲁晚报网
天冷了,远离冻疮有三招
在严寒的季节里,人们最怕的就是冻疮,但是即使你戴着厚厚的防寒工具,冻疮总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手背上、耳朵上、手指尖,又痛又痒,又不敢抓挠,令人痛苦难奈。冻疮为什么总是偏爱这些部位呢,为什么冻疮总是一到冬天就准时来报道,为什么有些人手上竭尽保暖之能事还是冻得惨不忍睹,有些人扔下手套尽情打雪仗堆雪人,却安然无恙? 
首先,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人不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人大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和青少年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人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不敏感,不易生冻疮。
性别对生冻疮也有一定影响。中青年妇女比同年龄的男性容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妇女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好坏,与发生冻疮也有密切关系。患心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发生冻疮。
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寒冷更容易破坏其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此外,长期站立、缺乏运动、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发生冻疮。
市民可以从三方面做足冻疮预防功课:首先,一定要保温。外出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医生主张冬天穿着宽松的棉衣裤和棉袜,既保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潮,有助于脚部的保暖。脚部远离心脏,血液循环不如身体其他部位,是保暖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脚汗重的人,更要注意勤换鞋垫,烘干鞋底,注意鞋子的晾晒通风。
其次,可以适当加强脚部、手部锻炼。足部按摩、跑步、跳绳、拍手等都是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促进局部的皮肤血液循环,防治血液不畅,产生瘀斑。可以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加强体质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最后,一旦发现冻疮来袭,千万不要急着用热水泡或大火猛烤。因为在高温下,血管急速扩张。恢复正常温度后,血管又会急速紧缩,反而易恶化冻疮。要用接近体温37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慢慢浸泡,逐渐加温,逐步恢复血液循环。
在特定环境下工作下的人员,工作时可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油,以减少皮肤散热;户外工作的人员戴上保暖的手套,鞋袜不能潮湿或过紧。必要时服用肝素成分的药物如海普林等促进血液循环,冻疮膏也可派上防护用场。
【换个姿势看山东-天天豪礼有惊喜-全新界面国际范儿】
齐鲁壹点 最懂山东
责任编辑:丛子茗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qiluwanbao002”关注齐鲁晚报官方微信公共平台。114网址导航中医治疗冻疮验方
中医治疗冻疮验方
&&中医治疗冻疮验方& & &冻疮是机体局部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额等处。每届冬令,老疮处易于再发,根据冻疮的程度可分为轻、重症。轻症,初起在受冻部位皮肤先是苍白、麻木冷感,继则水种或青紫形成淤斑,自觉灼痛,微痒;有的局部水肿,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自觉疼痛,微痒,如无感染,逐渐干枯,结成黑痂,不久脱落而愈。其损害皮肤浅层或全层,一般称为冻疮;重症,初起受冻部位皮肤亦是苍白,冷痛麻木,触觉丧失,继则暗红漫肿,水泡破后创面呈紫色,出现腐烂,或溃烂,甚则损伤肌肉筋骨,常呈干燥黑色坏死,患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继发严重感染时,可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缺氧所为,当以活血化淤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治。足部冻疮,可配合下列沐足验方。验方一【组成】 当归、木通、白鲜皮、白芷、花椒各20克,桂枝、赤芍各10克,干姜12克,杜仲、刘寄奴各15克。【用法】 上药共研粗末,和匀,每袋装入40克,收贮备用。使用时,每取1袋,加水1500毫升煎沸,先趁热熏洗患处,然后待温沐足。每次20分钟,每天1~2次,药温以35~38℃为宜。【功效】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无溃疡冻疮、脉管炎、动脉硬化症。& & &验方二【组成】 甘草、麦芽各20克,桂皮、艾叶各15克,花椒10克,樟脑4克。【用法】 上药共研粗末,每袋装入10~15克,收贮备用。使用时,每取1袋,冲入沸水毫升,待药温至35~38℃时,将两脚放进药水中并浸洗患处20~30分钟,要不时添加热水,保持药液温度。【功效】 温经散寒、通经活络。适用于冻疮初起未溃者。验方三【组成】 甘草10克,芫花25克。【用法】 上药加水1500毫升,煎数沸后去渣,待温沐足,已溃者于沐足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每次20分钟,每日2次,药温以不烫手为宜。【功效】 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佳。& &验方四【组成】 当归、赤芍各20克,红花、细辛各10克,防风、荆芥、桂枝、艾叶、甘草各15克,白矾、生姜、乳香各12克。【用法】 上药加清水适量,煮沸5~1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沐足。每日l剂,每日2次,每次约20分钟。下次用时,可将药渣加水适量煮沸后再用,每剂可连用2天。【功效】 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肌敛口。适用于冻疮,无论已溃或未溃者均可用之。& &&验方五【组成】 桂枝、防风各20克,白芷、川芎等各12克,川椒、苍术各15克,吴茱萸10克。【用法】 上药加清水毫升,煎沸15~20分钟,将药液倒入沐盆内,待药温适宜时沐足并浸洗患处。每次约20分钟,每日2次。每剂可连用2天。【功效】 温经散寒、消肿止痛。适用于冻疮(Ⅰ、Ⅱ型),对Ⅰ型冻疮疗效较佳。& & &&验方六【组成】 桂枝25克,红花、附子、荆芥、紫苏叶各20克。【用法】 上药加清水1000毫升,煎沸。待药温适中时便可沐足,并可将患部浸在药液中一边泡洗,一边用药渣之搓,每剂可连用2天。每日浸泡3次,每次20~30分钟。【功效】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适用于冻疮,证见手足部暗红肿胀、瘙痒疼痛者。& & &&验方七【组成】 茄根100克,大葱50克。【用法】 上药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去渣,待药温适宜时,先熏洗患处,然后沐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功效】 散寒通络。适用于冻疮,证见每年冬季于手背、足趾,出现暗红肿胀、疼痛瘙痒,严重者破溃流水。& & &&验方八【组成】 鲜松叶50克。【用法】 将松叶捣烂,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药水适中后和药渣一起沐足。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功效】 祛风燥湿、活血通络。适用于冻疮引起手、足裂口。& & &&验方九【组成】 蜀椒、白芷、防风各20克,盐9克,川芎30克。【用法】 上药切碎,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待温沐足,并浸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功效】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主治冻疮。验方十【组成】 川乌、当归各10克,草乌12克,透骨草15克,红花9克。【用法】 上方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先熏洗患处,待温沐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功效】 祛风散寒,温经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 & & &&验方十一【组成】 长辣椒30克,经冻麦苗60克。【用法】 将辣椒切碎,和麦苗混合,加水毫升,煮沸3~5分钟后,去渣取汁,置脚盆中,熏洗患处,待温沐足,每日2次。冻疮破溃者,洗时有痛感,洗后拭干,用敷料包扎。【功效】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       &验方十二【组成】 萝卜皮100克,硫黄10克。【用法】 将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汤去渣,制成药液,先趁热熏洗患处,待水温为40℃~43℃时,再洗沐双足。每日2次,每剂用2~3次。【功效】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冻疮。验方十三【组成】 鲜松针30克,鲜玫瑰花20克。【用法】 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液倒入沐盆内,待水温不觉热烫时沐足20分钟,每日2~3次。【功效】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 &&验方十四【组成】 荆芥50克,苏叶、桂枝各15克。【用法】 上药水煎20~30分钟,去渣取液,放入沐盆中,兑适量温开水,水面以超过足踝为度,水温保持在39℃左右,浸泡脚部20~30分钟,每日2~3次【功效】 疏风解表,活血通络,消肿散突.适用于冻疮初起者。& & & & & & & &&验方十五【组成】 当归20克,红花15克,川椒9克,樟脑3克,肉桂6克,细辛3克,干姜6克,75%酒精或上等白酒1500毫升。【用法】 将上药加酒精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使用时,每天将本品少许倒入温水中沐足,每日l次,每次30分钟。【功效】 活血消肿,温经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红肿硬痛者,立冬后每日取少许外擦患处,尚可预防冻疮。& &验方十六【组成】 细辛、丁香各15克,75%酒精或上等白酒1000毫升。【用法】 将上药加酒精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使用时,每天将本品少许倒入温水中沐足,每日l次,每次30分钟。【功效】 活血消肿,温经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者。& &&验方十七【组成】 当归、肉桂各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大黄、乳香、细辛、花椒、樟脑各15克,50%酒精1000毫升。【用法】 将上药加入酒精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使用时,每天将本品少许倒入温水中浸洗双足,每日l次,每次30分钟。【功效】 活血消肿,温经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者。&验方十八【组成】 桂枝、苏木各20克,细辛、艾叶、当归、花椒、生姜各15克,辣椒6枚,樟脑10克,75%酒精2000毫升。【用法】 将上药加酒精中密封浸泡7天即可,使用时,每天将本品少许倒入温水中沐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功效】 活血消肿,温经通络,散寒止痛。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 &&验方十九【组成】 蜂房10克,川椒、艾叶、官桂、吴茱萸、麻黄、细辛各20克,冰片3克。【用法】 将上验方水煎去渣取计,纳入冰片溶化,温洗患处,每晚睡前1次,连续5~7次。【功效】 温阳通络。适用于冻疮初起者。& &&验方二十【组成】 肉桂、花椒、皂刺、半枝莲、艾叶、黄柏各20克,细辛、甘草各10克,吴茱萸15克。【用法】 上方水煮沸10分钟后,待温浸泡30分钟,水温维持在40~43℃左右,早晚各1次,7天为1疗程,连续1~3个疗程。【功效】 温振阳气,散寒通滞,活血化瘀。适用于冻疮初起者。& &验方二十一【组成】 当归、红花、川椒各15克。【用法】 将上药水煎取汁,待药温适宜时浸洗双足,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天。【功效】 活血通络。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 &&验方二十二【组成】 皂矾、白矾各30克,儿茶15克,侧柏25克。【用法】 上药加水1500毫升,煎沸去渣,待药温为40℃左右时沐足,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功效】 收湿敛疮,消肿散结,适用于冻疮已溃者。& &验方二十三【组成】 茄子根35克,苦楝皮20克。【用法】 上药水煎20~30分钟,去渣取液,放入沐盆中,兑适量温开水,水面以超过足踝为度,水温保持在39℃左右,浸泡脚部20~30分钟,每日2~3次。【功效】 温通经络。适用于冻疮初起者。&&验方二十四【组成】 桂枝、干姜各15克,附子10克。【用法】 上药水煎取汁沐足,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一周。【功效】 温阳散寒。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验方二十五【组成】 葱须、茄根各30克。【用法】 将上药用水1500毫升,煎汤去渣,制成药液,待温洗沐双足,每日2次,每剂用2~3次。【功效】 辛温解表散寒。适用于冻疮初起未破溃者。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冻疮处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