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能治疗褥疮的最好方法吗

治外伤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方
我的图书馆
治外伤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方
馆友“H珠Q”:&&&&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养生”下“常见疾病”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书馆
( 19:10:22)
治外伤溃疡久不收口方......百草霜(烧柴火锅的锅底灰,烧过煤的不能用)6--9克,花椒15--20粒(去椒目),雄黄1--3克(研极细),麻油适量,以完全浸泡三药且上方露出1cm左右的油为宜。上药混合搅拌均匀,瓶装备用。用鸡毛醮麻油扫于伤口,7日内伤口必愈!
枯矾猪甲膏治下肢溃疡 (多发于小腿下1/3 ,踝上三寸内臁或外臁的地方,俗称“臁疮腿”)... 取新鲜猪蹄甲放锅中炒黄研成粉,按枯矾1份,猪甲粉3份,海螵蛸粉1份,冰片少许。 诸药末和匀,装瓶备用。创面用双氧水清洗,去除脓性物;用麻油或蜂蜜将粉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创面上,外用纱布包扎。1周后换药,此时可见新鲜肉芽组织,其后每3天换药l次,再后每天 1次至痊愈。一般5 -10次即可。首次敷药局部可见疼痛,不需作其他处理。
褥疮 ......用华蟾素片20片和VB2 20片研粉,炼好的猪油60克调匀。上药前用温水手巾擦干净伤口周围,然后把药膏敷于疮口,外敷敷料。一日二次。不到一星期就可痊愈。猪油与人的细胞有极好的亲和力。此药止痛消肿生肌效高于京万红。
皮肤溃烂......:荆芥12克,防风9克,蝉蜕6克,皂角刺,灵仙,紫草,甘草,蛇床子各10克,赤芍15克,地肤子9克,白鲜皮,苦参,野菊花,车前子,鱼腥草各15克。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此方治疗皮肤病与病毒性感染效果很好。该方驱风燥湿、活血利尿,使病邪从皮肤和小便而出。
外科奇药消杀灵......配方:樟脑:地榆炭=30:1 制法:分别研粉混匀即可。 用法:撒在患处,外贴胶布,也可用水调外擦(严禁入口). 经同济医科大学、湖北省医学科学院检测.能100%杀灭各种致病菌和病毒,活血散淤、止痒消肿,效果非常满意。该药属柔性杀菌.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白鲜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为:蠮螉、寒水石、天花粉、黄柏、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败酱草、貒膏、马齿苋、地锦草、白蔹、四季青、老鹤草、牡丹皮、海桐皮、枫香脂、鸡血藤、丹参、青蒿囊虫、穿山甲、黄芪、首乌藤、红景天、合欢皮和海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精选不同性质的纯天然原料药、药性平和、配伍严谨,毒副作用低,对于褥疮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益气养血及活血化瘀,减少瘢痕的功效,同时可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消肿排脓,加快创口愈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4]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征。
[0005]褥疮的病因一般来自以下几方面:1、压力因素:(1)垂直压力引起褥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如果长期卧床或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均可造成褥疮。(2)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可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如皮肤被擦伤后受到汗、尿、大便等的浸溃时,易发生褥疮。(3)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它与体位关系密切,例如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力的产生,弓丨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褥疮。2、营养状况: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保护,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3.皮肤抵抗力降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0006]褥疮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表现为:皮肤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无组织损失,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
[0007]皮肤的早期改变,白红斑的特征是红斑变化强烈,从粉红色变为亮红色,用手指压迫时变白,放开手指后迅速再现红斑。发红区域常伴有皮肤的轻微水肿,知觉正常的患者可感觉疼痛。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皮肤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0008]色斑体现出血管状态变化的严重性,色越重,皮肤的变化更剧烈,可由黑红色变化为青紫色。用手指压迫时无颜色改变,皮温有下降的表现,病损灶可感到柔软或硬化。
[0009]色斑部位组织进一步恶化反应便形成压缩性皮炎,即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现水疱。可出现大水疱、结痂、鳞屑。如缺乏认识以及处理压迫性皮炎不及时,可导致真正的褥疮形成。
[0010]早期褥疮为色斑或压迫性皮炎糜烂,表皮组织受到损坏,水疱破裂或者被擦掉,使真皮暴露。早期溃疡为表面边界不清,底部反光,常由非白红斑区域包绕。如果不处理可发展成慢性褥疮。
[0011]慢性褥疮的周边呈红斑时,其特点是手指压迫时无变白改变,邻近的皮组织产生变硬,呈温热或变成花斑状。平均溃疡的基底测量在5~12cm的直径以内,呈暗红色或黑红色,触之不易出血。
[0012]中医学认为,褥疮属于“席疮”范畴。乃因久病气血大亏,长期卧床,局部受压以致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塞,无以荣肤所致,如不及时救治,肉腐骨露合并感染,严重时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
[0013]在中医理论上,褥疮,古称“腐肉”,《内经》称为恶肉,《咚天奥旨》称为死肉,《灵枢》谓:“热盛则肉腐”,凡腐肉最多的疮疡为发烂疔之类。中医认为褥疮多因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所引起,久病白卧床,受压部位气血瘀滞,血脉不通,经络阻隔,气血亏损,毒邪内侵,肌肉筋骨失养则溃腐成疮,缠绵难愈。
[0014]夫疮疡生于外,皆由积热蕴于内。《内经》谓血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留于节腠,必将为败。盖疮疽脓溃之时,头小未破,疮口未开,始出古方消褥化腐散,立追蚀腐溃之法,使毒脓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若其疮而痛应心根者,亦不可强之;误触其疮,痛必倍,变证不测,不可不慎也。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即用消褥化腐散当破头代针之剂安其上,以纱包之。脓出之后,继用方药搜脓化毒之,取效如神矣。若脓血未尽,持之用药,方则化作生肌敛疮之剂,恶肉尽,疮合即愈。
[0015]目前治疗褥疮的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方法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也称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分期治疗、物理疗法、外科手术、紫外线光疗法和西医治疗法,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或疼痛,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存在疗程较长,临床疗效不佳,较长时间的用药,易产生较多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并且易迁延病情,临床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0016]【发明内容】
[001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的功效,主治后期褥疮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精选不同性质的纯天然原料药、药性平和、配伍严谨,毒副作用低,对于褥疮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益气养血及活血化瘀,减少瘢痕的功效,同时可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消肿排脓,加快创口愈合。
[00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中,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为:蠼螆、寒水石、天花粉、黄柏、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败酱草、端膏、马齿苋、地锦草、白蔹、四季青、老鹤草、牡丹皮、海桐皮、枫香脂、鸡血藤、丹参、青蒿囊虫、穿山甲、黄芪、首乌藤、红景天、合欢皮和海马。
[0019]其中,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可以优选为:蠼螆10-30重量份、寒水石15-25重量份、天花粉10-25重量份、黄柏10-30重量份、苦参15-30重量份、白鲜皮10-25重量份、土茯苓15-30重量份、鱼腥草10-30重量份、金荞麦15-30重量份、败酱草10_20重量份、端膏10-25重量 份、马齿觅15-30重量份、地锦草10-35重量份、白薮15-30重量份、四季青10-20重量份、老鹤草10-30重量份、牡丹皮15-25重量份、海桐皮10_25重量份、枫香脂15-30重量份、鸡血藤15-30重量份、丹参10-20重量份、青蒿囊虫15-30重量份、穿山甲15-30重量份、黄芪10-20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红景天15-30重量份、合欢皮10-20重量份和海马10-35重量份。
[0020]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优选为:蠼螆15-30重量份、寒水石15-20重量份、天花粉15-25重量份、黄柏10-25重量份、苦参17-30重量份、白鲜皮15-25重量份、土茯苓15-25重量份、鱼腥草15-30重量份、金荞麦15-20重量份、败酱草15-20重量份、端膏10-20重量份、马齿苋15-25重量份、地锦草10-30重量份、白蔹15-25重量份、四季青15-20重量份、老鹤草17-30重量份、牡丹皮16-25重量份、海桐皮15-25重量份、枫香脂15-25重量份、鸡血藤18-30重量份、丹参16-20重量份、青蒿囊虫17-30重量份、穿山甲15-25重量份、黄芪18-20重量份、首乌藤17-35重量份、红景天15-20重量份、合欢皮15-20重量份和海马10-30重量份。
[0021]其中,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可以优选为:蠼螆15重量份、寒水石17重量份、天花粉20重量份、黄柏15重量份、苦参17重量份、白鲜皮18重量份、土茯苓17重量份、鱼腥草15重量份、金荞麦16重量份、败酱草15重量份、端膏15重量份、马齿苋16重量份、地锦草15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四季青18重量份、老鹤草17重量份、牡丹皮19重量份、海桐皮18重量份、枫香脂17重量份、鸡血藤18重量份、丹参16重量份、青蒿囊虫17重量份、穿山甲17重量份、黄芪18重量份、首乌藤17重量份、红景天20重量份、合欢皮20重量份和海马30重量份。
[0022]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优选为:蠼螆20重量份、寒水石18重量份、天花粉17重量份、黄柏15重量份、苦参20重量份、白鲜皮17重量份、土茯苓18重量份、鱼腥草17重量份、金荞麦18重量份、败酱草20重量份、端膏20重量份、马齿苋18重量份、地锦草15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四季青19重量份、老鹤草20重量份、牡丹皮18重量份、海桐皮19重量份、枫香脂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丹参17重量份、青蒿囊虫25重量份、穿山甲20重量份、黄芪18重量份、首乌藤30重量份、红景天20重量份、合欢皮18重量份和海马17重量份。
`[0023]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又可以优选为:蠼螆30重量份、寒水石20重量份、天花粉22重量份、黄柏18重量份、苦参25重量份、白鲜皮20重量份、土茯苓18重量份、鱼腥草27重量份、金荞麦18重量份、败酱草17重量份、端膏16重量份、马齿苋20重量份、地锦草27重量份、白蔹20重量份、四季青18重量份、老鹤草25重量份、牡丹皮20重量份、海桐皮18重量份、枫香脂22重量份、鸡血藤28重量份、丹参19重量份、青蒿囊虫25重量份、穿山甲25重量份、黄芪19重量份、首乌藤30重量份、红景天18重量份、合欢皮17重量份和海马26重量份。
[0024]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擦剂,所述擦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上述各种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
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质量7-10倍量水煎煮1.5-3小时,第二次加粗粉质量6-10倍量水煎煮3-5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9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
[0025]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洗液剂,所述的洗液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上述各种原料药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IOy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0%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0%~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10°C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再次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2~3倍的去离子水,煎煮2~4小时,过滤,获得洗液剂。
[0026]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软膏剂,所述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
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I~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I~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C~80°C,获得硬脂酸液体;另外,将氢氧化甲、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C~80°C,获得蒸馏水混合液;将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蒸馏水混合液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中药粉末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软膏剂。
[0027]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擦剂、洗液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炼丸剂、丹剂、注射剂、灌汤剂、栓塞剂、硬膏剂、软膏剂、糖浆剂、散剂、针粉剂或缓释胶囊剂。
[00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精选不同性质的纯天然原料药、药性平和、配伍严谨,毒副作用低,对于褥疮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益气养血及活血化瘀,减少瘢痕的功效,同时可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消肿排脓,加快创口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中医学认为,褥疮乃因久病气血大亏,长期卧床,局部受压以致气血运行失常,经络阻塞,无以荣肤所致,如不及时救治,肉腐骨露合并感染,严重时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
[0031]因此,本发明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为主要治疗原则,清热解毒,活血凉血的功效,主治后期褥疮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精选不同性质的纯天然药物中药材、药性平和、配伍严谨,毒副作用低,对于褥疮浅表溃烂、溃疡、渗出液,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益气养血及活血化瘀,减少瘢痕的功效,同时可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消肿排脓,加快创口愈合。[003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为:蠼螆、寒水石、天花粉、黄柏、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败酱草、端膏、马齿苋、地锦草、白蔹、四季青、老鹤草、牡丹皮、海桐皮、枫香脂、鸡血藤、丹参、青蒿囊虫、穿山甲、黄芪、首乌藤、红景天、合欢皮、海马。
[0033]其中,上述原料药的药理如下:
寒水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名医别录》凝水石,色如云母,可拆者良,盐精也。生常山山谷又中水县及邯郸。”《本草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主治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寒水石治五脏六腑积熟,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本草经疏》:“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不宜服。”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本草正义》:“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萎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其捣细澄粉之法。”《本草求真》天花粉,较之栝楼,其性稍平,不似萎性急迫,而有推墙倒壁之功也。至《经》有言安中续绝,似非正说,不过云其热除自安之意。”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是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蛋白质,同时其亦具有抗葡萄胎活性及抗艾滋病(AIDS)的活性;蛋白质Karasurin对妊娠小鼠有强烈堕胎作用;蛋白质a-Momorcharin和β-Momorcharin具有引产、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
[0034]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 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檗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各省等地区,喜生长于山区、杂林之中,适应性强,适合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严寒。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本经逢原》曰:“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0035]苦参: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痤疮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能利尿、抗过敏、镇痛、平喘、祛痰。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广泛应用与多重湿热病症,如湿热泻痢外用可以煎汤外洗,用于痔疮,妇女妇科;杀虫(外用),利尿。可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本草纲目》曰:“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
[0036]白鲜皮:苦,咸,寒;入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名医别录》:“白鲜。生上谷及宛朐。四月、五月采根、阴干。”《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本草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本品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白藓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的收缩作用,伊红染色法结果表明本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有体外抗癌活性,根皮有解热作用,给发热(温刺法)之家兔口服其煎剂,能使体温下降。
[0037]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本草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用该品治梅毒。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此外,该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0038]鱼腥草:性微寒,味苦。归肺经、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用。主治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该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瘍、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
[0039]金荞麦:性凉,味辛、苦。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疮毒,蛇虫咬伤。主肺痈,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痈肿癌。用作清热解毒,据江苏南通经验,必须隔水炖汁服,煎服则疗效不显著。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一两,隔水炖汁服,也可配合鱼腥草等药同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筋骨酸痛等症。体外实验虽无明显抗菌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固酶、溶血素及绿脓杆菌内毒素有对抗作用。
[0040]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滇南本草》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诸积,利小便。《本草纲目》:“治血淋痔瘘。”《唐本草》:“败酱,不出近道,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莨及薇衔,丛生,花黄,根紫作陈酱色;其叶殊不似豨莶也。”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0041]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功用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0042]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的地锦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草汇言》凉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药也。善通流血脉,专消解毒疮。凡血病而因热所使者,用之合宜。设非血热为病,而胃气薄弱者,又当斟酌行之。”《本草纲目》:“主痈肿恶疮,金刃扑损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血热吐血、衄血者,可与生地黄、牡丹皮同用,以增凉血止血之功。
[0043]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0044]四季青:苦,涩,凉。《本草图经》:“烧灰,面膏涂之、治皲瘃殊效、兼灭瘢疵。”四季青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泻痢。本品苦寒,善于清泻肺火而解热毒。用于肺火上壅,咳嗽、咽痛以及风热感冒;或热毒下侵,小便淋浙涩痛,泄泻痢疾者,单用本品即效。四季青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小便淋浙涩痛及痢疾、腹泻病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乌蔹莓、鸭拓草等同用。本品有收敛止血之效。用于外伤出血,可单用鲜叶捣敷伤口 ;也可用干叶研细,撒敷在伤口,外加包扎。
[0045]老鹤草:苦、微辛,平。归肝、肾、大肠经。《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老鹤草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老鹤草野老鹤草根的提取物含有类黄酮、儿茶素、单宁,能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如流感、单纯疱疹、牛痘、HIV-Ι)其中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最明显。老鹤草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胆固醇及G0T/GPT水平,抑制由ADP和抗坏血酸诱发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老鹤草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在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0046]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疯、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 人亦罕悟,宜分别之。”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证。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凉血散瘀的功效,使血流畅而不留瘀,血热清而不妄行。故对血热炽盛、肝肾火旺及瘀血阻滞等症,都恃为要药。牡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
[0047]豨莶草:《本草拾遗》:“主久疟、痰癃,生捣绞汁服,得吐出痰;亦碎敷蜘蛛咬、虫蚕咬、蠼螋溺疮。”《品汇精要》治中风失音不语,口眼歪斜,时吐涎沫。补虚,安五脏,生毛发。明眼目,乌髭发,壮筋力。”《品汇精要》治中风失音不语,口眼歪斜,时吐涎沫。补虚,安五脏,生毛发。明眼目,乌髭发,壮筋力。”功用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猫试验证明,莶草煎剂ip有降压作用,可持续约1.5小时,其乙醇一水浸液亦有效。用平板打洞法证明,莶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轻度敏感,对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有抑制作用。《本草经疏》凡病人患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由于脾、肾两亏,阴血不足,不因风湿而得,不宜服。”
海桐皮:苦辛,平。入肝、脾经。《开宝本草》主霍乱中恶,赤白久痢,除甘匿、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及含之,水浸洗目,除肤赤。”《海药本草》:“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舌L赤白泻痢,血痢,疥癣。”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草汇言》:“痢疾、赤眼、痹甓诸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枫香脂:辛,苦,平;归脾,肺,肝经。功用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用于痈疽,疮疹,瘰疬,齿痛,痹痛,瘫痪,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皮肤皲裂。枫香脂及其挥发油体外实验可使兔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湿重和干重)减轻,在体实验显示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试管法实验表明可明显提高纤溶酶活性,显著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表明枫香脂及其挥发油抗血栓作用与促进纤溶活性和提高血小板cAMP有关,并提示挥发油可能是枫香脂的主要止血成分。
[0048]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红花煎剂小剂量能使蟾蜍离体心脏及兔在体心脏轻度兴奋,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大剂量则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在兔、大鼠、犬等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的动物模型上,红花及其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
[0049]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可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功用: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本品含刺芒柄花素、芒柄花甙、樱黄素、阿弗罗莫辛、卡亚宁、甘草查耳酮、异甘草素、四羟基查耳酮、大豆黄素、苜蓿酚、9-0-甲氧基香豆雌酚、3,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醇、表儿茶精、原儿茶酸、无羁萜-3b-醇、b-谷留醇、胡萝卜留醇和7-酮基-b-谷留醇。药理作用:对造血系统的作用;对凝血、纤溶的作用;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作用;抗癌作用;对脂质代谢的调节。
[0050]丹参:味苦、性寒,入心、肝经,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凉血宁心的作用,主要用于血瘀气滞之心胸,胸胁刺痛,胸闷气短,腹胀;妇女气血不和之月经不调,经痛经闭;气血瘀滞,心腹疼痛等症状,丹参可以减少作为内脏脂肪和睾丸周围脂肪,减轻胰岛素分泌和糖代谢的早期损害。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丹参片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心绞痛、高血压、颈椎病以及胸中憋闷等病症。而且其药效可靠、丹参片的副作用小。但是也不能吃的过于频繁。因为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可能引起血钾含量降低,产生低血钾症。
[0051]月季花:月季花不仅是花期绵长、芬芳色艳的观赏花卉,而且是一味妇科良药。中医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肝郁血滞,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胁胀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疽肿毒,瘰疬。临床报道,妇女出现闭经或月经稀薄、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畅和大便燥结等,或在月经期出现上述症状,用胜春汤治疗效果好。
[0052]儿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等证。
[0053]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本草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穿山甲有较佳的通下乳汁功效,用于产后乳汁不通,可单味为末,黄酒送服。
[0054]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本草备要》黄苗,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本草正义》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功用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通调水道。黄芪使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能扩张冠状动脉、肾血管及拳参末梢血管、使皮肤血液循环旺盛;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力,有保肝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芪可显著影响脾淋巴细胞信息传导,实现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胃溃疡,银屑病,糖尿病,骨质疏松。《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证,首乌藤能够活血、通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下乳消肿。具有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何首乌含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脂肪油、淀粉、糖类、土大黄甙、卵磷脂等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证明,何首乌能促进人体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尚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抗动脉硬化、抗光毒等作用。
[0055]红景天:甘,苦,平;归肺、心经。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和根茎,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是能补肾,理气养血,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红景天的副作用暂时没有发现。红景天能改善睡眠、生血活血、抗脑缺氧、抗疲劳、活血止血、清肺止咳、化淤消肿、解热退烧、滋补元气等功效;外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烧烫伤。
[0056]合欢皮:甘,平;入心 、肝经。《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神农本草经》:“合欢,味甘平。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生山谷。”抗过敏合欢皮煎剂大鼠灌胃给药可抑制其腹膜肥大细胞脱颗粒,体外试验也有类似作用。
[0057]海马:甘温。具有补肾壮阳、温通血脉、镇静安神、散结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之功效。海马性温助阳,能温通经脉,又有活血作用,主治肾虚、阳痿、遗尿。海马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特别是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更为有效。海马除了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合成药品外,还可以直接服用健体治病。海马能增强小鼠耐缺氧性,减少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体在体内的含量。此外,各种海马提取物均有钙通道阻断剂的作用。通过阻断钙内流,达到保护神经元的功效。
[0058]蠼螆:性味①《本经》:〃辛,平。〃②《日华子本草》:〃有毒。〃主治:治咳嗽,呕逆,痈肿,蜂螫。①《本经》:〃主久聋,咳逆,毒气,出刺,出汗。〃②《别录》:〃疗鼻窒。〃③《日华子本草》:〃治呕逆。生研窨竹木刺。〃④《本草衍义》:〃研细、醋调,涂蜂虿。〃
端膏:性味:味甘;性平。归经:肺经。 主治:润肺止咳;除湿解毒。主肺痿;咳逆上气;秃疮;顽癣;痔疮;臁疮。1.《唐本草》:主上气,乏气,咳逆,酒和三合服之,日二。2.《纲目拾遗》:一切内外痔,涂上效。3.《四川中药志》:除湿解毒。治脚生臁疮,牛皮顽癣,头生白秃。
[0059]青蒿囊虫:主治:①《纲目》:〃治急慢惊风。〃②《本草推陈》:〃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炎痉挛抽搐,有镇静镇痉之效。成人痉挛性疾患,亦可应用。〃
实施例1 擦剂
本发明外用擦剂的制作过程为:取蠼螆1500g、寒水石1700g、天花粉2000g、黄柏1500g、苦参1700g、白鲜皮1800g、土茯苓1700g、鱼腥草1500g、金荞麦1600g、败酱草1500g、端膏1500g、马齿觅1600g、地锦草1500g、白蔹1700g、四季青1800g、老鹤草1700g、牡丹皮1900g、海桐皮1800g、枫香脂1700g、鸡血藤1800g、丹参1600g、青蒿囊虫1700g、穿山甲1700g、黄芪1800g、首乌藤1700g、红景天2000g、合欢皮2000g和海马3000g;
步骤一、先将上述各种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质量7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粗粉质量9倍量水煎煮4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9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 [0060]实施例2 洗液剂
本发明外用洗液剂的制作过程为:取蠼螆2000g、寒水石1800g、天花粉1700g、黄柏1500g、苦参2000g、白鲜皮1700g、土茯苓1800g、鱼腥草1700g、金荞麦1800g、败酱草2000g、端膏2000g、马齿苋1800g、地锦草1500g、白蔹1700g、四季青1900g、老鹤草2000g、牡丹皮1800g、海桐皮1900g、枫香脂1800g、鸡血藤2000g、丹参1700g、青蒿囊虫2500g、穿山甲2000g、黄芪1800g、首乌藤3000g、红景天2000g、合欢皮1800g和海马1700g;
第一步、将上述各种原料药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7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0.08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95%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5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7°C的条件下静置30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再次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50分钟,获得6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0.04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97% ;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3倍的去离子水,煎煮3小时,过滤,获得洗液剂。
[0061]实施例3 软膏剂
本发明外用软膏剂的制作过程为:蠼螆3000g、寒水石2000g、天花粉2200g、黄柏1800g、苦参2500g、白鲜皮2000g、土茯苓1800g、鱼腥草2700g、金荞麦1800g、败酱草1700g、端膏1600g、马齿苋2000g、地锦草2700g、白蔹2000g、四季青1800g、老鹤草2500g、牡丹皮2000g、海桐皮1800g、枫香脂2200g、鸡血藤2800g、丹参1900g、青蒿囊虫2500g、穿山甲2500g、黄芪1900g、首乌藤3000g、红景天1800g、合欢皮1700g和海马2600g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粉碎成55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8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5°C,获得硬脂酸液体;另外,将氢氧化甲、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80°C,获得蒸馏水混合液;将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蒸馏水混合液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中药粉末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软膏剂。
[0062]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该品依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第二部分“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中
6.3节,日本大耳白兔雄性4只,体重2kg~3kg,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擦剂直接涂在动物左侧皮肤上(另一侧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3.5小时,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冲洗残留受试物,于除去受试物后lh、24h、48h和72h分别观察动物受试区和对照区的皮肤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判断该品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
[0063]急性皮肤毒性实验:
该品依据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第二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一次限量试验法,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90g~180g,分为三组,每组20只,且雌雄各半,分别将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一次经皮涂抹5000mg/kg体重剂量,观察15天,未发现明显中毒症状、无死亡,动物大体解剖未见异常,判断该品对大鼠急性经皮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0064]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内科住院患者。将30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74例。
[0065]治疗组:126例中男性67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54.8 (27-73)岁;平均病程
11.7 (9~42)其中,治疗组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2例患者,分别为:擦剂治疗组、洗液剂治疗组和软膏剂治疗组;
对照组:174例中男性88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55.1 (25-76)岁;平均病程11.3(7~45) do
[0066]按损伤程度:
擦剂治疗组:I度褥疮16例、II度褥疮11例、III度褥疮9例、IV度褥疮6例;褥疮部位:尾骶部6处、坐骨结节3处、髂嵴4处、足跟部3处、足踝部2处,面积最大10~13 cm,最小
1.5 ~1.0cm ;
洗液剂治疗组:I度褥疮16例、II度褥疮11例、III度褥疮9例、IV度褥疮6例;褥疮部位:尾骶部6处、坐骨结节3处、髂嵴4处、足跟部3处、足踝部2处,面积最大10~13 cm,最小1.5~1.0cm ;
软膏剂治疗组:I度褥疮17例、II度褥疮10例、III度褥疮9例、IV度褥疮6例;褥疮部位:尾骶部6处、坐骨结节3处、髂嵴4处、足跟部3处、足踝部2处,面积最大10~13 cm,最小1.5~1.0cm ;
对照组:I度褥疮72例、II度褥疮54例、III度褥疮31例、IV度褥疮17例;褥疮部位:尾骶部7处、坐骨结节3处、髂嵴2处、足跟部2处、足踝部3处,面积最大9~13 cm,最小1.4 ~1.1 cm。
[0067]四个实验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损伤程度及发病部位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见于久病卧床或昏迷不能自动翻身的患者,在接触床褥的身体背面的突出部位,皮肤苍白,灰白或红色,边界清楚,中心颜色变深;2、好发于枕骨部、脊柱、肩胛、坐骨结节、骶骨、股骨粗隆、足外踝及跟部等;3、病势急速进展,在皮肤表面发生水疱,破后形成溃疡,处理不当,皮损扩大蔓延,向深部侵及肌肉,骨骼形成坏死,易继发感染或血行播散引起败血症。自觉疼痛。4、起病较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0069]一般褥疮损伤程度分为四度:
①I度:表皮无损伤,只是皮肤发红,但解除压迫30分钟以上发红尚无改善者,此期为急性炎症反应期。
[0070]②II度:表皮发红、糜烂,有水泡,组织缺损未及真皮,创面湿润呈粉红色,伴有疼痛,无坏死组织。
[0071]③III度:由真皮达皮下,为喷火口状的组织缺损,伴有渗出液和感染,但几乎无疼痛,有坏死组织。
[0072]④IV度:深达肌腱`及骨,有渗出液和感染,有坏死组织,如有神经损伤则伴有剧烈疼痛。
[治疗方法:
擦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擦剂,一日3次,每14天为一疗程;
洗液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洗液剂,一日I次,每7天为一疗程;软膏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软膏剂,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每10天为一疗程;
使用褥疮宁涂抹,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在患处每平方厘米的皮肤表面积,最大给药量为0.03g,每14天为一疗程。
[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按摩局部受压皮肤,促进组织血液循环及药物的吸收,保持床单清洁,及时更换污染衣被。患者应经常擦试,保持皮肤干燥。
[治疗组和对照组护理基础相同:
①心理干预: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转归及愈后,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0076]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膳食结构,对能进食者应少食多餐,多进食富含营养并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对于不能进食者应通过静脉补充营养,以保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促进伤口愈合。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溃疡面完全愈合。[0078]显效:无分泌物,疮面缩小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正常。
[0079]好转:渗出减少,疮面缩小。
[0080]无效:疮面无改变,仍有渗出。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0082]参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褥疮,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0083]表1四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为:蠼螆、寒水石、天花粉、黄柏、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败酱草、端膏、马齿苋、地锦草、白蔹、四季青、老鹤草、牡丹皮、海桐皮、枫香脂、鸡血藤、丹参、青蒿囊虫、穿山甲、黄芪、首乌藤、红景天、合欢皮和海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蠼螆10-30重量份、寒水石15-25重量份、天花粉10-25重量份、黄柏10-30重量份、苦参15-30重量份、白鲜皮10-25重量份、土茯苓15-30重量份、鱼腥草10-30重量份、金荞麦15-30重量份、败酱草10-20重量份、端骨10-25重量份、马齿觅15-30重量份、地锦草10-35重量份、白薮15-30重量份、四季青10-20重量份、老鹤草10-30重量份、牡丹皮15-25重量份、海桐皮10-25重量份、枫香脂15-30重量份、鸡血藤15-30重量份、丹参10-20重量份、青蒿囊虫15-30重量份、穿山甲15-30重量份、黄苗10-20重量份、首乌藤10-35重量份、红景天15-30重量份、合欢皮10-20重量份和海马10-3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蠼螆15-30重量份、寒水石15-20重量份、天花粉15-25重量份、黄柏10-25重量份、苦参17-30重量份、白鲜皮15-25重量份、土茯苓15-25重量份、鱼腥草15-30重量份、金荞麦15-20重量份、败酱草15-20重量份、端骨10-20重量份、马齿觅15-25重量份、地锦草10-30重量份、白薮15-25重量份、四季青15-20重量份、老鹤草17-30重量份、牡丹皮16-25重量份、海桐皮15-25重量份、枫香脂15-25重量份、鸡血藤18-30重量份、丹参16-20重量份、青蒿囊虫17-30重量份、穿山甲15-25重量份、黄芪18-20重量份、首乌藤17-35重量份、红景天15-20重量份、合欢皮15-20重量份和海马10-3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蠼螆15重量份、寒水石17重量份、天花粉20重量份、黄柏15重量份、苦参17重量份、白鲜皮18重量份、土茯苓17重量份、鱼腥草15重量份、金荞麦16重量份、败酱草15重量份、端膏15重量份、马齿苋16重量份、地锦草15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四季青18重量份、老鹤草17重量份、牡丹皮19重量份、海桐皮18重量份、枫香脂17重量份、鸡血藤18重量份、丹参16重量份、青蒿囊虫17重量份、穿山甲17重量份、黄芪18重量份、首乌藤17重量份、红景天20重量份、合欢皮20重量份和海马3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蠼螆20重量份、寒水石18重量份、天花粉17重量份、黄柏15重量份、苦参20重量份、白鲜皮17重量份、土茯苓18重量份、鱼腥草17重量份、金荞麦18重量份、败酱草20重量份、端膏20重量份、马齿苋18重量份、地锦草15重量份、白蔹17重量份、四季青19重量份、老鹤草20重量份、牡丹皮18重量份、海桐皮19重量份、枫香脂18重量份、鸡血藤20重量份、丹参17重量份、青蒿囊虫25重量份、穿山甲20重量份、黄芪18重量份、首乌藤30重量份、红景天20重量份、合欢皮18重量份和海马17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蠼螆30重量份、寒水石20重量份、天花粉22重量份、黄柏18重量份、苦参25重量份、白鲜皮20重量份、土茯苓18重量份、鱼腥草27重量份、金荞麦18重量份、败酱草17重量份、端膏16重量份、马齿苋20重量份、地锦草27重量份、白蔹20重量份、四季青18重量份、老鹤草25重量份、牡丹皮20重量份、海桐皮18重量份、枫香脂22重量份、鸡血藤28重量份、丹参19重量份、青蒿囊虫25重量份、穿山甲25重量份、黄芪19重量份、首乌藤30重量份、红景天18重量份、合欢皮17重量份和海马26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擦剂,所述擦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上述各种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粗粉质量7-10倍量水煎煮1.5-3小时,第二次加粗粉质量6-10倍量水煎煮3-5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9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洗液剂,所述的洗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上述各种原料药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IOy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0% ;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0%~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C~10°C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再次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 μ 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粉料质量2~3倍的去离子水,煎煮2~4小时,过滤,获得洗液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软膏剂,所述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按比例混合,粉碎成40目~60目的粉末,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I~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I~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I~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粉碎成100目~2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硬脂酸加热溶化,保持在温度为70 V~80°C,获得硬脂酸液体;另外,将氢氧化甲、甘油、尼泊金乙酯和蒸馏水按比例混合,加热,保持温度在70°C~80°C,获得蒸馏水混合液;将硬脂酸液体缓缓加入到蒸馏水混合液中,同时搅拌冷却,获得基质;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中药粉末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基质中并不断研磨至均匀,获得软膏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擦剂、洗液剂、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蜜炼丸剂、散剂、丹剂、注射剂、灌汤剂、栓塞剂、硬膏齐?、软膏剂、糖浆剂、针粉剂或缓释胶囊剂。
【文档编号】A61K35/56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张淑玲, 刘洁, 徐艳霞
申请人:张淑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褥疮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