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内见约23*23mm的低回声区 内部宫腔团块 回声不均匀匀 宝宝知道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例超声表现及分析--《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年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例超声表现及分析
【摘要】:患者女,23岁。因停经47d,自测血HCG阳性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30-34d,孕2产0,无早孕反应及其他临床症状,查尿HCG(+)。超声检查:子宫呈后位,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内膜厚约1.0cm,回声不均,宫腔内未见孕囊回声;子宫前壁肌层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9cm×0.6cm,界限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左侧附件区见一非均质包块(图2),大小约2.5cm×2.4cm,界限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见一类孕囊样组织回声,大小约1.0cm×0.7cm,孕囊内可见卵黄囊样组织结构,CDFI:左侧附件区包块边缘血流极其丰富,与子宫肌层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连接(图3),该非均质性包块与子宫分界较清晰;超声提示:(1)左侧附件区输卵管妊娠可能性大;(2)子宫肌瘤。腹腔镜检查:腹腔无积血,子宫后位,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左侧见一残角子宫,大小约3cm×3cm×2cm,见一包块突出残角子宫表面,大小约2.5cm×2.5cm,呈紫蓝色,血运丰富,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外观无异常,考虑左侧残角子宫妊娠。行开腹手术切除左侧残角子宫及左侧输卵管,术后检查残角子宫标本,内见丰富新鲜绒毛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回报左侧残角子宫妊娠,左部分输卵管组织,与临床诊断相符。讨论残角子宫是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分三种类型:Ⅰ:残角子宫有宫腔,与发育侧相通;Ⅱ:残角子宫有宫腔,与发育侧不通;Ⅲ:残角子宫为始基子宫。本例属于残角子宫Ⅰ型。该患超声见左侧卵巢内侧一非均质包块,切面未探及子宫形态异常及包块与子宫相连声像图,诊断中忽略了习惯性自然流产史及包块周边丰富血流信号,故误诊为左侧输卵管妊娠。工作中遇到临床病史与超声影像不符的病例要多切面扫查,最好做三维超声成像来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及时、准确诊断残角子宫妊娠,可尽早手术,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作者单位】:
【分类号】:R445.1;R714.22【正文快照】: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1例超声表现及分析@尹晓梅$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患者女,23岁。因停经47d,自测血HCG阳性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30-34d,孕2产0,无早孕反应及其他临床症状,查尿HCG(+)。超声检查:子宫呈后位,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内膜厚约1.0cm,回声不均,宫腔内未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桂兰;赵婧;廖林;;[J];西部医学;2010年12期
张顺兰;;[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8期
伦淑玲;马利亚;李丽娟;袁领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08期
王小彦,高建文,黄枢;[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8年01期
刘凤勤;李春燕;江玉芳;;[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07期
高建津;王淑琴;;[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赖祝琴;朱云晓;杨振隆;;[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年04期
符元春;田艾军;;[J];医学临床研究;2007年05期
武周燕;;[J];河北医学;2012年06期
吴家华;陈党生;范瑞莲;;[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抒阳;焦彤;;[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