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接触玻璃棉怎么办意外接触危险化学品l

您是第阅读者,共有0人评论 >>您当前位置:
危化品的事故类型
根据危化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以及危化品事故定义的研究,确定危化品事故的类型分6类: (1)危化品火灾事故 指燃烧物质主要是危化品的火灾事故。具体
根据危化品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特性,以及危化品事故定义的研究,确定危化品事故的类型分6类:(1)危化品火灾事故指燃烧物质主要是危化品的火灾事故。具体又分若干小类:易燃液体火灾、易燃固体火灾、自燃物品火灾、遇湿易燃物品火灾、其他危化品火灾。易燃液体火灾往往发展到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单纯的液体火灾一般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由于大多数危化品在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因此危化品火灾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原因往往是中毒和窒息。
(2)危化品爆炸事故指危化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爆炸事故或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事故。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爆炸品的爆炸(又可分为烟花爆竹爆炸、民用爆炸器材爆炸、军工爆炸品爆炸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的火灾爆炸;易燃液体的火灾爆炸;易燃气体爆炸;危化品产生的粉尘、气体、挥发物的爆炸;液化气体和压缩气体的物理爆炸;其他化学反应爆炸。
(3)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主要指人体吸入、食入或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或者化学品反应的产物,而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具体又分若干小类,包括:吸入中毒事故(中毒途径为呼吸道)、接触中毒事故(中毒途径为皮肤、眼睛等)、误食中毒事故(中毒途径为消化道)、其他中毒和窒息事故。 (4)危化品灼伤事故危化品灼伤事故主要指腐蚀性危化品意外的与人体接触,在短时间内即在人体被接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明显破坏的事故。腐蚀品包括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不显酸碱性的腐蚀品。化学品灼伤与物理灼伤(如火焰烧伤、高温固体或液体烫伤等)不同。物理灼伤是高温造成的伤害,倒使人体立即感到强烈的疼痛,人体肌肤会本能的立即避开。化学品灼伤有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开始并不感到疼痛,要经过几min,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表现出严重的伤 害,并且伤害还会不断的加深。因此化学品灼伤比物理灼伤危害更大。(5)危化品泄漏事故危化品泄漏事故主要指气体或液体危化品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泄漏,虽然没有发展成为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但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的危化品事故。危化品泄漏事故一旦失控,往往造成重大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
(6)其它危化品事故
指不能归入上述五类危化品事故之外的其他危化品事故。主要指危化品的险肇事故,即危化品发生了人们不希望的意外事件,如危化品罐体倾倒、车辆倾覆等,但没有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伤、泄漏等事故。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安全生产法频道
(人)|(个)|(条)
化工安全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按地区找安全生产法律师
专家面对面
网友关注排行榜
化工安全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欢迎您,!&
当前位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危险化学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上。比如:每家每户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车辆使用的汽、柴油,家庭装修用的油漆、胶粘剂,美发用的发胶等,如使用或存放不当,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农民使用的农药,杀虫剂,家庭使用的老鼠药等化学品具有毒性,容易引发中毒事故;工业使用的烧碱、硫酸、盐酸等化学品具有腐蚀性,能把人体烧伤。&
&&&&日常使用危险化学品要注意什么
&&&&许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不要用化学溶剂去洗手,更不要误服,特别是接触到腐蚀性化学品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明火,如果确实需要动用明火,如进行烧焊等,事先要得到批准,并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才能动火;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不要穿化纤服装或带铁钉的鞋,因为化纤服装会产生静电,鞋钉撞击地面会产生火花。危险化学品的搬运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硫酸等腐蚀性物品常用玻璃制品等盛装,搬运时如不慎容易引发意外;因工作需要购入危险化学品,不能搭乘公共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也不能在邮件中夹带;对于没有使用完的危险化学品,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否则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如往下水道倒液化气残液,遇到火星会发生爆炸;鼠药随意乱扔,可能会使其他人误服中毒。此外,还要按规定戴好防护用品,防止工作过程中人体受到伤害。
&&&&常用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遇到危险、危害、有毒物质泄漏,切勿恐慌,应镇定自如,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立即报警,向110、119、120报警台报警(在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报警。如要使用手机报警,要离开危险爆炸区域,以免引起燃烧爆炸);
&&& 2、迅速通知周围人员、周边群众(特别是下风向居住区)撤离危险区域;
&&&&3、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要立即朝侧风向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再朝上风向安全地带撤离;
&&&&4、从危险区域撤离时,要将手帕、衣服弄湿后,捂住口、鼻离开;
&&&&5、在危险区域绝不能使用明火和手机,也不能开电灯等电器设备;
&&&&6、受泄漏物危害的人员,事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损害与急救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量具有毒害性、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不断涌现,这些物质大多都能与人体体液或机体组织发生作用,扰乱或者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产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人体受到危险化学品损害的途径
主要是指由于口服或吞咽危险化学品,经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造成的毒害,也有可能造成灼伤,还有可能因接触了有毒物质后未彻底洗净,由于喝水或吃东西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内。
人类的生理机能决定了人类需要呼吸含氧量高、且不含污染物的空气。但在事故救援、火灾事故现场等环境的空气中通常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氯化氢、氰化氢、硫化氢、氯气、丙烯醛等有毒气体,无法保证呼吸到充分清洁的空气。一旦吸入含氧量低或有毒物的空气,就会造成人体组织缺氧或毒害,导致人体损害或死亡。据有关资料表明: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为0.5%时,人经 20分钟就会死亡;浓度1%时,人只吸几口就会失去知觉,经1~2分钟就会严重中毒,甚至死亡。而一般火灾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可达4~5%,最高可达10%左右。氢氰酸气体的毒性更大,可以使人“闪电中毒”而致死。
3. 皮肤和粘膜
皮肤主要是通过防护外界物理、化学效应来维持人体内部正常的“生态环境”,是人体最具威力的屏障。皮肤有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含角质层,可以很有效地抗御外界影响。表皮内层即真皮,含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汗腺,另外还包含感受器和皮脂腺,皮肤腺分泌含特殊成分的油脂可以润滑皮肤,并且有防水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防止细菌侵害。最内层皮肤便是皮下组织。人的皮肤因长期接触水而引起的角质层变厚(如游泳者皮肤皱缩的手)或含水量过低引起的脱水(在冬天,手上、皮肤上会有紧绷干燥现象)都会导致皮肤抵御功能的下降;再就是与化学物质的接触也会由于化学物质通过碱性或酸性反应,或生成过敏性物质降低皮肤的抵御功能。如果生皮肤病则更会降低皮肤的抵御功能。虽然有些物质完全无法渗透到皮肤内,但也有一些有毒物质可以很容易地渗透皮肤进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损害,例如:甲苯、二甲苯等溶剂,或以游离方式溶解于石油/汽油的物质,如四乙基铅等。
危险化学品损害的急救
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都要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的损害。万一发生泄漏,造成中毒和灼伤事故要立即进行救治。
1. 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
对于有毒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危险化学品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立即通风,救护人员采取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等有效防护措施方可入内救护。
2. 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
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掉受污染的衣物,还要注意清除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物。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用能中和、解毒药物减少对毒物的吸收。
3. 迅速抢救生命
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心脏停止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或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药物,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仰。呼吸停止者应立即做人工呼吸,最好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方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可同时交替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以免造成新的损伤。眼部溅入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入满盆清水中,睁开眼并不断摇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Tag:.相关内容
中毒急救热点内容
1096410306765960845843509543604121
中毒急救推荐内容
10-1709-1609-0105-0103-2203-1401-3103-30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京公网安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考试题答案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考试题答案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直接接触带电设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