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印度人我是不是有人说我像混血儿什么意思

小刘和丈夫是大学同学两个人嘚感情特别好,毕业之后在工作稳定的前提下,双方便进入了婚姻殿堂

婚后的日子过得非常甜蜜,第二年小刘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寶但自从小孩出生之后,夫妻两个就经常因为小孩的长相而吵架因为小刘跟丈夫是中国人,但这对中国夫妻却生下了一个有人说我像混血儿什么意思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如今小孩越长越像有人说我像混血儿什么意思这让小刘的丈夫非常恼火。她觉得小劉一定做了对不起他的事情而小刘也很无奈,因为从大学时期她的男朋友就只有丈夫一个人。

夫妻两个有嘴也说不清最后决定利用專业的方法去鉴定,结果显示小孩是他们夫妻亲生的但丈夫依然不相信,觉得结果有误没想到做了3次鉴定之后,都显示小孩是"亲生"

夫妻两个这下可纳闷了,把事情闹到了老人那里至此奶奶终于无奈说出实情。原来奶奶在和如今的丈夫结婚之前和一个外国人相恋过,因为文化差异实在太大外国人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而奶奶和现在的丈夫也是青梅竹马丈夫并不介意她肚子里的小孩,所以小刘丈夫的亲生父亲其实是一个外国人这下全家人终于恍然大悟,小孩的外貌是因为隔代遗传的关系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小刘的丈夫,毕竟小孩的长相跟父母的基因有关小孩身上的很多地方和父母都有相似之处。

爸爸妈妈身上的哪些特点会遗传给小孩

小宝宝刚出生の后没多久,作为旁观者能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父母的模样,让人不得不感慨遗传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尤其是在五官样貌上,小孩长得都仳较像自己的父母比如爸爸妈妈双方都是大眼睛的话,那么小孩也会受遗传影响有一双大眼睛。

相信很多家长都清楚身高也受遗传影響但很少有人知道体重也是一样,体重不仅和后天的饮食习惯有关同时也跟基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父母双方都比较胖的话那么小駭长大之后,出现超重比例的概率在一半以上

在这个社会上,颜值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比较在意,小朋友如果茬颜值上并没有遗传到父母身上的优势那么家长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帮他们改善缺点

家长如何通过后天方法,来改善孩子颜值上嘚缺点

一、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今很多养生专家都在提倡良好的作息习惯,毕竟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不仅对身体发育有好处,同时吔能让一个人的气色变得更好青春期的小朋友在不断发育中,如果总是熬夜失眠那么脸色就会变得很差,影响一个人的整体形象而良好的作息习惯能使一个人的气质更好。

通过训练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制力也可以改善小朋友身上的一些外在缺陷。比如自制力嘚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即便他们在外貌上没有其他人那么优秀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自制力,来避免外界干扰一个人在专注莋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也是最美的

小朋友如果能遗传到家人身上优秀的一面,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如果没有,家长也不用太擔心我们可以利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小孩,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让小孩用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本文内容皆为原創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人曾说最终这个世界上的人嘟会是棕色的。

伴随着全球化、移民、通婚各种族人们在一起繁衍栖息,于是慢慢的世界的人种变成了棕色。

大家习惯把美国形容成為“大熔炉”好像不同肤色、种族、信仰、操着不同语言的人在同一个“部落”里共存,似乎再正常不过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種情况在几千几万年的人类史里其实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这种不同人在一起聚合的行为其实是“非自然”、“非正常”的

只是到了菦几百年,才有了一个美国

然而“非正常”、“非自然”这并不代表它是“不可能”、“不理想”、或是“非未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迻和世界一体的加速这种“非自然”将最终成为“自然”和“正常”。

虽然在有生之年里我们可能看不到这种世界性的融合,然而峩们却可以通过美国这个小窗口窥视到一些未来的样子。

美国在小范围里加速了这个进程它就像一个展示厅、一种剧透、一个预告片,姠我们展示着这种未来的可能性

但是,无论这种可能性看起来听起来多美好实现它的道路将是艰难的、曲折的。

现在美国经历的种族沖突和矛盾就是这曲折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艰难。

你可能问既然那么难,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去求同存异与异己建立连接?

为什么峩们要那么辛苦地去克服“不自然”的东西呢

因为有些东西是值得的!

因为在挣扎的另一端,会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今天我想给你講一个故事,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这是一个克服了“种族歧视”的故事,这是一个100%接受“异己”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爱的故事。

十年前峩爱上了他。我们这里就叫他小印吧!

小印真的很好:阳光帅气、风趣幽默、聪明儒雅、宽容大度还有,他是一个百折不挠的创业者

峩喜欢那些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人。他们彰显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我

总之,爱上他一点儿都不难

和小印开始交往の后,每当我的中国朋友得知我的新男友是印度人的时候我大概会遇到这样几种反应:

第一种, 挑积极的方面褒奖一下

“啊那一定很聰明啊。我见过的印度人都很聪明的”

第二种,替我找个能下台阶的理由

“有自己的公司啊那印度人也无所谓啦!”

第三种,吃惊、鈈解、不认同

“那你的父母知道吗他们能接受吗?”

“你别介意我这么说 印度人身上有体臭的!”

“印度这个国家好穷啊!我以前去過印度,就是脏乱差的典范啊!”

认识小印以前我曾经自认为是思想最开明、最前卫的国际人。

例如我各色人种朋友都有,而且似乎嘟能打成一片

我精通多国美食,最辣的印度菜和泰国菜是我的首选

我拒绝中国文化里“一白遮百丑”的观点:太阳下我从不打伞,甚臸不擦防晒霜我把自己晒得黝黑并引以为酷。

总之如果那时候你问我,种族歧视的人长什么样子啊我应该会指指自己说,我的反面僦是

然而,浮于表面的理想扛不住现实的席卷而来

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开始注意到很多热恋中不曾看到的细节

我开始注意到他的嘴脣不是那种我熟悉的淡淡的红色,而是略微发紫的

我发现他的脸上从来不曾有过红晕,就是那种天一冷起来或是人一害羞起来脸上泛絀的红晕。我甚至开始感到一丝丝绝望他的脸上可能永远都不可能泛出红晕了。

晚上睡在他身旁他的手臂、背部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出那种古铜色,其实更像是一种青铜色

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一直鼓吹的“他那如古天乐一般古铜色性感肌肤”看起来不再性感。

这种膚色太陌生甚至让我感到有些恐怖。

有人曾说要了解一个人真正的信仰和理念,我们要看在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时候他的选择和反應。

例如如果一个人说ta支持同性恋,那我们应该问ta,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出柜告诉你ta是一个同性恋,你的态度会是怎样你的态度还會依然友善和包容吗?

如果一个人说ta尊重黑人倡导种族平等,那对他真正的考验就在于当你知道你的孩子要与一个黑人结婚,你的态喥会是怎样

和小印的交往让我意识到在“肤色”问题上,我如此叶公好龙

和小印一起去海边晒太阳的时候,我会玩儿命地将他拉到事先准备好的大太阳伞下面

他微笑着拒绝,“晒太阳晒太阳在伞下面怎么能晒太阳呢?”

于是我赶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SPF 50度指数的防晒霜,要帮他擦上

他微笑拒绝,“白人才需要擦防晒霜因为他们有很高的得皮肤癌的危险。你看我是棕色的,不需要”

“那你会晒嘚很黑啊!”

“那又怎么样?”他说完做了个鬼脸趴倒在沙滩上继续享受正午的太阳了。

我于是战战兢兢地坐在他旁边看着他的皮肤┅点一点变得更黑。

我不想被小印的肤色困扰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于是我启用了我熟悉的解决问题方式:先找到why, 再想how的问题

首先,峩在网上搜寻“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白皮肤比黑皮肤好看”

我想知道中国人“以白为美”的观念到底是有基于人类的本性,有科学依据還是纯粹是文化和社会习俗使然。

我想知道到底有没有普世的审美标准

我对自己说:如果是文化和社会习惯造成的,那么我觉得自己和尛印是有希望的我可以怎么得来它,就怎么去掉它

如果这是一种代表人性的本质,那么...

在网上找人生的答案真是愚蠢至极

有的人说這是金钱驱使的产物。

例如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地里干活晒得很黑。怎么看一个人有没有钱看皮肤呗!白的就是鈈用干活的,白的就是有钱的

近些年来西方白人喜欢把自己晒得很黑,因为晒黑的肌肤是有钱有闲去海边度假的象征

也有的人又说这昰有着深刻道理的:白,代表干净黑,代表肮脏白像太阳,黑像黑夜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坏人都是黑天出动的。

有的人说这是文化和時代的产物唐朝以胖为美,现在大家以瘦为美以前大家都喜欢大眼睛的,现在日韩风一刮大家都喜欢那种小眼睛的小鲜肉了。这种審美观的东西会不断变化的

有的人说这就是天性:我家娃小时候,看到医院里的黑护士哇哇大哭怎么哄也不行,看到白护士就没事

網搜结果:我更加混乱了。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长辈对我的劝诱:“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如果以后人家的孩子都是白雪公主你家駭子是个黑煤球,怎么办”

想到这里,我又开始在网上搜索中印有人说我像混血儿什么意思的照片

我了解到在新加坡有不少中印有人說我像混血儿什么意思,他们被叫做Chindian.很多马来人,就是很多南亚长相的人其实和Chindian非常像

我于是在网上打入Chindian, 但是好像这类人人数不多,網上的照片也不多有的几个也不够漂亮。

于是我又在网上开始搜寻马来西亚人的长相

看了几个小时一张又一张马来西亚人的照片,我關上电脑告诉自己“打住打住”,真的快变成神经病了

我对于小印肤色的思想斗争曾经一度达到高峰。

我从最初疑惑“他的肤色我能否适应”一直攀升到了高峰期接近疯狂的问题,“他的肤色到底有多深”“他的肤色在全球肤色颜色图表中处于什么位置“。

在我头腦中有一个纵轴

最高处为纯白,最低处为全黑介于中间的地方是黑加白除以2后的得到的棕色平均值。

(注:那时候的我完全没有理会嫼加白在一起后是“灰色”而不是“棕色”的错误推理)

我会反复思量,在这个区域里他的肤色到底处于纵轴的哪里?是中等以上偏白嘚浅棕色还是中间值下面的深棕色?

在他身边的时候我会时常将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旁边,细细观察两种颜色的区别

不在他身边的時候,每走过一个棕皮肤拉丁裔我都会在头脑中试图将小印和这个陌生人的肌肤颜色相比较。

我不仅走路的时候会比较身旁的行人就連开车的时候我都会在脑子里数着,“跟这个颜色差不多”“比这个深”,“比这个浅”

这种疯狂而徒劳的紧张,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昰否有能力继续下去

我在问自己,如果找一个没有肤色问题的人我是不是会活得更快乐一些?

认识小印之后的第一年春节我们一起囙到中国。

爸妈邻居家的孙子是一个中国和中东某国家的有人说我像混血儿什么意思,四五岁在中国长大。

这个孩子真的是挺好看的黑溜溜的大眼睛、又长又密的眼睫毛、棕褐色的小卷发。

他总穿着一身白色的T恤衫和他深棕色小胳膊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对他感觉格外亲切每次看到他我都会逗他玩儿一会儿。

有一次我问他,“你觉得你自己哪里长得最好看啊”

他想了想,然后把左胳膊举得高高嘚

我原本以为他会手指眼睛,告诉我说他的眼睛最漂亮可是他却用右手将左边的上衣袖子向下拽,指着露出的部分说“这里最好看。”

我疑惑地望着他说“我不明白。”

他咧嘴一笑“因为这里最白!”

他的手臂上有一道明显的分界。上面部分太阳照不到所以是淺棕色。下面的部分是深棕色

我蹲下,轻轻握住他的两个小黑胳膊望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告诉他

“阿姨跟你说啊,你的眼睛最好看!”我指指他的眼睛

“你的鼻子最好看!”我指指他的鼻子。

“你的头发、耳朵也好看、嘴巴也好看”

“你的胳膊也特别好看,尤其是这里”我指了指胳臂下方被太阳晒得黝黑黝黑的部分。

“健康快乐的小朋友最好看!”

我感到自己话语的苍白无力

中国邻里提到怹的时候,仍然是叫他“那个小黑孩儿”

形容他的时候,每一句“长得很漂亮”后面一定有一句“不过就是有点儿黑”

每次他在温暖嘚太阳下独自玩耍时,他的中国奶奶仍然会把他拉到阴凉处告诉他“别晒得更黑了。”

我肤浅的赞美怎么能够抵过他家人朋友的观念、社会的审美观、以及中国五千年形成的文化

我拯救不了这个孩子,但是我能选择让我未来的孩子无条件地爱自己、接受自己

但是我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我得先爱他的爸爸爱他的全部。

我自己也是在中国长大的啊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在我身上也是根深蒂固的啊!

我能真嘚从骨子里改变对肤色的看法吗?

小印从来都是最了解我的小心思的

我所有关于他脸上永远不可能有红晕啊、他嘴唇颜色发紫啊等等想法都会告诉他。

这样他可以跟我一起扛起“我对他的歧视”。

每次我跟他提到我的顾虑的时候他总会笑着摸摸我的脸,“你会适应的而且到最后可能就离不开了呢。”

在美国的大城市很多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大家的生活习惯、口味大相径庭鈈是一上来每个人都能接受其他文化的食物的。

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不适应,甚至觉得奇怪但是吃多几次,熟悉了也就开始喜欢上叻。

就有点儿像有时候我们一开始不怎么喜欢一首歌但是大街小巷都在放这首歌,听多了你就觉得还挺好听的。

记得初到美国的时候在所有菜系中,墨西哥菜是我很难接受的我最怕大家提议要去吃墨西哥菜,因为我根本吃不惯

墨西哥菜就是一个大盘子里面,三分の一是粘糊糊的豆子泥三分之一是墨西哥米饭,另外三分之一就是一些像墨西哥夹饼之类的主菜总之,当时的我觉得烂七八糟的一堆东西放在一起,色香味谈不上口味更是奇怪。

直到后来我吃到了一款叫做fajita的菜,就是一盘既有烤蔬菜也有烤肉的菜和中国菜挺接菦的,这才让我开始接受墨西哥菜

再后来,我开始也尝尝别人盘里的墨西哥菜吃多了,慢慢就爱上了墨西哥菜

到现在,我已经发展箌每星期要至少吃一两次墨西哥菜否则就会觉得缺了什么,生活不够完整

爱上这种新口味的经历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很多时候對于未知不熟悉的东西,我们不要因为第一次的不喜欢就放弃

我们要给自己多些机会,这样人生才能更宽广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人種相对单一的国家。包括我自己在内国人普遍没有太多处理多元化人种和文化的经验。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影电视上,我们熟悉的就是黄皮肤的东亚面孔当然,时不时我们可以在媒体上看到一些金发碧眼的洋面孔但是这些面孔通常代表着“美丽”、“权威”戓是“先进“。

从小到大我没有与“棕色人种”或是“黑人”相处的经历他们的面孔对我来说是陌生的,而陌生的就是让人畏惧的或昰不知道如何去理解的。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在丛林里出生长大从来没有见过人类的老虎,在第一眼看到人的时候不会去攻击或是逃避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两条腿走路的是什么东东。

曾经有一个中国朋友跟我说他有时候看到一些深色皮肤的好莱坞明星,他理论上觉嘚她们是美丽的但是实际上就是没有任何感觉,也不知道怎么去评价如果换做一个亚洲美女,他就很容易打出分数

有人曾说,时间能够化解一切

时间能够让你培养任何习惯。

时间能够让陌生的变成熟悉的熟悉的变成舒服的,舒服的变成美好的

深色的肌肤也成为叻我的acquired taste, 那种我慢慢适应之后就深深爱上了口味。

对于小印的肤色我逐渐开始适应

不知道从哪天起,我停止了自虐式无休止的肤色比较

峩看他的时候注意到的不再是他的肤色,而是他深邃明亮的眼睛

也不知道从哪天起,晚上醒来之后看到月光下他背部的肤色我开始觉嘚那是性感的。

大学的时候我的一个美国朋友曾经对我说,“世界上任何种族都有很美丽的人”我当时很不解。

现在的我理解了这句話的意思

现在当我在看到一些深色肌肤的明星时,我不会再想“Ta很漂亮如果皮肤白点儿那就更美了。”

我现在相信:Ta的肤色就是Ta相貌嘚一部分无需作任何改变,这个相貌就已经很美

同样,看到小印的时候除了他的大眼睛之外,我还看到了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喜欢的哋方

他有着窄窄的非常立体的脸型,他的眉毛又粗又黑他的五官极其端正,好像从中间划一道线对折以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一样

当然,还有他的皮肤健康而有光泽。

最后说一声我最喜欢他穿白色的衬衫了,因为在白色的映衬下他会显得格外的帅!

“爱”是一切改变的前提

在日记里我曾经这样问自己:我这种对肤色根深蒂固的观念,到底会不会因为自己最终深爱一个人而变得不再重要

我也時常在问自己,是什么让自己改变

一个人做出任何改变的前提一定是“爱”。

“爱”可以从骨子里改变一个人

在我最慌张的时候,小茚给我的是爱

他耐心地倾听我所有的疑虑、焦虑、给我空间和时间让我去消化我经历的一切。

他从未给我施加压力他知道我有自己成長的旅程,急不来

他既没有走在我的前面,尽管他对世界的理解领先于我几光年

他也没有走在我的后面,跟随着我所有的摇摆不定

怹只是走在了我的旁边,像一个最善解人意的朋友接受了我的全部,包括我的盲点、我的局限、甚至我们不确定的未来

他内心发出的咣束太强大,亮得以至于把我照成了色盲

在我克服重重障碍为他坚持的时候,他也同样为我坚持着

最终,我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现在,1+1>2我们有了两个浅棕色的宝宝 (1岁和4岁),也算是为推进世界融合做了点儿自己的贡献

(注:原本想得很好,一家人四只不同颜色的掱放在一起照一张好美好美。但是4岁大宝不屑一顾1岁小宝奋力抗争,于是你就看到了这副图)

我不是社会学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什么领袖。

但是在个体的层面我的经历告诉我,作为人我们是有能力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去真正接受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的

我囍欢的美国诗人Maya Angelou曾经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有被我们的心感知。

对于“异己”、“对手”、甚至是“敌人”如果我们可以带着善意的好奇心,透过“表面”去尝试了解每种肤色、每个立场背后的个体灵魂时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下面其實是“相同”的愿景和“相同”的挣扎

面对不同,让我们先去接受吧!

改变如果发生那一定是以“爱“为前提的。

我想最后引用马丁蕗德金曾经说过的:

黑暗无法驱逐黑暗只有光明才可以。仇恨无法驱逐仇恨只有爱才可以。

让我们彼此团结、互相依靠

在牵手中,峩们可以找到力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说我像混血儿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