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藏药法肿瘤治疗方法

魏立新(藏药)_百度百科
魏立新(藏药)
魏立新,出生于山西盂县,199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魏立新(藏药)基本介绍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藏药学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现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民族医药和中药标准物质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评委,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药理学会高级会员,中科院兰州分院和青海省青联委员等。
魏立新(藏药)研究课题
2004年以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12项。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主持“藏药佐太、寒水石特色炮制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藏药桑蒂苷胶囊新药研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民族医药科学方法研究”(科技部重点专项)、“2010年版《中国药典》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国家药典委员会课题)、“藏茵陈注射液研制关键技术研究”(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牦牛骨明胶组合酶解新工艺研究”(中科学院、中组部“西部之光”项目)、“药用明胶胶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研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塞隆骨抗血小板胶原相关肽的合成及新药研究”(中国科学院创新重大项目子专题)、“藏药材印度獐牙菜引种栽培试验”、“藏茵陈注射液的中试工艺研究”等,并主持了国家民委和科技部“民族医药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传统)医药法》中民族医药部分的立法研究”等软科学课题研究。已发表文章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鉴定科研成果4项,主持制定国家药品标准27个。培养研究生17名,其中已毕业8名,在读9名;培养中科院、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名。
企业信用信息*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藏药25味肺病丸能识别肿瘤细胞吗?
藏药25味肺病丸能识别肿瘤细胞吗?
藏药25味肺病丸能识别肿瘤细胞吗?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93810
指导意见:你好,你所说的情况 一般来说藏药25味肺病丸不一定能识别肿瘤细胞
问肺病,怀疑是肿瘤贵院能治疗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
&&已帮助用户:170714
你好,早期争取手术,术后化疗,服用中药巩固疗效,仅手术切除局部病灶是无用的,应该采用中医动态疗法服用中药进行全面调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滋阴润肺,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
问二十五味肺病丸的功效与作用
专长:乙肝、传染科综合
&&已帮助用户:215824
病情分析:这药不准,还是按正规治疗吧.
问藏药五毒贴对肺病患者有害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冠心病 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68655
问题分析:这个可能就是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建议吃点中药试试,比如蓝芩,枇杷露
。。意见建议:也可以适当吃吃消炎药如阿奇霉素,阿莫西林,以清淡食物为主,饮食应以清淡口味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的食物
问肺病肿瘤术后保养,化疗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121177
意见建议:你好,肺癌术后需要进行预防性的化疗,应该注意加强营养,饮食应该易于消化、富有营养,如鱼汤、鸡汤等,坚决禁止吸烟。
问这里可以看肺病吗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和血栓栓塞综合征,动脉硬化,急性心功能不全,酒精性心肌病,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障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慢性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律失常
&&已帮助用户:1486
问题分析:您好,寻医问药网是一个咨询的平台,看病包括视触叩听,要4个结合以后再加上临床的辅助检查,不仅仅根据听能够确诊疾病,只能大致判断疾病的方向和可能的疾病。意见建议:建议如果想看肺部疾病咨询可以写出您的症状,让我们分析,如果想确诊,建议去当地正规的呼吸内科接受正规治疗。
问肺病转移颈部肿瘤可以用按摩器吗?
职称:医师
专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243490
指导意见:肿瘤的治疗最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最好,西医的手术,放化疗都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和后遗症,所以最好同时配合无毒抗癌绿色疗法中医中药,这样既可以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巩固病情;同时还可 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得肝癌多年,一直未找到好的治疗方法,求助!
我得结肠癌晚期了,每到发作,苦不堪言,求助!
肝区剧痛、消化道大出血、出血倾向
我得了肝癌,肝脏一直都在疼,差不多疼了半个月了,怎么治?
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饱胀感、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消化道出血
得肺癌多年,一直未找到好的治疗方法,求助!
按医嘱服药,并且在饮食上多注意,定期做身体检查...
手术治疗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也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补充维生素E、补充微量元素硒、少食肉类奶制品
医院检查得了肺癌,怎么办?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肿瘤科热门药品
抗肿瘤藏药:康力欣胶囊
发布时间: 22:15:17
& &导读:康力欣胶囊正是抗恶性肿瘤的纯植物药制剂,该制剂是在对藏医古方“辛根吉加拉”(包括藏诃子、藏木香等八味天然药物) 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取其抗癌活性成份而制成的抗恶性肿瘤制剂。
& & 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等 3大治疗方法为主,从中医药、民族医药及天然药物中寻找抗肿瘤药物,以增加治疗手段,成为征服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途径。康力欣胶囊是抗恶性肿瘤的纯植物药制剂,该制剂是在对藏医古方“辛根吉加拉”(包括藏诃子、藏木香等八味天然药物) 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取其抗癌活性成份而制成的抗恶性肿瘤制剂。康力欣胶囊是通过诱生体内干扰素,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使其坏死、缩小,而实现治疗作用的。具有“扶正祛邪,软坚散结”功能,拟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 & 康力欣胶囊能自动识别癌细胞,象导弹一样攻击癌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解决了长期困扰肿瘤界的靶向性问题。康力欣胶囊全部以藏药组方,富含抗癌活性成分,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与癌细胞膜表面的分子链有极强的亲和力。康力欣胶囊能被人体迅速吸收,其活性物质可以自动识别癌变组织并迅速集结,集中力量对癌细胞发动攻击,如同制导导弹一样自动寻找目标,破坏癌细胞的DNA和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杀死癌细胞。
& & 康力欣胶囊是基于藏族民间药方开发的新型中药复方剂。有关研究显示,康力欣胶囊在体外对多种恶性肿瘤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进行活性研究表明,康力欣胶囊能延长癌性腹小鼠的生存期。
& & 研究还发现,在癌性腹水小鼠接受康欣胶囊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也无动物死亡。此外,相比氟脲嘧啶而言,康力欣胶囊的抗肿瘤活性相对较低,但有毒性小不良反应轻的优点。在康力欣的处方中,阿魏、九香虫、大黄、姜黄、冬虫夏草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恶性肿瘤常导致或有免疫功能障碍并诱发疼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康力欣胶囊中的冬虫夏草、姜黄、大黄、阿魏等中药就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有望使异常的免疫功能重新恢复衡;另外,康力欣胶囊处方中的丁香和木香具有理气止痛之效,有利于缓解肿瘤患者疼痛。
& & 康力欣胶囊和其他抗肿瘤藏药不同,一般抗肿瘤藏药都是以斑蝥为主,治病机理主要是以毒攻毒。众所周知,斑蝥有剧毒,传说一只斑蝥能毒死九头牛,因此,服用斑蝥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所损伤,肿瘤患者应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慎重选用。康力欣胶囊的组方不同于他们,阿魏是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植物,冬虫夏草是名贵中药材,一公斤大约3万元左右,而康力欣胶囊一疗程则需用冬虫夏草20g,康力欣胶囊的疗效和价值大家可想而知。
更多肿瘤新药推荐问题,请点击→
本栏目热点文章TOP10:
相关文章:
广州九生元药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备案号:
客户服务热线:&400-693-1193&&&&&020-&& 7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6号汇隆大厦602室&
九生元新特药房(药师在线)
您好!如有疑问,欢迎点击下面在线“立即咨询”,全国免费客服热线:400-693-1193。
药师在线服务
8:00-21:00
请扫描微信平台藏药文化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内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其历史悠久、理论完整、用药考究、疗效独特,故位居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药学之首。
藏药文化藏药起源
举世无双、雄伟壮观的,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自喀喇昆仑山,东至横断山脉,幅员辽阔,地势高亢,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复杂的地理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许许多多耐寒、抗缺氧、生物活性高的药材。青藏高原是藏医学发生、发展的摇篮,几千年来,为藏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的繁衍生息、生产活动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藏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1300余年,而其真正的起源则要追说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史前年代。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藏族同胞便已懂得初步的医药道理,发现有些植物、动物和矿物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譬如:酥油可以止血,能治疗烧伤、烫伤,青稞酒舒经通络、活血散瘀,柏树枝叶、艾蒿烟熏防治瘟疫等方法。这些经验通过言传口授世代相传,必是传少漏多,甚至以讹传讹。 公元四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六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历算;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八世纪,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赤松德赞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宇妥·元丹贡布、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谢布、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宇妥·元丹贡布最为有名。
直至公元八世纪《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珍》等一系列藏医药著作的相继问世,才标志着藏医药开始进入有文字记载的系统发展时期。
藏药文化藏医始祖
藏传佛教和藏医始祖宇妥.元旦贡布对藏医药的发展具有不可泯灭的贡献。在富有神秘色彩的藏传佛教中,几乎每位高僧活佛都深谙藏医药学,藏区许多神秘庄严的寺院都建有“曼巴扎仓”——医药学院,神圣的佛经楼中珍藏着大量的医药学著述。藏医药在这种佛教寺院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通过严格的师徒传承被完好地保留继承下来,避免了由于战争、动乱、历史更迭等浩劫造成珍贵的民族民间医药玉石俱焚,毁于一旦。正是这种局部的封闭维护了其独特的深度和完整。例如;五世达赖时期由格鲁派曼巴扎仓(医药学院)研制的名贵藏药“然那桑培”(七十味珍珠丸)就是靠师徒相传而得以延续至今,并以它的疗效而久负盛名。宇妥.元旦贡布公元八世纪出生在一个御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医。他勤奋好学,十岁时在医术方面就崭露头角。当时吐蕃最高统治者赞普闻其名后特意召请他入宫与当时西藏的名医进行辩论。小宇妥在这些名家面前毫不胆怯,滔滔雄辩,结果大获全胜。从此,他声名远播并成为王子的御医。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学理论,他又多次赴天竺、尼泊尔、内陆,广投名医,四处游历。他一边到各地行医治病、传授医术,把学到的医学理论用于实践,一边广泛搜集民间验方。四十五岁时,他开始著书立说。他以吐蕃医学为基础,归纳总结前人的医疗经验并借鉴吸收汉地、天竺、印度等相临民族医学的精粹,花费十年心血,终于撰成名传千古的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该书记载药物1002种,并分为珍宝、土、石、树、汁液精华、湿生草、旱生草、动物等八大类,提出药物的性味源于五大(土、水、火、风、空)和六味、八性、十七效的理论,这是一部相当于《黄帝内经》的经典著作,它奠定了藏医药学的基础,其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是研习藏医药学的必读书目。宇妥.元旦贡布为藏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深受藏族人民的尊敬,被誉为“罕见的圣人”、“医圣”,并成为后世藏医药研究者的楷模。
藏药文化独立医学体系
藏医药通过长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博采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阿拉伯医学之长,逐步积累、完善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早在2000多年前在藏族人民开始于高原雪域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逐步掌握一些食物的医药性能,早期的药物如酒糟、热酥油止血和治外伤等等,都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的,这是药物知识的积累过程。在此基础上,公元8世纪,藏医鼻祖宇妥·云登贡布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时,广泛吸取和借鉴了当时中医、古阿拉伯医和印度医的发展成果,编著了较为完整的藏医藏药理论巨著《四部医典》。人们或许无法想象,藏医早在公元八世纪就揭开了人体胚胎学的奥秘,在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药理学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藏医药是融古代哲学、天文历算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于一炉,并同藏传佛教紧密结合的人文医学,这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医学领域的反映。
藏医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藏药产自号称地球四大超纯净地区之一的青藏高原,所用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同类药物,具有独特疗效;而且藏药材几乎没有污染,不会产生药源性疾病,符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崇尚天然药物的时尚。青藏高原共有2000多种植物,159种动物和80多种矿物可入药,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医药都难以比拟的。
藏医认为,一切药物都来自五源,即土、水、火、风、空。土为药物生长的依靠和根本;水为药物生长所必需并使其潮湿;火为药物生长之热能;风是药物活动和运行的动力;空为药物生长发育所必需之空间。而药物的六味,即甘、酸、苦、辛、咸、涩,也来自这五源的不同结合。
传统藏药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运动系统、皮肤疾病方面有着奇特功效。但千百年来,制药方式一直处于手工阶段,剂型陈旧。如今,藏药企业已发展到几十家,这些企业借助先进的制药工艺,使传统的藏药以全新的剂型、品种走出雪域高原,走向海内外,仅云南香格里拉藏药厂就能够生产近100多个藏药品种,有多个品种被选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国家医疗保险用药目录。藏医药以其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和诊疗风格,丰富的成药方剂和药品品种,独到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纯正性,卓然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关注。
藏药文化《四部医典》简介
公元8世纪末,藏区名医宇妥.宁玛元丹贡布各处游学,广泛吸收前人的经验,并经过20多年的实践,著成了藏医学的奠基之作《四部医典》。
全书共156章,由四部分构成:总则医典6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论说医典31章,主要介绍人体解剖构造、疾病发生的原因,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秘诀医典92章,主要介绍诊断方法(如尿诊、脉诊),各种方剂的配合及其功用、用途以及外治疗法等等。这部医典涉及藏医基础理论、生理解剖、诊断、临床各科、治疗原则、方剂药物和预防等内容。《四部医典》充分反映了藏医学是一个独特的医学体系,是藏族人民在与疾病进行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参考了其它民族、其它地区的医疗经验所做的总结,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藏药文化藏医学派别
公元14世纪中叶,藏医学出现了以南派和北派为主要代表的不同学派,北派主要生活在北方高原地带,对常见病如风湿证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应用温热药物,艾灸及放血疗法。南方学派的出现较北派略晚一些,由于地处亚热带地区,善用草药。
千百年来,藏医学广泛吸取汉族医学和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民族医药学的精华,对某些疾病有独特见解和疗效,使其在祖国民族之林独树一帜,同其他民族医学一样是祖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
藏药文化藏医药和藏传佛教
千百年来,藏医藏药和藏传佛都一直紧密出联系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医学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受到专门传授医药学知识的“曼巴扎仓”(藏医学院)。藏传佛教的高僧活佛一般对藏医药学也有着很深的造诣,藏医药浓厚的宗教色彩实际上体现了藏医药学与藏族天文历算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包含了心理疗法,暗示疗法等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内容。藏医药学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门古老师新兴的民族医学,其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远非宗教色彩所包容的。藏医药学亦是一门极其严谨科学的医学体系。
藏药文化香格里拉藏药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神奇、神秘的天堂圣境----香格里拉便属于这个吉祥如意的地方。香格里拉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滇西北青藏高原东部藏区,东经90°35□~100°19□,北纬26°52□~26°16□。北与西藏昌都地区相连,东与四川甘孜州和凉山州接壤,南与丽江地区相邻,西与怒江州山水相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中上游,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380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地区。境内的梅里雪山被称为“药王山”,山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藏区药物在高寒、缺氧、紫外线光照时间长等特殊环境下生长、生存,具有独特、超常、持久的生命力。在海拔2500米—5000米一带的高山、裸岩、灌木地带生长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藏区延龄草、胡黄莲、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白花龙胆、诃子、余甘子、巴夏嘎、无茎芥、西藏棱子、藏茜草等,藏药材生长在纯净无污染的雪域高原,藏药剂全部采用100%的纯天然名贵藏药材精制而成。
以香格里拉藏区的社会背景和地形地貌作为蓝本,耸峙的雪峰白雪皑皑,冰川、峡谷、草荀、森林、蓝天、湖泊,迷人的草原牛羊成群,构筑的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久、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这就是美丽的香格里拉,人类向往的香格里拉,世界的香格里拉,中国云南西北部的雪域高原。香格里拉藏药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亦为藏医药发展史上的一部分,藏药事业在解放后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有了长足发展。成立于1995年的云南香格里拉藏药集团(前身为云南迪庆香格里拉藏药有限责任公司,后更名),立足于藏药的研制和营销。公司拥有众多资深本土藏医专家,国家级藏医药专家向处称江初,藏医主任药师白玛仁曾:藏药副主任医师仁争。那杰·鲁茸次称,并由活佛藏医主任医师洛嘎·仁波切(活佛)出任总经理,亲自监制,保证藏医药的本源及原创,保证藏药的一流品质。公司拥有全国投资最大的藏药厂,也是云南省唯一的按GMP标准建成的藏药厂,且在玉溪、曲靖、迪庆等地建立了拥有数千亩专业藏药材种植基地,业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在国家、省市州领导的关怀下,在藏药集团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下,一定会让最好的香格里拉藏药走出藏区,带着美好的健康祝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企业信用信息藏医藏药_百度百科
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
藏医藏药历史概述
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
雪莲:藏医藏药上作为药物已年代久远
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
历史记载藏医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他对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鼻祖宇妥(708-833年)集古代藏医之大成,吸收四方医学的精华,编著了《》该巨著是80幅唐卡的最早来源。公元8世纪初,吐蕃王朝侍医比,编绘《尸体图鉴》26章。《尸体分布图》、《活体及尸体测量》等藏医腹腔图画见于许多藏医历史典籍。公元1730年圆满完成了《系列挂图》79幅唐卡画图的绘制。史籍记载,唐卡画图是为了使四部医典通俗易懂,从学识渊博者到初学的童龄均能理解,犹如一颗掌上透明珠宝,一目了然。
藏医80幅唐卡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璀璨明珠,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1998年由强巴赤来教授担任主编,编写了藏、汉、英《四部医典80幅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著作,作为注解的小圆圈图表5000多幅,为系列挂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藏医藏药经典概述
据《玉妥.云登传》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
,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等等原始简单的办法。 公元四世纪,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六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七世纪,,带来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八世纪,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玉妥.云登、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云登贡布最为有名。
玉妥.云登贡布(708~835年)是吐蕃王朝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曾担任过赞普的御医,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走遍西藏各地,广泛搜集和研究民间医方,总结民间医药经验,还多次赴内地以及印度、等地,拜中外名医为师,曾邀请著名中医学家东松(即)、印度医学家新提嘎瓦、尼泊尔医学家达玛锡拉、医学家库雅巴等来藏研讨学术。他结合中外医学成果,编著了三十多部医学论著从而形成了藏医的一整套体系。
从此,藏医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藏医藏药古代文献守收载情况
藏族是分布于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藏族医药学的文字记载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六种:
(一)《敦煌本藏医残卷》(公元8世纪)收载53方133味药;现能考证的127味中动物药66味(占52%),植物药51味(占40%),矿物药12味(占18%)。
(二)《月王药诊》(多认为是公元8世纪中叶),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翻译。收载药物329种,其中植物药212种,约占65%,大半为高山植物,绝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三)《》(12世纪),宇陀·元丹著。收载药物1002种,其中第2部第20章药物性能390种,收载方剂400个。
(四)《蓝琉璃》,()著。收载药物1400种。
(五)《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著。收载药物2294种,其中植物药1006种,动物药448种,矿物药840种。
(六)《正确认药图鉴》,绛久多杰(18世纪后叶)著。图文并芪,收载药物580多种。
藏医藏药现代藏药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藏族自治州调查,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十字花科和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和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属、、和等药用植物。例如,是一味重要的藏药,分布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札)的种除、之外,尚有 、、,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长穗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
藏医藏药藏药
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藏医藏药藏药《月王药诊》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 、、耳草、、、、、、、、蓝石草、、、樟牙菜、、、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藏医藏药《晶珠本草》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
藏医藏药藏药厂
藏药,为旗下品牌。
仙露藏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企业;
仙露藏药为全国现代成品藏药最大的市场占有者之一;
仙露藏药研发生产的30余种产品已稳居国内同行业的首位;
藏药获著名商标荣誉
藏药(藏药厂)位于西藏内,是一家集开发、研制、生产为一体的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 仙露藏药(昌都藏药厂)沿革最早为1957年,其前身为昌都藏医院藏药厂,由地区人民医院藏医科发展而来。在2002年,药厂通过国家GMP认证。2003年,仙露商标被评为自治区著名商标。国家领导人、十世班禅大师曾到访指导。 据报道,仙露藏药依然保留和传承诸如“佐苔”、“黄金煅炭”、“水银煅炭”的多项生产工艺,每次生产完一批成药时,还需要进佛堂,念经供奉。正因以上这些具有深远文化历史的工序,藏药(昌都藏药厂)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企业。
藏医藏药藏药的用要规范
目前,藏药已制定了统一的用药规范,即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6省区合编的《藏药标准》,共收载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 藏药资源丰富,分布在藏胞居住的广大地区,并为很多藏医药文献所收录。
藏医藏药藏医药与内地的交流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内地与西藏的交流日趋频繁。其中西藏发达的旅游业为藏医学的传播创造了外部环境,藏医学神秘而又渊源的历史被更多的人熟知,的修建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这个大背景下,藏医药与内地交流日趋完善。
藏医师之间的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西藏地区一些知名的藏医、藏药逐渐被内地百姓所了解,例如:(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格桑旺堆(藏医药学会研究员)、(中国西藏藏医药学会研究员)、(中国西藏藏医药学会理事);一些藏药厂、藏医院也逐渐被内地百姓尊崇,例如藏药、金诃藏药、神水藏药、甘露藏药,西藏藏医院、、西藏自治区医院等等。藏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便地位日趋重要,前国家副总理便欣然给西藏昌都藏药厂题词:“藏药、雪域瑰宝,济世救人、奉献人类”。
李岚清副总理题词
李岚清副总理为藏药厂题词
李岚清副总理为藏药厂题词
但由于西藏地处高原高寒地区,内地百姓想要了解藏医药仍存在种种不便;同时,藏药企业的品牌树立也面临诸多挑战。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藏文化、藏医学的传播找到了最便捷的途径。从此,内地百姓可以借助互联网共享藏医药的经典。
藏医藏药藏药资源与分布
藏医藏药藏药资源
藏药主要分布于。这里具有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种类,从藏东南的到藏北茫茫无际的草原,依次分布着能
活血养血的藏药-藏红花
反映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种类,据资料记载藏区种类达6144种,居于全国第四位。有史以来,藏区就是我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据初步统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千种以上,其中、、三七、天麻、灵芝等为畅销国内外的名贵药材;、、、八角莲、、、等为一类有开发潜力的抗癌药用植物。此外,还有传统中药砂仁、钩藤、、丹皮、、重楼、、桃仁、黄连、、、、、党参、、、三颗针、、五昧子等各类药材。
藏医藏药藏药分布
藏药的植物种类虽然很多,但各种植物都适应于不同,因而分布也不一样。例如森林植被主要是,分布于高原的东部和东南部;灌丛植被主要有三种: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针叶灌丛;高原具有面积大垂直分布高的特点,在高原东南部其下限为针叶
林和高寒灌丛林,上限为高山垫状植被,垂直分布高度在米;在以北至以南呈连续的大面积分布,海拔在米;高山垫状植被介于高寒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植被之间。植物体矮小,呈半球形或坐垫状、匍匐状。垫状植被既是高山严酷的水热条件、辐射和强风等对植物生长抑制的结果,同时又反映了植物经历高寒严酷生态环境长期自然选择演化的适应性。垫状植被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0℃左右,最暖的7月均温在4~5℃,夜间仍低于0℃,昼夜差可达20℃,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水热条件低温干旱;还有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本类型分布在高山垫状植被之上,带之下,广布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具有显著的特征。其分布高度取决于各山峰的冰川和的高低,自北而南逐渐抬升,祁连山在3800米以上,巴颜喀拉山在4700米以上,冈底斯山则在5800米以上。高山流石滩是由于强烈的寒冻与,岩石不断崩裂,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所形成。在碎石间隙聚积了细质砂粒,为的生长发育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只有那些与严酷冰雪和强劲疾风作顽强斗争的植物才能获得特殊的生存条件而定居下来。这种植被是高原隆起的产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却是征服高山的。这类植物几乎全部都是藏药。  虽然藏区植物种类繁多,不少为特有或一横断山系特有,但因长期处于封闭未开发的自然状态,除藏医藏药及部分药用植物资源外,绝大多数植物资源基本上未得到开发利用。总之,藏区各类植物资源丰富,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资源,将使植物资源的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为振兴藏族经济服务。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中国藏医藏药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肿瘤治疗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