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打矮壮素和多效唑的区别可以增产吗?

中药材麦冬主产区滥用植物激素 严重危害土壤
核心提示:  ▲ 在四川省三台县,种植麦冬的农户为了提高产量滥用植物激素。打过药的麦冬田如同下了雪,未打药的麦
  ▲ 在四川省三台县,种植麦冬的农户为了提高产量滥用植物激素。打过药的麦冬田如同下了雪,未打药的麦冬一片绿油油,两者对比强烈。
  ▲ 麦冬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除了入药、提取制成中药注射液,还有不少人拿来日常泡茶喝。
    视频:实拍四川三台县农民超量喷洒多效唑
  麦冬是大家耳熟的一种中药,它被认为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除了入药、提取制成中药注射液,还有不少人来日常泡茶喝。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是全国麦冬的主产区,这里的麦冬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干麦冬7000多吨,产量占到全国60%,其产品“涪城麦冬”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三台麦冬如此高产,得益于其在种植期间大量喷洒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
  2014年10月,记者两次奔赴三台县麦冬种植区,目睹了农民超大剂量使用多效唑的场景,其“壮观”程度令人震惊。
  三台县麦冬打植物激素触目惊心
  “我买4件,两件环光,一件矮脚虎,一件军农。”进店的农民对店主说。
  10月9日上午,在四川省三台县花园镇上的一家农药经销店里,记者看到堆着十多排高高的箱子,农民进店询价、搬箱、付款运走,看起来就像购买一箱箱的果汁那样自然。
  实际上,他们购买的是农药“多效唑”,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麦冬上使用可以抑制麦冬叶片的生长,促进地下果实生长。
  农民所称的“一件”即一箱,一箱有10包,每包为1公斤,不同品牌的多效唑,每箱售价为元不等。记者询问后得知,这位购买了4件的农民共种了2亩多麦冬,“今年种少了。”在经历了去年的跌价后,今年麦冬收购价看涨。
  ▲ 经销店里堆着各种品牌的多效唑。
  随后,又有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农民来到店里,因为是帮几个亲戚代买,他一口气购买了不同品牌的共11件多效唑。很多农民会将不同品牌的多效唑对比或掺着使用。
  “早上到现在,卖了6000多块钱了,有30多件了吧。”店主告诉记者,而这时是上午10点。实际上,多效唑半个月前就开卖了,销售高峰期已经过去。“上次进了几吨,很快就卖完了。”
  对于这桩生意,店主非常满意,“销量很稳,每家每户都要打药,他家要是没打,就只能收200斤(编者注:指干货),别人打了就多收一倍,对比很明显的。”店主说。
  “这个必须买!没钱,借钱都要买!我们也可以赊账的。”坐在门口计账收钱的老爷子补充强调。
  记者还走访了镇上其它几家农药经销店,看到店里均堆着一排排不同品牌的多效唑,不管是店里还是农民,对于成箱购买多效唑早已视为平常。
  喷洒多效唑的农田如下雪
  实际上,三台县麦冬种植中使用多效唑历史悠久。一位知情者称,十多年前,农技站一位技术人员偶然发现使用多效唑可以让麦冬增产,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该做法迅速推广,而多效唑的使用量也是逐年增长,从最初的每亩一两公斤,演变到如今的每亩10到15公斤。
  10月中旬,田里的麦冬已长到约10公分高,麦冬地下部分开始结果,这10多天被当地农民认为是最适合打药的时节。10月19日,记者沿着花园镇去绵阳市的公路一带,走访调查了永明镇、花园镇和老马乡,这三个乡镇是三台县麦冬的主要产区,总种植面积占到全县三分之一左右。所到之处,见到不少农民正在打药,打过药的麦冬田在阳光照射下一片白茫茫,如同下了雪。而未打药的麦冬一片绿油油,两者对比极为强烈。
  在永明镇光明二村,一位农妇背着喷雾器正在田里打药,在换药的间隙,她告诉记者,她共有3亩地,共买了6件,每亩地打了2件。
  ▲农民正在喷洒多效唑
  ▲ 打药时节,田埂上放着整箱多效唑。
  每种品牌多效唑产品包装上,使用方法一般都注明“稀释倍液”(使用对象为水稻秧田或油菜),但这些提示对农民无效,农民在给麦冬打药时浓度都非常高。
  在永明四村,一位50多岁的农民也正在打药,田埂上同样放着两箱多效唑。他告诉记者,“打少了不行,压不住苗,长势很猛,下面的根不长,我们要让它往下面长。”
  当记者问,打这么多药是否划算时,他告诉记者:“要不了多少钱,打一亩400多块,一亩毛收入有2万多。”
  当地一位李姓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三台县农民使用多效唑极为普遍,很少有农户不使用多效唑的。根据他的估算,大概有80%以上的农户每亩会打10公斤左右,还有一些农户会打10-15公斤,极少数农户会打15公斤以上。
  实际上,没有人知道使用这么多多效唑是否真的有意义,因为相比于其收入,农民不会去尝试减量,这是一种“冒险”。
  使用多效唑的好处太明显,据农户反映,每亩麦冬可以因此增产一倍左右,即多增收200公斤干果,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毛利可增收约1万元,除去肥料、各种农药、人工成本等,每亩仍可至少增收5000元以上。不打药的麦冬虽然收购价要高一些,但综合计算仍然比不上打药。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三台县,全国其它麦冬主产区如湖北襄樊、浙江宁波等地也有普遍使用多效唑的现象,只不过其用量没有三台这么惊人。
  多效唑使用量超推荐150倍
  当记者把三台县在麦冬上喷洒多效唑的情况告诉前全国植物生长物质协会理事长、沈阳化工研究院研究员陈虎宝时,做了一辈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陈虎宝也感觉不可思议。
  陈虎宝告诉记者,多效唑可以抑制植物中赤霉素生物合成,促进作物矮化分蘖,进而增产,在水稻、油菜上都有成功应用,但其用量远远没有这么大,“比如水稻上的用量,一般控制在300个PPM左右(编者注:PPM即百万分之一,是常用溶液浓度单位)。”
  按照300个PPM的超高用量计算,一亩地大约用到15克原药,按照产品中15%的有效成分计算,约为100克粉剂,而三台县麦冬则以公斤计算,每亩15公斤的用量相当于推荐量的150倍左右了。
  陈虎宝表示,不同植物对多效唑反应是不一样的,麦冬上能够喷洒如此大量的多效唑,或许是麦冬对多效唑极为耐受。
  陈虎宝提醒记者,如此大量使用多效唑,其造成的药物残留对同一块地上的其它作物有强烈抑制作用。而在采访中,记者已经了解到,在种过麦冬的田里,第二年玉米长得很不好,以至于还要用农药920(即赤霉素)来促生长。
  “玉米算忍耐度高的,那个土壤里,肯定种不了小麦、西红柿,这两样最敏感。”陈虎宝说。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研发人员则告诉记者,在麦冬上如此滥用多效唑,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应视为一种“耻辱”,“我们研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初衷不是这样的,这样会败坏我们行业的名声。”
  政府公开发文默认大量使用
  一边是多效唑的超量使用,另一边是麦冬作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关系到上万农民的收入。如何处理多效唑的使用问题,一直是三台县头痛的事。
  记者获得一份名为《“涪城麦冬”产区规范化使用“多效唑”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该文件由三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日印发,其中第八条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规定,涪城麦冬每亩施用有效成分15%的多效唑最多不得超过3公斤。
  记者查询到,这份国标为《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GB/T )》,是一份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推荐标准,起草单位为绵阳市标准化协会、三台县麦冬产业协会。
  ▲ 政府也已经意识到多效唑滥用问题。
  根据这一标准,三台县政府默认农民可以每亩使用不超过3公斤的多效唑。不过,一位多效唑厂家的总工程师告诉记者,3公斤的用量也是非常惊人的,更重要的是,这一标准是由质检总局发布的,而农药的使用由农业部进行管理,所以其中对农药用量的规定是无效的。
  该总工程师表示,不管哪个厂家,多效唑只在一些大宗作物如稻谷、小麦、油菜上进行了登记,并没有在麦冬上登记,“理论上来说,目前在麦冬上使用多效唑都是不合法的,不光多效唑不合法,使用其它农药也不合法。”
  很多农药在小作物上没有登记是国内的一个普遍现象。该总工程师介绍说,其原因在于登记费用太高,比如登记要花2年时间做田间试验,费用在30-40万元,但其市场又小,企业不划算,也就没有动力。
  上述研究人员则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登记就不应该使用,退一步说,也应该参照其它作物标准来用,再退一步,即使有特殊情况,比如作物特别耐受,也应该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像麦冬这样滥用是不可接受的。
  不过,即使政府默许了每亩3公斤的用量,农民也并不“领情”。在采访中,经销商直接对记者说,“上个月去了农业局,今年他们要农民减量,但农民不会理这个,农民只管收入,如果没有达到产量,谁给他赔?”
  在永和村,一位农民则告诉记者,“政府控制不了”,记者问政府有没有下来检查,他答道,“没得,检查了也没办法。”
  滥用多效唑残留严重
  如果以2万亩的种植面积,每亩10公斤的用量计算,也就是说,每年会有200吨的多效唑产品喷洒在三台县的土地上,而这一行为已持续至少十年。
  据陈虎宝介绍,大量使用多效唑后,植物吸收不了的成分一般都会被土壤吸附。由于三台县麦冬种植区沿涪江流域分布,两岸多为沙地,有一部分多效唑成分也会残留到地下水中。不过,记者询问了三台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没有相关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数据。
  目前能查询到的少量研究显示,滥用多效唑后,其在麦冬上残留严重,对麦冬品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华中科技大学兰宏昌2010年发表的一篇硕士论文称,在实验中使用有效成分0.84克每平米(相当于每亩500克有效成分,或15%多效唑3.33公斤)的用量,其残留量仍然为5.94PPM,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规定,多效唑允许在稻谷、小麦中的残留为0.5PPM。
  前述研发人员表示,虽然麦冬不会像稻谷、小麦那样日常食用,但考虑到麦冬作为一种药材,特别是作为一些中药注射剂的原料,其农药残留标准理应比经口的食物更严格。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陶诗顺教授2014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有效成分的影响》的文章显示,以四川绵阳涪麦冬为材料,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多效唑处理,结果显示,与对照(不施用多效唑)相比,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黄酮和总皂苷含量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部分多效唑处理与对照差异明显。大部分多效唑处理麦冬块根的多糖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也较对照有明显降低。其结论是“可以初步认为,多效唑处理对麦冬块根品种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记者也发函给三台县农业局, 要求其提供本地麦冬产品中多效唑残留检测情况,不过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应。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都是低毒的,麦冬上滥用多效唑,不在于其残留量和对麦冬品质的影响,首先在于这是一种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其它的行为,是严重违背行业规范的。”业内人士表示。■(文/记者 洪广玉)
  原文地址:/a/lanmu/redian/.html膨大素和多效唑同时施用对麦冬有影响吗_百度知道中华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华园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园林网联系。
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
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 客服电话:2多效唑可以和叶面肥及杀菌剂一起喷吗?_百度知道中后期慎用多效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专家实验资料介绍,分期施药试验表明,三叶至五叶期为适宜施用期,尤以三叶期增产效果最佳。浓度相同,施药时期不同,结果相差很大。同样用150ppM药液,浸种处理比对照减产7.43%,三叶期喷施增产8.43%,五叶期增产6.40%,拔节期与对照产量持平。三叶期至五叶期采用低浓度喷施,既可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培养多蘖壮苗,又可适当降低株高,改善株型,能较好地发挥多效唑的调控增产功能。但在使用浓度过大时,可能引起小麦包颈、抽穗困难等问题。若迟至拔节及以后施用,会增多后期无效分蘖,对上部节间乃至麦穗起抑制作用,并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纵向生长,促进横向生长的功能。在小麦上应用,主要作为生长抑制剂,用以控制株高度,减轻倒伏。在山西晋南地区,今年小麦群体过大,为了防倒伏麦田普遍喷施了多效唑。近来笔者走访时发现,不少农户看到仍在旺长的小麦,出于对群体过大麦田倒伏的担心,仍提出要对麦田进行二次喷施。那么,小麦起身后,麦田还能不能再次喷施呢?据专家实验资料介绍,分期施药试验表明,三叶至五叶期为适宜施用期,尤以三叶期增产效果最佳。浓度相同,施药时期不同,结果相差很大。同样用150ppM药液,浸种处理比对照减产7.43%,三叶期喷施增产8.43%,五叶期增产6.40%,拔节期与对照产量持平。三叶期至五叶期采用低浓度喷施,既可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培养多蘖壮苗,又可适当降低株高,改善株型,能较好地发挥多效唑的调控增产功能。但在使用浓度过大时,可能引起小麦包颈、抽穗困难等问题。若迟至拔节及以后施用,会增多后期无效分蘖,对上部节间乃至麦穗起抑制作用,并推迟抽穗、开花和成熟,造成一定程度贪青晚熟,降低千粒重。可见,多效唑施用的时间性很强,必须在三叶至五叶期施用,切忌延迟使用,更不要进行二次喷施。山西稷山县稷峰镇马家巷农技站马芳骥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nbsp&&nbsp&&nbs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效唑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