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第二医院预约挂号曾副院长

泉州7岁以下儿童本月可到卫生院免费接种疫苗
时间: 10:52:05
来源:海峡都市报
访问次数: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4月16日讯(记者 陈丽娟)本月起,泉州在全市范围内提供11种疫苗,供宝宝们免费接种。家长们可拿出宝宝的接种证仔细核对,有漏种的及时补种。这是记者从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的。
本次查漏补种的接种对象为全市范围内日~日出生,未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接种的儿童,包括泉州本地户籍或非泉州户籍儿童。家长们可带孩子到现居住地所在乡镇卫生院(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或到当地县(市、区)卫生局指定的临时接种点接种。
泉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政府免费为公民提供的,公民应该按照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主要对象为7岁以下儿童,目前在泉州市免费接种的疫苗共11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2种疫苗,一种为麻风,一种为麻腮或麻风腮)、A群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C群流脑疫苗、白破疫苗。
按时接种完这些疫苗,可相应预防12种传染病,具体为:结核病、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乙型肝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专家指出,由于按规定应接种的疫苗种类和针次都比较多。但因一些情况,部分宝宝可能漏种某些疫苗,如家长疏忽;因家长工作、生活地点迁移;因接种证丢失记不清接种过程;在预定的时间内宝宝出现头疼脑热等不宜接种的特殊情况等。
相关报道&&&
漏打疫苗 本月补种
如果宝宝错过了疫苗接种,不要着急,本月,我市在全市范围开展以含麻疹成分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主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卫生部门为全市7岁以下儿童(包括流动人口儿童)免费提供了11种疫苗的接种服务,以预防12种传染病。
哪些宝宝本次需要接种疫苗?
本次接种对象为全市范围内日~日出生未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接种的儿童,包括泉州本地户籍或非泉州户籍儿童。家长们可带孩子到现居住地所在乡镇卫生院(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或当地县(市、区)卫生局指定的临时接种点接种疫苗。
如何判断疫苗接种完成与否?
家长朋友们可以根据各种疫苗在相应年龄段应种的针次数判断宝宝是否按时完成接种。
卡介苗:出生时应接种1针次,4周及4周岁以上儿童不再补种。
乙肝疫苗: 6月龄以上儿童应完成3针次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小麻糖丸):4月龄以上儿童应完成3针次接种;4周岁以上应完成4针次。
百白破疫苗:5月龄以上儿童应完成3针次接种;18月龄以上儿童应完成4针次。
含麻疹成分疫苗(包括麻疹、麻风、麻腮、麻风腮疫苗):8月龄以上应完成接种1针次;18月龄以上应完成2针次。
乙脑疫苗:8月龄以上应完成1针次接种;2周岁以上应完成2针次。
A群流脑疫苗:6月龄以上应完成接种1针,18月龄内应该完成2针次接种。
减毒甲肝活疫苗:日以后出生儿童18月龄以上应完成1针次接种。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以上应完成1针接种,6周岁以上应完成2针次。
白破疫苗:6周岁以上应完成1针次接种。
如果接种证丢失,可到孩子平时接种疫苗的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询接种记录。如果您家的宝宝未接受摸底调查,家长可以到当地村卫生所或预防接种门诊咨询。 (陈炜卿 陈雅红)
@2009 localhost. 版权所有• 泉州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今年全部开展预约诊疗
时间: 18:08:03
来源:东南早报
访问次数: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医改工作会议和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将力争达到75%左右;实现全市电话、短信、网络预约诊疗服务“一号通”。
&&&&新农合 报销比例力争达75%
&&&&据悉,2012年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不低于290元/人,其中政府补助不低于240元/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还有望达到更高的筹资水平。
&&&&今年,新农合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的参合人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将力争达到75%左右。今年将加强新农合监管,规范运作、科学测算,督促有关县(市、区)调整报销比例,累计结余较高的地方进行二次补偿。市卫生局将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督查。
&&&&我市相关部门将按照省出台的部分医疗价格结构性调整方案,尽快对市、县级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据悉,我市将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逐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基层 再建738个村卫生所
&&&&据悉,2012年我市将再完成738个村卫生所建设任务,为100个边远缺医少药的行政村配备100名村医,力争实现行政村卫生所建设、村医配置覆盖率100%。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将延伸至村卫生所,实现新农合村卫生所门诊结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所将纳入新农合普通门诊定点范围,方便农村居民常见病就医。同时,完成30%的村卫生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改革工作,兑现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乡村医生人均每年补助达到8000元。
&&&&社区卫生服务方面,在鲤城、丰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社区医生进家庭”工作,建立全科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服务 医院开放预约诊疗
&&&&今年,将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三改二推一评议”活动,即“改善服务流程、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推行预约诊疗、节假日门诊,开展社会评议医院”。
&&&&据悉,各医院将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流程,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将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三级甲等综合医院80%的病房、其他三级医院60%的病房、二甲医院4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我市将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实现全市电话、短信、网络预约诊疗服务“一号通”,年底前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所有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
&&&&另外,将实施社会评议医院制度,组织对全市20家医院135个科室的群众满意度测评。
@2009 localhost. 版权所有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缘何频频遇冷?
时间: 10:44:04
来源:福建日报
访问次数:
编者的话:
  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不少家庭都存有备用药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家庭过期药品。
  近年来,我省各地相继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设置过期药品回收箱,但一直叫好不叫座。原因种种,如政策不配套,回收手续不够简化,缺乏激励机制等,药品生产企业、药店、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均不高。
  然而,妥善处置家庭过期药品,事关公众利益,不容忽视。过期药品含有化学成分、重金属,属重要环境污染源,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过期药品一旦被非法分子重新包装,二次流入市场,更是隐患重重。因此,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期化,不要把它拖成“老大难”。
  药店冷对药品回收
  近年来,各地开始探索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2008年起,福州市相继在165家定点药店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回收效果如何呢?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现状不容乐观。
  药店冷对药品回收
  镜头一:“回收成本高,还要补贴车费”
  时间:5月22日上午
  地点:鼓楼永寿堂医药商店
  记者拿着一袋过期药品走进该药店,表明有过期药品需要回收。店员表示,先做好实名登记,再将过期药品放在店里,等公司来统一处理。记者问,是否可以以旧换新或者折价?店员无奈地说:“我们回收完药品,放在箱子里,公司还要找专车,将药送到垃圾场统一销毁,这还得花上一笔钱。我们是义务回收,没有以旧换新或者折价。”
  记者了解到,这半年来,该药店回收到的过期药品不到一小箱。“回收要实名登记,还要到指定药店,大家都觉得实在不方便。我们回收得登记,公司要花车费,销毁前还要拍照,回收成本高,处理过程又麻烦,我自己家里的过期药品,都没拿过来。”这名店员说。
  镜头二:“自己在家处理就行,不用拿过来”
  时间:5月22日下午
  地点:井大路榕参医药连锁药店
  听说记者有过期药品需要回收,店员冷冷地说:“过期药品自己在家处理就行,不用拿过来。把口服液拆开倒掉,打开胶囊把粉末倒了,把药片剪开就好了,我们回收后也是这样处理的。”记者问:“我上网查询到过期药品的污染程度高于废电池,随意处理不是会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吗?”店员立即改口:“我们都是统一拿到公司去处理的。”
  离开前,记者看到一个印着“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制”字样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箱,静静地“躺”在不显眼的角落。
  镜头三:“个别时候有收,但现在不收”
  时间:5月22日下午
  地点:五四路健和堂医药商店
  “今年我们还没有做过期药品回收的活动。”店员说。记者表示:“我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看到贵店属于固定回收点。”“哦,去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我们这里放置回收箱,那一段时间有回收。一个月后,箱子收回去了,我们就不再回收过期药品了。”店员回答。
  记者还了解到,该店并没有长期开展药品回收活动,只在每年的“3?15”或者8月、9月等固定时段,他们会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回收换购活动。随后,记者又打电话随机采访了七八家定点回收药店,得到的回答与这家店几乎一致。
  缺乏扶持,回收一年不如一年
  据了解,2008年8月,福州市在省内率先在定点药店建立65个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统一设置回收箱,并要求定点回收药店建立严格的回收登记制度,实行专人负责、专册登记,妥善保管回收药品,最后统一销毁。2009年,又新增100个定点回收的药店,总量达到165家,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1个回收点。
  回收效果如何呢?记者了解到,2008年设立的65个回收点,第一年回收家庭过期失效药品309个品种、1381盒(瓶)、金额8688.5元,此后4年的数据没有统计。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称,回收效果不理想,呈逐年下滑趋势。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缘何遇冷?调查中,记者总结出三大原因。
  首先,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采访中,一些市民说,处理过期药品,找个垃圾箱随手一扔,肯定比去定点药店方便,且不说那些定点药店距离不近,他们有时还要承受店员的异样眼光,谁上药店不买药而是去交过期药品!如果过期药品可以折价或者换点生活用品,他们还是愿意跑一趟,可实际上药店并没有利益回馈。
  其次,药店和药企无利可图。一名定点药店老板告诉记者,2009年他决定参与定点回收,是为了提高门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并不能增加门店的经济效益,加上定点药店没有享受政策性优惠,所以现在他的热情不高。采访中,一些省内药企也表示,他们主要对库存的过期药品负责,对于家庭过期药品,没有义务回收。
  再次,缺乏政策和资金扶持。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说,过期药品的处理包括回收、销毁环节,本应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环保等部门共同来执行,可目前只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了部分职责。目前,对于过期药品回收及处理到底该归哪个部门管,政策不明确,也没有扶持资金。“以运送过期药品去焚烧销毁为例,每公斤产生2.7元运费,这还得从我们的日常经费中列支,政府没有专项拨款,更不要说让药店折价回收过期药品或者配发一些生活用品。”
  记者还获悉,针对过期药品,个别药企在福州举办过换药活动。如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每年换药仅限两个工作日(3月13日和8月13日),居民可拿着过期药品,到指定地点免费更换。不过,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因牵涉到经济利益,此类换药活动不可能普及化、常态化。
  破局很迫切,专家给出建议
  福州165家定点回收药店陷入尴尬,省内其他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窘境。
  近期,媒体相继曝出泉州、厦门等地的过期药品回收,陷入“认识有误区,居民不知情,企业不积极”境地。泉州国大药房连锁公司质管部经理黄艺花告诉记者,该公司从2011年6月开始回收药品,到当年12月共回收了2930盒药品;然而,2012年一整年只回收了2312盒。
  5月16日,沙县首次确定5家过期药品回收定点药店。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配套资金如何来、市民实惠如何回馈、药店积极性如何激励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如何让药品回收真正发挥作用?监管部门和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建议,针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政府应专门出台政策,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每个处理环节的职责,还要拨付配套资金,用于回馈市民及支付药品收集、运输、销毁的费用。他认为,“大药方”和“小药箱”是家庭过期药品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要限制医疗机构的开药量,鼓励药店探索大包装药品分拆零售的模式;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过期药品危害的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家庭过期药品的产生。
  福州大学法学院丁兆增教授呼吁,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纳入国家药品管理法范畴,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或制定专门的《药品回收法》,明确药品回收的责任主体、监督主体、奖惩细则等,使药品回收更具操作性。对乱丢过期药品的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药店若随意处置回收来的家庭过期药品,可处以暂扣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药企、药店或个人,可以“投放危险物质罪”予以刑事处罚。
  一些药学专家还表示,如果缺乏以旧换新实惠和折价优惠,以定点药店回收过期药品的方法并不理想,可将回收渠道从药店挪到社区和居民小区,争取每个居民小区设立一个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箱,由环卫部门定期上门收集,集中销毁。
  国外如何处理家庭过期药品
  美日&药商上门换药
  在美国,市民使用的药品刚过期,药品生产企业就会上门回收。客服人员上门提醒客户在何时买过什么药品,已经过了保质期。如果市民家里的过期药品没有用完,拆过的折价回收,没有拆封的则按照统一零售价的一定比例回收。这时,市民只要补足差额,就可以得到新药。
  在日本,药厂推销员上门推销药品时,先将药品免费放在客户家中,以后会每月登门拜访一次。主要是收取已经用过药的药费,同时免费更换过期的同类药品。
  英国&家庭少有库存药
  英国对药品的监管非常严格。过期药品一定要放进一个标有“过期药品”的垃圾袋,而且对玻璃瓶包装和塑料包装要区别对待。过期药品一定要分类处理,否则个人会有“不良记录”,和交通违章一样,影响到诚信度。所以,英国人绝对不愿因随意处置过期药品,而被烙上“不良记录”的印记。&  
  法国&设专门回收点
  法国每年都要处理大量药品垃圾。这项工作主要由制药企业出资负责,他们会在各个药店设立专门的药品垃圾回收点。法国药店里通常备有两种箱子,一种标有“可再利用药”字样,另一种则标有“待销毁”字样。过期但还可以再利用的药品送交有关部门,完全无用的过期药品则焚烧处理。
@2009 localhost. 版权所有谁为“活体移动血库”遮风雨? “熊猫人”的尴尬
时间: 14:31:57
来源:泉州好医生.泉州科普作家协会
访问次数: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3月27日讯(记者 林莉莉 董加固 吕波 文/图)今年3月,在一个叫“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QQ群里,讨论着一个令人悲愤的消息――福州闽侯县的4岁男孩李军军(化名)患白血病,血型是稀有的O型RH阴性血,治疗过程血源匮乏,缺血多日后不幸离世。
“为什么没有联系我们?”“如果我们知道的话,军军一定还有救!”这个2006年建立的稀有血型QQ群(下面简称泉州熊猫群),每年收到上百名稀有血型病人或家属的求助,几乎都能及时找到献血者。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RH阴性血源和适用人群的罕见性,泉州市各大医院及泉州中心血站,均无库存RH阴性血。有人需要用熊猫血,医院或血站都会建议他们直接联系这个熊猫群。
军军的不幸,以及7年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尴尬,让这群“熊猫们”意识到守望相助的重要,也让他们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让熊猫人更有效地利用熊猫血资源?政府或其他机构是否能提供帮助,让大家善用熊猫人的爱心,为这种互救和自救的爱心模式寻找一处遮风挡雨之地?
一个熊猫人的求血经历
“怎么这么倒霉?得了千分之一几率的淋巴癌,又遇上万分之一几率的熊猫血。”40岁的许先生,去年被诊断为股骨坏死,手术前又发现患有淋巴癌,化疗了6个疗程后,身体虚弱,严重贫血,验血时又发现是稀有的B型RH阴性血。
许先生的母亲一听说儿子是熊猫血,急得团团转。全家人抽血检查,许先生的4个妹妹中,有两个是熊猫血,可一个患有乙肝,一个怀孕待产,都不宜给哥哥献血。17岁的儿子也是熊猫血,但未满18周岁不能抽血。
“医生说,他们联系泉州中心血站,备血过程需要时间。”许先生的妻子陈女士等了两天,看着丈夫脸色苍白,她等不了了,直接到血站要血。
“可是血站也没有备血。”医生和血站的工作人员都建议陈女士,自己联系民间的熊猫群,找好心人紧急献血。
许先生的妹妹在网上搜到了“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加入群请求帮助。群主在群内发布求助消息,当天就有3个B型血的熊猫人赶到血站,给许先生献了800毫升血,解了燃眉之急。
“关乎生命的事情,怎么能等呢?我们只能主动去找,没想到还真的找到好心人。”许先生的妹妹说。
医院和血站没有库存血
与普通血液不同,熊猫血只能提供给同为RH阴性血型的临床患者,使用对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并且血液保质期为35天,不能长期保存,因此,泉州中心血站的RH阴性血库存量基本为零。
泉州中心血站负责为泉州各大医院提供临床用血,一旦医院提出需要RH阴性血,血站就临时通知登记在案的熊猫人来献血,靠的是一份550多名不同血型的熊猫人名单。
“熊猫血的血源,就在熊猫人身上,每个熊猫人就像一个‘活体移动血库’。”泉州市中心血站的血源科主任许艺斌说,献血一要看个人爱心,二要看现实条件,有人是电话打不通,有人是出差在外赶不回来,还有生病的、喝过酒、服药的人不宜献血,要在短时间里联系到适合的献血者,存在一定困难。
许艺斌介绍,他们主要是打电话联系熊猫人到血站献血,快的话1个小时就能联系到合适的人,慢的话就要连打几个小时电话。他们通常也会建议急切的家属直接找民间力量来献血。
熊猫人辟出
一条求血路
在泉州中心血站背后,有一个“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QQ群,由熊猫人在2006年自发组织,现有RH阴性血型的群成员276名,大多来自泉州各个县(市、区),也有福州、厦门、漳州的熊猫人加入。
大多数群成员是紧急用血时,在网络上查到熊猫群才加入的。熊猫群的管理员吴振生介绍,求血的大部分是孕妇。熊猫血的孕妇,临产前必须准备同血型的血液,否则医院不敢轻易接收,更不敢为孕妇接生。
“医院出于安全考虑,通常要求家属提前联系好血源,才同意接收住院,所以才有很多人在网上找到我们。”吴振生一直负责联系群内献血者的工作。只要群里有人求助,一般都能联系到身体和其他条件都适宜的熊猫人,及时到医院献血。
据介绍,2012年里“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联系了280多名熊猫人,给泉州及省内其他地区求助者献血。泉州范围内,至今还未出现有人求血受阻导致死亡的事情。
爱心献血被疑非法卖血
7年的发展,熊猫群逐渐壮大,但也陷入民间身份的尴尬和困境。
“我们没有固定的组织经费,从各地赶去献血的熊猫,都是自发自费去的。”吴振生讲了一个例子。
2006年8月,漳州人王兴发生车祸,脑淤血急需手术,上手术台前才发现是B型RH阴性血,而医院没有备血。家属通过网络找到“泉州RH阴性血型之家”,联系到了4个熊猫人。
自费包车赶到王兴所在医院献血时,4名熊猫人却遭到院方的质疑,怀疑他们非法卖血。“医院说,找一个熊猫血的人都难,一下来了4个,太奇怪了。”当时到漳州献血的熊猫人周培生说,查明身份后,医院才相信他们是自发献血的。
吴振生介绍,网络上确实有“熊猫血”骗局,刚加进群里的人,有的也半信半疑。“不少人对熊猫血不了解,产生一定的恐慌,也就会有一些医院拒收熊猫血孕妇。”戴庆春是熊猫群的创建人之一,群里还有个问题,求血者多于献血者。有些人求助后就自动退群,也有些人从没献过一次血。
“献血的,通常都是些老面孔,200多人里大概30%的人献过。”戴庆春认为,熊猫群是靠爱心组织起来的,照此下去,解决少量应急用血是没问题,一旦出现突发性大量用血,根本无法满足求血者的需求,也不利于爱心群的长期发展。
没有爱心经费
“如果有政府部门的牵头和支持,熊猫群的自救和互救,相信能做得更好。”这是吴振生这群熊猫人的共同心声。
2009年,在晋江市红十字会的协调下,“晋江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成立。这个组织有政府的管理和财政上的支持,建立了一套稀有血型档案。
“我们在组织献血过程中,发现了熊猫血这个人群,虽然人数比较少,但是他们的血液罕见,平常不提倡献血,只在应急情况下再联系他们来献血,希望通过一个管理平台,把这群人组织起来。”晋江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礼新介绍。
为此,晋江市红十字会还出台了《晋江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爱心之家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爱心之家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红十字会也从办公经费中,拨出爱心之家的专用款,用于保障献血者的交通和食宿费用,以及组织熊猫人联谊和宣传等活动。
“我们提倡自愿爱心献血,鼓励他们互帮互助,并尽量提供后勤保障,近几年来,爱心之家的运转不断完善,成员也在不断增加,大家在应急献血时,积极性很高。但日后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陈礼新说。
□名词解释
又叫RH阴性血,是非常稀有的血型,因为极其罕见,被称为“熊猫血”。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
@2009 localhost.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泉州市第二医院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