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意林360门诊在哪里里

  摘 & 要 & 目的:通过分析年我院门诊西药房口服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用药情况,为合"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年我院门诊西药房口服心血管类药品用药分析
2015年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 要 & 目的:通过分析年我院门诊西药房口服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和药品监管提供参考。方法:就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年口服心血管药品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中,国产药品和进口药品(含合资)占所有药品的比例呈稳定趋势,心血管药物的DDDs和DDC两项的排名均比较稳定。结论:我院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使用频率稳定性好,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中国论文网 /6/view-7089088.htm  关键词 & &口服心血管系统药物 & &用药频度 & &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52 & & & & & &文献标识码:C & & & & & &文章编号:(4-03   Analysis of the oral medic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in
  CHEN Beile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ral medic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i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 and drug regulation. Methods: The sales and defined daily doses (DDDs) for oral cardiovascular drug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cardiovascular medication, the proportion of both domestic and imported drugs (including joint ventures) to all drugs appears a stable trend and the ranks of DDDs and DDC of cardiovascular drug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Conclusion: DDD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stable with a basically rational use of drug in our hospital.   KEY WORDS & &cardi DDDs; analysis on medication usage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又因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身患心血管类疾病的患者经常前来咨询相关药物的疗效以及种类。本文就年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西药房口服心血管类药物的用药情况和用药金额进行分析,为合理用药和药品监管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我院门诊西药房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年门诊口服心血管系统药品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包装规格、厂家、销售数量及销售金额。   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对每类药物或单个药物进行统计,各种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采用《新编药物学》 第16版[1]中推荐的日剂量为标准,并结合药品说明书,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限定日剂量(DDD)指假定的成人患者每天平均用于维持治疗的剂量。用药频度(DDDs)=药品年销售量/相应药物的DDD值,日均费用(DDC)=药品总销售金额/DDDs值,其中DDDs值越大,则该药品的使用频率越高,而DDC反映的是平均每日用药费用[2]。   结果   分类   我院门诊口服心血管系统药物大致分为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调节血脂药物以及抗心律失常药。其中抗高血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CC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拮抗剂、复方制剂、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血管舒扩张剂[2]。   心血管类药品使用金额的比较   我院心血管类药品在年间使用金额及其所占百分比见表1。由表1可知,4类药品的使用金额占当年的百分比在年间变化不大,其中抗高血压药所占比例居于首位,而抗心律失常药则所占比例最小。除了抗心绞痛药所占比例小幅增高,其他3类心血管类药品在2013年所占比例相较于2012年的所占百分比均小幅降低。表1中抗高血压药所占当年的百分比均在50%以上,主要是抗高血压药的品种繁多,降压效果好且价格合理,且大多数中老年人普遍患有高血压疾病,对抗高血压药品的需求大。   年间我院所使用的口服心血管类药物中国产药品和进口(含合资)药品的使用金额及其百分比见表2。由表2可见,国产药品维持在22%左右,进口(含合资)药品则占当年的32%以上,变化幅度不大。但不难看出,2013年所使用的进口(含合资)药品的比例较前一年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可能是与药品本身的单价升高有关。此外,同类药品的使用在药效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与医生或患者的用药习惯和心理定势有所联系,因而价格昂贵的进口(含合资)药品一般会被更青睐[3]。目前,患者在看病购药时呈愈发理性的趋势,加上国内制药企业经营方式和技术的改进,同样是针对同一种疾病的药物,在疗效以及适用范围相同的情况下,国产药品的价廉物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理性患者所接受。
  年我院西药房前10位的心血管类药品的药品金额及其排序见表3,由表3可知,2013年心血管类疾病的用药较2012年有所增长。两年间前10位中药品金额变化较大的是氨氯地平片和左旋氨氯地平片。   年心血管类前10位药品的用药情况如表4所示。从表4可看出,高血压药品占了主流,其中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两类高血压药品的销售金额比重较大。通过对比2012年和2013年的DDDs值和DDC值可发现,氯沙坦钾和阿托伐他汀的DDDs值呈下降趋势,此外,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缓释片的DDC值两年持平,缬沙坦胶囊的DDC值呈小幅上升的趋势。   讨论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我院所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中,患高血压者为多数,从抗高血压药在两年间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可看出。可能原因与中老年罹患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需求量之大且我院所提供的抗高血压药的品种繁多有关。   从两年国产和进口(含合资)心血管系统药物的所占百分比的比较可知,进口(含合资)心血管系统药物所占百分比有所升高,原因有二,一是可能因其价格的升高有关;二是与患者和医生平时的用药习惯有关,大多患者在接触进口药物之后感觉疗效好,从而“认准”此类品牌的药物,导致了患者前来就医的“点药现象”。但与之相反,在平时窗口工作中,也不乏有患者倾向于同等疗效且价廉物美的国产药。同时,在年间,氨氯地平片、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氯沙坦钾片的用量稳居前三,其原因也多与患者和医生的用药习惯有关。   此外,高血压患者对CCB和ARB两类药物的治疗效果认可度良好,两年来在心血管药物DDDs和DDC的排名均比较稳定,原因如文献[4]所提及的此类药物疗效可靠、服用方便,促使良好的患者依从性,同时也说明我院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使用频率稳定性好,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参考文献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 1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44-47.   姜虹, 毕宪初, 周跃. 基本药品目录实行前后社区高血压用药情况分析[J]. 上海医药, 2014, 35(2): 41-43.   段虎, 王开明. 年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3): 19-20.   刘晓, 蔡宜, 李中东, 等. 年华山医院门诊病人心血管药物使用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4, 4(1): 58-60.   (收稿日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平时最大的爱好,看dvd,听cd,看书,看杂志,体育锻炼。  年底都在订阅杂志,突然想起订阅杂志居然要化掉很多银子,为了去粗取精,也为了和大家一起交流,进行末尾淘汰,今天开个帖子,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些报刊杂志,也顺便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报刊杂志主编编辑们做做广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1.《上海一周》  不要和我谈论什么高深的学术著作杂志,工作已经够累的了,还要下班时间看工具书,真不要把人累死?所以这份厚厚的《上海一周》成了我每周四的最佳饭后快餐文化.  我还知道这里埋伏了很多《上海一周》的小编们。因为上面经常会提到天涯网站,天涯有什么兴风作浪的行动,全国报纸报道最积极跟进的就是《上海一周》,说到这里千万别以为我是他们的说客。我可是自己掏银子订阅了三年了。  每份1元2毛.我是全年订阅.它有abcd四个版面.有时候遇到节假日,会偷工减料少掉两个版面。  最喜欢里面的d版面《一周假日》,强烈建议以后把所有的文章结集出版,不出书太遗憾了。图文并茂,人文底蕴和漂亮图片交相辉映能,每次看了都有蠢蠢欲动的背起行囊走天涯的冲动。
  最喜欢报纸的一个主笔是一个叫"指间沙"的人.  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这个人是男是女,有时候文笔辛辣得像小宝,不是男人写不出这么爽快的文字,有时候说起八卦来又像个隔壁的大嫂,娱乐圈的什么大大小小的内幕什么都包打听.  最新一期的关于tvb的颁奖典礼也写得生龙活虎,好看.  如果一周的项思微等看到这个帖子不妨跟贴帮我证实一下他(她)的性别哈.谢拉先.
  甘露 项思微 王伟华  这三个人是《上海一周》见报频率最多的三个记者.  前两个是文字记者,后者负责摄影.  项思微,好象最早知道她是上海新概念写作大塞出来的吧,后来分配到报社了?她的有些电影评论也有一种武狭小女子的畅快味道.感觉她动笔很勤快.有时也很主观.
    mark  
  c版面的专栏也是我最喜欢看的地方.  凤凰电视的闾丘露薇,徐来,谁谁谁,董桥,吴淡如……等等一些中外名家纷纷在此地畅所欲言,要是这个专栏也出本书,应该有喊大的市场吧。
  我也是超级爱看,几乎每期必买!!上海一周是有出过两本书的。  MS一本是把每期关于工作的集合了一下,另外一本是关于娱乐的。
  说说c版面的的影音  孙孟晋的电影音乐评论在这里是主打, 很有威信。基本都是比较小众的另类音乐电影,市场上很难买到。  达达的唱片推荐也很专业,摇滚,电子音乐和爵士是主打。  关于dvd的推荐,我基本可以和上面介绍的保持一致,比如这次的 《人皮客栈》已经看过,而台湾的文艺片《等待飞鱼》正在寻找之中……  本期的dvd推荐人高达是不是就是唱片推荐人达达啊?
  上海的娱乐休闲的报纸周刊比较丰富  有《外滩画报》2元  《申江服务导报》1元  前者精致 高深  后者很厚 但广告超多 垃圾太多  比较下来最爱《上海一周》广告少 内容丰富 物廉价美 文学味道小资最浓。
  《读者》我订了好多年了  最近这两年喜欢《意林》
  c版的《书界》是相当好的一个版面。  庄秋水的每次推荐都很喜欢。  本次推荐的是黑泽明的《蛤蟆的油》《列农回忆》《拂里达》,三本都是我喜欢的类型。后者的同名电影非常棒。  这个版面出书也应该没问题。
  原来还订了好多年的《青年文摘》
  喜欢《看电影》  存了一大堆了。  
  d版的《爱情博客》有很高的阅读率  只是都很虚幻,像小说里的故事,不过每次配合的画面特别好。  连岳在上面的《性情男女*我是鸡汤》让很多有感情问题的人基本有了解决方法,除了一次,连岳杂回答一个同志的来信时候失态得很。不像一个帮别人解决心理有问题的人,倒像自己有心理问题了,呵呵。
  我先详细介绍《上海一周》  其他的也慢慢来  像《看电影》《电影世界》《南方人物周刊》《读者》《青年文摘》《萌芽》《收获》《十月》《散文》《万象》《时尚先生》《中国文艺家》《21世纪经济导报》《优雅》《随笔》《世界时装之都》《知音》《电影故事》……只能慢慢来
  坐看楼主一一介绍  平时工作忙,还真没有时间好好了解这些报刊杂志
  作者:江上飞 回复日期: 16:57:33 
    最喜欢报纸的一个主笔是一个叫"指间沙"的人.    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这个人是男是女,有时候文笔辛辣得像小宝,不是男人写不出这么爽快的文字,有时候说起八卦来又像个隔壁的大嫂,娱乐圈的什么大大小小的内幕什么都包打听.    最新一期的关于tvb的颁奖典礼也写得生龙活虎,好看.    如果一周的项思微等看到这个帖子不妨跟贴帮我证实一下他(她)的性别哈.谢拉先    ------------  指间沙是女的,上次《上海一周》6周年,放了张小小的照片,看不清楚。    不过上海一周的八卦多半是抄香港的,而且抄得也不太动脑子。
  上海一周不错,很好看的样子
  这个报纸PK过了申报,申报太水了.
  申报一个烂呀,全TMD是广告,内容嘛也真的是水的厉害,图片质量也不好.
  我每周都买&外滩画报&  这份楼主觉得如何?
  我喜欢的刊物:  东方早报,上海一周(每周蹭报),南方周末,外滩画报(难得买,太贵了),新民周刊,上海电视.
  楼主在总结的时候能不能一份杂志占一楼啊?  这样写~太零散,看着相当累.
  最近迷上了,刚开始买.挺好看的.
  我是重庆的,哈哈,现在这几份上海报纸重庆都能买到啦!  上海一周品位把握得很好,很好  申江是垃圾中找东西读,内容太多了。。。  生活周刊模仿一周,不过要差些  外滩画报模仿周末画报,要差些,有形无神  以前还看过i时代周刊好象叫,不过很久没看过了,以前还可以,不知道现在咋样  听说上海星期三不错,不过没看过  东方早报貌似是上海日报中最好看的,那个新民晚报。。。看起来怎么那么差阿,特别是排版。。。完全是80年代的水平    周末画报,重庆卖的是广州版,很不错,不只是奢侈,还有精神。    北京的新京报最好看啦,好棒  法制晚报也可以,家长里短的  其他的一般  精品购物指南不好看,说实话    重庆的渝报热报可以啦,不过后者已经洗白了  新女报难看,不过销量最大
  《上海一周》是一块钱一份,主要是广告少,不像《申江服务导报》有那么多厚厚的广告。内容又很丰富,哈哈,我特别喜欢看指间沙的专栏。
  我喜欢的杂志    城市画报 万象 书城 博客旅游 。。太多拉不列举了    对了,重庆市时尚周报挺伪小资的
  我喜欢摄影那版  总是排一些旧旧的街道。。有梧桐树的。。西式建筑。。。陌生的面孔。。。特有感觉
  上海一周看多了也没意思了,刚接触时有新鲜感,基本每期都买,现在只有遇到喜欢的人做封面才买。娱乐八卦没什么水准,基本东抄西抄加主观喜好,介绍服饰饮食,潮流文化的东西还不错。
  收获。。呵呵  那时候多喜欢看啊,sigh
  作者:霍盔甲 回复日期: 18:35:50 
    《上海一周》是一块钱一份,主要是广告少,不像《申江服务导报》有那么多厚厚的广告。内容又很丰富,哈哈,我特别喜欢看指间沙的专栏。    ```````````````````````````````````````````  &上海一周&在上海是1块,外地是1块2    个人比较喜欢娱乐版,八卦得有理
  《上海一周》的确不错!  物美价廉!  返放假在家的时候每周都买,现在在学校买不到!看来发行的地区还要再广一点啊!
  偶也喜欢看上海一周  指间沙就是偶的葱白对象  
  我个人比较喜欢苏丝黄~~~    
  《上海一周》过去常买,现在觉得不怎么样。宁可买《申江》,量大还有个袋子可以拎着,图个方便。  过去喜欢里面的一个叫做藤井树的记者,现在也跳到《电影故事》去了。  指间沙本身是在出版社工作的吧,她复旦毕业,传说五岁就开始收集八卦消息,家里收集的八卦报纸杂志有好几箩筐了。  项思微在天涯八卦不就叫做“火锅微微”。
  确实很喜欢看。
  喜欢上海一周
  买了好几年上海一周了.  广告的确不多,这点比较欣赏。
  作家文摘
  看《上海一周》偶最喜欢的是连岳和苏丝黄。  只是那里面的记者埋伏在天涯的也太多了吧。
  一周追着看的就是&上海壹周&和&生活周刊&  申江,现在广告太多,太烂了.
  作者:伴水而坐 回复日期: 10:44:54 
    《上海一周》过去常买,现在觉得不怎么样。宁可买《申江》,量大还有个袋子可以拎着,图个方便。  -----------------------------------------------------------  我也觉得《一周》的质量没有以前高!不过买还是买,阅读速度那是比以前快多了~~~比较喜欢里面的专栏和美食。    最烦就是前段连着3期的娱乐版都是大版面(整版)做今年的超女冠军,连她老板都连带上专访,什么跟什么啊???(我宁愿去看志愿者去越南,还真有朋友看了报道去搜索相关信息的~)    《申报》确实广告多,不过沙里还是能淘点东西的,她的生活版作的不错,文字有点小嘲再加里面的各色小短文每次都让我在地铁里大笑不止。
  上海最好的日报应该是新闻晨报吧...东方早报没什么人买的  申报以前是最好的,现在水得跟什么似的  上海一周的确越来越小姿了,大有超越申报的气势,内容也比申报精致得多,不过我也烦超女,好像一周特别喜欢尚文杰?  晚报的话我喜欢新闻晚报,新民晚报是爷爷奶奶看的....  楼主的标题我差点看成了&上海电视&,我想这算什么...初中生和大妈看的-_-  
      作者:贝尔尼尼 回复日期: 11:51:12 
    上海最好的日报应该是新闻晨报吧...东方早报没什么人买的  ----------贵三毛呢。当然东方早报买的人少.
  作者:彬格莱 回复日期: 12:01:45 
             作者:贝尔尼尼 回复日期: 11:51:12        上海最好的日报应该是新闻晨报吧...东方早报没什么人买的    ----------贵三毛呢。当然东方早报买的人少.    --------------------------------------------------  ls 现在东方早报5角了~  东方早报好看~ 比新闻晨报好多了~
  外滩画报确实好看
不过每期买有点觉得不值    上海一周就是觉得拿在手上薄了点
  支持上海一周,这是我最喜欢的周刊
  每期都买,到现在也有两年多时间了,原来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现在居然成了习惯,而且上面的内容还挺好看。最喜欢的是连岳的专栏,不过跟楼主有同样的感受,回答同志的那两期给我感觉有点主观,而且刻薄,似乎一定要和读者争个输赢的感觉;还有谁谁谁的专栏感觉也很不错,还特意去看了她出版的两本书;另外D版的讲职场的那个也很不错;还有汤包填字每次都有填,还能从上面学到一点平时不怎么去看的常识,不过就是表格制作的时候时常出错.
  《上海一周》没以前好看了
  好久不看报纸了  以前最喜欢的是南方周末和北京青年报  不过北京青年报在上海能买到的地方很少    不太喜欢上海一周之类的假小资报  同样的这类报纸,上海星期三还更生活化一些  上海一周太虚太矫情了
  周末……
  不喜欢上海一周,报纸只喜欢新京报和北青周刊,喜欢他们写文章的感觉。时尚杂志常买的是《虹》还有《mina》。娱乐杂志是看心情,现在娱乐杂志八卦的厉害,怀念 以前的《当代歌坛》《看电影》《歌迷大世界》
  虹刚出的时候有几期特刊,给人印象非常好,现在也一般了  文字的话cosmo好一点  图片bazzar好一点
  作者:伴水而坐 回复日期: 10:44:54 
    《上海一周》过去常买,现在觉得不怎么样。宁可买《申江》,量大还有个袋子可以拎着,图个方便。    过去喜欢里面的一个叫做藤井树的记者,现在也跳到《电影故事》去了。    指间沙本身是在出版社工作的吧,她复旦毕业,传说五岁就开始收集八卦消息,家里收集的八卦报纸杂志有好几箩筐了。    项思微在天涯八卦不就叫做“火锅微微”。  ——————————————指间沙传说五岁就开始收集八卦消息,家里收集的八卦报纸杂志有好几箩筐了。这个BH得很。佩服。  
  最近有本新改版的&现代家庭.生活&杂志也满好看的.里面也有一个指间沙的专栏,满有看头的.
  作者:贝尔尼尼 回复日期: 11:51:12 
      上海一周的确越来越小姿了,大有超越申报的气势,内容也比申报精致得多,不过我也烦超女,好像一周特别喜欢尚文杰?  -----------------------------------------------------------  传说她有同学在一周当编辑,近水楼台的说~~  又能“娱乐”大众还能挣银子,多好`
  作者:玉石盟 回复日期: 13:13:54 
  不太喜欢上海一周之类的假小资报    同样的这类报纸,上海星期三还更生活化一些    上海一周太虚太矫情了  ---------------  同意。  上海一周几年前还行,现在水准下降了很多。  而且通篇的感觉是浮华和虚无。  时尚版的引导方向与阅读群的真实购买力严重脱节,言必称LV/Amani,拜托,看名牌我不如去看Elle,那个更精更专业更丰富。然后动不动就“周末去香港、东京血拼”,上海OL们的经济实力到了这个程度么?大家心理都有数。    至于情感专栏,现在我基本都是当笑话在看。以前的KEVIN专栏还不错,现在的文章都跟风月小作家的水准差不多。    相比之下,外滩画报感觉就踏实、深刻很多。  
  上学的时候就开始买<上海一周>啊  现在继续看这期介绍的"人皮客栈"我看过  
  以前也看《申江》的,但后来广告实在太泛滥了,就只看《上海一周》了。
  我有一个同事每期必买《上海一周》,只是为了看一下末版令人垂涎的美食图片。真是好可爱。
  一周还凑合,申报是完全不行了,那么厚一叠,完全的不知所云,是继看电影以后又一畅销报刊的衰落。  有期一周,孙未的专栏,文章叫“梦想假装现实”,写徐静蕾的,辛辣,讽刺,很不错,蛮有劲的  指间沙的娱乐评论还是蛮不错的,值得一看  其他就是看看连岳和wasa,苏丝黄的专栏不大看得懂的
  一周的旅游版面策划很不错  基本都是自己又是摄影又是文字  每次看完,那种收获是满满的
  顺便贬一下也是上海的杂志《电影故事》  现在这个主编叫什么金娜的把杂志弄成个四不象  电影方面的杂志应该首推《看电影》,然后是《环球银幕》,再是《电影世界》
  故事会
  8完《上海一周》开始继续8第2本杂志。    2。《看电影》  现在是一月三刊了,前两本都是10元的,第3本要12元8。不知道怎么定位出来。  《看电影》杂志是四川娥眉电影集团下面的刊物,居然在上海有什么编辑部。大嘴策划部就在上海。这个大嘴倒也策划了很多杂志。    比较喜欢《看电影》杂志的美术编辑,封面基本都比较出彩,一般不超过两种底色。封一后面的演员黑白彩色肖像也是比较赏心悦目的。    里面最值得看的是还是专栏,周黎明的 极品影虫的 香港罗展风的电影音乐评论……  周黎明这个人老资格的电影评论员,长期居住在美国,说话很狂的。  
  《看电影》上的《情色》也是很好看的一个栏目  每期都介绍一部比较另类的情色电影,基本国内都没放过,只有收藏dvd的人有资格看,呵呵。    总是先讲电影故事,配上欲望的图片。最后做一个总的分析,都比较在理的评论。
  难道连岳和苏丝黄都在一周写专栏?    这俩我远远的仰慕    新京报太厚了。。。不像日报
  至于知音那一类杂志还是不要8了,我更愿意听8知音风格    还有  经济观察报
21世纪经济导报哪个能赢捏    
  《看电影》好看,大学时候在阅览室,看了不少!
  我还是喜欢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  
  项斯微   最早是在《中外少年》上看到她的  现在这本杂志已经停刊了  
  LZ在哪啊?我这里上海一周是每个周三就有卖了
  《看电影》以前是必买的,现在工作的城市MS没得卖~~~~8过也不可惜,因为《看电影》对于我已成鸡肋~~~~
    几年前《新电影》就已经超越《看电影》了!  不知道现在咋样。。哈
  记号一下。。。
  上海一周已经远没有刚出来的时候好看了。  我从第一期就开始看,现在已经不看了。
  作者:江上飞 回复日期: 11:37:03 
    8完《上海一周》开始继续8第2本杂志。        2。《看电影》    现在是一月三刊了,前两本都是10元的,第3本要12元8。不知道怎么定位出来。    《看电影》杂志是四川娥眉电影集团下面的刊物,居然在上海有什么编辑部。大嘴策划部就在上海。这个大嘴倒也策划了很多杂志。        比较喜欢《看电影》杂志的美术编辑,封面基本都比较出彩,一般不超过两种底色。封一后面的演员黑白彩色肖像也是比较赏心悦目的。        里面最值得看的是还是专栏,周黎明的 极品影虫的 香港罗展风的电影音乐评论……    周黎明这个人老资格的电影评论员,长期居住在美国,说话很狂的。      -------------  这个技术含量就稍微差点了  第三本叫午夜场,是月末版……两本正刊是新闻时效性比较强,月末应该是经典策划类比较多吧~~~~据说已经涨价到15了,lz好久不买了?    所谓《看电影》杂志,这个是大嘴公司他们自己的,在四川娥眉电影集团的称号不过就是个挂名~好办事~  编辑部当然在上海因为整个大嘴公司都在上海。要是编辑部在四川才叫奇怪。  大嘴公司出的每本杂志都挂在不同的国有单位旗下,比如当代歌坛好像是陕西的。  
  作者:仔豪 回复日期: 12:45:29 
        几年前《新电影》就已经超越《看电影》了!    不知道现在咋样。。哈  ---------------  它停刊很久了……  = =默
  谁 piao 扁 谁
  《看电影》月初月中两期新片专题人物访问还有新片短评多些,月末版更专业些,专题做得耐看,不过自从我家不定看电影我也不买月末版了,贵。。。    我每期必买《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则要看专题,不过坦白说我更喜欢《新》一些, 可谁让他贵呢……    别的就是ELLE MC COSMO VOGUE之类了……
  o:作者:lovsamer  谢谢,不过我是订阅的三本,所以现在《看电影》“午夜场”要15元,我还不清楚,因为去年一下子交钱的。今天中午同事跟我讲明年午夜场要15元,我吓一跳,这么快?    里面的专栏,有一个叫书亚的很厉害,他分析的《伊莎贝拉》剧本,简直bh啊,好象他是香港专门研究电影剧本的。
  上来顶帖.我最喜欢的报纸是21世纪娱乐报道.印象中好象跟21实际经济报道是一家的.我看过的最有品的娱乐报纸.可惜后来停刊了.据说是因为李锐的一个访谈.我 到现在还记得他最后一期的大标题是:长子仪之后他再也没有爱过女人....一直对这份报纸念念不忘的.上海一周刚出来的时候就决的有点象21世纪娱乐报道.但是各方面又差那么一点的感觉
  上海一周比不上现在的申江    曾经不错
  上海一周是不错的说,看电影,看多了杂志总会觉得变差了,月末那一期还是不错  PS总觉得看电影编辑有不少韩国人,H国电影的内容很多,而且连着几期做专题
  不能不说,我觉得最好看的是三联生活周刊。如果没有三联生活周刊,我的生活会无趣很多。
  申江,习惯只是习惯  三联生活周刊,真的喜欢  上影画报,照片不错
  偶是山东人,欧家里也订了好几年的《上海一周》了  
  我靠!都不知道《看电影》还有午夜场  一直每个月只买2本,晕~~~~~~~~!!!
  上学的时候就开始看<上海一周>  稀饭连岳多一点哦 ~~~申报广告好多哦   听听群众的呼声啦~
  最新一期的《看电影》午夜场(06年12月)  封面绝对棒 《面纱》的海报,鹅黄色的漓江 一叶扁舟 简直是世外桃源
  作者:妖大叔 回复日期: 11:50:35 
    至于知音那一类杂志还是不要8了,我更愿意听8知音风格        还有    经济观察报 PK 21世纪经济导报哪个能赢捏  ----------------------------  俺稀饭经济观察报多点。    一周也没有以前好看了。申报就是广告太多,乱哄哄的。
  一直买上海一周的,主要是看连岳和指间沙    有个朋友认识指尖沙,她不到30,至今未婚,单看她的文字就爱死她了,也许没有适合的男子出现吧。    另外那个wasa,中学校友,因为她的姓很特别,所以很有印象,是个牛人,上海每年都有中学生作文竞赛的,这位wasa好像一直拿第一名的。
  《申报》和《上海一周》都看了很久了,已经成为习惯了,也说不清好坏了,反正我最喜欢里面的填字游戏,还有八卦、美食、潮流、旅行都看,情感实录看了整个办公室的女人还要讨论的,蛮搞笑的。  《看电影》以前也买,但总觉得看不完,而且有些东西于我来讲太深刻了,看不懂,我还一直买《EASY》,这本挺好的,明星八卦、影视介绍、还有时尚咨询,内容很多,印刷精美,不过最近涨到6.9块一本了。  还有个男同事一直买《南方周末》(到底是男女有别啊,以上小资报刊全是女人买的),我第一次看的时候那个震撼啊,原来我们的国家还有这样悲惨、不公的事情。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60的电脑门诊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