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约3mm-5mm

胃里长息肉,我今年37岁,女,因为肠胃不舒服去看医生_消化内科
& 胃里长息肉,我今年37岁,女,因为肠胃不舒服去看医生
胃里长息肉,我今年37岁,女,因为肠胃不舒服去看医生
13:56 | 人气 18 |
疾病描述:
我今年37岁,女性,因为胃不舒服去看医生,根据胃镜检查和B超检查,我的胃长息肉说,单12mm高,B超结果说我有胆囊最大3.5mm多发息肉,医生给我开了药,吃了肚子,更不舒服,我会购买日本中药胃药,命名为救胃,吃两周是有效的,想好了,但现在间歇性的不舒服,但比开始配音,是一时好一时坏,
曾经治疗和效果:
医生给我吃了药,我吃了一天。
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我想知道,我能吃这种药吗?还是要做手术?我的反复不适,不是胃息肉和胆囊息肉的效果吗?
进一步的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微波电灼、尼龙丝线结扎和氩等离子体凝固方法。鼻息肉内镜治疗方法简单,损伤小,成本低,多数为一次治疗,少数为分切。通过定期内镜随访,发现复发性息肉并及时给予治疗,以防止癌变。
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健康之家为您提供的相关答案
胃里长息肉是怎么回事?
不要吓唬你,息肉不能排除疾病,尤其是胃和消化器官,最好尽快解决,俗话说,不要补洞,大洞吃苦
以下信息对你有用
75%以上的胃息肉增生,10%~25%为腺瘤,后者为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仅为胃平滑肌瘤。从1mm到1cm直径,有超过4cm,单少,一蒂的存在或不存在。表面的胃息肉及多发息肉恶变息肉癌变率高,比单。有些人会被称为“原位癌”的息肉严重的非典型增生的表面,当异常细胞仅限于上皮细胞的表面,而不是入侵的基底膜的腺体。乳头状腺瘤、管状乳头状腺瘤和管状腺瘤的恶性转化率依次为。恶性转化率也对息肉的大小有关,与7.5% ~ 2cm 1cm,1是10%,50%和2cm。
胃息肉:胃息肉患者的胃酸缺乏或低,所以经常出现在腹部疼痛和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减肥和腹泻等症状。在息肉表面,如糜烂、溃疡、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等可能发生。
中国医学搜索网广告
[病理]:胃息肉主要指由息肉样病变引起的胃粘膜和/或基质增生。正常胃黏膜萎缩的黏膜,有一个改变的形状的空腔。当增生变时,肥厚粘膜也可能发生改变。增生性改变可能发生在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胃息肉是单一的和多个。一个60岁的女性患多发性胃息肉,息肉生长在胃体和胃底,最大息肉1.5cm,最小0.5cm息肉,均为广基型,红色,在胃腔内突出。在直视下经鼻内镜激光切除术,术后出现胃不适症状均消失,术后一直处于良好的健康状况,无任何症状,吃得好。文献报道,胃息肉较结肠息肉少,40岁以上,常合并慢性胃炎,绝大多数为单个息肉。
1临床分类根据分类是最常用的,分为胃息肉再生胃息肉和肿瘤。
第一类为胃息肉再生,增加了肉的兴趣,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约90%至76%的比例。在该部位的胃分布不定,大多倾向于发生在该地区的胃炎。大部分的大部分,1cm的平均直径,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息肉是由一个手指状的细长脊和一个高度分化的腺上皮细胞,这是类似的腺体上皮。不规则形状的腺窝是一个分支和囊肿。大的上皮细胞大,深染,单层,细胞核位于基底部,但该科是罕见的。胞浆能分泌粘液,阳性。间质性粘膜肌黏膜表面出生于径向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有时息肉大血管瘤血管及血浆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的非典型性和肠上皮化生的典型。其主要结果是再生的增殖,很少恶性转化。
二型胃腺瘤。这是一个真正的肿瘤,包括腺瘤、腺瘤性息肉、乳头状、绒毛状腺瘤。结肠腺瘤的组织学与生物学相似性。胃癌胃比更为少见,约占25%的所有息肉。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细胞,主要是由胃粘液腺的增殖。
(1)息肉是一种息肉,它发生在胃黏膜,而胃黏膜的面积约占总数的一半,这是更常见的类型的胃腺瘤。单最常见,也可多。经常广泛的基础,有时蒂。增生性息肉体积比,约2cm直径。位于管状腺镜下结构,偶尔的腺囊性扩张。腺体内衬单层柱状上皮,具有密集的小细胞细胞质,粘液分泌活动减少,柱状,均匀,可见核有丝分裂象。在腺中常见的肠上皮化生,主要是由纤维组织组成的间质血管,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2)乳头状瘤是绒毛状腺瘤,临床少见。肉眼可见于乳头状绒毛和绒毛膜绒毛中,往往为基底广泛而无蒂,镜下结构为柱状上皮细胞,呈复杂分支血管结缔组织核心成分。事实上,这2种类型的腺瘤往往是混合在相同的息肉。一个直径超过2cm的息肉,常有腺体,甚至在原位癌和浸润性癌。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从高到低柱状,有丝分裂增加。在三次形态中,粘液分泌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细胞核增多,染色质增多,核排列不规则。在原位癌的事件,上述改变加重,也出现了非典型腺芽和背靠背的腺。文献报道的25% ~ 72%绒毛状腺瘤癌变发生,约12%的转移。
(3)胃特殊息肉1错构瘤息肉;临床错构瘤性息肉可单独存在,和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和胃肠道息肉病(Peutz-Jeghers综合征)一起存在。不伴有肠息肉胃错构瘤性息肉,在胃的上部,胃酸的分泌区有限,无蒂息肉直径小于5厘米。在P-J综合征,息肉较大,而且带蒂或分叶状。组织学上与不规则生长错构瘤性息肉粘膜膜元件的正常成熟,粘液细胞增生,混合壁细胞和主细胞。腺窝囊性扩张。平滑肌纤维束从黏膜的上层放射出,而正常胃腺体则分为小叶。轻度水肿和充血间质。内镜活检小错构瘤性息肉表现完全。但在增生性上皮和腺窝上皮的表面上可见较大息肉。异位性息肉;主要由异位胰腺或布鲁纳,也包括在错构瘤性息肉的范围。沿胃大弯,尤其在胃异位胰腺几乎单独可见,幽门梗阻的常见表现。肉眼观察异位胰腺是一个无柄的凹陷。在组织学、胰腺组织中最常见的是黏膜层,使内镜活检错过,异位胰腺有时出现在黏膜层,可见,和胰岛,可混合型布鲁纳。当周围的平滑肌,它成为一个腺体肿瘤。十二最常见的异位性息肉是指球,也在胃中发现的。它的表面常形成溃疡。组织学上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均正常或囊状腺体、平滑肌细胞布鲁纳。
(4)未成年人息肉息肉发生于胃部的所有部位。胃窦最多,体积最大。伴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体积从0.2 ~ 4cm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弥漫在组织学习是复杂的单层柱状上皮,粘膜和成熟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充血水肿,间质疏松,组成。乳头状突起的腺体。这些腺体成囊状,充满粘液。黏膜肌无变化。这被认为是良性息肉、错构瘤性。克朗凯特加拿大综合征: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胃肠道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脱发、低蛋白等。该组织由单层柱状粘液上皮、单个腺和粘液囊填充的一层,以及一种流体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在息肉的情况下,它也是一种炎症和增生性息肉。
2临床表现为胃息肉患者胃酸缺乏或低酸,所以经常出现在腹部轻微的疼痛和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消瘦和腹泻等症状。在息肉表面,如糜烂、溃疡、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等可能发生。
用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胃息肉的检查,以确定位置,了解息肉的体积,数量,无腐蚀,出血,占主导地位的胃镜检查。一旦确诊应进行治疗,并经活检病理诊断。
Nd:YAG激光手术纤维镜下:很多在胃息肉的治疗方法,过去主要是根据在胃息肉的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胃或操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多数胃息肉都通过内镜手术,而不必对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效果一直令人鼓舞,手术时间快,患者疼痛,疗效显著。虽然在直视激光下操作方便,但可根据息肉的种类和体积改变光照能量,但也有一个困难的技术操作。操作的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基于激光的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同时也寻求全面的内镜知识的患者,包括纤维胃镜结构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纤维胃镜结构后)本程序成功的基本条件。只知道激光,对纤维胃镜了解了解,盲目使用镜子,不仅容易损坏,而且容易给患者带来危险和激光损伤胃镜,胃肠内镜下激光手术的事故壁胃肠穿孔引起的,国内有很多报道,根据实践操作要求必须用激光和光纤内窥镜的专业知识,并能在临床中的应用是非常熟练。
激光原理:虽然激光是单色光束,但它的功率和时间,使用的方法是非常相似的手术。其原理是在切削和激光输出功率中保持刀的工作时间与时间成正比。这把刀在切割,要处理的更大的力量,要深切深,而越浅。激光束不作为移动时间和手柄对连续输出的切削力进行了类似的处理。高功率、高光、连续输出,如利用重力、切割深度和操作特殊要求对激光输出功率的要求,需要对励磁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由于Nd:YAG激光,灵活的运行方式和微波炉不同的是,在操作中,特殊的部分和不容易直接对输出激光治疗鼻息肉。而微波、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输出激光功率可根据激光治疗中息肉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调整。
[方法]:术前准备
经内镜手术后可立即进行诊断。也是另一个关于时间的治疗。原因是在许多医院激光和纤维胃镜分别由两组对自己负责的人,激光设备不易扩大移动范围,胃镜和冷光源容易处理。如激光光纤(Nd:YAG)胃镜室设备,在同一时间检查显微镜下激光切除术。术前应仔细检查各部位的性能是否正常,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对那些不熟练的胃镜检查。
均取或侧位,双腿屈曲,松弛带,腹松弛。(必须在检查前12小时禁食)。
1纤维内窥镜插入法有2种。
(1)需要一个辅助的辅助操作方法是先对病人口垫位的方法进行说明,而不是结束内窥镜和激光手术不能吐出的缓冲垫,否则患者可将镜管光纤束断了,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都配备了影像学和视频监控设备,在显微镜下进行诊断和手术操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可供咨询和教学。在显微镜下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激光手术的特点,并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操作纤维胃镜的歌吧,从约10厘米的胃镜的先端,用拇指、食指、中指持胃镜检查患者的尖舌位后,将舌头轻轻向前向下按压,嘱患者作吞咽。在这一点上,右手将被发送到胃镜检查,他们成功地到达上食道。
(2)没有助手协助操作方法让病人牙垫固定住,被留下来的部的运作,并调整角度按钮做胃镜先端稍向下弯曲,右手内窥镜的歌,通过牙垫孔轻轻插入咽部,让患者吞下,胃镜轻轻插入,顺利通过喉咙进入食道上部。将内窥镜插入患者食管,左手握住手术部,拇指放在上/下角旋钮盘(调节上/下角控制盘)上,并调整插入方向。(记住,反对派必须在向前进的空腔中清除内心深处)。右手持像管,食道的上端慢慢插入食道的上端。利用侧视或斜视镜应规范角度按钮做胃镜先端稍向下,清楚而全面地观察食管腔粘膜,在气体的注入量,同时观察。在插入的一边。普通胃镜检查的40 ~ 50cm插入通过本门进入贲门,同时我们必须角度调整旋钮做胃镜先端左略向左侧旋转镜在胃腔胃体上部的观察。反复在胃底旋,看到前面,可调角度的按钮,并适当地充气扩张的胃腔(正常的最大电荷300 - 500毫升,充气过多患者胃不适)。观察胃上部,并根据胃息肉的位置、数量、息肉的种类、体积等进行了观察,观察是否有表面糜烂和出血。
2反射镜的激光导入法将插入内窥镜,发现息肉部位、Nd:YAG激光石英光纤的10cm操作部的操作下手术活检孔。在密封帽的中间插入一个小洞(受一个可伸缩的橡胶圈保护的密封盖),在活检孔上不取密封盖。如进入密封帽的活检道入口,操作很容易有胃液体流出的胃,给操作带来不便。活组织切片检查顶头不角度调节过大,主要是为了调整,或纤维变化前的孔,一个小的力量,只要容易破碎的光纤激光。在插入激光石英光纤之前,应检查光纤是否断了。纤维被破坏,光的功率明显降低,这对显微镜的操作是不利的。偏振光输出不充分,光纤和耦合器的光斑聚焦、聚焦、刀头功率相对较高,为焦校的焦。刀头应削减外部保护,裸头石英2 ~ 3mm)。
(三)激光手术
输出激光由脚踏开关控制,通常使用30 ~ 40W。激光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息肉直接插入息肉或间隔0.5cm。在直视下,如刀下宽为基础的息肉平行,直接到光纤插入,开始激光输出,但必须小心,插入深度的最佳平行于周围正常黏膜表面,从来没有太深。长蒂息肉,刀头接触蒂长基超过2mm,输出激光,血管蒂长全部关闭,待息肉缺血性坏死。广基型息肉,向腔内突出不明显,鼻中隔病变0.5cm,与整个息肉50W功率的激光照射,使从红色到紫色息肉的颜色可改为紫色。在必要时,长时间照射的曝光时间会出现白色的息肉。没有激光刀切进坑内,否则容易穿孔或坏死组织过深。这取决于Nd:YAG激光波长为1.06μm可直接穿透血管闭合。了解不同波长的激光是非常重要的,得到最明显的效果,在腔的治疗中。间接和直接插入激光照射治疗后不要立即钳剥离,应作为术后保护面离开,虽然不提,因术后息肉组织充血、水肿,血流不畅,缺氧缺血,坏死,但1 ~ 2周的康复过程主要是处理侧边修理棚和安全操作没有最好完全治愈,手术不损失一滴血。是任何方法都不能配合手术,且治疗时间短,术中熟练的人在镜下手术在10分钟内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的光纤内窥镜。
(四)术后处理
激光手术是治疗腹部疼痛或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观察,激光手术是明显出血或黑是非常罕见的。这是ND的特殊作用有关:YAG激光,2mm以下动脉是封闭的,和息肉的血管组织的小直径,以及治疗方法不同,电灼和微波辐射接触作用烧伤。伤口修补术中出血的可能性很小。根据激光与微波治疗的比较,发现激光在治疗胃的某些特殊部位容易被用。所以在1 ~ 2周低渣半流质饮食的患者两天,最好的营养价值高,无纤维的食物,如细肉末粥、牛奶等。胃息肉术后的抗炎治疗均未成年人,除了其他器官的慢性炎症和抗生素的使用,在激光手术后给予多簇维生素制剂,增加维生素D的量。手术后出血给予普通的血液凝固剂。患者有心血管并发症,应在术前及术后进行治疗,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输液治疗。
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第一,注意安全,在直视下没有看到Nd:YAG激光光纤头,不能用脚开关兴奋,否则容易损坏胃镜检查。光学头用激光光刀的手术操作准确,不能损害正常黏膜。3光纤维头和胃黏膜垂直接触或间隔照射时间不宜过长,功率不能过大,应根据输出光功率来决定治疗时间。功率、时间要短,如40W功率,每次1 ~ 2秒,发电时间延长时间。
该回答对您 有用(0) 没用(0) 举报
本文内容及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就医、药品等方面),建议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本文对我有帮助0
相关健康问题
相关健康知识
热门健康知识
最新健康知识
filesize(): stat failed for /home/webwww/jk21/global_include/../cache/html/question/89817.html in /home/webwww/jk21/global_include/WebFactory.php on line 153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胃息肉中医体质的临床调查--《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胃息肉中医体质的临床调查
【摘要】: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胃息肉纳为胃癌的癌前疾病,现随着电子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广泛运用,该疾病的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胃息肉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胃息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形态学、病理类型、发病机制、癌变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而关于胃息肉的中医以及预防方面的研究报道涉及较少,这对胃息肉的中医治疗及预防缺乏指导。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中医体质学说引入到胃息肉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体质调研,以发现其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该疾病的内在联系,为胃息肉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
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的基础上设计胃息肉中医体质调查表,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患者胃镜结果以及体质评价表,根据系统的标准对患者的体质特点作出评价并确定患者的体质分型,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分析胃息肉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
2010年6月—2011年1月期间至广东省中医院大院胃镜室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共有3564例,诊断为胃息肉的有160例,胃息肉检出率为4.48%,门诊病人116例(占72.5%),住院病人44例(占27.5%)。
1.统计分析胃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男性46例(占28.75%),女性114例(占71.25%),男女之比为1:2.48,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89岁,平均年龄为54.58±15.95岁。30岁以下15例(占9.4%),30-39岁12例(占7.5%),40-49岁32例(占20.0%),50-59岁42例(占26.3%),60-69岁27例(占16.9%),70-79岁23例(占14.4%),80岁以上9例(占5.6%)
2.根据内镜结果分析胃息肉数目、生长部位、大小和形态:胃息肉生长数量:单发104例(占65%),多发56例(占35%);胃息肉生长部位:胃底54例(占33.8%),胃体50例(占31.3%),两个部位及以上23例(占14.4%),胃窦17例(占10.6%),贲门9例(占5.6%),底体交界5例(占3.1%),胃角1例(占0.6%),窦体交界1例(占0.6%);胃息肉大小:最小为2mm,最大为25mm,平均大小为4.98±3.06mm,其中3mm-5mm息肉108例(占67.5%);胃息肉形态:山田Ⅰ型81例(占50.6%),山田Ⅱ型52例(占32.5%),山田Ⅲ型22例(占13.8%),山田Ⅳ型5例(占3.1%)。
3.胃息肉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有145例患者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其中HP阴性63例(占39.4%),HP弱阳性16例(占10%),HP阳性58例(占36.3%),HP强阳性8例(占5%)
4.胃息肉患者的病理类型情况:有94例息肉标本送病理检查,其中胃底腺息肉45例(占28.1%),炎性息肉45例(占28.1%),增生性息肉7例(占4.4%),P-J息肉1例(占0.6%)
5.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方法:有112例患者予以镜下治疗,其中钳除64例(占40%),氩离子凝固术30例(占18.8%),高频电凝电切术11例(占6.9%),复合治疗7例(占4.4%)
6.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39.4%)、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18.8%)、痰湿质或有痰湿质倾向(14.4%)、气郁质或有气郁质倾向(13.1%)、阴虚质或有阴虚质倾向(8.1%)、阳虚质或有阳虚质倾向(5%)、血瘀质或有血瘀质倾向(1.3%)
7.不同性别的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1),女性患者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和气郁质或有气郁质倾向为主,男性患者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和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为主。
8.不同年龄段的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为主;40-49年龄段患者以气郁质或有气郁质倾向为主,40岁以下患者以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为主。
9.不同病例类型、生长数目、形态以及HP感染情况的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胃息肉检出率为4.48%,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50岁以上多见。
2.本研究提示:胃息肉以单发多见;胃息肉生长部位:胃底胃体胃窦贲门底体交界窦体交界;胃息肉大小以3mm-5mm息肉为主;胃息肉形态以山田Ⅰ型及山田Ⅱ型为主。已做病理检查的患者中提示本病的病理类型以胃底腺息肉及炎性息肉为主。已行HP检查的患者中提示HP阴性与阳性之比接近1:1。目前关于胃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内镜下治疗,其中以活检钳钳除为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其次为氩离子凝固术以及高频电凝电切术。
3.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39.4%)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18.8%)痰湿质或有痰湿质倾向(14.4%)气郁质或有气郁质倾向(13.1%)阴虚质或有阴虚质倾向(8.1%)阳虚质或有阳虚质倾向(5%)血瘀质或有血瘀质倾向(1.3%),提示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多见。
4.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的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女性患者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和气郁质或有气郁质倾向为主,男性患者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和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为主。50岁以上的患者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为主,40-49年龄段患者以气郁质或有气郁质倾向为主,40岁以下患者以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为主。
5.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息肉的病理类型、生长数目、形态以及HP感染情况无相关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273【目录】:
中文摘要3-6
Abstract6-12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4-20
1 胃息肉的定义14
2 胃息肉的国内外研究14-17
2.1 胃息肉的流行病学方面研究14
2.2 胃息肉的临床表现14
2.3 胃息肉的诊断14-15
2.4 胃息肉的发病机制15-16
2.5 胃息肉的癌变机制16
2.6 胃息肉的治疗16-17
3 中医对胃息肉的认识17-18
4 关于中医体质研究18-19
5 讨论和展望19-20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0-30
1 研究对象和方法20-22
1.1 研究对象20
1.2 研究方法20-22
2 研究结果22-30
2.1 一般资料22-23
2.2 胃镜结果资料23-26
2.3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26-27
2.4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27
2.5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年龄层的相关性分析27-28
2.6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28
2.7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息肉生长数目的相关性分析28-29
2.8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息肉形态的相关性分析29
2.9 胃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HP感染情况的相关性分析29-30
第三部分 讨论30-34
1 胃息肉一般资料特点30
2 胃息肉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30-32
2.1 胃息肉的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的相关性分析31-32
2.2 胃息肉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不同年龄层的相关性分析32
3 研究结果对临床上胃息肉防治的意义32-33
3.1 胃息肉的治疗32
3.2 胃息肉的预防干预32-33
4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33-34
第四部分 结论34-35
参考文献36-3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亚男;尚晓玲;杨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陈润东;李小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刘泽延;;[J];河南中医;2006年10期
何小兵;王卫政;;[J];吉林医学;2009年01期
肖淑娟,付智纲;[J];江西中医药;2003年12期
苏艳;黄晓东;;[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年05期
高寒,俞尚德;[J];浙江临床医学;2000年11期
陈平湖;李剑;叶伟智;;[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17期
朱元民;李菁;刘玉兰;;[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年06期
朱鸣;宁守斌;步晓华;曹传平;;[J];胃肠病学;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宏杰,骆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郜峦,刘英;[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周俊亮;潘奔前;刘友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张毅;;[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李静;杨文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丁熠;张钱枝;戴七保;槐玉昌;;[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骆斌,王琦;[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姚实林;吴芳斌;许霞;曹健;王文锐;李成国;;[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王睿林;王琦;;[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夏仲元;庞洁;任卫华;;[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梅;刘翰德;;[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李洵;张亚力;刘建华;;[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钟爱芳;骆宏;;[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杨毅玲;宋月晗;;[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灿东;杨朝阳;林雪娟;俞洁;吴同玉;闵莉;;[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谷万里;訾希存;吕宝伟;史载祥;;[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陈星;单鸣秋;丁安伟;;[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芦玥;;[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黄琦;倪海祥;魏佳平;袁晓;叶程程;;[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剑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潘新丽;[D];南开大学;2010年
王惠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郑君;[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诗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闫川慧;[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冬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王儒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崔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成振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穆长帅;[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宋庆红;[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彭天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姜宜惠;[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江正龙;[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吉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罗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严贤亮;[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姗姗;[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亚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2期
王晓艳;;[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5期
谢知音;白彦萍;杨顶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6期
李德;赵霞;;[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刘新兰,秦景,吕怀盛,张建中,王宁菊,李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陈丰霖,王小众,李建英,陈治新,黄月红,林明晞;[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盛国光;;[J];光明中医;2008年03期
周昭辉;徐志锐;庄礼兴;江钢辉;;[J];光明中医;2009年05期
陈家旭;[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金群馨,唐莲凤,唐国都,姜海行,洪瑞香;[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海舟,杨丽花,李锦标,李迎安,张跃荣,岳家慧;[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李晓林;;[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2年03期
;[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4年03期
周怡和,孔今城;[J];上海医学;1995年08期
姒健敏,胡剑鸣,章宏,方英,蔡曙萍,厉有名,王开明,黄怀德,吴国富;[J];浙江医学;1996年04期
杨玉秀;李怀斌;谯风桂;朱继德;刘福生;;[J];临床医学;1987年04期
张建平,周大庆,赵曼妮,高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朱冠保,程骏,陈宗静;[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熊枝繁,曹仕琼,陆峰;[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12期
;[J];医学文选;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静;;[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罗珠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谢胜;侯秋科;;[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吕鸿斌;;[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王金瑜;;[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郭心璋;张武;;[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李正安;;[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柳敏;;[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李宏韬;徐晓;欧阳卫泽;蔡长春;王细金;杨华;叶向荣;谢敏华;;[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常玉英;[N];卫生与生活报;2010年
退休老中医
李子云;[N];民族医药报;2002年
兰医;[N];上海中医药报;2001年
副主任医师
徐文端;[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副主任医师
徐文端;[N];大众卫生报;2001年
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
蒋正林;[N];保健时报;2003年
;[N];保健时报;2005年
;[N];人民政协报;2002年
诚北;[N];中国石油报;2001年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 副教授 刘栋才;[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惠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文波;[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海蓝;[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筱薇;[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宁淑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鹏娟;[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蒋上海;[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张希成;[D];浙江大学;2009年
石红兵;[D];苏州大学;2011年
郭振华;[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龚淇;[D];山东大学;2012年
朱萍;[D];扬州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2.5mm x 44.3m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