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甲基异18 甲基炔诺酮探亲片与戊酸雌二醇的区别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奶牛生殖激素发展史答题.doc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 奶牛繁殖激素发展史
用于诱导奶牛发情排卵、超数排卵、分娩、泌乳以及治疗奶牛不育不孕症、提高情期受胎率和精液品质等繁殖活动的激素,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催产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促乳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前列腺素等,分别由下丘脑、垂体、性腺和胎盘分泌。这些激素中,少数由我国最先发现其作用,多数最先由国外提取、纯化并弄清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
一、性腺激素
性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类固醇类和蛋白质类,前者有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后者有松弛素、抑制素、卵泡抑素和激动素。
(一)性腺类固醇激素
我国对性激素的发现具有光辉的历史。我国三、四千年以前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对猪去势的记载。从人尿中提炼出了光滑洁白、灿烂可爱、无臭无味的“秋石还原丹”,。在印度三千多年前的《吠陀》一书中甚至记有用睾丸组织治疗阳萎。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322年 描述过睾丸与雄性第二性征的关系。1849年,德国A?A?Bert五01d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翠丸的移植》阿什海姆宗德克合成睾酮及其衍生物:如,甲睾酮(甲基睾丸素)、丙酸睾酮(丙酸睾丸素)、苯乙酸睾酮(苯乙酸睾丸素)苯丙酸诺龙(多乐宝灵南诺龙)、癸酸诺龙(长效多乐宝灵)、司坦唑醇(康力龙)、美雄酮(大力补,去氢甲基睾丸素)达那唑炔羟雄烯异恶唑炔羟雄烯唑炔睾醇丹那唑安宫唑炔睾酮宫福伊康等。周维善院士等人于1959年开始研究雄激素及其类似物的人工合成,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雄激素,供应市场,最先主要用于医学临床,在上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在奶牛繁殖上应用。
雄激素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公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7-甲基异炔诺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复方18甲基炔诺酮,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临床心血管病综合征,炔诺酮片,炔诺酮,复方炔诺酮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7-甲基异炔诺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7-甲异炔诺酮对绝经冠心病妇女血脂的近期影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2002年
7-甲异炔诺酮对绝经冠心病妇女血脂的近期影响
【摘要】:为探讨7-甲异炔诺酮对绝经妇女冠心病的防治机制,将绝经1年以上的冠心病妇女随机分为2组,一组口服7-甲异炔诺酮2.5mg,1次/天,另一组口服安慰剂维生素B_110mg/天,于服药前及服药第3、6和9个月末检测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7-甲异炔诺酮治疗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时总胆固醇降低8.9%,甘油三酯分别降低16.3%、314.5%和4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降低19%、27.6%和31%(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安慰剂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以上提示,7-甲异炔诺酮对绝经冠心病妇女血脂代谢产生有利作用,可能对防治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41.4【正文快照】: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较绝经前增高4倍,而绝经后采用雄激素替代疗法可使冠心病发病危险率降低约44%~50%l】J,现将我院于1999年6月至2000年9月使用荷兰产7.甲异炔诺酮(利维爱,具有雄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对122例绝经妇女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症的影响临床研究予以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巫淑静,黎国华,梁洁裳;[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欧阳秀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隋龙,张令浩,杨云纺,刘志民,谈雯,林朗;[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6年01期
吴述恒,麦炜颐,孙晓欣,张任权;[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年04期
薛加强,孔宝坤,刘连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刚;[D];暨南大学;2001年
刘宏艳;[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书国;邓娟娟;朱慧铭;韩琴;朱正庭;孔亚婷;张丹;潘希峰;;[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周建邦;;[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陈芳;;[J];西藏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李秀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1期
肖文华;;[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年10期
陈本发;张捷;兰军;涂昌;潘伟彪;;[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林海涛;马静;;[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6期
鲍艳芳;应素芬;泮瑛瑛;徐灵芝;;[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7期
E.MS.SK.NC.MA.I.GC.T丁晓辉;;[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4期
管娅娅;李勉;陈晓鸥;杨玮;汤明明;陈宇红;张寅飞;;[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述恒;麦炜颐;孙晓欣;;[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李晶;张春元;张宝珍;木村美惠子;张震华;初田直树;张尔强;;[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缪燕;缪美琴;朱慧南;钦晨;何海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汪鋆植;容辉;翟文海;;[A];2006年全国土家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春梅;周涛;侯玉芬;;[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张波;周晓星;黄莉莉;许颖;孙丽娜;卓淑雨;苏宜香;;[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孙丽娜;张波;黄莉莉;许颖;周晓星;卓淑雨;苏宜香;;[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张双旗;黄绍湘;黎芳;;[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郭英;;[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张昱雯;汪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特约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执笔:陈英云;[N];家庭医生报;2005年
解放军305医院心脏介入科
杜大勇;[N];健康时报;2008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丁建东 整理
程守勤;[N];健康报;2009年
秦红群;[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丁建东 (副主任医师);[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日友好医院血脂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
马明;[N];健康时报;2009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志;[N];健康时报;2009年
;[N];大众卫生报;2009年
杜华斌;[N];科技日报;2010年
侯海涛;[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屈晓冰;[D];中南大学;2007年
夏大胜;[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赵映;[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张向阳;[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隋树建;[D];山东大学;2005年
王艳军;[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武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肖志杰;[D];中南大学;2003年
刘生祥;[D];浙江大学;2006年
齐凤军;[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建红;[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颜丙玉;[D];四川大学;2004年
孔博;[D];吉林大学;2005年
王春梅;[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邢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刘亚斌;[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吴波;[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张薇;[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陈蕾;[D];吉林大学;2006年
张靖;[D];浙江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当前位置: >>
奶牛生殖激素发展史
第三节 奶牛繁殖激素发展史用于诱导奶牛发情排卵、超数排卵、分娩、泌乳以及治疗奶牛不育不孕症、提高情期受胎率和精液品 质等繁殖活动的激素,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催产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促乳素、雄激素、雌 激素、孕激素、抑制素、前列腺素等,分别由下丘脑、垂体、性腺和胎盘分泌。这些激素中,少数由我国 最先发现其作用,多数最先由国外提取、纯化并弄清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
。一、性腺激素性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类固醇类和蛋白质类,前者有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后者有松弛素、抑制 素、卵泡抑素和激动素。 (一)性腺类固醇激素 我国对性激素的发现具有光辉的历史。我国三、四千年以前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对猪去势的记载1。在公 元前11世纪(西周时期)至公元前8世纪,我国就流行家畜去势,使家畜变温顺,便于饲养,说明当时人 们就对性器官与身体的关系有了感性认识。由此联系到尿液的作用,公元2世纪末的道家甘始、东郭延年 和封君达就饮用人尿来强壮身体,7世纪的孙思邈就推荐用尿沉淀物(溺白)来治疗某些小儿疾病,8世纪 (唐朝)就应用胎盘组织(紫河车)治病。到了11世纪(北宋时期),从人尿中提炼出了光滑洁白、灿烂 可爱、无臭无味的D秋石还原丹‖,并用于医学临床2。在印度,三千多年前的《吠陀》一书中甚至记有用睾 丸组织治疗阳萎。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描述过睾丸与雄性第二性征的关系。1849年,德国A? A? Bert 五01d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翠丸的移植》。直至1927年,阿什海姆(Aschheim)和宗德克(Zondek)才 发现在孕妇尿内含有大量的性激素。 1.雄激素 奶牛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有睾酮(曾称为“睾丸素”)、雄烯二酮、雄酮等。人工合成的雄 激素有睾酮及其衍生物:如,甲睾酮(甲基睾丸素)、丙酸睾酮(丙酸睾丸素)、苯乙酸睾酮(苯乙酸睾 丸素)、苯丙酸诺龙(商品名:多乐宝灵、南诺龙)、癸酸诺龙(商品名:长效多乐宝灵)、司坦唑醇(商 品名:康力龙)、美雄酮(商品名:大力补,去氢甲基睾丸素)、达那唑(又名:炔羟雄烯异恶唑、炔羟 雄烯唑、炔睾醇、丹那唑、安宫唑、炔睾酮、宫福伊康)等。 1889 年 6 月 1 日,法国著名生理学家查尔斯?爱德华?布朗-塞卡德在巴黎的生物学会宣布,他发明 了一种使身心恢复青春活力的疗法。这位 72 岁的教授报告说,通过给自己注射狗和豚鼠睾丸提取液,强 烈地逆转了自身的衰老。他告诉听众这些注射剂增强了体力和智力,缓解了便秘,甚至射尿的弧距都更远 了。几乎所有专家、包括一些布朗-塞卡德的同龄人认为,这些阳性结果是由于意念的诱导作用所致。尽 管如此,布朗-塞卡德提出的睾丸分泌物可以加强和恢复睾丸功能的主张是正确的。因此他的成就使最初 由另一位法国著名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在 1855 年提出的“内分泌”概念成为器官疗法中“替换疗法” 的基础。布朗-塞卡德提出的内分泌液可以用作生理调节物(1905 年命名为激素)的见解使他成为现代内分 泌学的奠基者之一,由此开辟出一个激素疗法日益精湛的时代。甚至,自上世纪 40 年代开始,无数一流 运动员和健身者服用此类药物增加肌肉量和强化锻炼效果。虽然这些做法在以前的 25 年里就已被官方禁 止,但仍维持着约 10 亿美元的国际黑市,说明雄激素的确具有同化作用。 1911 年,佩扎德发现去势公鸡的肉冠随注射给它的动物睾丸提取液的量按比例增加。在随后的 20 年 里,研究人员采用这种和类似的动物测试来确定从大量动物睾丸或人尿中分离得到的各种物质的雄性激素 效应。他们的探索到 1931 年进入最后阶段,这时阿道夫?布特南特设法从 15000 升警察的尿液中提取出1 2张家骅. 雄激素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1982, (1):1-8 杨利国主编. 动物繁殖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5 毫克一种雄性激素,即雄酮。其后的几年内,几位研究者证实睾丸中含有一种比尿液中所含更有效的雄 性素因子,即睾酮。1935 年,荷兰的拉克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功分离并确认了睾酮。1937 年,注射睾酮丙 酸盐(一种睾酮衍生物)和甲基睾酮诞生,并直接用于人的临床试验。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黄维垣院士、周维善院士等人于 1959 年开始研究雄激素及 其类似物的人工合成,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在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生产雄激素,供应市场,最先主要用 于医学临床,在上世纪 80 年代后,才开始在奶牛繁殖上应用。 雄激素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公牛阳痿和性机能减退症。此外,雄激素与雌激素、孕激 3 素合并(三合激素),用于诱导奶牛发情排卵、治疗乳房炎和不孕症 。 2.雌激素 奶牛体内的雌激素有三种,即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酮,具有调节卵泡发育、发情、排卵、 分娩和泌乳等作用。 人工合成的雌激素类似物有很多, 常用的有苯甲酸雌二醇、 氯烯雌醚 (商品名 “泰舒” ) 、 替勃龙(商品名“利维爱”)、尼尔雌醇(商品名“维尼安”)、戊酸雌二醇(商品名“补佳乐”)、雌 二醇-炔诺酮(商品名“诺更宁”)、烯丙雌醇(商品名“多力玛”)、枸橼酸氯米芬(商品名“克罗米 芬”)己烯雌酚(又名“乙芪酚”或乙烯雌酚,现禁用于家畜)。 1896 年,诺尔(Knauer)用狗进行卵巢移植实验时,注意到移植卵巢能够防止阉割引起的子宫萎缩。 1910 年, 马歇尔 (Marshall) 发现引起动物表现发情的卵巢分泌物与黄体分泌不同。 1923 年, 艾伦 (Allen) 和铎瑟(Doisy)从猪卵泡液中证实雌激素的存在。1925 年,宗德克等从卵泡中分离出了雌激素。1935 年, 温托史德罗(Wintersteiner)从孕马尿中得到了雌二醇结晶。1959 年,雌激素开始用于避孕药的研制。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于1959年开始研究人工合成雌激素类药物,特别在上世纪80 年代,许多雌激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研究成功。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雌激素,供 应市场,主要用于避孕药物开发。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应用于奶牛繁殖,主要用于诱导发情、诱导 4,5 6 分娩、诱导泌乳 和治疗不孕症 。 ⒊孕激素 奶牛体内的孕激素主要有孕酮(又名“黄体酮“)、孕烯醇酮、17α -羟孕酮等。人工合成 的孕激素类似物有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孕酮、安宫黄体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己酸孕酮(又名: 羟孕酮已酸酯)、环丙孕酮(又名:色谱龙)、炔诺酮、甲炔诺酮和异炔诺酮等。 1843年 有人发现妊娠妇女输尿管扩张 又有人通过尸检认为女性肾结石发生率低可能与黄体酮分泌 有关。1903年,福勒克(Fraenkel)认为黄体对于维持早孕十分重要。1929年,艾伦证实了黄体提取物含 有一种特殊激素,其功能之一在于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以使子宫做好受孕准备。1934年,四组研究人员同 时获得了孕酮结晶,艾伦等人将其命名为孕酮。 1937年,揭示孕酮能单独维持动物的妊娠。1950年,美 国著名的妇科病学家约翰?洛克首次用孕酮和雌激素为主要原料,制成了一种妇科药。1952年美国普强药 厂用黑根霉转化孕酮制备11a羟孕酮,为合成各种类固醇激素提供了原料。1963年,史密斯(Smith)合成 了孕酮类似物左炔诺孕酮,用于人类避孕。目前临床使用的第一、二、三代孕激素大多为睾酮衍生物 ,此 类化合物因无受体选择性,除具有孕激素活性外,还可与其他类固醇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具有雄激素、糖 皮质激素等其他辅助活性,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第四代孕激素与孕酮受体的结合更具选择性,与其他类 固醇激素受体几乎不结合,应用更安全。 195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从事黄体酮和睾丸素的合成研究,并将成果转化为工业生产。1970年 仙琚制药第一批避孕药生产成功,同时配套生产了复方炔诺酮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因此于1978年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7 8 孕激素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用于诱导同期发情 、治疗胎盘滞留 和习惯性流3 4 5 6 7孙吉, 左行伟, 王培千. 三合激素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兽医杂志,): 29 韩守信, 刘德祥, 吕德仁, 宋继武. 长期空怀奶牛人工诱导泌乳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82, (4):21-22 蔡荣湘, 屠友金.不孕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的人工诱导泌乳试验.浙汇农业大学学报, ):377-386 王守岩, 刘广文, 王吉. 关于激素治疗奶牛不孕症的研究. 甘肃畜牧兽医, 1994, (1):36-37 林民解. 18-甲基炔诺酮诱发黄牛同期发情效果及血清内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含量的应答变化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85,( S1): 121-126 唐大金, 刘述彬. 用孕激素药物预防奶牛胎衣不下验试. 中国奶牛, 1988, (1): 518 产。 (二)性腺蛋白质激素 性腺分泌的蛋白质激素主要有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和松弛素。 早在 1932 年就有人提出, 曲细精管上皮能产生一种抑制 FSH 分泌的特殊因子。 随后, 莫汆模 (Mottram) 和克勒姆(Cramer)观察到大鼠睾丸损伤后导致垂体前叶细胞机能亢进,提示睾丸可以产生抑制垂体前叶 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同时,莫汆模和罗彻(Rocha,1932)用大鼠睾丸水溶性提取物进行试验,发现睾 丸提取物可以防止去势雄鼠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的机能。同年,麦库勒(McCullagh)从牛睾丸中提 出一种水溶性的非类固醇类物质,并将其命名为抑制素(inhibin,INH)。1976 年在奶牛体内提取出抑制 素。1985 年,罗伯逊(Robertson)从牛卵泡液中提取、纯化得到抑制素纯纯品;1987 年,罗伯逊和尤诺从 牛卵泡液和睾丸网液中又先后发现了两种抑制素相关肽,即激活素(activins,ATN)和卵泡抑素 (follistatins,FSN)。1990 年,蓝卡缪拉(Nakamura)等证实,FSN 为激动素的结合蛋白,通过中和 激动素的促 FSH 分泌活性而发挥生物学效应。1992 年,澳大利亚的芬莱(Findlay)等人分析 FSN 与激动 素之间的关系,证明一个摩尔分子的激动素可与两个摩尔分子的 FSN 结合。1987 年,澳大利亚费勒吉 (Forage)用 DNA 重组技术生产出牛 INHα 亚单位。 在国内,1996 年,叶荣在牛树理和杨利国教授指导下,率先从猪精液中提取抑制素并用于诱导母牛超 10 数排卵 。1999 年,王诚在杨利国教授指导下于获得从卵泡液中提纯抑制素的方法;2000 年,姜勋平在杨 11 利国教授指导下合成了世界第一个抑制素基因疫苗,并发现抑制素基因免疫可以提高小鼠的产仔数 。2001 12 年,王进荣在杨利国教授指导下,利用抑制素抗体被动免疫母牛,提高了超排效果 。2003 年,茆达干在 13 杨利国教授指导下,又合成了多个类型的抑制素基因疫苗,并证实该疫苗可提高大鼠产仔数 。2005 年后, 14 15,16 张德坤、崔先利、王水莲分别在杨利国教授指导下,率先应用抑制素基因疫苗免疫母羊 和母牛 ,促进 了这些动物的卵泡发育。2008 年,韩丽在杨利国教授指导下,对原有抑制素基因疫苗进行了改进,免疫效 17 果更好 。2009 年,李超在施振旦教授指导下,利用转基因方法人工合成了抑制素,并用于主动免疫奶牛, 18 提高了超数排卵效果 。9二、垂体激素由垂体分泌并与奶牛繁殖有关的激素主要有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这些激素均为蛋白质激素,最先由 国外发现其作用并进行分离、提纯与人工合成以及在应用于奶牛繁殖。 (一) 促卵泡素 早在 1920 年,宗德克和俄思核(Aschheim)首先提出,雌性动物的垂体可能含有促进性腺发育的物9陈福江, 王之海. 母牛习惯性流产的防治. 当代畜禽养殖业, 1999, (12):9 叶荣, 牛树理, 杨利国. 猪精液抑制素主动免疫诱导黄牛超数排卵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16-17 11 姜勋平. 抑制素和 bcl-2 基因免疫对小鼠繁殖和生长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1 12 王进荣. 抑制素被动免疫对母牛卵泡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1 13 Mao DG, Yang LG, Ye R and Jiang XP. Effect of Inhibin α(1-32)Gene Immunization on the Follicular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Rat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337-343 14 张德坤, 杨利国, 曹少先, 王文, 乌娜尔汗, 纪平, 古武昌. 抑制素基因免疫对母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76-79 15 崔先利, 杨利国, 茆达干. 黄牛对抑制素 pCISI 基因免疫的反应性.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7-200 16 王水莲, 薛立群, 陈小军, 杨利国. 抑制素 pCIS 基因免疫对黄牛卵泡发育和生殖激素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830-835 17 Han L, Mao DG, Zhang DK, Liang AX, Fang M, Moaeen-Ud-Din M, Yang LG.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novel DNA vaccine expressing inhibin alpha (1-32) fragment for improving the fertility in rats and sheep. Anim Reprod Sci, -4):251-65 18 李超, 梅承, 朱玉林, 薛建华, 钟寿坤, 麻柱, 张胜利, 施振旦. 主动免疫抑制素提高奶牛超数排卵胚胎产量的研究. 中国农10业科学, ): 质,其中一种刺激卵泡成熟,另一种促使排卵后形成黄体。1927 年,史密期等证明,切除动物垂体则性器 官萎缩,而移植垂体可以使其恢复。1931 年,费沃德(Fevold)等首次成功地将垂体提取物分离出两种作 用不同的成分,后来被其他学者证实并命名为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近来发现,FSH 分子结 构具有不均一性, 如: 人 FSH 的?亚基有三种, 分别含 92 个、 90 个和 89 个氨基酸残基。 1992 年, 费史 (Fares) 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 1 个或 2 个 hCGB 亚基的 CTP 连接至 hFSHβ 基因羧基端,并将这段融合基因插入质 粒 pM , 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 通过转染 CHO 细胞, 筛选出稳定表达 FSH-CTP 或 FSH-(CTP) 2 的细胞系。 与天然 FSH 相比, 在体外生物活性检测中这种 FSH 类似物对受体结合和信号传导没有明显影响, 证明存 在 1 个或 2 个 CTP 结构并不会影响 FSH 类似物与受体的结合和信号传导。FSHB 融合 1~2 个 CTP 后,异二 聚体的体内半衰期和生物活性得到了明显增强。2003 年,寇莱恩(Klein)将 FSHβ 和α 亚基用含 2 个 N连接糖链的序列连接, 得到含额外 N-连接糖链的单链 FSH 类似物 FSH-N2。经体内外生物活性检测发现 FSH-N2 与 FSH-CTP 相似,也具有延长半衰期和增强生物活性的作用, 但这种含额外 N-连接糖链的 FSH 类似 19 物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在国内,FSH 最早由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原为“宁波市水产养殖激素厂”)于 1971 年从猪脑垂 20 体中提取得到纯品,并于当年试生产、投入市场 。此外、武汉生化制药厂和上海五洲制药厂也是最早生 21 产 FSH 的厂家。1995 年,新疆农科院微生物所艾秀莲等率先利用基因重组方法生产了牛促卵泡素 。 FSH 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始于 1975 年, 最先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上海市牛奶公司第七牧场应用 22 23 FSH 进行超数排卵 ,或用聚乙烯吡咯烷酮液稀释,用于治疗卵巢萎缩 。 (二)促黄体素 促黄体素又名促间质细胞素,分子结构与 FSH 类似,也是由?-和?-两个亚基组成的糖蛋白质激素。最 早由费沃德于 1931 年从垂体中提纯得到。 国内最早由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于 1971 年试产垂体促卵泡素与促黄体素,并于 1977 年正式投入 市场。现有多个厂家生产、供应该产品。目前,武汉市生化制药厂也有生产。 24 25 LH 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主要用于治疗卵泡囊肿 、保胎 、诱导排卵和超数排卵。三、下丘脑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与奶牛繁殖有关的生殖激素主要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产素、促乳素释 放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等。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由于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的分子结构不清楚,根据其生理效应将其 分别命名为促黄体素释放因子(LH-RF)和促卵泡素释放因子(FSH-RF)。1960 年,麦克恩(Mccan)等和哈 利史 (Harris) 等证明, 大鼠丘脑下部提取物中含有 LHRH。 在 1971 年, 夏莉 (Schally) 和桂勒民 (Guillemin) 从 165000 头猪的下丘脑组织中提取得到纯品,并由其同事阐明其分子结构。这两位科学家因此而与耶鲁 (Yallow)分享 1977 年度的生理学诺贝尔奖。1993 年,亨瑟(Hinsey)等指出,来源于下丘脑的一种神 经体液性物质参与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以诱发排卵。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多肽激素组在龚岳亭院士的带领下,于 1974 年自主合成了 GnRH 类似物戈那瑞林。1975 年国外研制成功强效 GnRH 类似物,亦称 GnRH 激动剂。我国随后亦开发了丙19 20严正杰, 孙雪萍, 丁家桐. 重组促卵泡素及长效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12-14 宁波市水产养殖场报导组. 治疗大家畜卵巢机能性不孕症的新激素-垂体促滤泡素和促黄体素试成. 科技简报, 1972, (16):21-22 21 Ai XL, Chen XG, Ji Q, Long T, Yu H, Xi FG, Dong P, Shi YH. Producing of bovine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bFSH) by genetic engineering. 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5, (11): 作者无.牛胚胎移植成功.遗传,1979, (2):47 23 马群山, 唐德江. 聚乙烯吡咯酮与 FSH 配合治疗奶牛卵巢萎缩的研究. 河南畜牧兽医, 2001,(22): 6-7 24 张新福. 用促黄体素(LH)配合黄体酮治疗奶牛卵巢滤泡囊肿. 中国奶牛, 1986, (04):18 25 钟寿坤. 奶牛用垂体促黄体素保胎的效果. 养殖技术顾问, 2005, (5):44-45 氨瑞林 (GnRH-α ) 及 GnRH 颉抗剂 。 目前, 国内有多家企业生产戈那瑞林、 丙氨瑞林、 促排 II 号(LRH-A2) 和促排 III 号(LRH-A3)等 GnRH 及其类似物制剂供应市场。 28 GnRH及其类似物在奶牛繁殖中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用于代替LH,即诱导排卵 、治疗卵泡囊 29 肿和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 (二)催产素 早在 1895 年,欧力沃(Oliver)和谢辉(Schafer)首先发现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可使血压持续升 高。直到 1906 年,德乐(Dale)才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垂体提取物对哺乳动物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很 快被其他学者所证实。1911 年,神经垂体提取物就被推荐在临床上用于引产。由于提取物有加速分娩进程 的作用,因而命名为催产素。1928 年,凯恩(Kamn)等宣称获得了具有高度催产作用和低度加压作用的制 品。1932 年,威力特(Vigneaud)应用逆流分溶法, 在仲丁醉-稀醋酸系统中通过多次转移的分溶分配, 合成得到较纯的产品, 最高在 500 单位/毫克左右。同时, 他们也得到催产素的, 2,4-二硝基-羟荼磺酸盐 30 结晶, 这是第一个被分出的结晶奖的催产素衍生物 。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期,阿史特朗(Armstrong)等 首次应用催产素缩短了青年母牛的发情周期。 在国内,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生物化学教研室于 1958 年合成得到具有生理作用的催产素制剂。在 1975 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多肽组采用水杨酸形成西佛碱测定 α -氨基含量的方法,合成了催产素 31 和加压素 。2005 年,四川大学吴凯群博士成功合成了催产素的多种类似物32。目前,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 催产素,商品名为“缩宫素”。 33 34 催产素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主要用于治疗奶牛黄体囊肿 、持久黄体 、预防和 35 36 37 治疗胎盘滞留 、诱导泌乳 、提高精液受胎率等 。2627四、胎盘促性腺激素(一)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早在 1930 年,苛乐(Cole)和哈特(Hart)就发现在妊娠 40~130 天的母马血液中含有孕马血清促性 腺激素(PMSG)。到 1943 年,苛尔和歌史(Gooss)首次证明 PMSG 由孕马的子宫内膜杯分泌。1972 年, 艾伦(Allen)和莫勒(Moore)认为,子宫内膜杯由胚胎滋养带侵入子宫内膜细胞形成。近年来已获得高 纯度的 PMSG,应用电泳法测其分子量为 53000,经还原和烷基化后,分子量为 23000。 国内自1970年开始,长春兽医大学开展了孕马血清冻干及长期保存的试验,并按英国的方法试验了提取方 法。1978年后,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并获悉国外对PMSG的需求较大,国内的研制单位增多。其中卫 生部长春生物制品所于1981年末试验成功,质量达到国外药典规定水平。~21日,兽用提纯孕 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研制成果鉴定会在长春召开,会上由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人员介绍该激素的26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多肤激素组.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及类似物的固相法合成及其在家鱼催产中的应用 . 化 学通报, 1976, (6):11-1227刘克良 , 何炳林 , 萧绍博 , 夏启明 , 方溪 , 王忠义 . 系列新 LHRH 拮抗剂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 中国科学 (B 辑 ), 1990, (2):163-169 28 王应安, 张寿, 杜志权, 宋维文, 梁锦荣, 田华生. 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提高奶牛繁殖力试验.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5-26 29 蒋兆春, 周开国, 王道福, 苏德辉, 黄夺先, 范必勤, 邹介正, 袁健康, 余敞, 高端正, 武奇彬, 林才诚, 许文长, 吴锡贵. 应 用国产兽用 LRH 类似物治疗奶牛卵巢机能失调和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试验报告. 兽医科技杂志, 1982, (2):18-20 30 宗惠娟. 催产素(Oxytocin)的结构与合成. 化学通报, 1958, (3):142-148 3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多肽应用组. 一项改进的固相多肽合成法――催产素与加压素的合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 理学报, 1975, (1):23-30 32 吴凯群. 多肽药物催产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理活性初探.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33 段恩奎. 催产素对奶牛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的治疗试验(初报) . 畜牧兽医学报, 1986, (1):68-73 34 王念功, 吴志杰, 马群山, 梁启维. 催产素治疗奶牛持久黄体试验. 辽宁畜牧兽医, 1988, (6):19-20 35 郁富慧. 肌注小剂量催产素预防奶牛胎衣不下. 中国畜牧杂志, 1996, (5):54 36 王振学, 刘桂芝. 应用催产素试治奶牛无乳或泌乳不足. 天津畜牧兽医, 1996, (4):36 37 李继文, 姚增录, 马堆喜. 精液中加催产素可提高久配不孕奶牛的受胎率. 甘肃畜牧兽医, 2000, (3):18 提纯,效力测定的情况,及动物临床试用观察的结果,即用于牛超数排卵试验可达8~14个卵子。目前,全 国有天津华孚生物技术公司、宁波激素厂等多厂企业生产PMSG制剂。 PMSG 在奶牛繁殖中的应用始于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后,最先用孕马全血或血清,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 38 39 40 41 期才开始应用纯化制剂,以诱导发情排卵 、超数排卵 ,提高情期受胎率 或 。为了克服 PMSG 的残留效 应,杨利国等(1990)在用 PMSG 诱导母牛发情后,追加抗 PMSG 抗体,以中和体内残留的 PMSG,提高胚胎 42 质量 。1991 年,贾福德等在给注射 PMSG 后使用 PMSG 抗体,发现 PMSG 抗体具有中和 PMSG 生物学功能的 43 作用,从而提高母牛超数排卵效果 。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 1927 年,阿希海姆(Aschheim)和宗德克(Zondek)首先从孕妇尿中发现一种促性腺物质,其生理 性质与 LH 相似,称之为“普罗兰”(Prolan)。 年,琼斯(Jones)、史德瓦特(Stewart)、 佘诺(Sano)和蒙哥麦翠(Montgometry)等通过培养胎盘组织,证明这种激素是由灵长类动物妊娠早期 胎盘绒毛膜的绒毛所产生,尤其是由朗氏细胞产生。1967 年,帕色(Pearse)等首先提出,hCG 具有免疫 抑制作用。1975 年,布娄史德(Braunstein)等发现,正常人的睾丸提出物中含有一种与 hCG 难以区分的 物质。1978 年,阿斯(Asch)发现,哺乳动物妊娠时胎盘也产生 hCG 样物质,其生理作用有待研究。后来 在人体内广泛发现了 hCG。 1958 年,宁波市激素供应站( 现为“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成立并生产 hCG。目前,国内有 多个厂家生产 hCG。 迄今为止,hCG 尚不能人工合成,一般都是采用孕妇尿液为原料提制。孕妇尿容易收集,但花费人力 很大,且尿中 hCG 含量低微,提取时需尿量很大,生产率低。因此,西安市兴庆公园水产研究室于 1972 年提出了从人工流产的刮宫废料中提取 hCG 的设想,并于 1973 年获得成功。1982 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 44 物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成功高纯度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亚单位 。2003 年和 2004 年, 应用基因重组方 45 46 法,分别合成了 hCGα 和β 亚基 。 国内市场销售的 hCG 有两种商品名:一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亦称绒膜激素,用于医学临床;二是兽 用促性腺激素。 兽用促性腺激素主要从孕妇尿和孕妇刮宫液中提取得到, 与垂体促性腺激素相比, 来源广, 生产成本低,因此是一种相当经济的 LH 代用品。但是,由于 hCG 能产生抗体,1973 开始应用 LHRH 来代替 hCG。 47 48 hCG 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主要用于治疗卵泡囊肿 、诱导排卵 、以提高情期受胎 49 率 。38 39姜述禹. 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导母牛发情效果观察. 黑龙江畜牧兽医,1980, (2):21-24+71 丁红, 陈静波, 高康军. 短期口服甲地孕酮+PMSG 对提高奶牛受胎率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1986, (6):41-42 40 金汛凯, 黄昌法, 郎水镜, 陆洪萱. PMSG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研究. 浙江畜牧兽医, 1989, (2):17-18 41 薛建华, 吴广安, 海龙, 鲍志峰, 王延明. 利用云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甲睾酮配合维生素 E 治疗种公羊死精、畸形精子及性 欲不强的效果. 辽宁畜牧兽医, 2005, (5):16 42 杨利国, 张爱菊, 郝易风, 朱章伦, 林耀星. 母牛注射 PMSG 及其抗血清后血清孕酮含量和 PMSG 的残留量. 南京农业大学 学报, 1990, (1):87-91 43 贾福德, 黄忠牧, 柏学进, 岳奎中, 钟世芳. PMSG 配合抗 PMSG 血清超排处理奶牛的效果.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1, (3):6-7 44 王海云, 徐一树, 德淑兰, 蒋领根, 李受增, 吴尔若, 李泰然, 关立红, 许秋荣. 高纯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亚单位的制 备和纯化. 生殖与避孕, 1982, (2): 12-16 45 金东华, 诸葛洪祥, 钱峰, 石永兵.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α 亚基 cDNA 克隆、表达及纯化.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511-514 46 徐万祥, 何亚萍, 何远, 王丽婷, 孙志达, 季朝能, 顾少华, 陈金中, 应康, 谢毅.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亚基单一 B-细胞表 位(β5、β9 或 β8)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生物工程学报, ):49-53 47 穆安斌, 杨永鑫. HCG 治愈奶牛卵巢囊肿一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87, (2):76 48 童浩安, 杨洪生. 国产 HCG 和 LRH―A 对促进奶牛排卵与受胎的效果试验. 畜牧与兽医, 1992, (5):214-215 49 马建霞, 王应安, 张寿, 祁秀玲, 宋维文, 王玉军. 不同剂量 HCG 对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8, (1):8-9 五、其他激素(一)前列腺素 1930 年,美国妇产科医生库诺凯(Kurzrok)和克利卜(CLieb)从人和绵羊的精液和精囊腺发现这种 特殊激素,证明它对刺激平滑肌收缩和降低血压起着作用,当初还以为来源于前列腺,所以命名为前列腺 素(PG)。后来研究发现,PG 几乎存在于身体各种组织和体液中。生殖系统(如精液、卵巢、睾丸、子宫 内膜和子宫分泌物以及脐带和胎盘血管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组织均可产生 PG。 PGs 最初由薄史朵(Bergstorm)于 1962 年提取获得,并用经典方法确定了其结构,其分子骨架是含一 个五元环的 20 个碳原子的羧酸。根据五元环的结构,天然的 PGs 主要可分为 5 类,分别命名为 PGA、PGB、 PGC、PGE 和 PGF,其五元环的共同特点是 8 和 12 位侧链都互为反式。 1971 年,卡力姆(Karim)首先报道了将 PGF2α 和 PGE2 用于抗早孕和催产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 功。但当时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经济合理的 PGs 制备方法,从而限制了对 PGs 深入的生物医学研究。到 1972 年,创刊了《前列腺素》杂志,同年举行第一届国际前列腺素会议,从此 PGs 的研究更受到重视。1982 年 有关 PGs 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动物繁殖上的应用, 则是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引起注意。 尽管 PGs 及其类似物可从软珊瑚类生物中提取获得,但与其他激素不一样,PG 主要以人工全合成方法 制备。1965 年阿普章(Upjohn)公司和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研究所与荷兰尼列弗实验室开始前列腺 素的生物合成,将必须脂肪酸的前体和羊的精囊一起孵育,制备前列腺素。1966 年开始化学合成,卡罗林 斯卡研究所分离出了 8 种以上的前列腺素, 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1972 年前列腺素开始作为人用药物上市, 阿普章公司在英国出售两种引产与中期流产用的前列腺素。此后,PGs 的研究工作发展非常迅速。1974 年 开始作为兽药上市,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在英国、阿普章公司在美国出售一种诱使牛与马排卵的前列腺素药 物。1975 年开始了比较广泛的临床试验。1976 年,在第八届国际动物繁殖及人工授精会议上,有很多学 者报告了 PGF2a 及其类似物对牛羊同期发情、猪同期分娩和治疗马牛不发情的效果。1979 年在第四届国际 前列腺素会议上,提出了白细胞三烯 C 为致过敏反应的因素。1980 年在第九届国际动物繁殖及人工授精会 议上,报告了各种家畜在不同情况下 PGs 的释放问题。 我国对于 PGs 的研究工作始于 1970 年,参加研究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上海生物化学制 药厂、上海第九制药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第九制药厂、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医学院 药学系厂等。在 1971 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南京药学院和南京生物化学制 50 药厂等单位就用生物合成法试制 PGE 和较纯的 PGF2a 消旋体结晶 ,1972 年就分离出了 PGF1 和 PGF2,化学合 51 52 成了 PGF2a 和 PGs 类似物 15-甲基 PGF2a ,1973 年合成了 PGF2α 消旋体 。同年,召开了全国前列腺学术座谈 会,此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长春以及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陆续展开了 PGs 抗生育的临床 观察。 53 54 55 PG 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主要用于治疗持久黄体 、诱导发情 、同期发情 、 56 57 58 排出死胎 、木乃衣 或胎儿、治疗子宫炎症 等。50北京动物所; 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 上海第九制药厂;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 前列腺素 E2(PGE2)的 生物合成. 有机化学, 1975, (1):8-10 51 前列腺素合成组;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第九制药厂; 上海化工学院. 新法合成 dl-15-甲基前列腺素 F_(2a) 及其 15(R,S)-15-甲醚. 化学学报, 1976, (1): 73-77 52 四川医学院药学系厂. 前列腺素 F_(2α)消旋体的合成. 四川医学院学报, 1976, (2):53-61 53 柳建昌. 前列腺素 F 及其类似物对奶牛持久黄体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动物学报, 1979, (1):20-25 54 刘作慧. 国产 15 甲基前列腺素 F_(2α)诱发奶牛发情受胎效果的观察 . 吉林畜牧兽医, 1983, (4):3-5 55 王应安, 张寿, 柴兆钦, 郜志勇, 宋维文, 曹福泰, 王玉军. 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发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7, (6):11-12 56 曹文广. 为什么前列腺素未能诱导奶牛排出死胎. 中国兽医科技, 1985, (8):54 57 沈斌, 陈学飞. 采用 15-甲基前列腺素注射液为一奶牛作木乃伊引产.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89, (2):26 58 王应安. 用抗生素或前列腺素治疗奶牛子宫炎对卵巢周期活动的影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86, (2):28 (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是从绝经期妇女尿液中提取、纯化得到的促性腺激素制剂,化学本质为 蛋白质,有效成份为人 FSH 和人 LH,具有 FSH 和 LH 配合应用的生物学作用。 在国外,hMG最早由布莱波里(等)于1949年从更年期女尿液中提纯得到59。1955年,阿贝特(Albert)对 布莱波里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hMG提取、纯化更简便,效率更高60,目前仍然使用的方法均是在他们的 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临床应用的首批HMG产品 (Pergonal? 25 Serono) 于日在意大利注册。 1953 61 年,薄史(Borth)等人首次应用hMG处理切除垂体的大鼠,成功诱导卵泡发育 。1955年,在英国伯明翰召 开第二次促性腺激素会议期间,来自苏格兰的德坎客(Dekansky)博士捐献了大量hMG用做标准品。1957年,薄史 提出用hMG参考制剂转换动物单位,最初提出了三种参考制剂,即hMG 20, hMG 20a和 hMG 24。到1959 年,普遍用用hMG 24为参考制剂。意大利的铎利力博士表示愿意捐出5克hMG制剂,用做国际参考制剂62。 从那以后,国外开始了hMG的临床试验。 1964 年,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学标准专家委员会规定,0.2295mg 国际参考制剂 HMG 中应含有 FSH 和 LH 各一个国际单位。1975 年,该委员会规定,一个国际单位 HMG 应含有 0.11388 mg FSH 和 0.13369 mg LH,同时强调:以后制定新标准,都必须同时分别测定 FSH 和 LH 的活性。 国内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始从更年期尿液中提取促性腺激素的研究。浙江省宁波卫校生化教研室 63 顾华庆 、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阎家麒和朱建梅、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苟兴宽和内 64 蒙古乌兰察布盟畜牧科学研究所张沛 得到 FSH 活性约为 20IU/mg 的 hMG 纯品。2001 年,上海第一生化药 65 业公司陈少雄得成品效价为 102.06~333.5 单位/mg 的 hMG 纯品 。 1993 年,国内正式批准 hMG 上市(商品名:尿促性素),并生产了多批标准品66,主要用于妇科疾 病治疗。 hMG 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始于本世纪初。 由于兽药尚未获得批准, 所以主要用于奶牛胚胎体外生产67。 然而在市场上,许多 FSH 产品实际来源于更年期妇女尿液。因此,hMG 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实际与 FSH 是一样的,即超数排卵、诱导发情、治疗不孕症等。59Bradbury JT, Brown ES and Brown WE . Adsorption of urinary gonadotrophins on kaolin. Proc Soc Exp Biol Med, C232 Albert A. Procedure for routine clinical gonadotropin determination in human urine. Mayo Clin Proc, C556. Borth R, Lunenfeld B and de Watteville H. Activite? gonadotrope d’unextrait d’urines de femmes en menopause. Experientia, 195 4, Lunenfeld B. General discussion, P 383. In Albert A (ed) Charles C Thomas, Springfield, Illinois, USA, C53269 顾华庆. 人尿促性腺激素提取及部分纯化. 生化药物杂志, 1990, (4):46-47 阎家麒, 朱建梅,苟兴宽, 张沛. 人尿促性腺激素生产新工艺研究.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482-485 陈少雄. 高单位尿促性素研制初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02 钱德明, 刘群丽, 张媛, 汪佩华. 尿促性素第三批国家标准品的标定, 中国药品标准, ):50-52 韦精卫, 韦英明, 孟凡丽, 杨素芳, 石德顺. 激素及生长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广西畜牧兽医, ):236-23860 6110,266C27062 63 64 65 66 6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8甲基炔诺酮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