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茅根的功效山楂煮公鸡的功效

白茅根:春日祛火佳品
春季容易上火,常表现为咽痛、流鼻血、尿黄等症状。此时,正值白茅根生长旺盛,在野地、山坡上多见。中医认为,白茅根味甘,性寒,人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可有效消除体内的火热,因此,春日上火不妨用些白茅根。嗓子痛 春季上 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可 以取鲜白茅根30克 (干品减半),金银花10 克,加水1000毫升,煎 煮20分钟后,去渣取 汁,加冰糖少许即可,代 茶频饮。每日1剂,连饮 3--5日。可清肺热,利咽 喉。流鼻血 春季上 火引起的鼻出血,可取 鲜白茅根30克(干品 减半),藕节15克,加 水毫升,煎煮30分 钟后,去渣取汁,代茶频饮。每日 1剂,连饮3日。可清热,凉血,止: 血。小便黄 小便发黄,并伴 有发烫是上火常见的表现,患者 可以取鲜白茅根30克(干品减 半),淡竹叶6克,加水1200毫 升,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 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饮2日。 可清热泻火,通利小便。需要注意的是,用白茅根祛 火不宜久服;中医中药秘方网介绍这是因为,白茅根 性寒,脾胃虚寒者长期饮用易导 致腹泻、腹痛。再有,鲜品可在集 市或路边小贩处购买,干品在中 药店有售。
来自“养生主”
更多关于“白茅根:春日祛火佳品”的资讯
更多文章推荐排行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春季防病]
今日养生推荐
本栏热门文章
Copyright &
养生主 版权所有┊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茅根芦根水的作用
周末宝宝有点不舒服,咳嗽,还伴随有低烧,于是很着急,刚好妈妈那里有芦根,于是就取了一些来给宝宝煮了芦根水服用。
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其味甘多液,善滋阴养肺,上可祛痰排脓、清热透疹,中可清胃热、生津止渴,下可利小便导热下行。《本草纲目》谓之能“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止呕、泻胃火,利二便”。常用于温热病之高烧、口渴、胃热呕吐,以及肺热咳嗽、痰稠而黄、吐之不爽等。对咽喉炎症、声带疲劳以及口腔炎、牙周炎等有良效。(收
(来自: 海达范文网: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1.首先准备
2.取适量放入盆中
3.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水入锅煮
4.水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
5.大概水开后煮半小时,水已经明显的变色
6.过滤掉就可以饮用了
这是纯天然的止咳化痰,清热退烧的饮品,制作也非常简
单,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茅根芦根水的作用
这是治疗咽喉炎,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 茅根和芦根煲水喝可以治什么?
芦根与白茅根煮水喝有什么好处 回答(2)
这是治疗咽喉炎,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 白茅根【归经】肺,胃,肝,小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
芦根【归经】肺,胃,肝,小肠经。【功效】清热生津,止呕,利尿。用于热病津伤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
感冒引发的咽喉肿痛治疗方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令人难以忍受。几个小偏方可以一式。
每天吃3-5个生梨;
用火把5枚红枣的皮烤焦,冲入白糖水饮服;
取适量茶叶用纱布包好,用溶水泡成浓茶汁,再加入适量蜂蜜调匀,每隔30分钟漱口一次,缓缓吞下连用多次。
这些方法对治疗咽喉疼痛。咽喉炎都有很好的效果。 大蒜2头
【用法】大蒜捣烂后贴鱼际穴、大椎穴。
【】本方功可泻热清肺,用于治疗肺热上扰咽喉,咽喉肿痛。
小独头蒜30g 醋50g
【用法】将蒜放醋中捣烂,外敷患处。
【说明】本方消肿止痛作用甚佳,对于风寒湿热上扰致咽喉肿痛均有效。篇二: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茅根的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①《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②《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③《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④《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⑤《纲目》:&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⑥《本经逢原》:&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⑦《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白茅根的作用:
1. 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作辅助药。又在麻疹出疹期与恢复期,均可用茅根煎汤作饮料,取它清热生津的功效。
2. 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尿血等症。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治血热妄行之症,可以单用,也可配小蓟、藕节等同用。
其它作用:
1、治疗急性肾炎
有较好效果,可以缩短病程。据数十例的观察,服药后通常在1~5天内小便即显著增多,每日可达毫升左右。随之水肿即渐消失,高血压及尿检变化亦渐好转而趋正常。据部分病例统计,水肿消失时间平均约4~5天或1周左右;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在5~20天,平均7~9天;尿检变化平均消失时间,自11天至26.4天不等。用于慢性肾炎亦有利尿消肿及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对肝脏病引起的腹水及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肿,则无利尿消肿作用或作用不显著。因此有人推测,白茅根的作用主要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从而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效果;同时肾缺血改善,肾素产生减少,使血压恢复正常。故对急性肾炎疗效良好,慢性肾炎疗效较差,而对肝病性及心病性的水肿几不奏效。服药期间除个别有轻微头晕或恶心外,未见不良反应。用法:一般以白茅根(干品)半斤,洗净切碎,水煎,每日2~3次分服。连服1~2周或至痊愈。亦有配合大蓟、小蓟、生地或麻黄组成复方治疗。服药同时,须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水、盐的摄入,保暖。必要时可适当加用其它药物控制并发症及感染病灶等
2、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用白茅根(干品)2两,水煎,每日两次分服。治疗28例,结果临床治愈(45天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1例,好转(临床症状好转,45天内各项肝功能的数值下降超过半数,或45天后完全恢复正常)7例。治疗后,主要症状大多在10天内消失,肝脾肿大在20天左右消失;谷丙转氨酶经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
此外,白茅根曾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配合仙鹤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均有一定效果。篇三:茅根赤豆粥1
2.茅根赤豆粥,鲜茅根200g(或干茅
根50g)加水适量煎汁去渣入粳米,赤
豆各200g,煮成粥,日服3次。用于水肿为
主要表现者,尿中有红细胞者用此粥尤为
茅根赤豆粥
组 成: 鲜茅根200克(干茅根50克) 大米200克
【制作】先将茅根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净的大米,继续煮成粥。
【用法】分顿1日内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出 处: 《补缺肘后方》
1. 1. 1风水泛滥症见眼睑四肢全身皆肿,恶寒发
热,小便不利,分偏热者,舌红,脉浮滑数;偏寒者,苔
薄白,脉紧。皆因风邪袭表,营卫失和,内舍于肺,肺
失宣降而引起。调护:饮食宜用疏风利水之品。茅根
赤豆粥:以鲜茅根1008加水适量煮,取汁去渣,入赤
小豆、粳米各适量煮粥服食。可进食西瓜、冬瓜、蓄芭
仁、鲤鱼等利水之品。易消化、低盐、营养丰富的膳食
为主,禁忌辛辣生冷之品。肾功改变者要限制蛋白质
的摄入,可选用优质而且以生物价高富含人体必需氨
基酸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尽量少食植物蛋白
如花生,豆类,少吃含磷食品如动物内脏、脑、瓜子、板
栗、坚果、海带等。瘦肉鱼不可缺,应水煮去汤后使用。
7茅根赤豆粥鲜茅根zoo克
(干茅根50克),大米200克,先将茅
根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捞去
药渣,再加淘净的大米,继续煮成粥。
【用法】分顿1日内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赤小豆的营养价值:
赤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赤小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赤小豆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 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蠕动,润肠通便。赤小豆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均有益。赤小豆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赤小豆的治病功效:
中医认为:赤小豆可以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
赤小豆擅长治疗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烦热,干渴,酒病,痢疾,黄疸,肠痔下血,乳汁不通;外敷治热毒痈肿,血肿,扭伤等症。
6,茅根赤豆汤:白茅根250g,赤小豆120g。加水煮至水干,除去白茅根,将豆分数次嚼食。
功效:白茅根为凉性利尿药,其味甘甜,用以煮豆,既可增强利尿作用,又较适口,故颇为得法。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赤小豆的功效:
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赤小豆别名红豆、亦豆、红豆、红小豆、小红绿豆、虱拇豆、朱赤豆、金红小豆、朱小豆、小豆、猪肝赤、杜赤豆、茅柴赤、米赤豆,赤小豆的功效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赤小豆的作用是治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赤小豆用药禁忌是赤小豆又名饭赤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赤小豆煮汁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但久食赤小豆则令人黑瘦结燥;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内忌赤小豆。
药名:赤小豆
功效分类:利水药;消肿药。
别名:红豆、亦豆、红豆、红小豆、小红绿豆、虱拇豆、朱赤豆、金红小豆、朱小豆、小豆、猪肝赤、杜赤豆、茅柴赤、米赤豆。
性味:甘酸、平、无毒。
归经:入心经、小肠经、肾经、膀胱经。
功效: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烦热,干渴,酒病,痢疾,黄疸,肠痔下血,乳汁不通;外敷治热毒痈肿,血肿,扭伤。
用法用量:9~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来源:赤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
赤小豆的作用:
赤小豆具备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
1、赤小豆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2、赤小豆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3、赤小豆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4、赤小豆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纲目》)
5、赤小豆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独行方》)
6、赤小豆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妇人良方补遗》)
7、赤小豆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本草图经》)
8、赤小豆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产书方》)
9、赤小豆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
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圣济总录》赤小豆汤)
10、赤小豆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肘后方》)
11、赤小豆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12、赤小豆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千金方》)
13、赤小豆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一两,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陆香一钱,青布五寸(烧灰),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圣惠方》赤小豆散)
14、赤小豆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纲目》)
15、赤小豆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后方》)
16、赤小豆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千金方》)
17、赤小豆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梅师集验方》)
18、赤小豆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
19、赤小豆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20、茅根赤豆粥:鲜茅根200克(干品用50克)洗净,水煎半小时后去渣,放入粳米200克,同煮粥服食,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21、赤豆粥:赤豆30-50克,水煮至半熟,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以淡食为宜,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身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赤小豆配赤茯苓,清利下焦湿毒力大,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肿,或泻痢;赤小豆配商陆,逐水除胀,常用于水肿胀满等症;赤小豆配当归,渗湿清热,活血行瘀,使热去湿除则出血自止,可用于湿热便血,腹痛,尿血;赤小豆配麻黄,二药均可利水,但赤小豆清热利湿而消肿,并能解毒,麻黄宣畅肺气下达膀胱而利水,相配有宣肺利湿,清热功效;赤小豆配连翘,既能解心经之火,又利湿热而解毒,可用治湿热内蕴之黄疸,湿热下注之淋症,妇科盆腔炎急性发作和产后高烧;赤小豆配鸡子白,调涂治热毒痈肿;赤小豆配白茅根,在增强利水消肿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可用于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淋闭尿血等症;赤小豆配鲤鱼,治脚气及大腹水肿;赤小豆配瓜蒂,酸苦涌泄,催吐作用甚捷,又得赤小豆护中保胃气,使快吐不伤正,可用于痰涎壅塞胸中,宿食停滞上脘而泻利不能及者。
赤小豆用药禁忌:
赤小豆又名饭赤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赤小豆煮汁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但久食赤小豆则令人黑瘦结燥;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内忌赤小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cm,具2-3节,节上有长4-10mm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
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mm;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序柱状,长5-20cm,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mm,基部密生长10-15mm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柄。颖蛤。花期夏、秋季。
性味归经:白茅根味甘,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
本品甘寒,长于清热凉血、止血,可治血热妄行的出血症,尤善止尿血,如十灰散;又入肺胃经,泄火降逆,生津止渴,可用治热病烦热口渴及胃火呕哕,肺热咳喘;入膀胱经,甘寒渗泄,利尿通淋,治疗热结水肿,湿热黄疸,常单用水煎服。
据《本草纲目》记载,白茅根对除口臭、解酒毒、降血压有良好的效果。
使用方法:
内服干品、鲜品均可。干品15-30g;鲜品30-60g以鲜品为佳。
中成药:十灰散
药膳: 鲜白茅根饮、白茅根藕节煎、白茅根茶、茅根赤豆粥
中医认为,白茅根性寒味甘,入肺、胃、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茅根可“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自茅根“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 ......
鲜白茅根(白茅根)(价格:5.00元)点击购买
【产品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适用人群】急性肾炎,急性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压病人宜食;急性发热性病人烦热口渴者宜食;急性传染性黄疸肝炎者宜食;小儿麻疹者宜食。
【治疗病症】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禁忌】对肝副作用很大,相当于干扰素类型,请患者慎用
【服用方式】9~30g,鲜品30~60g 。以鲜品为佳。
【临床运用】篇四:葛根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篇五:凉茶的功效与禁忌
凉茶的功效与禁忌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体质偏寒凉的不宜多饮,孕妇和也不宜喝凉茶。
凉茶是广东、福建、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与某些针对特点疾病的中药茶,凉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热、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老吉凉茶。 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凉茶可分为四类
一、清热解毒茶 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二、解感茶 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当年“非典”时期卖到天价的板蓝根。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此茶四季都适饮。
三、清热润燥茶 特别提示,此类凉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冬麦、雪耳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
四、清热化湿茶 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棉茵陈、土伏苓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适饮于夏季。 凉茶做法制作步骤
1.把其它的材料用水泡10-15分钟,洗3-4次,清洗干净
2.把所有材料放入大锅里,注上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
1.夏枯草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
2.菊花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阳,解毒。
3.鸡骨草有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能。
4.金钱草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
5.蜂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和多种维生素,能清肺止咳,利咽喉,润肠燥。
1.这个凉茶四季都适合喝,尤其是经常熬夜和对着电脑的人士。
2.每次都会煲一大锅,用瓶子装起来放冰箱可以喝上几天。
1.润心堂:
夏枯草、金银花、荷叶、桑叶、蜂蜜、甘草。
2.王老吉:
岗梅、淡竹叶、五指柑、山芝麻、布楂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金钱草、火炭母。
3.板蓝根凉茶:
选用板蓝根、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山楂、仙草、甘草等优质草本植物为原料,经现代科技工艺萃取其精华。
4.夏桑菊茶:
夏枯草、桑叶、菊花等植物。
5.邓老凉茶:
包括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霜桑叶等中药。
6.清开灵:
由金银花、黄芩、板蓝根、栀子、水牛角、动物胆酸、珍珠层粉等8味中药组方制成。
7.金银花茶:
主要成份为金银花、山芝麻、菊花。
8.五花茶:
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
1.陈皮茶: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2.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制成了。常饮这种桑菊茶,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3.荷叶凉茶: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4.西瓜皮凉茶:很多人吃完西瓜将皮丢弃很可惜,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成碎块,放入适量的水煮半小时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凉茶就做成了。
5.薄荷凉茶:到中药铺买回薄荷叶、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常饮此凉茶提神醒脑。
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代替茶水随时饮用,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
1.溪黄草茶 具有清肝排毒,利湿祛黄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的功效。
2.淡盐凉茶 具有能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的功效。
3.生津润燥茶 具有清热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咽干口燥热症的功效。
4.下火王茶 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5、广东凉茶 具有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的功效。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的功效。
6.苦丁凉茶(冲剂)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烦渴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功效。
7、无糖夏桑菊 具有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者的功效。
8.降火凉茶 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9.果汁红茶 具有既可去火,又很爽口的功效。
10.五花去湿茶 具有清热祛湿,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健胃消滞的功效。
11.桑菊清热茶 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
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2.玉叶银花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排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3.鲜车前草茶 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的功效。
14.平肝清热茶 具有清肝排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脾湿热的功效。
15.苦夏凉茶 具有芳香化湿,清热祛暑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咽喉肿痛,暑热病症的功效。
16.蛇胆下火王茶 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7.湿热清凉茶 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肝火的功效。清内热凉茶 具有凉血泻火,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功效。
18.胃热清茶 具、有清热生津,燥湿化痰,下气除满,适用于胃部灼热、不思饮食、口渴唇燥,胃热口臭的功效。
19.鱼腥草茶 具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功效,其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降压,为消炎解热药,治疗呼吸道、尿道、肠道多种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功效。
20.金银花茶 具有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作用的功效。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病症的功效。
21.感冒茶 具有清热解毒,祛毒利湿,伤风感冒的功效。
22.菊花雪梨茶 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的功效。
23.清热解毒凉茶 具有疏风清热,排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烦渴目赤风热病症的功效。
24.四季凉茶 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25.鸡骨草凉茶 具有舒肝清热,祛黄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的功效。
26.二十四味凉茶---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生津止渴,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四季感冒,咽干口燥,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27.苦丁凉茶(袋泡)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烦渴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功效。
28.鲜茅根凉茶 具有清热生津,解暑除烦,利咽润喉的功效。
29.鲜芦根凉茶 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暑热咽干,烦渴目赤,咽喉肿痛的功效。
30.罗汉果五花茶 具有:祛湿化痰,清热润肺的功效。
31.山楂开胃茶 具有健食开胃,消湿化积的功效。
32.西瓜皮凉茶 具有有祛暑利尿解毒之功的功效。
33.薄荷凉茶 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34.香兰凉茶 具有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的功效。
35.陈皮茶 具有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的功效。
36.鲜藕凉茶 具有常饮能去火化淤的功效。
37.橘子茶 具有如果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新鲜橘子皮与白糖一同冲喝,还能起到理气消胀、生津润喉、清热止咳的作用的功效。
38.桑菊茶 具有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的功效。
39.荷叶凉茶 具有可防暑降温的功效。
40.儿童夏桑菊 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41.小儿果味清热茶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风热烦躁,口干喑哑,咳嗽痰多热症的功效。
42.小儿果味夜尿茶 具有滋肝肾,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气血不足,夜尿频繁者的功效。
43.小儿果味偏食茶 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偏食的功效。
44.小儿果味便结茶 具有适用于小儿大便干燥硬结,大便成羊屎状颗粒,可使大便软化,减少大便困难的功效。
45.小儿果味疳积茶 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消瘦、不思饮食的功效。
46.小儿果味开胃茶 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不思饮食的功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白茅根的功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