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万上海癌症筛查查结果:我想得到结果

48小时新闻排行
3121218404124831172211603115867112703254004899
大家都喜欢看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癌症是怎么检查出来的?_百度知道2015 年度癌症筛查报告
ACS:2015 年度癌症筛查报告ACS 至少每 5 年进行一次指南更新,在最新的更新中阐述的内容有:宫颈癌筛查指南的变化,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筛查模式的形成;来自国民健康访问调查(NHIS)的最新癌症筛查数据。乳腺癌筛查乳腺癌是皮肤癌之外美国妇女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是美国女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女性因癌症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ACS 预计 2015 年美国将有 231840 名女性罹患侵袭性乳腺癌、40730 名因乳腺癌死亡。按年龄校正的乳腺癌发生率降期(), 年乳腺癌发生率每年上升 0.2%, 年死亡率每年下降 2%。ACS 关于普危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最后一次更新是 2003 年,高危妇女筛查指南的最后一次更新是 2007 年,ACS 乳腺癌筛查指南将在 2015 年再次更新。1. 临床乳腺筛查(CBE)和组织活检现有普危妇女早期检测乳腺癌指南包括常规 CBE。20-39 岁年龄段,普危女性每 3 年 1 次 CBE,40 岁后每年 1 次 CBE,CBE 应在定期健康筛查时进行,早期发现早期癌症。女性及时进行 CBE 筛查,就意味着及时发现早期乳腺癌可能有的乳腺改变,尽早治疗,医师也有机会评估就诊女性的乳腺癌风险,回答乳腺癌风险相关问题。关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评估,最关键是医师要建立并定期更新患者父母双方、一级或二级亲属的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从 20 岁开始关注家族史,不仅有利于鉴定哪些患者可能从遗传咨询、血统评估中获益,而且对女性过度或过低评估家族史对其自身乳癌风险的影响也有指导作用。ACS 指南不推荐也不反对常规乳腺自检(BSE)。女性可以选择常规 BSE 或偶尔为之,或选择不行 BSE。若常规或定期 BSE,则应学习筛查技术。女性应知道 BSE 的潜在获益、局限性和假阳性结果引起的焦虑情绪。不论是常规还是偶尔 BSE,若发现与乳腺癌相关的症状体征,应尽早报告。当筛查结果异常或无法通过图像筛查进一步确认时,为排除乳腺癌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但活检会导致短期不舒适感,并有感染风险。2. 钼靶筛查2014 年的两个加拿大国家乳腺癌筛查研究(CNBSS)发布了 25 年的随访结果:钼靶筛查并不能明显减少乳腺癌患者死亡率。Coldman 等对加拿大 280 万乳腺癌钼靶筛查的死亡率倾向的评估显示:平均乳腺癌死亡率 40%,低于预期死亡率。对钼靶筛查价值的争议一直存在,对结果的反应也争论不休。必需明确,每个随机试验都存在一定问题,问题是无法预估的,每个试验都有可垢病处,而且每个试验的研究者又都会为其研究辩护。但重要的是如果将这些随机试验集中起来综合分析就会得出有用的信息,成为乳腺癌筛查策略的基础。早期乳腺癌筛查存在巨大挑战,现有数据仍支持钼靶筛查作为公共健康筛查手段。ACS 推荐从 40 岁开始,普危女性每年进行钼靶筛查,并了解筛查能明显减少进展期乳腺癌风险,明显减少死于乳腺癌的风险。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局限期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少、保乳手术率高,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全腋下淋巴结清扫,患者甚至可能不需要化疗。然而,钼靶筛查并不能发现所有的乳腺癌,经钼靶筛查发现的乳腺癌可能预后不好。钼靶筛查也能发现一些乳腺癌如导管原位癌(DCIS),若不行钼靶筛查可能终生都不会发现乳腺癌的存在,这种为过度诊断。过度诊断率变化很大,从 0 至 ≥ 50%,这要归因于研究随访时间的不同、首次筛查时间的调整以及癌症发生率趋势的不同。未对已知影响乳腺癌发生率的因素进行调整是过度诊断的主要原因。停止钼靶筛查的年龄上限值没有明确规定,停止时间应充分个体化评估潜在获益与损害情况,明确患者健康状态与预期生命长度。如果女性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能够耐受乳腺癌治疗,那可持续进行钼靶筛查。3. 高危人群2007 年 ACS 指南推荐对如下人群进行指导教育,包括已知或潜在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携带者或其它罕见、高危遗传因素患者、儿童期因癌症接受过胸壁放疗者。这些高危女性推荐从 30 岁开始,每年行一次钼靶和 MRI 筛查。有家族史、未接受过遗传学检查、患病亲属未检测到相关基因突变的女性,为了评估乳腺癌风险,医师应采用包括患者一 / 二级亲属家族史的特殊软件进行分析。有几个模型能根据复杂家族史评估乳腺癌风险,如 Claus 模型、Tyrer- Cusick 模型、BRCAPRO 和 BOADICEA 模型,后二者用于评估 BRCA 基因携带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尽管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能根据女性年龄、种族、乳腺活检或乳腺癌史、月经初潮史、初次生育史等粗略地评估短期长期风险,但不能详细的 分析 所有风险因素。近期的研究显示,每个模型只能鉴定某些高危女性,因此有必要对每个模型的分析特征进行评估,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一种以上的模型进行乳腺癌风险评估。宫颈癌的筛查ACS 预计 2015 年有 12900 女性诊断侵袭性宫颈癌,4100 人死于宫颈癌。自 Pap 筛查在 20 世纪中期开始使用后,宫颈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持续至今。2002 年至 2011 年期间,小于 50 岁女性宫颈癌发生率年平均下降 1.2%,≥ 50 岁女性下降 1.5%;<50 岁女性死亡率年均下降 1.5%,≥ 50 岁女性为 1.9%。2012 年 ACS、ASCCP 和美国临床病理协会联合发布宫颈癌筛查指南,2012 年 USPSTF 也发表类似推荐,预防性 HPV 疫苗使用推荐包括具体的政策和实行措施。复查指南根据女性年龄、筛查史、 风险因素、筛查项目选择等推荐不同的筛查策略和选择。具体如下:1. HPV+ 宫颈 TCT 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筛查应从 21 岁开始。任何年龄的女性都不必每年进行筛查。美国 FDA 批准 HPV 检测作为原发性宫颈癌的筛查,可以单独进行,无需与细胞学筛查同时进行。小于 21 岁女性无需接受筛查,不用考虑开始性生活的年龄。21-29 岁的女性每 3 年 1 次细胞学筛查,不用 HPV 筛查。30-65 岁女性,优选方法是每 5 年 1 次联合 HPV+ 细胞学筛查,也可每 3 年 1 次细胞学筛查。>65 岁女性,如果停止筛查前 10 年内、末次筛查近 5 年内、连续 3 次细胞学筛查阴性或是连续 2 次 HPV+ 细胞学筛查阴性,则可停止筛查。特别考虑 :上述推荐适合普危女性,但不适合如下女性:宫颈癌病史、宫内已烯雌酚暴露史、化疗、器官移植或慢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史、HIV 阳性。有过宫颈切除术者不必筛查,除非存在宫颈上皮内肿瘤 2级(CIN2)病史或较其更严重的诊断;女性接受过次全子宫切除术者应按照普危、未接受过次全子宫切除术女性的筛查推荐进行筛查。有 CIN2 或较其更严重诊断史的女性应持续按照 30-65 岁女性常规推荐筛查,至少持续 20 年,即便年龄已超过 65 岁;HPV 接种状态受不改变筛查推荐。2. HPV 阴性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筛查ASC-US 的细胞学意义是形态上具有不确定性、癌前病变(CIN2/CIN3)风险低的一类疾病,或是与 HPV 阴性 ASC-US 相关的低癌症风险的一类疾病。每年超过 100 万的女性诊断为 ASC-US,其中约一半 HPV 检测阴性。2013 年 ASCCP 更新了不正常筛查结果处理指南:如果 HPV 阴性但存在 ASC-US,则应在 3 年内复查,而非 5 年;还认为 HPV 阴性 ASC-US 不应在 65 岁时停止筛查。ACS 指南特别关注与 HPV 阴性 ASC-US 的筛查的新数据。分析发现,虽然 CIN3 及更严重诊断的绝对风险在 HPV 阴性 ASC-US 中很低,与 CIN3+ 但细胞学阴性者的风险相似,但风险仍超过二项筛查结果皆阴性的女性,提示要进行 3 年间隔的随访。3. HPV 疫苗ACS 推荐 11-12 岁女性常规接种 HPV 疫苗,也可用于 13-18 岁错过疫苗接种或未进行完整疫苗接种的女性。没有充足证据推荐或反对 19-26 岁女性接种 HPV 疫苗,若有接种意向应与医师讨论既往 HPV 暴露风险以及免疫接种的潜在获益。根据现有的 ACS 早期宫颈癌预防和早期筛查推荐,无论是否接受过 HPV 疫苗 都应连续接受 HPV 和 TCT 细胞学癌症筛查。CDC 调查显示未接种 HPV 疫苗最常见的原因:认为不必要(19.1%)、未得到推荐(14.2%),认为不安全(13.1%)、HPV 与宫颈癌关系知识缺乏(12.6%)、认为女儿的性活动不多(10.1%)。尽管大量证据显示 HPV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 HPV 疫苗接种率仍有待提高。目前疫苗接种率已在提高,但提高率太慢,远达不到要求。医师推荐是处方免疫接种最有效的方式。医师对患者进行教育、扩大服务范围,改善疫苗接种覆盖率。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早期随访与筛查2015 年 ACS 预期 132700 人诊断结直肠癌(CRC),49700 人死于该病。CRC 发生率和死亡率在过去 20 年里呈下降表现,大部分归因于预防和早期筛查。2008 年更新了普危成人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早期随访与筛查指南。筛查的选择要依据个体风险、个人喜好和筛查可行性进行。1. 普通人群 CRC 筛查筛查主要分成二类:癌症的筛查,包括 gFOBTs 法和 FITs 法的粪潜血,以及粪便脱落 DNA 筛查。癌症和进展期损害的筛查,包括内镜、放射学筛查,如软乙状结肠镜、结肠镜、双对比钡剂灌肠、CT、虚拟结肠镜。指南表明所有推荐筛查都是可选择的,CRC 预防是筛查的首要任务。普危成人 50 岁时应当开始 CRC 如下的筛查之一:每年 1 次高敏感度的 gFOBT 或 FIT,要依据生产厂家推荐进行标本收集(单次筛查敏感性有限,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每 3 年 1 次 sDNA 筛查;每 5 年 1 次软乙状结肠镜筛查;每 10 年 1 次结肠镜;每 5 年 1 次双对比钡剂灌肠;每 5 年 1 次虚拟结肠镜。2. 高危人群 CRC 筛查高危人群包括:腺瘤性息肉史、CRC 治愈性切除史、一级亲属 CRC 或结直肠腺癌家族史、持续炎症性肠病、已知或怀疑存在遗传性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CS 及其它机构推荐高危 CRC 人群要进行更高强度的随访,提高随访强度通常意味着结肠镜检,还包括更频繁和更早启动筛查。3. 国家 CRC 筛查新目标通过 CRC 筛查阻止癌症发生或早期发现癌症的获益并不如意,国家结直肠癌圆桌会议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的目标——自 2014 年 4 月到 2018 年,对美国 ≥ 50 岁的成人进行常规 CRC 筛查,使筛查率达到 80%。多个组织机构需要持续关注 CRC 这一危胁公众健康的问题,共同努力减少 CRC 发生。目前包括医师协会、非利益团体、健康计划、政府、卫生部、幸存者、癌症联盟体、医疗实体机构等 150 余家机构组织加入了目标计划,且数目不断增长。2018 年达到 80% 筛查率需多方合作,单兵作战不可能达标。医疗从业者、卫生系统、社区、社区健康中心、政府都有责任。前列腺癌的筛查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皮肤癌之外男性最常见的癌症,2015 年美国预计有新诊断前列腺 220800 例,27540 例死于前列腺癌。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黑人、白人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开始下降。1. 筛查方法前列腺癌筛查应在知情决定条件下进行,接受筛查者需明确前列腺癌筛查的获益、风险与不确定性。目前 ACS 早期前列腺癌筛查指南公布于 2010 年,指南指出男性如果预期生命有 10 年者应有知情权并与医师共同商讨决定是否行前列 DRE 腺癌筛查和血清 PSA 检测。无症状且预期生命不足 10 年者不必行前列腺癌筛查。普危男性应自 50 岁起了解前列腺癌筛查相关信息;高危男性包括黑人和有家族成员 65 岁前诊断过前列腺癌者,45 岁起了解相关信息;如果更高危人群如多个家族成员 65 岁前诊断前列腺癌,40 岁起就应开始了解相关信息。信息获得渠道可以是医师也可以是相关资源机构。恰当的帮助对男性做决定接受筛查有益。对不能做决定者,交由医师通过综合评估做出决定。决定行前列腺筛查的男性,推荐 PSA 筛查,因 PSA 敏感性下降导致性腺功能不足者应 DRE 与 PSA 一起筛查。PSA<2.5 ng/mL,筛查间隔延长至每 2 年 1 次;≥ 2.5 ng/mL 每年筛查 1 次。PSA ≥ 4.0ng/mL,以往推荐转诊或活检,现仍适用普危男性;PSA 2.5-4.0 ng/mL 之间者,医师应个体化评估,综合考虑其它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的筛查2015 年,ACS 预计将有 54870 名女性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0170 女性死于子宫内膜癌。2001 年,ACS 认为没有充足证据表明普危或风险增高的(雌激素治疗、他莫昔芬治疗、绝经晚、未生育、不孕或无排卵、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女性应行常规子宫内膜癌筛查。ACS 推荐普危或风险增高女性在绝经开始时应了解相关风险与症状,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子宫内膜癌高危女性(林奇综合征、年高领可能携带突变、虽无基因检测但怀疑有家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倾向结肠癌)可考虑自 35 岁开始每年行子宫内膜活检,这是确定子宫内膜状态的标准方法。筛查者应充分了解筛查潜在的获益、损害和局限性,根据专家意见做出决定。早期卵巢癌的筛查与卵巢癌和宫颈癌相比,卵巢癌的发生率较低,但它是妇科肿瘤中最致命的。2015 年预计将新诊断 21290 例卵巢癌,14180 人死于卵巢癌。卵巢癌生存超过 5 年者不超 50%,局部早期卵巢癌生存超 5 年者则超 90%,遗憾的是,仅有 15% 的卵巢癌患者是早期。卵巢癌诊断与筛查的方法包括盆腔检查、CA125、阴道超声(TVU)和蛋白质组学筛查。对无症状卵巢癌患者,盆腔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不宜作为常规筛查方法。CA125 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TVU 能发现小的卵巢肿块,能区分部分良恶性肿块,但来区分良恶性的能力较差。目前尚无证据任何筛查放大可有效筛查卵巢癌。 各机构未发布普危女性卵巢癌筛查推荐。英国的 UKCTOCS 试验正在评估多模式筛查的有效性,包括每年 CA125、卵巢癌风险计算和 TVU,对照组为每年单独进行 TVU 筛查。对 CA125 连续动态监测可能提高发现小肿瘤的敏感性,同时不增加假阳性率。预计在 2015 年研究结果可以公开。1994 年 NIH 专家共识委员会认为,有 2 个及以上一级亲属诊断卵巢癌的女性应接受卵巢癌风险咨询,因为有 3% 机会是卵巢癌遗传综合征患者。有明确卵巢癌遗传综合征的患者需每年进行 1 次直肠阴道盆腔筛查、CA125 和 TVU,至完成怀孕生产或至少 35 岁,此时推荐预防性双侧卵巢切除术。虽然患遗传性综合征女性只有 0.05%,但发生卵巢癌风险高达 40%。筛查数据2013NHIS 的国家癌症筛查变化数据显示:2005 年至 2013 年 CRC 筛查增加 15.5%,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筛查下降 4.4% 和 6.2%,乳腺癌筛查自 2005 年以来几乎没有变化。癌症筛查与种族和社会经济因素直接相关,2013 年 CRC 筛查率在希班牙籍人中为 44.9%,而非西班牙籍白人中为 60.5%,有保险的是没有保险的接近 3 倍。乳腺癌筛查率在西班牙籍人中为 45.9%,而非西班牙籍黑人中为 52.6%,有保险的是没有保险的 2 倍;宫颈癌筛查率亚籍女性 70.6%,非西班牙籍白人女性为 82.8%,有保险者比无保险者高出 25%。每个筛查推荐在年龄、性别、风险和筛查间隔上都有差别。对于高风险成人需要仔细评估家族史或其它情况以便明确是否为高危状态,开始筛查的方案应早于普危成人且不同于普危方案。实现高的癌症筛查率是一个挑战,普危和高危成人完成癌症筛查需要多因素协同,以及筛查系统对目标人群的鉴定和追踪。健康者要知道高危和普危的筛查推荐、是否进行筛查的潜在证据和逻辑、获益、限制以及筛查带来的损害。&
2015 年度癌症筛查...
的相关咨询
2015 年度癌症筛查...
的相关疾病
& 2016 好大夫在线作者:李晨阳 来源: 发布时间: 8:02:29
选择字号:小 中
癌症筛查:救命还是伤神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近日,《英国医学期刊》(BMJ)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癌症筛查可能降低已患某种特定类型癌症的人群死亡率,但不能降低总体死亡率。这一结论再次掀起了&癌症筛查究竟能否挽救生命&的讨论。
困惑:查出病来徒增烦恼?
&关于肺癌筛查这事儿,我们医生有时会觉得很纠结、很困惑。&北京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如果通过肺癌筛查发现了早期恶性病变,可能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机会。但当筛查的结果是肺部小结节时,情况就变得微妙起来。
有研究证明,大约40%的肺部小结节是良性的。在没有接受筛查的情况下,很多人就带着小结节平安地度过了一生。但也有人在得知检查结果后,要么选择接受手术治疗,要么活在肺癌的阴影之下。
不仅如此,很多小结节根本无法通过手术取出。在这种情况下,向病人解释为何不能采取治疗措施而要留待观察,就成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患者往往心急如焚,要引导他们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是很难的。&赵军说。
一名医生告诉记者,癌症筛查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筛查的最大不同在于,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查出&三高&的人会主动向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查出患有癌症的人恰恰相反,自暴自弃、盲目求医、恐惧焦虑的不在少数。结果是,筛查反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他说。
矛盾:宏观微观的价值较量?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吕有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癌症的筛查早诊多年来一直都有争议,支持和反对的数据都不少。
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队列研究结果出现,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癌症筛查的效应和意义。
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是:2014年,加拿大一项长达25年的研究指出,40~59岁女性的每年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也并不优于普通体检的诊断率。
另一项2013年的研究则显示,对不同种类的癌症而言,筛查起到的作用大不相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比如,在筛查推广后,宫颈癌和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有所下降;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癌症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变化;更引人关注的是,对甲状腺癌、黑色素瘤进行筛查后,发病率成倍增加,死亡率没有变化。
&特别是甲状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严重的过度诊断问题。&吕有勇说,&很多人的甲状腺都被毫无意义地切除了。&
除了癌症的类型差异,统计方法本身也造成了癌症筛查功过难明的矛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指出,两种观点的冲突也是&宏观与微观之争&。从微观来讲,每一个因早筛早检而获救的生命都有意义;而从宏观来看,如果减少的死亡人数与基数相比微不足道的话,癌症筛查的意义就不会表现在统计结果上。
如果把经济账也算进来,问题则变得更为复杂。假定对2000万人进行癌症筛查,检出率在2%左右,这就意味着1960万人白查了,买单的则是政府。鉴于癌症筛查的不菲成本,这对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必然是沉重的负担。
变迁:意义要依靠技术彰显?
在采访过程中,有医生坦言,他们也常常围绕癌症普查问题开会讨论,结果却总是莫衷一是。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阎锡蕴指出,以人类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对早期肿瘤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晚期。仅凭这一点,癌症筛查就有着毋庸置疑的意义。
&其实,癌症筛查面临的最关键问题还是缺少好的方法。&她说。
从传统的钼靶、B超、血清PSA标记物,到正在探索中的基因组、蛋白质组检测方法&&癌症筛查的技术正在不断推陈出新。
&我们已有的检测方法都不够好,即便是已证明能显著降低死亡率的宫颈癌和大肠癌筛查,也很难称得上理想。&吕有勇说,&随着认识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癌症筛查的价值判断必然会逐渐变化。&
《中国科学报》 (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6/1/28 13:56:45
查不查,病都在那里。
目前已有1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筛查体检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