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乳腺癌有几种类型分几种累型

乳腺黏液腺癌钼靶X线与磁共振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04期
乳腺黏液腺癌钼靶X线与磁共振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12例,回顾性分析MRI成像、X线钼靶摄影及影像表现特点。结果单纯性8例,混合性4例。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肿块,平扫T1WI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极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明显强化,2例呈轻度强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高。X线表现:肿块9例,不规则团片状2例,结构扭曲变形1例,内有钙化1例。病灶均表现为高密度,边缘清7例,边缘不清5例,其中边缘毛刺3例。MRI准确率71%,X线准确率67%,MRI和X线敏感性均100%。结论乳腺黏液腺癌由于含有黏液成分,MRI和X线影像表现上有一定特征,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MRI准确性高于X线,二者应相互结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7.9【正文快照】:
乳腺黏液腺癌又名胶样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7%[1],分单纯性和混合性,预后较好,尤其是单纯性黏液癌。本文旨在分析乳腺黏液癌的X线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以及对黏液癌的诊断准确性,加强对本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志;钱明理;汪登斌;阮玫;王丽君;柴维敏;严福华;;[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年06期
马捷;孙国平;左敏;吴晓云;臧达;王晓玫;徐坚民;;[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7期
张涛;刘锦平;;[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占统;马捷;张丽香;贾桂静;王国红;李富兴;傅宁;臧达;;[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黄少丹;马宏民;魏燕;陈丽新;王立伟;孟龙;;[J];广东医学;2013年03期
李峻;肖祥胜;;[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管小凤;罗葆明;;[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年11期
高毅;常才;陈敏;胡娜;王芬;;[J];上海医学影像;2010年04期
王志梅;;[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向素芳;邓立强;蔡志清;魏秋鑫;罗俊;;[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王雪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焘;[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薇;施俊义;盛湲;李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湛丽,谢丰培,傅明杰;[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顾雅佳,王玖华,张廷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11期
顾雅佳;汪晓红;肖勤;杨文涛;曾炜;唐峰;毛健;郑晓静;彭卫军;冯晓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年03期
顾林,穆振宇,宁连胜,方志沂;[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7期
陈艺华,蔡俊杰,陆药丹,朱梅刚,李春德;[J];中华肿瘤杂志;1994年04期
方世明,薛杰,钱朝霞,陈调仙;[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7期
周波,乔新民,杨德启,佟富中,钱利华,李建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12期
马捷,左敏,孙国平,臧达,王晓玫,徐坚民;[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芳;曾蒙苏;严福华;凤伟;周梅玲;李轫晨;陈文芳;;[J];放射学实践;2007年11期
李静;周纯武;欧阳汉;;[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12期
李建一;翁卿吉;吴忠汉;项凤琳;金赞辉;;[J];浙江医学;2007年01期
张杰;牛桂花;;[J];新疆医学;2011年03期
尹波;刘莉;邹丽萍;耿道颖;;[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年03期
唐睿;许建荣;华佳;孙莉;李岚;;[J];放射学实践;2009年11期
曹新山;赵建农;;[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年02期
李卉;谢传淼;李建鹏;刘学文;尹韶晗;耿志君;;[J];广东医学;2009年11期
余小忠;方金洲;李岳兴;;[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韩晶;沈文荣;郭震;刘念龙;;[J];江苏医药;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国昌;;[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纪滨;金颖;马庆杰;;[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杨振贤;李平;;[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张渊;江泉;张云霄;陈剑;顾晓鸣;;[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唐爽;徐莲;黄钢;;[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林森;卓睿;;[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杭兰甫;;[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蒋学祥;王霄英;;[A];第二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姚宏;梁晓燕;王虹;平苏萍;张庆升;;[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吴冰;徐贵发;赵秀兰;陈兆堂;迟爽;;[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张军初 金志军
王根华;[N];健康报;2009年
舒惠娟;[N];自贡日报;2010年
胡晓震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N];沈阳日报;2010年
杨爱国;[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徐杰;[N];秦皇岛日报;2009年
;[N];健康时报;2008年
毛黎;[N];科技日报;2009年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N];健康时报;2010年
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肖晖 李新萍整理;[N];健康报;2009年
王柱彬;[N];健康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希杰;[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曾庆师;[D];山东大学;2007年
王彤光;[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牛陵川;[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顾雅佳;[D];复旦大学;2006年
纪铁凤;[D];吉林大学;2011年
胡英斌;[D];中南大学;2010年
刘影;[D];山东大学;2005年
董慧明;[D];复旦大学;2005年
金雪瑛;[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海燕;[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张淑平;[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辛华;[D];山东大学;2006年
丘晓云;[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宋永蔚;[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史伟峰;[D];苏州大学;2002年
付晓艳;[D];苏州大学;2005年
韩艳;[D];延边大学;2010年
叶泳松;[D];暨南大学;2004年
李蒙;[D];青岛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与CT的对照研究--《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21期
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与CT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局灶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局灶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76;R735.9【正文快照】:
局灶性胰腺炎是由Sarles等于1961年提出,又称假肿瘤性胰腺炎,多为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所致,一般多发生在胰头部,外表形态与肿瘤相似。与胰头癌相比,二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方面都极其相似,甚至难以鉴别。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地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孟薇,万军;[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年08期
卢延;张雪哲;;[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年04期
张子彬;;[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7年Z2期
丁民谋;巫协宁;;[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3年03期
唐承薇;[J];胃肠病学;2001年03期
郭静会;张顺财;徐晨;靳大勇;楼文晖;;[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11期
陈汝福;林青;王捷;;[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年02期
庄惠政,郑元超,王大
,董立新;[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5年03期
郑晓英;[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年04期
李群秀;;[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车艳玲;;[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车艳玲;;[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张伟;秦坚;龚鼎铨;;[A];2001'全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何健;章士正;;[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李福灿;杨玉霞;杨海林;张怀信;;[A];第十三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方芳;余亦华;邓惠文;何新红;陆建平;;[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陆建平;何新红;陆靖;汪剑;方芳;余亦华;邓惠文;;[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陈清宇;;[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王超;;[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袁耀宗;夏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海蕴;[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董卫国;[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程守勤;[N];大众卫生报;2007年
程守勤;[N];家庭医生报;2007年
岳文;[N];广东科技报;2000年
罗玉菊;[N];大众卫生报;2007年
武汉同济医院 雷志勇;[N];健康时报;2006年
雷志勇;[N];健康报;2006年
杨昆;[N];健康报;2003年
王海蕴;[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佳敏;[D];浙江大学;2012年
方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朱峰;[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何新红;[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李震;[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张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胡文艳;[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陈清宇;[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韩朝飞;[D];中南大学;2012年
陆新良;[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玥欣;[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任大宾;[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贾政;[D];吉林大学;2013年
倪瑞军;[D];浙江大学;2011年
R.P.Vijay Anand(阿南德);[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田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邹超;[D];中南大学;2009年
刘桂杰;[D];浙江大学;2005年
王文泽;[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张霆霆;[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EGFR和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up pac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alia endothelial grou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86例、腺瘤46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和VEGF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13.04%(6/46)和34.78%(16/46);它们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前者为56.98%(49/86),后者为54.65%(47/8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它们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中的阳性率(P<0.05);在浸润型癌组(含小叶癌或导管浸润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癌组(含小叶及导管内癌).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EGFR和VEGF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而且两者呈正相关.检测乳腺癌EGFR和VEGF对靶向化学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实验中心电镜室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29
河北北方学院校医院
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出诊医院:
4,542人浏览
2、如何看懂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报告单
发布时间:
&&&编辑:芦殿荣
&&& 浏览量:1025
&&&&&&& 乳腺癌术后病理中所包含内容:肿瘤具体分类名称、肿瘤大小、各切缘是否切除干净、淋巴结转移部位和数目以及血管淋巴管内和其他组织中有无侵润外,病理中尚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内容,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具体分述如下: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芦殿荣  1、ER:雌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加号越多越好。  2、PR: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  为何ER、PR阳性预后好呢?这是因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ER和(或)PR阳性,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阴性,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两者同时阳性预后最好,如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中,雌激素阳性要好于孕激素阳性。两者都是阴性预后不好。阳性者可以术后或术前使用内分泌治疗。  3、Her-2(CerbB-2):其与预后是双刃剑,具体原因如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原癌基因。它的过度表达即出现加号表明患者预后不好。同时也提示患者易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上述两种激素受体可能缺乏。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但Fish检测两个加号以上者有进行生物靶向治疗的可能。即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4、何为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CerbB-2),这三个都是阴性患者,医学上目前被叫做“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缺乏药物治疗。具体原因请参看1,2,3条。  5、E-Cadherin:E-钙粘附蛋白是钙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亚型的一种,集中表达在粘着连接,对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极性、形态和组织结构起重要作用。它的高表达表明预后良好。  6、Ki-67index:是反应细胞增殖的一种增殖抗原,它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数值越高预后越不好。  7、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突变预示预后不良。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8、CK5/6:是一种细胞角蛋白,组织学分级越高及肿瘤分期越高其表达率越高,总的讲阳性预后差。    9、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组织学分级越高及肿瘤分期越高其表达率越高,总的讲也是阳性提示临床预后差。  10、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提示预后差。  11、TOP-II:DNA拓扑异构酶II,高表达提示肿瘤增殖和恶性度较高。  12、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预后不好。    13、P170:是一种多药耐药基因,它的过度表达不利于治疗。  14、nm23:是一种与恶性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为乳腺癌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  15、Her-1:和前面的Her-2类似,阳性不好。  16、DNA倍体:非整倍体预示肿瘤发生。    17、CD44V6:是一种蛋白,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  18、Ck14、Ck17和CK7:与前面的Ck5/6有类似参考标准。  19、Bcl-2:是一种抑凋亡基因,它的阳性表达提示肿瘤分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少。  20、PS2: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    21、P63: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2、Calponin: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  23、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从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它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  24、Cyclin D1:Cyclin D1的高表达可能在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是: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25、COX-2(cyclooxygenase-2):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26、34βE12:是一种细胞角蛋白,它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恶性生物学指标相关,乳腺癌组织中34βE12阴性表达提示预后不佳,可用于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27、P120膜:在乳腺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并与E-cadherin表达相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120膜与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和发展更为密切    文章发布者:望京医院肿瘤科芦殿荣副主任医师(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专家门诊:周五上午/电话:(住院部)本文系芦殿荣医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肺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骨转移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骨转移“平衡阻断”治疗;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治疗肿瘤及并发症,中医药对放、化疗减毒增效,中医药无创(微创)治疗癌性疼痛、胸腹水,改善肿瘤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乳腺增生、甲状腺肿、糖尿病、肾炎等疑难病证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应用中草药对症组方外用治疗癌性疼痛、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尤其是针灸辨证施治治疗上述疾患;擅长中医药外治中晚期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消化道道肿瘤、特别是减轻骨转移癌痛及恶性胸腹水的的治疗。
擅长: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肾癌的综合治疗,应用中药配合放化疗提高肿瘤的临床疗效,减少癌症的复发与转移
擅长:擅长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中医特色治疗,特别是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晚期肿瘤的诊治,及应用现代医学与中药外治法相结合治疗癌性疼痛、骨转移性癌痛、癌性胸腹腔积液、肠梗阻等癌性并发症的中西医治疗。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减轻便秘、疼痛、乏力、消化功能等中西医治疗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目前担任望京医院肿瘤科癌痛门诊的主要工作。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淋巴瘤,骨髓瘤,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膀胱癌,肾癌,等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
擅长: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如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卵巢癌等等。以中医治疗为主,灵活结合海扶刀、射频热聊、介入、射频消融等治疗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无创及微创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肿瘤骨转移、溃疡病、子宫肌瘤、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等。
擅长:传统中医中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晚期发生的癌性疼痛等并发症,应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及恶性实体肿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分4种类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