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疗中药配方小儿脑瘫信任京军论文

主治医师&&
出诊医院:
1,235人浏览
小儿脑瘫家庭中医康复模式的应用(转载)
发布时间:
&&&编辑:孙攀
&&& 浏览量:141
在脊髓灰质炎控制以后,脑性瘫痪(脑瘫)成为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小儿脑瘫的病因较多,脑损害的范围较弥散。脑损害既累及大脑皮层,又累及髓质,既有大脑损伤,又有小脑、脑干损害。所以脑瘫患儿往往临床出现的功能障碍多为复合性。既有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运动模式,又常并存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及咀嚼障碍、视听障碍等。其结果为病情错综复杂,生物医学康复困难。脑瘫的康复治疗涉及面广、内容较多。其康复治疗的周期较长,花费较大,难度较高。在我国80%左右的脑瘫儿分布在乡村,工薪阶层,打工族等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因无能力支付较高的康复费用,使很多的患儿失去治疗机会。为了能使此部分患儿也能得到适当的社区家庭康复治疗,将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十几年来脑瘫家庭康复训练、中医按摩的有效方法整理编辑成《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按摩VCD》及配套《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手册》应用于临床。该套教程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脑瘫儿非常适宜,在医师的定期指导帮助下,家长学习掌握《手册及VCD》的适宜康复技术,使脑瘫孩子们在家中也能获得一些必需的、规范的、有效的康复训练、中医康复按摩、中医康复食疗法等。经过长期的家庭康复也会使大部分孩子达到生活半自理或生活完全自理,以解除这些家庭的痛苦与负担,下面谈谈有关脑瘫中医医学康复的家庭治疗。郑州大学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孙攀一.&&&&&&&&&评估对愿意接受家庭康复的患儿进行全面评估,用北京盖什尔法测出发育商(DQ),选用GMFM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对其:1卧位运动及原始反射残存、姿势反射建立。2爬与跪位运动。3坐位运动结合平衡反射建立。4站立运动。5走、跪、跳及攀登运动进行运动功能评估。还要对其营养状况、语言、智力、生活自理能力(ADL)、机体免疫力进行评定。评估过程必须要有家长亲自参与,使家长了解患儿病情。二.制定康复目标根据患儿的病情,体质,脑瘫类型等综合评估,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较易实现的近期、中期、远期康复目标。制定康复目标要低标准,严要求,易实现。短期内有进步,家长才能树立康复信心,所以制定目标的过程必须要有家长亲自参与。三.&&&&&&&&&制定康复方案制定简单、适宜、可操作的家庭个体化康复方案,参照《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手册》中的家庭康复按摩手法与家庭康复训练实施方法。竖头训练、翻身训练、四爬、高爬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直跪训练,蹲起训练,独站及站位促通训练、行走训练。在家庭按摩前指导患儿在家里进行30分钟的中药浴式水疗。对于年龄较大,异常姿势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较重的脑瘫儿,实施每周二次的医生指导康复按摩与训练。轻度脑瘫患儿实施每周一次指导训练,医师指导家长家庭康复3个月后每个月来院复诊1次,每3个月进行一次GMFM评估,据患儿病情康复进展调整其训练方案。帮助家长建立家庭康复角,为了提高康复效果,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康复的实际需要帮助家长因地制宜建立一个家庭康复角,配置一些站位促通板,简易肋木,双杆平行训练,足印图,平衡板、简易水疗设施等是非常必要的,心理上增强了家长的信心,在客观上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及效果。四、实施家庭康复方法&&&(一)中医辩证施治脑瘫从临床表现看,属中医“五迟”、“五软”的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母亲受惊、早产或产后乳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患儿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脾气亏虚,(相当于痉挛型脑瘫)其病机为阴精失充,髓海不足,治法则滋阴填精、柔筋活血,方药为补肾地黄丸加减。还有肝脾两虚型(相当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其病机为脾虚肌萎,肝血失濡,治法则补益气血,柔肝健脾,选我们整理出的脑瘫康复系列食疗法。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瘫再配合体疗训练,往往会收到显著的疗效。(二).脑性瘫痪的中医食疗:脑性瘫痪患儿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咀嚼、吞咽障碍,并发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贫血、佝偻病,生长发育落后,影响正常康复治疗进行和疗效的巩固,合理喂养,补充营养是康复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节主要介绍了十种简单、易操作的食疗方法,选用具有药物特征的食品,与中药一起进行合理烹调,以辅助治疗疾病。小儿脑瘫伴体弱食疗方1、补肝益肾,强筋壮骨,益气固精汤乌鸡 乳鸽各一只& 配:黑豆25克,黑木耳20克& 红枣20克,核桃仁6个,太子参5-10克用法:煲汤,每周3-5次,每次给孩子饮一小碗即可,发热与感冒时禁用。适应用:肝肾虚损,气虚乏力,腰膝酸软无力,生长发育迟缓,经常感冒的小孩。&&2、乳鸽红枣粳米粥 滋肝补肾,益气固精主料:鸽肉100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方法:将鸽肉洗净,切成小块;红枣去核洗净,将红枣、粳米与鸽肉一起熬煮成粥调入精盐,即可食用。适用:对体弱儿,出汗较多,食欲不振,发育迟缓,营养不良为适宜。3、莲子粳米粥& 滋补虚弱,养胃健脾[方法] 莲子肉25克,粳米100克,红枣20克(去核)&&&&& 桂圆肉10克,鲜淮山15克,芡实5克(洗净去皮)[适用]& 胜地胃虚弱,食欲不振,体质消瘦,营养不良,夜间睡眠差的小孩。每周可服用3-5次,每晨服一小碗粥。4、营养八宝粥 健脾益气,强筋壮骨[方法] 青豆(或黑豆)50克&&& 桂圆肉10克&&& 核桃仁6个(去皮)薏米仁5克&&&&& 花生15克(去皮)&&&& 芡实10克& 红枣15克(去核,去皮)&& 准山药20克&&& 粳米100克 煲粥,每天早晚可饮一小碗,可以连服2-3个月。[适用] 脾胃虚弱,瘦弱的小儿,出汗较多,不思饮食,四肢软弱无力,大便秘结。!&小儿脑瘫伴便秘常用食疗方1、白木耳糖粥 补益气血,润肠通便。[配方]白木耳10克,冰糖适量。[制作]白木耳用清水浸泡12小时,放碗中加冰糖适量,文火&&&&&&& 隔水蒸1小时。每日1剂,分2次服食。[主治]适用于小儿习惯性便秘属气血亏虚型。2、芝 麻 粥&滋阴润肠[配方]黑芝麻20克,大米50克,白糖10克。[制作]将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大米煮粥,粥成加入白糖和&&&&&&& 黑芝麻末调匀,再稍煮。每日1次,分2次服食。[主治]适用于阴虚肠燥型便秘。3、黄芪核桃粥&健脾益气。[配方]黄芪30克,核桃仁30克,大米100克。[制作]将黄芪水煎,去渣取汁,与核桃仁、大米共煮成粥。每日1剂,分2次服食。[主治]适用于脾虚便秘。小儿脑瘫伴流涎常用食疗处方1 党参香菇汤&&用于脾胃虚寒型小儿流涎[组成]党参10克,干香菇6克。[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10天。2、山药党参茯苓汤&健脾,益气,摄涎[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各9克,山药、薏苡仁各12克,鸡内金6克,陈皮4克,炙甘草3克,姜2片。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功效]。适用于小儿多涎症。3。四味糯米粥[组成]炒白术6克,干姜1.5克,黄芪10克,甘草3克,糯米100克。[做法]先将前4味水煎去渣,再入糯米煮粥食用。每日1剂, 2次分服,连服5~10天。[功效]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型小儿流涎。小儿脑瘫伴弱智与语言发育迟缓常用食疗处方&1、大枣桂芪粥 滋补心气,宁心安神【配方】大枣10枚,桂枝10克,黄芪10克,龙眼肉10克,大米100克。【制作】①把大枣去核,洗净;龙眼肉、桂枝洗净,黄芪洗净,切片;大米淘洗干净。把大枣、桂枝、黄芪放入炖锅内,加水100毫升,用中火烧沸,文火煮25分钟,冷却,滤去药渣,留汁待用。③把药汁、龙眼肉同大米放入电饭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如常规煲粥即成。【用法】每日早餐食用1次。每次食粥50克。【主治】因心气不足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与弱智。&2、北芪大枣粥&&心气虚型弱智儿,语言发育不良儿。【配方】北芪10克,大枣10枚,大米200克,柏子仁5克,茯神6克,猪舌1/3条。【制作】把北芪润透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柏子仁,茯神共煮40分钟,去渣取水煮粥,再放入猪舌(切成细小块)一起煲粥。【主治】气血两虚型所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与弱智。3、猪心大枣汤【配方】猪心、大枣、浮小麦、甘草、远志、石菖蒲。【制作】将上五味配料一起煲汤约煲1~2小时,每次饮汤1小碗,食猪心1小块,每周2~3次,连用3~4周。【主治】小儿语言发育迟缓伴弱智、多动、注意力小儿脑瘫伴癫痫常用食疗方1、天麻豆腐汤&清火化痰,息风定痫【配方】天麻10克,豆腐50克。【制作】将天麻水煎,去渣取汁,加入豆腐,煮熟调味后即可。每日1剂,吃豆腐喝汤。【主治】适用于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喉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口臭便干,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属痰火扰神型癫痫。相当于强直-阵挛发作。2、当归桃仁地龙粥&活血化瘀。【配方】当归10克,桃仁10克,地龙5克,红糖15克,大米100克【制作】将地龙焙干研末,将当归、桃仁水煎取汁与大米同煮,粥熟后加入地龙末红糖搅匀。【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主治】适用于发则卒然昏仆,S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之瘀阻脑络型癫痫。3、猪心汤&养心益智,化痰开窍。[配方]猪心1个,九节菖蒲10克。[制作]猪心洗净,用竹刀劈开,九节菖蒲研末,加入猪心内,加水煮汤。喝汤,食猪心。[主治]适用于小儿癫痫。&( 三)脑性瘫痪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推拿又称按摩,是以力的作用为基础,通过各种手法,刺激患儿的经络腧穴,引起一系统生理效应,使之气血流通,阴阳调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节段性按摩法节段性按摩法的目的:节段性按摩的主要作用是反射性地刺激脊髓的节段性装置(感受装置包括皮肤的一定区域,如肌肉、韧带、肌腱的感受器),使其和脊柱肌的营养和血供同时得到改善,同时亦能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达到促大运动(坐、站、爬、行)恢复的目的。节段性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对痉挛型和弛缓――起立不能型有较好疗效,上肢痉挛性瘫按摩颈(见图10-1)、胸部,下肢痉挛性瘫按摩腰骶部(见图10-2)。弛缓――起立不能型,调节反射发育缺陷以及脊柱后凸、侧凸和其他情况可根据部位选择相应的治疗区域或按摩脊柱全长。脑瘫的节段型按摩部位是沿脊柱从骶部到颈部的按摩,同时也按摩肩胛外缘、臀部、肩胛周围和肋间隙。图10-1&节段性按摩法常用的手法移动法:术者用拇指指面或中指指面上下移动。按摩一侧时,另一侧则起支持作用,按摩部位是脊柱棘突两侧,手指尽力触及椎间隙,并在此部位进行冲击运动。其冲击的力度据患儿病情、体质而定。(见图10-3)&图10-3&钻法:术者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居脊柱两侧,用拇指或中指在脊神经根出口处做环状或螺旋状运动,从一个脊髓节段至另一个脊髓节段,按摩手指与支持手指同时移动。(见图10-4)锯法:双手横跨脊髓棘突,两手指间形成按摩区的皮肤突起,双手做拉锯样运动,一个水平进行1~2次后,上移一个水平进行。牵拉法:术者用一手的两个手指,常是中指和食指,沿脊柱两侧从骶部直到颈部以同等速度进行牵引的方法,为了作用有力,可用另一手增加负荷。(见图10-5)震颤法:术者手附着于脊柱或肋间隙,使治疗局部产生高频率震颤,是节段性按摩的结束性手法。节段性按摩法的疗程:以上每种特殊手法治疗3-5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节段性按摩法的注意事项:按摩必须将手指甲剪短并修理圆滑以免划伤患儿;按摩时应在按摩部位及双手沾些滑石粉以减轻摩擦;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儿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如刺激性紧张、哭闹等,应及时进行调整;体质虚弱,或极度疲劳,或过饥过饱者应慎用。&2 健脾益气按摩法健脾益气按摩法的目的:脑瘫患儿多伴有营养不良,健脾益气按摩手法可以消食和中、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改善胃肠蠕动及吸收功能,从而提高患儿体质。健脾益气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与部位;&对于各型脑瘫患儿伴有营养不良者皆可使用本法。按摩部位常选腹部、背部及手和腿部的相关穴位。健脾益气按摩法常用的手法:摩腹: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手四指腹或全掌着力于前腹壁,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旋摩5分钟,此法能健脾和胃,常与捏脊、按摩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见图10-6)&分推腹阴阳: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双手拇指自剑突下分沿肋弓下缘分推100~200次,或自肋弓下缘分推至脐部两侧5~10次,此法适用于消化不良,夜啼,腹胀等。推揉中脘: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穴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旋摩中脘穴称摩中脘。用食指、中指自喉下直推至中脘称推中脘,又称推胃脘。揉100~300次,摩5分钟,推100~300次。此法能用于小儿食欲不振、食积、嗳气等。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合用。补脾经:术者用大拇指旋揉患儿拇指罗纹100~200次,此法能健脾和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推胃经(补胃经):术者用拇指旋揉患儿拇指近端指节100~200次,此法能健脾胃,助消化,常与补脾经、摩腹、按揉足三里合用。&补肾经:术者用拇指离心性直推患儿小指罗纹面,此法为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之功,可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的脑瘫患儿。捏脊: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双手食指紧贴皮肤向上推,拇指向下按压。沿督脉由下(长强穴)至上(大椎穴)缓慢推拿共7次在推至脾俞、肾俞穴时进行点压数次,以健脾益肾。此法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主要用于小儿先天不足、体质虚弱、颈软不能竖头、腰背软弱不能独坐等。多与补脾经,摩腹,按揉足三里合用。健脾胃益气按摩法的疗程:以上各法,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3-6月为一疗程。健脾胃益气按摩法的注意事项:按摩必须将手指甲剪短并修理圆滑以免划伤患儿;以上按摩手法适用于5岁以下的小儿,3岁以内疗效较好,1岁以内疗效更好;手法非常注意操作方向、次数、频率和强度。&3 促肌力恢复按摩法:促肌力恢复按摩法的目的:促肌力恢复按摩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肌肉反复多次的收缩舒张,从而提高肌肉肌力,同时又有使动作肌与拮抗肌保持协调的作用。促肌力恢复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对于肌张力低下型――颈腰软、竖头、独坐不能完成者有较好疗效。对痉挛型一般不用擦刷法(快频率)。对手足徐动型中线控制有一定作用。促肌力恢复按摩部位主要有髋关节、肩关节相关肌群、颈部、腰背部、大腿等部位。促肌力恢复按摩法常用手法:三线刺激按摩法:患儿取卧位,将按摩部位分为内侧、中间、外侧三线,术者大拇指沿着这三线运用揉、按、推复式手法,由上到下推拿,如此反复30次。此法主要适用于四肢近端肌力低的脑性瘫痪患儿。一指点穴法:术者以中指为主,微屈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食指按于中指背面,拇指指间关节、无名指、小指握紧,在所取穴位上较用力下压10-20次。上肢近端肌力低取:肩井、肩yu& 、臂& 、& 会、肌汇、手五里、曲池等,下肢取:秩边、环跳、承扶、殷门、风市、梁丘、伏兔等。空心拳叩击法:患儿取卧位,术者沉肩屈肘,肩关节放松,手握空心拳,以屈曲小指和小鱼际为着力点,以腕部一起一落和自然屈伸摆动带动空心拳垂直着力于施治部位,均匀持续,反复快速敲打,此法用于脑性瘫痪患儿腰背部及双下肢近端肌群肌力低下。&擦刷法:患儿取卧位,术者借助软毛刷,在肌群活动表面快速擦法,每次30秒,3-5次/秒,此法可提高肌张力,适用于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叩击法:术者沉肩垂肘,以中指指腹为着力点,以腕部一起一落带动中指垂直着力于治疗部位,为提高治疗作用,力度应稍大,此法多用于腰骶、臀部及大腿部肌力低下。&促肌力恢复按摩的的疗程:以上手法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促肌力恢复按摩的的注意事项:按摩时如引起过度紧张者,应停止手法或减轻力度;对于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按摩时速度要稍快,力度要稍大;久病体虚,多汗或剧烈运动后要慎用,手法宜轻。&4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的目的:脑瘫患儿存在各种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拇指内收、双下肢交叉、尖足等,越紧张越严重。抑制异常姿势类手法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缓解痉挛等作用,是治疗脑瘫患儿的重要手法之一,必要时边点穴边纠正,疗效尤为显著。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抑制异常姿势类手法对痉挛型及手足徐动型有较好疗效,上肢存在异常姿势的选择上肢按摩法。下肢存在异常姿势的选择下肢按摩法。因脑瘫在脑部损伤后的脑部不能正常地抑制下级神经,使正常神经功能亢进,形成肌张力高,导致各种异常姿势的存在。故此按摩时,应由上至下,即先做双上肢后双下肢。常选部位是四肢六关节等部位。抑制异常姿势按摩常用的手法:松肩法:术者使患儿双手置身体两侧,术者大拇指压患儿劳宫穴,食指压合谷穴,固定术侧上肢,使对侧上肢尽量缓慢伸展,上举过头顶后,再缓慢恢复原位固定。对侧上肢也同样缓慢伸展,上举过头顶后再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60次。双臂相交法:患儿取仰卧位,医生两手握住患儿双手,大拇指轻压患儿劳宫穴,食指压合谷穴,中指压大陵穴。使患儿双臂外展,手心向上,在胸前双臂缓慢交叉,使双肘关节相交后再缓慢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60次。该法适应于上肢痉挛、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双拳紧握的患儿。&双手叩肩法:术者使患儿双臂平行于双肩,双手掌心向上,医生双手指压穴位(劳宫、合谷、大陵),使患儿双臂重叠双手触及双肩,再缓慢恢复原位。如此反复40次。适用于肘关节活动障碍。抬肩屈肘法:术者手握患儿前臂,使其双手向下,向上推令肘与肩相平,肘关节呈90°,再缓慢拉直恢复原位。如此反复40次。适用于肘、肩关节障碍。&前臂旋后障碍矫正法:患儿屈曲肘关节90°位,术者以左手扶于肘后,固定肘关节;右手握患儿前臂。令其旋后,以矫正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每次治疗操作20―30次。松腕法:使患儿双臂外展、外旋后,推拿者双手大拇指推拿患儿手掌部,由手心向大鱼际、小鱼际方向推进,以缓解手掌大小鱼际肌痉挛。再沿拇、食、中、无名指的掌面,由指根部向指端推抹。以矫正手指屈曲挛缩。最后使腕关节做屈伸被动活动40次。以防治腕关节屈曲畸形。&分髋法:患儿取仰卧位,使髋膝关节呈屈曲状,术者以双手扶患儿双膝内侧,双大拇指揉压双解剪穴,并推拿痉挛的股内收肌群,以缓解内收肌痉挛。双手扶按患儿双侧大腿内侧,缓慢将双膝分开,使髋关节外展到较大程度。如此反复做40―60次。此法适应于髋关节内收挛缩。髋(股骨头)内外侧旋转法:患儿取仰卧位,膝关节呈屈曲位,使患儿右腿向内屈曲,右踝置于左腿的膝部固定,向下压右膝,如此反复40次。左腿用同样方法做40次。术者左手握患儿右脚踝关节,右手握其膝关节,同时拇指按压阳陵泉穴,使右膝屈曲、右髋内旋,向内下方压其膝部,再缓慢恢复原状,如此反复40次。左下肢做法同右40次。此法主要适用于双下肢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挛缩。髂胫束松解法:患儿取侧卧位,屈曲患儿向上的一侧髋、膝关节,使另一腿伸直。术者一手扶髂嵴固定,另一手沿挛缩的髂胫束由上向下按摩20―30次。此法主要矫治髋关节屈曲挛缩。按臀法: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左手握住患儿双小腿或踝关节,右手压其腰部的肾俞穴,向下按压20次。术者左手左右轻轻摆动患儿双腿40次。该法适应于髋关节屈曲挛缩。直腿抬高三指按摩法:术者一手握患儿一侧下肢,使其伸展向上抬高,与身体呈90°,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沿小腿后面的腓肠肌起端向下按摩到达跟腱止端。反复按摩40次。适应于下肢屈曲痉挛者。缓解腓肠肌痉挛,矫正足下垂畸形。搬足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左手拇指按压解溪穴,并固定踝关节,右手握前足,拇指紧压涌泉穴,向前、向外推揉30次,以矫正足内翻畸形。抑制异常姿势按摩的疗程:以上手法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抑制异常姿势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时力度以患儿能接受而无异常反抗姿态出现为适合;按摩时动作要圆润、流利,力度要适合,切忌用力硬拉,以免拉伤患儿的筋骨;按摩时抵抗力大,肌紧张亢进易引起过度紧张者,应用轻而缓慢的动作;操作时应在按摩部位及双手沾一些滑石粉或护肤用的霜膏等,以避免摩擦伤;按摩时据患儿年龄、体质决定推拿次数,一般从少到多,按摩次数逐渐加大。肌肉紧张、功能障碍者,先用一般手法放松肌肉。5&&&&&&&&&关节活动度按摩法关节活动度按摩法的目的:痉挛型及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多存在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度差。推拿手法有旋、摇、屈、牵四法,旋法是对关节的扭错运动;摇法是对关节的环转运动;牵法是固定关节端,对关节另一端进行牵拉。此类手法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强功能、解痉矫形、柔筋壮骨、调理气血之功。故此种手法可达到缓解肌肉痉挛、松解肌腱挛缩,扩大四肢六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关节活动度按摩法适应的脑性瘫痪类型及部位:对于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肌张力高、关节活动度差,可用关节活动度按摩法。但需了解关节面的结构,运动轴及其附着肌肉韧带的大体解剖。常选部位是:双上肢的肩、肘、腕及指间关节,双下肢的髋、膝、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按摩法常用的手法:摇肩法:术者用左手拿着患儿腕关节,用右手固定肩关节,来回旋圈摇动,此法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柔筋壮骨的作用,适用于肩关节活动障碍的脑性瘫痪患儿。&抖肩法:术者双手同时握住患儿单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手指摇动、当摇力传到肩部时,突然抖动一次,此法作用与功效同摇肩法。摇肘法:患儿取仰卧位,患肢上臂平放于床面,肘关节屈曲90°-135°,术者一手握其上臂远端作固定、另一手握其腕部将前臂作屈伸与旋前、旋后运动10-15次,此法是肘关节屈伸和联合动作,具有改善肘关节活动的作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有肘关节屈曲障碍者效果较佳。屈伸牵腕法:术者双手并列按于患肢腕关节下端,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然后将患儿手腕屈伸抖牵10-15次,适用于腕关节屈伸障碍的脑性瘫痪患儿。&踝屈伸法:按摇踝法的操作体位,对踝关节作跖屈5-10次;或一手按患儿小腿前下方,另一手握足背向其足底方向推压,致使踝关节跖屈5-10次,适应病证同摇踝法。关节活动度按摩法的疗程: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1―3个月为一疗程。关节活动度按摩法的注意事项:关节肌肉紧张或功能障碍者,先用一般手法放松肌肉;适当的运动幅度:有关节功能障碍者,最大超运动幅度不超过患者主动运动幅度的5°-10°(感染或器质性病变者禁忌);引起刺激性紧张及哭闹时手法宜轻而缓,或停用;在大关节旋转运动时,用力要轻,切忌用力硬拉,以防关节脱位;多汗、体弱患儿慎用此类手法。盲目而粗暴地应用被动运动,不但关节功能得不到改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p style="margin-top: 15 margin-bottom: 0 padding: 0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font-size: 1
擅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小儿脑瘫和癫痫病、儿童血液病(小儿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溶血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擅长:脑损伤、脑瘫、癫痫、智能低下、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性瘫痪、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智力低下、言语障碍、脑炎后遗症、手足口病后遗症、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
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小儿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等神经发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婴幼儿发育迟缓的早期检测和干预指导,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协调障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
擅长:脑损伤综合征、脑性瘫痪、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听视力障碍、病毒性脑炎及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小儿脑性瘫痪、听力、视力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小儿脑损伤,各型癫痫、各种脑炎后遗症、小儿多动症、孤独症、儿童偏头疼、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
擅长:从事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脑炎后遗症等疾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多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小儿脑瘫的诊断与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智力障碍、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等早期诊治,及脑炎后遗症、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也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瘫、脑损伤,听力障碍,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治疗
副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脑性瘫痪、脑炎后遗症、脑损伤、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诊治、产前咨询。水疗对各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影响(附128例护理体会)--《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年
水疗对各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影响(附128例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评估水疗对各型脑瘫在缓解肌痉挛,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改善协调性、平衡性,提高步行能力中的影响,并且介绍了水疗的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在我院康复治疗的128例3个月至5岁的脑瘫患儿,进行3个疗程的前后肌力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结果:水疗后各型患儿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尤其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显著,可达96%的有效率。结论:各型脑瘫患儿水疗后肌力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自主控制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障碍程度明显减轻,且以痉挛型显著。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42.3【正文快照】:
脑性瘫痪(CP)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临床上按肌张力、姿势和运动模式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只有采取综合康复措施,才能促进其运动、智力、心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进芳;;[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0期
胡莹媛,吴卫红,李燕春,刘建军,张雁,王彤;[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晓燕;杨立星;卜笑松;唐久来;;[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冯梅;高红霞;代喜平;卢爱丽;钱彩文;;[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7期
郑雪;鲍超;;[J];光明中医;2008年12期
卢珊,吴曙粤;[J];广西医学;2005年09期
汤明丽;吕复莉;唐久来;;[J];安徽医学;2012年09期
余诚;;[J];广州医药;2013年04期
郭新志;孙阳;张向葵;;[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2期
朱静;邵湘宁;张立勇;王英;;[J];国医论坛;2014年04期
李南玲;张雁;吴卫红;;[J];北京中医药;2015年05期
张向葵;郭新志;孙阳;;[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鲍超;[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阳庆军;[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钟卫军;[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杨红;[D];郑州大学;2006年
马海霞;[D];山东大学;2006年
刘永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马腾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孙雨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曾超高;[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佘瑞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立,马建,张世明;[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年01期
石葛明,王学礼,李桂桐,袁桂琴,吴淑兰,李向印;[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年04期
陈秀洁;李树春;;[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年05期
黄东锋,彭倚云,陈少贞,刘鹏;[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绪波;张海蒙;孙克兴;;[J];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03期
刘岩松;王晓东;杨静;滑蓉蓉;程洪斌;安沂华;;[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04期
何玉清;罗佳美;刘敏;柯云霞;史敏;邬倩兰;魏晟;幸贵芳;;[J];中国康复;2012年06期
张曼姝;马彩云;杨玉菊;尚清;杨倩;张德甫;胡巧云;;[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史惟;杨红;施炳培;廖元贵;朱默;陈冬冬;黄华玉;;[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年05期
王绮;肖农;任永平;晏建英;蒋志阳;;[J];重庆医学;2011年26期
李陵容;王茂法;王文才;张兰;;[J];中医儿科杂志;2012年05期
雷胜龙;姚宝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张国勋;李星;成莲英;舒鹏飞;陶莹;;[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刘鹏;江沁;陈少贞;陈曦;丁建新;罗素英;;[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惟;杨红;黄华玉;陈冬冬;;[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史惟;杨红;廖元贵;朱默;王素娟;;[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李岩;金敏敏;杨美霞;吴华;姚云海;王伟;王勇;傅建明;顾旭东;;[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高夫宁;;[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刘鹏;黄东锋;江沁;;[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刘晶红;赖碧云;刘振寰;钱旭光;;[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吴爱萍;谢鸿翔;张峰;阎琼;;[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史惟;王素娟;杨红;朱默;王艺;;[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史惟;王素娟;杨红;朱默;王艺;;[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海霞;[D];山东大学;2006年
梁璇;[D];陕西中医学院;2014年
杨林林;[D];鲁东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脑瘫定点京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