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蒲公英根能泡茶喝吗是用茎还是根?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半枝莲属多年生草本,短粗,生出簇生的须状根。
茎直立,高12-35(56)厘米,四棱形,组1-2毫米,无毛或在序轴上部疏被紧贴的小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的分枝。 叶具短柄或近无柄,柄长1-3毫米,腹凹背凸,疏被小毛;叶片三角状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有时卵圆形,长1.3-3.2厘米,宽0.5-1(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边缘生有疏而钝的浅牙齿,上面橄榄绿色,下面淡绿有时带紫色,两面沿脉上疏被紧贴的小毛或几无毛,侧脉2-3对,与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 花单生于茎或上部叶腋内,具花的茎部长4-11厘米;苞叶下部者似叶,但较小,长达8,上部者更变小,长2-4.5毫米,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全缘,上面下面沿脉疏被小毛;花梗长1-2毫米,被微柔毛,中部有一对长约0.5毫米具纤毛的针状小苞片。花萼开花时长约2毫米,外面沿脉被微柔毛,边缘具短缘毛,盾片高约1毫米,果时花萼长4.5毫米,盾片高2毫米。 花冠紫蓝色,长9-13毫米,外被短柔毛,内在喉部疏被疏柔毛;冠筒基部囊大,宽1.5毫米,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3.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半圆形,长1.5毫米,先端圆,下唇中裂片梯形,全缘,长2.5毫米,宽4毫米,2侧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1.5毫米,先端急尖。雄蕊4,前对较长,微露出,具能育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内藏,具全药,药室裂口具髯毛;花丝扁平,前对内侧后对两侧下部被小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盘状,前方隆起,后方延伸成短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坚果褐色,扁球形,径约1毫米,具小疣状突起。花果期4-7月。
生于水田边、溪边或湿润草地上,海拔2000米以下。半枝莲喜温暖气候和、半阴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栽培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粘重和低洼易积水的地块不宜种。
分布中国河北,山东,陕西南部,河南,江苏,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日本及朝鲜也有。模式标木采自尼泊尔。
整地施肥选好地块,每667m2撒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耕翻深15厘米,并随耕翻,每667m2撒施磷酸二氢铵、尿素各50公斤。耙细整平,作1.2m宽的畦。 育苗移栽半枝莲在整好的畦内,按12~15克/平方米播种,播种前用60℃的水浸种24h,捞出稍晾,按1比100的比例与细砂土(过细筛)混合均匀,再均匀撒入畦内。上盖草苫或农膜,每天喷洒1次水,保持湿润,15~20天发芽出苗。苗出全后揭去覆盖物,随即喷1次水,以后隔3~4天喷浇1次水。苗高5厘米时向大田移栽,行株距各20厘米,每穴1株。
为使直播种的种子全部萌发,最好选在阴雨天下种。时间于9月~10月上旬,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沟,沟深4厘米左右;穴播按穴距30厘米左右开穴。播种时,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盖0.5厘米厚的疏松细土肥或草木灰,也可用农膜或草苫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出全苗去掉覆盖物,搞好苗期管理。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追肥。出苗后,当苗高1~2厘米时,结合除草浇施1次稀薄人粪尿水,每667平方米施1000公斤作提苗肥。苗高4~5厘米时,进行间苗与补苗,最后按株距3~4厘米定苗,同时将缺苗补齐。间苗或定苗后,各施1次人粪尿水。以后要保持田间无杂草,每次收割后,均应追肥1次,以促新枝叶萌发。最后一次于11月收割后,重施冬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200公斤、饼肥或过磷酸钙25公斤,经混合堆沤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并培土,以利保温防寒。 排灌水。苗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不能缺水。遇干旱季节应及时灌溉。雨季及每次灌大水后,要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积水淹根苗。 病虫防治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受害植株叶背面呈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变黄,翻卷脱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97%敌锈钠300~400倍(加少量洗衣粉),或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疫病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生,叶片上呈现水渍状暗斑,随后萎蔫下垂。防治方法:用1∶1∶120波尔多液或敌克松800倍液于傍晚时进行喷洒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非洲蝼蛄、斜纹夜蛾等,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花期易发生蚜虫和菜黑虫为害,前者可用乐果防治,后者可用50%的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药名:半枝莲 汉语拼音:ban&zhi&lian 英文名:Barbed& &Herb,&Herb&of&Barbed&Skullcap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tekarua&barbvata&D.&Don(S.riu-larias&Wall.)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 科属分类: 。
半枝莲别名:狭叶韩信草、 、紫连草、并头草、 、水韩信、 芩、金挖耳、野夏枯草、言草儿、半向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 、狭叶向天盏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 ; ; 。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 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 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生态环境:生于溪沟边、田边或湿润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有河北、陕西南部、湖南、湖北、湖南。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采收储藏:种子繁殖的,从第2年起,每年的5月、7月、9月都可收获一次。分株繁殖的,在当年9月收获第1次,以后线年可收获3次。用刀齐地割取全株,拣除杂草,捆成小把,晒干或阴干 。
药源相关史载:《》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所述形态与本种相近。民间草药中,以半支莲或"半支"为名的品种甚多。《》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赵学敏在《》中收载有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景天科景天属的几种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收载的半支莲即为本品。来源:该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性状:半枝莲长15~55厘米,无毛或者花轴上有稀疏的被毛;根较为纤细;茎细丛生,呈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5~1厘米;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厘米,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药性论述性味:辛,平。①《广西药植图志》:味辛微腥,性平,无毒。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无毒。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
唇形科植物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疖疗,跌打肿痛等症。此药民间用量较大。①《南京民间药草》:。②《广西药植图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及血痢。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及疮疡。④《泉州本草》:通络,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破瘀止痛。内服主血淋,吐血,衄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疽,疔疮,无名肿毒。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癌改善症状;阑尾炎,肝炎。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食道癌、、。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注意事项: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中药化学成分
全草含 (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高山黄钤甙(scutel-la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酸(steraric&acid),生物碱多糖等。另据报道,从地上部分分离得到汉黄芩素(wogo-nin),半枝莲素(scutervulin),半枝莲种素(rivularin),柚皮素(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粗毛豚草素(hispedulin),圣草素(eriodictyol), (suteolin),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5,7,-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4-羟基汉黄芩素(4-hydroxywogonin),7-闳基-5,8-二甲氧基黄酮(7-hy-droxy-5,8-dimethoxy&flavane),对-闳基苯甲西藏(p-hydroxyben-zaldehyde),对-闳基苄基丙 酮(p-hydroxybenzylacetone), (p-coumaric&aicd), (protocatechuic&acid),能 (ut-solic&acid)植物甾醇(phytosterol),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phy-tosteryl-β-D-glucoside)等 。
1、:半枝莲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2、解痉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红花素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并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3、:&用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表明,本品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表明,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 4、免疫调节作用:&本品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其最适浓度为400r/ml。Sc给药1周后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大剂量给药(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 5、醇制剂(200毫克/毫升)在肿瘤组织培养液内对从人体采取的直肠癌、结肠癌等的癌组织均有意气风发癌作用;水煎剂对培养稳定宫颈癌细胞株分离的Hela细胞有破坏作用。 6、用细胞呼吸器法实验对白血病细胞有75%以上的抑制率。
半枝莲7、醇制剂对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脑瘤-22均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 8、浸剂对动物作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经口给予则未产一同样作用。 9、浸液的乙醚提取物经动物实验有利尿作用。 10、其它作用:& 抑制ATP生成:&本品所含的黄芩素具有抑制吲哚-3-乙酸氧化酶与ATP生成。& 抑制幼虫的生长:并能Heliothiszea幼虫的生长。& 对血管作用:黄芩素甙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对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 。
药(毒)理学
半边莲煎剂小鼠iv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浸剂大鼠ig的LD50与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ip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mo,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著器质性变化。黄芩素甙小鼠po最大耐受量为10g/kg,iv的LD50为1314mg/kg。&
1、用于癌瘤取半枝莲1两,水煎两次,上、下午分服,或代茶。 2、据36例食管癌、肺癌患者的观察,用药后部分患者有近期症状的改善,但尚未见有根治疗效。 3、另有用半枝莲、各1两,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肺癌,对改善症状亦有一定效果。 4、本品原用于毒蛇咬伤及疮痈肿毒等症;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腹水、癌肿及吐血损伤出血等症。 5、用于肺癌,常与、、等配合应用; 6、用于胃肠道癌症,常与、、、等同用。
半枝莲1、治吐血,咯血:鲜半枝莲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密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治,小便血尿疼痛:鲜半枝莲一两,洗净,煎汤,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热性血痢:半枝莲二两,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4、治:鲜半枝莲三至五两,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肝炎:鲜半枝莲五钱,红枣5个,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胃气痛:干半枝莲一两,和猪肚或鸡一只(去头及脚尖,内脏)。水,酒各半炖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7、治肿痛:鲜半枝莲八钱,鲜马鞭草八钱,食盐少许,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8、治,扁桃体炎:半枝莲,,一枝黄花各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肺脓疡:半枝莲,鱼腥草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10、治蛇头疔,淋巴腺炎:鲜半枝莲一至二两,调食盐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1、治淋巴结核:半枝莲二两,水煎服。或半枝莲,水龙骨各一两,加廋猪肉适量,煮熟,吃肉和汤。 12、治背痈:鲜半枝莲根捣烂外敷。要留出白头,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两,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脓。排脓后,用根捣汁滴入孔内,并用纱布包扎,一天换二次。
半枝莲13、治癌症:半枝莲,蛇葡萄根各一两,藤梨根四两,二两,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药)。 14、治跌打损伤:半枝莲捣烂,同酒糟煮热敷(广西药植图志)。 15、治一切毒蛇咬伤:半枝莲,洗净捣烂,绞汁,调黄酒少许温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16、治毒蛇咬伤:鲜半枝莲,观音草各一至二两,鲜半边莲,鲜一包叶各四至八两。水煎服。另取上述鲜草洗净后加食盐少许,捣烂取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用药禁忌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生药材鉴定
半枝莲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根纤细。茎四棱形,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至暗紫色。叶对生,皱缩或卷栩,展平后呈卵状,长1.5-3cm,宽0.5-1cm,被疏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短或近无机柄。枝顶有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具残存的宿萼,有时内藏四个小。茎质软,易折断。气微,味苦涩。以色绿、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表皮长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皮细胞较大,有的细胞含橙皮甙结晶,以气孔周围为多见;直轴式。非腺毛1-4细胞,壁具疣状突起,基部细胞有入射状纹理。腺鳞较多,头部类圆形,4-10余细胞,直径25-47μm,形大者类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凹凸,由数十个细胞组成,直径140-266μ。另有小腺毛,头部类圆形,1-2细胞,直径约28μm,柄短,单细胞。 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10g,加80%50ml,置水浴上回流0.5h,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许及浓盐酸数滴,渐显绯红色。(检查黄酮类)& 2、取(1)项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1-2滴,溶液显墨绿色。(检查酚类)& 3、取(1)项滤液4ml,置水浴上蒸干,残潭加5%盐酸5ml,搅拦溶解,滤过。滤液分置3支试管内分别加碘化铋钾试液、碘化汞钾试液、硅钨酸试液各1-2滴,各试管均产生沉淀。(检查生物碱) 药物应用鉴别辛平,清热解毒,祛瘀,止血,定痛;辛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半边莲与半枝莲的区别
半边莲【来源】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或新鲜全草。【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小肠、肺经。【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解,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肺经。既善清解蛇毒与热毒,为治毒蛇咬伤与热毒疮痈之要药。又能利水消肿,治大腹水肿可投。【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病证】(1)毒蛇咬伤,蜂蝎刺蜇。(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尿少。【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干品10~2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清利,故水肿兼虚者慎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或入丸散。半枝莲【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或新鲜全草。【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肝、肾经。【性能特点】本品辛能行散,苦寒清泄,入肺、肝、。肾经。既清解热毒与蛇毒,又散瘀凉血而止血,还清热利水而通淋消肿,尤善治毒蛇咬伤、疮肿与癌肿。【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主治病证】(1)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癌肿。(2)跌打损伤,吐血衄血。(3)大腹水肿,血淋涩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干品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散瘀血,故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用植物栽培
半枝莲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 ,宜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 :多采用直播,北方 3-4月播种,南方以秋播10月上旬播种为好。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25cm开条沟,沟内先浅透水,将种子与草木灰拦成种子灰均匀播入,薄覆细土0.7-1cm,穴播者按行株距25cm×25cm开穴,播种。播种量每1hm2需种子4.5-6.0kg。分株繁殖:在春、 进行。先将老株挖起,选健壮无病者分成3-4根茎为一株丛,穴栽于整好的畦上,行株距为25cm×25cm。& 田间管理 & 直播在苗高5-7cm时进行匀苗,补苗需带土移栽,以利成活。施肥可结合中耕进行,可施用清淡人畜粪水。从第2年起,分别在3月和5,7,9月收获后进行追肥1次,可施人畜尿或硫酸铵等。久旱要浇水,多雨季节要清理墒沟 。
半枝莲,又名韩信草,常用于治疗跌打、吐血、咯血、脓肿痔疮等疾病,“韩信草”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汉朝开国元勋大将军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家境贫寒,靠卖鱼苦苦度日。一天,韩信在集市卖鱼时,被几个无赖打了一顿,卧床不起。邻居赵大妈送饭照料,并从田地里弄来一种草药,给他煎汤服用,没过几天,他就恢复了健康。后来,韩信入伍从军,成为战功显赫的将军,他非常爱护士兵,每次战斗结束后,伤员都很多,他一面看望,一面派人到田野里采集赵大妈给他治伤的那种草药。采回后,分到各营寨,用大锅熬汤让受伤的士乓喝,轻伤者三五天就好,重伤者十天半月痊愈,战士们都非常感激韩信。 大家听说韩信也不知道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于是,就想给这种草药起个名字,有人提议叫“韩信草”,于是,“韩信草”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并一直流传至今 。
显示方式: |
中药分类树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货真质优的药材。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清朝以前称为本草、生药等。现代所称的生药与中药所指的范围虽有部分重叠但并不相同,不可混淆。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共有97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2次
参与编辑人数:4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58:13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茅根泡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