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找哪个医生治痛风医生闫刘陶

网上某医生治疗痛风的方案,供各位参考。_痛风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2,682贴子:
网上某医生治疗痛风的方案,供各位参考。收藏
1)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首先,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一定要明确。确诊痛风性关节炎一定要做关节液分析,发现细胞内的尿酸盐结晶。否则,无论临床表现如何典型,只能诊断成可能为痛风性关节炎。2)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尽管目前标准治疗(Standard of care)的首选药物是NSAIDS,特别是消炎痛。不过,我最喜欢用的是激素,让病人随身携带,在痛风发作的第一分钟便开始服药。一般说来,只要服药及时,病人的关节疼痛大越维持30-60分钟,不会产生典型的红肿热痛的关节炎表现。因此,服药的时间是关键,越早越好!激素的用法是:泼尼松40mg每日一次服两天,20mg每日一次服两天,10mg每日一次服三天。这样使用激素,除了少数血糖失控的糖尿病病人可以有短期的血糖增高外,几乎不会照成其它的副作用,非常安全。3)预防急性痛风发作:病人应该服用低嘌呤的食物,不能饮酒,特别是啤酒。要求病人将每次痛风发作前吃过的食物记下来,有利于找到病人应该忌口的食物。每个风湿病医生都应该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有关痛风的医学普及知识介绍材料,在初诊时交给病人,让他们遵照执行。如果病人已经有了痛风的明确诊断(关节液检查证实),在经过生活饮食习惯改变后,仍有每年3次以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话,应该服用秋水仙碱(Colchicine)0.6mg 每日两次来预防日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而不是用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资料显示,服用秋水仙碱,可以减少80%急性发作。秋水仙碱在急性发作时开始服用,如果四个月之后没有新的发作的话,可以减至每日一次,只要能够耐受,需要终生服用。急性发作时再加至每日两次,周而复始。常规应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法:1)口服0.6mg每两小时一次,直至关节炎疼痛消失,或服到最高累计量4mg,或因腹泻病人无法耐受;2)静脉2mg,如无效的话,两小时后可重复一次,最高累计量4mg。在国外,已经很少有风湿病专科医生还在应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的发作了,尤其是静脉给药。原因有三个:1)秋水仙碱通过抑制肌球蛋白myosin的收缩,抑制嗜中性白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而达到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目的。秋水仙碱本身不能抑制已经开始了的炎症的瀑布型连锁反应,所以对急性炎症的控制比较慢;2)痛风性关节炎多累及脚、踝、膝等下肢关节,秋水仙碱的最大副作用为腹泻,如果要一个痛风性关节炎病人一天上十次厕所,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3)也是最重要的,近年来在欧洲连续报道痛风病人因服秋水仙碱而致命,特别是静脉给药,让许多风湿病医生改变了他们的治疗方案。在我接受风湿病训练的医院里,也有因服秋水仙碱毙命的病例,所以我被告知,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是一个大大的“NO!”如果病人在服用秋水仙碱后:1)每年仍有超过3次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或有结节性痛风性关节炎;3)或有尿酸盐肾结石;4)或是血尿酸水平高度增高 [女性超过10,男性超过13(与肾结石和痛风性肾相关)] 时才能应用降尿酸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是别嘌呤(Allopurinol)100mg每日一次起,每月检查一次血尿酸,逐步加量。治疗的目标是:1)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或者2)结节性痛风,尿酸盐肾结石和高尿酸血症时达到血尿酸水平低于6mg/dL。决不能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后的四星期内启用秋水仙碱和其它降低血尿酸药物或者改变它们的剂量。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持续不停或非常频繁的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4)长期应用激素或者NSAIDS来预防和治疗痛风的作法已经过时,对病人造成的伤害要大大地超过好处。治疗上,在急性期应该用激素和秋水仙碱0.6mg,每日两次。如不行的话可再加上消炎痛50mg,每日两次(短期),一但急性关节炎得到控制,应该停药。如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得到控制,四周后开始增加别嘌啉(增加100mg/日,如果已经在用的话)或开始用别嘌啉(在原来用过的剂量上加100mg/日)。然后每个月测一次血尿酸盐浓度,治疗的目标是血尿尿酸浓度低于6mg/dL和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如果达不到目标的话,每月增加100mg。如果病人的肾功能正常,每日用600-800mg别嘌啉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别嘌啉到了600-800mg/日还是不能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可以考虑用丙磺舒(Probenecid)0.5g,每日一次,然后增加到1-2g,每日一次。因为在服用丙磺舒的时候,病人每天需要饮用两升的水,非常难以保证,我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促进排尿酸药物的。要记住,决不能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后的四星期内启用秋水仙碱和其它降低血尿酸药物或者改变它们的剂量。 如果有了痛风性关节炎的明确诊断(偏光显微镜下见到细胞内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内容物里见到尿酸盐结晶),如果病人还在急性发作期的话,我会使用:1)强的松40mg/日,服两日,20mg/日,服两日,10mg/日,服三日,然后停药。2)秋水仙碱0.6mg,一日两次。如果病人四个月无新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减到一日一次。如再有新的痛风发作,立即增加到一日两次,周而复始。3)等到关节疼痛消失后四周,如果病人没有服用别嘌呤的话,开始服用别嘌呤起始剂量为该病人以前服用的最高剂量(前提是无副反应),如果病人仍在服用别嘌呤的话,在原有基础上每日增加100mg。使用别嘌呤的原则是只要能够耐受,病人将终身服药,不能断断续续的服药,在痛风性关节炎活动期间不能改变别嘌呤剂量,一定要等到关节疼痛消失后四周才能增加剂量(每次增加量一般为100mg/日)。血尿酸水平的突然变动(无论是增高还是减低),将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每月或2-3月随访一次,按照病人的临床表现(有无新的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血尿酸和肾功能,来调整别嘌呤的剂量。别嘌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目标为无新的关节炎发作和血尿酸水平低于6mg/dL(对不起,我不知道应该换算成多少umol/L),但前者更为重要。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根据上面提到的用药原则,增加别嘌呤剂量(100mg/日),直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得到完全控制。如果病人的肾功能正常的话,应该能够耐受别嘌呤800mg/日。4)停用小苏打,因为没有证据说明这样做可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当然,同时患有尿酸盐性肾结石例外。如果这个病人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得到完全控制,同时也没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他的预后会很好,只要控制好饮食,服用别嘌呤,应该不会造成残废。如果日后再有反复,也是很常见的,因为目前的治疗方法并没有治愈患者的痛风,无论什么原因造成血尿酸形成增加或排泄减少或局部的创伤或各种压力(例如心肌梗塞、外科手术、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脱水)都会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再治就行了。立加利仙(Narcaricin)即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是一种促尿酸尿类药物(Uricosuric Agents),因为该药曾因肝脏的毒性被厂商撤出市场,至今尚未获美国FDA批准重新上市,所以,我从未用过该药。但作为一种促尿酸尿类药,苯溴马隆也有同样的问题:1)病人每天要保证2000ml以上的尿量,否则很容易产生尿结石;2)病人的肾功能如果不好的话,非但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还会增加辅作用。基于上述原因,我不到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使用促尿酸尿类药的。如果要用苯溴马隆的话,只要能够耐受的话,是终身服用。次外,苯溴马隆在肝脏经Cytochrome P450 (CYP) 2C9 代谢,可能和许多其它药物发生配伍问题。痛风激素的用法:1)如果从对肾上腺的抑制出现激素诱导的肾上腺机能减退这个角度来说,“激素用药在一周内可以骤停不用减量渐停”。2)如果强的松是用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话,原则是用最少量的激素有效地控制急性痛风的发作。如果您用一天便停止的话,到不了第三天,关节炎就会复发。3)如果我们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来看:A)因为关节局部的尿酸盐浓度增加形成新的结晶,或局部损伤造成关节内微小痛风结节的溶解释放出游离的尿酸盐结晶;B)嗜中性细胞吞噬游离的尿酸盐结晶,然后释放出炎性因子并迅速循环放大;C)产生关节炎,并在12-24小时内达到顶峰;D)关节炎一般在7-14天内逐渐缓解;E)游离尿酸盐结晶在28天内逐渐沉积在微小痛风结节中并趋于稳定。4)如果我们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上看:A)通过饮食控制和避免脱水来降低血尿酸水平,用降尿酸的药物降低血尿酸产生和增加尿酸盐排泄,以此渐少尿酸盐结晶析出;B)尽量避免外伤,减少关节内稳定的微小痛风结节释放出游离的尿酸盐结晶;C)用秋水仙碱抑制嗜中性细胞吞噬游离的尿酸盐结晶;D)用NSAIDS或激素抑制炎症反应。5)为了有效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A)用降尿酸盐的药物一定要有经偏光显微镜证实的关节液或痛风结节中的尿酸盐结晶;B)用秋水仙碱必需要有结晶性关节炎的证据;C)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时候用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6)因为临床上许多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在一次发作之后,在调整了生活饮食习惯后,不知要到何时才会有第二次发作,所以不主张在第一次发作后就用降尿酸盐药物或秋水仙碱来预防下一次的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7)因为NSAIDS只阻断前列腺素,并不能抑制全部炎症因子的反应,所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不佳,犹其是在关节炎的早期,当炎症反应呈几何级数放大的阶段,更是如此。所以,用NSAIDS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是,尽管疼痛和炎症有所减轻,但病程一般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关节炎造样要延续7-14天。8)因为秋水仙碱主要阻断嗜中性细胞继续吞噬尿酸盐结晶,不能阻止已经开始了的炎症反应,所以作用也不很明显。因为应用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副作用较大,所以,我只用来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而不用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9)激素作用于炎症反应链的多个环节,最主要的是阻断细胞内第二信使系统的NFkappaB,如果及早使用的话,可以完全阻断炎症的反应。我要求病人随身携带强的松,一但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几乎所有的病人都知道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的滋味),在第一分钟里就服下40mg强的松,彻底阻断刚刚冒头的炎症反应。因为一但有了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关节内的微小痛风结节都是松散的,这样才会有游离的尿酸盐结晶,激发关节炎,所以一定要连续服用数天的激素,等微小痛风结节稳定后,才能停药。至于用多少,用几天,要因人而宜。对于一般的病人,如果照我上面所说的去做,就可以了,弄得太复杂反倒不好。10)因为在每次痛风性关节急性发作的28天内,关节内的微小痛风结节仍不稳定,所以在此期间,无论血尿酸盐的浓度增加还是减少,都可能造成新的尿酸盐结晶析出而游离在关节腔内,产生新一轮的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因此,在一次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之后的28天内,不能启用或改变降尿酸盐药物的剂量。 秋水仙碱与激素的应用问题:口服秋水仙碱作为首选治疗治疗的证据是1987年发表在Aust NZ J Med,17:301上的一篇只有43个病人临床研究,48小时后与安慰剂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意义。如果您再看结果的话,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疼痛减少了50%。但所有22个接受秋水仙碱治疗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副作用。凭心而论,让一个大脚趾关节痛风发作的病人一天上十次厕所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我完全同意病人如果对秋水仙碱反应良好有助于诊断痛风的说法,但这与临床上治疗痛风是两回事。而激素治疗急性痛风的证据则要比秋水仙碱来的更好一些,Man等在一个90名病人的临床研究中证明强的松龙要比消炎痛有效(P = 0.0026)( Ann Emerg Med. ):670-7. )。Janssens等人研究了120名急性痛风病人后发现用强的松与奈普生同样有效,副作用也没有区别( Lancet. 2008 May 31;371(-60)。但是这两篇文章的缺点是没有安慰剂对照,也没有说明他们的病人在开始治疗的时候,关节炎已经发作了多长时间。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病人在刚开始发作时就服用强的松40mg,关节的疼痛也就只有1-2小时,是不会再出现关节炎的,达到这个效果的病人至少有95%。而秋水仙碱和NSAIDS都做不到这一点。
有点长,但是好文章,顶!
好文章 但我是非布派 锻炼派 枸杞派
哈哈 几个月没发作了
看了下,对于我原来的观念,有些吻合,有些颠覆,总结他的治疗思路:1、急性期用激素迅速控制;2,秋水仙碱用来预防发作;3、年发作超过3次或有结节或有尿酸盐肾结石或是血尿酸过高者才可应用降尿酸的药物;4、降酸主张用别嘌;(估计那时尚没有非布)。
急性期用激素迅速控制,倒是我自以为自创的方法,今天总算找到了佐证,也知道了以前错误的服法,也就是不能仅仅服用一天就了事。但是这种急性期的激素疗法是否合适呢?毕竟激素的副作用是可怕的,而且容易反跳。可是,换过来想想,非甾体止痛药见效慢,可能一两个星期也好不了,三天左右的激素和十几天的止痛药相比,副作用说不定会更小,也更能迅速的摆脱痛苦,减少对关节的损害。也许掌握好激素 的分寸和服用的要领,可能激素疗法更有利。有请各位大神说说!
提醒一下,上面文章仅供参考,激素疗法不可长用,副作用还是很大的,据说大约有50%的病人在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出现股骨头坏死,几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仅作为应急之用,毕竟小剂量应用应该问题不大,具体在急性救治时,希望听听医生的意见。
我就是用激素用得脸胖胖的(满月脸),只要一感觉要痛,我就输液,用地塞米松两只配在100ml的氯化钠里,输了第二天就好,最多第三天就没事了!现在痛了也不敢输液了,只是吃止痛药,实在没办法才输下,(比如第二天有事必须出门办,或是痛得没办法才用。)我希望大家慎用激素,虽然效果狠好,但副作用太厉害,还是要找别的办法!
本来我是打算停用激素的,但非甾体止痛药吃了一盒又一盒,也有些可怕啊!
急性发作已经很长时间啦。激素还有效吗。我医生开的是 1日一片,连用一周到2周
里面有一点提到:不提倡第一次发作,就开始用降酸药,符合难得小醉提出的自然疗法,如果能长时间(2年或以上)不犯,坚持自然疗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我相信这有点类似于高尿酸人群,可以继续坚持不用药
膝盖有点肿,不痛,有点伸不直怎么处理好了,上厕所时很困难,请问怎么治疗好?
这个医生是米国的权威专家?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蚌埠看痛风病的医生_百度知道当前位置:&&&
按地区找: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从事风湿免疫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多年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及其他各种疑难风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对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在结缔组织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风湿病严重并发症(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对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
主任医师 & 教授
所属单位: &
擅长疾病:将基础免疫学与风湿免疫临床相结合,在类风
痛风相关咨询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当前位置:&&&
痛风的治疗用药
  痛风的治疗概要: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制动病变关节。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一般认为不必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可用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要饮食控制,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服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痛风的详细治疗:  治疗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要求选到以下四个目的:①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②防止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④防止尿酸结石形成。  1.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制动病变关节,嘱患者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螓、蛤、蟹等海味),严格戒洒,多饮水、使日尿量超过2000ml以上增加尿酸的排泄,饮苏打水、使尿pH值在6.2—6 8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停服抑制尿酸排泄的药(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证实:经常饮用牛奶及多食奶制品者,患痛风的风险较一般人群低。研究人员对47150男性志愿者进行了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每天饮l大杯牛奶(250ml),患痛风的风险减低21%,同时进低脂饮食患痛风的风险减半。  2.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一般认为不必药物治疗,但应适当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对经饮食控制血尿酸浓度仍超过475μmol/L或有明显家族史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1)秋水仙碱:对本病有特效,开始每小时0.5 mg或每2小时1 mg,毛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冯等胃肠道副反应时停用,最大剂量不超过6 mg。症状可在6~12 h内减轻。24~48 h内控制。有报道如在痛风发作最初几小时内即用秋水仙碱有效率为90%,12~24 h内用有效率为75%左右,超过24 h,效果无法预测。有肾功能不全者24 h内不宜超过3 mg。在秋水仙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白细胞降低和秃发反应。  (2)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短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副作用少且容易得到处方,该药常被选用于急性痛风关节炎。关节疼痛会在12—24小时内减轻。但口服药剂量应大,连续用2—8天。如吲哚美辛的用法:50mg口服、每6小时1次、2天,继之50mg每8小时1次、2天,再改为25rng每8小时1次、2~3天。不推荐使用长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治疗痛风尚无客观评价,但应该是有效的。  (3)糖皮质激素:当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禁忌证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使病变关节的疼痛迅速缓解。也可以给患者口服泼尼松40~60mg、每日一次,直至关节肿痛缓解,然后迅速撤药。  4.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  饮食控制,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服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常用的有:  丙磺舒:主要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出。服用时自小剂量开始。初用0.25 g bid,2周内增至0.5 g tid,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 g。  苯磺唑酮:是保泰松的衍生物,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排尿酸作用较丙磺舒强,开始剂量50 mg3/d,渐增至100 mg tid,每日最大剂量为600 mg。  苯溴马龙(痛风利仙):为强有力的利尿酸药,一次25 mg,逐渐增至100 mg,毒性作用轻微。  在排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须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6 g,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 000ml以上。  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该酶是嘌呤代谢的最后一步,催化黄嘌呤生成尿酸。别嘌呤醇能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降低严重程度,但仅作为预防和急性痛风缓解期用药,不在急性期使用。别嘌呤醇的应用指征是痛风反复急性发作和慢性痛风石形成。初用别瞟呤醇可引起痛风急性发作,此时并用秋水仙碱可预防诱发痛风。别嘌呤醇用药量应逐渐增加,由100mg/d开始,l周后加至200mg/d,第二周300mg/d。有肾功能异常者,应视其肌酐清除率酌减用药量。当Crl.2—2mg/dl时,最大用药量为200mg/d;当Cr&2mg/dl时,最大用药量为100mg/d。少数患者会出现对别嘌呤醇不耐受,表现为皮疹、血液异常和胃肠道症状,若出现应停药。
《内科疾病药疗食疗全书》旷惠桃,谭达全主编《皮肤性病学 第6版》 吴志华主编《内科医师手册》 柯元南主编《全科医师速查手册》霍书花,刘振红,安俊岐主编《内科急症》 梅冰主编《内科治疗学》 孙明著《实用临床老年病学》 王艳苹主编
老年人痛风
简介: 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疾病。50岁以后...
假痛风性关节炎
简介: 假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上通过X线检查可以诊断,包括间...
痛风性关节炎
简介: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
痛风性心肌病
简介: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长期紊乱导致的尿酸盐在体内蓄积...
简介: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
风湿免疫科疾病排行榜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蚌埠痛风医生有哪些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国存痛风医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